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豪斯的家具设计时期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2.92 MB
- 文档页数:39
德国包豪斯的历史历史背景欧洲工业革命之前的手工工艺生产体系,是以劳动力为基点的。
而工业革命后的大工业生产方式则是以机器手段为基点。
手工时代的产品,从构思、制作到销售,全都出自艺人工匠之手,这些工匠以娴熟的技艺取代或包含了设计,可以说这时没有独立意义上的设计师。
工业革命以后,由于社会生产分工,于是,设计与制造相分离,制造与销售相分离。
设计因而获得了独立的地位。
然而大工业产品的弊端是:粗制滥造,产品审美标准失落。
究其原因在于:技术人员和工厂主一味沉醉于新技术、新材料的成功运用,他们只关注产品的生产流程、质量、销路和利润,并不顾及产品美学品味。
而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在于艺术家不屑关注平民百姓使用的工业产品。
因此,大工业中艺术与技术对峙的矛盾十分突出。
19世纪上半叶,形形色色的复古风潮为欧洲社会和工业产品带来了华而不实、繁琐庸俗的矫饰之风,例如罗可可式的纺织机、哥特式蒸汽机、以及新埃及式水压机。
产品设计中如何将艺术与技术相统一,引发了一场设计领域的革命,以下三个运动作为标志,也是在包豪斯产生之前欧洲艺术设计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革命。
19世纪后期英国人威廉·莫里斯发起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发起人威廉·莫里斯对当时出现的缺乏艺术性的机械化批量化产品深恶痛绝,他同时十分反对脱离实用和大众的纯艺术。
1861年,莫里斯与友人合作成立了一家“绘画、雕刻、家具和金属制品美术工匠公司”,这在艺术设计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由美术家亲自设计并组织生产的机构,但其背离了工业革命的必然趋势,否定代表新生产力的大工业机器生产,使他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机器生产产品技术与艺术的矛盾。
1900年前后以法国和比利时等国为中心的新艺术运动主张艺术与技术结合,提倡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
主要成就体现在家具与室内设计方面,主要贡献在于继承了英国“艺术手工艺运动”主张的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并使这种新的设计理论和观念在欧洲各国得到了比较广泛的传播。
包豪斯时期的艺术与设计【摘要】包豪斯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学派之一,其以简洁、功能性和现代主义理念而著称。
本文将介绍包豪斯学派的特点,探讨其设计理念对后世的影响,分析包豪斯时期的建筑和家具设计,以及包豪斯对当代设计的影响。
结尾将总结包豪斯时期的艺术与设计特点,探讨其影响与价值,展望包豪斯的未来发展。
通过本文的探讨,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包豪斯时期的艺术与设计,以及其对当代设计领域的持续影响。
【关键词】包豪斯时期、艺术、设计、学派、特点、设计理念、影响、建筑设计、家具设计、当代设计、总结、影响、价值、展望1. 引言1.1 包豪斯时期的艺术与设计简介包豪斯时期是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的一段重要历史时期,以其独特的艺术与设计风格而备受推崇。
包豪斯学派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教育的新篇章,其致力于将艺术与工艺相结合,追求简洁、功能性和实用性。
包豪斯的创始人包括华尔特·格罗皮乌斯、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和玛丽安娜·勒莫。
他们的设计理念深受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影响,注重材料的选择和制作工艺的精湛。
包豪斯设计师们常常运用简单的几何形状和清晰的线条,打破传统的装饰性风格,强调功能性和实用性。
包豪斯时期的建筑设计具有鲜明的现代主义特征,尤其以俐落的线条和现代感十足的外观而著称。
包豪斯时期的家具设计也备受瞩目,其简洁、实用的风格对当代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包豪斯时期的艺术与设计风格独具一格,其影响至今仍然深远。
2. 正文2.1 包豪斯学派的特点1.功能主义:包豪斯学派注重功能与形式的结合,追求简约、实用和功能性的设计。
他们认为艺术和设计应该为社会服务,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
2.现代主义:包豪斯学派强调现代化和科技化的设计理念,倡导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进行创新,打破传统的束缚,追求前卫和时尚。
3.简约风格:包豪斯学派的作品通常采用简洁明了的几何形状和线条,以及明快的色彩对比,表现出对简约美感的追求。
