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企近年员工持股计划案例介绍
- 格式:docx
- 大小:23.66 KB
- 文档页数:7
上市案例研习(25):职工持股会和工会持股解决示例【案例情况】一、柘中建设柘中电气职工持股会系经奉贤县人民政府下发的《关于同意成立上海柘中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职工持股会的批复》(奉府批[1997]57号)批准设立的,于1997年12月在上海市奉贤县总工会(已变更为上海市奉贤区总工会)登记。
经上海市人民政府下发的《关于同意设立上海柘中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沪府体改审(1998)008号)批准作为柘中电气的发起人之一。
根据上海新诚审计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新审编号248),审验证明柘中电气股本总额3,600万元,其中职工持股会以货币出资1,559万元,占股本总额的43.31%。
1998年7月柘中电气成立,经全体股东批准的《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职工持股会会员大会为柘中电气职工持股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有权决议职工持股会的解散并进行清算和分配剩余财产。
2003年2月18日柘中电气召开股东大会,通过决议以未分配利润送股及资本公积转增的形式将总股本从3,600万股增为7,200万股。
根据上海新正光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正光会验资2003第364号),审验证明柘中电气职工持股会持有3,118万股股份,占股本总额的43.31%。
2003年2月28日,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下发《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撤销上海柘中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职工持股会的批复》(沪奉府[2003]5号),同意撤销上海柘中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职工持股会。
2003年3月13日,柘中电气职工持股会召开全体会员大会,经全体会员讨论,审议并通过决议,一致同意职工持股会分别向康峰投资、上海索邦商贸有限公司转让其持有的柘中电气2,016万股股份及1,102万股股份,转让价格为经审计每股净资产1.315元;并同意在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注销职工持股会。
前述决议经全体职工持股会成员签字确认。
2003年3月,柘中电气职工持股会按照前述职工持股会决议分别与康峰投资、上海索邦商贸有限公司签订《股份转让协议》,股权转让价款分别为2,651.04万元和1,449.13万元。
上海国企改革案例:上海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 案例背景上海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电力”)是中国上市公司,成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上海市。
作为国内领先的综合能源供应商,上海电力主要从事发电、供热、供冷等业务。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上海电力一直是上海市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推进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的国有企业模式已经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环境,上海电力需要进行深化改革,并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效益。
2. 案例过程2.1 第一阶段:引入战略投资者为了引入更多的资本和管理经验,2014年,上海市政府决定将部分国有股权出售给战略投资者。
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可以带来新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渠道资源,提升企业整体实力。
在这一阶段,上海电力首先进行了资产评估,确定了合适的股权比例和出售价格。
然后,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吸引了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与竞标。
最终,法国能源公司EDF(Electricité de France)以较高的价格获得了上海电力约20%的股权。
2.2 第二阶段: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战略投资者引入后,上海电力进一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2015年,上海电力开始进行员工持股试点,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员工持股试点是指将部分公司股份分配给员工,并通过购买、认购或免费分配等方式让员工成为公司股东。
这种方式可以激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
在上海电力的员工持股试点中,公司首先确定了适当的股权比例和购买价格,并向全体员工发出购买邀请。
通过多种支付方式(如自筹资金、贷款等),员工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购买公司股份。
同时,公司还设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管理规定,确保员工持股对企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2.3 第三阶段:上市并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透明度和市场竞争力,上海电力于2016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通过上市,上海电力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资本,提高公司的融资能力。
