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绢野螟防治适时
- 格式:doc
- 大小:344.00 KB
- 文档页数:6
绿化苗木各时间段的病虫害防治办法一、四月-五月份病虫害防治1、槐尺蠖槐尺蠖,主要危害龙爪槐等树种。
4-5月重点防治一二代幼虫。
防治方法:①当百片复叶有5-7条幼虫时,应在一周内进行防治。
可用苏云金杆菌乳剂600倍,既具杀虫效果又不伤害天敌。
②可喷洒50%杀螟松乳油、80%的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2000-4000倍液。
2、蚜虫蚜虫主要危害红叶李、紫薇、木槿、碧桃、月季等。
随着温度升高,蚜虫日益增多和严重。
防治方法:①蚜虫初迁至树木为害时,随时剪掉树干、树枝上受害严重的萌生枝,或喷洒清水冲洗,防止蔓延。
②初发期间向幼树根部施埋3%呋喃丹颗粒剂。
③保护瓢虫、草蛉、蚜茧蜂、食蚜蝇等天敌。
④盛发期间向植株喷洒EB-82灭蚜菌300倍液、1.1%烟-百-索乳油1000至1500倍液。
3、介壳虫介壳虫主要危害雪松、白玉兰、海桐、月季、黄杨、紫薇、火棘等。
介壳虫大都在四月中旬至五月中、下旬开始孵化活动。
防治方法:①对少量的虫体于孵化前进行人工清刷;②敌百虫加灭多威肥皂粉喷液。
4、垂柳蛀杆虫垂柳蛀杆虫主要危害垂柳等树种。
防治方法:用毒签或敌百虫注入封杀。
5、立枯病立枯病主要危害新播种花卉、树苗以及一些易烂根的花卉,如果士壤湿度大时,极易发生立枯病。
防治方法:①播种前土壤用敌克松或多菌灵粉剂,均匀拌在土壤里;②在小苗幼嫩期控制浇水,勿使土壤过湿;③初发现病苗时,浇灌1%的硫酸亚铁或200-400倍50%的代森铵液,均为每平方米浇灌4-8斤药水。
6、桧柏-海棠锈病桧柏-海棠锈病于四、五月雨后易大量侵染。
主要危害松柏类、海棠类植物。
防治方法:①避免将海棠、桧柏种在一起,减少发病。
②用药物防治,对感病严重的植株,可用20%的粉锈宁14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65%代森锰锌1600倍液进行叶面喷洒,控制病害发生。
③于3月下旬冬孢子堆成熟时,往桧柏上喷施1:2:100的波尔多液,或喷0.3%五氯硝酚钠稀释液,加石硫合剂配成波美1度的混合液。
四川省2016年下半年中级绿化工实操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__是植物缺锌表现出来的特征。
A.茎裂病B.小叶病C.黄褐色坏死斑点D.花而不实2、黄杨绢野螟防治的关键时期是__。
A.越冬代幼虫危害期B.第一代幼虫危害期C.第二代幼虫危害期3、砂土是______。
A.塑性土B.强塑性土C.无塑性土D.弱塑性土4、下列树种中能在贫瘤土壤上正常生长的树种是__。
A.毛竹B.马尾松C.泡桐D.杉木5、在植物体内含量较高,通常占植物体总量的90%以上的三种元素为__。
A.碳、氢、氧B.氮、磷、钾C.钙、镁、硫6、尿素属于__。
A.磷肥B.钾肥C.氮肥7、下列树种属于松科树种的是__。
A.池杉B.柳杉C.冷杉D.落叶杉8、草坪铺设前整地时应保持一定的排水坡度,一般为______。
A.0.1%~0.2%B.0.3%~0.5%C.0.5%~0.7%D.0.5%~1.0%9、下列草坪中,耐旱性好、可适当减少灌水的是______。
A.结缕草B.草熟禾C.剪股颖D.狗牙根10、植物检疫由__执行。
A.国家专门的植物检疫机构B.所有园林部门C.所有林业部门11、一般而言,盆景的盆面铺苔时要______,以利日后浇水、施肥。
A.高于盆口B.略低于盆口C.低于盆口5cmD.与盆口齐平12、竹子支撑常用的方式有__。
