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面源污染报告

农业面源污染报告

农业面源污染报告
农业面源污染报告

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概念

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危害

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成因

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主要工作

三峡水库淹没区范围

面源污染概念

面源污染是相对于点源污染而言的。农业面源污染,也叫农业自身污染,它主要指用于发展农业生产的化肥、农药、农膜、畜禽粪便等造成的污染,由于这类农用生产资料长期大剂量或单一使用,污染具有随机性大,分布范围广,危害规模大,监测、管理控制非常困难,其治理难度远远超过点源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在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已引起高度重视,在我国,由于太湖、滇池的水质污染,也开始关注。2003年,三峡工程蓄水发电,随着水位提升,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三峡库区水环境构成威胁。

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农用化学品投入量大,利用率低,流失量大。2004年全市化肥施用总量按纯量计算为79.80万t,化肥单位施用量为411.7kg/hm2;农药折纯用量

16369.2t,单位施用水平8.44kg/hm2;农膜使用量为23483.7t,平均使用水平为48.76kg/ hm2,平均残留量为25.93kg/hm2。化学投入品利用率低,大量的N、P通过农田径流流入江河,造成农业面源污染。

二、畜禽养殖量大,粪便处理率低,直接排放量大。2004年全市39个区县(市)畜禽养殖总量为32616.1万头(只、羽),产粪总量为15650.7万吨,粪便利用率为75.5%,尿液利用率为66.3%。规模化的养殖场除少部分建有粪污处理设施外,大部分养殖场的粪便采用水冲洗圈舍直接排放或长期堆放,形成农业面源污染。

三、作物秸杆产生量大,资源化利用率低。2004年,全市农作物秸秆产生总量为1677.90万吨,但是被利用的比例却不高,大部分都被直接焚烧或丢弃,是造成农田秸秆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四、水产养殖面积大,投饵量高。2004年重庆市水产养殖总面积221.0万亩,投饵量最多的草鱼高达2000-3000kg/亩,鲢鱼投饵量最少。一些地区受传统的水产养殖习惯影响,利用各种废弃料和畜禽粪便作水产饲料,对水体水质造成严重威胁。

五、生活垃圾处理率低,生活污水无序排放。2004年重庆市农村居民生活垃圾排放总量为6.04万t/d,生活污水排放排放总量为49.92万t/d。农村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仅为10%左右,生活污水处理率不到10%,是农村面源污染的生活污染源。

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危害

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主要有:

一、土壤污染严重,耕地质量下降。据重庆市农地污染与作物健康品质关联规律与综合控制技术研究表明,库区土壤中的汞、隔、砷、铅和锌五种重金属含量存在明显的累积现象,特别是镉和铅累积现象十分突出,较20年前

增加一倍以上。稻田土壤,重金属平均污染综合指数为0.85,达到警戒级水平,其中轻污染的有5个区县占23.81%,主要污染物为镉;旱地土壤,重金属平均污染综合指数为1.46,达到轻污染级水平,其中重污染、中污染、轻污染、警戒的区县分别有1个、1个、5个、8个和6个,分别占4.76%、4.76%、23.81%、38.09%和28.57%,主要污染物也是镉。

2004年对三峡库区的8个基本农田片区土壤监测,有3个片区已达到警戒级水平,占37.5%。对20个蔬菜基地监测,部分基地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部分农田土壤板结,耕性下降,宜种性降低,已逐渐出现退化现象。

二、水体富营养化,水质安全降低。水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污染两个方面,据环境水质监测部门的测评,目前长江干流部分江段和不少支流水质均未完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三类水质,有56%的监测断面的水质不能满足水域功能要求,其中N、P含量超标,BOD5、大肠杆菌超标率、超标倍数惊人。重庆区域内的70条次级河流有23条断面水质为劣Ⅴ类,占23.3%。26个断面中,水质呈中度富营养、轻度富营养、中营养和贫营养的断面分别占7.7%、38.5%、和50.0%和3.8%。其中万州区苎溪河2个断面呈中度富营养,忠县汝溪河、黄金河、丰都县渠溪河和龙河、云阳县澎溪河5条河流10个断面呈轻度富营养。

三峡库区主要污染源是农田径流,库区水体中90%的悬浮物来自农田径流,在库区水体污染源中,农业面源污染的贡献率达60%以上,这种农业面源污染对三峡水库水质构成巨大威胁。

三、农产品质量下降,食物链和经济链受到影响。2003年对库区主要农产品市场抽样监测,大米重金属样本超样率48.3%,玉米重金属样本超标率33.9%,蔬菜农残样本超标率26.5%,茶叶样本超标率27.8%。农产品质量下降,对食物链带来影响,产品市场竞争力弱,也直接影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而

影响经济链。

四、村落卫生环境差,危害人体健康。农户典型调查表明,重庆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仅为10%,生活污水处理率不足10%,部分村落卫生环境差,加之畜禽粪污的直接排放、作物秸秆随意堆放,脏乱差现象较为突出,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受到影响。根据重庆市水利局的抽样调查,目前重庆市2423万农村人口中,有1341万人引水不安全。对全市2380处集中供水水源地的调查表明,水质不合格的有1952处,多为Ⅳ类或Ⅴ水质,少部分地方氟、汞、可溶性固体等毒理学指标和化学指标超标。同时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畜禽粪污等,在高温下可能产生异臭,滋生病菌、寄生虫和蚊蝇,导致流行病发生,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五、污染事故发生频率增加,损失增大。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2004年重庆市发生农业环境污染事故总起数247起,总损失金额高达3300万元,获得赔偿金额492.2万元。其中:

2000年因污染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达500余万元,仅重庆市级有关部门查处的污染案件就有68起,赔偿经济损失95.21万元。

2001年48起,因污染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达400余万元,赔偿经济损失80多万元。

2002年发生较大农业污染事故55起,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达757.5万元,赔偿经济损失201万元。

2003年发生较大农业污染事故18起,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达365万元,赔偿经济损失96万元。

2004年发生较大农业污染事故58起,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达1277.5万元,赔偿经济损失19.996万元。

重庆市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方面的主要工作

一、开展了重庆市和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监测;

在重庆市除渝中区以外的39个区县(自治县、市)内,以县为单位,开展了重庆市和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监测,初步摸清重庆市和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危害、成因和防治方向,编制了《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监测报告》和《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监测报告》。

