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交通调查-交通工程学-东南大学版
- 格式:ppt
- 大小:4.13 MB
- 文档页数:65
东南大学交通工程学考研题整理版(有答案参考).东南大学历年交通工程学试题(10.22-10.31丁杨敏整理)第一章绪论(一定要考上东南!)一、(1994年)简述交通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2002年)你认为我国交通工程近期应重点研究哪些问题,试据其中一个问题详述其具体研究内容三、(2006年)简述交通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你认为我国交通工程近期应重点研究哪些问题。
4、(2008年)你认为我国交通工程近期应重点研究哪些问题,试据其中一个问题详述其具体研究内容答:交通工程学的研究内容:1交通特性分析技术,2交通调查方法,3交通流理论,4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技术,5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理论,6道路交通管理技术7交通安全技术8静态交通系统规划9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10 交通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我国交通工程学科面临的任务: 一.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①城市交通规划中规划化的交通调查内容,方法研究;②城市交通需求预测理论与方法规范化的研究;③城市交通网络计算机模拟技术的研究;④城市交通网络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⑤城市交通规划方案评价技术的研究;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优化理论与技术的研究;⑦城市交通规划快速反应系统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⑧现代先进科学方法在城市交通规划中应用的研究.二区域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三适应我国交通特点的交通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四交通流理论方面基础研究五交通综合治理方面的理论,方法与措施六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研究七智能交通系统(ITS)基础理论研究第二章交通特性(加油啦,小子!)一、(1992年)在一条长度为24公里的干道起点断面上,于6分钟内观测到汽车100辆通过,设车流是均匀连续的且车速V=20公里/小时,试求流量(q)、时距(h t)、空距(h d)、密度(K)以有第一辆汽车通过此干道所需时间(t)[以分钟或小时计均可]。
(15分)二、(1992年)试说明区间平均车速、时间平均车速,行驶车速、设计车速的定义及区间平均车速与时间平均车速的关系。
1第三章交通调查与数据采集2第三章交通调查与数据采集■内容介绍一、主要内容3.0 概述3.1 交通量调查3.2 车速调查3.3 交通密度调查3.4 行车延误调查二、基本要求了解交通调查的意义、内容及要求,掌握交通量调查、行车速度与交通密度等调查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实际应用。
三、重点与难点交通量调查、行车速度与交通密度调查和延误调查的基本方法及实际应用。
3.5 通行能力调查3.6 起迄点调查(OD 调查)33.3 交通密度调查3.2 车速调查3.1 交通量调查3.0 概述本章主要内容第三章交通调查3. 4行车延误调查43.0 交通调查概述交通调查(Trafficstudies ):为了找出交通现象的特征趋势,在道路系统的选定点或路段,收集和掌握车辆或行人运行情况的实际数据所进行的调查分析工作。
科学决策和科学研究的基础正确的决策来源于科学的预测,科学预测的基础是准确的调查数据。
提供依据:●交通规划●交通设施建设●交通控制与管理●交通流理论研究53.0 交通调查概述交通设施居民特性运行参数其他调查对象●公路网●城市道路网●交通控制设施●道路条件●出行者特性●驾驶员特性●流量●速度●密度●延误●交通事故●停车●行人●货运流向63.0 交通调查概述按照组织部门分为:全国统一组织规划的调查全国统一组织规划的调查:由交通运输部、建设部、公安部组织,各省、市相关部门负责实施,以掌握大区域的交通需求和交通状况为目的。
(1)全国干线公路调查(2)城市居民出行调查(3)城市交叉口及主要路段交通调查按项目需要组织的调查73.0 交通调查概述按项目需要组织的调查:由项目需要部门组织,以指定范围和指定路段的工程建设和交通管理需要为目的。
(1)地区出入交通量调查(2)路段瞬时车速和区间车速调查(3)交叉口流量、流向、车型、延误、排队调查(4)路边、路外停车调查(5)公共交通调查(6)综合交通运输调查(7)道路交通条件与交通环境调查(8)交通事故多发点调查83.1 交通量调查⏹一、交通量调查的目的交通量调查(Volume Studies )是为了获得车或人在道路或公路系统中选定点处运动情况的真实数据。
课程简介课程说明:《交通工程学》全书分为十二个章节,前五章为基础部分,阐述交通系统中人车路及交通流的基本特性、交通调查与分析技术、交通流理论以及道路与交叉口同行能力;中间五章为应用部分,介绍道路交通规划、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安全、停车场规划与设计、交通环境保护;最后两章为发展动态,介绍交通计算机仿真、智能运输系统等内容。
