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调查-乡村旅游资源分类表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2
乡村旅游资源都有哪些?乡村范围内的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包括了乡村范围内的所有的旅游资源。
而从科学发展的理念来讲,它应该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功能,被旅游业利用后具有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功能,具有作为现代旅游活动的基本属性。
可以总结为能吸引旅游者前来进行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的乡村景观客体。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乡村旅游资源都哪些?乡村旅游资源的类型按旅游资源的结构、组合方式划分以下类型:壹田园景观旅游资源(自然资源)自然田园风光是乡村旅游资源中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包括大规模连片的农田带、多种类型的经济果林与蔬菜园区,一定面积的天然或人工水面等。
贰聚落景观旅游资源(聚落形态)聚落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它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劳动的场所。
我国乡村聚落分为集聚型,即团状、带状和环状村落;散漫型,即点状村落;特殊型,表现为帐篷、水村、土楼和窑洞。
乡村聚落的形态、分布特点及建筑布局构成了乡村聚落景观旅游资源丰富的内涵。
这些旅游资源景观具有整体性、独特性和传统性等特点,反映了村民们的居住方式,往往成为区别于其他乡村的显著标志。
叁建筑景观旅游资源(乡村建筑)乡村建筑包括乡村民居、乡村宗祠建筑以及其他建筑形式。
不同地域的乡村民居均代表一定的地方特色,其风格迥异,给游客以不同的感受。
如青藏高原的碉房,内蒙古草原的毡包,喀什乡村的“阿以旺”,云南农村的“干阑”,苗乡的寨子,黄土高原的窑洞,东北林区的板屋,客家的五凤楼、围垄及土楼等,千姿百态,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情。
乡村宗祠建筑,如气派恢弘的祠堂,高大挺拔的文笔塔,装饰华美的寺庙等,是乡村发展的历史见证,反映出乡村居民生活的某一侧面。
肆农耕文化景观旅游资源(农耕文化)我国农业生产源远流长,乡村劳作形式种类繁多,有刀耕火种、水车灌溉、围湖造田、渔鹰捕鱼、采药摘茶等,这些都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体现出不同的农耕文化,对于城市居民、外国游客极具吸引力。
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一、引言乡村旅游资源分类是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系统整理和归类的过程,旨在提供给游客和旅游从业者一个清晰的参考,以便更好地规划和开辟乡村旅游项目。
本文将详细介绍乡村旅游资源分类的标准格式,包括分类原则、分类细则和分类示例。
二、分类原则乡村旅游资源分类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地理位置原则:根据乡村旅游资源所在的地理位置进行分类,如山区、湖泊、河流等。
2. 自然景观原则:根据乡村旅游资源的自然景观特征进行分类,如森林、草原、湿地等。
3. 人文景观原则:根据乡村旅游资源的人文景观特征进行分类,如古村落、民俗文化、传统手工艺等。
4. 产业特点原则:根据乡村旅游资源所涉及的产业特点进行分类,如农业观光、农家乐、农产品体验等。
三、分类细则根据以上分类原则,将乡村旅游资源进一步细分为以下几个分类:1. 山区资源- 自然景观:山脉、峡谷、瀑布、山泉等;- 人文景观:古村落、古建造、民俗文化等;- 产业特点:农田观光、采摘体验、登山徒步等。
2. 湖泊资源- 自然景观:湖泊、湿地、湖光山色等;- 人文景观:湖畔小镇、渔村文化、水上活动等;- 产业特点:湖钓、划船、湖畔度假村等。
3. 河流资源- 自然景观:河流、河谷、河湾等;- 人文景观:河畔村落、古桥古渡、河流文化等;- 产业特点:河流飘流、沿河徒步、水上娱乐等。
4. 农田资源- 自然景观:田园体面、农田、农作物等;- 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民生活、农业科技等;- 产业特点:农业观光、农产品体验、农家乐等。
四、分类示例以下是对乡村旅游资源分类的示例:1. 山区资源分类示例- 自然景观:某某山脉、某某峡谷、某某瀑布、某某山泉等;- 人文景观:某某古村落、某某古建造、某某民俗文化等;- 产业特点:某某农田观光、某某采摘体验、某某登山徒步等。
2. 湖泊资源分类示例- 自然景观:某某湖泊、某某湿地、某某湖光山色等;- 人文景观:某某湖畔小镇、某某渔村文化、某某水上活动等;- 产业特点:某某湖钓、某某划船、某某湖畔度假村等。
