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常见疾病
- 格式:ppt
- 大小:485.00 KB
- 文档页数:63
蛋鸡常见病毒病防控技术蛋鸡是农村家庭养殖和规模化养殖中常见的家禽之一,但是蛋鸡常常受到病毒疾病的威胁,严重影响了养殖效益。
为了防止蛋鸡受到病毒感染,保障蛋鸡的生长健康,需要加强病毒病的防控工作。
本文将就蛋鸡常见的病毒病和防控技术进行介绍。
一、传染性喉头渗出病(ILTV)传染性喉头渗出病(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简称ILT)是一种由传染性喉头气管炎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
该病主要表现为重型和轻型两种病理类型。
重型病鸡表现为气管炎,可有严重窒息、特征性发声、全面发炎、扁桃体和气管黏膜。
轻型病鸡表现为气管炎,气管上皮细胞脱落和轻度增生。
传染性喉头渗出病毒能在30摄氏度下存活两个月,使鸡舍成为潜在的污染源,扩大了病毒的传播范围。
防控技术:1.加强管理,做好卫生防护。
定期清理鸡舍,保持鸡舍内的干净卫生;在鸡舍内放置消毒剂,定期进行消毒,减少病毒的存活;定期更换水质,保持鸡舍内的空气流通,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2.加强检疫,做好防控。
引进新群时进行隔离检疫,确保没有携带病毒的鸡只进入鸡舍;定期对鸡只进行健康检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隔离治疗。
二、鸡传染性贫血鸡传染性贫血(Gumboro Disease,简称IBD)是一种由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对鸡的免疫系统造成破坏,引起严重的内脏损害,主要影响鸡的肠道和免疫系统。
防控技术: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鸡只的免疫力。
合理配置饲料,保证饲料的营养均衡,增加饲料中的抗氧化物质,提高鸡只的免疫力;饲养环境保持安静,减少饲养密度,保证鸡只的休息和运动,有利于提高免疫力。
2.加强免疫防护措施。
对于新群鸡只进行疫苗接种,选择质量优良的疫苗,提高鸡只的抗体水平,预防传染性贫血的发生;在环境中使用病毒灭活剂,有效杀死环境中的病毒,减少鸡只受到病毒的感染。
三、鸡传染性非洲病鸡传染性非洲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简称IBDV)是由鸡传染性非洲病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传播的传染病,主要影响鸡只的淋巴系统,导致免疫功能衰竭。
蛋鸡几种常见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探讨蛋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禽类之一,为了保障蛋鸡养殖顺利进行,防止疾病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
本文将探讨蛋鸡几种常见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对蛋鸡养殖者提供帮助。
1.二氧化碳中毒二氧化碳中毒是在蛋鸡喜好采食谷物时,草料或其他饲料全部堆积在深层粪尿中,造成通风不良,导致蛋鸡在缺氧、高二氧化碳浓度的情况下感到昏沉。
为防止二氧化碳中毒,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合理设计的房间,保证蛋鸡的通风条件和舒适性(2)定期清理粪便,保证凉爽干燥的栖舍环境(3)同时保证蛋鸡的饮水,以增加空气中的湿度2.鸡白痢本疾病是一种病原菌感染蛋鸡的严重疾病,一旦发生,极容易形成传染病的爆发。
为了防止鸡白痢的发生,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在蛋鸡的饲料中加入必要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增强机体免疫力(2)对饲养场进行规范化管理,包括巡视、清洁、消毒和排泄物处理等(3)对于受感染的蛋鸡进行及时的隔离和治疗。
3.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病菌引发的强烈休息蛋鸡的疾病。
疾病特点是呼吸急促粗糙,休息时呼吸声明显等,由此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提供清洁卫生、凉爽干燥的栖舍环境,尽可能降低疾病的发生率(2)增加蛋鸡的日光照射时间,增强机体免疫力(3)饲喂新鲜饲料,同时保证饮水的清洁和新鲜度(4)加强蛋鸡的预防接种,提高其免疫能力。
4.寄生虫感染寄生虫感染是指蛋鸡体内长期存在着寄生虫繁殖的现象,使蛋鸡体质下降,导致生产性能下降。
为了防止寄生虫感染,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进行卫生清洁,清除栖舍中的粪便和垃圾物(2)使用草药洗涤液、消毒液对蛋鸡进行消毒处理,预防病虫害的传播(3)定期进行饲料和水源的消毒处理。
蛋鸡常见病毒病防控技术
蛋鸡是养殖中常见的家禽,但在养殖过程中,蛋鸡常常会受到各种病毒感染,导致生产受损甚至死亡。
蛋鸡常见病毒病的防控技术十分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蛋鸡病毒病以及相应的防控措施。
第一,禽流感。
禽流感是一种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为了防止禽流感的传播,养殖者要严格执行禽流感疫苗的注射程序,确保鸡只免疫力的提高。
