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第二单元测试题A卷(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 格式:doc
- 大小:71.00 KB
- 文档页数:7
第二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等级 得分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填序号)(3分)按.照( )【A .ān B.àn 】 揭.示( )【A.ji ān B.ji ē】 洋溢.( )【A .n ì B.y ì】 蝙.蝠( )【A.bi ān B. pi ān 】 收获.( )【A.h ò B.h u ò】 哲.学( )【A.z é B.zh é】 二、看拼音,写词语。
(8分)w ān d òu ji ān y ìng y ú yu è sh ù l ìzhu ī ji ū x íng sh ǐ k ē j ì sh àn li áng三、选字组词。
(8分)【唤 换 涣】 ( )散 交( ) 呼( ) 叫( )【避 僻 壁】 ( )虎 偏( ) 躲( ) 墙( )【证 政 症】 ( )府 绝( ) 取( ) ( )明【荧 萤 莹】 晶( ) ( )光 ( )屏 ( )火虫四、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5分)1.她快乐地坐在温暖..的太阳光里。
( ) 2.这才像一粒豌豆呢,而且与我的身份非常相称..! ( ) 3.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
( ) 4.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 ) 5.谁要是能说给我,我就不着急..了。
( ) 五、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
(6分)( )答案( )的彩粉( )地说( )生活( )的雨幕( )地躺着( )奇迹( )的夜空( )地喧嚷( )铃铛( )的夜里( )地避开六、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5分)1.(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 )能灵巧地避开。
2.它( )飞,( )从嘴里发出超声波。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47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
(4分)(1)明明一边打电话给关系.()较好的同学,一边系.()鞋带。
(2)下课了,孩子们在操场上欢呼雀.()跃。
(3)早上醒来,家雀.()在窗外叽叽喳喳的叫着。
2.读句子,写字词。
(8分)(1)我们坐在shū shì()的教室里yú kuài()地学习。
(2)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能捕捉fēi é()和wén zi()。
3.选词填空。
(4分)不是……而是……虽然……却……(1)昙花()美丽,()只有一瞬间的光辉。
(2)生活中()缺少美,()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4.补充成语,并选词填空。
(6分)()七()八()()意料腾()驾()呼()唤()(1)一声恶战后,只见敌人()地倒在血泊里。
(2)这件事令我大吃一惊,太让人()。
5.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6分)(1)“现代科技的发展,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是比喻句。
()(2)“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
”这句话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说明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之快。
()6.“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3分)A.写出了超声波的特点,浅显易懂地说明了蝙蝠探路的办法。
B.蝙蝠改变了飞行的方向,超声波就改变方向。
7.根据课文内容答题。
(16分)(1)《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只有粒豆子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为带来了希望和快乐。
二、阅读与理解(20分)(一)课内片段阅读(10分)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
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下列选项中,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豆荚.(jiā) 僵.(jiāng)硬青苔.(tái) 框.(kuāng)架B.蝙.(piān)蝠障.(zhàng)碍荧屏.(pín) 即.(jí)使C.躲避.(bì)喧.(xuān)闹预.(yù)测屋檐.(yán)D.潜.(qiǎn)水品质.(zhì)哲.(zhé)学船舶.(bó)二、看拼音,写词语。
(8分)jià shǐ yán jiū kē xué wén zi()()()()yú kuài chéng dù kǒng pàào mì()()()()三、辨字组词。
(8分)记()抢()愉()绳()纪()枪()喻()蝇()换()核()哲()即()唤()该()折()既()四、下列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填序号)(8分) ()A.设问B.排比C.引用D.比喻E.反问1.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2.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
()3.难道我们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吗?()4.是谁来呼风唤呢?当然是人类。
()五、选词填空。
(4分)发现发明1.科学家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被人们称为“()大王”。
2.科学家()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
改变改观3.规范化管理使工厂的面貌大为()。
4.科学在()着人类的生活。
六、判断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
(填序号)(6分)引号的作用:①表示直接引用;②表示特殊含义;③表示特定称谓:④表示强调。
