中华第一村 大寨村
- 格式:ppt
- 大小:2.07 MB
- 文档页数:28
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大寨镇大寨村
佚名
【期刊名称】《《新农民(上半月)》》
【年(卷),期】2010(000)012
【摘要】中华第一村大寨村,是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的一个小山村。
这里穷山恶水,七沟八梁一面坡.自然环境恶劣,群众生活十分艰苦,
【总页数】5页(P44-48)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旅游——昔阳县大寨村发展农业生态旅游 [J],
2.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大寨镇大寨村 [J],
3.大寨石,从梯田走向艺术殿堂--山西省观赏石协会会长沙凤英一行与大寨村党委书记郭凤莲共同交流大寨石的开发 [J], 省观赏石协会
4.山西省大寨村贾家庄村等8村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J],
5.文化景观、历史遗产与乡村重塑
——以山西省大寨村为考察对象 [J], 郭永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西大寨及陈永贵故居导游词山西大寨及陈永贵故居导游词(上)大家好,欢迎来到山西省的大寨村和陈永贵故居。
在这里,您将有机会领略到中国农村的独特魅力,了解到中国农民的勤劳和智慧。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大寨村和陈永贵故居的历史和文化。
大寨村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孝义市境内,是中国著名的“大寨精神”的发源地。
这里的地理环境十分优越,四面环山,气候宜人。
大寨村的发展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20世纪50年代初,村里涌现出了一批才德兼备的干部和群众,他们在毛泽东主席的支持和帮助下,开展了一系列农村建设与改革的实践,这就是著名的“大寨精神”。
陈永贵是大寨村的干部之一,也是大寨精神的代表人物。
陈永贵故居是他在大寨村的住所,也是一座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建筑。
这座故居建于20世纪50年代,保留了当时的原貌和样式。
故居是典型的农村民居建筑,观赏价值与历史意义并存。
陈永贵故居分为前院和后院两部分,前院主要是一个宽阔的院落,种有各种花草树木。
后院则是陈永贵和他的家人居住的地方,由多个房间和厨房组成。
整个故居建筑结构简单朴素,融合了当地的民间建筑风格,充分展示了当时农村人民的生活状态和观念。
走进陈永贵故居,您可以看到各种鲜花盛开的庭院,听到乐队演奏的美妙音乐,感受到浓厚的农村氛围。
同时,您还可以在故居内参观展览,了解大寨精神的形成过程和内容。
这里陈列着大量史料和图片,展示了大寨村的发展历程和陈永贵的事迹,让您更好地了解中国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精神风貌。
大寨村和陈永贵故居是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国农民智慧和勤劳的结晶。
通过参观这里,您将深刻感受到中国农村的变化和进步。
希望您能够珍惜这次机会,用心体验大寨村和陈永贵故居的独特魅力,留下美好的回忆。
感谢大家的聆听,祝大家在接下来的旅程中愉快。
谢谢!(第二篇将继续介绍大寨村和陈永贵故居的文化价值和参观事项)。
中国十大名村第五届全国“村长”论坛上,评选出“中国十大名村”。
这十大名村是:江苏华西村、山西大寨村、北京韩村河村、河南南街村、上海九星村、安徽小岗村、浙江花园村、云南福保村、浙江滕头村、江西进顺村。
这十大名村是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旗帜,值得大力学习和借鉴。
华西村:城镇化的先行者江苏华西村被誉为“天下第一村”。
华西村2005年的销售额已达300亿元。
其中钢铁和钢铁制品占到60%,纺织业这一块有80来亿,进出口则占到百分之十几,第三产业(品牌合作、旅游、物流等)占的百分比不大,但它贡献的效益比较大,接近20%。
华西钢铁厂被誉为“花园式工厂”,华西村所有工厂污水处理都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华西村定下了“下千日之功,实现一千亿”的新目标,即在今后3年约1000天的时间里,全村累计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大关。
吴仁宝任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在职42年间,该村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成为“全国典型”,数十年中“红旗”不倒,现任华西村党、村、企总办主任。
华西村统建的第四代住房是一座三层欧式小洋楼,共400多平方米。
底层有三个车库、两个餐厅、一个大客厅,加上两间住房。
二楼和三楼是卧室、客房、钢琴房、电脑房等。
一户五口之家,共有8个卫生间。
而第五代住房更大、更豪华。
2006年5月,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向社会宣布,今后5年内,将每年为参与西部计划服务期满的大学生志愿者提供200个专用就业岗位。
华西村承诺,大学生初来年收入不低于1万元,在待遇和收入方面,按市场规律来论功行赏,什么岗位拿什么工资,多大的贡献拿多少奖金。