《交通工程学》是“交通规划与管理”一级学科的基础课程,并与国际《交通工程学》体系接轨。
要求正确地理解并掌握《交通工程学》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先修课程:发动机构造、机械原理等。
参考教材:交通工程学,佐佐木纲、饭田恭敬编著,邵春福等译,人民交通出版社;交通工程学,王炜,过秀成,东南大学出版社;交通工程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交通流理论,王殿海,人民交通出版社;道路通行能力分析,陈宽民,人民交通出版社;城市交通规划论,徐慰慈,同济大学出版社;城市交通规划理论及其应用,王炜,徐吉谦等,东南大学出版社;现代交通规划学,刘灿齐,人民交通出版社;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陆化普等,清华大学出版社;交通管理与控制(第二版),杨佩昆、吴兵,人民交通出版社;授课章节:第6章交通规划一、教学目的和要求知识目的:掌握交通规划的定义、类型与程序,交通规划的调查工作,交通规划预测工作,交通设施体系规划能力目的:掌握交通规划的评估与效益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交通规划的定义、类型与程序教学难点:交通规划的定义、类型与程序三、授课学时4课时四、授课方式讲授五、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设计6-1交通规划的定义、类型与程序一、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二、定义交通规划指经过调查分析、预测未来的道路交通需求,确定交通目标,有计划地引导、设计交通的一系列行动规划道路网络,并加以实施和修正的全过程。
交通规划通常包括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和区域公路网规划。
三、交通规划的基本程序1.组织准备;2.制订目标;使旅客和货物具有适当的可动性,达到环境平衡3.综合调查;4.分析预测;5.制订方案;6.评价和选择;7.连续规划———交通规划应该是一个动态过程社会经济系统、运输设施服务系统和交通活动系统是运输系统分析的三个基本要素。
《交通工程学》习题解答第二版第一部分复习思考题第一章1、简述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性质、特点和发展趋势。
2、简述我国交通现状与交通工程学科面临的任务。
3、简述城市交通“畅通工程”的目标与重点任务。
4、简述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重点与作用。
第二章1、交通特性包括哪几个方面?为什么要进行分析?意义如何?分析中要注意什么问题?2、交通特性对交通流理论建立、通行能力研究、道路交通的规划设计各有什么影响?在交通工程中应如何正确对待?3、交通量的类型、定义及表示方法。
交通量有哪些特性?研究这些特性有什么意义?4、地点车速、行驶车速、行程车速的定义及测定方法。
这些速度指标在交通工程中有什么作用?5、行车速度有什么特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时间平均速度与空间平均速度的定义及相互关系如何?第三章1、为什么要进行交通调查?交通调查有什么重要意义和作用?2、交通量调查方法有哪几种?这些调查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要注意什么问题?3、为什么要进行车种换算?换算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4、地点车速调查方法有哪几种?这些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5、影响行车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在进行行车速度调查时应如何考虑这些影响因素?6、交叉口的交通调查包括哪些项目?各要调查什么内容?7、什么叫延误?如何调查交叉口的停车延误?第四章1、交通流三参数间有什么关系?有哪些特征变量?2、简述离散型车流分布模型的类型、表达式、适用条件和适用情况。
3、简述离散型分布拟合优度检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4、简述连续流车流分布模型的类型、表达式、适用条件和适用情况。
5、简述描点检验法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
6、简述排队论、排队系统及服务方式。
7、简述车辆跟驰特性、跟驰模型及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8、简述车流波动理论、回波速度及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第五章1、简述道路通行能力的定义、作用及它与道路交通量的差别和内在关系。
2、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各表现在哪些方面?3、道路通行能力可以分为哪几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各是如何定义的?4、道路的服务水平是如何定义的?服务水平的分级是按什么指标划分的?服务水平高低与交通量的大小有何关系?5、写出路段通行能力的计算公式、计算步骤。
