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典西部片看美国传统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6
美国西部片的英雄塑造与文化反思作者:陈玮来源:《电影评介》2017年第02期20世纪初期以后,好莱坞非常喜爱拍摄以西部历史为背景的影片,又将这类影视作品称为西部片。
随着美国影视的快速发展,西部片以其经典的特性在影视界的地位一直高居不下,《火车大劫案》是美国西部影片发展史上的经典之作,已然成为美国西部片的开山作品。
在之后的一百多年里,一个又一个经典的西部作品出现在银幕上。
西部片是美国影视界中发展较为成熟的类型作品,它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以及影视风格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爱,重点叙述的是“西进运动”时期的西部历史故事,表现本民族和异域文明、个人和社会、文明和蛮荒之间现实矛盾和冲突的影视作品。
一、美国西部片的英雄塑造解读(一)英雄形象塑造时期美国好莱坞西部片大多取材于美国西部文化和民间神奇传说,主要以个人英雄主义为影片主题详细展开故事叙述,该类影片反映的英雄主义与美国“西进运动”时期的社会现状有着密切的关联。
绝大多数的西部影片主要叙述的是白人居住区受到暴力袭击或者危险境遇时,英雄人物不畏艰险拯救处于水火中的人民,他们有着共同的代名词——惩恶扬善、伸张正义。
例如,1939年的西部片《关山飞渡》,因其独特的叙事技巧在影视界颇负盛名,被称为经典不朽的西部影片之一。
这部影片重点叙述的是一辆搭乘白人的马车穿过西部荒原的经历和故事,通过展现心惊肉跳的马车追逐以及街头巷战等惊险场面,反映了在“西进运动”时期里白人和印第安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而在两者冲突过程中,赋予正义和勇敢色彩的英雄人物站出来了。
[1]影片《关山飞渡》中的英雄人物有着多重的社会身份,他在表面上是破坏社会秩序的越狱者,但实际上却是品德高尚的正义英雄人物,在印第安人的战争中英雄起着重要的影响。
(二)英雄形象瓦解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美国人民逐渐开始质疑当代的社会道德、精神信仰以及城市文化。
此种社会氛围下,人们开始厌倦传统西部片的叙事文本和视觉形象,西部影片中的英雄人物形象逐渐瓦解,传统西部片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奚落。
从好莱坞电影看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从好莱坞电影看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自上世纪初以来,好莱坞电影一直是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众多好莱坞电影通过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主题,传达了美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其中,个人英雄主义是一种突出的价值观,在电影中被频繁展现和强调。
通过观察好莱坞电影,我们可以了解到美国社会对个人英雄主义的追求和崇尚,以及其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原因。
历史上,美国民族精神中的英雄主义价值观深深根植于开拓时代和西部拓荒的历史传统。
这种价值观推崇那些有勇气和冒险精神的个人,并将其视为榜样。
好莱坞电影通过镜头和剧本,将这些个人英雄呈现在大银幕上,使观众产生共鸣,并进一步强化了美国社会的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
在好莱坞电影中,多数英雄角色都具有坚定的目标、超人般的勇气和无所畏惧的精神,这些特征使他们能够在关乎正义与邪恶的战斗中脱颖而出。
例如,DC漫画改编的电影《蝙蝠侠》系列,讲述了一个平民转变为超级英雄的故事。
蝙蝠侠是一个信仰正义的个人英雄,他以自己的力量与邪恶势力作斗争,保护无辜者不受伤害。
这个角色让观众们感受到一个普通人背后可能隐藏的超人潜质,传达出美国人对个人价值的崇尚。
此外,好莱坞电影也经常探讨英雄主义的道德困境。
电影《黑暗骑士》系列中的主角蝙蝠侠和反派小丑之间的斗争,使观众思考英雄的行为应当遵循怎样的道德规范。
蝙蝠侠为了追求正义,不惜牺牲个人利益,而小丑则是持反英雄主义的立场,强调个人欲望和混乱。
这种关于道德困境的探讨促使观众思考个人英雄主义的边界,并对其持有的价值观加以反思。
好莱坞电影中个人英雄主义的强调并非偶然。
美国的社会文化和历史传统深深影响了好莱坞电影的制作和观众的接受习惯。
个人英雄主义与美国的自由精神紧密相连。
自美国建国以来,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一直是美国价值观的核心。
这种价值观在好莱坞电影中得到了持续的强调和传承。
通过个体的努力和奋斗,个人英雄能够超越困境,实现自己的目标,这反映了美国社会追求自由和个人实现的核心价值观。
浅析美国西部片的英雄形象
周孟杰
【期刊名称】《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5(007)003
【摘要】在好莱坞众多的类型电影中,西部片是美国本土特有的、也是最能够体现美国民族特色的一种重要电影类型.美国早期西部片具有鲜明的个人主义精神、英雄崇拜、神话仪式化等特征,承载了美国深刻的历史烙印.