能拿100万元更好,拿得越多,表明对华西的贡献越大,在华西发挥的作用也越大。
华西的发展,概括说来,就是“苦干农业起家,靠工业发家,建城镇安家”。
实际上,这是中国农村建设的一个普遍性规律——靠产业化提升农业,工业化致富农民,靠城镇化带动农村。
华西走的就是这个路,只是它的探索比全国早了几十年的时间,是一个先行者。
大寨村:发展产业与生态旅游大寨是位于山西山区的一个小村庄。
8月1日,建军节。
每年的这一天,山西省太行山深处的小县城昔阳都会举行一场还算盛大的庙会,在商业流通并不便利的年代,庙会吸引着方圆几十里的老百姓。
大寨村距离昔阳县城5公里,这场庙会也是村里老百姓的大节日。
可是,1963年这一年却让大寨的老百姓有些失望,因为天阴沉沉的,马上就要下雨,他们可能去不了县城了。
然而,失望很快就变成了盼望。
大寨是一个十年九旱的地方,如果能下场透雨,也就能保证今年秋天粮食有个好收成。
“从2号到8号,谁也没有想到这场暴雨整整下了七天七夜,大寨村几乎都被冲没了。
”80多岁的宋立英坐在自家的旅游纪念品商店门口回忆起了那段历史。
更让大寨人没有想到的是,这场百年不遇的洪灾在给大寨造成巨大损失的同时,也给大寨带来了难以想象的荣耀。
在日后的半个世纪中,这份荣耀不仅带给了大寨不尽的鲜花和掌声,更带来了无数的荆棘和泪水。
自力更生的富裕村洪水来的时候,新中国最传奇的农民陈永贵不在大寨,他正在昔阳县城开会。
宋立英回忆说,陈永贵回来的时候路都断了,村边河沟的水已经有半腰深,是村里会游泳的年轻人把他驮回来的。
洪水冲垮了大寨农业合作化以来10多年整修的土地,郭晋晖大寨:“昔日圣地”的辉煌、落寞与崛起村口广场毛主席的题字:农业学大寨图片来源:济南市摄影家协会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房屋、窑洞大半坍塌,存粮也被水冲走。
据史料记载,1963年洪灾之前,全村共有270多间(孔)房屋和窑洞,且大多破旧不堪,洪水冲垮了190多间(孔),近半村民无家可归。
陈永贵回来以后,村里的老人们忍不住痛哭。
陈永贵对村民说,人没有损伤,牲畜也在,这就是大喜事。
洪水冲走一个破大寨,咱建设一个新大寨。
其实,在洪灾之前,大寨已经是山西省农业的典型。
由于地理条件恶劣,为了解决全村300多口人的吃饭问题,大寨人在耕作土地方面发明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最被那个时代中国人熟知的是三战狼掌窝。
大寨地处太行山土石山区,大自然的七道沟八道梁将一面山坡的土地分割得支离破碎。
大寨两次惊天动地的重生作者:暂无来源:《农家之友》 2010年第3期大寨,曾经一度是中国农村的希望与象征。
那么,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山村是如何成为名噪天下的样板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又是如何兴起的?这片大山里的黄土梁子究竟给新中国的农业发展留下了怎样的记忆?第一次重生:十年造地大寨,山西省昔阳县一个小山村,“新中国成立前,大寨家家住的是破土窑,吃的是糠菜粮。
全村不到60户人家,有9户吃不上饭出门逃荒,有4户灭门绝户。
就是地主家里,也只是吃玉茭面,还没有多余的。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亩平,年年灾情多。
”陈永贵时代的大寨村妇女主任宋立英对记者说。
相传大寨是宋代打仗时安营扎寨之地,大寨所在的虎头山山坡上是一条条深深浅浅、宽宽窄窄的山沟;沟沟相连的是一道道高高低低、长长短短的山梁。
山坡上到处是石头,一块块巴掌大的土地不是挂在山梁上就是挤在沟边边,七零八落的分成4700块散布在一面坡上。
1952年,陈永贵36岁。
经第一任党支部书记贾进才三次让贤,担任了大寨村党支部书记。
这个山里汉子体壮如牛,却目不识丁。
他不知道艾奇逊是谁,但他知道自己家因为没有饭吃已经先后饿死了四口人。
“有什么办法让这穷山沟多打点粮食?”陈永贵天天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转悠。
要粮食就要有土地.可大寨的土地在哪里?转遍了七沟八梁的陈永贵与支部一班人合计了许久,在大柳树下宣布了一个宏大的规划:十年造地。
治坡修地,“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五年,五年不行十年,一辈子不行,还有子孙!”大柳树下的陈永贵颇有愚公移山的气概。
为五亩地敲锣打鼓大寨人所谓的造地,就是后来说的农田基本建设。
第一仗选定白驼沟。
白驼沟500多米长,十几米宽,怪石嶙岣,荆棘密布。
陈永贵与支部一班人仔细察看了地形,研究作战方案:总共要垒24道堤坝,采用“大兵团”作战方法。
大寨人所谓的“大兵团”什么概念?全村男劳力加在一起只有58人。
村里老人疑惑不解:祖祖辈辈都是靠天吃饭,千百年来这沟就这个模样,现在要把白驼沟变个样,它服管吗?1953年冬,数九寒天,白驼沟北风凛冽,大雪飘飞。
昔阳县大寨村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这句口号曾经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响彻中华大地的伟大号召。
娘子关所在的平定县与大寨所在的昔阳县紧紧相邻。
我们从娘子关下来,便想去昔阳县看一看昔日中国农村的典型大寨村。
从娘子关下来我们先要到煤都阳泉市,过了阳泉市便可直达昔阳县。
从阳泉到昔阳的公路很好,既宽又直。
大寨离昔阳县城很近,我们看来大寨就象在昔阳的城郊。
这几年山西省也搞扩乡并镇,原来的大寨扩大成了一个镇,原来的大寨大队现在是大寨村。
我们的车刚一拐上去大寨公路,就看到公路两边的绿化明显比其他地方好。
行道树生机勃勃,浓绿成荫。
到大寨村已是下午四点。
