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元件复习重点
- 格式:doc
- 大小:343.50 KB
- 文档页数:10
一1、液压传动和夜里液力都是以液体为工作介质来进行能量传递的传动方式、液压传动主要是利用压力能来传递能量,而液力传动主要是利用液体的动能来传递能量。
2、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A液压泵(动力元件)将远东及所输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压力能的元件,其作用是向液压系统提供压力油,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心脏B执行元件:把液体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以驱动工作机构的元件,执行元件包括液压缸和液压马达C控制元件:包括压力、方向、流量控制阀,是对系统中油液压力、流量、方向进行控制和调节的元件D辅助元件:上述三个组成部分以外的元件,如管道管接头油箱滤油器等。
3所有工作介质的粘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4 液压传动的优点功率大体积小,液压传动的缺点泄漏污染。
二1液压泵是由原动机驱动,把输入的机械能转换成为油压的压力能,再以压力、流量的形式输入到系统中,它是液压传动系统的心脏,也是液压传动系统的动力源,而液压马达是将输入的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以扭矩和转速的形式深入到执行机构做功,是液压传动系统的执行元件、2功率损失分为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其中容积损失是因泄露、气穴和油液在高压下压缩等造成的流量损失、机械损失是因摩擦造成测转矩损失、3困油现象:受困油液受到挤压而瞬间产生高压,密封容腔的受困油液若无油道和排油口想通,油液将被从缝隙中挤出,导致油液发热,轴承零件也会受到附件冲击载荷的作用,其密封容积增大时,无油液补充,又会造成局部真空,使容于油液中的气体分离出来,产生气穴。
困油现象使齿轮泵产生强烈的噪声,并引起震动和汽浊,同时降低容积效率,影响工作的平稳性和使用寿命。
解除困油现象的方法就是在两端盖板上开卸槽、4径向不平衡力:采取缩小压油口的方式使压油腔的压力作用在一个齿到两个齿的范围,同时适当的增大径向间隙,使齿顶不与定子表面产生金属接触,并在支承上多采用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5齿轮泵的三条泄露途径:齿侧间隙---齿轮啮合线处的间隙、齿顶间隙——泵体定子环内孔和齿顶间的径向间隙、端面间隙——齿轮两端面和侧板间的间隙。
液压复习题及答案1. 简述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
答案:液压传动是利用液体作为工作介质,通过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来实现能量的传递和控制。
在液压系统中,液体被封闭在一个密封的容器内,通过泵将液体的压力提高,然后通过控制阀门调节压力和流量,将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执行元件(如液压缸或液压马达)进行工作。
2. 液压泵的主要类型有哪些?答案:液压泵的主要类型包括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和螺杆泵。
齿轮泵通过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旋转将液体吸入并排出;叶片泵利用叶片在转子和定子之间形成的密封容积变化来吸入和排出液体;柱塞泵通过柱塞在缸体内往复运动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排出;螺杆泵则通过螺杆的旋转将液体吸入并沿螺杆轴向排出。
3. 液压缸的分类及其特点是什么?答案:液压缸按照结构可分为单杆式和双杆式。
单杆式液压缸只有一个活塞杆,适用于需要直线运动的场合;双杆式液压缸有两个活塞杆,适用于需要双向直线运动的场合。
液压缸按照作用方式可分为单作用和双作用,单作用液压缸仅在一端有液压油作用,而双作用液压缸两端都有液压油作用。
4. 液压系统中的控制阀有哪些类型?答案:液压系统中的控制阀包括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和流量控制阀。