养殖场的环境要保持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消毒。
要严格控制鸡只的外界接触,减少禽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
第二,新城疫。
新城疫是一种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急性、高致死性的疾病。
为了预防新城疫的发生,养殖户需要定期给鸡只注射新城疫疫苗,以提高鸡只的免疫力。
养殖场要保持干净整洁,做好消毒工作,特别是在季节变换或者天气变冷时,要加强防控措施。
传染性法氏囊病。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为了预防传染性法氏囊病,养殖户需要对鸡只进行法氏囊病疫苗的注射。
定期进行鸡舍的消毒工作,保持鸡舍的卫生。
要做好防疫检查和鸡只的隔离工作,避免病毒的传播。
蛋鸡常见病毒病的防控技术包括定期疫苗注射、鸡舍的清洗和消毒工作、加强饲养管理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病毒的传播,提高蛋鸡的免疫力,从而减少蛋鸡病毒病的发生和传播。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防控措施应该根据不同的病毒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防控效果。
蛋鸡以腹泻为共症四种传染病的诊断和防治近年来,随着家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蛋鸡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蛋鸡因其生长速度快、产蛋量高等特点,成为现代家禽养殖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品种。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蛋鸡在养殖过程中易患各种传染病,而其中腹泻是四种传染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本文将介绍蛋鸡以腹泻为共症四种传染病的诊断和预防措施。
一、诊断1. 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病是一种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
该病主要症状为腹泻,粪便黄绿色或黄棕色,常有脓血,严重的可导致脱水、体温升高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控制,病鸡将有严重的死亡情况。
2. 鸡霍乱鸡霍乱是一种由哈维氏菌引起的急性肠炎症状,传染性非常强。
该病主要症状是腹泻、口渴及食欲减退等。
在短时间内,患病鸡的体重会明显下降,严重的还会发生死亡。
3. 鸡弓形体病鸡弓形体病是由弓形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该病的主要症状为腹泻、浑身发热、呼吸急促、神经障碍等。
在严重的情况下,病鸡会出现眼睛肿胀、身体瘫痪、死亡等症状。
4. 鸡肠道病鸡肠道病是由沙门氏菌、棒状病毒等细菌引起的病症。
该病的主要症状为腹泻、粪便稀水、有时还有呕吐等症状。
病鸡体温有所升高,食欲减退,随着病情的加重和时间的延长,病鸡会出现憔悴、光泽度的下降、死亡等症状。
二、防治措施1. 加强环境整洁卫生管理保持蛋鸡舍内的清洁卫生是预防传染病的关键,要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减少病原体的滋生繁殖。
此外,饮水器、饲料器等应勤换勤清,以保证饮水、饮食的清洁卫生。
2. 严格饲养管理对蛋鸡进行科学养殖,饲养密度要合理,饲料要均衡,营养充足。
同时,饮水也要保证质量和干净卫生,防止水源受到污染,成为病原菌传播的途径。
3. 预防接种可以通过疫苗接种来预防疾病的发生,保证蛋鸡的健康。
常见的疫苗有狂犬病疫苗、鸡瘟专用疫苗、鸡肝炎疫苗等。
4. 普及知识,加强检疫通过普及相关农业知识,让种养户增强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学会如何预防和治疗传染病。
同时,加强农产品的检疫力度,排除患病蛋鸡,降低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风险。
蛋鸡猝死症的病因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蛋鸡猝死症,又称为蛋鸡亡群症,是一种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常见的疾病。
蛋鸡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饲养管理、环境条件、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猝死现象,严重影响了蛋鸡养殖业的正常生产。
了解蛋鸡猝死症的病因、临床症状以及防治措施对于蛋鸡的健康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一、病因1. 环境因素:蛋鸡猝死症的病因之一是环境因素,如过度密集饲养、气候变化、日照不足等都会导致蛋鸡身体疲劳,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病风险。
2. 饲养管理不当:饲料质量低劣、喂养不规律、水质不洁等因素都会导致蛋鸡产生消化问题,进而引发猝死症。
3. 疾病感染:蛋鸡在饲养过程中容易感染各类疾病,如传染性菌病、传染性胸膜炎等都会导致蛋鸡免疫系统受损,引发猝死。
