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程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433.32 KB
- 文档页数:21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方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制药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工艺流程。
2. 掌握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安全生产及规范操作。
3. 了解制药设备的工作原理、构造及其在药品生产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制药工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小试、中试及生产规模的制药过程。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提高学生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制药工程专业,树立为人类健康事业服务的职业理想。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药品生产过程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制药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药品研发、生产和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价值观,使他们在为人类健康事业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制药工程基本概念、原理及工艺流程:涵盖制药工程的定义、发展历程、制药工艺的基本原理及常见工艺流程。
2. 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介绍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质量管理体系及规范操作。
3. 制药设备及其应用:分析各类制药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其在药品生产中的应用。
4. 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讲解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措施、事故防范及应急处理方法。
5. 实验教学:设置实验课程,使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依据教材章节进行安排,具体如下:1. 教材第一章:制药工程概述,介绍制药工程基本概念、发展历程。
2. 教材第二章:制药工艺及其流程,分析制药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常见工艺流程。
3. 教材第三章:药品生产质量控制,讲解质量控制要点及管理体系。
制药工程设计车间设计方案一、车间概况制药工程设计车间是制药企业的主要生产场所,是生产药品的关键环节。
其设计方案应考虑到生产流程的全面性和实际需求。
下面是一份制药工程设计车间的设计方案,主要包括车间布局、环境控制、设备选型等内容。
二、车间布局1. 车间整体布局应考虑到原辅料的运输、加工、成品的包装和出货等环节,以及人员流动线路的合理性。
车间布局应符合GMP和CSPC等相关标准要求,同时要考虑到员工的安全和舒适度。
2. 原料接收区:首先是原料接收区,应设有专门的货检区,用于对原料的质量进行检验,保证原料的安全性和质量。
原料接收区还应设有原料库房,对原料进行分类储存,以避免混乱和交叉污染。
3. 加工区:加工区应按照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布局,设备要合理配置,以提高生产效率。
加工区应保持干净整洁,以避免交叉污染。
4. 包装区:包装区要考虑到包装工艺和包装材料的选择。
包装区应布局合理,方便包装操作和出货。
5. 设备安装区:设备安装区需考虑设备的通风、排放、清洗等问题。
设备之间的距离要合理设置,以方便维护和清洗。
6. 人员流动线路:车间内应设置人员流动线路,以保证人员在车间内的安全和便捷。
通道宽度要求符合安全标准要求。
三、环境控制1. 温度控制:制药车间的温度应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以保证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
可采用冷冻水机组、风机盘管等设备进行温度调节。
2. 湿度控制:制药车间的湿度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以保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
可采用加湿机、除湿机等设备进行湿度调节。
3. 新风换气:制药车间需要保持空气流通,并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度。
应增加新风系统,保证车间内的空气质量。
4. 空气洁净度:制药车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气洁净度,以避免污染影响生产质量。
可采用空气过滤系统、空气清洁设备等进行空气洁净度的控制。
5. 照明设计:车间内照明应明亮、均匀,以保证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作业安全和舒适。
应采用LED灯、防爆灯等设备。
