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植物组织
- 格式:ppt
- 大小:3.68 MB
- 文档页数:59
药用植物学名词解释《药用植物学》名词解释题1.药用植物:自然界植物的全部、部分或生理和病理产物,具有预防或治疗疾病或疾病的能力有保健作用物质的植物。
药用植物学:研究药用植物的科学。
3.植物组织:是一个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群,由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两大类组成。
4.分生组织:具有分生组织能力的细胞群,可增加细胞数量。
5.后含物:植物细胞由于新陈代谢产生的各种非生命物质,包括营养物质、代谢废物以及次生生物质。
6.导管:由大多数长管状死细胞连接。
每个管状细胞被称为导管分子。
7.筛管:由一系列纵向长管状活细胞组成,每个细胞称为筛管分子。
8.果皮:在次生结构中起次生保护作用的次生保护组织,包括软木形成层、软木层和软木内层。
9.表皮:在初生结构中起保护作用的一种初生保护组织。
10.维管形成层:通常指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根和茎中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部分种次生分生组织。
11.木栓形成层:植物的茎和根等进行次生增粗生长,在皮层内形成的侧生分生组织的一种。
12.初生结构:初生分生组织活动产生的结构。
13.次生结构:次生分生组织活动产生的结构。
14.等功能器官:指功能相同但来源不一定相同的器官。
15.同源器官:指起源相同而在外形、结构、功能上不一定相同的器官。
16.叶脉:叶脉是贯穿在叶肉内的维管束,是叶内的输导和支持结构。
17.叶序:是叶在茎或枝条上有规律排列的方式。
18.心皮:构成雌蕊基本单位,有生殖的变态叶。
19.雄蕊群:是一朵花中所有雄蕊的总称。
20.花卉图案:用字母、符号和数字来表示花卉各部分的组成、数量、排列和相互关系式。
21.花图式:根据花的横切面投影,用特定的图形表示花各部分的组成、数目、形状、排列方相互位置的公式和图解公式。
22.雄配子体:成熟的花粉粒叫雄配子体。
23.雌配子体:成熟的胚囊称为雌配子体。
24.物种:是分类上的基本单位,泛指有一定稳定的地理分布区、一定生理特性和形态特征的生物类群。
实验二植物的组织一、目的要求(一)掌握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的特征及在植物体内的存在部位。
(二)认识几种常见的分泌组织。
(三)学会徒手切片的制作方法。
二、仪器用品、实验材料①新鲜藿香茎②南瓜茎纵切片(每人一片)桔皮横切片(一片示教)川芎根茎横切片(一片示教)南瓜茎横切片(一片示教)黄柏粉末(每室一份)何首乌粉末,50%水合氯醛,稀甘油、蒸馏水、酒精灯。
5%氢氧化钾溶液关木通茎,党参根三、实验内容与方法(一)保护组织:藿香茎横切临时装片的制作与观察取藿香嫩茎切成2~3厘米一段,将横切面削平,沾上一点水,以防止新鲜材料变干,并增加润滑,使组织不易切碎。
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夹住材料,下端用中指托住,右手拿刀片,使刀刃向内并与材料的断面平行。
自材料的左前方向右后方反复拉移刀片,即可将材料切成很薄的片。
反复切时,要随时在断面上沾水。
将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选取最薄的一片,按正规操作制成的临时装片。
先在低倍镜下观察,可见茎呈现四方形,四角具有突出的棱脊。
茎最外为一层表皮,表皮外具有许多毛茸状附属物,尤其在四角处更多。
选取清楚的一角,换高倍观察非腺毛,腺毛及腺鳞的特征。
(二)机械组织1、厚角组织取上述藿香茎徒手切片进行观察,在四个棱脊处表皮下均可见厚角组织。
细胞呈多角形,每一细胞角隅处壁显著增厚。
2、厚壁组织(示教)石细胞及纤维——黄柏皮粉末示教在示教镜下观察石细胞及纤维,比较其结构有何异同?(三)输导组织:导管与筛管取南瓜茎纵切片于低倍镜下,首先自一侧逐渐向内观察切片的整体情况。
其中染成粉红色的带有环状或网状花纹的部分即木质部中的导管。
在木质部两侧即为韧皮部,分清各部后,可观察下列结构:导管:细胞壁加厚部分呈环状、螺旋状或网纹状。
注意你所观察的切片中有几种类型的导管。
筛管:位于导管的两侧,由长筒形细胞上下相连而成,细胞间的横隔壁上有许多小孔即筛孔。
此横隔壁即筛板。
在示教镜下观察南瓜茎横切片中的筛板,与纵切片中的筛板比较。