佛山市乡村旅游资源分布及特征调查表一、乡村旅游资源分类系统二、佛山市目前已开发的乡村旅游景点和资源三、佛山各区、镇、村乡村旅游资源统计情况顺德区禅城区三水区高明区一、粤曲星腔星腔是粤曲观众最喜爱的一个平喉流派,在广东珠江三角洲、东南亚一带乃至全球华人世界被星腔爱好者广为传唱,流传范围甚广。
星腔创始人小明星,原名邓曼薇(1911-1943),广东三水人,自幼学艺卖唱,11岁以“童星”享名,被誉为“小明星”。
她的演唱感情处理十分细腻,行腔低回婉转,缠绵悱恻,听来沁人肺腑。
以《秋愤》、《夜半歌声》、《知音何处》等为代表作。
她一生坎坷,倍受欺凌。
1943年某日,她抱病登台演唱《秋愤》,曲未终而吐血,不久与世长辞,年仅32岁。
星腔第三代传人李月友生长于三水,自幼习星腔,颇有小明星当年的神韵,于97年在香港被小明星徒弟陈锦红收为入室弟子。
星腔在三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私伙局盛行,习星腔者众。
二、水上婚礼三水位于西、北、绥三江交汇处,具有丰富的水资源与水文化积淀。
在解放前的漫长岁月中,广大渔民常年出外捕鱼,漂泊在江上,由于岸上没有房屋,他们被鄙称为“疍家”(长年生活于狭窄的船只上),饱受歧视。
解放后他们才彻底翻身,走上平等、富裕、幸福的生活道路。
水上婚礼是三水渔民生活习俗的一部分,源远流长,其产生的具体年代已难考证。
渔民的水上婚礼,虽糅合了一些封建迷信的因素,却具有浓郁多彩的“水”民族风情。
三、黄塘狗肉宴乐平的“狗肉宴”是外界人士对流传于乐平镇部分村“做节”习俗的一个通俗称谓。
该习俗主要流传于乐平镇的黄塘村和保安村。
该习俗可追溯到清朝末年的动荡时期,据乐平禤氏族谱记载“南宋咸淳年间始由南雄珠玑巷徙居广州府南海郡三江都碧湖坊,又于明景泰年间分入三水,繁衍十余乡”,而据调查资料中的口述记录也有力地支持了这一观点。
如此可以推断乐平流传的“做节”习俗并非源自三水本地。
追溯“狗肉宴”的源头,它是一种关系密切的村子之间轮流宴请的“做节”习俗。
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乡村旅游资源分类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利用乡村旅游资源,提供给游客更具体和详尽的信息。
本文将详细介绍乡村旅游资源分类的标准格式,包括分类的依据、分类的内容和分类的应用。
一、分类的依据乡村旅游资源分类的依据主要包括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历史和文化特色等方面的因素。
1. 地理位置:根据乡村旅游资源所处的地理位置,可以将其分为山区、平原、沿海、湖泊等不同类型。
2. 自然环境:根据乡村旅游资源所拥有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可以将其分为山水风光、森林草原、湖泊湿地、农田景观等不同类型。
3. 人文历史:根据乡村旅游资源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人文景观,可以将其分为古村落、名人故居、传统工艺、文化遗址等不同类型。
4. 文化特色:根据乡村旅游资源所具有的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乡土风情,可以将其分为民俗风情、乡土美食、民间艺术、传统节庆等不同类型。
二、分类的内容乡村旅游资源分类的内容主要包括资源名称、地理位置、资源特点、游览项目、旅游服务等方面的信息。
1. 资源名称:对每个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准确的命名,以便于游客进行识别和选择。
2. 地理位置:详细描述乡村旅游资源所处的地理位置,包括所在省份、城市、乡镇或村庄的名称。
3. 资源特点:简要介绍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包括自然景观、人文历史、文化特色等方面的特点。
4. 游览项目:列举乡村旅游资源提供的游览项目,包括景点介绍、景点间的交通路线、游览时间等信息。
5. 旅游服务:介绍乡村旅游资源所提供的旅游服务,包括住宿、餐饮、交通、导游等方面的服务。
三、分类的应用乡村旅游资源分类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旅游规划、宣传推广和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
1. 旅游规划:根据乡村旅游资源的分类,可以制定相应的旅游规划,合理安排旅游线路和景点的开发利用。
2. 宣传推广:通过乡村旅游资源分类的结果,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推广,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3. 旅游产品开发:根据乡村旅游资源的分类,可以开发出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和兴趣。
九曲溪旅游单体资源调查表一、引言九曲溪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
本文旨在通过对九曲溪旅游单体资源的调查,探讨其独特的魅力和发展潜力。