四、设备选型1. 原辅料处理设备:包括搅拌机、混合机、干燥机等设备,以满足原辅料的加工需求。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方案范本一、设计依据1.制药工程工艺设计方案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制药企业生产技术规程及相关技术标准。
2.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要求,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要求。
二、设计内容1.药物生产工艺设计包括原料药、中间体、成品药及其副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2.工艺设备设计包括原料处理、混合、反应、分离、干燥、成型、包装等工序。
3.生产环境设备设计包括洁净室、洁净环境设备、空气处理设备等。
4.关键工艺参数的设定及监控方案。
三、设计原则1.符合GMP和相关技术规程的要求。
2.确保生产工艺的合理性、稳定性和可控性。
3.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4.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四、设计步骤1.收集相关资料,明确产品的性质、用途、生产规模等基本信息。
2.制订生产工艺路线图,明确生产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3.确定原辅材料的采购及贮存方式。
4.确定工艺操作的基本要求和关键控制点。
5.设计工艺参数控制方案,确定工艺参数和监控方法。
6.设计生产环境设备,确保洁净室等环境符合GMP要求。
7.确定生产线的工艺参数和生产要点。
8.制订生产工艺验证方案,进行验证试验。
9.对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改进和优化。
五、设计要求1.生产工艺要求合理、可行。
2.工艺流程要清晰明了,便于操作。
3.设备选型及布局合理、安全。
4.工艺参数及监控方案可靠。
5.生产环境设备符合洁净要求。
6.生产工艺验证合格。
7.符合GMP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要求。
六、设计应用1.本设计方案适用于各类制药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和生产线改造。
2.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方案可进行调整和优化。
七、设计评审1.设计图纸和文件审核通过后,进行现场评审和验收。
2.组织专家评审,确保设计方案满足相关技术、安全要求。
八、监督检查1.建设单位应加强对制药工程建设过程的监督检查,确保设计方案的实施符合要求。
2.生产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制药工艺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制药工程毕业设计方案一、课题背景制药工程是针对药品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技术、工艺和设备等方面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药的不断涌现,对于药品生产过程的优化和改进需求日益增加。
而且,随着全球药品市场的持续扩大,人们对药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进行制药工程领域的研究和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制药工程领域的相关理论和技术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结合实际的制药生产需求,提出一种新的制药工程设计方案,并进行验证和实验。
通过该设计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药品生产过程的效率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药品安全和品质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科研和实际应用价值。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深入掌握制药工程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并了解当前制药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需求。
2. 针对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工艺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优化方案。
3. 设计一种符合制药生产实际需求的新型制药工程方案,包括相关工艺和设备的优化和改进,操作流程的优化,生产环境的改善等方面。
4. 通过建立相应的实验室模型和进行相应的实验验证,对设计的方案进行效果评估和优化调整。