【总页数】3页(P64-66)
【作者】周孟杰
【作者单位】四川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达州365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一样的品牌,不一样的神话和寓言——美国西部片与中国西部片之比较 [J], 李志敏
2.美国西部片英雄形象塑造的演变及其文化反思 [J], 罗汉;
3.美国西部片与西方意识形态 [J], 张永第; 王凯
4.《黄金三镖客》:美国西部片的叙事策略拓新 [J], 林芳婷
5.从韦斯·斯塔迪的电影之路看美国西部片中的印第安人形象 [J], 覃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好莱坞电影的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美国好莱坞电影一直以来都是向全世界展示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重要平台。
从《拯救大兵瑞恩》到《钢铁侠》,电影界一直在讲述着各种各样的英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美国人的无畏精神和勇敢,更是代表了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一种精神传承。
本文将从好莱坞电影的角度,浅析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特点和意义。
好莱坞电影自诞生之初就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艺术手法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而美国个人英雄主义正是好莱坞电影的一大特点。
从20世纪初期的西部片到现代的超级英雄片,好莱坞电影一直在强调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价值观和意义。
好莱坞电影通过塑造各种类型的英雄形象,展现了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多样性。
在西部片中,我们看到了无畏的牛仔和坚强的拓荒者,在战争片中,我们看到了英勇的士兵和勇敢的军官,而在现代的超级英雄片中,我们看到了拯救世界的英雄和保护弱者的超级英雄。
这些英雄形象展现出了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多种面貌和价值观,让观众不断感受到英雄主义的力量和魅力。
好莱坞电影通过讲述真实和感人的故事,传递了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正能量。
《拯救大兵瑞恩》讲述了一群士兵为了拯救同袍而奋斗到底的感人故事,《阿甘正传》则讲述了一名智障青年因着坚强的意志和无畏的精神最终成为了英雄的故事,《美国队长》系列则传递了正义与自由的理念。
这些故事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美国个人英雄主义所蕴含的力量和勇气,更是激励着人们时刻保持着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好莱坞电影通过各种类型的题材和风格,丰富了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无论是科幻片、动作片、悬疑片还是喜剧片,都能看到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影子。
这些不同类型的电影各具特色,但无一例外都在传递着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
这种多样性和丰富性让美国个人英雄主义在好莱坞电影中得到了全方位的展现和传播。
二、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意义美国好莱坞电影中的个人英雄主义不仅仅是一种电影表现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价值观和社会精神的体现。
从《钢铁侠》看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特点及其流变引言:《钢铁侠》是由美国漫威影业出品的一部超级英雄电影,自2008年首次上映以来,迅速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和认可。
电影中的主人公托尼·斯塔克(Tony Stark),即钢铁侠,不仅成为美国超级英雄的代表,也成为了个人英雄主义的象征。
本文将从《钢铁侠》的角度出发,谈论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特点以及其流变。
一、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典型特点1. 个人价值与利益至上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核心特点之一是个人价值与利益的维护与追求。
《钢铁侠》中的托尼·斯塔克是一个亿万富翁工程师,他在电影中的行为和决策往往都是出于对自身价值和利益的考量。
他不仅拥有强大的财宝和科技,还拥有顶级的智慧和创设力,这使得他能够塑造出一个奇特而强大的超级英雄形象。
2. 个人英雄的独立行动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另一个典型特点是个人英雄的独立行动。
在《钢铁侠》系列电影中,托尼·斯塔克几乎全部的决策都是独自做出的,他只信任自己的能力和裁定,不依靠于他人的援助或指引。
他的独立行动不仅表此刻对敌人的追求和战斗中,还表此刻创设和改进自己的钢铁战甲以及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
3. 个人主义与自由精神的彰显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第三个特点是个人主义与自由精神的彰显。
托尼·斯塔克不仅追求个人的自由和独立,也主张他人的自由和独立。
他信任每个人都应该有自由追求自己的梦想和抱负,而不受任何限制和压迫。
他在《钢铁侠》系列电影中不仅为自己的价值和利益而战斗,也为他人的幸福和自由而奋斗。
二、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流变1. 从英雄力气到复杂性剖析在《钢铁侠》系列电影的前几部作品中,托尼·斯塔克被塑造成一个拥有巨大英雄力气的超级英雄形象。
他的战甲拥有各种各样的武器和功能,使其在战斗中无坚不摧。
然而,随着电影剧情的进步,托尼的形象逐渐展示出复杂的人性和剖析的一面。
他面临的逆境和决策也越来越复杂,不再是简易的黑与白、善与恶的对立。
从电影《蝙蝠侠:黑暗骑士》看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摘要]电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载体,其内容和形式宣扬了这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精髓。