方向控制阀用于控制液压油的流动方向,如单向阀、换向阀等;压力控制阀用于控制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如溢流阀、减压阀等;流量控制阀用于控制液压油的流量,如节流阀、调速阀等。
5. 液压系统的功率损失主要有哪些?答案:液压系统的功率损失主要包括机械损失、压力损失和热损失。
机械损失是由于液压元件内部摩擦和泄漏造成的;压力损失是由于液体在管道和阀门中的流动阻力造成的;热损失是由于液体在流动过程中与元件表面摩擦产生的热量造成的。
6. 液压油的选用应考虑哪些因素?答案:液压油的选用应考虑以下因素:粘度,以保证适当的润滑和密封;抗氧化性,以延长油品使用寿命;抗乳化性,以防止油品乳化影响系统性能;防腐蚀性,以保护液压元件不受腐蚀;以及环境温度,以确保油品在不同温度下都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液压与气压传动知识点复习总结〔很全〕一,根本慨念1,液压传动装置由动力元件,控制元件,执行元件,辅助元件和工作介质〔液压油〕组成2,液压系统的压力取决于负载,而执行元件的速度取决于流量,压力和流量是液压系统的两个重要参数 其功率N=PQ3, 液体静压力的两个根本特性是:静压力沿作用面法线方向且垂直于受压面;液体中任一点压力大小与方位无关.4,流体在金属圆管道中流动时有层流和紊流两种流态,可由临界雷诺数〔Re=2000~2200〕判别,雷诺数〔Re 〕其公式为Re=VD/υ,〔其中D 为水力直径〕, 圆管的水力直径为圆管的经。
5,液体粘度随工作压力增加而增大,随温度增加减少;气体的粘度随温度上升而变大, 而受压力影响小;运动粘度与动力粘度的关系式为ρμν=, 6,流体在等直径管道中流动时有沿程压力损失和局部压力损失,其与流动速度的平方成正比.22ρλv l d p =∆, 22v p ρξ=∆. 层流时的损失可通过理论求得λ=64eR ;湍流时沿程损失其λ与Re 及管壁的粗糙度有关;局部阻力系数ξ由试验确定。
7,忽略粘性和压缩性的流体称理想流体, 在重力场中理想流体定常流动的伯努利方程为γρυ++22P h=C(常数),即液流任意截面的压力水头,速度水头和位置水头的总和为定值,但可以相互转化。
它是能量守恒定律在流体中的应用;小孔流量公式q=C d A t ρp ∆2,其与粘度根本无关;细长孔流量q=∆ld μπ1284P 。
平板缝隙流量q=p lbh ∆μ123,其与间隙的 三次方成正比,与压力的一次与方成正比. 8,流体在管道流动时符合连续性原理,即2111V A V A =,其速度与管道过流面积成反比.流体连续性原理是质量守衡定律在流体中的应用.9,在重力场中,静压力根本方程为P=P gh O ρ+; 压力表示:.绝对压力=大气压力+表压力; 真空度=大气压力-绝对压力. 1Mp=10pa 6,1bar=105pa.10,流体动量定理是研究流体控制体积在外力作用下的动量改变,通常用来求流体对管道和阀件的作用力;其矢量表达式为:F=)(12V V q dtdmv -=ρ;=F 222z y x f f f ++. f z y x f f ,,分别是F 在三个坐标上的图影。
江苏职教高考机电一体化类(液压与气动)课程知识框架第一章液压传动的基本概念重点第二章液压元件第三章液压基本回路及传动系统第四章气压传动重点第一章液压传动的基本概念本章重难点分析第一节液压传动原理及其系统组成第二节液压传动系统的流量和压力第三节压力、流量损失和功率计算考核要求1、了解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2、理解液压传动的组成及功用。
3、理解液体的基本特性(粘性、可压缩性)。
4、掌握流量和压力的基本概念。
5、理解静压传递原理和流量连续性原理的基本概念。
6、了解液压传动的压力损失和流量损失的机理。
7、掌握液压传动系统中液体压力、流量、速度和功率、效率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相应计算。
第一节液压传动原理及其系统组成知识点1液压传动原理一、液压传动原理液压传动是用液体作为工作介质来传递能量和进行控制的传动方式。
液压传动是根据17世纪帕斯卡提出的液体静压力传动原理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在工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图a所示为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图。
