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山东高考作文讲评
- 格式:ppt
- 大小:3.35 MB
- 文档页数:35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一扇窗户,就是一幅画框,通过窗户,可以看到一幅幅画面,有的看到的是雅,有的看到的是俗,有的看到的是闹,有的看到的是静……要求:①选准角度,自立定义;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解析】纵观几年的山东高考,我们不难发现,藏在作文题背后的主题,无非就是三个大方向。
世界所需要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价值观世界所需要的正确的人生定位——人生观青少年特有的精神风貌(理想、奋斗、挑战困难、质疑、公民意识)——世界观今年亦是如此。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2014山东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材料大意:打开一扇窗,你会看到一幅图画,有人看到静,有人看到闹,有人看到俗,有人看到雅。
根据材料内容,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完成文章。
今年以材料作文为基本形式,之前不止一次的给学生讲过,作文以材料作文为难度顶峰,材料作文尤其以热点类和寓言类为最大难度,而今年的作文审题本身不难,符合山东卷出题“不藏考点,不考偏点”基本特征。
今年的材料作文,考生们抽出3-6分钟的审题时间完成审题,还算比较顺畅,所以,只要围绕题目书写难度都不太大。
其次今年的“窗外风景”,还是有值得思索的部分,在命题主旨上,继承了“不平凡的真善美”和“历史的哲学的思辨”这两大不变的主题,“内挖人性中的闪光点与多元性”与“外探社会中的真善美和深思索”的哲学矛盾,体现哲学的内蕴。
山东卷语文作文出题思路在探寻考生对于社会、人生、自我的价值实现、人生定位等方面的思索与评价层面继续加深,逐步走向更广义的发展方向,立意标准也相比于之前占到更重要的地位上。
从审题点上来说,材料提出主干来对考生来说并非困难,文章沿着“窗外风景”——“所见不同”——“雅、俗、静、闹”的思维流程,这样我们就容易抽取在题目中的相应信息,在整个的思维流中,雅俗静闹是一个维度而人们的角度人又是一个维度,也就是说,从对待景物的看法角度来看强调了“人生价值的选择”“人生定位”这两个大层次,而在人们的格局这个角度来说“人之所以产生不同的认识是由人的经验阅历决定”与“格局不同视角不同”也是可以突破的内容,在内容中包含这些的属于完美审题。
“窗口”的守望--2014年山东高考作文题评析
王明星
【期刊名称】《新校园(学习)》
【年(卷),期】2014(000)006
【摘要】2014年山东省高考语文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总页数】1页(P226-226)
【作者】王明星
【作者单位】山东省蒙阴第一中学,山东临沂 2762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贴近考生心灵鸣响时代旋律--2014年湖南高考作文题评析
2.一年一度高考季,作文题目惹人议--给2014年高考作文题排排座、颁颁奖
3.高考作文凭什么70分?——2014年江苏高考作文题评析
4.也来说说2014年山东省高考语文作文题
5.书香袅袅意境悠远——2017年高考山东卷作文题评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4山东高考语文作文立意
2014年山东高考作文——开窗看问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
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闹,有人看到的是静……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
④不得抄袭、套作。
所给材料的关键词是窗子,关注点是通过窗子看到了什么。
有的考生写的是以积极态度看世界,有的写的是换个角度看问题,有的写看问题要看长远,还有的写透过心灵之窗品赏世界。
我个人认为,透过心灵之窗品赏世界就是相由心生吧,并无不妥。
只要你能结合所给材料,结合生活实际来多角度论述自己的观点,自圆其说,就没有跑题;要是信马由缰,另起炉灶,完全脱离了所给材料,跑题的概率就比较大了。
1。
2014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及点评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一扇窗户,就是一幅画框,通过窗户,可以看到一幅幅画面,有的看到的是雅,有的看到的是俗,有的看到的是闹,有的看到的是静??要求:①选准角度,自立定义;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解析】山东高考作文向来出题正规正矩,一般围绕考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来考查,今年也不例外。
材料大意:打开一扇窗,你会看到一幅图画,有人看到静,有人看到闹,有人看到俗,有人看到雅。
根据材料内容,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完成文章。
今年以材料作文为基本形式,之前不止一次的给学生讲过,作文以材料作文为难度顶峰,材料作文尤其以热点类和寓言类为最大难度,而今年的作文审题本身不难,符合山东卷出题“不藏考点,不考偏点”基本特征。
今年的材料作文,考生们抽出3-6分钟的审题时间完成审题,还算比较顺畅,所以,只要围绕题目书写难度都不太大。
其次今年的“窗外风景”,还是有值得思索的部分,在命题主旨上,继承了“不平凡的真善美”和“历史的哲学的思辨”这两大不变的主题,“内挖人性中的闪光点与多元性”与“外探社会中的真善美和深思索”的哲学矛盾,体现哲学的内蕴。