二、编制了《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规划》;

结合三峡库区的实际,按照点面结合、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生活污染、种植污染、养殖污染、径流污染以及全程控制等方面,提出了乡村清洁工程建设、合理布局养殖规模、粪污综合治理、消减农用化学品的使用等11项工程措施,分三期实施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操作实用性。项目的实施,能有效地改善库区生态环境,提高库区水体水质,削减入库泥沙淤积,保障三峡大坝运行安全,提升农产品质量,促进人体健康,对三峡库区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规划》共分9章53节,涉及渝、鄂两省25个区(市、县),其中重庆21个区县、湖北4个区县。目前《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

三、开展了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战略决策及关键控制技术研究;

内容包括七个方面:1.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源调查分析及过程评价;2.重庆市主要农地土壤Cd、Pb分布与环境容量研究;3.重庆市人及畜禽粪便与秸秆年排放量估算研究;4.面源污染数据库建立与应用;5.三峡库区流域降雨径流数字模拟研究;6.三峡水库消落区土壤磷释放特征及环境风险;7.全面启动库区农业面源研究的建议。

四、实施了以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开展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重庆市在渝北区实施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立足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农业资源的高效、循环、再生利用,从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五、开展了农业面源污染事故鉴定工作。

三峡水库淹没区范围

水库淹没区涉及重庆市、湖北省的26个区(市、县)。重庆库区包括江津市、巴南区、渝北区、长寿区、涪陵区、武隆县、丰都县、忠县、石柱县、万州区、云阳县、开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以及渝中区、南岸区、江北区、沙坪坝区、大渡口区、九龙坡区、北碚区等;湖北库区包括巴东县、秭归县、兴山县、夷陵区等4个区县(图1.1)。

夷陵

重 区 庆 城 图1.1 三峡库区范围

面源污染调查问卷

附件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生态补偿农户采纳意愿调查问卷 您好:我是南京农业大学的学生,非常感谢您能花时间来认真填写这份问卷,您所说的一切除用于科研外,都将是保密的,不会对您的生活和工作造成麻烦,所以您可以放心地提供有关您和您家庭的真实情况。感谢您的参与,谢谢合作! 采访地点:镇村:村小组:被访者姓名: 家中是否有人是村干部采访日期: 一、农户家庭基本信息 您与户主的关系:;(1=丈夫/妻子 2=儿子/女儿 3=孙子/孙女 4=兄弟/姐妹 5=女婿/儿媳 6=父母 7=祖父母 8=其他) 您的性别;您的年龄岁;您的文化程度是;您的家庭人员数人,务农人数:人; 您最主要从事的工作类型是:(1=无2=务农3=从事农业打工4=从事非农打工5=做小生意6=在校学生7=学徒工8=司机9=其他(请注明) 您的种田经验是年。 二、农户家庭收入情况 家庭总收入:元;农业收入元;非农收入元;家庭总纯收入元 三、农户农田经营情况 1农户2010年耕地资源状况 自家拥有的土地租入租出全部经营的土地** 面积(亩)地块 数量 面积 (亩) 来源 1=村2=农户 3=其他(请注明) 面积 (亩) 对象 1=村 2=农户 3=其他(请注明) 面积 (亩) 地块 数量 水田 旱地 全部土地** 2 近10年农田粮食经营基本情况

三、面源污染认知程度 1.您平时是否关心太湖的水质问题? 2 您周围的水是否存在污染? A 关心 B 不关心 A 存在 B 不存在 3 您的耕地周围的水质污染程度如何? A 无污染 B 污染程度一般 C 污染程度严重 4 您是否听说过农业面源污染?(听说过的继续作答5、6、7) A 听说过而且比较了解 B 听说过,但不太了解 C 没听说过 地块 编号 面积 (亩) 地点 (所在 自然 村) 离家 距离 种水稻 种小麦 化学氮肥用量(公斤) 产量(公斤) 化学氮肥用量(公斤) 产量(公斤) 名称 最低量 最高量 平均量 最低量 最高量 平均量 名称 最低量 最高量 平均量 最低量 最高量 平均量 1 2 3 4 5 6 7 8 备注:离家距离设置为几个选项(A 、<500m B 、500-1000m C 、1-3km D 、3-5km E 、>5km );化学氮肥名称为:A=尿素 B=碳铵 C=硝铵 请选择填入表格内

关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的调查报告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关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由沉积物、农药、废料、致病菌等分散污染源引起的对水层、湖泊、河岸、滨岸、大气等生态系统的污染。由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加上农业面源污染涉及范围广、随机性大、隐蔽性强、不易监测、难以量化、控制难度大, 因此,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目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 其发展趋势令人担忧。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由来已久, 尤其近几年呈愈演愈烈之势, 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由此看来,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二、调查方法和地点 本次关于面源污染问题调查方法我采用的是上网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法。 我调查的地点选在家乡当地的河南省新乡县部分农村,利用暑假时间到当地的蔬菜大棚,田间实地观察。 三、调查结果及存在问题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形成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畜禽粪便污染、秸秆燃烧污染等。 1.化肥 我县农村主要使用复合肥和尿素,由于化肥在作物增产中的重要作用,才使化肥大规模的生产和使用。实际上,化肥的利用率并不高,被农作物吸收利用的养分少之又少,剩余的养分通过各种途径,如径流、淋溶、反硝化、吸附和侵蚀等进入环境。这些过量施用的化肥流入水中,使水中藻类迅速生长繁殖,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导致水体丧失应有功能进入土地中,会改变原有土壤的结构和特性,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总结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总结 根据全县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方案,今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的主要任务为:开展80头以上规模猪场排泄物的治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00万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84万亩,较前几年亩均减少化肥10%、农药10%以上;继续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全面推广生态渔业养殖技术,减少超标准的养殖废水外排;全县重点乡镇新增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13个。现将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完成情况 (一)开展规模养殖场排泄物治理 1、切实抓好规模养殖场的排泄物治理。2007年12月以来,我县共有158家规模畜禽养殖场根据“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低成本”的原则,通过实施“干湿分离”、“雨污分流”、“清污分离”等清洁生产工艺,圆满完成了排泄物治理任务,并通过上级部门组织的验收。特别是2009、2010年在没有省级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任务的情况下,继续深化生猪存栏100头以上规模场治理和开展生猪存栏80头以上规模场排泄物治理。 2、积极转变养殖模式,推广水禽旱养。对直接放养在水源水面的水禽场大力推进搬迁工作,杜绝源头污染,至2009年底,已全面完成搬迁治理的外塘或与外塘相通水面养殖户15户,搬迁水禽2万多羽。 3、坚持适度规模养殖,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按照“畜禽养