4. 遗传因素:部分蛋鸡品种容易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导致易感性增加,从而引发猝死症。
5. 营养不良:饲料中的营养成分不足或不均衡,会导致蛋鸡出现营养不良,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二、临床症状蛋鸡猝死症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突然死亡:蛋鸡在没有明显疾病征兆的情况下,突然死亡是蛋鸡猝死症的典型表现。
2. 下蛋异常:患病的蛋鸡可能会出现下蛋异常,包括产蛋量减少、蛋质变异、产蛋周期紊乱等情况。
3. 消化系统问题:蛋鸡可能出现消化不良、拉稀、腹泻等消化系统问题。
4. 呼吸系统问题:蛋鸡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打喷嚏等呼吸系统问题。
5. 羽毛异常:患病的蛋鸡可能出现羽毛干枯、脱毛、毛色暗淡等异常情况。
6. 运动能力减弱:蛋鸡可能出现行动迟缓、站立困难、不愿意活动等症状。
以上临床症状是蛋鸡猝死症的常见表现,一旦发现上述症状,需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三、防治措施针对蛋鸡猝死症的病因及临床症状,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防治措施来提高蛋鸡的健康水平,减少猝死的发生。
1. 加强环境管理:保持饲舍的通风、排污,合理布局饲舍,保持鸡舍内的温度、湿度和通风良好是预防蛋鸡猝死症的重要措施。
2. 优质饲料喂养:有机会选择一些优质饲料,合理搭配饲料中的各种营养成分,保证蛋鸡的营养需求,增强免疫力。
蛋鸡疾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控
蛋鸡疾病的发生原因有多种,下面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原因及其防控方法。
1. 病毒感染:腺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等会引起蛋鸡疾病的发生。
防控方法包括:
- 防止病毒的传播,限制人员和物品的流动,实施严格的卫生措施;
- 注重对饮水和饲料的消毒,保持鸡舍的卫生;
- 加强免疫力,定期给蛋鸡接种相应的疫苗。
2. 真菌感染:霉菌、曲霉等真菌会导致蛋鸡发生真菌感染,防控方法包括:
- 保持鸡舍内的通风良好,控制湿度,减少真菌繁殖;
- 定期清洁鸡舍,清除杂草和积水,防止真菌滋生;
- 对于疑似感染的蛋鸡,及时给予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真菌病的传播扩散。
4. 寄生虫感染:跳蚤、虱子、蝨子等寄生虫常常被蛋鸡感染,引发疾病。
防控方法包括:
- 定期检查蛋鸡的体表,发现寄生虫及时清除;
- 饲料和饮水中添加一定剂量的防虫药物,预防蛋鸡的寄生虫感染;
- 对有寄生虫感染的蛋鸡进行治疗,防止疾病的传播。
5. 饮食不当:蛋鸡的饮食中缺乏某些营养素或者摄入有害物质时,容易引发疾病。
防控方法包括:
- 注重蛋鸡的饲养管理,提供均衡的饲料,在蛋鸡的饮食中添加必要的营养补充剂;
- 饮水和饲料的消毒处理,防止蛋鸡因摄入有害物质导致疾病。
蛋鸡几种常见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探讨蛋鸡是我国重要的家禽之一,其在养殖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疾病的威胁。
为了保障蛋鸡的健康和生产,养殖户需要了解蛋鸡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对蛋鸡几种常见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探讨,以期提高蛋鸡养殖的效益。
一、新城疫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鸡的呼吸道和消化道。
新城疫的传染性非常强,感染后死亡率高,给蛋鸡养殖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防止新城疫的发生,养殖户需要在日常管理中加强以下几点措施:1.保持鸡舍的清洁和通风。
定期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和杂物,保持鸡舍内干燥通风,降低病毒的传播。
2.控制饲料和水的质量。
饲料和水源是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养殖户需要确保饲料和水源的安全卫生。
3.加强鸡群的监测和检疫。
定期对鸡群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病变和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该病主要侵害蛋鸡的呼吸道,引起鼻塞、咳嗽、喘鸣等症状,给蛋鸡的生产和生长带来严重影响。
为了防治传染性喉气管炎,养殖户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鸡舍的卫生水平。
保持鸡舍内干燥、通风,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
2.合理调整饲料营养。
适当增加维生素C和E的含量,提高蛋鸡的免疫力,减少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发生。
3.及时消毒鸡舍和设施。
定期对鸡舍和设施进行灭菌消毒,杀灭病原体,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性。
