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常用符号图集
- 格式:doc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24
地形图、地籍图常用图式本图式适用于1:500地形图和地籍图表示各种地物、地貌要素的符号、注记和整饰标准、以及使用符号的原则、方法和要求。
1 符号的尺寸(1)符号旁以数字标注的尺寸,均以毫米为单位。
(2)符号的规格在一般情况下,符号的线粗为0.15mm,点在为0.3mm,符号非主要部分的线段长为0.6mm。
以虚线表示的线段,凡未注明尺寸的,其实部为2.0mm,虚部为1.0mm。
组合符号图形部分未注明尺寸的,一般以本图式为准。
但楼梯、台阶线、斜坡与陡坎的长短线和短线,其间隔可视图形的大小放大或缩小。
2 符号的定位点和定位线(1)圆形、矩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符号,在图形的中心。
(2)宽底符号(烟囱、独立石等),在底线中心。
(3)底部为直角形的符号(风车、路标等),在直角的顶点。
(4)几何图形组成的符号(气象站、雷达站、无线电杆等),在其下文图形的中心点或交叉点。
(5)下文没有底线的符号(亭、山洞等),依比例尺表示的,定位点在两端点上;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定位点在其下文两端点间的中心点。
(6)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其它符号(桥梁、水闸、拦水坝等),在符号的中心点。
(7)线状符号(道路、河流、堤、境界等),在符号的中心线。
依比例尺表示时,在两侧线的中心。
3 符号的方向和配置(1)独立性地物符号除规定按真方向表示外,其它均垂直于南图廓描绘。
(2)土质和植被符号的配置如下:整列式:按一定行列配置,如苗圃、草地、稻田等;散列式:不按一定行列配置,如有林地、灌木林、石块地等;相应式:按实地疏密或位置配置,如疏林、散树、独立树等。
(3)土质和植被面积较大时,其符号间隔可放大1~3倍描绘;在能表示清楚的原则下,也可采用注记的方法表示;还可将图中最多的一种省绘符号,图外加附注说明,但一幅图或一批图应统一。
(4)以虚实线表示的符号(大车路、乡村路等),按光影法则描绘,其虚线绘在光辉部,实线绘在暗影部,一般在居民地、桥梁、渡口、山洞、涵洞、隧道或道路相交处变换虚实线方向。
Wo 5.7 地形图常用符号序号名称图例说明7-1房屋7-2在建房屋7-3破环房屋7-4窑洞7-5蒙古包7-6悬空通廊7-7建筑物下通道7-8台阶7-9围墙7-10围墙大门7-11长城及砖石城堡(小比例)7-12长城及砖石城堡(大比例)7-13栅栏、栏杆7-14篱笆7-15铁丝网7-16矿井7-17盐井7-18油井7-19露天采掘场7-20塔形建筑物7-21水塔7-22油库7-23粮仓7-24打谷场(球场)7-25饲养场(温室、花房)7-26高于地面的水池7-27低于地面的水池7-28有盖的水池7-29肥气池7-30雷达站、卫星地面接收站7-31体育场7-32游泳池7-33喷水池7-34假山石7-35岗亭、岗楼7-36电视发射塔7-37记念碑7-38碑、柱、墩7-39亭7-40钟楼、鼓楼、城楼7-41宝塔、经塔7-42烽火台7-43庙宇7-44教堂7-45清真寺7-46过街天桥7-47过街地道7-48地下建筑物的地表入口7-49窑7-50独立大坟7-51群坟、散坟7-52一般铁路7-53电气化铁路7-54电车轨道7-55地道及天桥7-56铁路信号灯z 7-57高速公路及收费站7-58一般公路7-59建设中的公路7-60大车路、机耕路7-61乡村小路7-62高架路7-63涵洞7-64隧道、路堑与路堤7-65铁路桥7-66公路桥7-67人行桥7-68铁索桥7-69漫水路面7-70顺岸式固定码头7-71堤坝式固定码头7-72浮码头7-73架空输电可标注电压线7-74埋式输电线7-75电线架7-76电线塔7-77电线上的变压器7-78有墩架的图示为热力管道架空管道7-79常年河7-80时令河7-81消失河段7-82常年湖7-83时令湖7-84池塘7-85单层堤沟渠7-86双层堤沟渠7-87有沟堑的沟渠7-88水井7-89坎儿井7-90国界7-91省、自治区、直辖市界7-92地区、自治州、盟、地级市界7-93县、自治县、旗、县级市界7-94乡镇界7-95坎7-96山洞、溶洞7-97独立石7-98石群、石块地7-99沙地7-100砂砾土、戈壁滩7-101盐碱地7-102能通行的沼泽7-103不能通行的沼泽7-104稻田7-105旱地7-106水生经济图示为菱作物7-107菜地7-108果园果园及经济林一般符号可在其中加注文字,以表示果园的类型,如苹果园、梨园等,也可表示加注桑园、茶园等表示经济林,与7-109至7-111共用7-109桑园7-110茶园7-111橡胶园7-112林地7-113灌木林7-114行树7-115阔叶独立树7-116针叶独立树7-117果树独立树7-118棕榈、椰子树7-119竹林序号名称图例说明7-120天然草地7-121人工草地7-122芦苇地7-123花圃7-124苗圃。
