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 格式:ppt
- 大小:957.50 KB
- 文档页数:27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职业划分原则2008-9-6 12:19:35来源: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网友评论0 条点击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下简称《大典》)于1999年5月,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国家统计局共同颁布。
这部《大典》对我国社会职业进行科学规范的划分和归类,全面反映了我国社会职业结构,为我国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供了重要依据。
这部《大典》,是中国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大典,凝集着中国上千名专家、学者及有关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它的颁布,标志着中国职业分类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大典》参照国际标准职业分类,从中国实际出发,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基础上,按照工作性质同一性的基本原则,对我国社会职业进行了科学划分和归类,较为准确地描述了每个职业的工作内容及活动范围,全面客观地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社会职业结构状况。
《大典》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不仅为开展劳动力需求预测和规划,进行就业人口结构,及其发展趋势的统计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而且对开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促进劳动力市场,完善企业劳动组织管理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职业分类结构包括四个层次,即大类、中类、小类和细类,依次体现由粗到细的职业类别。
细类作为我国职业分类结构中最基本的类别,即职业。
《大典》将我国社会职业划分为8个大类、6 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职业。
8个大类分别是:(1)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2)专业技术人员;(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4)商业、服务人员;(5)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6)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7)军人(8)不便分类的其他人员。
《大典》确定大、中、小类和细类(职业)的划分原则:1、大类划分的原则。
大类是职业分类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大类的划分是以工作性质的同一性为主要依据,并考虑我国政治制度、管理体制、科技水平和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发展等因素,将我国全部社会职业大致划分为管理型、技术型、事务型和技能型等职业类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修订版)》(征求意见稿)修订说明为充分开发利用社会人力资源,促进国家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根据国民经济信息与职业分类信息统计的需要,我国于199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下简称99版《大典》)。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反映先进生产服务技术的新职业不断涌现,因产能落后和技术淘汰而导致部分传统职业消失,还有一部分职业的工作任务、职责内容等也出现了调整,我国现实社会的职业分类体系已发生了较大变化。
因此,为适应社会产业业态的客观变化,满足国家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以及从业者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对99版大典进行重新修订。
制定与实施国家职业分类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
1995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69条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1999年5月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编纂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大典》,建立了国家职业分类体系。
该体系是按照国际劳工组织颁布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基本原则和描述结构,借鉴了发达国家的职业分类经验,并兼顾我国国情研究制定的。
《大典》颁布以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许多领域的职业技术伴随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发生了较大变化,对从业者的劳动方式及职业素质要求也发生了相应变化。
因此,本次《大典》修订在职业分类体系、职业定义及描述内容等方面均有较大变动与修改。
本次修订针对99版《大典》职业分类存在的主要问题,修订补充了职业描述信息;为适应社会形态与经济结构调整,新增了职业信息描述项;在系统分析研究国际劳工组织、美国、英国、德国等12个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职业分类的基础上,采用国际通用的职业分类原则与方法,结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我国社会职业发展现实,构建了符合新时期职业发展、便于国际职业信息的交换与比较的国家职业分类体系。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一)《大典》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建设人才强国为目标,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结合我国实际,借鉴国际职业分类先进经验,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职业分类体系,促进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职业分类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 “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是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编制的。
●中央、国务院50 多个部门以及有关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和部分企业的近千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编制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编制工作于1995 年初启动,历时 4 年,1999年初通过审定,1999 年5 月正式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 个大类,66个中类,413 个小类,1838 个细类( 职业) 。
8 个大类分别是: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其中包括 5 个中类,16 个小类,25 个细类;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包括14 个中类,115 个小类,379 个细类;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其中包括 4 个中类,12个小类,45 个细类;第四大类:商业、服务业人员,其中包括8 个中类,43 个小类,147 个细类;第五大类: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其中包括 6 个中类,30个小类,121 个细类;第六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其中包括27 个中类,195 个小类,1119 个细类;第七大类:军人,其中包括 1 个中类,1 个小类,1 个细类;第八大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其中包括 1 个中类,1 个小类,1 个细类。
目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确定了实行就业准入的87 个职业目录。
