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猪的营养免疫
- 格式:pptx
- 大小:13.78 MB
- 文档页数:92
猪各生理阶段的的营养需求与饲养管理细节1、猪的生理阶段猪的生理阶段划分说法不一,一般猪自出生到出栏要经历乳仔猪、断奶仔猪(15-30公斤体重)、育肥前期(30-60kg)、育肥后期(60kg-出栏)几个生长阶段。
猪各生理阶段常用参数2、猪的生长育肥规律2.1 总体的生长(1)绝对生长即日增重,取决于年龄和起始体重的大小,是体重随年龄变化的绝对生长曲线,总的规律是慢——快——慢。
(图)绝对生长模式(2)相对生长相对生长速度——相对于体重的增长倍数、百分比或生长指数却随体重或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图)相对生长模式2.2局部生长从胚胎开始,最早发育和最先完成的是神经系统,依次为骨骼系统、肌肉组织,最后是脂肪组织。
(图)相对生长模式2.3研究生长肥育规律的意义研究各种动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调节营养水平,有目的地控制生长,包括速度、生产性能(效率),做到优质、高效、低耗地进行畜牧生产。
3、不同阶段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3.1乳仔猪的营养及饲养管理仔猪培育是搞好养猪生产的基础。
这个阶段是猪一生中生长发育最迅速,物质代谢最旺盛,对营养不全最敏感的阶段。
仔猪培育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断奶育成率高低和断奶体重的大小,影响母猪年生产力和肥猪的出栏时间。
其目标就是尽量减少哺乳和断奶阶段的死亡率,提高育成率和断奶重,并使仔猪在断奶阶段平衡过渡。
乳仔猪的营养需要NRC营养需要量规定,5-10公斤体重的仔猪在自由采食情况下对日粮营养物质需要量如下表:乳猪饲料开食补料(1)母猪的泌乳高峰在产后20-30天,30天以后泌乳量明显减少,而乳猪的生长速度却越来越快,为了保证3周龄后乳猪能大量采食饲料以满足快速生长所需的营养,必须尽早给乳猪开食补料。
6-7日龄的乳猪开始长出臼齿,牙床发痒,常离开母猪单独行动,特别喜欢啃咬垫草、木屑等硬物,并有模仿母猪行为的特性,此时开始补料效果最好。
(2)补料的方法是在母猪产房内设置乳猪补料栏,留有洞口,乳猪可自由地随时进栏吃料。
吃奶仔猪最容易发生的疾病有:仔猪黄白痢(大肠杆菌引起),关节肿大、跛脚(链球菌、副嗜血杆菌为主),渗出性皮炎(葡萄球菌),腹泻、发烧(附红细胞体、感冒为主),以上疾病的发生,重者可引起仔猪死亡,轻者影响仔猪生长发育或者变成僵猪。
针对乳猪的发病特点,大北农的药物保健专家经过五年的反复实践使用证明,总结出一套有效的预防保健方案,现介绍让你知道使用,匡助您轻松的养好乳猪基础关。
方案如下:1天、3 天、7 天:初生1 天乳猪灌服开口药新宝康1 ml/头,3 天、7 天,灌服10%呼诺玢口服液1ml/头(与三针保健同时使用);2-3 天:铁糖1.5 ml/天(肌注);3 天、7 天、断奶前1 天(三针保健):大北农黄金搭档产品,德利先+泰诺康(按1 :1 量混合使用),分别肌注1 ml 、1.5ml 、2 ml/头。
备注:两个关键点1、做好生物安全措施,产房产前需要清洗干净,并用1:200 倍的农喜福彻底消毒和杀灭病原体。
2、做好乳猪的保温工作,按乳猪的温度需要原则提供合理的保温,这点及关重要。
断奶小猪因断奶后的多种应激 (如母仔分开、营养变化、气候、环境变化、转栏、运输、免疫和发病打针等应激)和母源抗体逐步降低的原因,往往诱发各种常见疾病的发生,如由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等引起的拉稀、腹泻、水肿病、副伤寒等,由猪副嗜血杆菌、支原体、链球菌、巴氏杆菌、放线杆菌等引起的呼吸道综合症的发生,由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伪狂犬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黏膜病毒等引起的呼吸道、肠道性疾病的混合感染,继发感染。
针对断奶小猪因以上原因导致发病率高,且病情非常的复杂化,普通都比较难管理的特点,大北农的药物保健专家经过五年的反复实践使用证明,总结出一套有效的预防保健方案,现介绍让你知道使用,匡助您轻松养好断奶小猪的最关键的一关 (这关对断奶小猪和以后阶段的疾病控制特别重要)。