第二章植物的组织一、单选题1.基本分生组织从其性质上看属于()A.原分生组织 B.初生分生组织 C.次生分生组织D.侧生分生组织 E.居间分生组织2.单子叶植物的根茎增粗有限,是因为其没有()A.原形成层 B.原分生组织 C.原表皮层D.顶端分生组织 E.侧生分生组织3.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养料的组织是()A.基本薄壁组织 B.同化薄壁组织 C.贮藏薄壁组织D.吸收薄壁组织 E.通气薄壁组织4.判断气孔的轴式是观察与气孔保卫细胞直接相连的副卫细胞()A.大小 B.形态 C.来源 D.数目和排列关系 E.特化程度5.属于初生壁不均匀加厚的细胞是()A.厚角细胞 B.厚壁细胞 C.薄壁细胞 D.导管细胞 E.管胞6.厚角组织细胞多直接位于植物体幼嫩器官的()A.表皮下方 B.周皮内侧 C.皮层中 D.维管束中 E.髓中7.蜜腺一般位于萼片、花瓣、子房或花柱的()A.顶部 B.上部 C.中部 D.中下部 E.基部8.不属于分泌组织的是()A.腺毛 B.蜜腺 C.乳汁管 D.油室 E.角质层9.筛胞的存在部位是()A.被子植物韧皮部B.蕨类和被子植物韧皮部C.蕨类和裸子植物韧皮部D.蕨类和裸子植物木质部E.蕨类和被子植物木质部10.豆科植物番泻叶的气孔大多为()A.不等式B.直轴式C.不定式D.平轴式E.环式11.属于输导薄壁组织的是()A.导管 B.筛管 C.髓射线 D.管胞 E.伴胞12.气孔周围副卫细胞数目不定,副卫细胞狭窄,围绕气孔排列呈环状。
该气孔类型是()A.直轴式B.平轴式C.环式D.不等式E.不定式13.气孔周围副卫细胞的数目3~4个,其中有一个显著的小,该气孔是()A.直轴式 B.不等式 C.环式 D.平轴式 E.不定式14.气孔周围的副卫细胞3个以上,其大小相近,形状与其他表皮细胞相似。
该气孔为()A.平轴式B.直轴式C.不定式D.不等式E.环式15.叶表面具星状毛的药材是()A.苏叶B.大青叶C.石韦D. 枇杷叶E.淡竹叶二、多选题1.构成植物的组织的细胞,哪些相同或相近?()A.来源 B.形态 C.结构 D.功能 E.位置2.保卫细胞一般的特点是()A.细胞含有叶绿体 B.比周围的表皮细胞小 C.细胞壁不均匀加厚D.细胞较周围细胞大 E.有明显的细胞核3.影响植物气孔开闭的环境因素有()A.温度 B.湿度 C.酸碱度 D.光照 E.二氧化碳浓度4.石细胞可存在于()A.果肉中 B.叶中 C.果皮中 D.种皮中 E.维管束中5.在器官形成中出现较早,多存在于植物体幼嫩部位的导管是()A.环纹导管 B.螺纹导管 C.梯纹导管 D.网纹导管 E.孔纹导管6.属于外分泌结构的有()A.腺毛 B.油室 C.分泌道 D.蜜腺 E.乳汁管7.属于分泌道的有()A.树脂道 B.油管 C.筛管 D.粘液管 E.微管8.不同类型的维管束分类的依据是()A.韧皮部与木质部的排列方式 B.形成层的有无C.韧皮部与木质部的在器官中的部位 D.有无维管射线 E.有无髓射线9.下列属于分泌组织的是()A.非腺毛B.腺毛C.腺鳞D.黏液细胞E.树脂道10.具有分泌功能的毛茸包括()A.腺毛 B.非腺毛 C.根毛 D.腺鳞 E.密腺11.韧皮部的细胞主要有()A.筛管 B.导管 C.韧皮薄壁细胞 D.木薄壁细胞 E.木纤维12.既属于保护组织,又属于分泌组织的是()A.腺毛 B.非腺毛 C.腺鳞 D.表皮细胞 E.鳞毛13.韧皮部细胞主要由下列细胞组成()A.导管 B.管胞 C.筛胞 D.筛管 E.伴胞14.属于次生分生组织的是()A.束中形成层 B.木栓形成层 C.顶端分化组织D.原生分生组织 E.束间形成层15.筛管不同于筛胞的特征是()A.有筛板和筛孔 B.筛管旁有伴胞 C.有筛域 D.为输导组织E.存在于被子植物韧皮部16.筛管的主要特征是()A.端壁上有筛板和筛孔B.筛管旁有伴胞C.侧壁上有筛域D.存在于裸子植物韧皮部E.存在于被子植物韧皮部17.维管束散在的双子叶植物是()A.毛茛科B.百合科C.木兰科D.天南星科E.石竹科F.睡莲科三、判断题1.成熟的筛管分子是长管状的生活细胞,多年生的双子叶植物老的筛管分子会不断被新筛管取代,而被挤压成颓废组织。
药用植物学复习总结第一章植物的细胞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形态和基本结构一、原生质体原生质体是细胞内有生命物质的总称,分为细胞质、细胞核和质体三部分。
(一)细胞质原生质体的基本组成部分(二)细胞核分为核膜、核液、核仁和染色质(三)细胞器包括质体、液泡、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微管、高尔基体、圆球体、溶酶体、微体等。