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图a)工作原理图1-手柄2-泵体3、11一活塞4、10-油腔5、7-单向阀6-油箱8-放油阀9-油管12-缸体用手向上提起杠杆手柄1,小活塞3被带动上行,如图b所示,泵体2内油腔4的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真空,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油箱6中的油液经单向阀5流入油腔4,同时单向阀7处于关闭状态。
b)泵的吸油过程用手向下压杠杆手柄1小活塞3被带动下行,如图c所示,泵体2内油腔4的容积减小,其中的油液被挤出因单向阀5处于关闭状态,油液通过单向阀7流人缸体12的油腔10内,使油腔10中油液的体积增大,在压力的作用下,推动大活塞11上升。
反复提、压杠杆手柄,就可以使重物不断上升,达到起重的目的。
c)泵的压油过程提、压杠杆的速度越快,重物上升的速度就越快;重物越重下压杠杆的力就越大。
停止提、压杠杆,重物保持在某一位置不动。
由此可见,液压传动是利用密封容积内受压液体的压力来传递动力(力或力矩),利用密封容积的变化来传递运动(使执行机构获得位移或速度),从而输出机械能的一种传动装置。
第一章(9个重点题)★1.一部完整的机器由哪些部分组成?答: 一部完整的机器一般都是由动力源、传动装置、操作(或控制)装置及工作(或执行)机构等四个部分组成。
2.传动装置可分为哪几部分?答:①机械传动②电气传动③气压传动④液体传动3.什么是电气传动?答:是利用电力设备并通过调节电参数来传递动力和进行控制的一种传动方式。
★4.液压传动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①以液体为传动介质;②由于液体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体积,所以这种传动必须在密封容器内进行;③液体只能受压力,不能受其他应力,所以这种传动是靠受静压力的液体进行的。
★5.液压系统包括哪几部分?答:①动力元件②执行元件③控制元件④辅助元件⑤工作液体6.液压系统由哪几个组成部分?各部分的基本功能是什么?答: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①动力元件,指液压泵,它是将原动机所提供的机械能转变为工作液体的液压能。
②执行元件,即液动机,它是将工作液体的液压能转变为驱动负载的机械能。
③控制元件,指各种液压控制阀,它们的作用是控制工作液体的压力、流量或流动向。
④辅助元件,包括油箱、过虑器等,它们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各不相同。
⑤工作液体,指液压油和乳化液。
它们既是能量的载体,又是液压系统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信息载体。
7.液压传动有哪些优点?答:①易于实现直线往复和旋转运动,在高压下可获得很大的力和力矩。
②液压元件体积小,质量轻。
③能在较大范围内方便地实现无极调速。
④运转平稳,耐冲击,低速稳定性好。
⑤惯性小,响应速度快。
⑥操纵方便,易于控制。
⑦易于实现过载保护。
⑧具有良好的润滑条件,有利于提高液压元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⑨液压元件易于实现标准、系列化、通用化。
8.液压传动有哪些缺点?答:①液压传动无法保证严格的传动比。
②液压传动的效率较低,且不宜于远距离传动。
③一般的液压传动不适合在高温或低温的环境中工作。
④液压元件对工作液体的污染很敏感。
⑤液压元件的制造精度要求高。
《液压元件》复习提纲李艳鹏1.液压传动的定义和基本特征?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液压传动的主要缺点?2.什么是液压泵的排量和自吸?3.分析容积式液压泵的瞬时流量的目的是什么?4.什么是外啮合齿轮泵困油现象?产生原因和危害?开设矩形对称卸荷措施总原则?5.外啮合齿轮泵高压化存在的问题?6.双作用叶片泵定子曲线的确定原则?7.用公式定性说明双作用叶片泵中三角减振槽的工作原理?8.双作用叶片泵高压化存在的问题?9.轴向柱塞泵的困油现象是如何处理的?10.在轴向柱塞泵中那些机构采用了“剩余压紧力”法设计?11.恒压变量机构工作原理?12.液压马达是如何按转数分类的?13.内曲线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14.计算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的三个出力和速度。