A.单桩B.扁担桩C.网格支撑D.三角支撑13、土壤有机质的成分为__。
A.蛋白质、氨基酸、淀粉B.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及其他有机化合物C.糖类、蛋白质、淀粉14、下列树种,()属于阴性树。
A.银杏B.八角金盘C.雪松D.桃树15、群植树木数量一般在()为宜。
A.20—30B.50—80C.10—20D.5—1016、草木灰可促进植物__。
A.营养生长B.抗病性C.苗期生长17、因树木的__作用使环境空气湿度明显提高。
黄杨绢野螟黄杨绢野螟Diaphaniaperspectalis(Walker),又名黄杨黑缘螟蛾,属鳞翅目螟蛾科。
【分布与危害】:分布于陕西、河北、江苏、浙江、山东、上海、湖北、湖南、广东、福建、江西、四川、贵州、西藏等地。
危害黄杨、雀舌黄杨、庐山黄杨、朝鲜黄杨等。
幼虫常以丝连接周围叶片作为临时性巢穴,在其中取食,发生严重时,将叶片吃光,造成整株枯死。
【形态特征】:成虫:全体被白色鳞毛,体长20~30mm,翅展40~50mm。
前胸,前翅基部、前缘、外缘及后翅外缘,腹部末端被黑褐色鳞毛,故称此虫为黑缘螟蛾。
触角丝状,褐色,有百余节,其长可达腹部末端。
翅面半透明,有紫红色闪光。
中室内有2个白点,1个细小,1个呈新月形。
雌雄虫极易区别,雌虫翅缰2枚,腹部较粗大,腹末无毛丛;雄虫翅缰1枚,腹部较瘦,腹部末端有黑色毛丛。
卵:长圆形,底面光滑,表面隆起,长1.5mm,初产时淡黄绿色,近孵化时为黑褐色。
幼虫:圆筒形,老熟时全长42mm,头部黑褐色,胸、腹部浓绿色,表面有具光泽的毛瘤及稀疏毛刺。
背线绿色,亚背线及气门上线黑褐色,气门线淡黄绿色,基线及腹基线淡青色,背线两侧黄绿色,亚背线与气门上线之间淡青灰色。
蛹:纺锤形,长18~20mm。
初化蛹时为翠绿色,后呈淡青色至白色,翅芽及复眼黑褐色至黑色。
体末端有臀棘8枚,排成1列,先端卷曲成钩状。
茧:老熟幼虫在茧中化蛹,茧由丝缀合树叶构成,茧卵圆形,长40mm。
生活习性:江苏南通1年发生3代,幼虫在寄主两张叶片构成的巢内越冬。
越冬代幼虫3月下旬开始活动取食。
越冬代及第1、2代蛹期分别为12~18天、6天和7~11天。
幼虫一般6龄,少数5龄,越冬代幼虫则为9~10龄。
成虫羽化后,夜间交配,次日产卵;卵多产于叶背,每雌产卵153~222粒。
幼虫孵化后经5~12小时后开始取食,一生取食80~100片叶,取食期间常用丝连接周围叶片作临时性巢穴。
越冬幼虫作巢后,即在其中蜕皮化蛹。
云南省2022年下半年初级绿化工实操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落叶灌木苗所掘过程中,一般直径__厘米以上的根用枝剪剪断,不可以用平板铲铲断。
A.二分之一B.三分之一C.四分之一D.五分之一2、切花用唐蒲花枝的最佳切取时期是()A.花朵开放2/3时B.花朵开放1/2时C.花朵即将开放时D.第一朵花绽放时3、石榴生长期修建一般采用___A.疏剪B.轻短截C.缩剪D.重短截4、土壤盐基饱和度与养分有效性密切相关,一般认为盐基饱和度保持在__比较理想。
A.10%~20%B.70%~90%C.10%~30%D.20%~40%5、下列植物中属于须根系的是______。
A.马尾松B.水杉C.棕榈D.山茶6、黄杨绢野螟防治的关键时期是__。
A.越冬代幼虫危害期B.第一代幼虫危害期C.第二代幼虫危害期7、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的常见土壤是______。
A.盐碱地B.重黏土C.酸性土壤D.沙质土壤8、大棚育苗管理的关键技术是:__。
A.温度B.湿度C.光照D.二氧化碳9、连续10年施用硝酸钙的土壤,其pH值会出现______现象。