三、传染性法氏囊炎传染性法氏囊炎是由法氏囊炎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害蛋鸡的生殖系统。
传染性法氏囊炎会引起蛋鸡生殖器官的炎症和损伤,导致生殖功能障碍和产蛋量下降。
为了预防传染性法氏囊炎的发生,养殖户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饲料营养管理。
提供均衡的饲料,增加饲料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增强蛋鸡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2.控制饲养密度和环境卫生。
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蛋鸡生活环境的污染,减少病原体的传播和感染。
3.强化疫病的监测和检疫。
秋季蛋鸡疾病发病特点及防治秋季对于蛋鸡来说是一个容易发生疾病的季节,主要是因为气温的变化给蛋鸡的身体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同时也是一些病原微生物繁殖的季节。
下面将介绍一些秋季蛋鸡常见的疾病发病特点及防治方法。
一、传染性鼻炎传染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蛋鸡呼吸道疾病,主要由大肠杆菌引起。
秋季气温变化大,蛋鸡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感染。
该病的特点是蛋鸡出现打喷嚏、流清涕、鼻孔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严重影响了蛋鸡的食欲和生产性能。
防治方法:1.提高饲养管理水平,保证蛋鸡环境的清洁,加强通风换气。
2.给予蛋鸡充足的饮水和饲料,增强免疫力。
3.定期给蛋鸡进行疫苗接种,提高蛋鸡的抗病能力。
二、蛋管发育不良在秋季,由于气温下降,饲料的供给不当等因素,容易导致蛋鸡的蛋管发育不良。
蛋管发育不良的特点是蛋鸡产蛋率下降,蛋壳质量较差,部分蛋甚至没有蛋壳。
防治方法:1.秋季在饲料中增加维生素D、钙、磷等营养物质的供给,促进蛋鸡的蛋管发育。
2.合理调整蛋鸡的饲养管理方式,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
三、新城疫新城疫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由于秋季气温的忽冷忽热导致蛋鸡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感染。
新城疫的特点是蛋鸡出现呼吸困难、食欲不振、羽毛粗乱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蛋鸡死亡。
防治方法:1.对蛋鸡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提高蛋鸡的抗病能力。
2.秋季饲养期间,保持蛋鸡舍内的环境清洁,加强消毒工作,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总结起来,秋季是蛋鸡易发生疾病的季节,其中包括传染性鼻炎、蛋管发育不良和新城疫等。
为了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我们应该加强蛋鸡的管理,提高饲养环境的清洁度,合理调整蛋鸡的饲料配方,定期给蛋鸡进行疫苗接种,提高蛋鸡的免疫力。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够有效预防蛋鸡疾病的发生,保证蛋鸡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蛋鸡溃疡性肠炎的流行病学诊断和防治措施蛋鸡溃疡性肠炎是一种常见的蛋鸡肠道疾病,也是造成蛋鸡生产力下降和经济损失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就蛋鸡溃疡性肠炎的流行病学诊断和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对蛋鸡养殖业的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帮助。
1. 流行病学特征蛋鸡溃疡性肠炎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生,尤其是在密集养殖的蛋鸡场上。
该疾病主要通过粪便和食物传播,因此在养殖密集、环境不洁净的蛋鸡场上更容易暴发。
鸡只饲养密度过高、饲料质量不佳、管理不当等因素也容易导致蛋鸡溃疡性肠炎的流行。
2. 临床症状蛋鸡溃疡性肠炎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腹泻、食欲减退、蛋产量下降、体重减轻、精神萎靡等。
传染初期,蛋鸡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因受到毒素侵害而产生啄太阳、啄翅等行为异常。
随着疾病的发展,鸡只会出现腹泻、肠道出血、粪便呈黄绿色或糊状、蛋壳变薄变软等症状。
3. 实验室检测通过实验室检测可以确定蛋鸡是否患有溃疡性肠炎。
通过粪便样本检测可发现肠道病原微生物的存在;通过血液样本检测可以判断免疫系统的状况;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测可以发现肠道粘膜的变化等。
