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中间业务系统策划实施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237.00 KB
- 文档页数:35
中国农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问题以及对策分析作者:郝晟希来源:《财经界·上旬刊》2017年第08期摘要:本文以中国农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以农行2011年-2015年中间业务收入的数据从收入角度与细分角度分析了农行近年来中间业务的现状,而后针对现状分析了农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中国农业银行中间业务目前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中国农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问题对策一、中国农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分析(一)中国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从收入来看:2011年-2013年,中国农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总体来看是逐年增加的,但在2014年出现了负增长现象。
2015年,中国农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总额达904亿元人民币,较2014年增长了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3%,增速较为缓慢,支出的成本为79.5亿元人民币,中间业务的净收入达到了825.5亿元人民币,较2014年净收入增长2.97% 。
总体来看,2011年-2015年农行中间业务发展速度逐年减缓。
从中间业务净收入占银行总收入的比例来看,尽管2011年-2015年农行中间业务收入总体增加,但占总收入的比例却在逐年减少,从2011年的18.1%跌到2015年的15.26%。
此外,2011年-2015年,中国农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利润率逐年下降,反映出其中间业务开展的效率逐年降低。
(二)中国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从产品细分的角度来看:从产品的划分类型上来看,中国农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目前共有九大类(如图1.2.1),其中代理业务、银行卡、结算和清算业务几大类在近五年内所占比例较大,根据2015年农行年报显示,这几类中间业务产品合计收入占中国农业银行中间业务总收入的74%。
此外,从2011-2015年数据来看,农行代理业务发展迅猛;银行卡业务收入始终保持稳定的增长,在2015年占到了中间业务总收入的22.86%;电子银行业务也因近年来金融电子化的飞速发展保持了稳定的增长。
[中间业务系统]中间业务系统方案(1):联银通一、系统综合概述中间业务平台提供一个集成化的中间业务开发、调试、维护环境,利用该平台,能够快速实现各类中间业务的定制和二次开发。
公司针对现有银行业务迅速发展的需求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了银行业务的处理特性和交易规则,开发出了新一代的中间业务开发平台。
中间业务平台是集交易定义、流程定义、图形化用户界面、交易控制、通迅定义、报表编辑和后台数据库支持为一体,可为金融业务软件的开发提供全方位、立体化服务的多功能开发平台。
二、系统应用架构三、系统业务功能1.规范不同中间业务的数据通信格式;2.实现分行特色业务;3.提供中间业务(如代收付业务、银证通等)、银联等业务的统一接入管理和应用处理;4.提供连接主机综合业务系统核心的统一接口;5.提供了对外的参数化的通讯接口,可以很方便地与业务单位主机进行连接,从而实现一些实时通讯的业务;6.对银行前端的网点和业务单位主机系统进行登记,实行密钥管理,使得每个业务单位密钥独立并且每天更新。
对于交易数据报文,采用DES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严密的加密处理。
另外,7.系统也有连接硬件加密器的扩充功能;8.根据银行的要求,输出银行主机与业务单位对帐结果及统计报表,作为银行与业务单位之间的对帐和清算参考依据;9.提供集中式的系统管理、业务监控及统计分析;10.子系统有:代收费子系统代付费子系统银证转帐子系统代售业务子系统四、系统优势特点1.中间业务平台提供一个集成化的中间业务开发、调试、维护环境,利用该平台,能够快速实现各类中间业务的定制和二次开发。
2.平台支持的应用协议有ISO8583协议、类8583协议、定长协议、变长协议、定变长结合协议、多包(明细)协议、XML协议,基本涵盖了目前流行的大部分应用协议3.平台还支持多种通讯协议,例如TCP/IP、TUXEDO、CISC、TONG,这些协议在项目中已广泛应用。
4.平台中已经形成了大量的业务逻辑组件,即业务处理单元,并提供了灵活的业务开发方法。
某银行中间业务方案1. 简介在银行业务中,中间业务是指银行通过提供各种金融服务来获取非传统利润的一项业务。
这些金融服务包括证券承销和交易、理财产品、贷款担保、资产管理等。
中间业务作为银行盈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银行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某银行的中间业务方案展开阐述。
2. 业务分类某银行的中间业务主要分为四大类,分别是证券承销与交易业务、理财产品业务、贷款担保业务以及资产管理业务。
2.1 证券承销与交易业务某银行通过积极参与公司债券、股票等证券的承销与交易,为客户提供融资和投资机会。
银行可以借助自身的金融实力和网络优势,为企业发行债券提供全程承销服务,通过承销费用获取盈利。
同时,银行还可以为客户提供股票交易的服务,通过交易佣金获取盈利。
2.2 理财产品业务某银行推出多种理财产品,包括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股票基金等多种类型。
银行通过将客户的资金进行合理配置,并按照协议约定的比例进行投资,从中获得投资收益,同时向客户收取管理费用。
理财产品的风险可控性相对较高,是客户进行资金管理和投资的重要工具。
2.3 贷款担保业务某银行提供企业贷款的担保服务,为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提供担保,并且在担保期限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监控。
银行通过收取一定的担保费用和管理费用获取盈利。
贷款担保业务对于提高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能力、增加公司业务规模、优化业务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2.4 资产管理业务某银行借助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投资工具,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资产管理服务。
