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运放电路的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294.00 KB
- 文档页数:15
实验一 集成运放的线性运算电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运放运算电路的测量分析方法。
2.巩固集成运放几种典型运算电路的用法,掌握电路元、器件选择技巧。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1.模拟电路实验箱:包括本实验所需元器件; 2.双踪示波器1台; 3.万用电表1台。
三、实验原理1.反相求和运算电路图1-1为典型的反相求和运算电路,输出U o 与输入U I 有如下关系U O =−(R F R 1U I1+R F R 2U I2+R FR 3U I3)若设R 1=R 2=R 3=R F ,上式可简化为U O =−(U I1+U I2+U I3)图1-1 反相求和运算电路2.差分比例运算电路图1-2为差分比例运算电路,输出U o 与输入U I 有如下关系U O =−R FR(U I1−U I ′) 电路的输入电阻为R i ≈2R图1-2 差分比例运算电路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反相求和运算电路实验(1)按照图1-1连接电路;(2)调节实验箱上的可调电阻器,在0~1.5V范围内分别为U I1、U I2、U I3选择一组给定值;(3)测量输入电压U I1、U I2、U I3和输出电压U o,将测量结果填入下表中;2.差动比例运算电路实验(1)按图1-2连接电路电路,接通电源;(2)按下表在输入端加上直流电压,测量对应的输出电压,填入表中,并与计算值比四、预习要求1.复习第1单元有关内容;2.下载或绘制实验记录表;3.预习双踪示波器的使用方法五、实验报告要求1.填写实验表格;2.进行实验小结;3.上传实验报告。
集成运放的电压传输特性、理想模型和
分析依据
1、电压传输特性集成运放的传输特性是指电路开环时,输出电压与差模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
即线性区:-Uimlt;uidlt;+Uim时,。
饱和区:uid+Uim时,uidlt;-Uim 时,
由此可见,运放的线性范围非常小,若开环使用,很难实现输出与输入电压的线性关系。
因此,作为放大器,运放不能开环使用,必须加负反馈来减小uid使其工作在线性区域。
2、理想运放模型性能指标: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uo→∞;差模输入电阻rid→∞;共模抑制比KCMR →∞;输出电阻ro=0 。
3、分析运放电路的基本依据(1)运放工作在线性区
利用理想模型可以推导出下面两个结论:①运放两个输入端的电位相等,即因为,∴uid=0,又∴,差模输入电压等于零,又称为“虚短”。
②两个输入端的输入电流为零,即因为输入电阻rid→∞,∴,又称为“虚断”。
注意:只有运放工作在线性区时,“虚短”、“虚断”的概念是都成立的。
(2)
运放工作在非线性区“虚短”的概念不成立,但“虚断”的概念仍然成立。
当时,uo=+Uom ;当时,uo=+Uom 。
(3)理想模型的电压传输特性。
集成运放内部电路原理
集成运算放大器(简称集成运放)是一种将多个电子器件集成在一块单晶硅芯片上的电子器件。
其内部电路原理如下:
1. 输入级:由差分式放大电路组成,利用其对称性可提高电路性能。
2. 中间电压放大级:主要作用是提高电压增益,由多级放大电路组成。
3. 输出级电压增益为1,但为负载提供功率。
此外,集成运放的电路中还包括偏置电路,用于提供偏置电压以及对输入信号交流成分进行放大。
输入信号首先经过隔直电容过滤其直流成分,然后通过直流偏置信号进行放大。
反馈电阻和反向端电阻用于确定放大倍数。
整个电路具有同相输入端P、反相输入端N和输出端O。
当P端加入电压信号时,O端输出同相的电压信号;N端加入电压信号时,O端输出反相的电压信号。
此外,该电路还可以抑制共模信号,当输入信号中含有共模噪声时,将被抑制。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集成运放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一、实验目的1. 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运放)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2. 掌握集成运放的基本线性应用电路的设计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运放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效果。
4. 了解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及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集成运算放大器是一种高增益、低噪声、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的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
它广泛应用于各种模拟信号处理和产生电路中。
本实验主要研究运放的基本线性应用电路,包括比例、加法、减法、积分、微分等运算电路。
三、实验仪器与器材1. 集成运放(如LM741)2. 模拟信号发生器3. 示波器4. 数字多用表5. 电阻、电容等电子元件6. 面包板四、实验内容1.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1) 设计电路:根据实验要求,搭建一个反相比例运算电路,其中输入电阻R1和反馈电阻Rf的比值决定了放大倍数A。
(2) 实验步骤:a. 连接电路,确保无误。
b. 输入一定频率和幅值的正弦信号,观察输出波形。
c. 改变输入信号幅度,记录输出波形。
d. 计算放大倍数,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2.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1) 设计电路:搭建一个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其中输入电阻R1和反馈电阻Rf 的比值决定了放大倍数A。
(2) 实验步骤:a. 连接电路,确保无误。
b. 输入一定频率和幅值的正弦信号,观察输出波形。
c. 改变输入信号幅度,记录输出波形。
d. 计算放大倍数,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3. 加法运算电路(1) 设计电路:搭建一个加法运算电路,实现两个输入信号的求和。
(2) 实验步骤:a. 连接电路,确保无误。
b. 输入两个不同频率和幅值的正弦信号,观察输出波形。
c. 改变输入信号幅度,记录输出波形。
d. 验证输出波形为两个输入信号的相加。
4. 减法运算电路(1) 设计电路:搭建一个减法运算电路,实现两个输入信号的相减。
(2) 实验步骤:a. 连接电路,确保无误。
b. 输入两个不同频率和幅值的正弦信号,观察输出波形。
c. 改变输入信号幅度,记录输出波形。
集成运放的应用实验报告《集成运放的应用实验报告》在电子电路中,集成运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器件,它广泛应用于放大、滤波、积分、微分等电路中。