方案如下:断奶至断奶10 天:每1000 斤料添加温和丰利1000 克+速补康800 克,连续饲喂。
各阶段猪的免疫程序一、生长肥育猪的免疫程序1日龄:猪瘟弱毒苗超免,仔猪生后在未采食初乳前,先注射一头份猪瘟弱毒苗,隔1-2小时后再让仔猪吃初乳,这适用于常发猪瘟的猪场。
7-15日龄:气喘病苗。
10日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肌注或皮下注射。
10-15日龄:仔猪水肿苗。
20日龄:肌注猪瘟苗。
25-30日龄:肌注伪狂犬病弱毒苗。
30日龄:肌注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
35-40日龄:仔猪副伤寒菌苗,口服或肌注(在疫区,首免后,隔3-4周再二免)。
60日龄:猪瘟、肺疫、丹毒三联苗,2倍量肌注。
二、后备公、母猪的免疫程序配种前1个月肌注细小病毒疫苗。
配种前20-30天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4倍量肌注。
每年春天(3-4月份),肌注乙型脑炎疫苗1次。
配种前1个月接种1次伪狂犬疫苗。
三、经产母猪免疫程序空怀期: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4倍量肌注。
每年肌注一次细小病毒灭活苗,3年后可不注。
每年春天3-4月份肌注1次乙脑苗,3年后可不注。
产前2周肌注气喘病灭活苗。
产前45天、15天,分别注射K88、K99、987P大肠杆菌苗。
产前4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
产前35天,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苗猪配套免疫程序注:什么是免疫抑制?免疫抑制是动物免疫功能异常的一种表现,是指动物机体在单一或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导致机体暂时性或持久性的免疫应答功能紊乱,以及对疾病的高度易感。
当前各种引起免疫抑制的因素广泛存在于我国猪群之中,是造成疫苗免疫失败与诱发各种疾病的元凶之一。
因此,当前在防控猪病中首先要消除猪群中存在的造成免疫抑制的各种因素,重点控制好免疫抑制性疾病,提高猪体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力,才能保障猪群的健康水平,减少疾病造成的重大损失。
什么是免疫麻痹?在一定限度内,抗体的产量随抗原的用量而增加;但抗原量过多,超过一定的限度,抗体的形成反而受到抑制,这种现象称为“免疫麻痹”。
乳猪教槽料的重要作用及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养猪技术乳猪教槽料在养猪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指乳猪出生后7~10天到断奶后7~10天所使用的饲料。
可以缩短断奶时间,提高母猪的使用效率,解决了母乳不足、断奶后体重下降严重的问题,提高生长速度等。
现主要介绍乳猪教槽料的重要作用及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教槽料的重要作用教槽料的使用可以提高仔猪的断奶重,通过补料可以补充仔猪快速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补给因母乳不足而出现的营养缺口,使仔猪能正常的生长发育以及增重,从而使仔猪的断奶重增加,因为断奶重较大的仔猪在断奶后的生长速度较快,健康度较好。
还可以缩短仔猪的断奶时间,从而提高母猪繁殖效率;教槽料的使用可以提高仔猪对饲料的适应性,让仔猪学会咀嚼和吞咽饲料,可有效助力仔猪尽早的吃料。
对仔猪体内消化酶的恢复起到促进作用,使仔猪能很快适应饲料的改变,减少断奶时由于消化酶迅速减少而出现的消化不良,减少断奶应激的发生;使用教槽料可以促进仔猪消化结构的发育。
2、生产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教槽料是目前饲料生产厂家较为学习的一个产品,但是部分生产厂家只追求教槽料片面的功能,所生产的产品并不能满足实际的生产需求。
如有的厂家为了控制仔猪腹泻,在教槽料中添加药物,虽然腹泻得以控制,但是却忽略了猪的后期生长以及对药物的敏感性,还有的养猪场仅从教槽料的气味、颜色等外部感观来评定饲料的好坏,这都是片面的,有的甚至还会使用一些违规原料来满足养猪生产者对教槽料的片面要求。