前三者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其余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
质体:分为白色体、叶绿体和有色体,它们起源上均由前肢体衍生而来,而且它们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二、植物细胞的后含物植物细胞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的活动而产生的的各种非生命物质,统称为后含物。
(一)淀粉淀粉由多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其分子是为(C6H12O5)n。
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同化淀粉→葡萄糖→贮藏淀粉。
贮藏淀粉是以淀粉粒的形式贮藏在植物根、块茎和种子等的薄壁细胞。
淀粉按脐点分单粒、复粒和半复粒。
含有直链淀粉的淀粉粒遇稀碘液显蓝紫色,支链淀粉则显紫红色。
(二)菊糖菊糖由果糖分子聚合而成,多含在菊糖、桔梗科和龙胆科部分植物根的细胞里。
菊糖遇25%α-萘酚溶液再加浓硫酸显紫红色二溶解。
(三)蛋白质植物中的贮藏蛋白质是化学性质稳定的无生命物质,在种子的胚乳和子叶细胞里多含丰富的蛋白质,它们通常是以糊粉粒的状态贮存在细胞质或液泡里,体积很小。
它们遇碘呈暗黄色;遇硫酸铜加苛性碱水溶液显紫红色。
(四)脂肪和脂肪油脂肪和脂肪油是由脂肪酸和甘油结合而成的酯,也是贮藏的一种营养物质,存在于植物和器官中,特别是种子中。
它们遇碱则皂化,遇苏丹Ⅲ溶液显橙红色、红色和紫红色,遇锇酸变成黑色。
(五)晶体1、草酸钙晶体:形状有单晶、针晶、簇晶、砂晶和柱晶。
草酸钙结晶不溶于醋酸,但遇20%硫酸便溶解并形成硫酸钙针状结晶析出。
2、碳酸钙结晶:加醋酸则溶解并放出二氧化碳,可与草酸钙结晶区别。
3、其他结晶三、细胞壁细胞壁中也含有少量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与液泡、质体一起构成了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区别的三大结构。
药用植物学第一章节——植物的细胞一、植物细胞的后含物(P9-10)淀粉粒(图,区分类型):分为单粒淀粉、复粒淀粉、半复粒淀粉单粒淀粉:一个淀粉粒只具有一个脐点复粒淀粉:具有两个或多个脐点,每个脐点有各自层纹半复粒淀粉:具有两个或多个脐点,每个脐点除具有各自的层纹外,再外面另被有共同层纹二、细胞壁(P12-14)植物细胞特有的三大结构(区分与动物):细胞壁、质体、液泡细胞壁分为三层(由外到内):胞间层(也称中层,为相邻两细胞公用的薄层)、初生壁、次生壁(通透性差)次生壁上面有纹孔纹孔:次生壁形成时并不是均匀增厚的,很多地方留下没有增厚的空隙,初生壁完全没有次生壁覆盖的区域形成的空隙成为纹孔。
有利于细胞间物质交换纹孔包括(图,类型):单纹孔(薄壁组织、韧皮纤维和石细胞)、具缘纹孔(松柏类裸子植物)、半缘纹孔第二章节——植物的组织一、植物组织的种类:分生组织、基本组织、保护组织、分泌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6类)。
后5种均是成熟组织。
1、分生组织: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按来源和功能分类:原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按位置分类:顶端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2、保护组织(1)表皮气孔(图,类型):在表皮上可见一些呈星散或成行分布的小孔,称为气孔。
是气体交换和调节水蒸气的通道常见的5种气孔:平轴式、直轴式、不定式、不等式、环式毛茸:由表皮细胞分化而成的凸起物,具有保护和减少水分蒸发或有分泌物质作用腺毛:有头部和柄部之分,头部膨大,由一到多个细胞组成,位于毛的顶端,能分泌挥发油、黏液、树脂等物质,柄部由一到多个细胞组成,无分泌能力。
(短柄或无柄腺毛为腺鳞)非腺毛:无头、柄之分,自表皮细胞基部向顶端渐尖,由一到多个细胞组成,无分泌功能(2)周皮:由木栓形成层、木栓层、栓内层组成,通常在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茎及根加粗生长时形成,代替表皮起保护作用的一种次生保护组织。
皮孔:植物枝条上一些颜色较浅而凸出或凹下的点状物。