殖规模化,规模养殖适度化”的发展思路,对因存栏过大影响环境而又不符合禁养规划的养殖场坚决予以搬迁。投入800万元对4家规模猪场实施了搬迁,其中两家为万头猪场(常年存栏3万余头),有效缓解了对环境的压力。同时,在坚持适度规模养殖的基础上,提倡“三改两分再利用”清洁生产技术,“三改”即改水冲清粪为干式清粪,清出的干粪堆放在储粪屋内、改无限用水为控制用水、改明沟排污为暗道排污,“两分”即固液分离、雨污分流,粪污无害化处理后农田果园再利用。 4、做好禁养区、限养区划定。2010年9月,县政府办公室下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划定??县畜禽养殖区域的通知》(???〔2010〕145号),对我县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宜养区进行了界定。 (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综合防治技术 1.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一是全面开展耕地地力调查。至目前取土样4580个点,完成土样分析4080个,为配方施肥提供理论基础;二是加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开展“3414”试验和肥效试验,并与省农科院合作,按照作物生长情况开展不同施肥量试验,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三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信息系统建设。完成12480个基础数据的整理,建成??耕地地力与配方施肥信息数据库系统,促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四是加强技术培训。每年开展技术培训10期左右,并发放施肥建议卡和技术资料,提升测土配方施肥

农村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应对

农村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应对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由农药、化肥的废弃物,稻草秸杆,畜禽粪便等分散污染源引起的对水层、河道、大气等生态系统的污染。面源污染的时空范围广、不确定性大,成份、过程复杂,难以控制。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但面源污染由来已久,尤其是近几年呈现出逾来逾烈的态势,严重制约生态农业建设和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一、XXX乡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分析 (一)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表现形式。 农业面源污染有很多种表现形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化肥、农药过量施用。目前,农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总体水平普遍较高,部份田块每亩使用量甚至达到200多公斤化肥和20公斤农药,折纯氮400公斤,超出全国平均化肥施用水平。究其原因是部份农户贪图省时省力,不按农技部门提供的配方量,超剂量使用农药、化肥,特别是部分杀虫剂,个别农户超剂量达到配方量的2—3倍,对土壤、水体造成严重危害,并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二是人、畜、禽粪便无序排放。由于当前新农村建设以及居民点建设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规划,造成农村的人、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尚处在起步阶段,农户畜禽圈舍布局不合理,甚至部分规模养殖场都没有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或处理不当,粪便中有害成份直接排入沟渠河道,直接影响公共卫生,也对环境造成难以恢复的影响。农业面源污染引发的环境问题也日益成为村民群众关注的焦点。 三是农业废弃物的污染。农业生产产生的稻草秸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不到40%左右,大部份农户采取焚烧的方式,既浪费资源又影响大气环境,同时还会造成严重的交通隐患和火灾隐患。 (二)农业面源污染带来的危害。 1、对人体健康带来影响。大气质量降低,粪便垃圾未能及时清理,直接影响到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累积于河道水体中的残留化肥、农药,通过饮用水、农副产品等方式进入人体,给人体带来一定的直接或间接危害。 2、对人居环境带来危害。农业废弃物焚烧、养殖场排放的粪便,农田化肥、农药等排入河道后,大量的含氮、磷有机物,毒素、碳氢化合物进入自然水体、

关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由沉积物、农药、废料、致病菌等分散污染源引起的对水层、湖泊、河岸、滨岸、大气等生态系统的污染。由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加上农业面源污染涉及范围广、随机性大、隐蔽性强、不易监测、难以量化、控制难度大, 因此,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目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 其发展趋势令人担忧。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由来已久, 尤其近几年呈愈演愈烈之势, 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由此看来,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调查方法和地点 本次关于面源污染问题调查方法我采用的是上网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法。 我调查的地点选在家乡当地的河南省新乡县部分农村,利用暑假时间到当地的蔬菜大棚,田间实地观察。 三、调查结果及存在问题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形成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畜禽粪便污染、秸秆燃烧污染等。 1.化肥 我县农村主要使用复合肥和尿素,由于化肥在作物增产中的重要作用,才使化肥大规模的生产和使用。实际上,化肥的利用率并不高,被农作物吸收利用的养分少之又少,剩余的养分通过各种途径,如径流、淋溶、反硝化、吸附和侵蚀等进入环境。这些过量施用的化肥流入水中,使水中藻类迅速生长繁殖,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导致水体丧失应有功能进入土地中,会改变原有土壤的结构和特性,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减少。另外化肥中过量的重金属成分积存在环境中,若被农作物吸收,会损害人体健康。 2.农药 在我县七里营镇农业试验田里试验实施太阳能灭杀地下害虫,弥补了农药防治地下害虫的缺陷,而且节省资源,节省能源,减除农药残留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然而农村农民普遍使用的还是菊酯类、有机磷种类的农药,农民普遍重视农药的效用,对于一些高效低毒的农药认识了解较少,导致推广使用困难。 资料显示,喷洒粉剂或液体农药,95%以上的或附着在植物表面,或降落到地面,或飘游于空中。由于农药没有得到合理的使用,大部分被浪费,这部分农药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水体,致使水体各种污染物质含量超标,水质恶化。 3.禽畜场 我县的畜禽养殖业由农民个体家庭饲养逐步走向集约化、工厂化养殖,而且越来越集中在城市周围。由于畜禽养殖的饲养方式、养殖规模和分布区域发生了巨大变化,畜禽养殖业的环境污染总量、污染程度和分

