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劳动下册教学计划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2
苏州市苏科版二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第2课《杯垫》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杯垫》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杯垫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审美意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杯垫的设计、制作和装饰三个部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杯垫制作的基本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好奇心,他们对新事物充满热情。
但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中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关注和指导。
此外,学生对杯垫的制作过程和设计理念可能较为陌生,需要在教学中逐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杯垫的制作过程,掌握杯垫制作的基本技能,能够独立完成杯垫的制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合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提高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杯垫的制作过程和基本技能。
2.教学难点:杯垫设计的创新和审美意识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现场演示,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杯垫的制作方法。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制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好杯垫样品,准备制作工具和材料(如布料、填充物、针线等)。
2.学生准备:带好自己的手工工具(如剪刀、针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杯垫样品,引导学生关注杯垫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杯垫吗?它有什么作用?”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杯垫的制作过程,包括设计、制作和装饰三个环节。
展示不同风格的杯垫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
3.操练(10分钟)教师现场演示杯垫的制作过程,边演示边讲解。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始动手制作杯垫。
劳动教学计划与二年级下册教案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二年级学生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成长。
教学内容1. 劳动教育的意义和目的- 通过介绍劳动教育的意义和目的,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
2. 常见劳动技能的培养- 学生将学习一些常见的劳动技能,如剪纸、折纸、绘画等,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安全与卫生教育- 学生将学习劳动时的安全措施和卫生常识,以确保他们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4. 团队合作与分工- 学生将参与小组活动,学习团队合作和分工的重要性,并通过实践体验团队合作带来的成就感。
5. 劳动实践活动- 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各种劳动实践活动,如植树、清洁校园等,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责任意识。
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法- 教师将通过示范演示各种劳动技能和安全措施,引导学生学习和模仿。
2. 合作学习法- 学生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和实践活动,通过互相合作和交流,促进彼此的发展和成长。
3. 情景模拟法- 教师将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在真实的劳动环境中进行实践,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评估- 教师将通过观察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2. 作品评估- 学生将展示自己在劳动实践中制作的作品,教师将评估他们的创造力和劳动成果。
3. 口头评估- 教师将与学生进行口头交流,了解他们对劳动教育的理解和体验,评估他们的学习成果和思维能力。
教学资源- 剪纸、折纸、绘画等劳动材料和工具- 安全教育资料和实践场地- 劳动实践活动所需的物资和设备教学计划教学时间安排本教学计划将在二年级下学期进行,每周安排2节劳动教育课,每节课45分钟。
教学效果评估教学结束后,将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安全意识、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评估。
参考资料- 《劳动教育指导原则与方法》- 《小学劳动教育教案与教学设计》-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与评价》以上为劳动教学计划与二年级下册教案的简要内容。
学会记账(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劳动浙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记账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知道记账是管理自己财务的一种方法。
2. 培养学生学会使用简单的记账方法,能对自己的花费进行记录和分析。
3. 引导学生认识到记账对生活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记账的概念与作用2. 记账的方法与技巧3. 记账的实际操作4. 记账的应用与意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记账的概念、方法和作用难点:记账的实际操作和应用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记账本、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妈妈购物记账,引发学生对记账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导入:介绍记账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明白记账的重要性。
3. 教学记账方法:讲解记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流水账、分类账等。
4. 实际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记账实际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应用与拓展:引导学生将记账应用于生活,如管理自己的零花钱、规划家庭开支等。