5. 最终结合实际案例和数据,对设计的制药工程方案进行系统的评价和分析,为进一步的推广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四、预期成果1. 提出一种符合实际需要的新型制药工程方案,可以有效提高药品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2. 建立一套完整的制药工程设计方案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为制药工程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3. 相关研究成果可以为国内外的制药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参考,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五、工作进度安排第一年:对制药工程领域的相关理论和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了解当前研究热点和需求,掌握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作为一个制药公司,我们不仅要不断地更新和研发新的药品,更要在生产方面不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因此,我们需要对制药工艺进行设计,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二、项目目标制药工艺设计方案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药品质量、并通过流程的规范化进一步提高安全和可靠性。
具体目标如下:1. 提高药品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 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药品质量。
3. 规范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安全可靠性。
4. 减少人为错误和操作失误。
三、项目范围本项目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原料准备:原料选购、处理和储存。
2. 生产过程:包括药品反应、配方、混合、分离、再结晶等。
3. 产品处理:干燥、制粒、包装等过程。
4. 工艺参数设定:温度、压力、PH值等。
5. 设备选择:生产设备的选择和设计。
6. 环境保护:排放处理和废水处理等。
四、项目流程1. 项目启动:制定项目计划和时间表。
2. 初步调研:对现有工艺进行分析,收集相关资料,了解行业标准和最新技术。
3. 工艺设计:设计生产流程,确定原料、生产设备和工艺参数。
4. 设备采购:根据设计需求采购所需设备。
5. 设备安装:对新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
6. 生产试验:进行生产试验,验证工艺设计。
7. 稳定生产:逐步推广工艺,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五、工艺参数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各种因素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因此,我们需要对工艺参数进行精准控制,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具体工艺参数如下:1. 温度控制:不同反应和制备步骤需要不同的温度条件,需要精准控制温度。
2. PH值控制:有些制药过程需要严格控制PH值,以确保产品的纯度和稳定性。
3. 压力控制:一些反应过程需要高压条件下进行,需要严格控制压力。
4. 搅拌速度:混合、搅拌、分散等过程需要精准控制搅拌速度。
5. 固液比:对于一些固体制剂制备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固液比。
制药工程设计范文制药工程设计是指使用工程技术和设备来设计和建造制药工厂的过程。
它涉及到药品生产的各个方面,包括原料处理、制剂生产、包装等环节。
制药工程设计的目标是确保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以下是制药工程设计的一些重要考虑因素。
首先,制药工程设计必须考虑到药品的特性和生产过程的要求。
不同的药品有不同的特性和生产需求,因此工程设计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合适的工艺和设备。
例如,液体药品的生产需要适当的搅拌设备和容器;固体药品的生产可能需要干燥设备和制粒机械等。
其次,制药工程设计需要考虑到卫生和安全因素。
药品是用于治疗疾病的物质,因此其生产必须符合相关的卫生和安全标准。
工程设计需要确保工厂有适当的通风和排污系统,以及正确的洗手间和工人休息室等设施。
此外,工程设计还应考虑到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险物质和废弃物的处理方式。
第三,制药工程设计还需要考虑到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
药品生产通常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设备和人力。
工程设计可以通过合理地布局设备和优化生产流程来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工程设计还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和工艺,以降低生产成本。
例如,使用自动化设备可以减少人力成本,而使用高效的工艺可以降低原材料损耗。
最后,制药工程设计还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因素。
药品生产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这些废物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工程设计应该选择适当的废物处理设备和方法,以确保符合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