山东卷语文作文出题思路在探寻考生对于社会、人生、自我的价值实现、人生定位等方面的思索与评价层面继续加深,逐步走向更广义的发展方向,立意标准也相比于之前占到更重要的地位上。
从审题点上来说,材料提出主干来对考生来说并非困难,文章沿着“窗外风景”——“所见不同”——“雅、俗、静、闹”的思维流程,这样我们就容易抽取在题目中的相应信息,在整个的思维流中,雅俗静闹是一个维度而人们的角度人又是一个维度,也就是说,从对待景物的看法角度来看强调了“人生价值的选择”“人生定位”这两个大层次,而在人们的格局这个角度来说“人之所以产生不同的认识是由人的经验阅历决定”与“格局不同视角不同”也是可以突破的内容,在内容中包含这些的属于完美审题。
2014年高考作文山东卷素材运用解析作者:徐增才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4年第32期徐增才【考题回放】阅读下面的一则材料,根据自己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
有的人看到的是雅,有的人看到的是俗,有的人看到的是闹,有的人看到的是静……【素材解析】2014年山东卷题目非常具有可写性,考生可灵活选用素材,彰显文采和深刻。
在素材的运用和解析上,有以下策略可供考生借鉴:1、名言和经典故事相结合,彰显理论与事实的最佳结合。
在理论名言方面,可以引用林清玄的名言“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类似的名言素材能够紧扣材料。
在事实素材方面,可以选用的类型较多,无论是经典故事,还是经典人物,只要切题,就可斟酌拿来。
如选用经典素材老太太调整心态看儿女的故事:老太太有两个女儿,一个卖雨伞一个开洗衣店,天晴时为卖伞的女儿忧心忡忡,下雨时为开洗衣店的女儿担心,经人点拨,才明白,无论晴天雨天,她都可以看到最美的风景。
这样的故事来自阅读,经过提炼就能很好的运用到作文中。
2.点面结合,注重素材运用的铺陈排比。
特别要注重重点例子的巧妙运用,同时要注意对其他例子的铺陈展开。
如在写作时,可重点分析“面对同一本书,格林兄弟眼中凝聚着史学价值,朋友眼中则浮现出文学价值”;勿论对错,这都是人们心中世界的反映,不同人有不同世界,也使世界更加多彩。
然后可在面上展开延伸举例,列举其他例子如一千个读者心中的哈姆雷特、裁缝工人制造出“金边凤尾裙”、云南红塔的诞生等作为面上的铺陈分析。
这样的解析就能让素材更加充实生动,丰富有文采。
“万紫千红总是春”,只要考生能够将素材分类解析,注重手法,就能写出素材丰富、动人心弦的好文章。
【高考佳作】让眼睛看见美丽山东一考生与其在意别人的背弃与不善,不如晶莹自己的尊严与美好。
——可可?香奈儿从窗子中望出去,本该是相同的场景,而在不同人的眼中却有不同的图画。
近几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走向及分析一、2014年山东高考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
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
有人看到的是闹,有人看到的是静……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解析:2014年山东卷语文作文类型依然是新材料作文。
材料主要内容围绕着“窗子”展开,以“窗子”为设题点,把窗子比喻成画框,通过窗子看到的风景喻为图画。
句号标志着这是材料的第一层意思,后面列举了不同的人通过窗子看到的不同的“图画”,这实际上是立意的提示,也就是说,作文立意可以写高雅、宁静,也可以写粗俗、喧闹,可以是值得肯定的,也可以是需要否定的。
需要注意的是,材料最后的省略号,它的意思是说,还可以有很多,只要是符合材料中通过窗子看到的“图画”即可。
因此,作文给学生提供了比较大的写作空间,看到的除了高雅、宁静,还可以是善良、爱心、文明、道德、诚信、责任等等,看到的除了粗俗、喧闹,还可以是麻木、冷漠、肤浅、道德的缺失、欺骗、雾霾等等。
如果我们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不同的人会看到不同的“图画”,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内心世界。
佛家所谓“心中有佛所见皆佛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提到“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有我之境”强调以我观物那么物就会着上我的色彩。
所以不论看到的是真善美还是假恶丑,关键在于我们拥有一个怎样的心灵世界。
这也是一个立意点,而且是较好的立意。
鲁迅先生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您看到了什么?你脑袋里边有什么,你就能看到什么,就能审出什么中心来。
你喜欢静,你就可以写静;你喜欢热闹,你就写热闹;你喜欢雅,你就写雅;你喜欢俗,你就可以写俗;你看到了好,你就写好;你看到了不好,你也可以写不好。
自由民主,各抒己见。
2014高考作文山东卷:开窗看问题
>
2014高考作文山东卷:开窗看问题,山东卷的这个材料作文,感觉一篇很诗意的题目,寓意深刻,看似很难
抓住中心,下面整理2014高考作文山东卷开窗看问题的思路点评。
作文题目:
材料作文:窗口下一个画框,通过它可以看到不同的画面,
有的人看的雅,有的人看到的是俗。
有的人看到的是静,有的人看到的是闹。
自拟题目。
作文点评
开发式的作文,从日常生活中的窗切入,不同人看不同的风景,
每个人看见的都是他主观的世界,这道题也是鼓励每个人各自发挥的
作文立意
鼓励发散思维,颠覆传统的标准答案的唯一思维。
当整个的孩子被一层一层标准答案鼓励着,都只能去答书本上给他的知识的时候,他头脑优于电脑的地方在哪里呢?
哪里才是他的价值观和他的智慧呢?哪里才是他用清晨去颠覆一些标准的勇敢呢?
更多2014年高考作文点评请查看:2014年高考作文专题
>
以上这篇是2014高考作文山东卷:开窗看问题。
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
更多高考作文尽在:模板范例望大家多支持本网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