六、板书设计1. 记账的概念与作用2. 记账的方法与技巧3. 记账的实际操作4. 记账的应用与意义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记账方法,记录自己一天的花费。
2. 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记账来管理自己的零花钱。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记账。
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记账对生活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理财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导入环节是引起学生兴趣和关注的关键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例、故事、游戏等方式,将学生引入到学习主题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在教授“学会记账”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讲述一个关于记账的有趣故事,让学生了解到记账的重要性,从而引发他们对记账学习的兴趣。
四、实际操作:实际操作是学生学会记账的关键环节。
二年级下册劳动目录二年级下册劳动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劳动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课程之一,搞好劳动课的教学工作可以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劳动方法。
提高劳动技能,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高尚品质。
二、学生情况、本学期二年级学生整体素质不错。
但思想教浮躁,大多数同学热爱劳动,几个别学生劳动态度不端正。
三、教学要求(一)家政1.了解物品洗涤的基本常识,学会清洗衣物、器皿,形成良好的习惯。
2.具有水资源保护的意识,形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3.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养成节约用电的习惯。
4.了解手缝的常用针法,了解制作的一般过程,学习设计,制作简单的布艺品,并作出评价说明。
(二)技术初步1.通过简单的纸塑、泥塑等作品的设计、制作及评价活动,了解简易手工制作的一般过程,掌握相应的制作方法,体验劳动的可贵和创造的愉悦。
2.掌握刻纸、剪纸的基本方法,能设计和制作几种纸制工艺品和纸塑作品,并作出评价。
3.知道泥塑工艺基本材料的特性以及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一些泥塑加工的基本技法,能设计和制作简单的泥塑工艺品,并作出评价。
4.能看懂纸工制作中的剪切线,折叠线,粘贴面等符号,能理解简单的展开图,实物图,操作示意图。
5.通过观赏、讨论、测试等活动,对作品进行简单评价,形成初步的技术作品鉴赏能力。
四、各单元教学要求(一)家政了解手缝的常用针法,了解制作的一般过程,学习设计,制作简单的布艺品,并作出评价说明。
(二)泥工1.通过简单的纸塑、泥塑等作品的设计、制作及评价活动,了解简易手工制作的一般过程,掌握相应的制作方法,体验劳动的可贵和创造的愉悦。
2.知道泥塑工艺基本材料的特性以及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一些泥塑加工的基本技法,能设计和制作简单的泥塑工艺品,并作出评价。
3.通过观赏、讨论、测试等活动,对作品进行简单评价,形成初步的技术作品鉴赏能力。
(三)纸工1.掌握刻纸、剪纸的基本方法,能设计和制作几种纸制工艺品和纸塑作品,并作出评价。
二年级劳动教学计划二年级劳动教学计划 1本期的教学任务、要求及重点如下:1、表演学习自然呼吸,不耸肩,养成良好习惯,注意咬字、吐子,清晰准确,做到有表情唱歌。
2、唱游能随音乐的不同情绪、节奏和节拍的变化,有表情的进行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表演。
3、聆听欣赏优秀儿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泼、雄壮、优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乐器。
4、读谱知识认唱1、2、3、5、6、等几个音,认识连线、延长记号等,并知道作用。
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学唱歌曲聆听音乐以美育人培养兴趣享受音乐教研课题: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措施:(一)以音乐的美感来陶冶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地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在音乐课中渗透适当地思想教育,充分利用音乐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形象的感染和熏陶,寓教于情感,趣味,娱乐之中,使学生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
在心灵上受到启迪。
首先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儿童具有初步爱祖国的情感。
在一年级的新歌及欣赏教材中多次出现《国歌》。
在教学中,利用插图、播放爱国主义影片、画国旗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其次通过欣赏优秀民族音乐曲目,向学生介绍祖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进而进行思想教育,情感上和学生产生共鸣。
学生自然而然地会从心底涌起了浓浓的爱国之情。
另外,向学生介绍音乐家或音乐作品时,可将这些内容编成小故事。
如“音乐神童莫扎特”、“贝多芬和《欢乐颂》”、“聂耳和小毛头”、“高山流水”等许多小故事,让学生在全神贯注地听故事地过程中,被音乐家的崇高的理想、顽强的毅力、乐观的精神吸引,在学生幼小的心灵埋下希望的种子。
从创设情境出发,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审美教育。
二年级下册劳动实践与教案一、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觉劳动的良好习惯。
- 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学会与人共同完成任务。
-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勇于尝试新方法解决问题。
1.2 教学内容- 日常生活劳动:培养学生自己穿衣、整理床铺、收拾餐具等生活自理能力。
- 生产劳动:学习种植、养殖等简单的生产劳动技能。
- 社会公益性劳动:参与社区清洁、帮助邻里等,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1.3 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
- 情景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人合作。
- 游戏教学:设计趣味性劳动游戏,激发学生劳动兴趣。
1.4 教学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劳动表现进行反思和评价。
- 同伴评价:同学之间互相评价,共同进步。
-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劳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给予指导和建议。