地形图、地籍图常用图式本图式适用于1:500地形图和地籍图表示各种地物、地貌要素的符号、注记和整饰标准、以及使用符号的原则、方法和要求。
1 符号的尺寸(1)符号旁以数字标注的尺寸,均以毫米为单位。
(2)符号的规格在一般情况下,符号的线粗为0.15mm,点在为0.3mm,符号非主要部分的线段长为0.6mm。
以虚线表示的线段,凡未注明尺寸的,其实部为2.0mm,虚部为1.0mm。
组合符号图形部分未注明尺寸的,一般以本图式为准。
但楼梯、台阶线、斜坡与陡坎的长短线和短线,其间隔可视图形的大小放大或缩小。
2 符号的定位点和定位线(1)圆形、矩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符号,在图形的中心。
(2)宽底符号(烟囱、独立石等),在底线中心。
(3)底部为直角形的符号(风车、路标等),在直角的顶点。
(4)几何图形组成的符号(气象站、雷达站、无线电杆等),在其下文图形的中心点或交叉点。
(5)下文没有底线的符号(亭、山洞等),依比例尺表示的,定位点在两端点上;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定位点在其下文两端点间的中心点。
(6)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其它符号(桥梁、水闸、拦水坝等),在符号的中心点。
(7)线状符号(道路、河流、堤、境界等),在符号的中心线。
依比例尺表示时,在两侧线的中心。
3 符号的方向和配置(1)独立性地物符号除规定按真方向表示外,其它均垂直于南图廓描绘。
(2)土质和植被符号的配置如下:整列式:按一定行列配置,如苗圃、草地、稻田等;散列式:不按一定行列配置,如有林地、灌木林、石块地等;相应式:按实地疏密或位置配置,如疏林、散树、独立树等。
(3)土质和植被面积较大时,其符号间隔可放大1~3倍描绘;在能表示清楚的原则下,也可采用注记的方法表示;还可将图中最多的一种省绘符号,图外加附注说明,但一幅图或一批图应统一。
(4)以虚实线表示的符号(大车路、乡村路等),按光影法则描绘,其虚线绘在光辉部,实线绘在暗影部,一般在居民地、桥梁、渡口、山洞、涵洞、隧道或道路相交处变换虚实线方向。
地形图、地籍图常用图式本图式适用于1:500地形图和地籍图表示各种地物、地貌要素的符号、注记和整饰标准、以及使用符号的原则、方法和要求。
1 符号的尺寸(1)符号旁以数字标注的尺寸,均以毫米为单位。
(2)符号的规格在一般情况下,符号的线粗为0.15mm,点在为0。
3mm,符号非主要部分的线段长为0。
6mm。
以虚线表示的线段,凡未注明尺寸的,其实部为2。
0mm,虚部为1.0mm.组合符号图形部分未注明尺寸的,一般以本图式为准。
但楼梯、台阶线、斜坡与陡坎的长短线和短线,其间隔可视图形的大小放大或缩小。
2 符号的定位点和定位线(1)圆形、矩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符号,在图形的中心。
(2)宽底符号(烟囱、独立石等),在底线中心。
(3)底部为直角形的符号(风车、路标等),在直角的顶点。
(4)几何图形组成的符号(气象站、雷达站、无线电杆等),在其下文图形的中心点或交叉点。
(5)下文没有底线的符号(亭、山洞等),依比例尺表示的,定位点在两端点上;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定位点在其下文两端点间的中心点。
(6)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其它符号(桥梁、水闸、拦水坝等),在符号的中心点。
(7)线状符号(道路、河流、堤、境界等),在符号的中心线。
依比例尺表示时,在两侧线的中心。
3 符号的方向和配置(1)独立性地物符号除规定按真方向表示外,其它均垂直于南图廓描绘。
(2)土质和植被符号的配置如下:整列式:按一定行列配置,如苗圃、草地、稻田等;散列式:不按一定行列配置,如有林地、灌木林、石块地等;相应式:按实地疏密或位置配置,如疏林、散树、独立树等。