农业面源污染.doc

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概念 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危害 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成因 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主要工作 三峡水库淹没区范围 面源污染概念 面源污染是相对于点源污染而言的。农业面源污染,也叫农业自身污染,它主要指用于发展农业生产的化肥、农药、农膜、畜禽粪便等造成的污染,由于这类农用生产资料长期大剂量或单一使用,污染具有随机性大,分布范围广,危害规模大,监测、管理控制非常困难,其治理难度远远超过点源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在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已引起高度重视,在我国,由于太湖、滇池的水质污染,也开始关注。2003年,三峡工程蓄水发电,随着水位提升,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三峡库区水环境构成威胁。 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农用化学品投入量大,利用率低,流失量大。2004年全市化肥施用总量按纯量计算为79.80万t,化肥单位施用量为411.7kg/hm2;农药折纯用量16369.2t,单位施用水平8.44kg/hm2;农膜使用量为23483.7t,平均使用水平为48.76kg/ hm2,平均残留量为25.93kg/hm2。化学投入品利用率低,大量的N、P通过农田径流流入江河,造成农业面源污染。 二、畜禽养殖量大,粪便处理率低,直接排放量大。2004年全市39个区县(市)畜禽养殖总量为32616.1万头(只、羽),产粪总量为15650.7万吨,粪便利用率为75.5%,尿液利用率为66.3%。规模化的养殖场除少部分建有粪污处理设施外,大部分养殖场的粪便采用水冲洗圈舍直接排放或长期堆放,形成农业面源污染。 三、作物秸杆产生量大,资源化利用率低。2004年,全市农作物秸秆产生总量为1677.90万吨,但是被利用的比例却不高,大部分都被直接焚烧或丢弃,是造成农田秸秆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四、水产养殖面积大,投饵量高。2004年重庆市水产养殖总面积221.0万亩,投饵量最多的草鱼高达2000-3000kg/亩,鲢鱼投饵量最少。一些地区受传统的水产养殖习惯影响,利用各种废弃料和畜禽粪便作水产饲料,对水体水质造成严重威胁。 五、生活垃圾处理率低,生活污水无序排放。2004年重庆市农村居民生活垃圾排放总量为6.04万t/d,生活污水排放排放总量为49.92万t/d。农村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汇报,情况报告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汇报,情况报 告 郊区农业面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我区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工作要求,突出节水、减肥、减药、畜禽粪污、秸秆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深入落实《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的实施方案》(xx发〔2018〕xx号)等件精神,多举措治理农业面污染。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对策做法 一是着力推广科学使用化肥和农药。近年,我区着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业投入品,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施药。一是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通过信息公示栏宣传、发放配方施肥建议卡等形式,加大推广力度,使广大农民树立科学、经济、环保的施肥理念,采取科学、合理施肥,增加有机肥的使用,提高肥料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二是大力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实施防虫网、诱虫器、杀虫灯诱杀等治虫技术,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提高生物农药使用比例;编印《病虫情报》,指导农民科学合理用药,提高防治效果,减轻农药污染。 二是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我区按照推进生态

农业产业化的总体要求,结合全区农业生产实际,围绕瓜果、蔬菜、优质稻米和特种水产等主要特色产业,以建设无公害基地、实施标准化生产、争创绿色安全农产品品牌为主要抓手,大力发展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到2018年,全区培育有机农产品认证3个(永兴岛甲鱼、西红柿、小麦);绿色农产品认证4个(普济圩稻米、白鱀豚食用油、添秀葡萄、佘家贡),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媒鸭)。成功创建了全国有机农业示基地和中国森林体验基地。 三是积极推行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通过科学采用粉碎还田、深耕翻耕轮作等方式,推进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对秸秆还田机具进行补助。以秸秆肥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饲料化五化利用为抓手,着力提升秸秆产业化利用水平,全力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在普济圩农场建成一处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年底正式投产使用。2018年全区农作物秸秆总量约6.5万吨,秸秆综合利用总量5.74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88.2%。 四是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力度。2016年7月,区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印发郊区畜禽养殖区划定方案的通知》(xx办〔2016〕xx号),对我区畜禽禁养区进行了划定。2018年区政府制定了《郊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化利用工作实施方案》(xx办〔2018〕30号)和《郊区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作实施方案》(xx办〔2018〕xx号)。深入推进全区畜禽养

浅谈当前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其治理对策

浅谈当前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其治理对策 【摘要】农业面源污染相比于点源污染,具有涉及范围广、隐蔽性强、成分复杂、监测和治理难度较大等特点,正逐渐成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提出了治理对策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高度重视,广泛宣传,加强组织领导;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加强农村基础环保设施建设等。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现状;治理对策 近年些来,我国坚持走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等点源污染正逐渐得到治理和改善,使得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对粮食和食品的需求量持续增加,种植业产出对化肥、农药等的投入品的依赖性越来越严重,使用量不断增加,同时我国畜禽业发展迅速,由此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显。所谓农业面源污染(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简称ANPSP),是指在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等的活动中,由于化肥、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在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渗漏、农田排水等进入水体、土壤和大气中,引起地表水体氮、磷等营养盐质量浓度上升、溶解氧减少,导致地表水水质的恶化,从而最终形成水环境的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相比于点源污染,具有涉及范围广、隐蔽性强、成分复杂、监测和治理难度较大等特点,正逐渐成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农业面源污染会直接威胁到人畜饮水安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严重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因此,研究和分析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探讨针对性的防治对策,对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创建农村宜居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等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已超过了工业和生活污染,成为当前我国最大的污染源。农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显示,农业源污染物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大,据研究分析占河流和湖泊富营养问题的6O%~8O%左右。业面源污染的来源主要是农业化学投入品,特别是农药、化肥、农膜等使用量的急剧增加以及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农业废弃物等。据统计,我国现已成为世界上农药、化肥使用最多的国家。我国每年化肥的使用量超过4500万t,约占到世界总量的1/3左右,平均每平方公顷的使用量达400kg,远超过国际上公认的安全上限(225kg/hm2),同时肥料利用极低,N为30%~35%,P为10%~20%,K为35%~50%。我国每年各种农药制剂约600多种,使用量超过120万t,但只有约1/3能被作物吸收利用。我国每年产出的秸秆有6.5亿多t,畜禽养殖场排放的粪便及粪水超过l7亿t,农膜年残留量高达35万t,残膜率高达42%,基本没有做到回收利用。这些大量的污染物大多数没有经过有效的利用,直接进入到了农田、湖泊、河流中,其结果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到农田、水域和土地的持续生产能力。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不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就不可能根本解决水质污染问题。农业面源污染涉及到整个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事关千千万万农民生命安全,其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行政管理、农业技术、农业基础等各个层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一:关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由沉积物、农药、废料、致病菌等分散污染源引起的对水层、湖泊、河岸、滨岸、大气等生态系统的污染。由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加上农业面源污染涉及范围广、随机性大、隐蔽性强、不易监测、难以量化、控制难度大, 因此,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目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 其发展趋势令人担忧。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由来已久, 尤其近几年呈愈演愈烈之势, 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由此看来,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调查方法和地点 本次关于面源污染问题调查方法我采用的是上网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法。 我调查的地点选在家乡当地的河南省新乡县部分农村,利用暑假时间到当地的蔬菜大棚,田间实地观察。 三、调查结果及存在问题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形成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畜禽粪便污染、秸秆燃烧污染等。