1.小女孩望着最低的那块窗玻璃说:“有个绿东西从窗玻璃旁探出头来,它是什么呢?”()2.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看拼音写词语。
wān dòuàn zhào shū shìyú kuài( )( )(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叶子( )地吻( )的花朵( )地躺着( )的光彩( )地坐着3.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1)蝙蝠( )怎么飞,( )没见过它和什么东西相撞。
(2)( )一根极细的电线,蝙蝠( )能灵巧地避开。
(3)蝙蝠( )能在夜里飞行,( )能捕捉到飞蛾和蚊子。
4.形近字组词。
架( )航( )楚( )僻( )驾( )船( )禁( )避( )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清楚( )捕捉( )启示( )模仿( )封住( )研究(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 ),也在改变着人类的( )。
(2)科学的确创造了( ),为人类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 )的生活。
在新的( ),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 ),不断( )我们的生活。
7.读拼音,写词语。
(1)在一片cōng( )郁的树林里,小强用shéng( )子héng( )七shù( )八地系上有黏性的网,他想捉一些wén( )子和苍ying( )做实验。
(2)一匹小马duǒ( )在一个jí( )将wāi( )倒的马péng( )里发lèng( ),yí( )憾的是,它还不知道一只老虎已经盯上了它。
8.补充成语。
横七( )八五( )缤纷腾云( )雾自( )自在9.补充句子。
(1)学贵有疑,________________,大疑则大进。
(2)_____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
(3)________________,孰能无惑。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用“\”划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6分)震撼.(hàn gǎn)炊(cuīchuī)烟潜.(qián qiǎn)力依赖.(lài nài)囚.(qiúquí)犯僵.(jāng jiāng)硬躲避.(bìpì)喧.(xiān xuān)闹家雀.(quèqiǎo)儿启.(qíqǐ)发哲.(zézhé)学系.(jìxì)铃铛二、看拼音写词语。
(8分)三、选字组词。
(8分)()索苍()牛()跳()()然()使()往()将研()()困贫()探()()性忍()()何无()四、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6分)1.她快乐..的太阳光里。
()()..地坐在温暖2.三次实验的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3.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所有的东西吗?..,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五、将搭配恰当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8分)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8分)1.修改病句: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设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照样子写句子: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改为“被”字句: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扩句,至少扩两处:这是飞机在夜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题训练营(9分)七、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测试一、看拼音,写词语。
(8 分)àn zhào shū shì zhé xué yán jiū()()()()jiǎ shǐào mì rèn hé jiān g yìn g ()()()()二、比一比,再组词。
(10分)枪( ) 绳( ) 唤( ) 纪( ) 即( ) 抢( ) 蝇( ) 换( ) 记( ) 既( )三、照样子,写词语。
(8 分)1.歪歪斜斜( AABB)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孤零零( ABB)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3.独一无二(带数字)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4.左顾右盼(带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四、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7分)1.给下面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分)A.zhǎngB.zhàng A.xì B.jì A.qiǎo B.què涨.价( ) 系.绳子( ) 家雀.( )头昏脑涨.()关系.()麻雀.( )2.下面短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A.丰满的豆荚灵巧地避开打开窗子改正方向B.激烈的掌声躲避风雨蒙上眼睛改变计划C.愉快的想象捕捉飞虫潜入深海改善生活D.灿烂的阳光登上月球探索知识改进错误3.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是( )。
(2分)A.听着小玉的描述,大伙儿好像真的看到了五彩缤纷的田野。
B.我的姐姐游泳特别好,在水里像一条自由自在的鱼。
C.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五、按要求写句子。
(10分)1.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一、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词语。
(11分)1.小女孩yú kuài()()地望着这棵从玻璃旁边探.()出头来的wān()豆苗,她的妈妈牵了一根绳子到窗框.()的上端去,使它可以顺着这根绳子向上生长。
