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证券市场弱态有效性的检验(ppt 21)
- 格式:pptx
- 大小:342.79 KB
- 文档页数:22
中国股票市场弱式有效性的检验摘要:中国股票市场是否达到弱式有效一直备受各方关注和争议,鉴于此,文章提出中国股票市场已基本达到弱式有效,并用两种检验方法对此观点进行了论证。
文章介绍了两种检验方法,即ADF检验和游程检验,并运用这两种检验方法对中国股票市场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结论。
关键词:中国股票市场;弱式有效性;ADF检验;游程检验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3-0064-03 所谓市场有效率,就是该资本市场在证券价格形成中充分而准确地反映了全部相关信息。
如果市场中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可获得的信息,投资者可利用技术分析的方法获取超额利润。
市场有效性能够说明市场的成熟程度。
Fama(1970)将市场有效性按其强弱程度化分为三个水平:弱式有效、半强式有效、强式有效。
我国股市自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以来,经过了十多年的历程,从我国现实来看,对市场有效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场是否已达到弱式有效。
吴世农(1993)对深市5家上市公司采用自相关检验模型,得出深市尚未达到弱式有效性结论。
俞乔(1994)运用误差项序列相关检验、游程检验和非参数检验三种方法对沪市和深市1990~1994年的综合指数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标明沪市和深市不具备弱式有效。
陈小悦(1997)采用Dickey-Fuller 检验方法发现深市在1991年已达到弱型效率,而上海股市在1993年后才可以认为实现弱型效率。
范龙振、张兵、李晓明(2003)选取沪市从市场成立时到2003年的综合指数和388只个股为样本,采用渐进有效性检验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为:在1997年之前中国股市无效,1997年之后中国股市呈现出弱式有效。
我国股市自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以来,经过了十多年的历程,从我国现实来看,对市场有效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场是否已达到弱式有效。
吴世农(1993)对深市5家上市公司采用自相关检验模型,得出深市尚未达到弱式有效性结论。
我国股票市场弱有效性研究自从中国股市的历史开始追溯以来,股票市场就一直陪伴着国家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已经对于股票市场的运用和价值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股票市场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但是,这个市场中存在的弱有效性问题却一直困扰着我们。
股票市场的有效性指的是市场中的信息是否得到充分的体现,这直接表现在价格是否能够反映公司的价值和其所处的经济环境。
美国华尔街公认的有效市场假说便认为市场中的信息完全得到了体现。
然而,我国股票市场却被普遍认为存在弱有效性问题。
弱有效性的表现在于市场并没有充分反映所有的信息,而是只反映了部分的信息。
这也就意味着投资者可以利用未被反映出来的信息获得超额利润,这就导致了股票市场中投机行为的出现。
这种情况在我国股票市场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过去几年的市场表现,不难发现市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确实利用未被反映出来的信息获得了超额利润。
这些信息可能包括公司内部的财务信息、政策信息、市场微观环境信息等等。
这就使得市场中普通投资者明显处于劣势位置。
弱有效性的存在对于市场和投资者都是不利的。
它会导致市场的异常波动,从而调动资金的流动方向,并且造成投资者自身的损失。
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个问题进行大规模的研究和探究,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更为完整的信息体系和更为完整的市场环境。
在进行这项研究时,我们必须尽可能地寻找所有可以影响市场的因素,并且对所有这些因素进行完整的归纳和总结。
这可以归纳为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我们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考虑,比如公司的市盈率、市净率、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等等。
同时,我们也必须考虑到市场中的政策环境、市场需求、竞争环境等等。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要搜罗所有可能的信息,最后对所有信息进行综合考虑。
相反,我们应该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通过大量分析和计算,去筛选出对市场中价格变化所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并且对这些因素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另外,也有人认为强化监管是解决弱有效性问题的关键。
159525 证券投资论文对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综述前言在证券市场上,投资者通过关于能影响股价的未来事件的信息来判断证券现在的价格是否合理。
信息能否迅速而准确地影响证券价格取决于证券市场的有效性。
市场有效意味着证券市场能够价格为指针引导资木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最终实现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最优化。
因此对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一、对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检验的评述通过实证检验,我们知道中国证券市场在经历15 年左右的长足发展之后,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基本摆脱了无效率的状态,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整体上仍然还处于弱有效的态势,证券市场所发挥的资源配置的效率还比较低下,而造成我国证券市场弱有效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宏观方面1、证券市场结构不合理首先,缺乏统一的竞争性市场,目前我国的股票分为国家股、法人股、公众股、B 股以及H 股,而国家股与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造成了股票市场人为分割,由于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之间的同股不同权,且价格机制有完全不同,造成了证券市场无法起到基本的资源配置作用,使得不同市场的证券价格失真。
尽管目前已经基本上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但这一现象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其次,在整个证券市场中由政府和国有企业参股控股的企业占到了整个市场的70%,而非公有制上市企业则不足30%,这与非公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格格不入,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证券市场存在一定的歧视和非包容现象,这显然无法避免的会导致整个证券市场的扭曲。
2、证券市场缺乏相应的制度基础首先,行业的监督制度不完善。
目前政府对证券市场的干预还多采取直接干预的方式,缺乏统一的监督机制,而且因部门、地方和小集团利益的矛盾对市场进行人为的分割,从而导致市场扭曲。
其次,法制建设严重滞后,证券市场时而还会出现无法可依的状况,直到98 年《证券法》才姗姗来迟,但是时下仍然有大量的市场行为由于没有法律的约束和限制而导致了严重的后果,所以有关于证券市场的法制建设还任重道远,需要引起有关当局的相当重视。