二、劳动实践安排2.1 第一周:学会自己穿衣-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穿衣服的能力。
- 教学内容:学习穿衣的基本步骤,掌握正确的穿衣方法。
- 实践任务:学生在家练习自己穿衣,家长进行指导。
2.2 第二周:整理床铺-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整理床铺的良好习惯。
- 教学内容:学习整理床铺的方法,保持卧室整洁。
- 实践任务:学生在家练习整理床铺,家长进行指导。
2.3 第三周:收拾餐具-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自觉收拾餐具的习惯。
- 教学内容:学习收拾餐具的方法,保持餐桌整洁。
- 实践任务:学生在家庭餐后练习收拾餐具,家长进行指导。
2.4 第四周:认识植物-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认识常见植物。
- 教学内容: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认识常见植物。
- 实践任务:学生在家观察家长种植的植物,了解生长过程。
2.5 第五周:种植体验-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动手种植的能力。
- 教学内容:学习种植方法,动手种植植物。
- 实践任务:学生在学校劳动基地种植植物,教师进行指导。
二年级下册劳动课教学计划【标题】:二年级下册劳动课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技能掌握:通过本学期的劳动课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如衣物整理、简单烹饪、清洁卫生等,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
2.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锻炼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
3. 知识理解:让学生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了解并尊重各种职业劳动者,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1. 第1-3周:生活自理篇——学习衣物整理、书包整理、床铺整理等个人生活技能,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
2. 第4-6周:家务劳动篇——教授简单的烹饪技巧(如制作水果沙拉、煮面条等)、餐具清洗及摆放,以及家居环境的基本打扫和维护。
3. 第7-9周:校园劳动篇——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绿化、教室清洁等集体劳动活动,强化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4. 第10-12周:职业认知篇——通过介绍各类职业劳动者的辛勤工作,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每一份职业,激发对未来的憧憬和规划。
5. 第13-15周:综合实践活动——组织“我是小主人”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家中或学校内自主选择一项劳动任务,全程参与并完成,以此检验和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
三、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1. 教学方法:以情境模拟、实际操作、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评价方式:实行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技能掌握程度以及对劳动价值的理解。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家庭劳动教育,提供家校共育的反馈意见。
四、期望效果:希望通过本学期的劳动课程,孩子们不仅能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更能从内心深处懂得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将勤劳的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
小学二年级劳技课教案【篇一:二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二年级劳动教案1、打扫校园教学目的:研究打扫校园,创造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
工具、材料:扫帚、撮箕、水桶、铁铲、竹竿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学学做做卫生委员分派清扫任务(一)打扫操场(二)清扫水沟(三)清扫墙壁注意不要让灰尘落入自己的眼睛。
三、想想练练参加清扫校园的劳动,比一比,看谁的清扫任务完成得最好。
2、打扫操场教学目标:掌握打扫操场的方法,学会正确使用清卫工具,养成注意公共卫生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学会扫除操场上的纸屑、果壳,大的砖块等杂物。
教学难点:掌握打扫操场的正确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课文插图1的投影片学生:竹丝扫帚、畚箕等劳动工具。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发问:我们可以在操场上干哪些事情?二、出示课文插图1、你们看,图上的小朋友在操场上干什么?他们玩得怎么样?2、怎么使不整洁的操场变得整洁,你们有办法吗?三、揭题:打扫操场1、操场上有哪些东西清除掉?2、怎样清除?3、教师讲解正确的打扫方法?四、分工,交代注意事项,各组练打扫,老师注意窥察指导。
五、小结劳动情况把工具摒挡好,放回原处;把手洗干净;表扬劳动中干得好,积极的小同伙。
3、摒挡整顿学校小花园教学目的:学会摒挡整顿花园,爱惜花草树木,维护小花园。
工具、材料:铁铲、簸箕、锄头、铁锹、扫帚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学校美丽的小花园,将校园装饰得绚丽多姿。
爱护校园的花草树木,整理、维护小花园,是我们每一个小学和责任和义务。
2、学学做做(一)修理小路:需要将小路修整成中间高、两边低的龟背形。
(二)清除杂物和杂草。
(三)摆放花木:把开花的盆栽花卉摆放到供大家观赏的适宜地方;没有开花的盆栽花卉,应摆放在适宜它们生长的环境中。
三、想想练练1、为什么要把花园里的小路整修成中4、爱护图书教学方针:晓得要爱惜图书的道理,学会修补图书,养成爱惜图书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如何爱护图书教学难点:教会学生根据图书破损状况进行修补的方法。
二年级下册劳动计划与教案二年级第二学期劳动教学计划一、情况分析经过了上学期的研究生活,了解了学生基本情况:他们头脑灵活,有很强的创作欲望和创新能力,又经过一些基础研究,对手工劳动有有一定的基础和兴趣。
他们对周围的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有着强烈的创作欲。
但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认真做好每一件作品的耐心不够,需要加强辅导。
为了丰富学生课内外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现制订本年级手工劳动计划,使学生认识劳动光荣,从而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生活惯和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的品德,基本上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务事情积极做,集体事物主动做。