电影作为20世纪初以来崭新的、综合性的艺术形式,更是将一个国家的文化和主流意识传播到世界各地。
美国人酷爱以“超级英雄”为主题的电影,其电影宣扬着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
本文将在剖析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以电影《蝙蝠侠:黑暗骑士》为视角,通过对美国式自由、以暴制暴、自由与法律的契约三个层面来阐释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
[关键词]个人主义;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自由;以暴制暴;契约电影是20世纪伟大的发明,它改变了人类文明的传播方式。
它从口头传播、书面传播进入到了多媒体时代。
电影综合了语言艺术、表演艺术、造型艺术的特点,从而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形式,人类也从此进入了读图时代。
电影也跟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一样,也根植于其民族文化。
因此,电影也深深打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
电影是一个国家(民族)展现其文化的舞台,宣扬着深深融于这个国家血液中的人文精神,美国的好莱坞电影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如果说,英国人以其发达的工业征服世界,德国人以其深邃的哲学头脑教育世界,法国人以其灿烂文化陶醉世界,那么,美国人则是以其电影影响世界的。
在美国好莱坞大片《蝙蝠侠:黑暗骑士》中,整部电影都弥漫着深厚的个人英雄主义情绪。
这种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却是美国所独有的,但它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根植于欧洲传统文化和美国这个移民国家的气质的。
一、关于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一)根植于英雄的土壤人类的童年时代是英雄的时代,至今仍在流传的古老传说都离不开英雄人物。
在中国,有后羿射日、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等英雄传说;在古巴比伦,人们传颂着打败妖怪的芬巴巴,杀死天牛、寻找长生不老仙草的民族英雄吉尔伽美什;在欧洲,有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中的阿喀琉斯、奥德修斯、赫克托尔等一系列英雄;古英格兰人的《贝奥武甫》中的贝奥武甫。
从好莱坞电影看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从好莱坞电影看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引言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不仅反映了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同时也代表了一种国家的文化价值观。
美国好莱坞电影以其强大的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都备受关注。
在美国电影中,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无疑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特征。
本文将从好莱坞电影中探讨美国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的内涵和特点,以及这种价值观对美国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一、个人英雄主义的定义和特点个人英雄主义是指个体追求卓越、追求自我实现的一种价值观念。
与集体主义相对应,个人英雄主义强调个人的独立性、自由意志和成就。
在美国社会中,这种价值观受到广泛的认同和推崇,并在好莱坞电影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首先,个人英雄主义强调个体的勇气和担当精神。
在好莱坞电影中,我们常常看到主人公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能够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勇往直前。
无论是超级英雄电影中的蜘蛛侠、钢铁侠,还是战争片中的士兵,他们都展现了敢于冲锋陷阵、保护国家和人民的英勇精神。
其次,个人英雄主义注重个体的自我实现和价值追求。
好莱坞电影中涌现出许多代表个人英雄主义的形象,他们通过坚持自己的理想和梦想,最终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升华。
例如,电影《摔跤吧!爸爸》中的主人公马哈维尔通过摔跤成为了国家级的冠军,同时也实现了自我的成长和价值的重塑。
最后,个人英雄主义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自由意志。
美国是一个重视个体自由和权利的国家,这种价值观也在好莱坞电影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电影角色经常扮演着个体与社会规范和权威对抗的角色,他们通过追求自由意志和个人选择,最终获得了成功和幸福。
《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安迪,就是一个积极追求个体自由的典型角色。
二、好莱坞电影中个人英雄主义的体现好莱坞电影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强大的视觉效果,成功地将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展示给观众。
在众多的好莱坞电影中,不乏那些经典的形象和故事,充分体现了美国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
首先,超级英雄电影是好莱坞电影中个人英雄主义的最佳代表。
从经典西部片看美国传统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从经典西部片看美国传统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摘要]以《原野奇侠》和《正午时分》为代表的美国经典西部片体现了美国传统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的基本特征与内在矛盾。