(3)土质和植被面积较大时,其符号间隔可放大1~3倍描绘;在能表示清楚的原则下,也可采用注记的方法表示;还可将图中最多的一种省绘符号,图外加附注说明,但一幅图或一批图应统一。
(4)以虚实线表示的符号(大车路、乡村路等),按光影法则描绘,其虚线绘在光辉部,实线绘在暗影部,一般在居民地、桥梁、渡口、山洞、涵洞、隧道或道路相交处变换虚实线方向。
地形图常用地物地貌符号序号名称图例说明1-1 房屋1-2 在建房屋1-3 破环房屋1-4 窑洞1-5 蒙古包1-6 悬空通廊序号名称图例说明1-7 建筑物下通道1-8 台阶1-9 围墙1-10 围墙大门1-11 长城及砖石城堡(小比例)1-12 长城及砖石城堡(大比例)序号名称图例说明1-13 栅栏、栏杆1-14 篱笆1-15 铁丝网1-16 矿井1-17 盐井1-18 油井序号名称图例说明1-19 露天采掘场1-20 塔形建筑物1-21 水塔1-22 油库1-23 粮仓1-24 打谷场(球场)序号名称图例说明1-25 饲养场(温室、花房)1-26 高于地面的水池1-27 低于地面的水池1-28 有盖的水池1-29 肥气池1-30 雷达站、卫星地面接收站序号名称图例说明1-31 体育场1-32 游泳池1-33 喷水池1-34 假山石1-35 岗亭、岗楼1-36 电视发射塔序号名称图例说明1-37 记念碑1-38 碑、柱、墩1-39 亭1-40 钟楼、鼓楼、城楼1-41 宝塔、经塔1-42 烽火台序号名称图例说明1-43 庙宇1-44 教堂1-45 清真寺1-46 过街天桥1-47 过街地道1-48 地下建筑物的地表入口序号名称图例说明1-49 窑1-50 独立大坟1-51 群坟、散坟1-52 一般铁路1-53 电气化铁路1-54 电车轨道序号名称图例说明1-55 地道及天桥1-56 铁路信号灯z 1-57 高速公路及收费站1-58 一般公路1-59 建设中的公路1-60 大车路、机耕路序号名称图例说明1-61 乡村小路1-62 高架路1-63 涵洞1-64 隧道、路堑与路堤1-65 铁路桥1-66 公路桥序号名称图例说明1-67 人行桥1-68 铁索桥1-69 漫水路面1-70 顺岸式固定码头1-71 堤坝式固定码头1-72 浮码头序号名称图例说明1-73 架空输电线可标注电压1-74 埋式输电线1-75 电线架1-76 电线塔1-77 电线上的变压器1-78 有墩架的架空管道图示为热力管道序号名称图例说明1-79 常年河1-80 时令河1-81 消失河段1-82 常年湖1-83 时令湖1-84 池塘序号名称图例说明1-85 单层堤沟渠1-86 双层堤沟渠1-87 有沟堑的沟渠1-88 水井1-89 坎儿井1-90 国界序号名称图例说明1-91 省、自治区、直辖市界1-92 地区、自治州、盟、地级市界1-93 县、自治县、旗、县级市界1-94 乡镇界1-95 坎1-96 山洞、溶洞序号名称图例说明1-97 独立石1-98 石群、石块地1-99 沙地1-100 砂砾土、戈壁滩1-101 盐碱地1-102 能通行的沼泽序号名称图例说明1-103 不能通行的沼泽1-104 稻田1-105 旱地1-106 水生经济作物图示为菱1-107 菜地1-108 果园果园及经济林一般符号可在其中加注文字,以表示果园的类型,如苹果园、梨园等,也可表示加注桑园、茶园等表示经济林,与7-109至7-111共用序号名称图例说明1-109 桑园1-110 茶园1-111 橡胶园1-112 林地1-113 灌木林序号名称图例说明1-114 行树1-115 阔叶独立树1-116 针叶独立树1-117 果树独立树1-118 棕榈、椰子树1-119 竹林序号名称图例说明1-120 天然草地1-121 人工草地1-122 芦苇地1-123 花圃1-124 苗圃。
名称符号名称符号名称符号
平行高速公路
(0.2mm) 平行等级公
路
(0.15mm)
平行等外公
路
(0.1mm)
平行建筑高速公路
(0.2mm) 平行建筑等
级公路
(0.15mm)
平行建筑等
外公路
(0.1mm)
依比例一般
铁路
不依比例一
般铁路
依比例电气
化铁路
不依比例缆
车轨道
依比例架空
索道
架空索道柱
架
等级公路主
线
(0.2mm)
等级公路边
线
(0.1mm)
等外公路
(0.1mm)
建筑高速公
路
(0.2mm)
建筑等级公
路
(0.15mm)
建筑等外公
路
(0.1mm)
大车路虚线边
(0.1mm) 大车路实线
边
(0.1mm)
乡村路虚线
边
(0.1mm)
内部道路
(0.1mm) 阶梯路
(0.1mm)
高架路
(0.15mm)
依比例涵洞
不依比例涵
洞
遂道内铁路
线
依比例遂道
入口
不依比例遂
道入口
已加固路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