包豪斯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19-1925):魏玛时期;第二阶段(1925-1932):德绍时期;第三阶段(1932-1933):柏林时期包豪斯的历程就是现代设计诞生的历程,也是在艺术和机械技术这两个相去甚远的门类间搭建桥梁的历程。
成就有:1)完成了在艺术与工业的鸿沟之间的架桥工作,是艺术与技术获得新的统一。
2)发展了现代的设计风格,为现代设计只是出正确的方向。
构成主义理念。
认为造型的三个基本单位是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
倡导外形坚决表追的机械美学原则。
3)提倡功能主义原则,为“功能主义”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广州陶粒厂广东陶粒厂 编辑:ejdnchh。
摘要现代主义运动时期德国出现的第一所有设计师、建筑师和艺术家组成的在现代设计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设计院校--包豪斯。
作为包豪斯的创始人的格罗皮乌斯设计的建筑、家具、灯具到其他用品都体现了简单、冷漠、几何形的特征;明式家具产生于我国古代于工艺技术发展的巅峰时期,无论从选料、工艺、功能还是美化等方面都达到了实用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明式家具是一种明确的与西方古典艺术截然不同的艺术类别,蕴含着独特的美学思想。
当我们分析包豪斯家具美学的思想和精髓并联系中国明式家具乃至更早时期中国古典艺才体现的美学思想,可以发现二者的趋同性。
关键词:包豪斯家具;明式家具;功能性;简约。
目录摘要 (1)目录 (2)一、引言 (3)二、包豪斯家具设计 (3)三、明式家具设计 (3)(一)古雅精丽的艺术风格 (4)(二)明式家具的线条美 (4)(三)严格的比例关系 (4)(四)多种多样的装饰手法 (4)(五)典型的卯榫结构 (4)四、包豪斯家具与明式家具的美学体现 (5)(一)形式追随功能”与“文质兼备 (5)(二)虚、实相结合的空间艺术 (6)(三)把人作为尺度”与“天人合一 (6)(四)对于二者美学趋同性的思考 (4)五、结语 (8)参考文献 (8)一、引言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化思想领域发生了大动荡。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德法两国成了当时激进建筑思潮最活跃的地方。
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三人是主张全面改革建筑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1919年格罗皮乌斯创立新型的设计学校"包豪斯",在20年代成为建筑和工艺美术的改革中心。
明式家具产生于我国古代于工艺技术发展的巅峰时期,无论从选料、工艺、功能还是美化等方面都达到了实用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尽管我国古代的匠人们在制作家具的时候,出于经验或是传统习俗而运用了很多中国古典美学的理念与元素,并且我们从明式家具中己经挖掘出了很多蕴含其中的美学思想。
之五兆芳芳创作包豪斯(Bauhaus)作为一种设计体系在当年风行整个世界,在现代产业设计领域中,它的思想和美学趣味可以说整整影响一代人.包豪斯对设计的要求是形象上它不采纳模仿何种气概样式,也不作装饰点缀,只是采纳简练和线条清楚的设计.简练又实用是包豪斯时代的标记,也是我们时代的标记之一.在3月19日深圳家具展上,由包豪斯的设计师们带来的一系列作品展现了包豪斯一贯的繁复和功效主义气概.用金属,夹板,塑料和玻璃制造的几何概念作品,多以圆形和方形,或其它空间感较强的立体图形组成,给人以新颖时尚的都市现代感.可以看到,包豪斯家居产品的色泽普遍采取冷色调的彩色两色,少有的白色或圆形图案也是凸显了它的简练概念.这盏红白相间的灯,没有任何斑纹,仅仅以圆形的流线设计和白色展台来延伸它的时代感,不愧为实用主义的建议者.包豪斯千件作品庆建校90周年“良多人对于包豪斯代表了什么有自己清晰的见地,但那只是故事的一部分.”包豪斯柏林分部校长Annemarie Jaeggi 说,“我们想向大家展示它在不合时期吸收了不合的概念并成长出不合的形态.”这个(其实不那么)“清晰”的关于包豪斯的概念属于1926年至1928年的时期,当时校舍刚搬家到德绍.这一由格罗皮乌斯亲自设计的修建是早期现代主义修建的典范,其形象也在此后成为了包豪斯的标记.而其教师队伍中囊括了良多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和设计师:约瑟夫·阿尔伯斯(Josef Albers)、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还有保罗·克利(Paul Klee);拜耶教绘画,布罗威尔教家具设计,拉斯洛·莫霍利-纳吉(Laszlo Moholy-Nagy)教产业设计,奥斯卡·施莱默(Oskar Schlemmer)教扮演,京塔·施托尔茨(Gunta Stlzl)教纺织,而格罗皮乌斯亲自教授修建.格罗皮乌斯设计的冰川般优雅的校舍里装满了布罗威尔的闪闪发光的玻璃以及金属家具,并形成了无法磨灭的“包豪斯气概”,对于普罗大众而言,这种气概迅速与“现代气概”密不成分了.