2.蝙蝠..()()在夜里飞行,能捕.()捉飞蛾和wén()子。
实验zhèng míng()(),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
经过科学家反复yán jiū()(),终于揭开了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3.蝴蝶的家一定美丽而香甜,不像家雀.()儿似的,一下雨就飞到人们的屋檐.()下避雨。
4.20 shì jì()(),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hé()世界的ào mì()()。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4分)1.几.(jǐjī)年不见,我几.(jǐjī)乎不敢认他了。
2.我发.(fāfà)现她的发.(fāfà)型很好看。
3.我们可以模.(mómú)仿不同的人物,但要达到一模.(mómú)一样是很困难的。
4.他送给.(gěi jǐ)我一本书,因为他一直深信给.(gěi jǐ)予是快乐的。
三、按要求完成练习。
(11分)1.写出句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使句意完整。
(3分)(1)蜡烛的微光给黑暗..的屋子带来了一丝()。
(2)喜鹊睡在暖和..的窝里,而寒号鸟却在()的崖缝里瑟瑟发抖。
(3)初学弹琴时,她的手指显得很(),远不及现在灵巧..。
2.在下列句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4分)(1)()这篇文章很短,()思想深刻,让人回味无穷。
(2)困难()用来抱怨的,()让自己变得更坚强。
(3)姐姐的字()漂亮,()整洁,我要向她学习。
(4)()他平时喜欢读书,并且经常背诵好词佳句,()他的作文写得很棒。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卷班级姓名成绩一、读拼音写词语。
(8分)jià shǐ hū huàn àn zhào yú kuàijì shùào mì kǒnɡ pà tàn chū二、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6分)蝙.蝠(biān piān)青苔.(tái tāi)系.鞋带(jìxì)荧屏.(pín pínɡ) 潜.力(qiǎn qián) 家雀.儿(qiǎo què)三、给下列汉字加上偏旁变成新字,组成词。
(6分)【主】 ______意 ______虫 ______扎【分】 ______围 ______芳装______【者】 ______车打______ ______位四、选词填空。
(3分)灵巧敏捷灵敏1.小松鼠在树上窜来窜去,行动非常( )。
2.春风像一双( )的手,在柳条上剪出了小小的绿叶。
3.狗的耳朵( )得很,细微的声响它都能听见。
五、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4分)【即】 A.靠近,接触; B.就是; C.当下,目前;D.副词,就,便; E.即使。
1.非此即.彼( )2.一触即.发( )3.自即.日起( )4.若即.若离( )六、选一选,并仿写句子。
(4分)A.设问句B.疑问句C.反问句1.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 )2.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呢?( )3.小明的外婆为什么哭了呢?( )我能仿照句(1)改写句子:科学家们靠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按要求写句子(8分)1.我是五粒豌豆中最了不起的一粒。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科学改变了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二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一、用“\”划去下列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6分)预.测(yù yǜ) 屋檐.(yán zhān) 囚.犯(qiú jiū)依赖.(nài lài) 兰.花(nán lán) 避.免(pì bì)二、看拼音,写词语。
(8分)shū shì shàn liáng céng jīng zhèng míngshéng zi jià shǐào mì rèn hé三、查字典,填空。
(6分)“索”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
“索”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大绳子或大链子;②搜寻,寻找;③要,取;④孤单;⑤寂寞,没有意味。
请给下列词语中的“索”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填序号)索.取( ) 绳索.( )搜索.( ) 离群索.居( )四、选字组词。
(8分)[ 刻孩核该]( )子应( ) ( )心立( )[ 贤紧坚竖]( )张( )明横( ) ( )果五、把下列搭配恰当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8分)丰满的女人钻进自然穷苦的豆荚揭开炊烟清朗的生活依赖裂缝美好的夜空冒着秘密六、按要求写句子。
(8分)1.那时没有...汽车。
(用加点词语造句)..收音机,也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2.飞机在夜里飞行。
(扩句,扩两处)3.接下来的两粒豌豆说:“我们到了哪儿,就在哪儿住下来。
”(改为转述句)4.蝴蝶肯定一定是藏在一个秘密的家里。
(修改病句)七、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练习。
(9分)1.根据所学内容,补充下列名人名言。
(5分)(1)好问则裕,。
——《尚书》(2)博学之,,慎思之,,笃行之。
——《礼记》(3)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王充(4)人非生而知之者,? ——韩愈2.根据所学内容选择恰当的答案。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A卷)一、基础运用。
1.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读音空隙________(kōng kòng)匀称________(chèn chēn)召开________(zhào zhāo)重叠________(chóng chón)扒土________(pā bā)中弹________(zhōng zhòng)2.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枉________心________ 坐________不________ ________遇________安浩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不可________ 不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人________意精神________ ________3.选词填空冷静静谧寂静(1)在赞扬声中,我们的头脑要保持________。