二、九曲溪的地理特点2.1 位置和地势九曲溪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的南郊,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它起源于福州市区北部的山区,蜿蜒流经九个曲折的弯道,最终注入福州市区的闽江。
九曲溪的地势起伏,山水交错,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2.2 气候条件九曲溪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和干燥。
这种气候条件为九曲溪的植被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也为游客提供了宜人的旅游体验。
三、九曲溪的自然资源3.1 水资源九曲溪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山间溪流,水质优良。
溪水从山上奔流而下,形成了一系列瀑布和小瀑布,给人以美的享受。
溪水还是当地农田灌溉的重要水源,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3.2 植被资源九曲溪周围的山区植被茂盛,森林覆盖率高。
这里有各种珍稀植物,如银杏、红豆杉等。
植被的丰富给九曲溪带来了独特的生态环境,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清新的旅游胜地。
3.3 动物资源九曲溪是众多珍稀动物的栖息地,如亚洲黑熊、白头叶猴等。
这些动物丰富了九曲溪的生态系统,也为游客提供了观赏和研究的机会。
四、九曲溪的人文资源4.1 历史文化九曲溪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这里曾是古代福州的重要水源地,也是历代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之地。
九曲溪畔还有一些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址,如九曲桥、九曲亭等,这些都是九曲溪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2 民俗风情九曲溪地区的居民保持着浓厚的民俗风情,他们传承着独特的习俗和传统手工艺,如九曲溪独特的刺绣技艺就是当地居民的传统技能之一。
这些民俗风情为九曲溪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也为游客提供了亲身体验的机会。
4.3 文化活动九曲溪地区还举办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如九曲溪音乐节、九曲溪民俗文化展等。
这些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和艺术家,为九曲溪的文化交流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一、引言乡村旅游资源分类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管理乡村旅游资源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规划和开辟乡村旅游项目,提供更多元化的旅游体验,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乡村旅游资源分类的标准格式,包括分类的依据、分类的方式以及具体的分类内容。
二、分类的依据乡村旅游资源的分类依据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文化传承等方面。
具体的依据如下:1. 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资源、植被覆盖等自然因素。
2. 人文景观:包括历史文化遗迹、传统村落、民俗风情等人文因素。
3. 文化传承:包括乡土文化、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等文化传统。
三、分类的方式乡村旅游资源的分类可以采用层次分类和综合分类两种方式。
1. 层次分类:按照资源的重要性和特点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核心资源、普通资源和辅助资源三个层次。
- 核心资源:指具有独特性、稀缺性和吸引力的资源,如自然体面、历史遗迹等。
- 普通资源:指具有一定吸引力但不具备核心资源特点的资源,如民俗文化、传统村落等。
- 辅助资源:指为旅游活动提供便利和支持的资源,如交通设施、住宿设施等。
2. 综合分类:将乡村旅游资源按照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综合分类,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资源的特点和价值。
- 自然环境分类:包括山水体面、自然保护区、湖泊景区等。
- 人文景观分类:包括历史文化遗迹、传统村落、民俗风情等。
- 文化传承分类:包括乡土文化、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等。