这种价值观崇尚个人自由和独立,重视个人尊严及内在的使命感和正义感,符合美国社会根深蒂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和“天赋使命”的英雄主义理想;但又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与困境,隐含着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暴力手段与建立民主社会目的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这种传统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念在美国对外政策中得到现实的反映。
[关键词]个人英雄主义;西部片;自由;正义感;使命感;暴力好莱坞的西部片是美国社会特有的一种电影题材,在20世纪30年代进入繁荣时期后,持续30年主宰美国文化娱乐市场,深受全世界观众的喜爱。
其中塑造的英雄人物迎合了美国人关于西部的神奇传说和浪漫想象。
扮演英雄形象的明星演员如约翰·韦恩(John Wayn e)、加里·库珀(Gary Cooper)等在美国曾风靡一时,家喻户晓,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偶像。
时至今日,这些银幕形象已成为美国文化具有代表性的象征符号,作为美国社会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倍受珍视。
英雄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概念,作为人类理想的化身,既具有人类文化的共性,又因为是某个特定历史阶段某个文化群体的产物而带有明显的特殊文化特征。
比如,中国传统的英雄人物为公众利益甘于牺牲自我,是中国传统意识中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世界观的集中体现。
美国经典西部片舍弃了边疆居民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相互合作相互扶持的现实因素,选取单枪匹马的个人英雄为主题,着力表现个人面对邪恶势力时英勇无畏的精神和为正义挺身而出的英雄气概,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不受家族、朋友和社会制度约束、高高在上的救世主式的英雄人物。
这些影片让观众看到美国人崇尚自由、不甘受制于任何社会关系和制度约束的个人主义理想,感受到美国人要充当救世英雄拯救世界的使命感。
浅析好莱坞电影的美国个人英雄主义
好莱坞电影中美国个人英雄主义是一种突出表现美国文化价值观的特征。
这种英雄主义强调个体勇敢、独立、无私,以及对正义和自由的坚守。
本文旨在对好莱坞电影中美国个人英雄主义进行浅析。
好莱坞电影中的英雄往往面临巨大的困境和挑战,通过努力和勇气来克服困难,最终实现自我拯救和成长。
这种英雄主义强调个体的能力和毅力,强调在艰难时刻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
例如《泰坦尼克号》中的男主角杰克,在面临沉船的危机时,他毫不退缩,将自己的安全置之度外,努力帮助他人,并最终为他爱的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这种英雄形象展示了个人勇气和无私奉献的品质。
好莱坞电影中的英雄往往代表着美国社会的理想化形象。
这些英雄不仅具备英勇和坚毅的品质,还在行为与人格上具备道德和伦理的规范。
例如《正义联盟》中的超人,他以无私和宽容的品质展现了超人物品的形象。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强调了公平正义与自由的价值观,并通过与其他超级英雄的合作,将这种价值观传递给观众,引起共鸣。
好莱坞电影中的英雄形象往往具备广泛的弘扬和传播力量。
好莱坞电影以其独特的制作技术和故事情节,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庞大的影响力。
通过英雄主义的展示和宣传,好莱坞电影弘扬了美国文化,也对全球观众的价值观产生了一定影响。
好莱坞电影中的美国个人英雄主义是对美国文化价值观的突出表现,表达了对自由、正义和责任的坚守。
这种英雄主义通过不同的角色和故事情节,传递了美国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影响力。
中美西部片的两种审美表征:英雄塑造与文化反思[摘要]西部片作为类型片当中一个重要的片种诞生于美国,以轰轰烈烈的“西进运动”为叙事背景,塑造了一大批观众耳熟能详的“银幕英雄”,中国的西部片则主要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第四代和第五代导演为主,他们把目光投向神奇广袤的西部大地,旨在通过光影的艺术对中华文明进行深沉的反思。
由此,中美两国的西部片也就呈现出了“文化反思”与“英雄塑造”两种不同的艺术表征。
《黄土地》和《关山飞渡》分别作为中美两国西部片的代表,这种不同表现得尤为突出。
[关键词]西部片;审美表征;英雄塑造;文化反思作为类型电影中的一种成熟片种,“西部片”以其特有的叙事模式和影像风格一直备受观众的追捧,西部片滥觞于美国,主要讲述的是轰轰烈烈的“西进运动”时期,发生在拓荒背景中的美国西部故事,反映文明与蛮荒、个人与社会、本民族与异域文明之间的矛盾和现实冲突的类型电影。
“在西部片中,个人的成长与升华,命运的抗争与转折,是所谓的…美国梦‟的最好注脚。
荒凉辽阔的西部原野,危机四伏的破败小镇,惊心动魄的激烈枪战……所有这些西部片中的经典元素塑造了一个又一个…西部英雄‟。
”“而中国的西部片是一种非类型化的类型电影,与美国的西部片相比,中国的西部片并不具备明显的商业性,而是更多地融入了创作者对中国西部历史文化的哲学性思考与阐释。
”①以第四和第五代导演为主,创作了一批出色的“中国西部片”,如陈凯歌的《黄土地》,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菊豆》《一个都不能少》《红高粱》,杨亚洲的《美丽的大脚》,谢晋的《牧马人》,吴天明的《人生》《老井》,等等。
这些影片以展现西北地区的风土人情为主,用影像诠释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性格。
由于民族文化和艺术诉求的不同,中美两国的西部片在主题探索方面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美国的西部片主要是塑造了一个个经典的西部“英雄形象”,而中国的西部片则更多地通过影像手段进行深沉的“文化反思”。
笔者以《关山飞渡》和《黄土地》这两部中美西部片的代表作为例,以期对这种不同作一具体的解读。
西方电影赏析——个人英雄主义说到西方电影,大家往往想到的就是好莱坞的那些精彩炫目的大片。
西方电影,是西方文化的博物馆,也是一座光影声色的迷宫。
如果您走进了西方电影的片库,扑面而来的印象一定是片目繁浩、纷红骇绿。
对于西方电影的了解,起始于高中时代。
那时开始接触特工电影,而首先想到的就是007系列。
然而那个时候对于西方的这种个人英雄主义还不甚了解。
随着年龄的增长,电影观赏的数量逐渐增加。
对于西方电影诸如好莱坞电影中体现的个人英雄主义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
很多人喜欢好莱坞电影,大多都是因为好莱坞商业大片的场面宏大,情节曲折,可以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刺激。
007系列、超人系列、蜘蛛侠以及蝙蝠侠等等等等的电影,无不充斥着西方的个人英雄主义。