国企员工持股案例近年来,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之一。
这一政策的实施,旨在激励国企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竞争力。
下面将介绍一个国企员工持股的成功案例,以展示这一政策的效果和成果。
案例:中国移动员工持股计划中国移动是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之一,也是一家国有企业。
为了激励员工的创新和积极性,中国移动于2013年推出了员工持股计划。
该计划鼓励员工购买公司股票,并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包括股票购买优惠价格、分红权益等。
通过员工持股计划,中国移动员工获得了更多的股权,从而与企业利益密切相关。
这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创造力。
同时,员工也分享了企业的发展成果,获得了丰厚的股票分红。
在员工持股计划的推动下,中国移动的经营状况和市值都取得了显著的提升。
员工积极参与企业决策,提出了许多创新和改进的建议,促进了公司的发展和转型。
中国移动成为全球移动通信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员工也因此受益良多。
员工持股计划的成功,不仅在中国移动这个案例中得到体现,还在其他国有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中国石油、中国银行等国企也相继推出了类似的员工持股计划。
这些计划通过激励员工的参与和创新,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竞争力。
员工持股计划的推行,不仅对国企员工有利,也对企业和国家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通过员工持股,企业可以激励员工的创新和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创造力。
同时,员工也分享了企业的发展成果,与企业共同成长。
这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在国家层面,员工持股计划也有助于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转型。
通过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国有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提高经营效益和竞争力。
这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国企员工持股是一项有益的政策举措。
通过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创造力,员工持股计划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证券简称:上海建工证券代码:600170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核心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摘要(2020~2022年)2020年4月声明本公司董事会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本员工持股计划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特别提示1、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建工”或“公司”)核心员工持股计划(以下简称“本员工持股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规定成立。
2、本员工持股计划拟在2020年至2022年分期实施,重点面向推动企业战略发展、支持企业核心能力建设、影响企业核心业务经营的管理骨干。
首年度员工持股计划于2020年设立并实施,参加对象包括:集团职业经理人、集团所属单位主要经营者,合计不超过100人。
其中认购本员工持股计划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共9人。
具体参加人数根据公司董事会确定的范围及员工实际缴款情况确定。
后续各期持股计划的实施授权董事会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具体落实。
3、参加对象认购员工持股计划份额的款项来源于参加对象的合法薪酬及其他合法方式自筹资金。
4、本员工持股计划的股票来源为公司回购的本公司股票、二级市场购买或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获得的公司股票。
5、本员工持股计划每1计划份额的认购价格为1元。
首年度员工持股计划设立时计划份额合计不超过1500万份,资金总额不超过1500万元。
实际购买的各期员工持股计划项下股票的日期、价格及资金金额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最终标的股票数量目前尚存在不确定性。
已设立并存续的员工持股计划所持有的股票总数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0%,单个员工所持持股计划份额所对应的股票数量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
6、本员工持股计划每期的存续期为25个月,所获标的股票的锁定期为24个月,自公司公告当期最后一笔标的股票过户至当期员工持股计划名下之日起计算。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员工持股的案例研究——以上海港务集团为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员工持股的案例研究——以上海港务集团为例一、引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旨在通过引入多元化的所有制,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
其中,员工持股作为一种重要的改革方式,可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提高企业的绩效和竞争力。
本文将以上海港务集团为例,探讨员工持股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运作机制和效果。
二、上海港务集团概况上海港务集团成立于2003年,是中国最大的港口集团之一,由上海市政府控股。