1. 化肥 我县农村主要使用复合肥和尿素,由于化肥在作物增产中的重要作用,才使化肥大规模的生产和使用。实际上,化肥的利用率并不高,被农作物吸收利用的养分少之又少,剩余的养分通过各种途径,如径流、淋溶、反硝化、吸附和侵蚀等进入环境。这些过量施用的化肥流入水中,使水中藻类迅速生长繁殖,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导致水体丧失应有功能进入土地中,会改变原有土壤的结构和特性,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减少。另外化肥中过量的重金属成分积存在环境中,若被农作物吸收,会损害人体健康。 2. 农药 在我县七里营镇农业试验田里试验实施太阳能灭杀地下害虫,弥补了农药防治地下害虫的缺陷,而且节省资源,节省能源,减除农药残留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然而农村农民普遍使用的还是菊酯类、有机磷种类的农药,农民普遍重视农药的效用,对于一些高效低毒的农药认识了解较少,导致推广使用困难。 资料显示,喷洒粉剂或液体农药,95%以上的或附着在植物表面,或降落到地面,或飘游于空中。由于农药没有得到合理的使用,大部分被浪费,这部分农药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水体,致使水体各种污染物质含量超标,水质恶化。 3. 禽畜场

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1、农业面源污染成因 农业面源污染是一种潜在的产业公害,其危害日益凸显,但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我国,尽管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公众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农业面源污染危害的程度和广度都大大超过欧美国家,但由于种种原因,公众关于农业面源污染对水质影响的信息知之甚少,农业面源污染还没有引起公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还没有正式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对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缺乏系统、准确、清晰的认识,政府规制诉求不够。因此,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也是各级政府经济发展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是农村居民生活废物,包括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使用而流失的农药、化肥、残留在农田中的农用薄膜和处置不当的农业畜禽粪便、恶臭气体以及不科学的水产养殖等产生的水体污染物。它产生的危害链可以说是很长很广,会导致土壤污染严重,耕地质量下降,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质安全降低;使农产品质量下降,食物链和经济链受到影响;村落卫生环境差,危害人体健康;使污染事故发生频率增加,损失增大。就我国现在的农村而言,主要的农业面源污染有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生产生活中的不良产物;二是畜禽养殖过程中粪便的处置不当。 2、我国农村农业面源污染主要存在问题及特点分析 (1)农民施用肥料不科学现象存在。虽然测土配方施肥已经在我国农村进行了试验推广,但还没完全为广大农户所接受,普及使用率不高。 (2)合理施用农药有待提高。农药的施用不当是导致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控制农药的施用,但还是有一部分人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滥用禁止施用的农药或者假冒伪劣药品以及农民施药不当导致作物和环境的污染。 (3)秸秆利用率较低。目前我国农村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很低,绝大部分的农作物秸秆都被野外焚烧,同时还有部分农作物秸秆乱置乱堆,造成面源污染。 (4)合理使用农膜有待提高。随着农膜和塑料农具的使用量逐年加大,残膜或废弃农具随意丢弃带来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5)部分农民面源污染防治意识欠缺。虽然有关部门制定了一些农产品安全生产标准,但由于部分农民面源污染防治意识欠缺,科学施肥、施用农药等还有待提高。没有形成有效的减少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环保意识。

关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 调查报告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关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由沉积物、农药、废料、致病菌等分散污染源引起的对水层、湖泊、河岸、滨岸、大气等生态系统的污染。由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加上农业面源污染涉及范围广、随机性大、隐蔽性强、不易监测、难以量化、控制难度大, 因此,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目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 其发展趋势令人担忧。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由来已久, 尤其近几年呈愈演愈烈之势, 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由此看来,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调查方法和地点 本次关于面源污染问题调查方法我采用的是上网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法。 我调查的地点选在家乡当地的河南省新乡县部分农村,利用暑假时间到当地的蔬菜大棚,田间实地观察。 三、调查结果及存在问题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形成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畜禽粪便污染、秸秆燃烧污染等。 1.化肥 我县农村主要使用复合肥和尿素,由于化肥在作物增产中的重要作用,才使化肥大规模的生产和使用。实际上,化肥的利用率并不高,被农作物吸收利用的养分少之又少,剩余的养分通过各种途径,如径流、淋溶、反硝化、吸附和侵蚀等进入环境。这些过量施用的化肥流入水中,使水中藻类迅速生长繁殖,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导致水体丧失应有功能进入土地中,会改变原有土壤的结构和特性,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减少。另外化肥中过量的重金属成分积存在环境中,若被农作物吸收,会损害人体健康。 2.农药 在我县七里营镇农业试验田里试验实施太阳能灭杀地下害虫,弥补了农药防治地下害虫的缺陷,而且节省资源,节省能源,减除农药残留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然而农村农民普遍使用的还是菊酯类、有机磷种类的农药,农民普遍重视农药的效用,对于一些高效低毒的农药认识了解较少,导致推广使用困难。 资料显示,喷洒粉剂或液体农药,95%以上的或附着在植物表面,或降落到地面,或飘游于空中。由于农药没有得到合理的使用,大部分被浪费,这部分农药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水体,致使水体各种污染物质含量超标,水质恶化。 3.禽畜场