总之,制药工程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药品特性、生产要求、卫生安全、生产效率、成本控制和环境保护等因素。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高效、安全和环保的制药工厂。
制药工程方案设计引言制药工程方案设计是指为满足药品生产的需求,设计出适合于药品生产的工程方案。
制药工程方案设计需要考虑到药品的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工艺控制、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和有效生产。
本文将以制药工程方案设计为主题,结合药品生产的工艺特点和要求,对制药工程方案设计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制药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工艺控制、环境保护等方面内容。
一、制药工艺流程设计1.1 药品生产流程药品生产的工艺流程是指药品从原料到成品的生产全过程。
在制药工程方案设计中,首先需要对药品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分析和设计。
通常来说,药品的生产流程可以分为原料准备、制剂生产、包装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工艺要求和操作规程。
因此,在制药工程方案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每个环节的工艺要求,以确定最优的生产流程。
1.2 工艺流程优化在制药工程方案设计中,需要对药品生产的工艺流程进行优化,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药品质量。
通过对工艺流程的优化,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废弃物产生,提高产品纯度等。
因此,在制药工程方案设计中,需要对工艺流程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实现工艺流程的优化。
二、设备选型及布局设计2.1 设备选型在制药工程方案设计中,设备选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不同药品的生产需要不同的设备,设备的性能对药品的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设备选型需要充分考虑到药品的特性、生产规模、工艺要求等因素。
合理选择设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减少能耗等。
2.2 设备布局设计设备布局设计是指对药品生产设备的放置位置进行合理规划,以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并提高生产效率。
在设备布局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设备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业流程、人员的安全等多方面因素。
合理的设备布局设计可以提高作业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并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三、工艺控制系统设计3.1 自动化控制系统在药品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制药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流程,掌握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与设备。
2. 使学生了解药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掌握药品质量检验的基本方法。
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药品管理法规及制药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制药工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完成药品生产流程的设计与优化。
2.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熟练使用制药设备,具备初步的药品质量检验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创新能力,为未来从事制药行业工作奠定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制药工程专业,树立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力量的信念。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关注药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3.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创新的学习态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制药工程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行业动态,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其成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制药人才。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科学系统地组织以下几部分:1. 制药工程基本概念与原理:包括药品生产流程、制药设备、制药工艺等基本知识,涉及教材第一章至第三章内容。