教槽料的好坏要使用科学的方法并结合实际的使用效果,片面的来评价某一方面是极不科学的。
好的教槽料应在仔猪使用后采食量增加,乳猪表现为喜食、消化好、吸收好,营养性腹泻发生率低,饲料转化率高,生长速度持续增加。
3、营养要求乳猪的生长发育速度快、消化系统的发育还不健全,并且免疫力低下,体温调节能力较差,这就使得仔猪在采食除母乳以外的饲料时易发生营养性腹泻而影响自身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因此在配制和使用教槽料时要根据猪的品种和乳猪的消化生理特点,结合营养标准、原料的来源和品质等。
乳猪的名词解释乳猪是指幼年的猪,也称为仔猪或小猪。
在猪的生命周期中,乳猪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它代表了猪的早期生长阶段以及繁殖的希望。
下面将对乳猪这一名词进行更深入的解释。
乳猪出生后的头几个月是其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它们在出生后的几小时内就开始通过吸取母猪的乳汁来获取养分。
与人类婴儿一样,乳猪的乳汁是它们最重要的食物来源。
乳汁中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这些营养物质是乳猪健康生长所必需的。
乳猪在新生阶段的生长速度之快令人惊讶,平均每天可增长200-250克,这主要得益于充足的乳汁摄入。
然而,乳猪在生长过程中往往面临各种挑战和风险。
首先,乳猪生长发育过程中,免疫系统的发育也在进行中。
它们依靠从母猪那里获得的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以抵御疾病和传染。
然而,由于乳猪刚出生时免疫系统不完善,它们很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
因此,在养殖乳猪过程中,提供必要的疫苗接种和合理的卫生管理对于保证乳猪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其次,由于乳猪在刚出生后的几周内需要大量的能量和养分来支持其迅速的生长,饲料供应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为了满足乳猪的营养需求,养殖场通常会配制特殊的乳猪饲料,其中包含了优质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等成分。
这些饲料可以在母猪断奶后为乳猪提供额外的能量。
此外,饲料的质量和卫生状况也至关重要。
养殖者需要确保饲料的新鲜度,以防止潜在的细菌或霉菌的侵袭,以及杂质的存在。
乳猪的生长过程通常持续到3-4个月左右。
在这个阶段,乳猪逐渐断绝对母猪乳汁的依赖,开始适应固态饲料的摄入。
此时,乳猪的饲养场通常会按照特定的饲养方案进行管理,以促进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在此期间,养殖者会关注乳猪的体重、饮食摄入量和运动情况,以确保其良好的生长状况。
除了养殖业外,乳猪也在科学研究、农业教育以及宠物养殖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科学家通过对乳猪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猪的生理特征和生长发育规律,为改进猪的饲养与管理提供依据。
在农业教育中,乳猪常常被用作培养学生对畜牧业的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并培养其动物管理和养殖技能。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哺乳母猪的疾病预防工作-养猪技术哺乳母猪日进食能量不足,母猪就要消耗背标变为母乳的能量,日进食蛋白质和氨基酸不足,母猪就会动用肌肉组织转化为母乳中的蛋白。
如果体能过度消耗,一方面造成仔猪营养性腹泻,更为严重的是造成母猪体重的过度损失,造成母猪发情间隔或不发情,甚至下一胎次的产仔数也会下降,母猪将失去连续性高产的性能。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哺乳母猪的疾病预防工作。