四、分类内容根据乡村旅游资源的分类依据和方式,可以将乡村旅游资源分为以下几类:1. 自然体面类:- 山水体面:如宏伟的山脉、秀媚的河流等。
- 自然保护区:如森林公园、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等。
- 湖泊景区:如清澈湖水、湖畔体面等。
2. 历史文化遗迹类:- 古建造:如古庙、古城墙等。
- 历史遗址:如古代城址、古战场等。
- 文化名人故居:如文学家、政治家的故居等。
3. 传统村落类:- 民居建造:如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居建造群等。
德化旅游资源分类表20114032008 吕联森主类亚类基本类型概况开发状况思路(今后开发方向)B地文景观AA综合自然旅游地AAA山岳景观AAF 自然标志地1.石牛山古火山口为我国两处保存较好的古火山放射状爆发口之一;2.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其中有莲花池湿生草甸、戴云山寺、云海3.石牛山风景名胜区4.九仙山风景名胜区的雾凇、雪景、石刻造像已开发了国家级森林公园“石牛山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唐寨山森林公园”、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石牛山风景名胜区、九仙山风景名胜区科普旅游、风光旅游、宗教旅游AD自然变动遗迹ADA火山岩与火成岩是福建省第二大山脉戴云山脉开发戴云寺的十六胜景,如“戴云秋景”、“迎雪春潮”、“一柱撑空”等。
南宋理学家朱熹、明代大学士张瑞图曾登临戴云,都留下墨宝。
自然风光旅游B水域风光BA河段BAA 观光游憩河段BAB 暗河河段BAC 古河道段落主要有溪(浔水) 、涌溪、大张溪、大溪、畲寮溪、石龙溪、双芹溪、后亭溪等小流域现已开发桃花岛的桃花观赏、桃仙溪的竹筏漂流、石龙溪的皮划艇漂流漂流、风光旅游BC BCA 悬瀑主要有岱仙瀑布已开发百米飞瀑项目风光旅游BD BDA 冷泉BDB 地热与温泉现有蕉溪、塔兜、潘龙汤坑、汤布、前锋、汤岭、汤边洋等7处温泉已开发温泉疗养度假旅游C生物景观CA树木CAA 林地CAB 丛树CAC 独树1.现有水口、南埕、杨梅、桂阳、葛坑等5大林区2.现有水杉、银杏、柳杉、鹅掌楸、福建柏、油杉、黄檀、水其中已开发大面积人迹稀少的森林资源开发美湖樟树王、永安岩的“柳杉王”、森林生态旅游、山地探险、野营、观鸟观光、科考、松、美湖樟树王、永安岩的“柳杉王”、赤水乡、葛坑乡的“杉树王”赤水乡、葛坑乡的“杉树王”的观赏活动科普CB 草原与草地CBA 草地CBB 疏林草地高海拔山地的成片草场已开发戴云山莲花池湿生草甸科考CD 野生动物栖息地CDB 陆地动物栖息地主要有猕猴、獐、九节狸、穿山甲、蟒蛇、戴云喘蛙等生物科考E 遗址遗迹EA史前人类活动场所EAA 人类活动遗址 EAB文化层 EAC文物散落地主要有的德化陶瓷文化,屈斗宫陶瓷遗址已开发屈斗宫等多处古窑址;科普旅游、技术体验F 建筑与设施FD居住地与社区FDA 传统与乡土建筑主要有散布各地的木楼、高脚厝已开发美湖的风阳堂、大铭的颖川堂乡村旅游、村寨旅游、民俗风情FF交通建筑FFA 桥 FFB车站主要有龙凤桥、龙湖车站、西门车站民俗风情FG水工建筑FGA 水库观光游憩区段FGD 堤坝段落 FGE 灌区FGF 提水设施主要有龙门滩水库、涌溪水库现已开发龙门滩水库、涌溪水库风光旅游、度假旅游H 人文活动HD 现代节庆HDB 文化节2013年世界闽南文化节期间,德化举办“魅力瓷都”大型瓷艺展,向世界展示德化陶瓷文化的无穷魅力,全面诠释“中国白的故乡,瓷艺术的摇篮”内涵。
四川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是根据生态旅游资源的共性与个性,按一定目的和需要进行集合归类的一个科学划分。
一、分类原则相似性和差异性原则:同一级同一类型旅游资源,必须具有共同的属性,不同类型之间应具有一定的差异。
逐级划分原则:旅游资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可以分为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亚系统。
不同标准原则:不同级别或不同系列的类型划分,可以采用不同的标准;不同级别的类型划分不能采用相同的依据,对每一类型直接划分次一级类型。
二、分类标准参照国家关于旅游资源分类标准(GB/T18972—2003),依据旅游资源本身的某些具体属性或关系进行分类。
由于旅游资源的属性、特点及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多方面的,因而分类的标准也是多方面的,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选取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常见的标准有属性、功能特点。
三、四川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一)按资源属性分(见表1)。
1.生物景观。
主要包括森林、草原、草地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等。
四川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生物资源极为丰富,物种数量名列全国之冠。