对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综述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把眼光转向了这个市场。
然而,投资者不可避免地会问到一个问题:中国证券市场有效吗?证券市场有效性是衡量一个市场能否提供理性、公正的定价和信息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综述目前对于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研究成果,并评估中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水平。
1. 有效市场假说有效市场假说是现代证券市场理论的核心,它认为市场上所有可得的信息都已经被充分反映在了股票价格之中,股票价格随机漫步。
有效市场假说分为三个层次:弱式有效、半强式有效和强式有效。
弱式有效指市场上公开信息已被充分反映在股价中,而无法通过技术分析来获得超额利润。
半强式有效指不仅公开信息已经被充分反映在股价中,而且内部信息也已反映在股价中,而无法通过基本分析来获得超额利润。
强式有效指所有信息无论是公开的还是内部的都已反映在股价中。
如果市场是有效的,那么投资者是很难获得超额利润的。
2. 中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几十年来,在全球各地的证券市场,有效市场假说的检验结果并不是一致的,特别是在新兴市场中,更是如此。
在中国证券市场中,也没有例外。
2.1 弱式有效大多数研究表明,中国证券市场在弱式有效方面是相对有效的。
以A股市场为例,对于公开信息,如公司财务报表,新闻公告等,市场普遍平均5天之内即能反映到股价中。
这表明,投资者无法通过分析公开信息来获得超额利润。
2.2 半强式有效然而,在半强式有效方面,中国证券市场显得不那么有效。
研究发现,根据经济学理论基础反映的公司内部信息,与市场的反应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异,通常不能在短时间内反映到股价中。
这意味着,如果投资者能够获得公司的内部信息,就有可能获得超额利润。
不仅如此,许多研究表明,中国证券市场中存在诸多内幕信息和操纵市场的行为,这也导致了市场半强式有效性的下降。
2.3 强式有效中国证券市场在强式有效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强式有效方面,中国证券市场的质量还有待提高。
作者: 刘剑锋[1];蒋瑞波[1]
作者机构: [1]浙江林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浙江临安300311
出版物刊名: 金融理论与实践
页码: 83-87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4期
主题词: 证券市场;弱有效市场;连续复利收益率;方差比
摘要:论文采用方差比方法考察中国证券市场的弱有效性。
结果显示,上证指数、深证成指的短期收益率的方差比统计量支持中国证券市场是弱有效市场,但是中长期收益率的方差比统计量不支持中国证券市场是弱有效市场。
同时子样本区间的结果显示,近十年的证券市场改革,从市场有效性的角度来看是不成功的。
中国股票市场的弱式有效性检验摘要:本文采用游程检验方法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进行随机游走检验。
通过覆盖中国股市60%以上市值的沪深300指数的历史收益率检验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已经达到弱式效率,采用技术分析、图表等历史数据获得持续的超额收益已经变得无效,而运用基本面分析则是广大投资者赚取超额利润的重要工具,也显出加强信息披露制度监管的重要性。
关键词:效率市场假说;游程检验;随机游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股票市场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时代。
许多企业通过股票市场筹集了大量资金,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转换了经营机制,经济效益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同时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我国的股票市场究竟能发挥多大程度的资源配置的功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股票市场额度有效性水平。
效率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理论作为主流金融学和现代投资理论的核心理论基础之一,为市场有效性提供了一个思路。
本文力图对效率市场假说做一定的概述,并通过中国股市的变化做出实证检验,以丰富这一理论的探讨。
一、效率市场假说的概述效率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至少可以追溯到法国数学家巴契利尔(Bachelier)[1]的开创性理论贡献和考利斯(Cowles)[2]的实证研究。
现代队效率市场的研究则始于萨缪尔森(samuelson)[3],后经法玛(Fama)、马尔基尔(Malkiel)等进一步发展和深化,逐步形成一个系统性、层次性的概念,并建立了一系列用于验证市场有效性的模型和方法。
关于市场效率的定义,被采用最多的是法玛(Fama)[4]的定义:“价格总是‘充分’反映可获得信息的市场是‘有效’的”。
后来,马尔基尔(malkiel)[5]给出了更明确的定义:“如果一个资本市场在确定证券价格时充分、正确地反映了所有的相关信息,这个资本市场就是有效地。
中文摘要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金融市场对一国经济的资源配置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而其中股票市场又处在极其重要的地位。
如今,我国正提倡要从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方式逐渐转变为以证券市场为主导的直接融资方式,股票市场的重要性自然是更加凸现。
有效的信息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条件,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直接反映了资本能否根据股票市场形成的价格有效地进行再配置。
如何正确、科学地评价中国股票市场的效率状况,对建立健全证券法规体系和信息披露制度,规范和发展中国股票市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问题,对提高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进行大胆的探索是很有必要的。
我国股市自上世纪90年代初建立以来,已经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源配置、规避风险、宏观调控等作用日益凸显。
本文以具有我国股票市场整体代表性的沪深300指数的日收益率作为样本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和序列相关检验两种方法,检验得出我国股票市场已基本达到弱式有效的结论,并进一步说明,在现阶段的我国证券市场上,已很难再单纯依靠技术分析获取超额利润。
关键词:股票市场,弱式有效性,实证研究,技术分析ABSTRACTIn the real economic life, the financial market plays a fundamental role in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t which the stock market ha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 Today, China is to promote from a bank-oriented indirect financing methods have gradually changed to the securities market as the leading direct financing, the stock market is even more important. Effective information is a prerequisite to achieve optim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it directly reflects the formation of capital and the re-allocation of resources.How to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of