蜘蛛侠中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更是将这种主义发挥的淋漓尽致。
谈到个人英雄主义,必须谈到美国的文化。
美国是一个崇尚个人主义,尤其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国家。
许多城市、建筑、接到、甚至舰船都以人物命名,比如华盛顿、肯尼迪国际机场、罗斯福号航母等等。
经常能在好莱坞大片中看到一个人拯救地球,一个人拯救宇宙的壮举,如《异形》、《超人》等数不胜数。
而我们中国是一个崇尚集体力量和集体主义的国家,顾大我,忘小我。
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
中国人在去的成功之时,往往会谦虚的说:是大家的功劳,是集体的功劳。
然而事实上,西方电影虽然夺走了我们很多的钞票,也有很多人也许也很向往西方资本主义的生活,但是我们仍然只是把它当做一部电影来对待,它改变不了我们什么,相反我们看到对方的这种强大的经济实力,我们会更加努力去赶超他。
个人英雄主义对于我们来说只会当作一个饭后谈资。
但是,我们获得感官享受的同时,也应对其中反映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行为予以关注和警惕。
坚持东方,尤其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这一点才是重中之重。
好莱坞大片中的个人英雄主义的探讨李尚蔚学号05192233 外语系指导老师摘要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在全球范围内巨大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不仅体现在政治、军事和经济等领域,而且反映在文化传播方面。
好莱坞是美国的电影中心,每年向美国本士和世界各国出口大量影片。
在通过恢宏浩大的战争场面和华丽炫目的电脑特技赢得巨大票房的同时也将美国式的文化价值观传播到世界各地。
在这些充分吸引人们眼球的好莱坞大片中,充斥着大量以个人英雄主义为主题的影片。
本文将对这些好莱坞大片中体现的个人英雄主义进行探讨,并通过大量的影片分析其个人英雄主义形成的原因、特点及其象征意义并最终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关键词:个人英雄主义;本质AbstractAmerica is the only super power of the world. It is no doubt that it exerts its enormous influence around th world. The U.S.A is not only powerful in politics, military and economy but also in the transmittion of culture. Hollywood is the movie center of America, everyyear it produces numbers of movies and exports them to the other countries. Hollywood movies earn a lot of money through the manificant scenes and amazing special effects in the movies, because audiences would like to see that. At the same time, American values and spirits were transmitted to the world. Among these movies which draw the much attention of the audiences, we can see much of them praise the personal heroism.In this paper, I will discuss the personal heroism of Hollywood movies through a lot of examples and analyse the origin of the heroism and its character and symbol.目录好莱坞大片中的个人英雄主义的探讨 (1)摘要 (1)一、引言 (3)二、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电影的发展背景和它的特点以及类型 (3)三、西部片中的个人英雄主义——西部牛仔 (4)四、军事战争片中的个人英雄主义 (5)五、漫画电影中的个人英雄主义情结 (6)六、其他类型片的个人英雄主义 (6)七、个人英雄主义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7)参考文献 (7)一、引言什么是个人英雄主义?根椐字典的解释,当某一伟大的全民族事业以及为实现这一事业而积极克服当时发生的矛盾和障碍所必须的巨大努力而成为个别人的性格本质,他们在个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英勇顽强和自我牺牲精神,并且体现在个别人的行为中,而使行为具有伟大意义时就出现了英雄主义精神。
好莱坞荧幕后的美国个人英雄主义文化好莱坞被称为世界电影梦工厂,美国电影中塑造的英雄形象,已经成为世人心中英雄形象的代表。
从表面来看,这些电影更像是一种娱乐的商业化形式,但这些电影中无时无刻不在传达着一种美国文化-------个人英雄主义文化价值观。
所谓英雄主义指的是依靠个人力量,脱离群众去完成一些有重大意义的任务。
它的原则是个人主义,夸大地强调个人在历史和社会活动中的作用。
一、英雄与美国文化1.救世主无关身份基辛格曾经这样说过:“美国人特别欣赏那种一马当先带领车队的牛仔, 那种单枪匹马进入村庄或城镇的牛仔。
他可能甚至连一把手枪都没有, 因为他进去不是为了交火”。
美国文化追求民主、自由和个人空间的表现。
影片的英雄价值在于不以成败论英雄, 而是一个真正的深入民心的领导式人物的言传身教影响、唤醒周边的人, 引导他们为自由民主而战的独立意识和信念。
在西部片的经典之作《关山飞渡》中,在蒙冤入狱的越狱犯的带领下,乘客几经艰险之后终于获得骑兵队解围。
家喻户晓的《蜘蛛侠》主人公parker只是一名普通学生,但是当危险降临时他挺身而出。
美国电影中不乏小人物拯救大世界的例子。
美国早期移民恐惧生存环境的变化和所面对的新的人文观念,从而期待那些自由、完美的英雄的产生。
美国人的个人英雄主义就是一个救世主的出现, 而这个救世主承载了对世界和平的希望、对灾难的降服。
这是西方文化观的体现, 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 期盼救世主的出现拯救世界。
因为需要平等、自由,所以救世主又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甚至是小人物。
2.英雄必有强敌每一个耳熟能详的英雄都有强大的敌人,在战胜敌人的过程中,英雄总是陷入孤身奋战的环境,并绝境逢生。
这是美国人心中的英雄模式, 一个人独当一面, 去揭开一场残酷的阴谋, 维护自身的清白与利益。
电影中的反派往往很可怕,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人性的扭曲、人格的变态归根结底就是人性的危机。