四川有10000余种高等植物,其中珙桐、银杏、水青冈、莲香树、白辛树、大叶柳、桫椤等85种被列入国家级重点野生植物保护名录。
四川还拥有100余种包括国宝大熊猫在内的珍稀动物,1259种野生脊椎动物,其中兽类和鸟类约占全国的50%,属于国家保护的有140多种。
目前,共建立野生动植物和湿地等各类型自然保护区163个,其中国家级21个、省级66个。
森林是四川重要的生态旅游资源。
四川地带性植被是常绿阔叶林,2005年全省森林面积14.02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四位,森林覆盖率228.98%,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横断山区和盆周山地是我国三大林区之一的西南原始林区的主体,分布大面积的原始森林,许多地方尚未受到人为破坏。
此外,盆中丘陵森林植被恢复迅速,不少地方已郁闭成林。
到2005年底,全省已建立森林公园85个(7437平方公里),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28个,省级森林公园50个。
一、陆地生态旅游资源陆地生态旅游资源是自然形成的,其中尤以森林的生态旅游价值最高。
世界及我国自然保护区中,半数以上均为森林生态系统。
一望无际的草原也有较高生态旅游价值,尤其是牧业利用草原后更增强其旅游价值;荒漠似乎荒凉沧桑,但其广漠之美、生物为抗争不利生存环境而具备的适应特性中蕴含着生命活力之美,仍有生态旅游价值。
(一)森林从生态学角度来看,森林是一个生态系统,是指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进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并具有一定结构的特定功能总体。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则看重森林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防止噪音、防止污染、保护和美化环境等多种功能。
(二)草原草原是指在半干旱气候条件下,以旱生和半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的生态系统,在世界广泛分布。
温带草原主要以禾本科植物连绵成片分布,缺乏散生乔木,是最典型的草原,旅游审美价值极高,城市绿化中,多模仿此种草坪;另外还有一种在湿生条件下形成的草甸,草甸据其生境又可分为河流旁的泛滥草甸,次生的大陆草甸及高海拔山地上的高山草甸,其中高山草甸夏秋之际特有的“五花草甸”景观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我国草原主要分布于温带内蒙古高原及黄土高原及新疆,高山草甸大面积分布于我国西部高海拔地区,这些区域同时为我国牧场所在地,结合牧民浓郁民族风情,是一个生态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三)、荒漠荒漠是指在干旱、极端干旱地区降雨量不足200mm,年蒸发量(对蒸发力而言)超过2000甚至5000mm(撒哈拉中央)的条件下,地表裸露植物生长极为贫乏之地,即所谓“不毛之地”。
荒漠作为生态旅游资源是以它一望无际的旷远之美吸引游客。
更为重要的是在荒漠生态系统中,生命在“逆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惊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即丰富的“生态美”内涵。
我国的荒漠属中亚荒漠的一部分,分布于西北各省,其中尤以新疆分布面积最广,近几年新疆旅游业正积极开拓荒漠的生态旅游。
农村生态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分析引言随着近几年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而农村生态旅游由于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文化氛围,成为了近年来备受追捧的旅游项目之一。
因此,对农村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价,对于提高农村旅游的品质和服务水平,推动旅游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1.生态环境优美2.生态资源丰富3.文化底蕴深厚4.空气质量好农村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1.自然景观–山水风光–森林野生动植物–河流湖泊2.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古迹–民俗文化体验–农业观光旅游3.现代景观–现代化农业观光–生态休闲旅游农村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1.生态环境指标–空气质量–水质状况–生态环境保护状况–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2.旅游服务质量指标–交通便捷程度–住宿和餐饮服务–导游和接待服务3.旅游发展指标–景点开发程度–旅游收入和贡献率–旅游生产力农村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在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农村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对农村生态旅游的整体水平进行评估。