China's stock market properly and scientifically, is important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securities regulatory system and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stock market. . Therefore, in this context, the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na's stock market,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na's stock market is necessary.Since the early 90s of last century, China's stock market estab lished,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hina's financial markets, it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resource allocation, avoiding risks and macro-control. In this paper, the sample data is the closing yield of Hu Shen 300 Index from January 2002 to September 2009, using unit root test and serial correlation test to test the weak-form efficiency of China's stock market, and get the conclusion that China's stock market has reached the weak-form efficiency, further shows that the present stage of China's stock market has been very difficult to reap excess profits rely solely on technical analysis.Key W ords:the stock market,the weak-form efficiency,serial correlation testunit root test,technical analysis目录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一、理论综述............................................................... (一)有效市场理论的产生................................................... (二)有效市场的层次划分................................................... (三)有效市场理论(EMH)的国际发展........................................1、理论研究..............................................................2、实证研究.............................................................. (四)国内研究成果.........................................................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选择..................................................... (一)研究方法............................................................. (二)数据选择............................................................. (三)数据处理............................................................. 三、实证研究............................................................... (一)单位根检验........................................................... (二)序列相关检验.........................................................1、序列相关检验理论模型..................................................2、实证过程.............................................................. (三)结论.................................................................1、有效市场理论和技术分析的矛盾..........................................2、技术分析在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一理论综述(一)有效市场理论的产生20世纪6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财务学家尤金•法默(Fama)提出了著名的有效市场理论,又称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cy Market Hypothec-sis,EMH)。
《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分析》一、引言证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金流动与配置的关键平台。
市场的有效性则是指证券价格对信息作出反应的速度与准确性,体现了市场的运行效率和投资者的决策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证券市场逐步成长为规模庞大的金融市场。
因此,对当前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定义与标准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主要指市场信息的高效、快速传递与反应。
这要求市场参与者能够根据所获取的信息作出合理、及时的投资决策,从而使证券价格反映所有相关信息。
市场有效的标准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弱式有效、半强式有效和强式有效。
其中,弱式有效主要针对历史价格信息,半强式有效涵盖了除价格信息外的所有公开信息,而强式有效则意味着所有信息(包括非公开信息)均被反映在证券价格中。
三、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分析(一)历史价格信息的反应从弱式有效的角度来看,我国证券市场在历史价格信息的反应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然而,由于部分投资者仍存在盲目跟风、追涨杀跌等非理性行为,导致市场对历史信息的反应并不完全准确和及时。
因此,我国证券市场在弱式有效性方面仍有待提高。
(二)公开信息的传递与反应在半强式有效的方面,我国证券市场已经具备一定的公开信息传递和反应能力。
公开信息的及时披露对市场价格的波动产生明显影响,市场对多数公开信息已能够做出合理的反应。
但仍然存在部分领域的公开信息未能得到充分披露和有效利用的情况。
(三)全面信息披露的效果在强式有效的层面,虽然我国证券市场近年来加强了监管和打击内幕交易力度,但在全面信息披露和有效利用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
由于内幕信息和非公开信息的存在,导致部分投资者能够获取超额收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的公平性和效率。
四、提高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措施(一)加强监管与执法力度为提高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应进一步强化监管和执法力度,打击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行为,确保市场公平、公正、透明地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