(不计各种损失)15.增压缸、串联缸和伸缩缸的使用场合?16.液压缸中固定节流缓冲结构的工作原理?17.伺服缸对启动压力的要求?18.先导式溢流阀(YF)、先导减压阀(JF)和先导顺序阀的工作原理?19.溢流阀和顺序阀的应用有哪些?20.直动式溢流阀静特性分析。
21.节流阀的刚度定义?如何提高节流阀的刚度?22.什么是压力补偿?调速阀的工作原理?溢流节流阀的工作原理?23.在采用调速阀的进油节流调速回路中,试分析对调速阀的出口压力有何要求?24.调速阀和溢流节流阀的比较?25.单向阀的应用有哪些?26.液控单向阀的工作原理?使用的注意事项?27.什么是换向阀的“位”“通”“滑阀机能”?28.插装阀的组成?29.球式换向阀的工作原理?30.普通插装阀和螺纹插装阀的不同?31.电液比例阀的特点?32.过滤器在液压系统的安放位置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33.油箱的功用是什么?其有效容积如何确定?34.使用加热器应注意什么?35.画出下列元件的职能符号: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压力继电器;节流阀;调速阀;单向阀;液控单向阀;O型机能三位四通带记忆功能手动换向阀;Y型机能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H型机能三位四通液动换向阀;M型机能三位四通电液动换向阀;油箱;加热器;冷却器;液位继电器;温度继电器;液位计;蓄能器;过滤器;单向变量泵;双向变量马达。
液压考试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液压系统中最基本的元件是:A. 泵B. 阀门C. 油缸D. 油箱答案:A2. 液压油的主要作用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传递能量B. 润滑C. 冷却D. 储存能量答案:D3. 以下哪个不是液压系统的组成部分:A. 动力元件B. 控制元件C. 执行元件D. 传感器答案:D二、填空题1. 液压系统中的________是用来将机械能转换为液体的压力能的设备。
答案:泵2. 液压缸是液压系统中的________,它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
答案:执行元件3. 液压系统中的________是用来控制液体流动方向和压力的设备。
答案:阀门三、简答题1. 简述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答案:液压系统通过泵将机械能转换为液体的压力能,然后通过控制元件(如阀门)调节液体的流动方向和压力,最后通过执行元件(如油缸)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实现工作。
2. 液压系统有哪些优点?答案:液压系统的优点包括:力大、体积小、响应快、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维护方便等。
四、计算题1. 已知液压缸的活塞面积为100平方厘米,系统压力为10MPa,求活塞受到的力。
答案:活塞受到的力 = 活塞面积× 系统压力 = 100 cm² × 10 MPa = 1000000 N五、判断题1. 液压系统中的油液可以任意选择,不需要考虑其物理化学性质。
答案:×2. 液压系统中的阀门是用来调节液体的流动速度的。
答案:×3. 液压泵的转速越高,输出的压力就越大。
答案:×六、论述题1. 论述液压系统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液压系统在工业自动化中应用广泛,如在机床、起重机械、自动化生产线等领域。
液压系统能够提供大功率、高效率的动力传输,实现精确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液压系统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安全性。
结束语:希望以上复习题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液压系统的相关知识,祝大家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液压元器件知识点总结一、液压元器件概述液压元器件是指用于液压系统中,用以控制和调节压力、流量、方向、速度等参数的各种元件的统称。
液压元器件主要包括液压泵、液压阀、液压缸、液压管路、液压油箱、滤油器等。