二、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创新发展为主线,综合性、开发性的实践活动为主要环节,以活动为主要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活动课程的实验工作,促进学生校内研究同校外生活及需要与兴趣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其获得全面积极的发展。
三、活动目标1.使学生具有根本的糊口本领,观察分析本领。
2.培养学生对糊口的积极态度和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了解信息手艺,劳动手艺等知识。
3.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本性品质,构成对天然的关爱,对社会、对自我的义务感。
4.切实关心后进生的研究和生活,使他们健康地生活,愉快地成长。
四、活动内容及进度放置二月份:我家的新厨房当好小小采购员三月份:厨房中的小窍门凉拌黄瓜尝尝我的手艺学做家常菜四月份:木工技术的一般性知识木蜻蜓制作飞机模型模仿制作尺子五月份:礼品盒刮鳞器笔筒时钟六月份:缝沙包缝鞋套泥塑水果捏泥碗五、活动措施1.认真钻研教材,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和选择课程资源,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上好每一节课。
2.结合当地、本校、本班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厚实的活动,着重指导手工制作,如制作蝶盒、小熊滑车、树叶贴画等。
3.充分利用本地自然、社会资源,校内图书室和活动室等各类资源,为课程服务。
二年级下册教学总计划(教学目标、教材分析、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措施等)劳动教育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既动脑又动手,手脑并用。
这种教学实践活动,正是培养学生创养学生创新意识,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最佳机会。
创造性劳动教学终极目标是鼓励和引导学生增强创新意识,投身创造实践,探索创造途径,养成创新习惯。
一、学情分析本学期我任教二年级,由于学生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差,而且每一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
针对这种情况,了解学生比较困难,但我力争做每个学生的朋友,了解其素质水平,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应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特长和兴趣,关心进步慢的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动手能力及学习该学科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内容主要有4大类:第一类是日常生活劳动,主要安排3方面内容:个人自理坚持做,主食总动员,做好热情小主人,第二类是服务性劳动:服务班级有方法。
第三类是生产劳动,主要安排玩纸捏泥的快乐和养护我的小动物。
第四类是考察探究:生活中的小发现。
三、本册劳动课的教学目标1.知道自己怕事情自己做,减轻父母负担,会整理和清洗简单的衣物,坚持每天自理劳动,学习劳动技能。
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不能浪费,懂得分担家务,感受同家人一起做饭的乐趣,使用电器前要认真看说明书,坚持为家人做主食。
3.知道作为小主人要做的事情,用礼貌热情的方式接待客人,坚持做到学以致用,掌握更多礼仪和技能。
4.根据需要发现新岗位,学会照顾班级植物和整理物品,发现不同的安全隐患,坚持为班级服务。
5.了解交流交通工具的发展简史,懂得交通和科技进步关系,会制作简单的交通工具模型。
6.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在大人的帮助下坚持饲养小动物,学习饲养技能,培养尊重和爱护生命的意识。
7.关注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常识,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热爱生活,做生活的小主人。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主动完成力所能及的生活自理劳动,生活,初步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二年级劳动(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倡导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更多地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教师点拨、指导为导线,以问题探究为主线,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的
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劳动光荣、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道理;从小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遵守纪律、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劳动态度和勤劳俭朴、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等优良品质;初步树立质量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
2.使学生学习一些浅显的手工劳动知识,学会使用一些常用工具。
3.通过劳动课的教学和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和创造精神,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教学措施。
1、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自我活动。
2、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年龄特点,充分体现探索的过程、尝试的过程和创造的过程。
让他们在活动中多动手实践,多动脑思考和多动口表达。
在实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
3、在活动教学中,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可以充分自由,有广阔的活动空间和灵活的活动时间。
解决问题的思路、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活动成果的呈现,学生可以充分自主、自由开动脑筋,大胆想象,积极创新。
4、搞好分层教学,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每个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5、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观的教育,教育学生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实践。
201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