布罗威尔1926年设计的俱乐部椅康定斯基作于1924年的无题作品德绍时期技巧层面的绚烂富丽虽然很诱人,但只是包豪斯的一个篇章,正如Jaeggi博士指出的那样.包豪斯在魏玛的早年时期因格罗皮乌斯和教师约翰内斯·伊滕(Johannes Itten)之间的权力斗争而蒙上了阴云,后者是后来很是流行的拜火教成员,对于天性的、精神上的成长创造力的办法很是着迷.学校的第一份宣言的封面上是利奥尼·费宁格(Lyonel Feininger)的一个古教堂的木刻作品,当时良多学生的作品具有原始的气概.柏林展览中的一件重要作品是布罗威尔在1921年草草砍出来的非洲木椅,还有施托尔茨手工编织的坐席.他们俩都是魏玛时期包豪斯的学生,而在德绍时期他们成了老师.直到1923年,伊滕离开包豪斯,其继任者莫霍利-纳吉抵达,包豪斯学校才将自己重塑为一所现代主义的圣地.莫霍利-纳吉对于结构主义的兴趣点燃了教师及学生们创作的烈火,他们以“艺术和技巧:新的统一”作为口号,并开始筹划着搬到德绍.格罗皮乌斯在到德绍2年撤退退却休.此次在柏林的回首展还向大家展示了新的校长——共产主义修建师汉斯·迈耶(Hannes Meyer)如何采取一种更加实用的哲学,鼓动勉励学生为大众做设计.在家具任务坊里,金属和玻璃被胶合板代替,口号也变成“流行需要代替奢华”.包豪斯人散落世界2年后,密斯·范德罗代替了迈耶.尽管在任校长期间密斯·范德罗得破费良多时间与当地的纳粹弄好关系,他仍是把自己关于“现代修建”的思想灌注贯注给了学校.此次柏林展览以1932年一位学生山胁巌(Iwao Yamawaki)的蒙太奇作品为结束,展示了纳粹踩踏包豪斯校舍的图像.1933年学校封闭后,包豪斯人纷繁逃离德国,记实与讲述包豪斯历史的战斗开始了.格罗皮乌斯占据了上风.作为哈佛大学的教授,他向几代美国修建师灌注贯注了他对于包豪斯的看法以及对于相关事件的视角,并于1938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包豪斯展览中更普遍地传播了自己的思想.而曾追随他的同事也纷繁做着同样的事情,布罗威尔在哈佛,阿尔伯斯在黑山学院然后是耶鲁,密斯在伊利诺伊科技学院,莫霍利-纳吉在芝加哥的新包豪斯.而那些留在欧洲的包豪斯人多半没有那么幸运,其中良多在二战中及二战后不久死去.布兰德和迈耶等人则逐渐隐没于苏联的统治下,他们的设计思想被批判为“陈旧迂腐蜕化”的.直到1960年代晚期,当东德以及其他共产主义国度重新开始认识到包豪斯的价值,大部分包豪斯人都已经退休或去世了.他们没有机遇说出他们自己的故事,这也是为什么格罗皮乌斯的描述直到现在都是最持久和流行的故事.1996年包豪斯在魏玛和德绍的校舍被列入世界遗产庇护名录.包豪斯在德绍的校舍是早期现代主义修建的典范魏玛包豪斯设计学院学生作品-平面类卡卡片,书籍,概念图形设计等片注重探索和研究的包豪斯包豪斯设计的华根菲尔德台灯20世纪初设计的椅子产业设计以人为本..将艺术与产业联系在一起.。
包豪斯简介包豪斯(Bauhaus,1919/4/1—1933/7),是德国魏玛市的“公立包豪斯学校”(Staatliches Bauhaus)的简称,后改称“设计学院”(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习惯上仍沿称“包豪斯”。
在两德统一后位于魏玛的设计学院更名为魏玛包豪斯大学(Bauhaus-Universität Weimar)。
她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诞生,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豪斯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
“包豪斯”一词是格罗披乌斯生造出来的,是德语Bauhaus的译音,由德语Hausbau(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
历史背景19世纪上半叶,形形色色的复古风潮为欧洲社会和工业产品带来了华而不实、繁琐庸俗的矫饰之风,例如罗可可式的纺织机、哥特式蒸汽机、以及新埃及式水压机。
产品设计中如何将艺术与技术相统一,引发了一场设计领域的革命,以下三个运动作为标志,也是在包豪斯产生之前欧洲艺术设计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革命。
19世纪后期英国人威廉•莫里斯发起的“工艺美术运动(Art and Crafts movement)”。
二十世纪初的德国工业同盟或德国制造同盟包豪斯思想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19—1925年),魏玛时期。
第二阶段(1925—1932年),德绍时期。
第三阶段(1932—1933年),柏林时期。
基础教学包豪斯教学时间为三年半,学生进校后要进行半年的基础课训练,然后进入车间学习各种实际技能。
办学设施包豪斯校舍本身在建筑史上有重要地位,是现代建筑的杰作。
在包豪斯的家具车间,布劳耶创造了一系列影响极大的钢管椅,开辟了现代家具设计的新篇章。
包豪斯的设计教育观念:1.技术和艺术应该和谐统一2.视觉敏感性达到理性的水平3.对材料、结构、肌理、色彩有科学的、技术的理解4.集体工作是设计的核心5.艺术家、企业家、技术人员应该紧密合作6.学生的作业和企业项目密切结合包豪斯学派局限性1.包豪斯虽然对现代设计运动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