2. 药品质量控制与检验:介绍药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药品质量检验的基本方法与设备,涵盖教材第四章内容。
3. 制药设备与工艺:详细讲解各类制药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及应用,包括教材第五章和第六章内容。
4. 药品生产流程设计:教授药品生产流程的设计与优化方法,使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涉及教材第七章内容。
5. 药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介绍环保法规、制药废水处理等技术,涵盖教材第八章内容。
6. 我国药品管理法规及制药行业发展:分析我国药品管理法规体系,探讨制药行业的发展趋势,涉及教材第九章内容。
制药工程药厂设计方案模板一、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XXX制药工程药厂设计方案1.2 项目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医药产业也逐渐蓬勃发展。
XXX制药工程药厂是一家新型制药企业,将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高品质的药品产品,致力于推动医药行业的发展。
1.3 项目内容:该项目主要包括制药工程药厂的整体规划、设计和建设,并将配备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药品生产线。
二、项目建设目标2.1 建设规模:预计总投资XXX亿元,占地XXX亩,建设XX个生产车间、XX个实验室和XX个办公楼。
2.2 产能规划:年产XXX吨X类药品,XXX吨X类药品,XXX吨X类药品。
2.3 建设目标:打造国内领先的制药工程药厂,提升药品生产质量和产能,实现产值XX亿元,利润XX亿元。
三、项目建设内容3.1 建设布局:药厂建筑布局包括原料库、生产车间、检验实验室、仓库、办公楼等功能区,设计合理、相互配合。
3.2 主要设备:配备高效的生产设备、CIP清洗系统、纯化水系统、空气净化系统、无菌车间等生产设备。
3.3 生产流程:制药工程药厂生产流程采用国际先进的GMP标准,并注重生产过程的无菌操作、有效防交叉污染和药品质量控制。
3.4 环保要求:严格按照国家环保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配置排污处理设备、废气净化设备、垃圾处理设备等环保设施。
四、项目建设条件4.1 土地资源:选址需满足国家产业政策规定,土地需要可持续利用,并符合药品生产的环境要求。
4.2 技术条件:项目需符合国家药品生产管理规定,拥有生产设备和技术,并拥有生产许可证。
4.3 人力资源:拥有专业的技术团队和管理团队,具备丰富的药品生产经验,能够独立完成药厂的设计和建设。
五、项目建设分析5.1 市场需求:药品市场需求大,潜力巨大,有利于该项目的发展和成长。
5.2 技术条件:项目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和完善的生产技术,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5.3 盈利预测: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自身优势,预计可实现良好的盈利水平。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方案范文一、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新型抗生素生产工艺设计1.2 项目概况:本项目旨在设计一套新型抗生素生产工艺,以满足市场对抗生素产品的需求。
新型抗生素具有更高的抗菌活性和较低的毒副作用,市场前景广阔。
本项目将从原料采购、生产工艺设计、设备选型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设计。
1.3 项目背景:抗生素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但传统抗生素在使用中存在耐药性、毒副作用大等问题。
因此,市场对新型抗生素的需求逐渐增加。
本项目旨在开发生产一种新型抗生素,以满足市场需求。
1.4 目标与意义:本项目旨在设计一套高效、节能、环保、质量可控的生产工艺,从而生产出高品质、低成本的新型抗生素产品,提高企业竞争力,为社会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二、技术流程2.1 原料采购:优质的原料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选购原料。
在采购原料时,需要考虑原材料成本、供货稳定性、质量可控等因素。
2.2 生产工艺设计:本项目将采用新型的生产工艺,结合生物工艺和化学合成技术,实现高效、可控的生产过程。
设计合理的生产工艺流程将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
2.3 设备选型:根据生产工艺设计要求,选择适合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装置,包括发酵罐、分离设备、干燥设备等。
设备选型需要兼顾设备性能、可靠性、成本和维护方便性。
