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下高职生思想动态调查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思想动态调查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思想动态调查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高职院校的选拔和培养逐渐成为了职业教育的主要途径。
然而,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高校教育与就业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不适应的问题。
因此,深入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思想动态,对于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本次调查旨在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思想动态,为高职教育改革和就业指导提供依据。
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某省三所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问卷设计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就业观念、求职能力及对就业环境的看法等方面,有效问卷共计1000份。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观念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发现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对于就业有一定的焦虑感。
近六成的学生认为找工作压力较大,尤其是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时更为明显。
同时,超过七成的学生认为就业是自己奋斗的结果,只有少数学生倾向于依靠他人或社会资源来解决就业问题。
另外,就业稳定性也是大学生就业观念中的重要因素。
近七成的学生表示他们更青睐于稳定的工作,而不追求高薪职位或者创业机会。
这反映了大学生对于就业的主流思想已经逐渐趋于理性和稳妥,他们更注重工作的稳定性和个人发展的长远性。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求职能力现状和需求调查显示,近六成的学生认为他们在求职能力方面存在欠缺。
具体表现为面试技巧不足、沟通能力差、自我推销能力不强等问题。
此外,约四成的学生感觉对职业规划缺乏了解,缺乏对就业市场需求的了解。
针对这一问题,大多数学生表示希望学校能够加强对他们的求职能力培养。
他们认为学校应该加强实践教学,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就业指导。
此外,学生也期望学校能够开设相关的职业规划课程,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
四、大学生对就业环境的看法在对就业环境的看法方面,大多数学生认为就业环境不容乐观,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就业岗位少、竞争压力大和薪酬不高。
学分制下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学分制也在逐步推广。
学分制的实行对于高职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它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课程设置的灵活性,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然而,在学分制下,高职学生思想教育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如学生自主性不足、思想单一等问题,如何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已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议题。
二、研究意义及目的学生思想教育是高职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学分制的实行为高职学生思想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研究学分制下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问题及对策对于促进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学分制下高职学生思想教育问题的探讨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为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提高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观察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首先通过文献阅读,对学分制下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概念、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然后设计问卷,对高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学分制下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看法和做法。
最后进行实地观察,通过课堂观察和教师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实践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四、预期结果和创新本研究预期的结果是,通过分析学分制下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为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提高提供参考。
同时,本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更加全面地了解了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实践情况,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五、研究计划及预算本研究的时间为半年,预计完成时间为2022年12月。
研究经费预算万元,主要用于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的场地和调查工具费用。
六、论文结构第一章绪论1.1 选题背景1.2 研究意义与目的1.3 研究方法1.4 预期结果和创新1.5 研究计划及预算第二章学分制下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理论基础2.1 学分制下高职教育的特点2.2 学分制下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概念2.3 学分制下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问题第三章学分制下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问卷调查3.1 调查方法3.2 调查结果分析第四章学分制下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实地观察4.1 实地观察方法4.2 实地观察结果分析第五章针对性对策5.1 加强学生思想自主性5.2 促进团队合作学习5.3 强化学生实践教育第六章结论与展望6.1 结论6.2 展望参考文献。
高职生思想政治现状调查分析摘要:为了进一步了解我省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课题组成员通过问卷调查对我省部分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了关于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研究。
调查结果为我们找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现状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建设和发展在不断探索和改进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却相对滞后。