(2)夜深了,四周一片________ ,我们的钟老师还在伏案工作。
(3)魏格纳在________的病房里坐卧不安。
(4)青草丛中________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5)别的昆虫大多在自己的________所藏身。
(6)她________在大树后面,让妈妈找了好久。
4.找出每组不同类的词(1)今天明天后天白天昨天(2)足球排球气球网球乒乓球(3)电影歌舞戏剧小品报纸(4)昆虫蚂蚁蟋蟀苍蝇蜜蜂(5)摆动地图唱歌隐藏隐蔽5.照样子写句子(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里弹琴。
(写拟人句)(2)魏格纳在静谧的病房里坐卧不安,就像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
(写比喻句)(3)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用“即使……也……”造句6.修改病句(1)爬山虎的叶儿在墙上铺的那么平均。
(2)住宅的所有的全部部分,都做完了。
(3)在会上,大家交流了学习语文。
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22分)1.(8分)看拼音,写词语。
biān fúlíng dāng sāi zhùfēi éjiē kāi yíng píng duǒ bì zhàng ài2.(3分)选字填空。
唤换 赖懒 哲折呼()依()()学3.(4分)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不仅……还.……不是……而是……即使……也……(1)蝙蝠能在夜里飞行,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2)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能灵巧地避开。
(3)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眼睛,嘴和耳朵。
(4) 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中,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4.(4分)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1)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2)大榕树成了鸟的天堂。
()(3)天空中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的小星星。
()(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5.(3分)看图猜成语。
(1)()(2)()(3)()二、判断题(3分)6.(3分)判断下列句子,意思对的打“√”,错的打“×”。
(1)“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所以它能灵巧地避开。
”这句话使用的关联词是正确的。
()(2)“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意思是蝙蝠的眼睛在夜里能看清所有的东西。
()(3)“你知道蝙蝠在夜里飞行是怎样用嘴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吗?”这是一个疑问句。
()三、单选题(6分)7.(2分)课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为什么说“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8.(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9.(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如果不是秋风将种子吹下茎秆,那种子不是要被寒风所冻僵吗?是秋风,把叶子介绍给根须,使它找到了________生命的母体;是秋风,把种子藏进了厚实的泥土,使它有了一个________春天的温床;是秋风,把果实领进了一个个温暖的家,使它________了生命的胚胎。
四、现代文阅读(32分)10.(10分)课内阅读。
有一个豆荚,里面有五粒豌豆。
豆荚和豌豆都是绿的,豌豆就以为整个世界都是绿的。
豆荚在生长,豌豆也在生长。
豌豆按照它们在家庭里的地位,坐成一排。
太阳在外边照着,把豆荚晒得暖洋洋的。
这儿是既温暖,又舒适;白天明亮,夜间黑暗。
豌豆坐在那儿越长越大,它们想,我们得做点儿事情啊。
“难道我们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吗?”它们中的一个问,“老这样坐下去,我恐怕要变得僵硬起来。
我似乎觉得外面发生了一些事情——我有这种预感!”许多天过去了。
豆荚变黄了,这几粒豌豆也变黄了。
“整个世界都变黄啦!”它们说。
忽然,它们觉得豆荚震动了一下。
豆荚被摘下,跟许多别的丰满的豆荚在一起,溜到一个口袋里去了。
“我们不久就要被打开了!”豌豆们说。
于是它们就等待这件事情的到来。
“我倒想要知道,我们之中谁会走得最远!”最小的一粒豆说。
“是的,事情马上就要揭晓了。
”啪!豆荚裂开来了。
那五粒豆子全都躺在一个孩子的手中。
这个孩子紧紧地捏着它们,说可以当作玩具枪的子弹用。
他马上把第一粒豆子装进去,把它射了出去。
“现在我要飞向广大的世界里去了!如果你能捉住我,就请你来吧!”于是它就飞走了。
“我,”第二粒说,“我将直接飞进太阳里去。
这才像一粒豌豆呢,而且与我的身份非常相称!” 于是,它也飞走了。
“我们到了哪儿,就在哪儿住下来,”其余的两粒说,“不过,我们还得向前滚。
”在没有被装进玩具枪之前,它们从小孩的手中滑落到地上,打起滚来。
但这两粒豆最终还是被装进玩具枪里去了。
它们说:“我们才会射得最远呢!”“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最后的那一粒说。
它被射到空中,落到顶楼窗子下面的一块旧板子上,正好钻进一个长满了青苔的裂缝里。
青苔把它裹起来,它躺在那儿真可以说成了一个囚犯了。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这粒豆说。
(1)从语段中给下面的词语找出反义词。
寒冷—柔软—黑暗—(2)读一读,说说这几粒豌豆都要到哪里去。