1、提供充足的营养哺乳母猪除了要维持自身的基础代谢外,由于其泌乳的需求、体质的恢复、生殖系统的复旧等都需要大量的营养,因此,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是母猪哺乳阶段饲养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内容。
各类营养物质都是泌乳母猪必不可少的,主要有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
能量。
母猪在哺乳阶段需要的能量要比空怀期高。
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母猪每生产1kg乳汁需消化能8. 708 MJ,每千克饲料中含有消化能为12. 983 MJ,哺乳5头仔猪需要4 kg,每增加1头仔猪,需给母猪多饲喂0.4 kg的饲料,因此,单一的能量水平并不能满足所有条件下的泌乳母猪,母猪对能量的实际需求要根据哺乳母猪实际的养殖情况,包括体重、哺乳仔猪数、仔猪的生长率等来决定,只有这样才可满足母猪在哺乳期对能量的需求,才可保证哺乳母猪能分泌充足的乳汁,使身体和生殖系统得到快速的恢复。
蛋白质。
泌乳期母猪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很高,蛋白质的摄入水平对母猪的泌乳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研究表明,如果将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提高到20. 2%时,赖氨酸提高到1. 12%时,母猪的泌乳量大幅度增加,但是也并不是蛋白质浓度越高越好,一般在泌乳期保持蛋白质的水平在18%,赖氨酸的水平在1.O%的效果最佳。
蛋白质除了对泌乳量有影响外还会影响乳体蛋白质的量,如果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低,则母猪在泌乳期体质蛋白质损失严重,乳中的蛋白质水平也相对的降低。
因此,要保持泌乳母猪日粮中适宜的蛋白质水平。
养殖与饲料2018年第8期摘要本文总结了猪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与饲喂要点,养猪场必须根据猪的生理特点和功能定位进行精细化饲养。
乳猪饲养时要注重教槽料的使用,以使其平稳断奶;保育猪饲养时要注意疾病的预防和逐步换料,将换料应激降至最低,必要时可考虑药物保健措施;育肥猪饲喂时要注重采食对体重的影响,另外在出栏前遵守药物的休药期,防止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母猪饲养时要分阶段给予不同的饲料,禁止饲喂霉变饲料,同时还要注重维生素以及青绿多汁饲料的供给。
关键词猪;营养需求;饲喂要点不同生长阶段猪的营养需求与饲喂要点薛军华1王苏建1周建东21.江苏省如东县双甸畜牧兽医站,江苏如东226404;2.江苏省如东县长沙畜牧兽医站,江苏如东226400养猪是一门科学,传统的观念认为养猪就是喂猪,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因为在不同的养殖模式条件下,最终形成的经济效益不同。
为了满足集约化养殖需求,最大程度发挥猪的生长潜能,下面笔者就不同生长阶段猪的营养需求和饲喂要点与大家进行交流。
1乳猪的营养需求及饲喂要点1)营养需求。
猪从一出生便离开母体,不再需要通过胎盘摄取营养,转而通过母乳,营养成分也基本都是通过母乳摄取而来。
母乳由于完全来自于分娩母猪的母体,不但营养价值高,乳汁中各种营养成分的配比科学合理,且进入仔猪肠道后容易吸收,不会发生过敏及胃肠道不适应的情况。
传统的养殖,哺乳期一般在2个月以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养殖水平的提高,加上猪场追求养殖效益最大化,现在大部分都是提前断奶,早的会在20d 左右断,晚的也是在30d 左右。
期间为了最大程度防止断奶应激,在7~10d 时可使用教槽料进行补饲,让胃肠道有个识料过程。
因此,哺乳期间的乳猪营养来源有2种,绝大部分来源于母乳,少部分来源于教槽料。
2)饲喂要点。
哺乳期以各个系统的发育和成熟为主,体格变化不大,营养主要以蛋白、脂类物质和维持量的碳水化合物为主。
由于绝大部分营养来源于母乳,故一定要加强母猪的饲喂管理。
仔猪的免疫程序1、仔猪出生3天补铁,肌肉注射铁糖注射液12ml。
3天饮水,加入适量葡萄糖。
每个鼻腔接种伪狂静疫苗0.25头份。
(仔猪出生一周内保温箱内温度应在32---35℃之间,以后每周下降2---3℃。
)2、出生3天、7天、21天时分别注射德利先(长效土霉素)0.5ml、1.0ml、1.5ml。