A.降低B.升高C.大幅度升高D.大幅度降低10、我国土壤的酸碱范围一般在pH值__之问。
A.4~9B.2~7C.6~811、苹果在上海地区不能开花结果的最主要原因是__。
A.梅雨天对苹果的生长不利B.夏季温度过高C.在生长发育期间的温度高于要求的低温水平D.土壤条件较为恶劣12、__属于常绿灌木,观叶状苞片,别名圣诞花。
A.马蹄莲B.一品红C.鹤望兰13、剪去枝条先端占枝条长度______的属于中短截。
A.1/5~1/4B.1/3~1/2C.2/3~3/4D.3/4~4/514、下列园林植物中,适合于用作绿篱的是______。
A.梅B.石榴C.凤凰竹D.瓜子黄杨15、下列属于强阴性花卉的是__。
A.杜鹃B.万年青C.马蹄莲D.肾蕨16、下列关于植物群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苗木主要防止的病虫害蚜虫在本区苗木上发生十分普遍,其寄主主要有大叶黄杨、红叶李、桃、海棠、火棘、紫薇、月季、夹竹桃等等。
它的危害不但造成缩叶、生长不良,而且极易导致苗木染病。
四月份正值苗木春梢期,枝叶嫩绿,营养丰富,温度适宜,蚜虫的养殖很快,发生范围也将迅速扩展,希各地注意调查,及时防治。
防治药剂:10%吡虫啉或10%金世纪1500倍液。
二、黄杨绢野螟黄杨绢野螟以幼虫越冬,天气转暖后该虫将危害瓜子黄杨、雀舌黄杨,危害后严重影响黄杨的新芽生长,甚至枯死。
防治应在始见危害时进行,特别是上年危害重的地块。
药剂可用40%毒丝本乳油800倍或25%氯氰菊酯乳油2500倍喷雾。
该虫主要危害大叶黄杨,食量大,喜群集为害,可用防治黄杨绢野螟的药剂进行挑治。
三、蚧壳虫紫微上的绒蚧,含笑、黄杨、桂花等上的盾蚧、吹绵蚧,冬青、山茶等上的角蜡蚧都在四月份孵化,请加强调查,发现危害的苗木,可用28%蚧宝乳油1200倍或40%乐斯本乳油800倍加10%吡虫啉1000倍喷治。
四、蛴螬(白地蚕)蛴螬在土壤中越冬,3—4月土温上升,蛴螬即开始活动,取食危害种子、幼苗和树根,是苗圃主要地下害虫,去年金龟子属大发生,对该虫应高度重视。
防治药剂可选用10%益丰收颗粒剂每亩0.5~1公斤撒施,尼龙棚内的小苗不宜使用,以防药害,可用40%乙酰甲胺磷1000倍液喷浇。
五、白粉病白粉病是苗木上的主要病害,易感树种较多,危害较重的有紫薇、桃、月季、狭叶十大功劳、大叶黄杨等,随着气温增高,降雨增多,将会陆续发生。
防治白粉病要立足“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对以往发病较重的苗木,可在新芽长到一定程度时用M45大生600倍液喷雾;对已发生的苗木,要抓住初发病期,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1500倍、或50%翠贝干悬浮剂4000倍、40%福星乳油8000倍防治,病情严重的隔15天左右再喷一次。
六、天牛天牛是一种隐蔽性害虫,危害严重,防治难度大,近年来发生逐年上升,我区苗木上主要发生的星天牛、桃红颈天牛等均以幼虫在寄主树干中越冬,进入四月以后,陆续开始上升取食,特别是杨、柳、榆、无患子、栾树、桃、梅等树种,一旦树干周围地面出现新鲜虫粪,表明越冬幼虫已开始取食,应及时采用钢丝勾杀,或用40%毒丝本或80%敌敌畏乳油30倍液注孔堵杀。
树医提醒丨四月份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关键月为园林人倾心打造的学习平台每日推送园林养护技术,更有园林植保预警等优质内容。
学习力就是生产力。
