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3-5)《碰撞》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83.0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选修(3-5)《碰撞》教案

教学要求

1.了解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解决一维碰撞问题。

2.了解对心碰撞与非对心碰撞

3.了解微粒的散射和中子的发现过程,体会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进一步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适性。

4.加深对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解决简单的生产和生活问题。

引入新课

在前面的实验中,我们发现两小车碰撞时总是符合动量守恒定律的,但碰撞的结果却仍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小车碰后分开,但都朝一个方向运动,有的小车碰后朝两个不同方向运动,还有的则粘在一起。为什么同属动量守恒,却会产生这么多的可能性呢?(符合的结果有无数个)。在这些可能之中,还有没有什么其他的规律在支配物体的运动?我们今天就要深入研究这个问题。

一、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1、演示小球碰撞(两个)实验

让A球摆下撞击原来静止的质量相等的B球,或B球摆下撞击原来静止A 球。

实验现象:被碰后一球静止,另一球的上升高度几乎与原来等高,或着说不会超出原来的高度。

分析:在碰撞时水平方向外力为零(竖直方向有向心力),因此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由上升的高度可计算出碰撞前后的速度大小,一方面该实验证明了AB碰撞前后动量守恒,另一方面也说明碰后的AB的能量不高于原来的总能量。因为在该系统中,碰撞时只有A的动能、B的动能与内能之间发生相互转换,所以A、B的总动能减少量转换成了内能,没有补充其他能量,所以不可能比原来高。

拓展:同样道理如果不是人推物(这里人做功能把人的生物能转换给系统的机械能增加),没有爆炸(没有化学能来转换为机械能)而只是两物体相撞,说明在撞击中系统的机械能只能减少或保持不变,而不能增加。

碰撞类问题:特指两物体相撞的问题,两个物体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相互作用,一般都满足内力远大于外力,这种情况称为碰撞。(人推箱子以及爆炸都不属此类)

2、碰撞分析

碰撞的全过程:设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1的物体A以速度v1向质量为

/ /

m2的静止物体B 运动,B 的左端连有轻弹簧。在Ⅰ位置A 、B 刚好接触,弹簧开始被压缩,A 开始减速,B 开始加速;到Ⅱ位置A 、B 速度刚好相等(设为v ),弹簧被压缩到最短;再往后A 、B 开始远离,弹簧开始恢复原长,到Ⅲ位

置弹簧刚好为原长,A 、B 分开,这时A 、B 的速度分别为21

v v ''和。全过程系统动量一定是守恒的;而机械能是否守恒就要看弹簧的弹性如何了。

①弹簧是完全弹性的。Ⅰ→Ⅱ系统动能减少全部转化为弹性势能,Ⅱ状态系统动能最小而弹性势能最大;Ⅱ→Ⅲ弹性势能减少全部转化为动能;因此Ⅰ、Ⅲ状态系统动能相等。这种碰撞叫做弹性碰撞。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可

以证明A 、B 的最终速度分别为:1

2

11

21212112,v m m m v v m m m m v +='+-='。(这个结论最好背下来。)

②弹簧不是完全弹性的。Ⅰ→Ⅱ系统动能减少,一部分转化为弹性势能,一部分转化为内能,Ⅱ状态系统动能仍和⑴相同,弹性势能仍最大,但比⑴小;Ⅱ→Ⅲ弹性势能减少,部分转化为动能,部分转化为内能;因为全过程系统动能有损失(一部分动能转化为内能)。这种碰撞叫非弹性碰撞。

③弹簧完全没有弹性。Ⅰ→Ⅱ系统动能减少全部转化为内能,Ⅱ状态系统动能仍和⑴相同,但没有弹性势能;由于没有弹性,A 、B 不再分开,而是共同运动,不再有Ⅱ→Ⅲ过程。这种碰撞叫完全非弹性碰撞。可以证明,A 、B 最终的共同速度为

1

211

21v m m m v v +='='。 在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中,系统的动能损失最大,为:

()()2121212

2121122121m m v m m v m m v m E k +=

'+-=∆这个结论最好背下来

3、概念

1.弹性碰撞

在弹性力作用下,碰撞过程只产生机械能的转移,系统内无机械能的损失的碰撞,称为弹性碰撞。

举例:通常情况下的钢球、玻璃球等坚硬物体之间的碰撞及分子、原子等之间的碰撞皆可视为弹性碰撞。

2.非弹性碰撞

(1)非弹性碰撞:受非弹性力作用,使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碰撞。 (2)完全非弹性碰撞:是非弹性磁撞的特例,这种碰撞的特点是碰后粘在—起(或碰后具有共同的速度),其动能损失最大。

注意:碰撞后发生永久性形变、粘在一起、摩擦生热等的碰撞往往为非弹性碰撞。

4、讨论:

(1)由v B表达式可知v B恒大于零,即B球肯定是向前运动的,这与生活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是吻合的.

(2)由v A表达式可知当m A>m B时,v A>0,即碰后A球依然向前

即碰后A球反弹,且一般情况下速度也小于v0了.当m A=m B时,v A=0,v B=v0,这就是刚才看到的实验,即A、B两球互换动量的情形.

(3)讨论极端情形:若m B→∞时,v A=-v0,即原速反弹;而v B→0,即几乎不动.这就好像是生活中的小皮球撞墙的情形.(在热学部分中气体分子与器壁碰撞的模型就属于这种情形).

(4)由于v A总是小于v0的,所以通过碰撞可以使一个物体减速(在核反应堆中利用中子与碳原子(石墨或重水)的碰撞将快中子变为慢中子).

二、对心碰撞和非对心碰撞

1.对心碰撞

两球碰撞时,碰撞之前球的运动速度与两球心的连线在同—条直线上,碰撞之后两球的速度仍沿着这条直线,这种碰撞称为对心碰撞,也叫正碰。

注意:发生对心碰撞的两个物体,碰撞前后的速度都沿同一条直线,它们的动量也都沿这条直线,在这个方向上动量守恒。

2.非对心碰撞

两球碰撞时,碰撞之前的运动速度与两球心的连线不在同—条直线上,碰撞之后两球的速度都会偏离原来两球心的连线。这种碰撞称为非对心碰撞,也叫斜碰。斜碰也遵循动量守恒定律,但情况较复杂,中学阶段不作要求。

注意:发生非对心碰撞的两个小球,可以将小球速度沿球心连线和垂直球心连线两个方向分解,在这两个方向上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列式求解。

三、散射

1、散射:

在粒子物理和核物理中,常常使一束粒子射人物体,粒子与物体中的微粒碰撞。这些微观粒子相互接近时并不发生直接接触,这种微观粒子的碰撞叫做散射。

由于粒子与物质微粒发生对心碰撞的概率很小,所以多数粒子在磁撞后飞向四面八方。

2、如何正确理解非对心碰撞与散射?

诠释 (1)非对心碰撞的两个物体,碰撞前后速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属于二维碰撞问题.如果系统碰撞过程中所受合外力为零,则仍然满足动量守恒,这时通常将动量守恒用分量式表

示.如:

m

1v

1x

+m

2

v

2x

=m

1

v

1x

/+m

2

v

2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