以预防各种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
3、出生7天补硒,肌肉注射亚硒酸钠VE12ml。
7天补料,饲喂乳猪王BS1911颗粒料,少喂勤添,喂完即添。
喂至断奶后二周。
4、出生710天去势,可使应激降到最低。
15天第二次补铁,肌肉注射铁糖注射液12ml。
5、出生21天时肌肉注射猪瘟普通细胞苗45头份或猪瘟脾淋苗1头份。
6、仔猪通常28天断奶,断奶时体重7.5kg左右。
断奶不换圈。
饮水里加入速补康(1:600斤),长期饮用,以增强猪的抗应激能力。
饲料里加入和气丰利(1:1500斤)或呼诺玢(1:1000斤)及黄芪多糖粉,连喂一周。
以预防各种常见病。
7、断奶一周后(35天)转群,转群时体重在9kg左右。
转群不换料。
肌肉注射伪狂静疫苗1.0头份。
(仔猪转入保育舍时,舍内温度最好在28---30℃之间,温度太低影响生长。
)8、转群一周后(42天)换料,体重在12kg左右。
改喂保育王BS1912颗粒料,每天喂4次。
喂至20kg。
在饲料里加入帝诺玢(1:1000斤)连喂一周。
以驱除体内外各种寄生虫。
肌肉注射蓝耳病疫苗1头份。
9、出生5065天时二免猪瘟普通细胞苗68头份或猪瘟脾淋苗11.5头份。
(根据情况自己决定)10、出生第89周时,通常体重可达20kg,改喂小猪浓缩料S1252,喂至50kg。
每天喂3次。
在饲料里加入瑞特奇(1:400斤)和妙迪芬(1:2000斤)。
连喂一周,以预防各种常见病。
(配方:浓缩料25斤,玉米70斤,麸子5斤)。
11、出生第1516周,通常体重可达50kg,改喂中猪浓缩料S1203,喂至80kg。
乳猪的饲养方法是什么在做好母猪饲养管理的同时,乳猪的健康养殖也受到关注。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乳猪的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乳猪的饲养方法乳仔猪接产期间的护理一、做好产前准备工作产前一周清洗消毒产房,准备好接产用品(毛巾、碘酒、细线、止血钳、剪刀钳、耳号钳、青霉素、链霉素、催产素),接好红外线灯。
母猪消毒后提前一周进入产房。
产前三天减料至分娩当天不给料,产仔当天要用0.1%高锰酸钾对母猪乳房进行擦洗,体弱母猪可喂加糖和盐的稀麸皮水。
提前选好接产人员。
由经验丰富的员工进行接产和仔猪护理,便于及时处理特殊情况(如假死猪、弱仔、胎衣不下、食仔等)。
二、接产实际操作1擦拭由于刚出生的仔猪体内血糖含量低,产热量少,同时体毛稀少,皮下脂肪薄,抵抗力弱,湿润的体表易导致仔猪机体散热量大,极易引起感冒。
所以仔猪刚出生时,首先要用干净的毛巾对仔猪的鼻、口及全身粘液进行擦拭,使其体表保持干燥,同时在保温箱内放一层麻袋可以达到保温和预防细菌感染的目的。
2断脐断牙在擦干仔猪体表粘液的同时进行断脐,方法是先使仔猪躺卧,把脐带中的血液反复向仔猪脐部方向挤压,在距离仔猪脐部约4-6cm处用线结扎、切断。
断牙,要求做到仔猪牙龈不肿、不流血。
3尽早饲喂初乳在做好上述工作后,应尽快让仔猪吃上初乳。
未能吃到初乳的仔猪或弱仔应挤出初乳后饲喂或用其它母猪代养。
这是由于母猪的胎盘是上皮绒毛膜型,这种胎盘可以阻止母猪抗体通过胎盘直接传送给胎儿,新生仔猪出生时没有抵抗病原体的抗体,初生仔猪从母猪初乳中获得母源抗体。
但是,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在出生4-6小时后就直线下降,而仔猪对免疫球蛋白的吸收能力仅可维持12-18小时,18小时后免疫球蛋白要通过分解后才能吸收,所以尽快吃到初乳有助于仔猪获得免疫力。
另外,在此期间,对仔猪灌服免疫球蛋白1-2mL,可以提高仔猪的抵抗力。
4做好保温措施初生仔猪体内贮存的营养少,以血糖为例,仅够维持仔猪数小时的需要,而且仔猪的体脂较少,不可能长时间为仔猪提供能量。
周龄以内乳猪的科学护理技术乳猪是生猪养殖中的重要环节,科学的护理技术对于乳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管理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周龄以内乳猪的科学护理技术。
1.保持乳猪舒适温度:乳猪对温度较为敏感,周龄以内的乳猪无法自我调节体温,需要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
一般来说,周龄在7天以内的乳猪宜保持在32-35摄氏度,随着周龄的增长,温度可以逐渐降低。