我们先落实住宿,住在大寨镇政府旁边的“大寨旅行社大酒店”。
虽然这幢酒店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前年重新装修了一次,风格新颖,气派大方,完全是三星级的档次,房价200元/间。
落实好房间,看看时间还早,便在酒店对面的大寨旅行社请了一个导游,抓紧时间游览大寨山景。
景区票价30元/人,导游费50元。
导游让我们把汽车开到虎头山停车场上。
下了车导游便向我们介绍起大寨的情况:现在的大寨村有530个人,210户,500多亩耕地。
原来大寨村有796亩地,近年来村镇建设占用了一部分土地,还有500多亩地。
去年大寨村人均收入为10800元。
说着,我们已经登上了虎头山顶。
放眼望去,满山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已经看不出大寨人战天斗地筑起来的一层层梯田了。
过去农业学大寨就是要坚持“以粮为纲”,把荒山都筑成梯田种粮食。
现在虎头山上大部分植树造林,少部分梯田种玉米等粮食作物,与原来的做法有很大的改变了。
再向前走几步,便看到一座六角亭。
导游说这是“周恩来总理纪念碑亭”,是大寨人对周总理深厚感情的结晶。
敬爱的周总理曾三次来大寨。
第一次是1965年5月21日,陪同以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政治局常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科列加为团长的经济代表团来的。
导游说,周总理陪科列加上大寨虎头山是有道理的。
因为科列加带的经济代表团是到中国来要钱要粮的。
山西昔阳大寨村游记曾经是中国农业高高飘扬的一面红旗的大寨,在经历了40多年的风风雨雨后怎样了呢?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进程中,大寨人又有哪些新举措?2006年五一节夕,笔者夫妇自费到大寨参观,亲眼目睹了现在的一切。
深深感到:大寨,不愧是新农村的典范。
心中永恒的红旗对于我们这一代中老年人来说,大寨的确是心中永恒的红旗,能到大寨看一眼,是我一生中的梦想。
趁到山西太原的机会,笔者夫妇专程乘坐长途班车来到这曾经魂牵梦萦的地方。
大寨位于山西省昔阳县城东南5公里处,距太原168公里,是地处太行山腹地的一个小山村。
大寨并不大,现在也只有百余户人家500多口人。
解放前,这里穷山恶水,自然环境恶劣,群众生活十分艰苦。
解放后,当地人民当家做了主人,以陈永贵等为带头的大寨人决心改变落后的面貌,敢于战天斗地,艰苦奋斗,治山治水,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建设了层层梯田,并通过艰巨劳动引水浇地,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况。
1964年,毛主席向全国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从而成为全国农业的一面旗帜。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的高潮,大寨这个不到2平方公里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就成了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瞩目的地方,成了中国农业的圣地,吸引了1000余万人次慕名来参观、学习,取经者从全国的四面八方汇聚于虎头山。
许多国家领导人,乃至一些来华访问的外国首脑、政要,也抑制止不住内心的激动,千里迢迢地到这个小山村里领略一番中国农民的智慧和力量。
愚公移山,改造中国,恰恰在大寨人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成了大寨精神的历史见证。
整洁美丽的山村如今的大寨是什么样子了呢?我们从太原花31元乘长途客车到昔阳县城后,再租了一辆面包车,沿着一条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向南行驶不到10分钟的工夫,就经过寨前一条街。
昔阳县大寨虎头山作文【篇一:山西昔阳大寨村游记】山西昔阳大寨村游记曾经是中国农业高高飘扬的一面红旗的大寨,在经历了40多年的风风雨雨后怎样了呢?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进程中,大寨人又有哪些新举措?2006年五一节夕,笔者夫妇自费到大寨参观,亲眼目睹了现在的一切。
深深感到:大寨,不愧是新农村的典范。
心中永恒的红旗对于我们这一代中老年人来说,大寨的确是心中永恒的红旗,能到大寨看一眼,是我一生中的梦想。
趁到山西太原的机会,笔者夫妇专程乘坐长途班车来到这曾经魂牵梦萦的地方。
大寨位于山西省昔阳县城东南5公里处,距太原168公里,是地处太行山腹地的一个小山村。
大寨并不大,现在也只有百余户人家500多口人。
解放前,这里穷山恶水,自然环境恶劣,群众生活十分艰苦。
解放后,当地人民当家做了主人,以陈永贵等为带头的大寨人决心改变落后的面貌,敢于战天斗地,艰苦奋斗,治山治水,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建设了层层梯田,并通过艰巨劳动引水浇地,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况。
1964年,毛主席向全国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从而成为全国农业的一面旗帜。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的高潮,大寨这个不到2平方公里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就成了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瞩目的地方,成了中国农业的圣地,吸引了1000余万人次慕名来参观、学习,取经者从全国的四面八方汇聚于虎头山。
