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曲线箱梁空间振动特性的Cayley-Hamilton传递矩阵法
- 格式:pdf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6
高速铁路高架桥周围场地振动反应谱分析作者:曹艳梅杨林李喆李东伟来源:《振动工程学报》2022年第01期摘要:基于達朗贝尔原理、无限周期结构理论以及具有完全匹配层的薄层法容积法建立了高速列车一周期性桥梁结构一群桩基础地基土动力相互作用耦合模型,提出了一种半解析一半数值方法以预测和评价高架轨道交通引起的周围场地振动,并对该方法进行了程序实现及有效性验证。
进一步提出了场地振动反应谱的概念,并通过算例分析了不同行车速度、场地卓越周期以及地表不同接收点的场地振动反应谱特性,进而得到高速铁路周围环境振动基于规范容许值的阈值范围。
研究结果表明,场地地面不同接收点的垂向位移最大值和振级响应均随场地卓越周期的增大而呈增大的趋势,但振级响应在局部位置处出现了放大现象;以地面位移最大值为指标的场地振动反应谱能反映振动的变化速率,而以总体振级VLz为指标的场地振动反应谱则能反映场地卓越周期、与桥墩中心线距离以及行车速度对场地振动响应的局部特性,因此在场地反应谱中对评价指标的选取应综合考虑。
本文所提出的场地反应谱和振动阈值图不仅可以为拟建构筑物提供满足不同振动限值所需的距离参考,而且可以为既有构筑物受到的高架轨道交通环境振动影响进行评价,关键词:环境振动;高架轨道交通;周期性桥梁结构;场地反应谱;振动阈值中图分类号:U211.3;U238;U448.2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4523( 2022)01-0093-10DOI: 10.1638 5/j .cnki.issn.10044523.2022.01.010引言在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中,桥梁平均总长约占线路总长的50%,部分线路如京沪线的桥梁占比高达80%,而其中85%以上的桥梁均采用32 m跨径为主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桥。
轨道交通线路在方便人们的出行时,由其引发的环境振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
因此,快速、准确、有效地对高架轨道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进行预测与评价,对于前期铁路选线以及后期的环评工作都具有研究意义。
变截面梁弯剪振动的传递矩阵法求解
朱勇涛;易传云
【期刊名称】《机械传动》
【年(卷),期】2002(26)2
【摘要】采用单元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变截面梁的弯剪振动 ,先将梁分成单元 ,然后对单元进行受力分析和变形分析 ,得出梁弯曲的一般解。
对于长宽比小于 10的粗短梁如齿轮轮齿的振动问题 ,给出了一个简便实用的求解方法 ,由于使用矩阵运算 ,使得本方法特别适合于上机计算。
【总页数】2页(P22-23)
【关键词】变截面梁;弯剪振动;传递矩阵法
【作者】朱勇涛;易传云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H113.1
【相关文献】
1."CAXA"绘图软件在力学中的应用——梁弯曲时横截面惯性矩、抗弯截面系数简单的求解方法 [J], 余瀚欣;韩美娥;余茂武
2.分离式双肋截面主梁剪滞效应分析的传递矩阵法 [J], 韦成龙;李斌;刘小燕
3.非均质度截面折线形梁的面外振动的传递矩阵法 [J], 周叮
4.用传递矩阵法求解变截面钢板弹簧的固有频率 [J], 王庆五;徐人平;杨晓光
5.含楔形变截面连续梁弯曲自由振动计算的传递矩阵法 [J], 刘庆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Rayleigh-Ritz 法1.Rayleigh 法质量矩阵为[M ],刚度矩阵为[K ]的无阻尼多自由度系统,设自由振动位移可以表示为:{}{}{}t Z t Z t v ωψψsin )()(0== (1){}ψ是假设的形状向量,Z(t)是幅值的广义坐标。
自由振动的速度可表示为:{}{}t Z t v ωωψcos )(0= (2)结构的最大动能为:{}{}max max max ][21v m v T T = (3) 最大位能为:{}{}max max max ][21v K v V T =(4) 将(1)、(2)两式代入(3)、(4)式得:{}{}ψψω][21220max m Z T T = {}{}ψψ][2120maxK Z V T = 由最大动能等于最大位能求得频率:{}[]{}{}[]{}**2mk m K T T ≡=ψψψψω2.Rayleigh-Ritz 法Rayleigh 法的Ritz 扩展是计算前几个振型最方便的方法之一。