在国内外港口运营和物流服务方面具有重要地位,以亚洲最大的港口之一的上海港为龙头,拥有多个海、江、河口港口。
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里,上海港务集团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和转型升级,但也面临着转型难题和管理体制的不适应。
三、员工持股的背景及意义员工持股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鼓励员工通过购买公司股票来分享企业发展成果的一种方式。
在国企改革中,员工持股可以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激发员工积极性:员工持股可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提高企业绩效:员工持股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引入市场机制,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绩效水平。
3.培育企业文化:员工持股可以培养企业文化,形成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意识和利益共享的文化氛围。
4.促进社会稳定:员工持股可以分配企业收益,提高员工的收入水平,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
四、上海港务集团员工持股的实施1.政策支持:上海港务集团员工持股计划得到了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政府通过给予税收和财政优惠政策来鼓励员工购买股票,并为员工持股提供了法律保障。
2.购买股票:上海港务集团通过发行员工股份,鼓励员工购买公司股票。
员工可以通过自愿购买的方式,用自己的资金购买公司股票,并成为公司的股东。
3.员工代表:上海港务集团成立了员工代表机构,由员工选举产生代表,参与集团的决策受权和监督。
绿地集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员工持股————有限合伙成秘密武器来源:大智慧通讯社3月19日讯,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600606.SH)的预案终于揭蛊,其中最大的亮点在于绿地集团员工持股问题的解决,大智慧通讯社通过梳理发现,系列“有限合伙”的安排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一、通过一个“金蝉脱壳、化茧成蝶”的资本重组安排,绿地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备受关注。
下图为重组前的绿地集团股权结构:二、下图为重组后的新绿地集团的股权结构,上海格林兰作为员工持股平台,持有重组后新公司28.83%的股份。
三、下图为上海格林兰的股权结构,在整个重组架构的安排中,这个层叠复制的有限合伙安排极为重要,充分体现了管理层和员工的利益诉求,并规避了以往通过信托结构进行利益安排的种种弊端。
尤其需要关注的是,格林兰投资为绿地管理层直接控制,是其核心利益的体现,其法定代表人正是绿地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张玉良:上海格林兰的执行事务合伙人为格林兰投资,该公司由绿地集团管理层43人出资10万元共同设立,成立于2014年1月27日。
四、下图为从“壹有限合伙”到“叁拾贰有限合伙”等一系列小有限合伙安排的具体细节。
在每一个小的有限合伙安排中,格林兰投资作为普通合伙人(GP),只象征性出资1000元即获得了管理权。
这样,在一共32个小有限合伙安排中,格林兰投资累计出资额只有区区3.2万元。
即,格林兰投资以3.2万元控制了3759.74万元的员工持股权。
这是关键安排的第一步。
五、在此基础上,以32个小有限合伙安排为有限合伙人(LP),格林兰投资作为普通合伙人(GP),出资6.8万元(注册资本10万元,其余的3.2万元已经作为对32个小有限合伙安排的出资),成立了大的有限合伙安排“上海格林兰”。
这是关键安排的第二步:张玉良通过注册资本仅有10万元的格林兰投资,控制了3766.55万元的内部人持股权。
格林兰作为普通合伙人,上海格林兰壹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上海格林兰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至上海格林兰参拾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合计三二个小合伙企业作为有限合伙人,共同设立上海格林兰投资企业(有限合伙),出资额为3,766.55万元,其中格林兰投资出资6.8万元,三十二个小合伙企业合计出资3,759.74万元。
上海国企近年混合所有制改革及
员工持股计划案例介绍
《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133号文”)颁布之后,各地相关部委在133号文的框架下出台了一系列地方国企员工持股政策。
作为国企重镇的上海也在2017年初颁布了《关于本市地方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首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为上海地方国企指明了方向。
2017年,上海国资委先后公布了两批共八家试点企业名单,之后上海国资委又单独公布了两家试点企业名单,至此10家试点企业全部公布且开始实施。
2019年上海国资委联合财政局、银保监局、证监局共同出台了关于员工持股的293号文,明确了员工持股和混改试点的范围和突破。
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员工持股的基本原则:
1、实施方案明确了引入非公资本可以和员工持股计划同时实施进
行
2、明确规定员工入股价格应与非公资本实际入股价格一致
3、存量项目一般采取进场交易
4、员工持股一般不超过30%,单一个人持股不超过1%(适用293
号文的除外)
上海电气的新能源研制者:为了更好的促进能源装备板块的发展,上海电气经过多方选择,决定与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上海电气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研发新能源储能电池业务。
出资成立新公司的同时,双方也对各自派出的技术团队进行员工持股激励。
为了尊重人员差异性以及后期管理,新公司分别成立了上海昊豪新能源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上海轩能新能源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两个持股平台,各自装入上海电气和国轩高科的技术团队成员,两个持股平台所持股权比例相同,且都由各自团队的负责人担任GP和执行事务合伙人。