药用植物学名词解释植物组织1.组织:在植物体中,来源和功能相同,彼此密切联系的细胞群称为组织。
2.简单组织:由单一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为简单组织。
3.复合组织:由多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为复合组织。
4.分生组织:细胞具有分裂能力的组织。
5.成熟组织:由分生组织衍生的细胞分化发展而成,通常丧失了分裂能力,形成各种组织,故称为成熟组织或永久组织。
(薄壁、机械、运输、分泌、保护)6.顶端分生组织:位于茎和根主轴和侧枝顶端的分生组织。
7.侧生分生组织:位于茎和根侧方周围的分生组织8.居间分生组织:夹在已经分化的组织区域之间的分生组织9.原分生组织:自胚中遗留下来,始终保持有分裂能力的胚性细胞群。
10.初生分生组织:由原生分生组织分裂所产生的、已经有初步分化、仍具分生能力的细胞群。
(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原形成层)11.次生分生组织:由成熟的薄壁组织经脱分化后,重新形成的具有分裂能力的分生组织。
(维管形成层、木栓形成层)12.薄壁组织:是由一群具有活的原生质体、初生壁较薄的细胞(薄壁细胞)组成的组织。
13.保护组织:覆盖在植物体表面起保护作用的组织。
14.表皮:表皮是包被在植物体幼嫩的根、茎、叶、花、果实的表面、直接接触外界环境的细胞层。
15.周皮:存在于有加粗生长的根和茎的表面的次生保护组织。
16.分泌组织:由具有分泌作用能分泌挥发油、树脂、蜜汁、乳汁、黏液的细胞组成分泌组织。
17.腺毛:具有分泌功能的表皮毛状附属物。
18,蜜腺:一种分泌糖液的外部分泌结构,存在于虫媒花植物的花部。
19.排水器:植物将体内过剩的水分排出体表的结构。
20分泌细胞:在细胞腔内积聚有特殊分泌物的细胞。
21.分泌腔/道:植物体内贮藏分泌物的腔或管道。
22.机械组织:细胞壁明显增厚,具有支持植物体或增加其坚固性以承受机械压力作用的一类植物组织。
23.纹孔:细胞壁加厚产生次生壁时,初生壁上未被加厚的部分,即次生壁上的凹陷。
24.疏导组织:输导组织是植物体中输送水分、无机盐和营养物质的组织。
第二章植物的组织单细胞的低等生物,在一个细胞中可行使各种不同功能,无组织的分化。
高等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变异,逐渐由单cell到多细胞个体,导致细胞分工。
产生了组织——器官。
植物界的大类群组织: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机能相同而又紧密联系的细胞群。
中药材组织构造、细胞形状及内含物特征,是鉴定一种常用和可靠的方法,称为显微鉴定。
第一节植物组织的类型一、分生组织分生组织:植物体内凡能持续保持细胞分裂的机能,不断产生新细胞的细胞群。
存在位于植物生长的部位,使植物生长。
1、按来源的性质分类1)原分生组织:来源于种子的胚,位于根茎的最先端,是由没有任何分化的、最幼嫩的,终生保持分裂能力的胚性细胞组成。
2)初生分生组织:来源于原分生组织衍生出来的细胞所组成。
一方面仍保持分裂能力,但次于原分生组织,一方面开始分化。
可看作是原分生组织到分化完成的成熟组织之间过渡形式。
3)次生分生组织:由已成熟的薄壁组织(如表皮、皮层、髓射线等)经过生理上和结构上的变化,重新恢复分生能力,转变过程中,原生质变浓,液泡缩小。
如木栓形成层,根的形成层,茎的束间形成层及单子叶植物茎内特殊的增粗活动环。
2、按位置分类1)顶端分生组织:位于根、茎顶端,细胞能长期保持旺盛的分裂机能,进行长度和高度生长。
2)侧生分组织:种子植物(除单子叶)根、茎内的侧方周围部分,形成环状。
包括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使根、茎增粗,并使增粗破坏的表皮形成新的保护组织木栓层,并不断更新。
3)居间分生组织:存在于茎的节间基部,叶的基部,总花柄的顶端,子房柄处,是顶端分生组织细胞遗留下来的或已分化的薄壁组织重新恢复分生能力,只保持一段时间,以后即转成成熟组织使植物进行居间生长。
分布于裸子植物、蕨类、单子叶植物(禾本科);双子叶植物(豆科)二、薄壁组织(基本组织)分布:是植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布广、体积大,如根、茎的皮层,髓部,叶肉细胞,花的各部分,果实的果肉,种子的胚乳全部或主要由薄壁组织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