这些元器件的丰富多样,涵盖了不同的功能,是液压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液压泵1. 液压泵的分类:液压泵主要分为齿轮泵、齿条泵、液压柱塞泵、液压螺杆泵等多种类型。
2.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液压泵是将机械能转换为流体能的装置,通过泵的工作,可以将低压油液吸入,并以较高的压力将油液输送至液压系统中供给各个执行元件使用。
3. 液压泵的应用:液压泵常常应用于液压系统的驱动部分,负责为系统提供动力,如提供液压缸的动力,或者驱动液压马达等。
4. 液压泵的维护和保养:液压泵使用寿命较长,但也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如清洗滤芯、更换密封件等操作,以确保泵的正常工作状态。
三、液压阀1. 液压阀的分类:液压阀主要分为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安全阀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阀门在液压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2. 液压阀的工作原理:液压阀通过对液压系统中的流体进行控制,以控制流体的流向、压力、流量等参数,来实现液压系统的各种功能。
3. 液压阀的应用:液压阀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广泛,如用于控制液压缸的运动方向、调节液压系统的压力、流量等。
4. 液压阀的维护和保养:液压阀的维护和保养十分重要,通过定期的清洗、检查和更换零部件,可以确保阀门的正常工作状态。
四、液压缸1. 液压缸的分类:液压缸主要分为单作用液压缸和双作用液压缸,根据不同的工作方式,液压缸可应用于不同的工况。
2. 液压缸的工作原理:液压缸是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通过液压缸的工作,可以实现线性的推拉运动,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中。
3. 液压缸的应用:液压缸在各种机械设备中的应用广泛,如用于推动机械臂的伸缩、用于提升重物等。
4. 液压缸的维护和保养:液压缸的维护和保养十分重要,如定期润滑、检查密封件等,可以确保液压缸的正常工作。
1、什么是液压传动?液压传动是以液体作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转换、传递和控制的一种传动方式。
液压传动的主要缺点:(1)无法避免泄露,难以实现严格的传动比; (2)液压系统不宜在很高或很低的温度下工作。
(3)传动效率较低(4)液压传动的工作可靠性不如电力传动和机械传动,(5)液压元件的制造精度要求高,造价较贵,使用、维护要求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技能水平。
(6)液压能的获得与传递不如电能方便。
(7)液压系统中各种元件、辅件及工作介质均在封闭的系统内工作,其故障征兆难以及时发现,故障原因较难确定。
2、液压传动的四个基本特征:(1)容积式液压泵的工作压力p 与流量q 之间不具有相关性,而是具有刚性的压力-流量特征。
(2)其工作压力主要取决于负载(3)液压缸的运动速度主要取决于输入的流量,与负载无关。
(4)液压功率等于压力与流量的乘积。
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液压动力元件(液压泵)、液压执行元件(液压缸、液压马达)、液压控制元件(液压阀、液压控制阀)、液压辅助元件(油箱、管道、密封元件、过滤器等)、工作介质3、什么是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排量 排量:液压泵或液压马达主轴每转一周,根据计算其密封容腔几何尺寸的变化而得出的排出或流入的液体体积,称为其理论排量。
在工程上,可以用在低压无泄漏的情况下液压泵(液压马达)每转一周所排出的液体体积来表示。
也可将液压泵(液压马达)每转一弧度所排出的液体体积定义为其排量。
4、容积效率、总效率 容积效率ηvp是用来评价油液泄露损失程度的参数液压泵的容积效率ηv p为其实际输出流量qp与理论输出流量q t之比液压马达的容积效率 ηvm为其理论输入流量q t与实际输入流量qm之比总效率 η 等于机械效率ηm与容积效率ηv的乘积液压泵的总效率ηp等于其实际输出功率pop与实际输入功率pip之比ηηηmpvpppipop pw p Tqpp =∆==液压马达的总效率ηm等于其实际输出功率pom与实际输入功率pim之比ηηηmmvmmmimom mqTpp p w=∆==5、外啮合齿轮泵特点:由一对相同的齿轮,被封闭在由前盖、后盖和外壳所构成的空腔中啮合运转,利用齿间容积的变化来实现吸油和排油。