第一粒豌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粒豌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四粒豌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五粒豌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五粒豌豆的命运各不相同,如果是你的话,你愿意做哪一粒豌豆?为什么?11.(12分)课内阅读。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一根极细的电线,它()能灵巧地避开。
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
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
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
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匏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
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下面选项中不能体现蝙蝠习性的是()(4)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完成飞行任务的?12.(10分)阅读步步高。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去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
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依赖—()大概—()(2)在文中找出一组反义词。
()—()(3)仿照带画线字的句子,写一句话。
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本文中写出了()五、语言表达(7分)13.(3分)按照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句子连用四个词语“________”写出了当时的落后。
用画线词语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4分)想象一下你最想要发明什么,你也描述一下吧!六、作文(30分)15.(30分)小练笔。
我常想,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这些鸟都要躲避起来,蝴蝶怎么办呢?天是那样的低沉,云是那样的黑,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着,雨点密集地喧嚷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世界几乎都被冲洗遍了,就连树林内也黑压压的、水淋淋的,到处都是湿的。
这不是难为蝴蝶吗?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发挥想象,自己试着写一写。
试卷答案一、填空题1.【答案】蝙蝠铃铛塞住飞蛾揭开荧屏躲避障碍【解析】注意“塞”“障碍”的书写。
2.【答案】换赖哲【解析】形近字是指字形结构相近而含义不同的字,辨析形近字,可从字形、字音、字义等方面来区分。
3.【答案】(1)不仅还(2)即使也(3)不是而是(4)因为所以【解析】(1)后一分句的意思比前一分句更进一层,两个分句之间属于递进关系,所以填“不仅……还.……”。
(2)一个分句提出假设的情况,后面的分句说明在这种假设实现后也不会出现某种结果,两个分句之间属于假设关系,所以填“即使……也……”。
(3)前一分句否定一种意思,后一分句肯定另一种意思,前后分句之间属于并列关系,故填“不是……而是……”。
(4)前一分句表示原因,后一分句表示结果,两个分句之间属于因果关系,所以填“因为……所以……”。
4.【答案】(1)设问(2)比喻(3)拟人(4)夸张【解析】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设问:是一种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来突出主要论点,申述问题的修辞手法。
夸张:是有意对事物的形象、特征、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的修辞手法。
5.【答案】(1)五颜六色(2)七上八下(3)东张西望【解析】平时注意对成语的积累与识记,通过图片不难猜出成语。
二、判断题6.【答案】 (1)×(2)×(3)√【解析】(1)关联词使用错误,正确是“即使……也……”。
(2)这是一个肯定反问句,用反问的形式表达否定的意思,即:蝙蝠的眼睛在夜里不能看清所有的东西。
三、单选题7.【答案】C【解析】ABD项概括都不全面,C项理解最为准确。
故选C。
8.【答案】C【解析】A.此句中“减少”与“两三倍”矛盾;B.此句中“大约”与“左右”意思重复;D.语序不当,应是“细心审题、深入思考、认真作答”。
故选C。
9.【答案】C【解析】“延伸”是指在宽度、大小、范围上向外延长、伸展。
“延续”指照原来的样子持续下去。
生命只能说“延续”。
“萌动”指开始发芽;比喻事情刚起头。
“萌生”指开始起步;开始发生;有了某个念头(多用于抽象事物)。
根据句意,与语感,第二空选“萌生”。
“保持”指维持某种状态使不消失或减弱。
“保存”指使事物、性质、意义、作风等继续存在,不受损失。
根据句意,第三空选“保存”。
故选C。
四、现代文阅读10.【答案】(1)温暖僵硬明亮(2)飞向广大的世界里去了直接飞进太阳里去到了哪儿,就在哪儿住下来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3)略。
【解析】(3)开放性试题,可从“奉献爱是最崇高的、最伟大的。
只要我们都献出一份爱心,世界将处处充满爱”这个角度来谈看法。
11.【答案】(1)而且即使……也……(2)A(3)ACD(4)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解析】(3)仔细阅读文段,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由“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总结概括可知蝙蝠眼睛并不敏锐。
故选B。
12.【答案】(1)依靠也许(2)幻想现实(3)旧社会的西藏农奴生活真苦,他们没有吃的,没有穿的,没有住的,也没有医疗保障。
(答案不唯一)(4)C【解析】(1)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确定近义词的方法:①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
②从词的意义上去找,即先弄清这个词的意思,然后想一想和它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