四月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月,园林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抓住适宜时期及时防治,今天树医师为大家整理四月份常见的园林病虫害,供大家参考。
1、黄杨斑蛾▲大叶黄杨长毛斑蛾幼虫黄杨斑蛾是四月发生的鳞翅目害虫。
以卵越冬,3月下旬~4月上旬开始孵化,幼虫群集危害寄主植物的嫩芽、嫩叶,4龄后分散危害,几天内可将新梢叶食尽。
幼虫有吐丝随风扩散的习性,根据大叶黄杨新芽是否展开,请注意预防。
▲大叶黄杨长毛斑蛾成虫▲大叶黄杨长毛斑蛾茧防治措施1.人工剪除卵块或密集危害的低龄幼虫;2.喷洒战落(5%虱螨脲水乳剂)每瓶兑水200-300斤水,每桶水成本2-3元,同时能够杀卵,一次用药可灭两代虫;一刀流(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每瓶兑水400-600斤水,每桶水成本1-1.5元;森望(20%灭幼脲悬浮剂)每瓶兑水2000斤,每桶水成本0.6元,杀卵特效,可防治两代虫,层移技术,可进入叶肉,耐雨水冲刷,小雨后依然有较强毒性。
2、黄杨绢野螟▲黄杨绢野螟老龄幼虫▲黄杨绢野螟越冬态的幼虫取食该虫主要为害瓜子黄杨、雀舌黄杨等灌木,可造成严重的秃裸。
一年发生2代,以2龄幼虫缀叶越冬。
从现在开始危害,4月中旬幼虫进入为害盛期,5月进入暴食期。
越冬代的防治是全年的重点,务求彻底,控制虫口基数。
▲黄杨绢野螟成虫防治措施1.人工清除枯枝卷叶,并集中销毁,可有效减少虫源;2.可用维卷(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乳剂),每瓶兑水100斤,活性最强,杀虫谱广,无抗药性;四月份蛀干害虫开始危害活动,主要有锈色粒肩天牛、光肩星天牛、臭椿沟眶象及双条杉天牛等,除人工进行注射药剂外,应针对不同害虫的习性进行防治。
也可喷施树干进行防治。
杀虫灯可诱杀范围:金龟子、蝼蛄、地老虎等成虫、粘虫、麦蛾、稻二化螟、稻三化螟、稻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叶蝉、棉铃虫、烟青虫、红铃虫、盲椿象、造桥虫、玉米螟、条螟、钻心虫、大豆食心虫、天蛾、小菜蛾、菜螟、甜菜夜蛾、白飞虱、斜纹夜蛾、药材甲、大谷盗、小谷盗、豆象、黑粉虫、麦蛾、食心虫、吸果夜蛾、突背斑红蝽、桃蛀螟、松毛虫、灯蛾、美国白蛾、杨树白蛾、柳毒蛾、柄天牛、光肩星天牛、春尺蠖、大青叶蝉、杨卷叶蛾、桦尺蠖、松天牛等1287种主要害虫。
2023-11-04CATALOGUE目录•引言•黄杨绢野螟的危害及影响•黄杨绢野螟的防治现状及问题•黄杨绢野螟的生物防治对策及实施方案•黄杨绢野螟的化学防治对策及实施方案•黄杨绢野螟的物理防治对策及实施方案•结论和建议01引言•黄杨绢野螟是一种常见的园林观赏树木害虫,主要危害黄杨科植物。
该虫在近年来逐渐扩散,对园林植物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护黄杨科植物的健康发展,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和治疗对策。
背景介绍•本研究旨在探讨园林观赏树木黄杨绢野螟的防治方法,分析其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提出有效的治疗对策。
通过研究黄杨绢野螟的防治和治疗对策,旨在为园林植物保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保障园林植物的健康成长。
研究目的和意义02黄杨绢野螟的危害及影响黄杨绢野螟以黄杨等园林观赏植物的叶片为食,会导致叶片被吃光,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