优点:结构简单;渐开线齿轮的加工工艺性好;体积小,质量轻,功率密度大;对恶劣工况的适应性强。
耐冲击、耐磨损、抗污染能力强,工作可靠。
缺点:排量不能调节,只能做定量泵;外啮合齿轮泵的流量脉动及噪声较大;低速运转时,容积效率低。
双作用叶片泵的特点:1)输出流量均匀,震动和噪声小,工作平稳。
2)高、低压腔各自成对的对称分布,转子受到的径向力是平衡的,轴承的工作寿命长。
3)叶片顶部在定子表面滑动,产生磨损后可以自动补偿,可以长时间保持较高的容积效率。
4)对油液的清洁度要求较高。
轴向柱塞泵的特点:靠柱塞在缸孔内的往复运动改变柱塞缸内的容积来实现吸油和压油。
优点:工作参数高(压力,排量、功率高);效率高;变量方便,变量形式较多;使用寿命长;可以使用不同的工作介质;单位功率的质量比较轻。
缺点:结构较复杂,零件数量多;制造工艺要求高,价格较贵;除阀配流柱塞泵外,一般对液压介质的污染比较敏感,因此,对使用和维护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6、外啮合齿轮泵的困油现象:为了保证齿轮传动的平稳性,齿轮泵齿轮的重合度ε必须大于1(一般取1.05--1.1),两对轮齿啮合时它们之间形成一个与吸油腔和压油腔均不相通的封闭空间,由于油液的可压缩性很小,当封闭容积减小时,被困油液受挤压,压力急剧上升,油液从缝隙挤出。
随齿轮旋转,封闭容积增大时,因无油液补充而形成局部真空和气穴,出现气蚀引起震动和噪声;这种因封闭容积大小发生变化而导致压力冲击和产生气蚀现象称为困油现象。
开卸荷槽总原则:1)、当闭死容积缩小时,通过卸荷槽使其与泵的出口相通 2)当闭死容积增大时,通过卸荷槽使其与泵的进口相通3)当两啮合点与节点P 在啮合线上对称时,卸荷槽不与闭死容积相通。
7、减小外啮合齿轮泵泄露的措施: 1)、齿轮泵的泄露途径:齿轮端面和侧板间的轴向间隙;齿轮齿顶和壳体内壁间顶隙;齿面啮合处的泄露。
要提高齿轮泵的工作压力和容积效率,必须采取间隙补偿装置,包括端面间隙自动补偿及顶隙自动补偿。
2)轴向端面间隙的自动补偿:采用弹性侧板的自动补偿装置;浮动轴套的轴向间隙自动补偿装置,液压补偿装置。
3)顶隙泄露的控制 利用扫膛原理对壳体内表面进行精加工,得到最合适的顶隙。
在对轴向间隙进行补偿的同时对顶隙也采取补偿措施。
8、减小外啮合齿轮泵不平衡径向力的措施:1)扩大高压区 2)扩大低压区 3)开液压平衡槽 4)减小压油口尺寸9、双作用叶片泵的定子曲线确定原则:1)使叶片不能脱空,ϕρρ225.0dl d- 即向心加速度产生的惯性力大于径向加速度产生的惯性力;2)叶片受力良好 ,压力角ϕ(矢径ρ与定子曲线法线的夹角ϕ)不能太大,同时加速度曲线(ϕρ22dd)不能突跳,即不能出现软冲点 ;3)使瞬时流量均匀,光滑,对称。
软冲击:在理论上只产生有限的冲击力,比硬冲击要缓和的多 软冲点:加速度出现突跳点硬冲击:在理论上,叶片和定子间要产生无穷大的冲击力(或叶片脱离定子,造成脱空)这种冲击成为硬冲击。
硬冲点:速度曲线出现突跳点,致使加速度出现无穷大的阶跃,称该点为硬冲点。
10、双作用叶片泵高压化面临的问题(寿命、容积效率、噪声),如何克服1)吸油区叶片顶部对定子内表面的严重磨损;措施:采用子母叶片、柱销叶片、双叶片、阶梯叶片、弹簧叶片等以减小叶片根部承受油压力的有效面积,以减小将叶片顶出的液压推力;在叶片泵内设置减压阀,降低作用在吸油区叶片根部的压力;改进叶片顶部的轮廓形状,合理选择配对材料,提高叶片-定子的耐磨性能。
2)减少泄露,提高叶片泵的容积效率 措施:泄露途径:配流盘与转子、叶片之间的轴向间隙(最严重);叶片与叶片槽的侧面间隙;叶片与定子内表面的接触线。
采用浮动配流盘 3)降低噪声 措施:改进定子曲线,有效控制叶片的运动;采用预压缩、预扩张定子曲线和设置V 形尖槽的配流盘。
11、用公式定性说明双作用叶片泵中配流盘上减振槽的工作原理:zπα2=在转动过程中,闭死容积压强由p a 到P 逐渐递增,两叶片在大圆弧工作段的封闭油液体积)(2)(212222r R r R z z zB B z V -=-=ππ当其内的压力由0增大到p 时,液体体积的压缩量z B E P E pV V r R z π)(22-=∆=∆流量脉动w d d EzB V d r R dt z ϕρπ)(22-=∆ 未开槽前d dpϕ∞→,因而∞→∆dtvd 进一步导致流量脉动 开槽后d d pϕ∞→,因而∞→∆dtvd 流量脉动减小 12、内反馈式变量叶片泵的变量原理:定子的左边是调压弹簧2,初始状态时,弹簧力将定子环推到最右边位置,这时偏心量e 最大,叶片泵的排量最大。
