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及在煤层巷道支护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45.30 KB
- 文档页数:2
煤巷支护设计中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10-12T03:12:07.465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11期作者:陈健[导读] 在屯兰矿12501运输巷道内,根据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运用PHD-2型松动圈测试仪器进行测试陈健鄂托克前旗长城五号矿业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016200摘要:在屯兰矿12501运输巷道内,根据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运用PHD-2型松动圈测试仪器进行测试,能初步确定LP的数值—松动圈的厚度值,再进行松动圈的分类。
通过对已测结果的分析,得知巷道围岩松动厚度介于1.3-1.5m之间,按照围岩的分类标准划分,属于中松动圈Ⅲ类一般围岩。
此种情况应按照悬吊理论设计支护参数,以此重新确定该巷道的支护方案。
操作人员通过对现场进行多次测量与实验,验证了巷道的变形量较小,顶底板最大位移接量小于25mm,双侧最大位移量小于35mm,围岩性能依然稳定。
以上数据表明根据围岩松动圈理论来设计巷道支护方式及参数是合理可靠的。
关键词: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测试技术;支护设计前言:煤矿安全生产的重点任务就是巷道支护,所以,巷道支护理论的研究者对于支护理论的研究方法给出了多种解答。
如组合梁理论、组合拱理论、悬吊理论等。
但是这些研究者给出的方法都是基于理论层面,没有经过系统的测算与实践,部分结果具有片面性。
巷道围岩力学特征及其复杂,在应用时,首先要根据巷道实际情况与围岩类型来选择合理的支护理论。
1围岩松动圈的定义如在原始围岩中开挖巷道,直接导致周边围岩应力与强度变化;其次,围岩的受力情况直接由三向变成两向,巷道附近径向应力逐渐消失。
相反,环向应力集中,开挖后围岩变得较为脆弱。
当下降后的围岩强度小于集中应力,围岩处于弹塑性状态,围岩比较稳定,无需考虑巷道支护问题。
当开挖巷道后,围岩破裂将从周边至深处逐渐扩张,直至达到另一个新的三向应力平衡状态后,这时的围岩中极有可能出现一个破裂带,这就是“围岩松动圈”。
基于围岩松动圈理论的中等稳定岩石支护技术实践[摘要] 本文就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进行了探讨,并对锚喷支护机理进行了分析,以及在施工中的应用做了有益的实践。
[关键词] 锚喷支护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悬吊支护理论锚喷支护是目前我国煤矿应用最多的支护形式。
据统计,我国每年锚喷支护的巷道达1000km以上。
但长期以来,对锚喷支护机理缺乏统一的认识,锚喷的支护参数确定一直沿用工程类比法。
最近几十年来出现的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能够合理地解释锚喷支护机理,明确支护对象,准确地确定支护参数,受到力学界的高度重视。
该理论在现场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
1、围岩松动圈与支护的关系围岩松动圈是开巷后的次生应力和岩体自身强度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松弛破碎带。
按照该理论,中等稳定岩石的松动圈在0-0.4m和0.4-1.5m之间,围岩松动圈的大小现在可以用专用仪器准确测出。
并且,围岩松动圈的大小与支护的难易程度成线形关系(正相关)。
这样它就解决了以往任何支护理论均未解决的支护对象问题,由此支护的机理和支护的作用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2、小松动圈围岩的支护机理对于这类围岩,因为其整体性好,松动圈较小,一般在0.4m之内,一般可不进行支护或弱支护。
但为了防止围岩风化,可进行简单的喷砼支护。
根据喷砼支护机理,可按以下方法确定。
(1)按冲切破坏计算本设计是按最不利条件,即假定从拱基线左、右两点开始,在与水平面成70度的方向上的两条裂隙交于一点,造成三棱柱围岩的冒落而作用于喷层,使喷层冲切破坏,计算时,巷道轴线方向取1m长计算。
最大围岩的重量G=B2/4×(tg70。
-π/2)×1×y----(1)式中:B---巷道跨度,m;y---岩石容重,t/m3;围岩与喷层接触面的周长U≈πR+2;抵抗冲切的最小喷层厚度T=G/(P×U)-----------(2)式中:P---砼抗拉强度,取P=6kg/cm2;(2)按粘结破坏计算T=3.65[G/(U×R)] 4/3×(K×/E)---------------(3)式中:R------设计粘结强度,R=3kg/cm2;K------岩石的弹性拉伸系数,K=1000kg/cm2;E-------喷层的弹性模量,E=1.29×105 kg/cm2;3、中松动圈围岩的支护机理及应用实例松动圈在0.4-1.5m的围岩,碎胀变形较大,因此采用锚喷联合支护。
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在煤巷支护设计中的应用于辉;唐仁学;孔令根;牛智勇【摘要】根据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在屯兰矿12501运输巷道内应用 PHD-2型松动圈测试仪进行围岩松动圈范围测试,确定松动圈厚度值LP 并进行松动圈分类。
由测试结果可知,巷道围岩松动圈厚度在1.3~1.5m之间,属于中松动圈Ⅲ类一般围岩,应按照悬吊理论设计支护参数,从而确定适用于巷道地质条件的支护方案。
通过对支护方案进行现场试验并监测巷道表面位移量,证明巷道变形量小,顶底板最大移近量小于26mm ,两帮最大移近量小于36mm ,围岩保持稳定。
这表明根据围岩松动圈理论设计巷道支护方式及参数是合理可靠的,为屯兰矿巷道支护设计提供了技术参考。