对园林观赏树木的危害叶片被吃光黄杨绢野螟的侵害会导致枝条枯萎,影响植物的形态和景观效果。
枝条枯萎如果黄杨绢野螟大量繁殖,可能会对植物造成致命的伤害,导致植物死亡。
植物死亡生物多样性减少黄杨绢野螟的大量存在会对其他昆虫和鸟类等生物造成威胁,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态平衡失调黄杨绢野螟的大量繁殖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
对生态系统的破坏黄杨绢野螟可能会传播疾病,如疟疾、登革热等,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疾病传播黄杨绢野螟的侵害可能会诱发过敏反应,如哮喘、皮疹等,对某些人群的健康造成影响。
诱发过敏反应对人类健康的威胁03黄杨绢野螟的防治现状及问题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见效快,但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化学防治利用天敌和生物农药进行防治,环保且持久,但效果可能不如化学防治迅速。
生物防治通过人工捕捉或诱杀进行防治,无污染,但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
物理防治防治措施的种类及其优缺点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可能导致黄杨绢野螟产生耐药性,降低防治效果。
耐药性问题监测困难防治措施不完善黄杨绢野螟的繁殖能力强,生命周期短,监测难度大,难以准确掌握其发生规律。
河北省绿化工鉴证技师考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黄杨绢野螟防治的关键时期是__。
A.越冬代幼虫危害期B.第一代幼虫危害期C.第二代幼虫危害期2、下列关于种植支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A.据实际情况选择单杆支撑、扁担支撑或多杆支撑B.除了较大的孤植乔木,成片林也要进行种植支撑C.单杆支撑时,支柱应当顺着风向设立,以免大风吹倒支杆D.行道树的支撑一般不用斜支法以免影响交通E.支撑要考虑牢固,同时注意不可损伤树皮3、下列树种种子隔年成熟的是__。
A.侧柏B.圆柏C.北美香柏D.日本花柏4、下列不属于脱落酸生理功能的是__。
A.促进休眠B.促进脱落C.促进气孔关闭D.促进插穗生根5、羽衣甘蓝是一种观叶植物,为了使它叶色鲜艳需提供__的环境条件。
A.阴暗B.阳光充足C.半阴6、植物的极性现象主要体现在__的关系上。
A.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B.根系和茎上端C.顶芽和侧芽D.主根和侧根7、在下列植物中,___地皮植物。
A.马蹄金B.狗芽根C.高羊茅D.黑麦草8、以下材料中,__不可用做培养土材料。
A.园土B.珍珠岩C.建筑垃圾D.泥炭9、下列园林植物中,适合于用作绿篱的是______。
A.梅B.石榴C.凤凰竹D.瓜子黄杨10、表达工程内部构造情况内容的图称______。
A.平面图B.剖面图C.地形图D.效果图11、斑点病的后期,斑点上常出现霉层或______。
A.白色小粒点B.黑色小粒点C.白色大颗粒点D.黑色大颗粒点12、紫藤、羽衣甘蓝的花序属于______。