本文将通过实验报告的形式,介绍集成运放的应用实验,以及实验结果和分析。
实验目的:1. 了解集成运放的基本特性和工作原理;2. 掌握集成运放在放大电路中的应用;3. 掌握集成运放在滤波电路中的应用;4. 掌握集成运放在积分、微分电路中的应用。
实验原理:集成运放是一种高增益、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的电子器件,常用符号为“△”,具有一个非常大的开环增益。
在实际应用中,集成运放通常被连接在反馈电路中,以实现各种功能的电路。
实验内容:1. 集成运放的基本特性实验:测量集成运放的输入偏置电压、输入偏置电流、共模抑制比等参数;2. 集成运放的放大电路实验:设计并搭建一个非反相放大电路,测量放大倍数和频率响应;3. 集成运放的滤波电路实验:设计并搭建一个低通滤波电路和高通滤波电路,测量频率响应和滤波特性;4. 集成运放的积分、微分电路实验:设计并搭建一个积分电路和微分电路,测量输入输出波形。
实验结果和分析:1. 集成运放的基本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输入偏置电压较小,输入偏置电流较小,共模抑制比较高,符合理论预期;2. 非反相放大电路实验结果表明,放大倍数与理论计算值基本吻合,频率响应符合预期;3. 低通滤波电路和高通滤波电路实验结果表明,频率响应和滤波特性符合预期;4. 积分电路和微分电路实验结果表明,输入输出波形符合积分和微分的特性。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集成运放的基本特性和应用,掌握了集成运放在放大、滤波、积分、微分电路中的应用方法和技巧,为今后的电子电路设计和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加深了对集成运放工作原理的理解,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集成运放的实验报告集成运放的实验报告引言集成运放(Operational Amplifier,简称Op-Amp)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模拟电路和信号处理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深入了解集成运放的基本特性和应用。
实验一:集成运放的基本特性1.1 集成运放的引脚功能集成运放一般有8个引脚,分别是正输入端(+IN)、负输入端(-IN)、输出端(OUT)、正电源(VCC+)、负电源(VCC-)、偏置电压(VBIAS)、偏置电流(IBIAS)和电源地(GND)。
其中正输入端和负输入端是集成运放的主要输入端,输出端则是其主要输出端。
1.2 集成运放的放大倍数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幅度,可以观察到集成运放输出信号的变化。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幅度并测量输出信号的幅度,计算出集成运放的放大倍数。
实验中我们可以使用示波器和函数发生器进行测量和调节。
实验二:集成运放的基本应用2.1 非反相放大电路非反相放大电路是集成运放最基本的应用之一。
通过将输入信号与集成运放的正输入端相连接,将负输入端接地,输出信号与集成运放的输出端相连,可以实现输入信号的放大。
2.2 反相放大电路反相放大电路也是集成运放的常见应用之一。
通过将输入信号与集成运放的负输入端相连接,将正输入端接地,输出信号与集成运放的输出端相连,可以实现输入信号的反向放大。
2.3 比较器电路比较器电路是集成运放的另一种常见应用。
通过将输入信号与集成运放的正输入端或负输入端相连接,将另一输入端接地,输出信号与集成运放的输出端相连,可以实现输入信号与参考电压的比较。
实验三:集成运放的应用拓展3.1 滤波器电路滤波器电路是集成运放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将集成运放与电容和电感等元件相连接,可以实现对特定频率信号的滤波功能。
3.2 非线性电路非线性电路是集成运放的另一种应用拓展。
通过在集成运放的输入端或反馈回路中引入非线性元件,可以实现非线性信号的处理和调节。
集成运放的基本运算电路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集成运放的基本运算电路实验目的:1. 了解集成运放的基本原理和性质;2. 学习基本运算电路的设计和实现方法;3. 实验验证运算放大器的基本运算电路,包括反相放大器、非反相放大器、求和放大器和差分放大器。
实验器材:1. 集成运放(可以使用LM741等常见型号);2. 电阻(包括不同阻值的固定电阻和可变电阻);3. 电源(正负双电源,供应电压根据集成运放的需求确定);4. 示波器;5. 信号源。
实验步骤:1. 反相放大器的设计和实现:a. 准备电阻并连接电路,将集成运放的输入接口连接到信号源,输出接口连接示波器;b. 调整可变电阻的阻值,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记录并分析结果。
2. 非反相放大器的设计和实现:a. 准备电阻并连接电路,将集成运放的输入接口连接到信号源,输出接口连接示波器;b. 调整可变电阻的阻值,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记录并分析结果。
3. 求和放大器的设计和实现:a. 准备电阻并连接电路,将集成运放的输入接口连接到不同信号源,输出接口连接示波器;b. 调整可变电阻的阻值,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记录并分析结果。
4. 差分放大器的设计和实现:a. 准备电阻并连接电路,将集成运放的输入接口分别连接到两个信号源,输出接口连接示波器;b. 调整可变电阻的阻值,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记录并分析结果。
实验结果:1. 反相放大器实验结果:记录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差,并绘制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2. 非反相放大器实验结果:记录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差,并绘制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3. 求和放大器实验结果:记录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差,并绘制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4. 差分放大器实验结果:记录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差,并绘制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实验分析:1.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可以验证集成运放的基本运算电路的原理和性质。
2. 在实验中可以调整电阻的数值来改变放大倍数或增益,验证运算放大器的增益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