Ritz 法的基本假设是用一组假设形状ψ和幅值Z 来表示位移向量:{}{}{}{} +++=332211Z Z Z v ψψψ 或: {}[]{}Z v ψ=体系的最大动能: {}{}{}{}Z m Z T T T ψψ=][212max ω 体系的最大势能: {}{}{}{}T T TZ K Z V ψψ][21max = 频率表达式为: {}{}[]{}{}{}{}[]{}{})(~)(~2Z m Z k Z m Z Z K Z T T TT ≡ψψ=ψψω 上式分子分母都是未知的广义坐标幅值Z 的函数。
将频率表达式对任何一个广义坐标Z n 微分,并令其为零得:[][][][][]0~)/~(~)/~(~22=∂∂-∂∂=∂∂m Z m K Z K m Z nn n ω ∵ [][]mK ~~2ω=, ∴ [][]0~~2=∂∂-∂∂nn Z m Z K ω ( *) 而: []{}[][][]{}{}[][]{}n TT nT T n K Z Z Z K Z Z K ψψ=∂∂ψψ=∂∂2)(2~ (a )类似地: []{}[][]{}n TT nm Z Z m ψψ=∂∂2~ (b ) 将(a )和(b )代入(*)中,并转置得:{}[][]{}{}[][]{}02=ψ-ψZ m Z K Tn Tn ψωψ整组方程可以表示为:[][][]{}[][][]{}02=ψψ-ψψZ m Z K T T ω令: [][][][][][][][]ψψ=ψψ=m m K K TT **得到: [][]{}0ˆ)(*2*=-Zm K ω[]⎥⎥⎥⎦⎢⎢⎢⎣-----=110012100121k K假设位移基矢量取为: {}[]{}[]TT16.02.00175.05.025.021==ψψ由此可得: [][]⎥⎦⎤⎢⎣⎡=⎥⎦⎤⎢⎣⎡=36.025.025.025.040.155.155.1875.1**k K m M 代入频率方程中得:0ˆˆ40.136.055.125.055.125.0875.125.021=⎭⎬⎫⎩⎨⎧⎥⎦⎤⎢⎣⎡----zzm k m k m k m k λλλλ 由此解得:m km k112359.0222211====ωλωλ 该系统的前两个特征值的准确值为:mk mk 112061.0222211====ωλωλ 本题中所取得基矢量刚好可以构成系统的第2阶主振型,故李兹法给出了原系统第二阶模态的准确解。
求解声子晶体Euler梁弯曲振动能带结构的一种改进传递矩阵法贺静;董傲【摘要】用于计算声子晶体Euler梁弯曲振动能带结构的传递矩阵法有如下缺点:待定参数无实际物理意义、传递矩阵的计算较为繁琐以及连续性条件的应用不直接等.为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引入Krylov函数将待定参数转化为梁端位移、转角、弯矩和剪力4个具有明确意义的参数,使处理原胞内及原胞间不同材料梁连接位置的变形和受力连续条件直接化;并由此推导了形式较为简单的传递矩阵及相应的能带结构计算方法,并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确适用于计算声子晶体Euler梁的弯曲振动能带结构.【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4(014)005【总页数】5页(P174-177,182)【关键词】声子晶体;Euler梁;改进传递矩阵法;能带结构【作者】贺静;董傲【作者单位】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南京210098;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南京21009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422.61993年M.S.Kushwsha 提出声子晶体概念[1]以来,人们对这样的可以控制和消除振动的人工材料表现出极大的研究兴趣。
声子晶体概念的提出提供了用梁来控制结构振动的新思路。
J.S.Jensen等人于2002年用试验验证了一维杆状声子晶体可以产生振动带隙[2]这一现象,这是研究梁类声子晶体梁的开端。
目前,关于声子晶体梁能带结构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平面波展开法[3—5]、集中质量法[6]和传递矩阵法[7—9]等。
其中,平面波展开法和集中质量法为数值方法,其计算结果的精确程度取决于平面波数的选择和离散程度。
传递矩阵法区别于另外两种方法的是它可以获得解析关系式[10,11],在声子晶体梁能带结构计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文献[8]和文献[12]中所介绍的传递矩阵法(以下称为原传递矩阵法),可视为计算声子晶体梁弯曲振动能带结构的一般方法。