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处理方法

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处理方法 1农田尾水 1.1农田退水的现状 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人们对粮食的刚性需求与日俱增。通过多施化肥来提高产量和收益已成为绝大多数农民的定式思维和习惯。为了提高粮食单产,化肥、农药施用量逐年增加,但利用率却较低,未被利用的化肥和农药随地表径流、农田排水等流入地表水环境引起面源污染问题。较之工业源污染实施清洁生产得到有效治理,过量施肥导致的农田面源污染已成为水体污染最大的污染源,农业面源污染不仅影响水体质量,而且也阻碍农业持续、健康地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面源污染与点源污染是相对的。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溶解性或非溶解性的污染物,如泥沙、化肥、农药等,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地表径流、农田排水等方式流入受纳水体而造成的面源污染。氮、磷是农业面源污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限制性因子。据美国环保局调查,农业面源污染是导致美国40%的河流和湖泊水质不合格的主要污染源。在瑞典,农业源占流域中氮的来源的60%~87%。在荷兰,农业面源污染的总氮、总磷分别占流域污染总量的60%和40%~50%。相比之下,我国作为化肥的生产和应用大国,氮肥的使用居世界之首,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亦不容乐观。据估计,在我国水体污染中,来自农业源的氮占到了水体污染的81%,磷占到93%。而农田生产中,又以水稻生产中不合理田间肥水管理方式导致的营养流失较大,其中氮肥的损失达30%~70%。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26.18%,种植区域广泛;而大面

积的水稻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岭黄河以南,占到70.19%。因此,由稻田直渗、侧渗、地表径流(含人工排水)等方式所带来的水体污染不可忽视。有研究表明,南方太湖流域稻季氮素环境排放总量与施氮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约占总施氮量的30%,其中径流和渗漏分别占到排放总量的25%和18%。而引黄灌区作为我国西北陆大型人工灌区,有大小排水沟200 多条,水稻生产上的大水大肥方式导致氮肥随农田沟渠退水流失进入黄河达到20%~65%;灌溉期排水沟水质总体为重度污染,劣吁类水质占70.0%。 1.2农田尾水的特点 农村面源污染具有排放年变化量较大、路径随机、排放区域广泛等特征,同时,其产流、汇流具有较大的空间异质性,对区域河道、水塘等水体的水环境质量影响较为严重,以太湖流域的直湖港为例,2007年全年水体中的总氮(TN)和总磷(TP)浓度分别平均高达8.98 mg·L-1和0.35 mg·L-1,其主要支流的龙延河近直湖港段,2009 年下半年至2010 年上半年分别平均达7.57 mg·L-1和0.28 mg·L-1。据统计,农村面源污染是造成直湖港流域水质恶化的主要因素,其中的总氮和总磷排放量分别占到总排放量的56.8%和65.6%。同时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等原因,造成水系堵塞、淤积,更加剧了水体水质的恶化。 农田退水中氮和磷元素含量较高,是导致接受其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之

松花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分析

2011年第5期 东北水利水电 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收稿日期]2011-01-21 和树脂崩解微粒,不宜用于配置有机物质分析的试液。离子交换处理能除去原水中绝大部分盐类、碱和游离酸,但不能完全除去有机物。如果用含有有机物的去离子水配置COD Mn 试液,在做水样时其本底值会偏高,影响对样品水的测定。 2 )应先标定好0.1mol/L KMnO 4(1/5KMnO 4)准确浓度,再根据稀释公式把浓度调节到0.01000~0.009600mol/L 范围内, 以减小误差。3) 加入10.00ml 的0.01mol/LKMnO 4和0.01mol/L Na 2C 2O 4时均应用滴定管加药, 这样既快又准。4 )加热的时间应从水浴开始沸腾时计时,时间为30±2min ,时间要卡准。加热时间短,测定结果偏低,加热时间长了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总之,要消除酸性法测定高锰酸盐指数时的误差,必须应用符合标准的纯水,要配制和保存好草酸钠和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准确进行标定,严格控制测定条件。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一个相对的准确测定值。 [参考文献] 水利部水环境监测评价中心,水质分析方法标准汇编[R ]. 松花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分析 林金海,刘宏伟,周波,包化国 [摘要]本文以积累的调查资料为基础,从农村生活污染调查、化肥农药污染调查、分散式畜禽养殖污染调查等3个方面对松花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提出了污染成因以及防治对策。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调查分析;松花湖流域[中图分类号]TV8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624(2011)05-0045-03 (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吉林分局,吉林吉林市132013) 松花湖流域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跨吉林市丰满区、磐石市、蛟河市、桦甸市、辉南县、梅河口市、 柳河县、东丰县、靖宇县、抚松县、江源县、安图县和敦化市等13个市县区。丰满水库大坝以上流域面积42500km 2 ,约占吉林省总面积的22.7%。 松花湖流域建有白山、红石和丰满3座梯级水力发电站。电站建成后形成了白山湖、红石湖和松花湖3个人工湖泊 (以下称三湖),三湖水体总长度约300km ,正常水位水面总面积564.6km 2 , 总库容180.93亿m 3 。丰满水库年径流总量为 133.2亿m 3 ,占第二松花江流域地表水资源量的 81.7%, 占全省地表水总量的38.7%,是吉林省重要的水源基地和水利枢纽工程。 1松花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 1.1农村生活污染调查 调查主要包括2部分,即农村人口生活污水调查和农村人口生活固体废弃物调查。农村缺乏有效的排水措施,生活污水排放到村落沟渠中,污水下渗而污染物在沟渠中大量累积;同时村落地表累积大量固体废弃物,包括生活废弃物以及农作物秸秆,在较大的降雨径流冲刷作用下,这些污染物大多进入河流沟渠系统向受纳水体运移。1.1.1农村人口生活污水调查 农村人口生活污水产生量按照用水及耗水定额进行计算;人均COD 产生量为50g/(人·d );人均氨氮产生量为3.2g/(人·d ) ;人均总氮产生量水生态环境 ·45·

农业面源污染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第20卷第6期 2006年12月水土保持学报JournalofSoilandWaterConservationV01.20No.6Dee.,2006 农业面源污染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柴世伟1’2,裴晓梅3,张亚雷2,李建华2,赵建夭1’。 (1.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2.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3.同济大学,上海200092) 摘要:水环境面源污染的严重性已受到国内外普遍关注,面源污染业已成为国际上水环境问题研究的活跃领域。 从农业面源污染的发生机理和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出发,通过分析农业面源污染与水体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了 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对于面源污染的控制,最佳管理措施(BMPS)现已得到广泛应用。其中,人工湿 地、前置库、缓冲带、水陆交错带、水土保持和农业生态工程等是目前研究和应用较多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水环境;控制技术 中图分类号;X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42(2006)06—0192—04 ResearchonAgriculturalDiffusePollutionandControllingTechnology