充分显示出美国人对自己生存状态以及生存环境的忧虑, 对人性危机的恐惧。
从好莱坞电影看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从好莱坞电影看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好莱坞电影一直以来都是美国文化的一张名片,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影坛,好莱坞电影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这些电影当中,个人英雄主义一直都是一个很突出的主题。
从《洛奇》到《钢铁侠》,从《泰坦尼克号》到《复仇者联盟》,个人英雄形象充斥着好莱坞电影的每一个角落。
那么,究竟什么是个人英雄主义?而这种价值观又是如何在美国社会中发展并影响人们的呢?个人英雄主义是指一个人在各种不顺利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最终战胜困难并为社会带来正面影响的精神表现。
这个价值观强调个人能力的重要性,鼓舞人们勇敢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并超越自我。
在美国的历史和文化中,个人英雄主义一直都被视为一种核心价值观,是美国梦的基石之一。
在好莱坞电影中,我们经常看到个人英雄主义的典型表现。
比如,《洛奇》系列电影中的主人公洛奇就是一个执着追求梦想的举重运动员,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毅力最终成为了拳击冠军。
洛奇的故事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个体奋斗的力量,也反映了美国梦中追求个人成功和社会认可的价值观。
另一个例子是《钢铁侠》系列电影中的托尼·斯塔克。
作为一个卖武器的富豪,托尼在被囚禁期间创造了一套铁甲,最终成为了一位超级英雄。
在这个过程中,托尼经历了个人的转变和成长,他放弃了自私自利的生活方式,担起了保护世界的责任。
这部电影不仅表达了个人努力和英勇的精神,也探讨了拥有财富和权力的个人如何运用这些资源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问题。
除了这些虚构的英雄形象,好莱坞电影还经常挖掘真实英雄的故事。
比如,《极品飞车》中的主人公查理·巴比特是一个穷困潦倒的汽车赛车手,他通过不屈的努力和对激情的追求,最终成为了一位传奇的赛车手。
《黑鹰坠落》则讲述了真实事件中美军在索马里战斗的英勇故事。
这些电影向观众展示了普通人如何通过坚强的意志和勇气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胜利。
个人英雄主义在好莱坞电影中的普遍存在反映了美国社会的价值观。
基于美式电影中的个人英雄主义评析美式个人英雄主义情节是缘于自身,而不是附着在神灵上的,这正是美国的自由、民主、反独裁的内在精神所在。
个人英雄主义是美国活力的源泉,是其主流社会重要的基本的信念和社会共识,人们不相信眼泪,不相信宿命,他们坚信生活要靠自己去创造,梦想的实现要靠自己去奋斗。
个人英雄主义是美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精神的内容非常丰富,个人主义、平等观念、乐观进取、求实创新等美国民族精神对美国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发挥着独特的凝聚和支柱作用。
(李其荣,1998)可以说,美国精神是美国走向成功和辉煌的秘诀所在。
它蕴涵着深奥的哲理,反映着美国人的信仰意识和价值观念,凝聚着美国人的智慧。
电影不仅仅是供人们观赏的娱乐产品,它还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载体。
在美国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支配下,在消费主义为基础的自由市场意识形态的驱动下,以大规模生产的美国娱乐文化产品为载体,全球文化的单一化或标准化正在渗透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李怀亮,20XX)而在所有的美国娱乐文化产品中,好莱坞大片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并且有充分证据证明它已支配了世界电影市场。
好莱坞电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全球影迷,无形中加强了世界其他民族对于美国文化价值观的认同。
在文化霸权的驱使之下,美国文化产业(尤其是电影业)以一种诱导的姿态来迫使其他民族文化对其认同,同时又排斥民族文化对于其自身的认同,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种话语霸权。
而在美国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文化输出”过程中,传达和表现较多的就是美式个人英雄主义。
电影中的英雄最易被现代人感受和推崇,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好莱坞屡屡将美国的超级英雄搬上银幕,如詹姆斯?邦德、兰博等经典银幕英雄形象,甚至虚拟一些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存在的超级英雄。
个人英雄主义已经成为好莱坞电影的精髓和灵魂之一,就像美国的自由民主精神成就当今美国一般,它成就并标榜了好莱坞电影。
19世纪下半叶,由于西部发现金矿,大量东北部居民涌入西部荒原,而当时的西部法律制度不健全,社会秩序混乱,强盗歹徒横行,加上印第安人的反抗,使得这些移民必须用武装自己,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爱情佳话,成为好莱坞电影绝好的素材。
从《钢铁侠》系列电影谈美国文化的个人英雄主义一、本文概述《钢铁侠》系列电影,作为漫威电影宇宙的开篇之作,不仅以其炫目的特效和紧张刺激的剧情吸引了全球观众的目光,更深刻地体现了美国文化的个人英雄主义精神。
本文旨在通过解析《钢铁侠》系列电影,探讨其中所蕴含的美国个人英雄主义文化价值观,分析这种文化现象对电影艺术以及观众的影响,并借此反思个人英雄主义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与意义。
我们将从电影的剧情、角色塑造、主题表达等方面入手,逐一剖析个人英雄主义在《钢铁侠》系列电影中的体现,以及这种文化现象背后的深层含义。
二、个人英雄主义在美国文化中的地位个人英雄主义在美国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深植于美国的国家精神之中,成为塑造美国社会风貌和民众价值观的重要力量。
这一点在《钢铁侠》系列电影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电影中,钢铁侠托尼·斯塔克,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过人的智慧和技术能力,独自承担起拯救世界的重任,成为了无数观众心目中的英雄。