其关键在于利用原胞内和原胞间不同材料梁连接处的位移、转角、弯矩和剪力的连续性条件。
振动力学_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对于任意初始激励,二自由度系统的响应都是两个主振型的叠加。
答案:正确2.如图所示的系统中,四个物体的质量均为m,由三根刚度系数均为k的弹簧连接,系统的刚度矩阵为:【图片】答案:3.如图所示两自由度系统,系统的固有频率分别为【图片】和【图片】。
系统的模态矩阵为:【图片】答案:4.如图所示两自由度系统,系统的固有频率分别为【图片】和【图片】,系统的模态矩阵为【图片】,系统存在初始条件【图片】和【图片】。
系统的响应分别为:【图片】答案:5.如图所示柔性悬臂梁,梁两端的物理边界条件为:【图片】答案:左端挠度为零、截面转角为零,右端弯矩为零、剪力为零6.一个无阻尼单自由度弹簧质量系统,在【图片】时间间隔内受到如图所示的突加的矩形脉冲力作用【图片】,已知系统的固有频率为【图片】。
采用杜哈梅积分所求得的系统响应为:【图片】答案:7.如图所示等截面梁,长度为l,弹性模量为E,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为I,梁材料密度为【图片】。
集中质量为m,卷簧刚度为【图片】,直线弹簧刚度为【图片】。
【图片】为梁x位置的截面在t时刻的振动位移。
写出系统的动能和势能表达式:动能为(),势能为()。
【图片】答案:_8.只有一个机械系统的全部元件即弹簧、质量块和阻尼都是非线性的,这个系统的振动才是非线性振动答案:错误9.单自由度线性振动系统有可能会有两个及以上的固有频率。
答案:错误10.粘性阻尼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是非线性的。
答案:错误11.无阻尼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幅随时间变化答案:错误12.对于一个单自由度振动系统,假定系统受到简谐外部激励的作用,如下说法正确的是答案:系统的稳态响应是以外部激励的频率为振动频率进行振动的13.叠加原理适用于线性振动系统分析,也适用于非线性振动系统分析。
答案:错误14.如下说法是否正确:柔性悬臂梁的固有频率和模态函数可以通过梁的动力学方程求得。
篇《变刚度梁横向自由振动的差分传递矩阵解法》近年来,有关结构工程领域的研究越发引人注目,其中变刚度梁横向自由振动的差分传递矩阵解法备受关注。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主题,逐步解析其核心概念、理论基础和应用意义。
通过全面评估,相信读者能够深入理解这一领域的专业知识。
一、变刚度梁横向自由振动的概念变刚度梁横向自由振动是指梁在横向受到作用力的情况下产生自由振动的现象。
在工程实践中,这一问题常常涉及到结构的稳定性和振动特性,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1.1 差分传递矩阵的基本原理在探讨变刚度梁横向自由振动的过程中,差分传递矩阵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工具之一。
差分传递矩阵是指将传递函数表示成状态向量变化的矩阵,通过差分方程建立其递推关系,从而求解结构的振动响应。
1.2 变刚度梁横向自由振动的特点在研究变刚度梁横向自由振动时,需要充分考虑其特点和规律。
在考虑梁的非线性特性以及外界扰动的情况下,传统的振动方程可能不再适用,因此需要引入新的分析方法。
二、差分传递矩阵解法的理论基础针对变刚度梁横向自由振动问题,差分传递矩阵解法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这一解法基于一系列理论基础,包括但不限于控制理论、结构动力学等。
通过对这些理论的深入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差分传递矩阵解法的本质和实质。
2.1 控制理论在结构动力学中的应用控制理论通过对系统的动态行为进行分析和控制,为我们解决结构振动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变刚度梁横向自由振动的研究中,控制理论的方法和思想对于理解结构的动态特性和响应具有重要作用。
2.2 结构动力学中的传递矩阵理论结构动力学和传递矩阵理论是解决变刚度梁横向自由振动问题的理论基础。
通过对结构的动态特性和传递矩阵的分析,我们能够建立结构的数学模型,从而得出结构的振动特性和响应。
三、差分传递矩阵解法的应用意义差分传递矩阵解法在实际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通过该解法,我们能够更准确地预测结构的振动特性和响应,为工程设计和结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