CHAIShi—weil~,PEIXiao—mei3,ZHANGYa—lei2,LIJian—hua2,ZHAOJian—ful’’(1.StateKeyLaboratory ofPollutionControlandResources,SchoolofEnvironmentalSc;enceandEngineering,TongjiUniversity,Shanghai200092;2.KeyLaboratoryofYangtzeRiverWaterEnvironment,MinistryofEducation,SchoolofEnvironmentalScienceandEngineering,TongjiUniversity,Shanghai200092;3.TongjiUnivers靠y,Shanghai200092) Abstract:Theponderanceofdiffusepollutioninwaterenvironmenthasbeenattentioned togenerally,andthedif—fusepollutionwasalreadytheactivefieldfortheresearchontheproblemofwaterenvironmentintheworld.Thispaperstartedfromthecharacteristicsandtheoccuringmechanismsofagriculturaldiffusepollution,andanalyzedtheinterrelationbetweenagriculturaldiffusepollutionandthewaterenvironment,discussedtheinfluenceofagri—culturaldiffusepollutiononthewaterenvironment.Thebestmanagementpractices(BMPs)isappliedbroadlyinthecontrollingofdiffusepollution.Andtheconstructed

农业面源污染及其研究新进展

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考试试卷 研究生姓名张舜尧 班级研0811 考试科目面源污染控制 考试日期 课程学时 开(闭)卷论文

农业面源污染及其研究新进展 摘要:面源污染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而农业面源污染又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部分。本文着重介绍农业面源污染形成的机理、控制技术及其新进展。关键词:面源污染机理污染模型 引言 水体环境污染源按照排放方式可分为点污染源和非点污染源即面污染源两种。20世纪90年代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点源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对环境污染的控制主要集中在工业点源上,而没有认识到面源污染的严重性目前,水环境面源污染的严重性已受到国内外普遍的关注。面污染源一般来自农业、森林砍伐、矿业、建筑与城市等几个方面,其中对水体危害最大、程度最重的首推农业面污染源,它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发生区域的随机性、排放途径及排放污染物的不确定性及污染负荷空间分布的差异性[1]。 1 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 农田面源污染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 (1)化肥污染:我国化肥的施用量远远超过国际上为防止水体污染而设置的化肥使用安全上限。全国N:P:K配比为1:0.45:0.17,氮肥用量偏高,重化肥,轻有机肥,造成土壤酸化、地力下降等。化肥营养元素的流失构成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最重要部分。另外,我国的氮肥平均利用率只有35%,大部分除以氨和氮氧化物的形态进入大气外,其余大都随降水和灌溉进人水体,导致地下水中氮、磷物质含量增高,江河湖泊富营养化,成为重要农业面源污染物。 (2)农药污染:我国农药的产量和使用量都居世界前列,但有效利用率不足30%。据调查,喷施的农药若是粉剂,仅有10%左右的药剂附着在植物体上;若是液体时,也仅有20%左右附着在植物体上;农田中施用的农药,除少部分被作物吸收外,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 (3)畜禽粪便污染:我国的畜禽养殖业近20年来发展迅速,畜禽养殖业由农民个体家庭饲养逐步走向集约化、工厂化养殖,而且越来越集中在城市周围。畜禽养殖业的环境污染总量、污染程度和分布区域也随之变化,从养殖场产生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和氮、磷等随每天冲洗的污水流入河道、湖泊,造成水体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处理方法

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处理方法

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处理方法 1农田尾水 1.1农田退水的现状 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人们对粮食的刚性需求与日俱增。通过多施化肥来提高产量和收益已成为绝大多数农民的定式思维和习惯。为了提高粮食单产,化肥、农药施用量逐年增加,但利用率却较低,未被利用的化肥和农药随地表径流、农田排水等流入地表水环境引起面源污染问题。较之工业源污染实施清洁生产得到有效治理,过量施肥导致的农田面源污染已成为水体污染最大的污染源,农业面源污染不仅影响水体质量,而且也阻碍农业持续、健康地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面源污染与点源污染是相对的。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 的溶解性或非溶解性的污染物,如泥沙、化肥、农药等,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地表径流、农田排水等方式流入受纳水体而造成的面源污染。氮、磷是农业面源污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限制性因子。据美国环保局调查,农业面源污染是导致美国40%的河流和湖泊水质不合格的主要污染源。在瑞典,农业源占流域中氮的来源的60%~87%。在荷兰,农业面源污染的总氮、总磷分别占流域污染总量的60%和40%~50%。相比之下,我国作为化肥的生产和应用大国,氮肥的使用居世界之首,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亦不容乐观。据估计,在我国水体污染中,来自农业源的氮占到了水体污染的81%,磷占到93%。而农田生产中,又以水稻生产中不合理田间肥水管理方式导致的营养流失较大,其中氮肥的损失达30%~70%。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26.18%,种植区域广泛;而大面积的水稻种植区主要分布在秦岭黄河以南,占到70.19%。因此,由稻田直渗、侧渗、地表径流(含人工排水)等方式所带来的水体污染不可忽视。有研究表明,南方太湖流域稻季氮素环境排放总量与施氮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约占总施氮量的30%,其中径流和渗漏分别占到排放总量的25%和18%。而宁夏引黄灌区作为我国西北内陆大型人工灌区,有大小排水沟200 多条,水

