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副部级以上单位主要领导成员名单
- 格式:xls
- 大小:181.50 KB
- 文档页数:3
盘点:我国副部级及其以上的干部有多少人昨晚聊了一下中管干部,大家都对副部级以上干部比较感兴趣,今天就简单给大家盘点一下我国副部级以上干部有多少人。
局座作为少将也应该会享受副部级待遇副部级的定义就不赘述了。
首先来盘点一下我们很熟悉的省一级的副省部级及其以上干部。
以四川省为例,省委常委13人,人大副主任7人,非常委副省长7人,非常委政协主席副主席10人,两高2人,合计39人。
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划共1326人。
15个副省级城市书记一般为省委常委,除书记外,人大、政府、政协一把手均为副部级,共45人,合计共1371人。
中共中央直属正部级机构或者事业单位共18个,按照中组部的配置架构8个副部长,不算进入政治局或其他国家机关的领导,共144人。
副部级机构13个,按照一个2人,共26人。
国务院正部级单位共55个,按照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平均10个副部长以上领导计算,共550人。
副部级单位23个,按照一个2人,共46人,党中央国务院共766人。
全国人大下设15个机构,按照每个机构12个,共180人。
全国政协下设9个专门委员会,按照每个委员会12个,共108人。
两高共24人。
人民团体共8个,每个机构按照6人,共48人。
全国84个副部级以上国企,按照一个国企2人,共168个。
32所副部级高校校长书记各一人,共64人。
8个参政党按照一个6人,共48人,以上合计640人。
按照上述合计2777人,似乎与传说中的约5000人相差甚远,这个时候一个庞大的团体即将出现,那就是两院院士。
我国的两院院士也是副部级的,两院院士合计1600人。
加上上述2777人共4377人,此外还有一些副部级官员在正厅级岗位上没有加入。
通过以上盘点,大家对于我国副部级以上干部基本上有了了解,我等还是脚踏实地慢慢往上升吧。
中国行政级别对应的职位随着中国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中国的行政管理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和调整。
行政管理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机构和机构间的关系,它是政府运作的基础和支撑。
行政级别是行政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政府机构的职能和权力范围。
本文将介绍中国行政级别对应的职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的行政管理体系。
一、中央行政机关中央行政机关是指中央政府的各个部门和机构,是国家最高行政权力机关,其职责是领导和管理全国的行政工作。
中央行政机关的行政级别从高到低依次为:1. 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国家主席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领导人,负责领导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工作;国务院总理是国务院的负责人,负责领导和管理国务院的各个部门。
2. 国务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是国务院的成员,负责领导和管理国务院的各个部门;国务院副总理是国务院总理的副手,协助总理领导和管理国务院的各个部门。
3. 部长、副部长、局长、副局长、司长、副司长:部长是中央行政机关各部门的负责人,负责领导和管理各自的部门;副部长是部长的副手,协助部长领导和管理部门;局长是中央行政机关各局的负责人,负责领导和管理各自的局;副局长是局长的副手,协助局长领导和管理局;司长是中央行政机关各司的负责人,负责领导和管理各自的司;副司长是司长的副手,协助司长领导和管理司。
4. 处长、副处长、科长、副科长:处长是中央行政机关各处的负责人,负责领导和管理各自的处;副处长是处长的副手,协助处长领导和管理处;科长是中央行政机关各科的负责人,负责领导和管理各自的科;副科长是科长的副手,协助科长领导和管理科。
5. 科员、助理、实习生:科员是中央行政机关的基层工作人员,负责具体的行政工作;助理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助手,协助领导干部完成日常工作;实习生是在中央行政机关进行实习的学生,通过实习了解和掌握行政工作。
二、地方行政机关地方行政机关是指地方政府的各个部门和机构,其职责是领导和管理地方的行政工作。
中国行政机关级别与组织结构国家级正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国家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家级副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省部级正职: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党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各人民团体(党组)正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正职领导。
省部级副职:中共中央纪委常委,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党组成员)和副部级机关(党组)正职,各人民团体(党组)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省纪委书记,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副职领导,国家副部级企业正职领导,副部级高校党政正职。
厅局(地)正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正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副部级机关(党组)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正职,副省级城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纪委书记。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国有副部级企业的副职和正厅级企业正职领导,省署高校党政正职。
厅局(地)副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副职,副厅级正职。
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正职,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纪委书记国有副厅级企业的正职和正厅级企业副职领导,省署高校党政副职,大专正职。
[在此处键入]
国家干部等级划分表
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干部等级划分表:
一级:国家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主席、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等。
二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秘书长、国务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监察委员会副主任等。
三级: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国家部委部长、中央政府驻港澳特别行政区联络办主任、中央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主任、省级党委书记、省级政府省长等。
四级:国务院副部长、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省级党委常委、省级政府副省长等。
五级:国家部委副部长、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省级党委委员、省级政府副省级以下领导职务等。
六级: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副主任级别以下职务、地、市、县(区)党政主要领导职务等。
七级:地、市、县(区)党政副职等。
八级:地、市、县(区)党政正职等。
九级:地、市、县(区)党政副职(正科级)等。
十级:地、市、县(区)党政副职(副科级)等。
以上是国家干部等级划分表的一般标准,实际标准会根据具体职位和职务要求进行调整。
中国现代官位级别的排列
中国现代官位级别是按照一定的级别等级和层次结构来划分的。
官职分为正职、副职和非正式职位等。
官位级别的排列可以分为国家级别和地方级别。
现代中国国家级别官位如下:
一、国家常务
1.主席
2.国务委员
3.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二、国家最高层级官员
1.国家主席
2.国务院总理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4.国务委员
5.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6.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三、国家领导层
1.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2.国家主席
3.国务院总理
4.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5.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8.国务委员
四、国务院领导层
1.国务院总理
2.国务委员
3.国务院秘书长
4.各部委部长
5.国务院组成部
门主要官员
五、省级及以下领导层
1.省委书记
2.省长
3.副省长
4.市委书记
5.市长
6.副市长
7.县委书记
8.县长
9.副县长
在中国官方社交媒体上,崛起了一个“官星掉落计划”话题,许多中国互联网用户在上面分享他们所知道的官员的丑闻和负面新闻。
这个话题迅速在中国互联网上成为热门话题。