A.总状花序B.伞房花序C.伞形花序D.穗状花序13、下列关于外界条件对有机物运输的影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A.土温高于气温时,光合产物向根部运输的比例较大;反之,有利于有机物向顶端运输B.硼、磷、钾等元素能影响有机物的运输C.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大大减慢运输速度D.土壤水分越多,越有利于有机物的运输E.不溶于水的有机物不能运输14、能适应土壤酸碱度pH值在8.5以上的植物是______。
黄杨的常见病情及防治措施汇报人:***2024-01-01•黄杨的常见病情•病情症状及影响•防治措施目录•防治的注意事项01黄杨的常见病情叶面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颜色为褐色或灰白色,边缘颜色深,后期病斑上出现黑色小点。
防治方法加强养护管理,保持通风透光,降低环境湿度;及时清除病叶,减少病源;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
叶片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褐色病斑,后期病斑上出现黑色小点。
防治方法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及时剪除病枝、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喷洒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
叶片上出现黑色煤污状物,影响光合作用和观赏价值。
加强通风透光,降低环境湿度;及时防治蚜虫、介壳虫等刺吸式害虫;用清水擦洗叶片,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防治。
防治方法症状黄杨尺蠖症状幼虫蚕食叶片,严重时可将叶片全部吃光。
防治方法加强养护管理,增强植株抗虫能力;利用成虫的趋光性,用黑光灯诱杀;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洒防治。
黄杨绢野螟症状幼虫在叶背面结网,取食叶片,严重影响观赏价值。
防治方法加强养护管理,增强植株抗虫能力;及时清理落叶和杂草,减少虫源;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洒防治。
02病情症状及影响叶面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的黄褐色病斑,病斑周围无黄色晕圈,后期出现许多小黑点。
症状影响黄杨的生长,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萎、脱落,甚至植株死亡。
影响叶斑病的症状及影响症状初期叶片上出现针头大小的淡黄色病斑,后期病斑扩大并呈灰白色或灰褐色,并长有黑褐色的小点或条纹。
影响导致叶片枯萎、脱落,影响黄杨的生长和观赏价值。
症状叶片上出现不规则的黑色煤污斑,严重时整个叶片都被黑色煤污覆盖,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黄杨绢野螟防治要适时随着小叶黄杨、雀舌黄杨等黄杨类绿化树种的引进与普及,黄杨绢野螟在多地严重暴发,使绿化工作蒙受重大损失,城市环境受到污染,需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对其防治,控制其进一步扩散蔓延。
其主要危害黄杨科植物,以及冬青、卫矛等植物,其中又以小叶黄杨和雀舌黄杨受害最重。
根据往年防治病虫害的经验,今后一段时期很可能是黄杨绢野螟的高发期。