第一章:绪论 交通定义:广义交通是运输与邮电的总称。
狭义交通专指运输,即人和物在空间上的移动。
什么是交通工程学?交通工程学是研究道路交通中人、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道路交通的规律,建立交通规划、设计、控制和管理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等,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的一门技术科学。
交通工程学研究范围:1. 交通特性分析技术(人、车、路、交通流特性)2. 交通调查方法(交通量、速度、密度、出行、延误等)3. 交通流理论(交通流三参数的关系、交通流动力学特征等)4.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技术(路段、交叉口、公交线路、线网)5.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理论(需求预测、规划方案、评价)6. 道路交通系统管理技术与管理规划(交通法规、TSM、TDM、交通组织、点线面交通控制等)7. 交通安全技术(事故发生机理、事故预防、安全设施)8. 静态交通系统规划(停车需求预测、停车场规划与设计、停车管理等)9. 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交通合理结构、交通环境污染、交通能耗等)10. 交通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智能交通系统ITS)交通工程学科的性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性质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社会性、超前性、动态性交通工程学科的综合性:5E:工程,法规,教育,能源,环境6E:5E+经济交通工程学科的产生诞生标志——1930年美国交通工程师学会成立。
第二章:交通特性道路交通三要素:人、车、路交通流特性三参数:流量、速度、密度交通特性分析的意义进行交通规划、交通设施设计、交通运营、交通管理的基础。
交通系统中人的组成:出行者,交通规划、设计、管理与运营者,交通系统的决策者驾驶员的交通特性视觉特性:视力,视野,色感反应特性:信息刺激→感觉→知觉→判断→操作→汽车运动表现选择特性:选择的基本行为,影响出行选择的要素车辆交通特性:动力性能:1.指标: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最大爬坡能力;2.影响道路的几何设计与通行能力。
《交通工程学》习题解答第二版第一部分复习思考题第一章1、简述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性质、特点和发展趋势。
2、简述我国交通现状与交通工程学科面临的任务。
3、简述城市交通“畅通工程”的目标与重点任务。
4、简述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重点与作用。
第二章1、交通特性包括哪几个方面?为什么要进行分析?意义如何?分析中要注意什么问题?2、交通特性对交通流理论建立、通行能力研究、道路交通的规划设计各有什么影响?在交通工程中应如何正确对待?3、交通量的类型、定义及表示方法。
交通量有哪些特性?研究这些特性有什么意义?4、地点车速、行驶车速、行程车速的定义及测定方法。
这些速度指标在交通工程中有什么作用?5、行车速度有什么特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时间平均速度与空间平均速度的定义及相互关系如何?第三章1、为什么要进行交通调查?交通调查有什么重要意义和作用?2、交通量调查方法有哪几种?这些调查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要注意什么问题?3、为什么要进行车种换算?换算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4、地点车速调查方法有哪几种?这些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5、影响行车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在进行行车速度调查时应如何考虑这些影响因素?6、交叉口的交通调查包括哪些项目?各要调查什么内容?7、什么叫延误?如何调查交叉口的停车延误?第四章1、交通流三参数间有什么关系?有哪些特征变量?2、简述离散型车流分布模型的类型、表达式、适用条件和适用情况。
3、简述离散型分布拟合优度检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4、简述连续流车流分布模型的类型、表达式、适用条件和适用情况。
5、简述描点检验法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
6、简述排队论、排队系统及服务方式。
7、简述车辆跟驰特性、跟驰模型及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8、简述车流波动理论、回波速度及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第五章1、简述道路通行能力的定义、作用及它与道路交通量的差别和内在关系。