2.4 生产工艺控制:建立全面的生产工艺控制体系,包括生产过程监控、质量检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控制措施,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三、设备选型3.1 发酵罐: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设备之一,用于微生物的培养和发酵。
需要选择具有良好的搅拌性能、通风性能和卫生性能的发酵罐,以保证发酵过程的高效进行。
3.2 分离设备:用于固液分离、液液分离等操作,包括离心机、过滤机等,需要选择稳定性好、分离效率高的设备。
3.3 干燥设备:用于将发酵液中的水分蒸发,得到固体制剂。
需要选择节能、环保、操作简便的干燥设备。
3.4 其他设备:包括输送设备、贮存设备、清洗设备等,需要根据生产工艺要求选购。
年产3000万片硝苯地平缓释片车间设计姓名:王宝潼学号:20132211专业:制药工程指导老师:刘启民目录概述⋯⋯⋯⋯⋯⋯⋯⋯⋯⋯⋯⋯⋯⋯⋯⋯⋯⋯⋯⋯⋯⋯⋯ 31生产制度⋯⋯⋯⋯⋯⋯⋯⋯⋯⋯⋯⋯⋯⋯⋯⋯⋯⋯⋯⋯⋯⋯41.1设计纲领⋯⋯⋯⋯⋯⋯⋯⋯⋯⋯⋯⋯⋯⋯⋯⋯⋯⋯⋯⋯⋯41.2生产班制⋯⋯⋯⋯⋯⋯⋯⋯⋯⋯⋯⋯⋯⋯⋯⋯⋯⋯⋯⋯⋯41.3产品规格及包装形式⋯⋯⋯⋯⋯⋯⋯⋯⋯⋯⋯⋯⋯⋯⋯⋯42工艺路线及车间流程设计⋯⋯⋯⋯⋯⋯⋯⋯⋯⋯⋯⋯⋯⋯⋯42.1设计概述⋯⋯⋯⋯⋯⋯⋯⋯⋯⋯⋯⋯⋯⋯⋯⋯⋯⋯⋯⋯⋯42.2工艺流程介绍⋯⋯⋯⋯⋯⋯⋯⋯⋯⋯⋯⋯⋯⋯⋯⋯⋯⋯52.3工艺流程图⋯⋯⋯⋯⋯⋯⋯⋯⋯⋯⋯⋯⋯⋯⋯⋯⋯⋯⋯63物料衡算⋯⋯⋯⋯⋯⋯⋯⋯⋯⋯⋯⋯⋯⋯⋯⋯⋯⋯⋯⋯⋯73.1物料衡算的基础⋯⋯⋯⋯⋯⋯⋯⋯⋯⋯⋯⋯⋯⋯⋯⋯⋯73.2物料衡算的基准⋯⋯⋯⋯⋯⋯⋯⋯⋯⋯⋯⋯⋯⋯⋯⋯⋯73. 3物料衡算的范围⋯⋯⋯⋯⋯⋯⋯⋯⋯⋯⋯⋯⋯⋯⋯⋯⋯73.4原辅料的物料衡算⋯⋯⋯⋯⋯⋯⋯⋯⋯⋯⋯⋯⋯⋯⋯⋯84设备的选型⋯⋯⋯⋯⋯⋯⋯⋯⋯⋯⋯⋯⋯⋯⋯⋯⋯⋯⋯⋯94.1工艺设备选型的步骤⋯⋯⋯⋯⋯⋯⋯⋯⋯⋯⋯⋯⋯⋯⋯104. 2 制剂工艺设备的选型⋯⋯⋯⋯⋯⋯⋯⋯⋯⋯⋯⋯⋯⋯104. 3 包装工艺设备的选型⋯⋯⋯⋯⋯⋯⋯⋯⋯⋯⋯⋯⋯⋯16 5车间(设备)布置⋯⋯⋯⋯⋯⋯⋯⋯⋯⋯⋯⋯⋯⋯⋯⋯⋯⋯185.1车间设计原则⋯⋯⋯⋯⋯⋯⋯⋯⋯⋯⋯⋯⋯⋯⋯⋯⋯⋯185.2车间平面布置⋯⋯⋯⋯⋯⋯⋯⋯⋯⋯⋯⋯⋯⋯⋯⋯⋯⋯⋯18 参考文献⋯⋯⋯⋯⋯⋯⋯⋯⋯⋯⋯⋯⋯⋯⋯⋯⋯⋯⋯⋯⋯⋯20致谢⋯⋯⋯⋯⋯⋯⋯⋯⋯⋯⋯⋯⋯⋯⋯⋯⋯⋯⋯⋯⋯⋯⋯⋯212概述高血压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目前全球有高血压患者6亿人,高血压患病率约为10%,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为20%。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约为12%,现有高血压患者超过1亿人,且每年以300万人的速度增长硝苯地平缓控释剂,使血药浓度在24小时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患者白天和夜间的平均血压都明显下降。
该药与长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联合用药,可起协同作用,能使昼夜收缩压和舒张压均稳定下降,达到平稳降压的要求,对减轻高血压靶器官的损害十分有益。
且能达到24小时平稳降压的目的,减少服药次数,降压效果明显[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在大量数据资料的基础上,模拟年产3000万片硝苯地平缓控释片车间设计,并画出车间设计图规模化生产硝苯地平缓控释片。
而硝苯地平的缓释剂型,既有效地提高了疗效,又减少了病人的服药次数从而有效的降低高血压病发的危险。
31生产制度1.1设计纲领本车间年生产硝苯地平缓控释片3000万片。
每批生产300万片,一年生产10批。
1.2生产班制批生产周期约为16小时,按每天两班,每班8小时组织生产。
1.3产品规格及包装形式产品规格:0.01g/片,8片/板产品包装形式:内包装为铝塑泡罩,2板/小盒,外包装为瓦楞纸箱,100盒/箱2工艺路线及车间流程设计2.1设计概述2.1.1课题名称课题名称:年产3000万片硝苯地平缓控释片车间设计2.1.2 设计依据本设计以片剂车间生产实习的现场观察学习和收集的数据为基础,以中国药典和相关材料作为依据,同时参考已有SFDA和制药行业执行的《医药设计技术规定》、《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医药工程设计文件质量特性和质量评定实施细则》、《GMP》等多种设计规范。
2.1.3 设计内容(1)文字部分:设计任务书、设计说明书。
(2)图纸部分:工艺流程图,车间平面布置图。
2.1.4 设计原则(1)本设计为片剂车间,在设计中严格遵照《GMP》和《洁净厂房设计规范》等标准进行设计。
(2)对设备的选择,应考虑其是否能够完成生产任务,且具有节能高效,经济方便,实用可行,符合GMP生产等优点。
(3)为保证控制区的洁净度要求,采用全封闭的空调系统。
(4)遵守防火,安全,卫生,环保,劳动保护等相关规范制度。
(5)严格质量管理制度,推行质量责任制,严格工艺设计质量[9]。
4制剂的工艺流程是以保证实现处方的功能主治为目的,紧紧围绕功能主治的要求,对药物的处理原则、方法和程序所作的最基本的规定。
它决定着制剂质量的优劣,也决定着该制剂大生产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工艺流程的选择要根据药物的性质、制剂剂型以及药物的类别要求、生产可行性、生产成本等因素来决定。
本次设计采用湿法制粒,将原料硝苯地平180目粉碎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先进行等量,递升法混合充分混合,然后加粘合剂适量制软材,过20目筛,制湿粒,湿粒于60℃烘干,18目筛整粒加硬脂酸镁做润滑剂,压片。
根据硝苯地平缓释片的用法和用量,决定本次设计采用单剂量包装容器,选用泡罩式包装。
是用优质铝箔为背景材料,背面上可印上药品名称、用法、用量等。