个人英雄主义在美国文化中的盛行,源于美国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美国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国家,其建国历史相对较短,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
因此,美国社会更加强调个人的能力和价值,鼓励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来实现梦想。
这种强调个人主义的文化氛围,使得个人英雄主义在美国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崇。
在《钢铁侠》系列电影中,个人英雄主义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托尼·斯塔克作为一个亿万富翁和天才发明家,他拥有高超的技术能力和无限的财富,但他并不满足于个人的享乐和安逸。
相反,他选择将自己的才能和智慧用于拯救世界,成为了一个无畏的战士和守护者。
他的这种英勇行为,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勇气和智慧,更彰显了个人英雄主义的精神内核。
《钢铁侠》系列电影还通过托尼·斯塔克与其他角色的互动,进一步强调了个人英雄主义的价值。
在电影中,托尼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他需要与团队成员、政府机构以及普通民众进行合作和沟通。
从经典西部片看美国传统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摘要]以《原野奇侠》和《正午时分》为代表的美国经典西部片体现了美国传统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的基本特征与内在矛盾。
这种价值观崇尚个人自由和独立,重视个人尊严及内在的使命感和正义感,符合美国社会根深蒂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和“天赋使命”的英雄主义理想;但又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与困境,隐含着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暴力手段与建立民主社会目的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这种传统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念在美国对外政策中得到现实的反映。
[关键词]个人英雄主义;西部片;自由;正义感;使命感;暴力好莱坞的西部片是美国社会特有的一种电影题材,在20世纪30年代进入繁荣时期后,持续30年主宰美国文化娱乐市场,深受全世界观众的喜爱。
其中塑造的英雄人物迎合了美国人关于西部的神奇传说和浪漫想象。
扮演英雄形象的明星演员如约翰·韦恩(John Wayn e)、加里·库珀(Gary Cooper)等在美国曾风靡一时,家喻户晓,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偶像。
时至今日,这些银幕形象已成为美国文化具有代表性的象征符号,作为美国社会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倍受珍视。
英雄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概念,作为人类理想的化身,既具有人类文化的共性,又因为是某个特定历史阶段某个文化群体的产物而带有明显的特殊文化特征。
比如,中国传统的英雄人物为公众利益甘于牺牲自我,是中国传统意识中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世界观的集中体现。
美国经典西部片舍弃了边疆居民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相互合作相互扶持的现实因素,选取单枪匹马的个人英雄为主题,着力表现个人面对邪恶势力时英勇无畏的精神和为正义挺身而出的英雄气概,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不受家族、朋友和社会制度约束、高高在上的救世主式的英雄人物。
这些影片让观众看到美国人崇尚自由、不甘受制于任何社会关系和制度约束的个人主义理想,感受到美国人要充当救世英雄拯救世界的使命感。
同时,电影中也反映出传统的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念自身隐含的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暴力手段与建立民主社会目的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西部片在美国电影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此相关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
美国电影评论家Michael Coyne把这些研究划分为四类:神话诠释,导演风格,结构主义和政治寓言诠释,它们分别探讨美国西部片中的英雄形象对于欧洲神话传统的继承,比较同一导演不同电影作品之间的异同,以及宏观经济结构和不同时代的政治意识形态对西部片所产生的影响及在影片中的反映。
这些研究多分析西部片所影射的政治事件和时代思想,缺乏从文化角度出发对影像进行的研究。
为了更好地了解西部片整体体现出来的美国民族性格和价值观念,本文以20世纪50年代上映的最具代表性的经典西部片《原野奇侠》(Shane)和《正午时分》(High Noon)为例,分析传统西部片中塑造的英雄人物,及其体现出来的传统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探讨其中所包含的美国传统价值观念,通过结合电影这一传播手段对美国社会尊奉的个人自由、使命观及暴力观从新的视角加以认识。
一、崇尚个人自由和独立,重视个人尊严西部片中的英雄被塑造成一个纯粹独立的个体,无论是在职业、家庭背景、情感归属方面,还是在与社会秩序和制度的关系方面,个人自由永远被放在第一位,这是整个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核心。
影片中的英雄往往没有固定职业,或是闯荡天涯的枪手,或是四处游荡的牛仔,不存在由职业而产生的社会关系和规则的束缚。
影片《原野奇侠》中的主人公舍恩(Shatle)头戴宽沿高顶毡帽,腰挎左轮连发手枪,穿着牛仔裤、皮上衣,足蹬饰有剌马钉的高筒皮套靴,骑马从荒野远方缓缓而来,影片除了通过装束打扮暗示舍恩的枪手身份外,对于他的背景来历没有任何交代。
与舍恩不同,《正午时分》中的威尔·凯恩(Will Kane)担任小镇警长,但是在影片开始吋他却正准备辞职另寻归宿。
他在担任警长前与恶棍弗兰克·米勒(Frank Miller)一伙一样,整天游手好闲,没有正当职业。
后来因为无法容忍弗兰克一伙鱼肉乡里,为非作歹,才听从劝说出任警长,将恶棍们抓捕入狱。
影片中没有任何关于家族背景和出身的交代,即便摻杂着爱情的因素,有女主人公在英雄身边出现,她们也只是扮演渺小的角色,在思想情感上往往无法理解英雄的作为,在英雄崇尚的个人信条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从这个意义上说,英雄在情感上始终处于孤独的状态。