2、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各表现在哪些方面?3、道路通行能力可以分为哪几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各是如何定义的?4、道路的服务水平是如何定义的?服务水平的分级是按什么指标划分的?服务水平高低与交通量的大小有何关系?5、写出路段通行能力的计算公式、计算步骤。
自考《交通工程学》第三章复习重点难点第3章:交通调查与分析一、主要内容1、交通调查的意义、内容及要求(1)交通调查的目的与意义;(2)交通调查的主要内容;(3)交通调查的基本要求2、交通量调查(1)交通量调查目的;(2)交通量调查的种类;(3)交通量调查的方法;(4)交通量数据的分析应用及不同车辆的换算3、行车速度与密度的调查(1)速度调查的目的;(2)速度调查的主要方法;(3)调查数据的分析与应用;(4)密度调查的目的与方法4、行车时间与延误调查(1)行车时间与延误的含义及延误产生的原因;(2)区间行车时间和延误的调查方法;(3)交叉口延误的调查方法;(4)调查资料的应用5、通行能力调查(1)通行能力的含义;(2)通行能力的调查方法;(3)调查资料的应用6、其他交通调查简介(1)自行车交通调查目的与方法;(2)行人过街调查二、重点1、交通调查的意义、内容及要求(1)交通调查的定义;2、交通量调查(1)交通量的定义及分类和表示方法;(2)交通量的空间变化;(3)日交通量、小时交通量等各种交通量的含义和计算;(4)交通量的时变、周变、月变和年变的含义和规律;(5)交通量调查方法;3、行车速度与密度的调查(1)地点车速和行程车速调查的目的;(2)地点车速和行程车速调查的主要方法;(3)地点车速不雅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地点车速的排序、分组、频率颁直方图、累计频率分布图线、速度统计特征值、第85%位车速和第15%位车速);(4)等时线和等时线图;(5)密度调查的目的与出入量法;4、行车时间与延误调查(1)行车时间与延误的含义及种类;(2)区间行车时间和延误的调查方法;(3)信号灯交叉口饱和流量的含义和测定及计算。
(4)点样本法5、通行能力调查(1)通行能力的定义;(2)信号灯交叉口饱和流量的含义和测定及计算。
三、难点1、名词概念很多,有些含义相近,容易混淆;2、浮动车测速法计算行程车速和流量的方法;3、地点车速统计特征计算;4、出入量法的理解;。
第一部分:交通工程学课后思考题解答第一章:绪论●1-1简述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性质、特点、与发展趋势定义: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住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管、管理、安全的理论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与法规。
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校、快捷、舒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
性质: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
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社会性、超前性、动态性发展趋势:智能化和系统化●1-2简述我国的交通现状与交通工程学科面临的任务现状:综合运输六点;公路交通三点;城市交通四点任务:即重点研究的那些领域●1-3简述城市交通畅通工程的目标和重点任务目标:提高城市交通建设与管理科学化水平。
重点任务:改善道路条件,优化交通结构,强化科学管理,规范交通行为●1-4简述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重点及作用。
范围:交通特性分析技术、交通调查方法、交通流理论、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技术、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理论、交通安全技术、道路交通系统管理技术与管理规划、静态交通系统规划、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交通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作用:良好的交通条件与高效的运输系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以及城市各项功能的发挥、山区开发、旅游开展。
经济方面能扩大商品市场与原材料的来源,降低生产成本与运输费用,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与区域土地的开发,提高土地价格与城市的活力,交通的发展还可实现运输的专业化、便捷化、批量化与运费低廉化。
从而有可能更大的范围内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同时也可促进全国或地区范围内人口的合理流动。
第二章:交通特性●2-1交通特性包括那几个方面?为什么要进行分析?意义如何?分析中要注意什么问题?特性:人-车-路基本特性、交通量特性、行车速度特性、交通密度特性、交通流基本特性及其相互关系、交通要素与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