为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找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切实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课题组在我省部分高职院校学生中进行了关于思想政治状况问卷调查。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将当今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态度积极向上,对现行政策的认同度较高调查显示,92.8%的学生认为很需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培养;73%的学生认为“党员能够起到一定的模范带头作用,具有较高的威信”;81.6%的学生认为“中国共产党有能力把自身建设好”。
从总体上看,我省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积极进取向上,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信任中央领导集体,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具有较强的爱国热情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对我国的政治局势和经济形势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对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也比较关注,思想道德状况和精神风貌良好,整体心态较平和,能够较为客观、理智地观察分析问题。
二、大多数学生的人生观积极正确,价值观取向基本正确,但追求的目标呈现出多元化在问卷调查中,大部分学生选择有理想的生活,赞同“理想是人进步的动力、前进的目标”的占89.2%。
当被问到对自己人生前途的态度是,认为“很乐观”的占23.2%,“命运难测”的占10.1%,“过一天是一天”的占3.5%,“奋力争取明天的幸福”的占62.5%,“很悲观”的占0.7%。
认为人生价值主要体现在“对社会贡献的大小”的占50%,“人格是否高尚”的占21.4%,“是否有自己的事业”的占28.6%,“生活得是否舒适、潇洒”的占5.4%,“其他”的占3.6%。
职业学校推行学分制学生情况调查分析报告为了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切实有效地推行学分制管理,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此次调查,目的是能够立足本校实际,深入师生,掌握第一手资料,真正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在参考有关文献,请教领导、专家、教师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关于如何在职业院校学生中推行学分制的问卷调查,并反复推敲研究,结合对个别学生的访谈,多次对问卷进行了修订,尽可能确保问卷的实效性。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我校海洋化工专业的学生,样本容量确定为300人。
(二)问卷调查的实施本调查于2009年10月12日下午正式实施。
我们随机抽取了六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实际发放问卷280份,回收有效问卷277份,回收率为98%。
随后对调查结果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本调查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态度和要求,学生对学校管理与评价机制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学生的就业需求等五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
(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有46.9%的学生选择海洋化工学校上学的动机是出于好就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些学生对于当前的就业形势有所认识和了解,所以有28.9%的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非常乐观和比较乐观,62.8%学生承认推动自己学习的原因是“将来选择好的职业”。
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可以看出我们学校在招生方面的宣传成效。
但是,我们也看到,只有10.5% 的学生对专业感兴趣,10.1%的学生认为这里的学习压力小,还有27%的学生是服从父母的决定。
在9.7%选择”其它”方面的学生里面,除了有的学生写着“想找一个好工作”,“有前途”之外,有的学生说明是别人介绍来的,还有的非常实在地承认是没有别的地方可去,还想上学。
学生思想动态调查报告标题:学生思想动态调查报告导语:思想是指个体对客观世界认识和理解的结果,是人的心灵活动的总和。
作为学生阶段的个体,学生思想动态的调查对于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发现问题、进行教育引导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从学生思想动态的多个方面展开调查,为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一、学习动机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成绩为导向,他们希望通过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并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认可。
少部分学生则强调兴趣和个人发展,他们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和深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以心理测试和询问的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部分学生存在压力过大、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这可能是学业压力、家庭关系或社交问题所致。
同时,也发现一些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缺乏关注和认知,需要引导和帮助。
三、人际关系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对学生的人际关系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与同学友好相处,并且在家庭中也有良好的亲子关系。
然而,也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社交障碍、人际关系不和谐的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关注和引导。
四、热点问题调查:通过开展讨论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对于热点问题的观点和态度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于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度较高,对于环境保护、性别平等等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思考。
然而,也有部分学生对这些问题缺乏了解或者漠视,需要加强教育引导,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结语:学生思想动态调查是了解学生心理状态、解决问题和发展个体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学习动机、心理健康状况、人际关系和热点问题的调查,可以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学生,促进其全面发展。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正确引导和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五、学业压力调查:通过考试成绩、家庭背景和学生自我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业压力进行调查。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现况调查问卷年级专业性别1、您现阶段最关注的是(),且在处理哪些方面的问题时感到比较棘手()。