银行通过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需求,帮助客户进行资产配置和投资决策,并提供定期的产品回报和资产分析报告。
通过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和绩效报酬获取盈利。
3. 竞争优势某银行在中间业务方面具有以下竞争优势:3.1 专业团队某银行拥有一支专业的中间业务团队,成员具有丰富的金融经验和专业背景。
团队成员熟悉金融市场的运作规律,了解各种金融产品的特点和风险。
通过不断的培训和学习,保持对金融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并及时调整和优化中间业务方案。
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对策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农业银行作为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
中间业务作为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风险低、收益稳定的特点,对于优化农业银行收入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相对滞后,产品创新不足,服务模式单一,难以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
研究成果将为农业银行提供有益的决策参考,推动中间业务转型升级,提高农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通过本研究,可以进一步明确农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方向,为银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同时,对于其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此外,本研究还有助于促进我国银行业的稳健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2 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2.1 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概况农业银行作为我国四大商业银行之一,其业务覆盖全国城乡,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
中间业务作为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农业银行的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中间业务包括支付结算、代理业务、担保承诺、理财业务等多个领域。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和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日益丰富,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收入水平逐年提高。
据统计,截至最近年度,农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保持了稳定增长,占全行营业收入比重逐年提升。
特别是电子银行业务、信用卡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新兴中间业务发展迅速,有效推动了业务结构的优化和盈利模式的转型。
2.2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尽管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中间业务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难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其次,服务模式相对单一,线上线下融合程度不够,客户体验有待提高。
中国农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问题研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创新浪潮的带动下,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大概兴起于二十世纪70年代。
为了适应金融市场体系的发展,通过一系列有效可行的方式来提高其市场的竞争力,如不断加快产品研发、服务质量和技术创新等方式以提高整体服务能力。
商业银行内、外部的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中间业务以及其他新兴业务的不断发展,以此同时,还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多种利润来源。
到21世纪,伴有着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中间业务的发展和创新逐渐成为商业银行发展方向的主流。
国内银行业正在逐步重视中间业务发展的创新,因为它是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新兴的利润增长点,可以提升银行的竞争力,而且还可以分散经营风险、优化资源配置。
但是,与西方主流商业银行对照,我国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不仅仅在规模方面,在质量方面以及其他方面也存在着很大差距。
本文将我国的农业银行在中间业务方面的创新发展当做研究对象,以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发展的制约因素为出发点,指出了中国农业银行在发展中间业务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着重对当前中国农业银行中间业务经营现状与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了促进中国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