这种虫子主要危害黄杨科的小叶黄杨、锦熟黄杨、瓜子黄杨等苗木,要及时发现,及时防治,否则可能造成成片小叶黄杨死亡,影响观赏效果。
虫害现场,我们可以看到小叶黄杨的叶子上缠绕着很多丝状物,像是被蜘蛛网似的白丝笼罩着,丝上还粘有一些虫子粪便(黑色颗粒物)。
虫子多时整个植株的枝叶上,密密麻麻到处都是。
小叶黄杨绢野螟的幼虫食害嫩芽和叶片,经常吐丝缀合叶片,使受害叶片出现枯焦的状况,严重的苗圃被害株率在50%以上,甚至可达100%。
该虫爆发时叶片可被吃光,造成小叶黄杨成株枯死。
黄杨绢野螟习性成虫多在傍晚羽化,次日交配,交尾后第2日产卵。
卵多产于叶背或枝条上,多块产,少数散产,每卵块3粒至13粒,每次产卵123粒至219粒。
成虫昼伏夜出,白天常栖息于阴蔽处,性机警,受惊扰迅速飞离,夜间出来交尾、产卵,具趋光性。
幼虫孵化后,分散寻找嫩叶取食,初孵幼虫于叶背食害叶肉。
2龄至3龄幼虫吐丝将叶片、嫩枝缀连成巢,于其内食害叶片,呈缺刻状。
3龄后取食范围扩大,食量增加,危害加重,受害严重的植株仅残存丝网、蜕皮、虫粪,少量残存叶边、叶缘等。
幼虫昼夜取食危害,4龄后转移危害,遇到惊动立即隐匿于巢中,老熟后吐丝缀合叶片作茧化蛹。
下面介绍一下黄杨绢野螟对小叶黄杨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发生规律该虫在华北地区1年发生3代,以第3代的低龄幼虫在叶苞内做茧越冬,次年4月中旬开始活动危害,然后开始化蛹、羽化,5月上旬始见成虫。
越冬代整齐,以后存在世代重叠现象,10月以3代幼虫开始越冬。
各代(越冬代除外)各虫态平均历期:卵9天,幼虫26天,蛹8天,成虫9天。
黄杨绢野螟防治适时
————————————————————————————————作者:————————————————————————————————日期:
黄杨绢野螟防治要适时
随着小叶黄杨、雀舌黄杨等黄杨类绿化树种的引进与普及,黄杨绢野螟在多地严重暴发,使绿化工作蒙受重大损失,城市环境受到污染,需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对其防治,控制其进一步扩散蔓延。
其主要危害黄杨科植物,以及冬青、卫矛等植物,其中又以小叶黄杨和雀舌黄杨受害最重。
根据往年防治病虫害的经验,今后一段时期很可能是黄杨绢野螟的高发期。
这种虫子主要危害黄杨科的小叶黄杨、锦熟黄杨、瓜子黄杨等苗木,要及时发现,及时防治,否则可能造成成片小叶黄杨死亡,影响观赏效果。
虫害现场,我们可以看到小叶黄杨的叶子上缠绕着很多丝状物,像是被蜘蛛网似的白丝笼罩着,丝上还粘有一些虫子粪便(黑色颗粒物)。
虫子多时整个植株的枝叶上,密密麻麻到处都是。
小叶黄杨绢野螟的幼虫食害嫩芽和叶片,经常吐丝缀合叶片,使受害叶片出现枯焦的状况,严重的苗圃被害株率在50%以上,甚至可达100%。
该虫爆发时叶片可被吃光,造成小叶黄杨成株枯死。
黄杨绢野螟习性成虫多在傍晚羽化,次日交配,交尾后第2日产卵。
卵多产于叶背或枝条上,多块产,少数散产,每卵块3粒至13粒,每次产卵123粒至219粒。
成虫昼伏夜出,白天常栖息于阴蔽处,性机警,受惊扰迅速飞离,夜间出来交尾、产卵,具趋光性。
幼虫孵化后,分散寻找嫩叶取食,初孵幼虫于叶背食害叶肉。
2龄至3龄幼虫吐丝将叶片、嫩枝缀连成巢,于其内食害叶片,呈缺刻状。
3龄后取食范围扩大,食量增加,危害加重,受害严重的植株仅残存丝网、蜕皮、虫粪,少量残存叶边、叶缘等。
幼虫昼夜取食危害,4龄后转移危害,遇到惊动立即隐匿于巢中,老熟后吐丝缀合叶片作茧化蛹。
下面介绍一下黄杨绢野螟对小叶黄杨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发生规律