A.时事政治B.就业问题C.学习问题D. 感情问题E.认识自我F.人际关系G.其他2、您认为高职学生的优点有()。
(选三项)A.爱国热情 B.奉献精神 C.心理素质 D.集体观念E.自律精神 F.成就和成功意识 G.进取和事业心 H.竞争意识I. 艰苦奋斗精神 J.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意识 K.学习的积极性3、进入大学以来,您关注的时事问题有()。
A.美国和伊拉克问题B.“非典”问题C.台湾大选D.中国入世后面临的问题E.体育界新闻F.娱乐界新闻G.其它4、当你无意中看到反动的宣传文章或讨论时,你一般是( )。
A. 好奇,想看看B. 仔细阅读,作出自己的判断,并提醒相关部门C.看过之后主动了解相关信息D. 置之不理5、您学习什么专业______________,您认为所学专业前景如何()。
A. 很有前途B. 较有前途C. 无所谓D. 较无前途E. 很无前途6、你参加社团活动的目的是()。
A. 兴趣爱好B. 献身公益C. 寻找爱情D. 扩大社交圈E. 增加见识和经验F. 对仕途有利G.没参加过7、您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选三项)A.找个好工作B.希望自己喜欢的专业有所成就C.为了得到同学的尊重D.报答父母E.拿到毕业证书F.实现个人的价值G.没有特别的目的H.塑造健康的心灵8、在大学中,哪些能力最能得到锻炼()。
A. 交际能力B. 创新能力C. 心理承受能力D. 处事能力E. 自控能力F. 其它9、如果您曾经对学习很感兴趣,而现在那兴趣却荡然无存,令您产生改变的原因是()。
A. 学习压力太大B. 感情上受到打击,一蹶不振C. 经济困难,心有余力而力不足D. 现实社会残酷,自己的理想太幼稚E. 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前途F. 对网络越来越痴迷G. 和一帮厌学的同学一起玩,渐渐地自己也厌学了 H. 没有这种现象10、您觉得目前大学生最常见的心理问题表现在()。
高职学生校园生活与思想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作者:彭赛红范颖平朱志明来源:《科教导刊》2016年第03期摘要本研究着重对学院在校的大一、大二学生在家庭状况、身心状态、校园生活、理想信念等四个方面展开调查研究。
研究发现高职学生学习压力和情绪压力较大,校园生活满意度、思想状况与困难求助及应对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从而提出相关的对策以不断增强我院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实效。
关键词高职学生校园生活思想状况对策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1.090The Research and Countermeasure of Higher VocationalStudents' Campus life and Thought ConditionPENG Saihong, FAN Yingping, ZHU Zhiming(Changsha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217)Abstract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college freshman and sophomore students from four aspects to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in family situation,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 the campus life and ideal faith.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cademic pressure and emotional pressure is larger, with a lot of difficulties in campus life satisfaction, thought condition, difficult for help, 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to continuously strengthen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college ideological education.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campus life; thought condition; countermeasures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在校生为781 万人,占全国高校在校生总数的53%,其规模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高职学生思想动态调查分析研判及机制探索随着历史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环境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思想观念的多元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情况,增加了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文章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学生思想动态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研判,认清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难点,对开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和新对策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标签:高职学生;思想动态;分析研判;机制探索高职院校的学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之一,其成长、成才、择业、就业受到政府与高校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动态研判工作面临着特殊的情况和问题,本文通过对笔者所在学校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根据高职学生的思想特点,研究高职学生思想动态研判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以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瞻性和针对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一、思想动态调查形式及方法本次调查通过对其他兄弟院校进行实地走访和对笔者所在学校参加座谈会、主题班会的学生发放问卷等进行思想动态调查。
本次调查问卷发放的对象涵盖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学生,问卷共由30个问题组成,涉及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态度、心理健康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对各类问题进行了混合编排。
问卷中的所有问题都提供选项,有单选和多选之分。
二、高职学生思想动态调查分析(1)大部分的学生学习动机明确。
大部分学生对未来有自己的规划,即获得知识是为了在将来能找一个好工作,只有少部分学生学习毫无目的性,只是为了打发时间,摆脱空虚。
(2)学习动机和学习习惯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外界消极诱惑太多,导致其学习动机不强。
也有学生认为自身原有基础和习惯不好,导致失去学习动能。
(3)学生要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大部分学生认为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是因为自己还有很多不足,并表示会继续努力,而少数学生情况糟糕,一旦得不到肯定,就自怨自艾,消极对待,甚至自暴自弃,对于这种情况,学校也应该引起重视,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
学分制下高职生思想动态调查
作者:罗珍唐召云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08年第11期
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很多学校开始实施学分制。