Intermediate busi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rose in the 1970s of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nd financial innovation wave.With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financial market, commercial Banks through constant speed up the products, services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way to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service ability.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 caus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mediate business and diversification of profi 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finance,integration of economy and reformation of interest rate liberation,innovation of intermediate business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development strategy .Innovation products of intermediate business have become new sources of profits .More and more Chinese banks pay attention to the innovation of it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profits ,optimize the resource distribution,decrease the management risks and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banks eventually.Compared with commercial banks of the western,the intermediate business of our country have a lot problems in dimension and quality.Based on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mediate business of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rom the restrictive factors of commercial bank middle business development ,study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termediary business ,focu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in-depth analysis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mediate business innovation of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theeffective ways and methods.引言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变化、竞争的日益加剧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应运而生,近年来,中间业务在银行业务体系中的重要性节节攀升;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凭借其所需的投资少,获得的收益较大,而且风险较小以及创新型的适应能力较强等特点,逐渐成为了了现代商业银行中的的三大支柱业务之一,成为了商业银行的重要收入来源。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解决方案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解决方案随着互联网技术、金融科技等行业的兴起,一些传统的企业模式逐渐被颠覆和替代。
而在这个不断变革的时代,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商业银行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完善自己的中间业务解决方案,提升中间业务的效率和优质服务水平。
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业务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指的是除了传统存贷款外的其他金融服务。
这些服务包括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信用卡业务、证券业务等等。
中间业务具有较高的风险和回报,也是商业银行收入的重要来源,如何提升中间业务的效率和服务质量,就成为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中间业务的问题在现实中,商业银行存在着许多中间业务的问题。
例如:1. 风险控制不足: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等等,与传统的存款贷款不同,其风险较高。
而有部分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风险管控上存在缺失,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大幅上升,甚至出现重大债务危机。
2. 客户体验不佳:中间业务通常需要较为复杂的流程和手续,而这些流程和手续常常让客户感到困扰,从而影响了客户在商业银行的满意度,甚至导致客户流失。
3. 信息与数据孤立:不同中间业务之间信息和数据的孤立,导致商业银行难以获得全面准确的客户信息,也导致了商业银行内部信息不对称、数据重复造成的巨大浪费。
二、中间业务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中间业务所面临的问题,商业银行需要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这些方案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 技术应用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撑下,商业银行应将更多的技术应用于中间业务。
需要建设和应用智能风控系统,优化中间业务的风控能力。
同时,可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提高服务效率,提高客户体验。
2. 加强信息共享为了解决数据和信息孤立的问题,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内部部门间的沟通和协作,建立统一的客户信息中央数据库,将不同中间业务的信息进行集成,使数据更加全面、准确、实时。
同时,可通过开放API接口,实现商业银行与金融科技企业的融合,加强各方面的协作和数据共享。
1中国农业银行中间业务概念界定与类型介绍1.1概念界定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中间业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中间业务即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不影响资产负债额,对损益表产生影响。