2.提供合适的饲料:周龄以内的乳猪主要以母乳为主食,同时可适量添加稀饲料。
在乳猪出生后的24小时内,体力较差的乳猪可口服葡萄糖溶液补充能量,有利于减少低血糖引起的死亡率。
一般从7天龄开始,可以逐渐添加浆粉、麦麸、小麦秸秆等适量的饲料。
3.定期喂食和饮水:周龄以内的乳猪需要定期喂食和供应清洁新鲜的饮水。
在乳猪出生的24小时内,应提供高糖液体饮料,促进肠道功能发育。
5-7天龄的乳猪开始添加浆粉,每天需定期喂食3-5次,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
4.建立良好的卫生条件:周龄以内的乳猪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差,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因此,在乳猪舍内应保持清洁、干燥,排泄物要定期清理。
乳猪的定期浸泡、清洗和消毒,可以减少细菌传播和感染的风险。
5.进行常规的防疫措施:针对周龄以内乳猪的典型疾病,如猪瘟、隐球菌和大肠杆菌感染等,可以进行常规的预防措施。
例如,在乳猪出生后的24小时内注射干扰素和多维生素的混合液,提高其抵抗力。
同时,对猪舍和饲料槽进行定期的消毒和清洁。
6.定期体检和观察:通过定期体检和观察,可以及时发现乳猪的健康状态和异常状况。
对于体重正常、行为活跃且拥有光亮毛发的乳猪,可以判断其为健康状态。
相反,体重下降、食欲不振、毛发呈现残损或起皮等异常状况需及时重视。
综上所述,周龄以内乳猪的科学护理技术包括保持舒适温度、提供合适饲料、定期喂食和饮水、建立良好卫生条件、进行常规防疫措施以及定期体检和观察。
通过这些科学护理技术,可以促进乳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
猪各生理阶段的的营养需求与饲养管理细节1、猪的生理阶段猪的生理阶段划分说法不一,一般猪自出生到出栏要经历乳仔猪、断奶仔猪(15-30公斤体重)、育肥前期(30-60kg)、育肥后期(60kg-出栏)几个生长阶段。
即日增重,取决于年龄和起始体重的大小,是体重随年龄变化的绝对生长曲线,总的规律是慢一一快一一慢。
(图)绝对生长模式绝对生长模式(2)相对生长相对生长速度一一相对于体重的增长倍数、百分比或生长指数却随体重或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图)相对生长模式2・2局部生长从胚胎开始,最早发育和最先完成的是神经系统,依次为骨骼系统、肌 肉组织,最后是脂肪组织。
(图) 相对生长模式猪机悴组织的生檢发育顺序与増长强度弓自Kiichgessne^M.(1與了).2・3研究生长肥育规律的意义研究各种动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调节营养水平,有目的地控制生长,包括速度、生产性能(效率),做到优质、高效、低耗地进行畜牧生产。
3、不同阶段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M 帰敏'MTQMlW相对生长曲线引自Knch^ssne^M.(1937)p.W.屠1乌体負的出例的刊薇為豐样电早羸3・1乳仔猪的营养及饲养管理仔猪培育是搞好养猪生产的基础。
这个阶段是猪一生中生长发育最迅速,物质代谢最旺盛,对营养不全最敏感的阶段。
仔猪培育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断奶育成率高低和断奶体重的大小,影响母猪年生产力和肥猪的出栏时间。
其目标就是尽量减少哺乳和断奶阶段的死亡率,提高育成率和断奶重,并使仔猪在断奶阶段平衡过渡。
乳仔猪的营养需要NRC营养需要量规定,5-10公斤体重的仔猪在自由米食情况下对日粮营养物质需要量如下表:侔重5—20益疔的乳蜡甩且融萱莠零要貝E借董r5—1Ukn aofctt•9蛋-5—10k E R10—20k!.-!iE白Si〔Kf■天〕500」1QQD o.sa.i0.2O.i3400•孔OS网呻““a」§.□.1320552BE!0.u-0.14、£1.^-僧卫镭vW^E iw・刃■翠5. 驭白. 3.0■1.2,1IO巧和・■0.3Q.I O.ZB.iQ.艸- IE-B4■0订 d.U«-**0.240和m«4.iu2300<・1730i蒯脈•0.?30R;33^3001.3Z1!!*eiu Ki H-坦顾■0.43 C.3®譚咄*It«<0负Q.0.QC o.ee.-CLW0.Q5■1.0? 3.08,国視・0.5B0.4-.D.S:0阳0.3.1才特伍丘乱,足見县EM15.0.112.S.-i0.@0 C.?D-1O.0.H Q.a.i0.肯O.W.i Anti JS1■0胃耐%一0.心肛33聲哇艇目話ms■im1雷a0.2D.-,C15i ft哇乱业ma 1.5.1 1.5.n IRs0.2D.a C_15.»1!?L5.!15.0.!炉、0.040.S0.1.i)乳猪饲料开食补料(1)母猪的泌乳高峰在产后20-30天,30天以后泌乳量明显减少,而乳猪的生长速度却越来越快,为了保证3周龄后乳猪能大量采食饲料以满足快速生长所需的营养,必须尽早给乳猪开食补料。
