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络安全事件关联分析的专家系统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43.67 KB
- 文档页数:4
网络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知识库的设计与实现一、简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故障的频繁发生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困扰,为了提高网络故障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库的网络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该系统通过对网络故障诊断领域的专家经验进行归纳、整理和挖掘,构建了一个包含丰富故障信息和诊断方法的知识库。
通过知识库的查询和推理,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快速、准确的故障诊断建议,从而降低网络故障对企业和个人的影响,提高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 网络故障诊断的重要性和挑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故障诊断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网络故障诊断的复杂性是一个重要因素。
网络由大量的硬件、软件和协议组成,这些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故障诊断变得异常复杂。
此外网络故障可能出现在任何地方,从局域网到广域网,甚至跨洲际网络。
这就要求故障诊断专家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技能,以便能够迅速定位问题所在。
其次网络故障诊断的实时性也是一个重要挑战,网络故障可能导致数据传输中断、服务中断甚至系统瘫痪,这对企业和个人用户来说都是不可接受的。
因此故障诊断专家需要能够在短时间内找到问题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这对于提高网络的可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网络规模不断扩大,故障诊断的难度也在不断提高。
大量的设备、数据和应用程序需要在一个庞大的网络中协同工作,这就要求故障诊断专家具备更高的技能水平和更强的创新能力。
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如何在保证网络正常运行的同时,有效地防范和应对各种安全威胁,也是网络故障诊断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网络故障诊断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不断地研究和开发新的技术和方法,提高故障诊断专家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以确保网络的稳定运行和信息安全。
CTCS-3级列控系统无线超时智能分析系统研究李 俏1,2(1.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70;2.北京市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70)摘要:研究C T C S-3级列控系统无线超时智能分析技术,并基于专家系统技术设计无线超时智能分析系统。
一方面,通过将知识库分组保证对数据完整性不同的无线超时事件分析的准确性。
另一方面,通过在推理机中采用优化的模式匹配算法保证分析效率。
本系统能够满足无线超时分析对准确性和时效性的要求。
关键词:CTCS-3级列控系统;无线超时;智能分析;专家系统中图分类号:U284.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440(2023)03-0032-05Research on Intelligent Analysis Syste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Time-out of CTCS-3 Train Control SystemLi Qiao1, 2(1. CRSC Research &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Beijing 100070, China)(2. Beij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Operation Control Systems for High Speed Railways, Beijing 100070,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telligent analysis technology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ime-out (WCTO) of Chinese Train Control System Level 3 (CTCS-3). The intelligent analysis system for the WCTO events of CTCS-3 is designed based on expert system technology. By grouping knowledge base, the accuracy of WCTO events analysis with different data integrity level is guaranteed. An optimized pattern matching algorithm is used in the inference machine to ensure the efficiency of analysis. The system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WCTO analysis for accuracy and timeliness.Keywords: CTCS-3;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ime-out; intelligent analysis; expert systemDOI: 10.3969/j.issn.1673-4440.2023.03.007收稿日期:2022-03-07;修回日期:2023-02-05基金项目: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科研计划课题项目(2021219)作者简介:李俏(1989—),女,工程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铁路通信信号,邮箱:****************.cn。
引言【比特网专家特稿】近年来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政治、经济或者军事利益的驱动,计算机和网络基础设施,特别是各种官方机构的网站,成为黑客攻击的热门目标。
近年来对电子商务的热切需求,更加激化了这种入侵事件的增长趋势。
由于防火墙只防外不防内,并且很容易被绕过,所以仅仅依赖防火墙的计算机系统已经不能对付日益猖獗的入侵行为,对付入侵行为的第二道防线——入侵检测系统就被启用了。
1.入侵检测系统(IDS)概念1980年,James P.Anderson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入侵检测的概念,并将入侵行为分为外部滲透、内部滲透和不法行为三种,还提出了利用审计数据监视入侵活动的思想[1]。
即其之后,1986年Dorothy E.Denning提出实时异常检测的概念并建立了第一个实时入侵检测模型,命名为入侵检测专家系统(IDES),1990年,L.T.Heberlein等设计出监视网络数据流的入侵检测系统,NSM(Network Security Monitor)。
自此之后,入侵检测系统才真正发展起来。
Anderson将入侵尝试或威胁定义为:潜在的、有预谋的、未经授权的访问信息、操作信息、致使系统不可靠或无法使用的企图。
而入侵检测的定义为:发现非授权使用计算机的个体(如“黑客”)或计算机系统的合法用户滥用其访问系统的权利以及企图实施上述行为的个体。
执行入侵检测任务的程序即是入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系统也可以定义为:检测企图破坏计算机资源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用性的行为的软件。
入侵检测系统执行的主要任务包括[3]:监视、分析用户及系统活动;审计系统构造和弱点;识别、反映已知进攻的活动模式,向相关人士报警;统计分析异常行为模式;评估重要系统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审计、跟踪管理操作系统,识别用户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
入侵检测一般分为三个步骤:信息收集、数据分析、响应。
入侵检测的目的:(1)识别入侵者;(2)识别入侵行为;(3)检测和监视以实施的入侵行为;(4)为对抗入侵提供信息,阻止入侵的发生和事态的扩大;2 .入侵检测系统模型美国斯坦福国际研究所(SRI)的D.E.Denning于1986年首次提出一种入侵检测模型,该模型的检测方法就是建立用户正常行为的描述模型,并以此同当前用户活动的审计记录进行比较,如果有较大偏差,则表示有异常活动发生。
网络安全预警及风险预测管控方法1. 网络安全预警体系概述网络安全预警体系是网络安全防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对网络攻击、漏洞、恶意代码等安全威胁进行及时发现、报警和处置,以降低网络安全风险,保障信息系统安全运行。