定子环的最大偏心量由定子右边的流量调节螺栓3调节限定,定子上方是支撑滑块4. 当叶片泵工作时,由于负载压力的作用,定子环内侧表面将产生一个倾斜向上作用的不平衡径向液压力 Fo,该力可分解为相互垂直的两个分力F 1和 F2,垂直向上的分力F 1由支承滑块承受,水平向左的分力F2由调压弹簧2承受。
当叶片泵的工作压力升高到使水平分力F2超过弹簧预紧力时,定子环将克服弹簧力向左移动,使偏心量e 自动减小,从而减小叶片泵的排量。
工作压力越高,则偏心量越小,叶片泵的输出流量也越小,直至偏心量等于零,则叶片泵的排量变为零。
这种变量控制的方法,是直接利用叶片泵工作容腔内的压力来推动定子的运动,以达到变量的目的,称为内反馈式。
13、SCY14-1型斜盘式轴向柱塞泵中中心弹簧的作用:推动柱塞回程 滑靴的工作原理:滑靴存在两种不同的工作状态,一是不完全平衡型静压支撑FFNo,剩余压紧力)(FF on-将滑靴压在斜盘上,使滑靴紧贴斜盘表面滑动;二是完全平衡型静压支撑,如果把RR 21,增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FFNo≥,若不采取措施,滑靴将被油压推离斜盘,出现大量泄漏无法工作,若在通向滑靴底面油室的油路上设置一个固定阻尼,当压紧力FN增大时,密封间隙h 减小,泄漏量减小,这会使通过固定阻尼的压降减小,从而导致油室中的压力po增加,Fo增加,直到与压紧力FN相等时,达到新的平衡,反之类似,这样就可保证,当压紧力FN发生变化时,支撑力Fo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两个力始终在允许的油膜厚度下保持平衡,既不使支撑面发生固体接触,也不会使支撑面产生过大的间隙而产生泄露。
14、配流盘的中心为什么要相对缸体转过一个角度?为了减小压力冲击,降低泵的噪声,希望柱塞腔在接通高低压时,腔内的压力能平稳过渡,从而避免压力冲击,由于配流窗口的偏转,使完成吸液后处于上死点位置的柱塞腔不立即和压液的腰形配流窗口接通,而是在缸体转过角度1ϕ∆的过程中,利用柱塞腔中的困油,使其压力由吸油压力po逐渐升到压油压力pd,然后再接通压油窗口,从而避免了压力的突变,减小了噪声。
15、手动伺服变量机构的工作原理:泵输出的高压油pd由通道经单向阀a 进入变量机构壳体5的下腔d ,液压力作用在变量活塞4的下端。
当与控制滑阀1相连接的阀杆6不动时,变量活塞4的上腔g 处于封闭状态,变量活塞不动。
当阀杆6向下移动时,推动控制滑阀1一起向下移动,使d 腔的压力油经通道e 进入上腔g 。
由于变量活塞上端的有效面积大于下端的有效面积,向下的液压力大于向上的液压力,故变量活塞4也随之向下移动,直到将通道e 的油口封闭为止。
变量活塞的移动量等于阀杆的位移量。
当变量活塞向下移动时,通过轴销带动斜盘3摆动,斜盘倾斜角增加,泵的输出流量随之增加。
当阀杆6带动控制滑阀1向上运动时,将通道f 打开,上腔g 通过卸压通道f 接通油箱而卸压,变量活塞向上移动,直到控制滑阀1将卸压通道关闭为止。
它的移动量也等于阀杆的移动量。
这时斜盘也被带动作相应的摆动,使其倾斜角减小,泵的流量也随之减小。
16、恒压变量机构的工作原理: 泵出口压力pd被引入先导控制滑阀1的左端,形成液压推力A p cd和右端压力控制弹簧的作用力Fs相比较,弹簧力Fs代表了恒压泵的给定压力Fo,即A F p cso=。
当泵的工作压力pp d时,滑阀1的开度x=0,差动变量活塞2大直径端的压力p=0,在小直径端油压pd的推动下,活塞2将斜盘推向γ角的最大的位置,使泵保持最大流量qmax。
当泵的工作压力增大到恒压变量泵的工作值时,即ppd=,滑阀1左端的液压推力A p cd将克服右端的弹簧力Fs,把阀口打开,形成一个开度为x 的可变节流口,它和固定节流器k 构成串联阻力回路。
当开度x 增大,压力p 升高,当x 增大到一定程度,压力p 便能推动差动活塞2向上移动,带动斜盘,使γ角减小,泵的流量也随之减小,如果外部负载过大,压力pp d,则泵不能工作,因为pd达到p并有继续升高的趋势时,控制滑阀1的开度x 早已达到最大,差动变量活塞大端压力也达到最大,将斜盘推到0=γ的位置,使输出流量为0.17、液压马达是如何按转速分类的? 当液压马达的转速大于500minr时,此马达称为高速小转矩液压马达,其基本形式有齿轮式、叶片式、轴向柱塞式和螺杆式 当液压马达的转速小于500minr时,此马达称为低速大转矩液压马达,其基本形式为曲轴连杆式、静力平衡式和内曲线多作用式,此外还有摆线式,多作用轴向柱塞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