8片/板,2板/小盒,每盒中含说明书一份;外包装为纸箱,100盒/箱,每箱中含出厂合格证一张。
应遮光,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5十二烷基硫酸钠+HPMC 原料粉碎筛分混合糊精湿法制粒烘干整粒硬脂酸镁总混冲模分装压片阴影区为D级洁净区包装入库3物料衡算物料衡算是所有工艺计算的基础,通过物料衡算可以确定选用设备的容积、台数、主要尺寸。
3.1物料衡算的基础物质的质量守恒定律是物料衡算的基础,即进入一个系统的全部物料必等于离开系统的全部物料,再加上过程中的损失量和在系统中的积累量。
∑G1=∑G2+∑G3+∑G4式中:∑G1—输入物料量总和;∑G2—输出物料量总和;∑G3—物料损失量总和;∑G4—物料积累量总和。
当系统内部积累量为零时,上式可以写为:∑G1=∑G2+∑G33.2物料衡算的基准(1)对于间歇式操作过程,常采用一批原料进行计算;(2)对于连续式操作过程,可以采用单位时间产品数量或原料量为基准进行计算。
物料消耗的结果应列成原材料消耗定额和消耗量表,在计算时应把原料、辅料及主要包装材料一起算入。
3.3物料衡算的范围在进行物料衡算时,经常会遇到比较复杂的计算。
为了计算方便,一般要划定物料衡算范围。
根据衡算目的相和对象的不同,衡算范围可以是一台设备、一套装置、一个工段、一个车间、一个工厂等。
衡算范围一旦划定。
即可视为一个独立的体系。
凡进入体系的物料均为输入项。
离开体系的物料均为输出项。
本设计以一个工段为单位进行计算[10]。
3.4原辅料的物料衡算假设每一步骤中物料的损耗均为1%,外包不损耗物料则,物料衡算过程及结果(以批产量为基准单位kg/批)主料32.18十二烷基硫酸钠1.577HPMC4.732糊精187.38 水70硬脂酸镁 2.448粉碎32.18 损耗0.3331.85筛分31.85 损耗0.3231.53混合37.84 损耗0.3137.46湿法制粒295.3 损耗2.95291.89烘干291.89去水60229.57损耗2.32 整粒总混232.1 损耗2.32229.69压片229.69 损耗2.49227.39包装300万片每批10万片,每盒2板,每板10片,100盒/箱。
共需生产3000000/8 =375000 板3000000/(2*8)=187500盒187500/100 =1875 箱假设每一步骤中包装的损耗均为2%,1875/0.98=1913个纸箱187500/0.98=191300个纸盒375000/0.98=382653板4设备的选型4.1工艺设备选型的步骤4.1.1工艺设备选型依据A、该设备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可满足药品生产的要求,保证药品生产的质量,安全可靠,易操作、维修及清洁。
B、该设备的性能参数符合国家、行业或企业标准,与国际先进制药设备相比具有可比性,与国内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C、具有完整的、符合标准的技术文件[910]。
4.1.2制药设备GMP设计通则的具体内容A、设备的设计应符合药品生产及工艺的要求,安全、稳定、可靠、易于清洗、消毒或灭菌,便于生产操作和维修保养,并能防止差错和交叉污染。
B、设备的材质应该严格控制。
与药品接触的零件均应选用无毒、耐腐蚀,不与药品发生化学反应,不释放出微粒或吸附药品的材质。
C、与药品直接接触的设备内表面及工作零件表面,尽可能不设计有台、沟及外露的螺栓连接。
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死角,易于清洗和消毒。
D、设备应不对装置之外的环境构成污染。
F、在易燃易爆环境中的设备,应采用防爆电器并设有消除静电及安全保险装置。
G、设备设计应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和机电一体化。
4.1.3设备选型说明在设备选型方面必须满足《药品生产管理规范》的要求,考虑先进、可靠、节能、便于操作、清洁和维修等因素,以选用国内先进设备为主。
固体制剂的生产过程中有许多发尘量大的工序,因而在这些工序中选用的设备都具有很好的防尘能力,多为密闭式或半密闭式[11]。
4.2工艺设备的设计与选型4.2.1粉碎根据物料衡算,本设计每批需粉碎原料硝苯地平32.18kg,要求180目。
设计1个小时粉碎结束为了满足粉碎要求和物料需要,所选机器的工作能力要求大于32.18kg/h粉碎设备选用常州市强生制药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WFJ型超微粉碎机组。
粉碎机组(简称机组)是消化况WFJ型微粉吸收日本细川公司的技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研制成功的一种先进粉体机械。
该机组具有技术性能稳定、噪音低、耗电省、生产效率高、造型美观和占地面积小等优点,符合GMP要求。
主要简介如下:三.技术参数:型号WFJ-15 WFJ-20WFJ-30WFJ-60生产能力(kg/h) 10-200 10-400 30-800 50-1200进料粒度(mm)<10 <10 <10 <15出料粒度(目)80-320 80-320 80-320 80-320总功率(kw)13.5 22.54684.15主转速(rpm)~5800 ~5800 ~3800 ~3200外行尺寸(长×宽×4000×1200×24000×1250×36640×1300×37500×2300×4高)(mm) 700 000 960 530重量(kg) 850 1200 1500 3200选择一台WFJ—15,工作一个小时。
这样既可以满足要求,又有足够的弹性。
4.2.2 筛分本设计每批需筛分原料硝苯地平32.18kg,要求筛选180目。
设计筛分工作时间不超过1h则所选机器的工作能力要求大于32.18kg/h。
本设计筛分设备选用新乡市宏达振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XZS旋振筛(复旋式振动筛)是一种高精度筛分机械,特别适用于细粒、微分的分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