农村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如下:E=W1×I1+W2×I2+W3×I3其中,E代表农村生态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得分;W1、W2、W3分别是生态环境指标、旅游服务质量指标、旅游发展指标的权重;I1、I2、I3则是对应指标的评价分数。
农村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案例以XX乡村为例,建立农村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并进行评估分析。
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表1:XX乡村农村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资源评价指标指标描述指标权重空气质量空气质量的综合评价0.3水质状况水质的综合评价0.2生态环境保护状况环保措施的实施程度0.1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0.1交通便捷程度交通出行的便捷程度0.1住宿和餐饮服务提供的住宿和餐饮的服务质量0.1旅游收入和贡献率旅游带来的收入和经济贡献0.1资源评价数据采集表2:XX乡村农村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数据采集资源评价指标数据采集方式评价分数资源评价指标数据采集方式评价分数空气质量官方发布数据85水质状况采样测试80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实地调查88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实地调查90交通便捷程度官方发布数据85住宿和餐饮服务顾客调查84旅游收入和贡献率官方发布数据90资源评价结果分析根据表1和表2中的数据,将数据代入农村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公式,得到XX乡村农村生态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得分E。
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一、引言乡村旅游资源分类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管理乡村旅游资源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可以帮助旅游规划者和决策者更好地了解不同类型的资源特点,制定相应的旅游发展策略,提高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乡村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和具体分类结果。
二、乡村旅游资源分类标准1.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山川、水域、湖泊、森林、草原、自然保护区等。
根据地貌、植被、气候等特征,可以将自然资源分为山地景观、水域景观、湖泊景观、森林景观、草原景观等不同类型。
2. 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是乡村旅游的独特魅力所在,包括古建筑、古村落、古遗址、传统手工艺等。
根据历史时期、风格特点、文化内涵等,可以将历史文化资源分为古代建筑群、传统村落、历史遗址、传统手工艺等不同类型。
3. 农业资源农业资源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特色,包括农田、农作物、农业文化等。
根据农业类型、农业特色、农业文化等,可以将农业资源分为稻田景观、果园景观、茶园景观、花海景观等不同类型。
4. 生态环境资源生态环境资源是乡村旅游的重要保障,包括空气质量、水质状况、生物多样性等。
根据生态环境的质量、独特性等,可以将生态环境资源分为优质空气区、清澈水域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等不同类型。
5. 休闲娱乐资源休闲娱乐资源是乡村旅游的重要需求,包括度假村、农家乐、温泉、运动场所等。
根据娱乐设施、服务质量、活动项目等,可以将休闲娱乐资源分为度假村、农家乐、温泉度假区、运动休闲区等不同类型。
三、乡村旅游资源分类结果1. 自然资源分类结果根据地貌和植被特征,将乡村旅游资源分为山地景观、水域景观、湖泊景观、森林景观、草原景观等五个类型。