分别是:车工、铣工、磨工、镗工、组合机床操作工、加工中心操作工、铸造工、锻造工、焊工、金属热处理工、冷作钣金工、涂装工、装配钳工、工具钳工、锅炉设备装配工、电机装配工、高低压电器装配工、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电工仪器仪表转配工、机修钳工、汽车修理工、摩托车维修工、精密仪器仪表维修工、锅炉设备安装工、变电设备安装工、维修电工、计算机维修工、手工木工、精细木工、音响调音员、贵金属首饰手工制作工、土石方机械操作工、砌筑工、混凝土工、钢筋工、架子工、防水工、装饰装修工、电气设备安装工、管工、汽车驾驶员、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化学检验工、食品检验工、纺织纤维检验工、贵金属首饰钻石珠宝检验员、防腐蚀工农林牧鱼水利业生产人员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检疫检验员、沼气生产工商业、服务业人员营业员、推销员、出版物发行员、中药购销员、鉴定估价师、医药商品购销员、中药调剂员、冷藏工、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西式烹调师、西式面点师、调酒师、营养配餐员、前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保健按摩师、职业指导员、物业管理员、锅炉操作工、美容师、美发师、摄影师、眼镜验光员、眼镜定配工、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家用电器产品维修工、钟表维修工、办公设备维修工、养老护理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秘书、公关员、计算机操作员、制图员、话务员、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
2024海南省考评员应知应会题库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5题)1.()年劳动保障部有关部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系统地对职业进行了科学的分类。
A.1999B.2000C.2001D.20022.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采取()方式。
A.点线结合B.条块结合C.多面结合D.多元结合3.对某一特定职业进行分析与研究,通常采用()法。
A.岗位分析B.技能分析C.职业分析D.工种分析4.按动作划分,人的技能基本上划为两大类,即言语技能和()。
A.心理技能B.肢体技能C.心智技能D.生活技能5.()反映试题所考查的是哪些鉴定要素,刻划了一道试题所考查内容的目标。
A.特征参数B.鉴定细目表C.层次属性D.鉴定点代码6.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实行()命题原则。
A.国家统一B.全省统一C.行业统一D.鉴定所统一7.考评员由本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师、高级技师担任,其中技师、高级技师不少于()。
A.二分之一B.三分之一C.四分之一D.五分之一8.认识层次中的()是指人脑对过去所经历的事物的反映。
A.应知B.记忆C.理解D.应用9.考评人员职业道德的基础是()。
A.廉洁公正B.等价交换原则C.市场规律D.社会风尚10.我国的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在1978年至1987年,经历了一个()阶段。
A.初创B.恢复C.调整D.转轨11.建立一个()的职业标准体系是保证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前提。
A.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B.以职业活动为起点,以职业技能为核心C.以职业活动为核心,以职业技能为导向D.以职业活动为核心,以职业技能为起点12.区分度通过()的比例差值来计算。
A.试题难易度多少B.鉴定要素细目表C.鉴定点代码D.鉴定者与未通过鉴定者13.()技能鉴定工作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综合管理。
职业分类大典(2015版)—国家职业标准一、引言1.1 国家职业标准的重要性国家职业标准是国家对各行业职业的规范和认定,是对不同职业所需技能和能力的明确要求,有助于指导人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并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
2015年版的职业分类大典是根据国家职业标准所编制的,涵盖了广泛的职业范围,旨在为社会各界提供一个权威的职业分类指南。
1.2 本文的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对2015年版的职业分类大典中的国家职业标准进行全面而客观的介绍,通过分类、分析、解读该职业标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不同职业的要求和特点,并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国家职业标准的概念和体系2.1 国家职业标准概述国家职业标准是国家对各类职业所需能力要求和职业素质的统一规定,是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依据和指导。
国家职业标准的制定依据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旨在为不同职业的从业者提供明确的职业素质和技能要求,推动各行业的专业化和标准化发展。
2.2 国家职业标准的体系国家职业标准体系是由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职业标准三部分组成。
职业标准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核心,是评价职业人才能力水平的依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是对职业人才技能等级的划分和评价标准;职业标准是对不同职业所需的技能、知识、能力、素质和工作特点的详细要求和规范,是各行业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规范和依据。
三、2015年版职业分类大典3.1 职业分类大典的编制目的2015年版职业分类大典是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和国家经济产业的发展情况,对国内职业进行了全面的分类和规范,旨在为社会提供一份权威的职业分类指南,为人才选拔、职业指导、教育培训、职业预测和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分析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促进各行业的人才队伍建设和职业发展,并推动国家经济产业的健康发展。
3.2 职业分类大典的主要内容职业分类大典主要包括职业分类体系、职业分类代码、职业分类索引以及各职业的名称、定义、主要任务、主要工作和从业资格要求等详细信息。
2024年江西省南昌市职业技能认定考评员考核试题答案(完整版)1、判断题(共280题)1. 技师、高级技师职业技能的考核和评审只能由高级考评员承担。
答案:(√)2. 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分为通用职业鉴定和特种职业鉴定两大类。
答案:(×)3. 职业的产生基础是社会劳动分工。
答案:(√)4. 行业特有职业(工种)技能鉴定管理由行业部门(集团公司)劳动保障工作机构负责。
答案:(√)5. 现代社会在,职业仅仅是人们谋生的手段。
答案:(×)6. 1998 年劳动保障部有关部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系统地对职业进行了科学的分类。
答案:(×)7. 国家职业标准是管理标准。
答案:(×)8.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要加强劳动保障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集团公司)的协作与配合,实行条块结合的原则。
答案:(√)9. 鉴定点是考核命题的直接依据。
答案:(√)10. 我国职业分类采用国际通行的做法,将现有职业逐级分层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细类,依次体现由粗到细的职业类别。
答案:(√)11. 职业资格考试成绩评定按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中较高的成绩确定。
答案:(×)12. 到目前为止,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工作体系。
答案:(×)13. 秘书职业资格考试通过试卷对鉴定对象的知识能力进行考评,这种考评方式被称为问卷法。
答案:(√)14. 操作技能考核试卷组卷结果由操作技能考核准备通知单、操作技能考核试卷和操作技能考核评分记录表组成。
答案:(√)15. 目前国家普遍采用以题库自动生成试卷为主要形式的操作技能考核命题方式。
答案:(×)16. 职业技能鉴定信息统计按照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体系分级分层,逐级上报。
答案:(√)17. 职业标准制定的范围是《职业分类大典》中存在的职业和正式发布的新职业。
18. 统一组织形式职业技能鉴定是指命题标准和水平具有一致性的鉴定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