许多国家领导人,乃至一些来华访问的外国首脑、政要,也抑制止不住内心的激动,千里迢迢地到这个小山村里领略一番中国农民的智慧和力量。
愚公移山,改造中国,恰恰在大寨人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成了大寨精神的历史见证。
整洁美丽的山村如今的大寨是什么样子了呢?我们从太原花31元乘长途客车到昔阳县城后,再租了一辆面包车,沿着一条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向南行驶不到10分钟的工夫,就经过寨前一条街。
这条笔直的通行大道,新房林立,商品琳琅满目,大寨旅行社楼房高高屹立,釉砖贴面的四层大楼门前,“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的牌子尤为耀眼夺目。
中国十大名村!1.小岗村小岗村隶属于安徽省凤阳县小溪河镇,位于凤阳县城东部25千米处,距宁洛高速凤阳出口15千米。
是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中国十大名村之一,沈浩精神起源地。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十八位农民创造了“小岗精神”截至当前辖23个村民组,940户、4173人,村域面积15平方千米,其中可耕土地面积1.45万亩。
2014年,小岗村工农业总产值达7.38亿元。
2017年,小岗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106元。
2.华西村华西村隶属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位于江阴市区东,华士镇西。
从2001年开始,华西通过“一分五统”的方式,帮带周边20个村共同发展,建成了一个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达30340人的大华西,组成了一个“有青山、有湖面、有高速公路,有航道、有隧道、有直升机场”的乡村。
华西村有名的景点有80多处,华西金塔是它的标志性建筑,七级十七层,高98米。
2012年,华西村总收入524.5亿,被誉为“天下第一村”。
3.韩村河村韩村河村,位于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镇,全村总面积2.4平方公里,791户,2700人,2000亩耕地。
是集浏览、观光、会务、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
据1991年出土的墓志铭记载:唐开成年间,副将军孙英葬于“韩村”西南3里处的孙家祖坟。
经过二十一年的艰苦奋斗,韩村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崛起为华北平原上一颗璀璨的新星。
韩村河历史可追溯到1300年以前。
改革开放以来,韩村河走出一条“以建筑业为龙头,带动集体经济全面发展,村民共同富裕”的成功之路。
4.大寨村中华第一村——大寨村,是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的一个小山村。
大寨地处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城东南部,全村有220多户人家,510多口人,1.88平方公里,海拔为1162.6米。
2016年12月,大寨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7年12月,荣获2017名村影响力排行榜300佳。
2019年7月28日,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山西昔阳县:大寨村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景区内有大寨文
化馆
大寨景区位于太行山西部,山西省东侧,物华天宝,人文荟萃,风景秀丽,是山西省著名的特色景区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AAAA级景区。
大寨是举世无双的世界名村,人文名胜得天独厚。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大寨人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改造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靠天吃饭的落后面貌。
众多的社会名流、五大洲政坛要人以及130多个国家的各界友人曾到大寨参观访问。
七沟八梁一面坡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身影,特殊的文化沾润使大寨益发显得诗意葱茏,魅力无穷。
依山而建的大寨文化展示馆,保存着许多表现大寨精神的珍贵历史文物。
有反映大寨人愚公移山精神的群体雕塑,有体现大寨群众大公无私精神的珍藏照片。
大寨独特的地质地形,决定了它的环境恶劣,然而大寨人不为自然环境所困扰,不屈不挠、艰苦奋斗,“三战狼窝掌”更是成为战胜自然的成功范例。
山上松柏常青,山间果树缠腰,道路形如绿带,宅旁绿树成荫。
这曾经是大寨人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