在影片《原野奇侠》中,舍恩含蓄地表现了与乔治家女主人之间的爱情,但是影片没有安排他进行情感表白,一方面对方的身份不容许他这样做,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表白不符合影片对英雄人物无牵无挂、行走天涯的自由豪迈之情的描绘。
威尔,凯恩虽然在影片中有婚礼的场面,但当他在关键时刻要留下来维护正义时,妻子却因不解弃他而去。
这里的英雄在情感上是独立于任何人的,他要遵循自我内心的信条,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包括家庭和情感的干扰。
跟古典英雄坚持的信条相似,个人英雄主义也强调尊严与荣誉的概念,然而,这里的荣誉与贵族社会的荣誉感相去甚远,强调的是个人的尊严与荣誉。
在封建社会或者古代的史实故事中,荣誉意味着光耀门庭,无愧于祖先,英雄的英勇之举会像神话一样世代流传。
而西部片中的英雄则是没有社会级别和关系,甚至连家庭身世都不清楚的独立个体,个人不再是封建贵族家庭纽带上的一个环节,个人能力取代家族背景和世袭制度成为评价个人尊严与荣誉的唯一标准。
按照这种个人主义价值观念,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他自己手中,任何其他人都无权干涉他的自由和决定,即使家人也是一样。
因此,在家庭和友人的温情与个人独立自由之间,英雄宁肯选择后者,他宁愿忍受孤独和寂寞,也要远离对于家族的忠诚和朋友的义务所带来的负担和羁绊。
正如托克维尔在19世纪对美国社会进行观察后所作的评论,“这些人无所负于人,也可以说无所求于人。
他们习惯于独立思考,认为自己的命运只操于自己手堅。
”个人主义使每个人忘记了祖先,也不顾后代,并与同时代人疏远。
二、内在的正义感与使命感尽管影片中的英雄崇尚自由,不愿卷入任何集体或个人纠纷,或受到任何责任和义务的羁绊,但最终在社会正义不断遭到破坏、弱小的社会成员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内心的正义感和使命感驱使他挺身而出,拯救受到威胁的文明社会。
例如,舍恩只是前来讨水喝的外来者,没有责任和义务,也没有人请求他去保护当地新来的移民。
然而,赖克(Ryker)一伙飞扬跋扈,霸占资源甚至杀害居民,他无法袖手旁观下去。
同样,在《正午时分》中,凯恩在一开始听从大家的建议要逃出城镇,找个地方躲躲,可在中途他却改变主意,不顾妻子的反对,毅然回到汉德威尔(Hadveille)镇,跟弗兰克·米勒一伙决一死战,他这样做的表面原因是不甘心一辈子东躲西藏、谨小慎微地活着,更重要的是他内心的正义感和使命感使他无法置镇上居民的安危和幸福于不顾而独自离开。
后来他呼吁镇上居民联合起来共同面对歹徒遭到拒绝,坚持独自走上街头与歹徒们作战,更加烘托了他的个人英雄主义气概。
影片着力渲染的“天下舍我其谁”的豪迈英雄气概,来自于英雄内心强大的正义感和使命感。
在荒蛮的西部土地上,稳固的社会秩序尚未建立,新来的移民大多数是拥有小块土地的农民或者经营小本生意的商人,社会组织分散,在邪恶的歹徒面前,他们力量弱小,人心不齐,且缺乏勇气,胆小懦弱。
相比之下,英雄却是伸手敏捷,枪法精确的职业枪手,是唯一具备跟霸权者和歹徒作战实力的人物。
英雄人物作为唯一的强者,理所当然要负起捍卫正义、拯救社会的责任。
这种只要是强者便责无旁贷充当英雄的使命感在美国文化中由来已久,根深蒂固。
早在第一批移民踏上北美大陆的土地时,他们便认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要遵循上帝的意旨,在新大陆上建立一座“山巅之城”,以照亮整个世界。
这一观念深深地扎根于美国文化之中,形成了深刻影响美国人思维的“天赋使命”的神话,这一神话认为,美国受上帝之托对世界承担一种特殊责任,有义务为全世界维护“正义”,将“文明”带给落后国家和地区,把后者从“愚昧、无知”中拯救出来,英雄力量上的强大使得他理所当然成为拯救文明社会的唯一人选。
实际上,西部片中英雄的正义感与使命感并非来自于某种神圣的未可知力量,或者替天行道的普遍真理,而是来自对于美国社会基本价值观念的认同。
美国政治制度和理念的奠基者约翰,洛克认为,在文明社会产生之前的自然状态下,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享有包括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在内的一系列自然权利,这些权利是由自然法加以昭示并保护的权利,任何外在的力量都无权加以损害和剥夺。
同时,每个人享有的权利都是生存所需要的,过多地霸占资源便是不道德的表现。
在洛克哲学基础上建国的美国社会,不仅在独立宣言申明确提出天赋神权的理念,而且奠定美国政治制度的宪法文本中也始终贯彻着这样的精神。
英雄人物的正义感正是源于对这些自然权利的认同。
影片的背景正是法律遭到破坏或者尚未健全的社会,处于洛克笔下的自然与半自然状态,在自然权利遭到侵犯时,英雄便理所当然地产生使命感,不惜冒生命的危险,坚持执行自己的信念。
由此可见,英雄所捍卫的正义来自于对美国政治哲学的认同,实际上是已经内化的美国社会的理想价值观念,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然而,在现实外交中,美国政府却把自己看作是掌握世界正义的英雄,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不经商量地强加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之上。
三、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暴力与民主社会的内在矛盾在欧洲史诗和中国影片中,英雄人物在历尽艰难、战胜强大的对手后,大都有荣归家园、被人群簇拥着或高举着享受荣誉和喜悦的镜头。
然而,在美国西部影片中,英雄在完成英雄之举后,无一例外都选择默默离开。
舍恩赢得镇上居民的理解和尊敬,为他们铲除霸权势力后,不顾卓伊的挽留负伤而去。
同样在捍卫正义、维护文明秩序后,凯恩带着愤怒和不屑离开了他协助建立的文明社会。
影片的结尾没有掌声、鲜花和美酒,却只有英雄离去时孤独苍凉的背影。
究其原因,这是个人英雄主义所崇尚的自由与社会秩序不可调和的矛盾的体现。
英雄赢得民众爱戴后,如果留下来成为民主社会的一员,将意味着开始一种不同的生活模式,势必要落人成家立业、结婚生子的俗套,自此他将不再是纯粹独立完整的个体,不再是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
因此,片中英雄所对抗的不仅仅是代表邪恶势力的对手,他所要对抗的还有自己的朋友,因为朋友意味着要求和责任,他们会打破英雄自由自在、行侠仗义的模式,违背个人主义的理想价值观念。
让英雄留下来的另外一种更大的可能性是享受胜利带来的无上荣誉和地位,建立以自我为中心的新秩序。
然而,这样的情节安排更加不符合美国人的理想。
在他们心目中,理想化的英雄为了他人的平等、自由和民主而战,把霸权者赶走的目的是要普通居民们建立法治和民主社会,英雄不可以迷恋权威和地位,不能为了社会放弃自我精神的独立和自由。
此外,英雄身上的能力和正义感永远把他与平庸甚至懦弱的民众区别开来,他只能在关键时刻成为责无旁贷的领袖人物,把社会带入他心目中的正轨后,继续寻找下一处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