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教学演示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1.47 MB
- 文档页数:7
延安,我把你追寻优质课教案_一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延安,我把你追寻优质课教案育才学校邓艳芳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74、75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
2.能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感受数位产生的必要性,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3.通过数一数、拨一拨和估一估等活动,充分感悟大数的意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目标解析:本课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认识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之上的,同时也是学生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的基础,因此,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多样活动,数形结合,内化迁移,让学生掌握数数方法的同时,体会计数单位“千”的产生及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重点:能正确数出1000以内的数,体会计数单位“千”的产生。
教学难点:数“拐弯数”,即接近整百、整千拐弯处的数如何数。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纸张和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一)课件演示:体育馆情境图1.猜一猜: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
2.数一数:(1)一排位置:学生说说可以怎么数?(一个一个的数)(2)一百个位置:学生说说怎么数方便?(十个十个的数)(二)揭示课题:比一百更大的数怎么数呢?今天,大家一起来探究1000以内数的认识。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借助主题图,为学生提供现实素材,初步感知大数的产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培养学生的数感埋下伏笔。
】二、经历数数,感悟方法(一)在演示中感知:1.课件演示:10个小正方体。
(1)数一数:学生跟着一个一个地数。
(2)说一说:数出了几个一,也就是多少?板书:10个一是一十。
2.课件演示:100个小正方体。
(1)数一数:学生跟着十个十个地数。
(2)说一说:数出了几个十,也就是多少?板书:10个十是一百。
3.想一想:找到了一百个小正方体,接下来你想怎么数呢?(1)数一数:学生独立一百一百地数。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在家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对应章节为《在家里》。
详细内容包括:儿歌《在家里》的朗读、识字、写字、理解儿歌内容,学会表达家庭成员及家庭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朗读儿歌《在家里》,认识儿歌中的生字,并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 学会书写本节课的生字,并掌握字的结构和书写规范。
3. 通过学习儿歌,培养家庭观念,学会关爱家人,积极参与家庭活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儿歌,认识生字,学会书写生字。
难点:理解儿歌内容,用字词表达家庭成员和家庭活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家庭成员的照片,引导学生说出家庭成员的称呼,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例题讲解(10分钟)朗读儿歌《在家里》,让学生注意听生字的读音,讲解生字词的意思。
3. 生字学习(10分钟)展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讲解字的结构和书写规范,并示范书写。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自主练习朗读儿歌、认读生字、书写生字。
5. 课堂互动(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家庭成员,用生字词编一个小故事,进行分享。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生字书写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学会关爱家人。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在家里》2. 生字:爸爸、妈妈、哥哥、姐姐、我、在家、玩、看书、写字3. 儿歌内容简要概括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儿歌《在家里》三遍,家长签字。
(2)用生字词编写一个关于家庭成员的小故事。
2. 答案:(1)儿歌《在家里》朗读熟练。
(2)示例:我的家里有爸爸、妈妈、哥哥和我。
周末,我们一起在家玩,爸爸看书,妈妈写字,哥哥和我做游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儿歌《在家里》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了生字,理解了儿歌内容。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生字的书写情况,加强对家庭观念的培养。
换位思考心理健康课教案(6篇)《在家里》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熟悉14个生字,会写“上、下、土、个”4个字2、熟悉1种笔画“丶”和8个偏旁“氵、扌、纟、火、礻、日、辶、?”。
3、学做敬重长辈,喜爱劳动的好孩子。
教学难点:认字写字,认记8个常新偏旁的”生字教具预备:生字部件卡、学具盒第一课时一、巧设悬念,初步感知1、谈话激趣:小朋友们,快翻开你们面前的宝盒,看看里面都装了什么?2、学生自由活动,通过触摸、观看、沟通,初步熟悉电视、电话等物品。
二、反复引导,认读词语1、教师引导谈话:小朋友们,你们都熟悉了那些物品了吗?能借助模型上的文字大专读出它们的名字吗?2、同桌合作,借助拼音认读物品名称。
3、全班沟通。
4、教师点拨指导字音难点。
如:“沙、纸、视(翘舌音)”,“送”(平舌音),“灯”(后鼻音)5、齐读词语。
三、自主探究,识记字形1、读词语,找出词语中的8个生字。
2、小组合作,识记汉字。
3、反应:你记住了哪些字?是用什么方法记的?4、全班沟通,引导学生通过用熟字拼一拼、部件拼一拼的方法来识记。
⑴找一找,生字中哪些字的半边你见过?沙--氵,少;学习偏旁三点水“氵”。
报--扌,报;学习偏旁提手旁“扌”。
灯—火,丁;学习偏旁火字旁“火”。
视--礻,见;学习偏旁示字旁“礻”。
⑵其余的生字用什么方法记住呢?台:“云,去”的下半部放上面,下面放“口”电:从“日”加一笔,就是“电”。
纸:学习新偏旁“纟”(绞丝旁)与织物有关,留意右边局部。
5、用新学的生字组词。
词语接龙,比一比,哪一组接得长。
四、学习生字“上、下”1、观看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留意横笔与竖笔的接触点,是在横笔的中间位置,以保证字体的均匀。
2、熟悉笔画“丶”,写点时,起笔轻,落笔重,有头有肚不要象根棍子。
3、找准压线笔。
“上、下”的竖均在竖中线上。
4、教师范写。
5、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察。
6、用“上、下”口头组词。
五、布置作业读一读、说一说:沙发台灯洗衣机电话书架报纸电视电冰箱在家里教学设计篇二教材分析《在家里》是人教版试验教材一年级上册识字(一)的第3课,是表现现实生活的一课,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并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严密结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