锦江国际的全球共享平台:在2014年陆续引入民营资本后,锦江国际的控股子公司锦江股份已通过多次收并购跻身全球酒店集团前5强,在互联网+服务的背景下,锦江股份于2017年2月份与锦江资本、联银创投、锦江酒店集团、西藏弘毅、国盛投资共同出资成立上海齐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用于管理和运营全球酒店共享平台WeHotel。
虽然齐程网络科技被纳入了第一批试点计划,但截至今日尚未看到任何股权变更信息。
上海久事的智慧体育:作为全国第一家政府性投融资公司,上海久事天生蕴含改革创新的基因,为了充分发展其体育业务板块的优势,响应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产业的号召。
上海久事下属的体育产业发展(集团)以及投资管理公司,在2017年11月与万达信息股份共同出资成立上海久事智慧体育有限公司。
在成立新公司的同时,同
步引入员工持股平台上海紫莘网络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该持股平台认缴出资120万,但目前只有5位自然人共认缴88万,根据人数和认缴额的变化,不排除该激励方案设计了预留部分。
通过近期多个国企员工持股计划都设计了预留部分的趋势看,国企员工持股计划已更多地从关注合规性到关注有效性过渡和兼顾。
浦东新区的环保事业:作为第一批试点企业中唯一一个区属企业,上海新金桥环保有限公司却有着最久的存续期,成立于2000年的新金桥环保主要业务范围聚焦于研发高科技废弃物处理技术。
虽然企业资质最老,且行业前景也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但如同齐程网络科技一样,尚未看到任何股权变更信息。
上海仪表的智慧平台:上海云海万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是试点企业中的一个特例,其股东中出现了自然人,且该自然人为公司的总经理。
该公司是由上海仪电下属上市公司二级子公司上海云海万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与公司总经理在去年共同认缴出资的,但其实上海云海万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早在2015年已注册。
随着被纳入试点企业,云海万邦开始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并以增资扩股的形式纳入员工持股平台上海智诞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东浩兰生的信息解决平台:纳入试点企业的上海东浩兰生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其实曾经是上海电气与施耐德电气组建的合资公司,后被收购和转制变为东浩兰生的子公司,其业务内容涵盖智慧园区、水务、能源等方面。
东浩兰生智慧科技在引入员工持股计划前,其股权结构中已引入了两家非公资本,在被纳入试点企业后,东浩兰生智
慧科技同样以增资扩股的形式纳入员工持股平台上海霁峰新能源科技中心(有限合伙)。
杨浦区的文化排头兵:上海杨树浦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是第二批中唯一一个区属和新成立的试点企业,它的诞生天生带着引领杨浦区文化产业以及打造文化上海的使命。
其所处的行业是国有资本过去未曾过多涉及的领域,从其股权结构以及持股比例来看,上海杨树浦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自成立之时就带有更多民营特色,国有资本只持有48.5%的股权并没坚持51%的控股线,成立时民营资本占46.65%。
剩下的4.85%则在成立之时由员工持股平台上海勋驰商务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值得注意的是,该持股平台的GP 为一家有限责任公司,方案设计者也旨在通过此举措规避有限合伙企业GP的无限责任。
临港集团的物流升级:试点单位上海综合保税区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目前为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其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保税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以及“一站式”物流运作服务。
因目前尚未引入非公资本,固其员工持股计划并未实质性开展。
上海电气的传统产业再升级:试点企业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的发展历史也许最为曲折,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25年的中国第一家仪器仪表制造企业,1993年上海自仪发行A、B股并上市,2014年上海自仪退市,成为上海电气集团全资二级子公司。
作为历经波折的一家传统型企业,此次改革可谓是一个极其难得机会,上海自仪在设计方案时也显得更加严谨和结构化。
上海自仪同时引进一家国有资
本和一家民资进行混改,并同时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其员工持股平台所持股份达到了28.99%,几乎达到规定的30%上限。
同时,上海自仪的员工持股平台非有限合伙企业,而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A。
同时,持股平台的股东并非直接为自然人,而是四家有限合伙企业,每家有限合伙企业分别由一名员工(可能为上海自仪下属公司高管)和另一个有限责任公司B组成,有限责任公司B担任四家有限合伙企业的GP和执行事务合伙人。
有限责任公司B的股东为上海自仪的总经理和一位董事,两位股东各持有50%的股份,形成制衡。
在形式上,上海自仪通过有限责任公司和有限合伙企业的搭配使用建立的三层级的员工持股结构与绿地集团的设计有一定的相似性,有利于后期纳入更多的员工,且保证持股平台可控,但后期的税收问题可能也会对员工的收益预期造成负面影响。
华东建筑的数字化转型:11月3号,华建数创(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被纳入员工持股试点单位。
其实,华建数创也是刚刚成立的新公司,其承载着华东建筑集团新兴业务板块中信息产业的发展期望,着力建设“互联网+设计”、“数字化+建筑”、“智慧化+工程”等三大业务,助力华建集团的数字化转型。
由于刚刚纳入试点企业,且目前尚未引入非公资本,固其员工持股计划并未实质性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