网络安全预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安全情报收集: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国内外网络安全信息,包括漏洞、攻击手法、恶意代码等;- 安全威胁分析:对收集到的安全情报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威胁程度和影响范围;- 预警信息发布:根据安全威胁分析结果,发布相应的预警信息,包括预警等级、预警描述、应对措施等;- 应急响应:针对发生的网络安全事件,启动应急响应流程,进行事件处置和后续整改;- 安全教育与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加强网络安全知识普及,提升整体安全防护能力。
2. 风险预测方法风险预测是网络安全预警体系的关键环节,通过对网络攻击、漏洞、恶意代码等安全威胁的预测,提前发现潜在风险,为预警信息发布和应急响应提供依据。
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风险预测方法:2.1 基于历史数据的风险预测历史数据预测法是通过分析历史网络安全事件数据,挖掘出攻击规律、漏洞利用方式和恶意代码传播特点,从而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安全威胁。
这种方法主要包括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统计分析等技术。
2.2 基于威胁情报的风险预测威胁情报预测法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国内外网络安全威胁情报,对特定攻击手法、漏洞、恶意代码等进行追踪和预测。
这种方法需要具备丰富的安全知识和经验,能够准确判断威胁情报的可靠性和关联性。
2.3 基于专家系统的方法专家系统预测法是通过构建网络安全专家知识库,运用推理机进行逻辑推理和判断,预测可能的安全威胁。
这种方法需要拥有一批网络安全领域的专家,不断完善和更新知识库,提高预测准确性。
2.4 基于人工智能的方法3. 风险管控方法风险管控是网络安全预警体系的核心任务,旨在对预测出的安全威胁进行有效应对,降低网络安全风险。
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风险管控方法:3.1 安全策略制定与实施根据网络安全预警信息,制定针对性的安全策略,包括访问控制、权限管理、安全审计、入侵检测等。
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分析摘要: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因此,信息安全就成了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一个方向,如何利用有效的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进行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等也是研究的一个重点。
当前网络信息传递的载体就是各种类型的网站以及计算机应用软件等,在计算机管理和应用中,对于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管理成为信息时代的热门项目。
为了能够保障网络信息安全进行良好的技术应用,需要结合计算机特性以及网络信息时代的优势,切实地对计算机的网络信息安全进行强化,进而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变得日益严峻。
实践证明,计算机网络安全涉及的方面极为广泛,其影响力度越来越大。
为了降低计算机网络安全风险的不良影响,需要从网络安全的实际出发,针对各个影响因素加以分析,进而寻找解决路径。
首先需要强化各项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使得网络安全防护技术能够实现与时俱进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再针对各个安全防护策略加以落实,从宏观上改变计算机网络的运行环境,进而营造一个更为安全的运行环境,切实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借此,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强化计算机网络安全建设,推动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全方位构建。
1计算机网络安全基本内容概述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信息传播效率的提高,但是逐渐也暴露出诸多安全问题。
基于对现实网络安全问题的分析,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网络实体安全。
主要指物理、环境层面的安全性,如硬件配置、其他辅助设施等,这也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
其次,软件安全。
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病毒、黑客入侵的主要对象,保障软件安全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内容。
然后,信息安全。
互联网环境下数据信息的容量明显增加,信息传播、共享更为便捷,但是也导致信息数据安全防护难度增加。
信息安全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点,如何采用先进技术措施保障信息安全是主要问题。
桂林大学学院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设计题目:IDS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班级:11级计算机网络学生:张翼学号:111102111指导教师:曹龙2013年12月33日目录1 入检测技术发展历史..........................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什么是入侵检测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入侵检测应用场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入侵检测技术在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使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 (10)2.2 关于主机的入侵检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入侵检测技术存在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IDS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摘要目前,互联网安全面临严峻的形势。
因特网上频繁发生的大规模网络入侵和计算机病毒泛滥等事多政府部门、商业和教育机构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害,甚至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网络入侵行为经常发生,网络攻击的方式也呈现出多样性和隐蔽性的特征。
很多组织致力于提出更多更强大的主动策略和方案来增强网络的安全性,其中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就是入侵检测系统IDS(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本文阐述了IDS的发展历程和它的缺陷,以及其在现网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网络安全、网络攻击、黑客、IDSAbstractCurrently, Internet security is facing a grim situation. Large-scale network intrusions and computer viruses on the Internet frequent flooding and other things and mor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business an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re all subject to varying degrees of abuse, and even caused great economic losse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network security issue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Network intrusion occurs frequently, the way cyber attacks also showing the diversity and hidden features. Many organizations committed to put forward more robust proactive strategies and programs to enhance the security of the network, which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IDS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IDS and its flaws, as well as its application in the current network.Keywords: network security, network attacks, hackers, 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