狭义的中间业务则与广义上的相反,该部分资金通过资产负债表或有关事项进行反映。
我国对中间业务的界定更趋向于广义上的中间业务。
1.2中间业务的类型1.2.1支付结算类支付结算类业务是银行的一项基础业务,通俗来说,我们日常发生的与债务债权相关,需要通过银行进行现金存取和资金划转等的业务需求主要涉及的就是支付结算业务。
支付结算业务是银行最基础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业务之一。
支付结算类业务在银行涉及的业务中占据了半壁江山,形成垄断的局面。
因此,国家采取了与之相对的价格保护机制统一价格上限,要求所有银行遵循相关标准,不得突破。
这类中间业务涉及的主要工具以支票、本票及汇票为主。
1.2.2银行卡业务银行卡是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经授权后向社会公众发行的一种以卡片为媒介的支付工具。
银行卡由于种类众多,因此面向的消费群体也大不相同,一般来说,普通储蓄卡(借记卡)的门槛较低,而信用卡的门槛相对较高,办卡人需满足的条件也更多,其中信用卡更多地用于借贷,储蓄卡更多地用于支取和存储等业务。
由于银行卡的适用性和推广优势,加之日常生活中人们对银行卡的依赖性,银行卡业务始终是商业银行最为活跃的产品。
1.2.3代理类银行接受客户委托进行代理执行的业务,同时根据提供不同代理服务的类型收取相应的佣金。
例如,银行会与债券发行方签署协议,帮助其代发证券,该情况就是证券发行方委托银行代其执行证券的买卖业务,不仅如此,最为常见的代理业务也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个人税费的代收代缴等,大多是通过授权商业银行代理执行的。
1.2.4担保类担保类是指银行为客户的清偿能力提供担保,并且在客户违约时承担对应风险和赔偿违约金的业务。
例如,我们经常提到的备用信用证,这种担保业务涉及的三方关系分别为商业银行、放款人和借款人,其中商业银行(即开户行)作为中间第三方,在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为了保证放款人的利益,则由商业银行(即开户行)支付给放款人本利,一般我们也把放款人称为受益人。
《农金纵横》 1997年第6期农行发展中间业务的若干问题孙友年 于祥彪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共同构成现代银行业的三大支柱,中间业务,一般是指银行不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为客户提供服务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中间业务已成为我国各商业银行新的效益增长点。
农业银行具有信誉好、机构多等优势,为发展中间业务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但目前农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在大部分地方开展情况较差,普遍存在经营不规范,经营效益低的现象,甚至有的中间业务已转化成为主体业务中难以收回的风险资产。
一、阻碍农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因素(一)认识不足。
认为其不是“主业”,因而未把中间业务摆正位置,中间业务没有得到足够的或充分的重视,甚至有的只把中间业务作为一种无偿服务,如代收代付业务,原属正规的中间业务,现阶段却仅把它当作一种用以吸收存款的无偿服务,投入的工作量与获得的回报不相等,这与国外把中间业务作为利润增长点的观念是截然不同的。
(二)人才缺乏。
存在三个不适应:一是人员数量不适应,相对而言,农业银行具备从事中间业务知识,能够管理和研究中间业务的人员还不多见。
二是人员质量不适应,由于中间业务种类多,涉及科学知识广泛,员工素质难以适应要求。
三是思想素质不适应,缺乏超前意识和风险意识等。
(三)机构不全。
从当前情况看,中间业务还处于自发形成阶段,各行其事,且业务都由各行的不同部门兼办,如资信评估由信贷部门兼办,没有专门的机构协调管理。
代收费用和代发工资由储蓄部门兼办等,并没有专门的机构来研究、规划、实施、管理中间业务,因而中间业务的发展计划不明确,考核措施不到位,管理方法不成熟,管理体系不完善,使各级行缺少开展中间业务的目标和方向,动力和压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间业务的发展,由于条块分割,各成体系,分散管理,分工不清,责任不明,业务开展不规范,不严密,造成业务随意性失误较多,不利于中间业务健康快速发展。
(四)管理较差。
至今没有一套完整系统的管理制度。
1 引言近年来,受经济危机以及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势头减缓,经济复苏前景不明朗。
全球经济均处于低速复苏的状态,而欧债危机亦是愈演愈烈,不仅使得欧元区经济面临二次衰退风险,也影响着全球的经济走势。
而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因为国家货币政策的调控,主要经济指标仍处于调控预期的增长区间,但下行压力较大。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金融业的核心——银行业必须实现稳步增长,保证国内金融市场的良性发展。
在全球经济态势与国内政策调控的影响下,存贷利差减少,起步较晚的中间业务作为银行三大业务之一应充分发挥其无限的潜力,发挥联动作用,带动资产业务、发债业务的发展,促进银行业收入的平稳增长。
1.1 研究的背景金融是国民经济的核心,而作为一个国家金融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决定着一个国家金融业的基本走势。
在几十年的改革之后,我国商业银行总体实力有了较明显的提升,经营效益不断改善,盈利能力逐年增强,商业银行的整体发展态势呈良性的发展。
尽管我国银行业不断壮大,但是与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
更甚者,随着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国外商业银行凭借着雄厚的资本,多样化的产品,优质的服务对国内的商业银行造成不小的压力。
面对如此的挑战,国内商业银行积极调整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创新成本低、收益高的中间业务种类。
传统的银行业务主要是资产负债业务,就如民众提到银行就会想到的“存款、贷款”的业务服务。
尽管存贷款业务受资本金比例的限制,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主要利润来源仍是存贷款利差。
据各大商业银行2011年的年报统计,14家上市的商业银行中有70%以上的利润来源于存贷款利差,但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仍旧居高不下。
另一方面,民间融资渠道的不断完善,直接融资方式成为了企业融资的首选。
为了进一步缩小与外资银行的差距,国内商业银行必须创新金融产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辅助资产负债业务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