为了及时把握学分制下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学生的思想问题,使思想政治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对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实行学分制后学生思想动态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21份。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和分析,笔者发现,学分制给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它可以促进教师提升教学,增强自身的个性魅力;促进学生提升学习主动性,一方面学分制的自主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另一方面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和专业,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避免了人才培养的单一性模式;弹性的学分制,还使各类学生的学习得到了保障,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多层次需求。
然而,学分制是一把“双刃剑”,它给学生、教师、校园带来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不容忽视。
学分制后问题不容忽视
实行学分制具有重要意义,但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
原有集体观念受到冲击“倡导自由的个性教育,强调人的个性的自我形成”是学分制的教学思想。
它要求秉承学生的个人差异,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故实行学分制后,学生个性化发展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这就导致学生对班集体的关心很少,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弱化了。
学分制后对班集体开展的活动,积极参与的学生仅有36.4%,极不情愿参加的学生有18.2%,想办法不参加的学生有16.8%,认为参加不参加无所谓的学生占28.6%。
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依靠班级这一工作载体是不够的,需要增强群体活动的多样性。
调查显示,4.6%的学生更喜欢学生公寓活动,29.4%的学生喜欢社团活动,4%的学生喜欢党团组织的活动,30%的学生喜欢学生自发组织的活动。
在课余时间的安排上,学生用于专业学习的有24.7%,做兼职的有4.6%,参加社团活动的有29.4%,上网的有27%,从事其他活动的有16%。
原有思政教育机制受到冲击由于学分制的本质就是通过“四自”——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教师、自主安排学习进度,最终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故学生的自主性加强了,但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同班不同学,同学不同班”的现象。
原有的思想政治管理工作机制,从“学院——系部——班级”的线性机制受到巨大冲击。
学生跟原有的德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联系减少,关系不够密切,与思政教师联系密切的仅占3%,与班主任有密切联系的学生占27.3%,与任课教师联系密切的占12.7%,与管理人员有密切联系的占2%,与教师没有密切联系的占55%。
学生有了心事找不同班的朋友倾诉的占54%,找同班同学倾诉的占16%,而找思政教师倾诉的仅占1.3%,找班主任倾诉的仅占2.6%,找心理辅导教师倾诉的仅占1.1%。
从以上数据,足可见学分制的实行对原有队伍的冲击力。
原有选课倾向受到冲击实行学分制后,学生选课的目标性加强了。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求取知识的目标加强,这在学生选课中得以充分体现,如图1所示;二是凑学分,求毕业的目标加强。
在大部分学生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选择实用课程的同时,也有学生为了凑学分,更乐意选择课程难度小、容易通过的课程。
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修养的政治理论类课程遭受了冷遇,如图2所示。
这使得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德育工作遇到了冲击和挑战。
实行学分制后思政工作有待完善
实行学分制后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应依托新的工作载体、工作机制、队伍联盟、教育平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辐射力、控制力、操作力、吸引力为目标,开展新的思想政治工作。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辐射力实行学分制后,学生个性加强,在空闲时间更愿参加社团活动或上网,故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依托社团和校园网两个载体。
社团是因兴趣、爱好相同的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体。
实行学分制后,社团因彰显个性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大学生们的青睐。
因此,学校团委和党委应该在尊重社团意愿的基础上,积极引导他们开展活动、讲座,使社团成为德育的重要阵地。
另外,根据调查我们发现,实行学分制后,学生的自由度比较大,在自由时间内选择上网的人数也剧增。
所以加强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搭建具有影响力、辐射力的网络德育平台势在必行。
为此,学校要把握“三个度”:第一,增强娱乐信息的健康度。
在校园网站上,可以创办“电影在线”、“名著点读”、“名曲点播”、“艺术欣赏”等网页,使学生在娱乐中接受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第二,增强实用信息的包容度。
我们在校园网上可以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实用的信息,在网上开设“学习释疑”、“生活指南”、“就业导航”、“网上学术沙龙”等栏目,使学生在受助中助人,培养其助人为乐的精神。
第三,增强时事信息的折射度。
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如“脑体倒挂现象”,“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等,通过BBS、聊天室等各种形式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教育者要参与讨论,并与学生进行网上思想沟通,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以引发学生对这些现象和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和处理问题。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控制力实行学分制后,原有的从“学院—系部—班级”的线性管理工作机制受到巨大冲击。
应该建立新的工作机制,变单线性管理工作机制为多线性管理工作机制,
多管齐下。
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建立“四线”——学工线、教务线、后勤线、团委线,并发挥各自的作用,使其相互协作,促进思想政治管理工作机制的完善。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选课的功利性很强,重专业课、轻思想政治理论和人文素养课,而实施学分制后,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学生的必修课,仍是高校学生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和主战场。
故我们应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召力,加强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搭建好课堂教育平台。
要做到注重授课方式的多样性、授课内容的针对性、专业课程的补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