%According to the support theory of surrounding rock loose circle ,the extent of surrounding rock loose circle was measured with PHD-2 loose circle tester in the 12501 transportation roadway of Tunlan Mine ,the thickness and type of loose circle was determined .In accordance with test results ,the thickness of loose circle was between1 .3~1 .5m ,which belonged to the middle loose circle and common surrounding rock .The support parameters should be devised according to suspension theory so that the support scheme applied to roadway geology condition could be determined . With field test and monitoring of surface displacement ,it was seen that the roadway transformation was small ,the maximum closer amount of roof-floor was less than 26mm ,and that of the sides was less than 36mm ,the surrounding rock remained stable .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o design roadway support with loose circletheory was reasonable and reliable ,which provided the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the roadway support design of Tunlan mine .【期刊名称】《中国矿业》【年(卷),期】2014(000)008【总页数】4页(P115-118)【关键词】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测试技术;支护设计【作者】于辉;唐仁学;孔令根;牛智勇【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100083;重庆煤矿安全监察局,重庆40112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326长久以来巷道支护都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点问题。
松动圈围岩支护理论与工程实践研究【摘要】介绍了围岩松动圈巷道支护理论,以某矿为例进行了围岩松动圈范围测试与巷道支护方案设计,结果表明该矿属于中号围岩松动圈,采用悬吊理论设计支护形式后测得顶底板与两帮移近量较,说明根据围岩松动圈理论设计巷道支护方式及参数是合理可靠的。
【关键词】松动圈;巷道围岩;巷道支护前言煤矿巷道围岩为非连续各向异性体,其物质组成成分与组合状况存在一定变化,表现为非均质性。
因此试图用一种理论来解决所用的巷道支护问题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目前巷道支护理论包括围岩松动圈理论、压力拱理论、最大水平应力理论等,其中围岩松动圈理论在深井煤矿中得到广泛应用,其理论简明直观、可操作性强,基本内容为:矿井巷道掘进后,原岩应力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并重新分布,巷道顶底板及两帮形成应力集中现象,岩石强度显著下降。
若集中应力小于破坏后的岩石强度,此时围岩处于弹塑性状态,可以基本维持巷道的稳定。
若集中应力发展至甚至超过破坏后的岩石强度,围岩破坏会继续向深部扩展,直至形成新的应力平衡状态,我们将围岩破坏扩展形成的破裂带称之为围岩松动圈,研究围岩松动圈对于解决巷道支护工程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1 工程地质概况某矿位于吕梁-太行断块五台山块隆古交向斜的南部,俗称太原西山向斜。
其西部为吕梁山复式背斜,东部为山西断陷盆地系中部的太原-晋中盆地。
12501运输巷道位于南五盘区+750m水平的2#煤层。
该煤层均厚为4.25m,属较稳定的厚煤层,煤层结构简单,裂隙较发育,平均倾角2.5°,最大为6°,为近水平煤层。
煤层顶板以薄层状的粉砂岩和泥岩为主,并夹杂砂质泥岩互层。
岩性松软,机械强度低,节理裂隙发育,属不稳定顶板;底板以碳质泥岩及砂质泥岩为主,局部为3#煤层,富含植物根须化石,较松软,遇水易膨胀,易发生底鼓现象,为不稳定底板岩层。
2 围岩松动圈巷道支护理论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提出把围岩破裂过程中的岩石碎胀变形(碎胀力)作为支护对象,并把在围岩中发展的这个破裂区定义为围岩松动圈。
榆家梁煤矿巷道围岩松动圈测试技术及应用摘要:基于榆家梁煤矿现场条件,介绍了松动圈的测试原理、测试方法及测试过程,通过测试得出了围岩合理的松动圈范围,为确定合理锚杆支护参数提供了依据,为相似条件巷道的松动圈测试提供了实践经验。
并介绍了控制松动圈厚度的方法,对井下支护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围岩;松动圈;巷道;锚杆支护巷道开挖后,围岩受力状态由三向变成了近似两向,造成岩石强度较大幅度地下降。
如果围岩中集中应力值小于下降后的岩石强度,则围岩处于弹塑性状态,且围岩自行稳定,不存在支护问题;反之围岩将发生破坏,这种破坏从周边逐渐向深部扩展,直至达到新的三向应力平衡状态为止,此时围岩中出现了一个破裂带。
把这个由于应力作用产生的破裂带称为围岩松动圈,如图1。
图一围岩松动圈是巷道开挖后地应力超过围岩强度的结果,因此松动圈理论认为,支护的作用就是限制围岩松动圈中碎胀力所造成的有害变形。
掌握巷道松动圈范围的大小及受采动影响的变化规律,对于选择恰当的巷道支护方式与参数,确定合理的工作面超前支护范围等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各矿回采巷道多采用棚子支护或锚杆支护。
由于棚子支护是一种传统的被动支护形式,在复杂的压力状态下它必须借助其它形式的支护配合,才能确保巷道的绝对安全;因而锚杆支护已成为解决巷道围岩承受采动支承压力的重要途径。
采用锚杆支护解决采动支承压力问题,关键是确定出巷道围岩松动圈的厚度,并加以控制。
1 测试原理松动圈测试是应用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来预测围岩的破坏情况。
测试物体是以弹性体为前提条件的,当煤体的尺寸较小、作用外力较小时,相应变形也较小,可以把煤体视为弹性体。
超声波是由声波仪振荡器产生的高压电脉冲信号加在发射换能器,发射换能器受到激发产生瞬态的振动信号,该信号经发射换能器与煤体之间的耦合后在岩体介质中传播,从而携带煤体内部信息到达接收换能器,再由接收换能器把收到的振动信号转变成电信号传给声波仪,经声波仪放大处理后,显示出超声波穿过煤体的声时、波速等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