我国的部级、副部级单位一、国家级1. 中共中央委员会2. 中央政治局3.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4. 全国人大常委会5. 国务院6. 全国政协7. 中央军委二、副国级1. 中央纪委2. 最高人民法院3. 最高人民检察院三、部级党内:1. 中央办公厅2. 中央政法委员会3. 中央组织部4. 中央宣传部5. 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6.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7. 中央对外联络部8. 中央政策研究室9. 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国家平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外事办公室)10. 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11. 中央对外宣传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2. 中央财政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13.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14. 中央委员会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15.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16. 中央委员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17. 中央直属机关事务治理局18. 中央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19. 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20. 中央党校21. 中央文献研究室22. 中央党史研究室23. 主席办公厅国务院:1. 外交部2. 国防部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4. 教育部5. 科学技术部6.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7.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8. 公安部9. 国家平安部10. 监察部11. 民政部12. 司法部13. 财政部14. 人事部15.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16. 国土资源部17. 建设部18. 铁道部19. 交通部20. 信息产业部21. 水利部22. 农业部23. 商务部24. 文化部25. 卫生部26.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7. 中国人民银行28. 审计署29.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委员会30. 海关总署31. 国家税务总局3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33.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34.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35.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36.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37. 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38. 国家体育总局39. 国家平安生产监督管理总局40.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41.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42.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43. 国务院研究室44. 新华通讯社45. 中国科学院46. 中国社会科学院47. 中国工程院48. 国家行政学院49.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50. 国家电力监督管理委员会51.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52.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53.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54.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会理事会55. 人民日报社56.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殊行政区联络办公室57. 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殊行政区联络办公室社会团体:1. 中华全国总工会委员会2.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会3. 中华全国妇廉联合会委员会4.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5.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6.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7. 中国作家协会8.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联合会9.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10.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11.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12.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13. 中国红十字会14.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3217网络供应15.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16.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17. 中国法学会18.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19.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20.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21.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地方:1. 省(22个: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福建省、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安徽省、江西省);2. 自治区(5个: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3. 直辖市(4个: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
行政级别国家级正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国家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家级副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省部级正职: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党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各人民团体(党组)正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正职领导。
省部级副职:中共中央纪委常委,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党组成员)和副部级机关(党组)正职,各人民团体(党组)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省纪委书记,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副职领导,国家副部级企业正职领导,副部级高校党政正职。
厅局(地)正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正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副部级机关(党组)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正职,副省级城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纪委书记。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国有副部级企业的副职和正厅级企业正职领导,省署高校党政正职。
厅局(地)副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副职,副厅级正职。
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正职,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纪委书记国有副厅级企业的正职和正厅级企业副职领导,省署高校党政副职,大专正职。
中国官级顺序
中国的官级顺序如下:
1.国家主席:一级;
2.国务院总理:一级;
3.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四至二级;
4.部级正职、省级正职:八至四级;
5.部级副职、省级副职:十至六级;
6.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十三至八级;
7.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十五至十级;
8.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十八至十二级;
9.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二十至十四级;
10.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二十二至十六级;
11.科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二十四至十七级;
12.科员:二十六至十八级;
13.办事员:二十七至十九级。
国家机构级别对应表
1.部级的职能部门。
办公地点在北京。
部门领导称部长、副部长,与省里的省委书记、副书记、省长、副省长、人大主任、副主任、政协主席、副主席同级。
部里一般下设办公厅、****司,****局。
一般称司长或局长,简称司局级或厅局级(他们与省值职能部门的厅长,市里的书记、市长等主要领导是相同的级别),司里会再分成处(处长、副处长,与市级职能部门的局长、副局长,县或区里的书记、县或区长等主要领导是相同的级别)。
2.省级的职能部门。
办公地点在省会。
部门领导称厅长、副厅长,与市里的书记、副书记、市长、副市长、人大主任、副主任、政协主席、副主席同级。
一般下设是办公室、****处(与部里的司下面的处的级别相同,省级部门的处里一般不再设机构)。
3.市级的职能部门。
部门领导称局长、副局长,与县或区里的书记、副书记、县(区)长、副县(区)长、人大主任、副主任、政协主席、副主席同级。
一般下设是办公室、****科(与县里的职能部门的局长,乡镇长的级别相同)。
4.县或区级的职能部门。
部门领导称局长、副局长,与乡或镇里的书记、副书记、乡(镇)长、副乡(镇)长、人大主席、同级。
一般下设是办公室、****股。
省级的副省级领导:纪监委书记、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统战部长、政法委书记
市级的副厅级领导:纪监委书记、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统战部长、政法委书记
县级的副县级领导:纪监委书记、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统战部长、政法委书记
部长=省长;司长=局长(部级部门)=厅长=市长;处长=局长(市级部门)=县长;科长=局长(县级部门)=乡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