谈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论文】

谈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现状;治理对策;滁州市 农业面源污染作为农业生产的负面伴随产物,具有随机性大、多样性强、复杂度高、监测难度大等特点[1],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日益凸显,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2]。农业面源污染是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是农村生态系统和农村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形式[3]。当前,我国农业资源环境正遭受着外源性污染和内源性污染的双重压力[4],农业面源污染的多源性、广泛性已成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难点所在[5]。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不仅是提高农产品质量、提升农村环境品质的有效途径和根本措施,也是做好当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重要任务。为此,本文立足于滁州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相关工作,梳理分析了化肥、农药、农膜和畜禽粪便等不同污染源防治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今后滁州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供参考借鉴。 1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1.1农药 农药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施用农药是保证作物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规模的不断扩大,滁州市农药使用主体正逐步由分散的个体农户向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专业化服务组织转移,全市现有统防统治组织2379个,统防统治面积覆盖率达44%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达38%以上,通过病虫精准测报、加快药械替代、实施统防统治、开展绿色防控等措施,指导适期防治,提高农药利用效率、降低农药用量和提升防治效果。全市农药使用量已由2015年最高值5958t(实物量),减至2019年的5017t,减幅为15.8%;平均农药施用量为7.01kg/hm2。农业农村部最新公布数据,2019年全国农药利用率为39.8%,较2015年提高4.6个百分点,但仍比发达国家低10~20个百分点[6],余下的部分农药流失在土壤、水体和大气中,污染农业生态环境。农药的过量使用、结构不合理和不规范使用,导致有效利用率较低,是造成农药对农业环境和农产品污染的主要因素[7]。 1.2化肥 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和保障国家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调查与分析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调查与分析 发表时间:2019-12-16T14:30:45.81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4期作者:贾冀民 [导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是我们党的重大决策,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应有之义,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但农业面源污染范围广,情况复杂,各地污染实情各异,因而我们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尽快加强调查研究,为地方政府提供决策参考,显得迫在眉睫。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调查 一、农业面源污染调查分析 (一)化肥污染 我国农村为了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长久以来一直在泛滥使用化肥,然而这些化肥被农作物全部吸收利用的也就占三分之一,剩下三分之二都会被浪费掉。相关专业人员在对某地进行调查时,发现农作物中的氮肥超量使用的现象极为严重。由于肥料主要成分是盐,农作物的细胞渗透压便会随着土壤中的盐分含量不断的增加。按照这种情况推算,土壤中的盐分越高时,造成农作物的根茎细胞丧失吸收土壤水分的能力,相反农作物根茎中细胞质所含有的水分却被反吸到土壤当中,这无形中对农作物是一种损害。农业化肥使用过程中,会使得土壤的PH值发生变化,尤其是氮肥过量使用的情况下,会造成土壤酸化,我国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蔬菜生产上施肥存在重氮轻磷少钾的现象,由于蔬菜的需钾量比氮素多,造成土壤钾素含量的急剧下降,造成土壤中营养成分比例失调。对农作物过量的采取施肥情况,反倒更容易发生病虫害,水污染中的化肥残留对环境加重污染。 (二)农药污染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全球每年需要消耗六百万吨的农药,并且百分之九十九的农药都在环境中挥发扩散,实际在农作物上利用率只有不到百分之一。我国当前农药使用面积多大1.8亿万公顷次,使用DDT50多万吨,受到污染的农田更超过了1300万公顷。农药多使用喷洒实施的方式,农药中大量的有机溶液以及部分农药会飘浮在空气中,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在我国农药的生产量与使用量都众多,其中杀虫剂最受欢迎。过多未被吸收的农药随之渗入到人们的饮用水当中。人们喝了受到农药污染的水慢慢渗入到身体里,造成人体免疫力系统遭到破坏,从而诱发出现其他疾病。 (三)畜禽养殖污染 由于农民环保意识不强,治理污染设备极其简陋,将高浓度的畜禽养殖废水未经过任何治污处理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泊之中,导致水环境由于氮磷含量超标,促使水质变坏,令水体水质呈现一种富营养化的现象,并且许多农民还用这种高污染的水浇灌农田,致使农作物出现晚熟,甚至绝产的现象发生。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畜禽粪便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产生二氧化硫以及粪臭素等气体,随着空气流动而将这些有毒有害的气体带入到大气层,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四)农村生活污水污染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居多,历史原因居住相对较为分散不密集,促使污染源不能得到较为良好的处理,肆意排放的污水令整个农村生活环境遭受到严重污染,促使生态环境污染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从而使生活污水带有较多的病原菌污染,有毒物质污染等众多污染。 二、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 (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经相关部门科学研究之后,研制出一直可以有效过滤的污水再利用系统,这种系统是将土地处理与暗管排水通过相互之间的有效结合,将生活污水中含有的氮磷很好的去除掉。另外还有一些国家尝试使用蚯蚓进行生态污染处理,通过在土地中接种蚯蚓,从而令污水在处理过程中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而我国则是利用稳定塘处理技术,通过水生生物处理系统将原有的生活污水变成干净净化的饮用水。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可建立污水收集体系。 (二)农业废弃物污染治理 在我国广大农村,农作物秸秆与禽畜养殖废弃物是农村中最为主要的固体废弃物。其主要处理方式就是先对各个村庄的固体废弃物进行收集,再将这些废弃物转送到乡镇,最后这些固体废弃物统一在城市里集中处理销毁。过去固体废弃物秸秆主要是以燃烧的方式进行销毁,在其销毁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浓烟。今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倡导下,将这些秸秆归还农田,还将其制作成建筑材料。 禽畜粪则是将其变成化肥资源,通过固体发酵后转变成有机肥料,使其运用到农田当中,从而有效实现优化利用。农村废旧农膜及废弃农药包装物废弃物处理中,可围绕回收、处理、奖补政策制定等关键环节,提升再利用水平。 (三)化肥污染治理 有效降低化肥配料中污染造成的比例,不但可以有效节约成本,还能减少营养成分损耗与流失,从而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优化改善当地环境的资源。肥料技术产业也能够得到飞速发展,该技术是对原有化学成分进行相应的改变,或者在肥料表面上涂抹上半透水等相关物质,令肥料的营养成分得到缓慢释放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可以让肥料在进入土壤之后得到慢慢缓解释放,然后被农作物缓慢吸收利用,持有这种技术的肥料效果可以持续维持多个月,从而减少肥料中的氮肥流失。化肥污染可通过改进施肥的方法实现化肥污染的处理。 (四)农药污染治理 近些年来,对于重大病虫灾害问题,相关单位联合实行化学农药的污染控制研究项目。由于农药在水和土壤中很难达到降解效果,随着生物基因工程项目的飞速发展,许多专家学者都在尝试通过使用工程菌来降低消解农药残留问题,并将农药酶的基因转嫁到载体上,从而解决农药残留问题。农药污染还可通过非酶促降解的方式,是微生物降解化学农药的一种有效方式,指微生物活动过程中由于pH值变化、产生某些辅助因子、化学物质而使有机物降解的现象。 结语: 当前面源污染愈发严重,整个地球的地层表面水源以及地下水源都遭受到面源污染。对此人们逐渐认识到面源污染度给水环境带来的危害。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改善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提高化肥减量化技术与缓释肥料技术,控制好农药残留控制,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农业更为长远的发展。通过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实现农业投入品减量、农业面源污染物减排,促使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