山地景观包括巍峨的山脉和壮丽的峡谷,适合进行登山、徒步等户外活动;水域景观包括清澈的河流和湖泊,适合进行划船、垂钓等水上活动;湖泊景观包括湖泊和湿地,适合进行观鸟、湖泊游等活动;森林景观包括茂密的森林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适合进行森林探险、野外露营等活动;草原景观包括广袤的草原和奔跑的牛羊,适合进行草原骑行、牧民体验等活动。
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一、引言乡村旅游资源分类是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科学、系统的分类,以便更好地管理和开辟这些资源。
本文将详细介绍乡村旅游资源分类的标准格式,包括分类的依据、具体分类的内容和相关数据。
二、分类依据乡村旅游资源分类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理位置:根据乡村旅游资源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山区、平原、沿海等类型。
2. 自然景观:根据乡村旅游资源所具备的自然景观特点,可将其分为山水体面、湖泊湿地、森林草原等类型。
3. 文化遗产:根据乡村旅游资源所拥有的文化遗产,可将其分为古村落、古建造、传统工艺等类型。
4. 特色产业:根据乡村旅游资源所发展的特色产业,可将其分为农业观光、乡村民宿、农耕体验等类型。
三、具体分类内容1. 山区乡村旅游资源分类:a. 地理位置:山区乡村旅游资源位于山脉之间,远离城市喧嚣。
b. 自然景观:包括山峦起伏、溪流潺潺、森林茂密等特点。
c. 文化遗产:有悠久的山地民俗文化和传统习俗,如山歌、山舞等。
d. 特色产业:以农业观光和山地特色农产品为主要特色。
2. 平原乡村旅游资源分类:a. 地理位置:平原乡村旅游资源位于平整开阔的土地上。
b. 自然景观:包括广袤的田野、绿树成荫的农田等特点。
c. 文化遗产:有丰富的农耕文化和民间传统活动,如农耕技艺、民间舞蹈等。
d. 特色产业:以农耕体验和农产品加工为主要特色。
3. 沿海乡村旅游资源分类:a. 地理位置:沿海乡村旅游资源位于海岸线附近,拥有海洋资源。
b. 自然景观:包括海滩、海岛、海洋生态等特点。
c. 文化遗产:有独特的渔村文化和海洋文化,如渔民生活、海洋传说等。
d. 特色产业:以海洋旅游和渔业观光为主要特色。
四、相关数据1. 山区乡村旅游资源数据:a. 地理位置:位于某某省山脉之间。
b. 自然景观:山峦平均海拔为1000米,森林覆盖率达到60%。
c. 文化遗产:有10个古村落和20座古建造。
d. 特色产业:农业观光面积为1000亩,农产品销售额达到100万元。
【精品】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对旅游资源的价值、形态、特点、潜力等进行科学评估,并结合旅游资源自身的开发模式和特点开展项目策划和规划设计工作。
对于目前国内各地区都在开发的度假酒店、乡村旅游等项目来说,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单体项目。
其中以精品度假酒店和温泉酒店为代表。
精品度假公寓是指既有别墅、酒店或度假村等,又有别墅或高端会所这种既可居住又可休闲度假的公寓形式。
精品度假公寓主要有三大类:一是由高档别墅组成的小区;二是由高档别墅组成的社区;三是普通社区。
一、精品度假公寓基本要素分析别墅:是精品度假公寓的基本要素,也是消费者最看重的要素。
别墅不仅拥有奢华的居住环境,而且在外观上还有很多与众不同的功能设计、特色布置以及娱乐配套设施的安排。
作为高品质的住宿产品和服务供应商,其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和较高的知名度。
度假公寓项目主要集中在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城市郊区及偏僻的农村地区。
别墅群分布于城市中心地段。
度假公寓建筑类型以独栋、双拼、联排等为主。
1、项目基本情况项目所在地为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枫泾镇,位于太湖南岸的太湖之滨,距离无锡市区20公里。
距上海市区50公里,距南京市区75公里以上。
周边有国家4A级风景区--太湖风景区与国家5A级景区--无锡太湖风景区相毗邻。
周边交通便利,距离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近,距上海、广州、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仅1小时车程,上海、深圳-无锡、广州-深圳直飞航班1小时左右可达,1小时直达广州南站和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上海-香港、深圳港也可直达航班飞往国内外各地;距离苏州、无锡等大城市均在1小时车程之内!与全国主要城市均有1小时以上通勤时间接轨!2小时可达上海、广州两小时经济圈;距离北京车程3小时;距离上海虹桥机场10分钟车程,航空优势明显。
城市交通便捷,高速直达目的地,距上海、深圳均在30分钟以内。
公共交通四通八达;距离机场18分钟车程;机场航站楼5分钟步行10分钟;飞机8个半小时30分即可到达长三角地区各大城市以及珠三角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