影响仔猪肠道健康的因素:1.日粮抗营养因子日粮抗营养因子包括豆粕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抗原蛋白、棉粕中的棉酚、植酸等等,其中豆粕中的抗原蛋白是造成仔猪肠道功能损伤的主要原因。
球蛋白和β-伴球蛋白是豆粕中两种最重要的抗原蛋白,前者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上皮细胞通透性增加和黏膜水肿;后者引起肠道形态变化,表现为肠道绒毛萎缩、脱落。
2.病原微生物新生幼畜的胃肠道是无菌的,随后母源性和外部环境的微生物定植于肠道中,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微生态系统。
猪肠道内大约有14个属的400~600种微生物,数量达到1014个,是体细胞的10 倍。
仔猪断奶后,乳酸杆菌、福特氏乳酸菌和嗜酸乳酸杆菌的数量显著降低,其原因为需要复杂营养供应的乳酸菌受到了断奶后仔猪采食量下降的影响;另一方面,日粮组分的变化,如日粮中含有的抗营养因子,造成了肠道受损伤和炎症,增加了被外部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机会。
3.饲料加工调制断奶仔猪由采食母乳到采食饲料,经历一个巨大的转变,饲料加工处理方式不同,对仔猪肠道健康影响也不同,如原料熟化与否,颗粒料与粉料及固态料与液态料等。
从消化率的角度出发,谷物和植物性饲料(玉米、豆粕、大豆、小麦)至少需要50%以上的熟化处理,以保证对淀粉的糊化和对抗原的灭活效果。
经过熟化和制粒后,可以减少日粮抗营养因子、病原微生物等的数量,从而减少对肠道黏膜的过敏反应与损伤。
有报道不同料形对断奶仔猪消化生理的影响,与粉料相比,颗粒料可显著提高仔猪日采食量,提高内源酶的活性;与固态料相比,液体料可显著降低仔猪的腹泻,提高小肠绒毛的高度。
4.霉菌毒素霉菌毒素是产毒霉菌在粮食或饲料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二次代谢产物,对动物肠道健康影响很大。
试验标明,镰刀霉菌毒素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和玉米赤霉烯酮(ZEN)可造成新生仔猪肠上皮细胞氧化损伤,并抑制其增殖,导致细胞膜完整性受损,抑制消化酶的活性及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乳猪代乳配合饲料标准
1.营养成分:乳猪代乳配合饲料应富含易消化、高营养的原料,如优质鱼粉、乳清粉、血浆蛋白粉、膨化大豆、大豆浓缩蛋白等。
这些原料有助于提高乳猪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力。
2.配方:乳猪代乳配合饲料的参考配方为:玉米44%、豆粕(cp43%)23%,鱼粉(cp63%)5%、乳清粉5%、脱脂奶粉10%、葡萄糖10%、磷酸氢钙1.1%、石粉0.65%、食盐0.25%、预混料1.0%。
此配方的营养成分含消化能(M J/kg)1
3.2、粗蛋白22.0%、赖氨酸1.24%、含硫氨基酸0. 7%、苏氨酸0.7%色氨酸0.24%、钙1.00%、磷0.65%。
3.使用阶段:乳猪代乳配合饲料主要适用于哺乳期乳猪,一般从7~10日龄开始试喂,日喂35次,喂量由少到多。
4.使用方法:直接投喂,开始时不会吃,需要人往嘴里喂,三五天就会吃。
5.注意事项:乳猪代乳配合饲料的添加量应根据乳猪的生长情况和饲料营养成分进行适当调整。
同时,要关注乳猪的健康状况,防止过度喂养或营养不足。
综上所述,乳猪代乳配合饲料的标准主要包括营养成分、配方、使用阶段、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
合理使用乳猪代乳配合饲料有助于提高乳猪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