该虫在华北地区1年发生3代,以第3代的低龄幼虫在叶苞内做茧越冬,次年4月中旬开始活动危害,然后开始化蛹、羽化,5月上旬始见成虫。
越冬代整齐,以后存在世代重叠现象,10月以3代幼虫开始越冬。
各代(越冬代除外)各虫态平均历期:卵9天,幼虫26天,蛹8天,成虫9天。
幼虫一般5龄至6龄,越冬代则为9龄至10龄。
黄杨绢野螟成虫体长14毫米至19毫米,翅展33毫米至45毫米。
头部暗褐色,头顶触角间的鳞毛白色。
触角褐色。
下唇须第1节白色,第2节下部白色,上部暗褐色,第3节暗褐色。
胸、腹部浅褐色,胸部有棕色鳞片,腹部末端深褐色。
翅白色半透明,有紫色闪光,前翅前缘褐色,中室内有两个白点,一个细小,另一个弯曲成新月形,外缘与后缘均有一褐色带,后翅外缘边缘黑色褐色。
卵椭圆形,长0.8毫米至1.2毫米,初产时白色至乳白色,孵化前为淡褐色。
幼虫老熟时体长42毫米至46毫米,头宽3.7毫米至4.5毫米。
初孵时乳白色,化蛹前头部黑褐色,胴部黄绿色,表面有具光泽的毛瘤及稀疏毛刺,前胸背面具较大黑斑,三角形,2块。
背线绿色,亚被线及气门上线黑褐色,气门线淡黄绿色,基线及腹线淡青灰色;胸足深黄色,腹足淡黄绿色。
蛹纺锤形,棕褐色,长24毫米至26毫米,宽6毫米至8毫米。
腹部尾端有臀刺6枚,以丝缀叶成茧,茧长25毫米至27毫米。
防治方法
黄杨绢野螟是一种危害逐步加重的危险性园林虫害,是黄杨类植物上的恶性害虫,应引起警惕,注重防治。
对其防治需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搞好检疫,注重人工防治,并适时合理用药。
检疫及物理防治
该虫寄主仅限于黄杨科,且成虫飞翔力弱,远距离传播主要靠人为的种苗调运。
因此,搞好检疫,杜绝害虫随苗木调运而扩散,可有效控制该虫蔓延危害。
冬季清除枯枝卷叶,将越冬虫茧集中销毁,可有效减少第二年虫源。
利用其结巢习性在第一代低龄阶段及时摘除虫巢,化蛹期摘除蛹茧,集中销毁,可大大减轻当年的发生危害。
在成虫产卵的高峰期,铲除根际周围杂草上的卵块及初孵幼虫,冬季翻耕根际土壤,可杀死越冬虫蛹。
生物防治
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诱杀:在成虫发生期于黄杨科植物周围的路灯下利用灯光捕杀其成虫,或在黄杨集中的绿色区域设置黑光灯等进行诱杀。
保护利用
天敌对寄生性凹眼姬蜂、跳小蜂、百僵菌以及寄生蝇等自然天敌进行保护利用,或进行人工饲养,在集中发生区域进行释放,可有效地控制其发生危害。
合理用药
用药防治仍是控制该虫的重要应急措施。
可推广使用一些低毒、无污染农药及生物农药,如阿维菌素、灭幼脲悬浮剂、BT乳剂等。
对于往年发生严重的地段使用灭幼脲悬浮剂,灭幼脲影响卵的呼吸代谢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DNA和蛋白质代谢,使卵内幼虫缺乏几丁质而不能孵化或孵化后随即死亡。
在幼虫期施用,使害虫新表皮形成受阻,延缓发育,或缺乏硬度,不能正常蜕皮而导致死亡或形成畸形蛹死亡。
1000倍液连续防治两遍效果极好,两遍防治时间间隔两周,以解决世代重叠问题。
搞好虫情测报,适时用药,用药防治的关键期为越冬幼虫出蛰期和第1代幼虫低龄阶段,可用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2.5%功夫乳油2000倍液、等有机磷农药,大发生时用20%灭扫利乳油1500倍液喷洒防治,效果很好。
注意喷药应彻底,对下部幼嫩叶片及地面也不应漏喷。
(作者单位系河北省衡水市园林管理局)
受黄杨绢野螟危害的小叶黄杨
黄杨绢野螟吐出的丝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