这些检测项目能够帮助兽医对蛋鸡溃疡性肠炎进行准确诊断,从而制定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二、蛋鸡溃疡性肠炎的防治措施1. 加强免疫建设蛋鸡溃疡性肠炎的发生与蛋鸡的免疫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加强免疫建设是预防该疾病的重要措施。
饲养蛋鸡时应选择抗疾病能力强的品种;要确保蛋鸡的饲料营养均衡,提高其机体的抵抗力;加强免疫保健,及时注射疫苗,提高蛋鸡的免疫水平。
2. 加强饲养管理蛋鸡溃疡性肠炎的发生与蛋鸡的饲养管理密切相关,因此加强饲养管理是预防该疾病的关键。
要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粪便,及时更换饲料和饮水,避免粪便和食物传播病原微生物。
要合理控制蛋鸡的饲养密度,避免因过高的饲养密度导致蛋鸡相互感染。
要定期检查蛋鸡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病变,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3. 合理用药一旦发生蛋鸡溃疡性肠炎,要及时进行抗生素治疗。
蛋鸡几种常见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探讨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蛋鸡养殖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随着蛋鸡规模化养殖的普及,一些疾病也开始频繁发生。
本文将介绍蛋鸡常见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1.鸡传染性鼻炎鸡传染性鼻炎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打喷嚏、流涕、眼结膜炎等。
预防此病的关键是建立完善的免疫保护体系,及时接种疫苗。
同时,对于出现症状的鸡群,应当隔离隔离诱发出病因素,如保暖、增加营养、饮水温度提高等措施,以减缓病情。
用100g的泰坦虫宁+50mL的万头驱颗粒两种药品混合,以每只鸡体重0.2mL的剂量进行预防接种,可有效预防危地马拉鸡传染性鼻炎。
2.鸡大肠杆菌病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肠道疾病,表现为腹泻、压强发警、体重下降等。
预防此病的关键是改善饲料质量,避免过度饲喂、水羽猪食等问题导致肠道疾病。
合理使用药物,不乱用抗生素,特别是鸡苗种期适量加强抗生素,有助于避免细菌感染。
同时,增强鸡体免疫力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定期给鸡群做常规免疫注射,有效地增强鸡的免疫力。
3.鸡霍乱鸡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发热等。
预防此病的关键是加强饲料管理,保证干净、清洁的饲料、水源,并增加饲喂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提高鸡体免疫力。
同时,在预防过程中,蛋鸡应当按照年龄进行分类,避免各年龄段蛋鸡混养,降低疾病传染风险。
饮用注射霍乱嗜血杆菌菌苗或增强鸡体免疫力的疫苗也是有效的预防手段。
4.鸡肠炎同时加强鸡群管理,只留下健康的鸡,及时隔离病鸡群,并采取药物治疗。
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消毒剂等药品,可以有效预防鸡肠炎的发生。
总之,蛋鸡养殖中常见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建立免疫保护体系、改善饲料质量、加强管理等方面,对于避免疾病的发生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加强鸡体免疫力,科学、合理使用药品也是有效提高鸡养殖净收益的关键。
1.禽霍乱:禽霍乱由巴氏杆菌引起,是家禽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最急性型往往无任何症状,晚间一切正常,吃得很饱,次日却死在禽舍内,或突然倒地拍翅抽搐而死。
急性病程1-2天,病禽体温达43℃以上,尾翅下垂,饮水增多,严重腹泻,口、鼻流泡沫样液体,鸭常甩头,称为“摇头瘟”。
防制:加强饲养管理,经常保持禽舍干燥,定期消毒,每年定期进行巴氏杆菌苗预防接种;病禽用各种抗生素或磺胺药都有效;常用的喹乙醇效果较好,也可用敌菌净,以上药物每公斤料用4片,连喂5天即愈。
2.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病由大肠杆菌引起,病禽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饮欲增强,严重的出现呼吸困难。
产蛋母禽患此病时,粪便中常含有蛋清,凝固蛋白、蛋黄,公禽阴茎肿大,部分外露。
防制:禽舍及用具等进行消毒,平时每2周消毒1次,发现病情则每周消毒2次;现在治疗此病的药物非常多,但由于容易产生耐药性,所以养殖户在选择治疗药物时一定要慎重,不要盲目照搬别人的经验,最好能做药敏试验;中药禽菌灵、复方穿心莲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
3.蠕虫病:秋初,鸡、鸭、鹅等家禽最易患寄生虫病,平均感染率为95%以上,尤以蠕虫病为最多,蠕虫包括吸虫、绦虫、线虫,家禽感染后,表现为食欲不振,羽毛松乱、贫血、下痢、生长缓慢、消瘦、产蛋减少或停止产蛋,幼禽发病最重,常大批死亡。
防制:采取整批进整批出的饲养方式;杜绝鸡、鸭、鹅混养,以防相互感染;经常清除禽粪,定期消毒,杀灭寄生虫卵;及时消除舍内和场上污物、低洼坑,减少禽与虫、苍蝇、蜘蛛、蜗牛、蚂蚁、蜻蜓、螺蛳、蚯蚓等中间宿主接触机会;在1月、2月、4月龄时用药物进行预防性驱虫;病禽用丙硫咪唑片,1公斤体重用80毫克,一次灌服,最好在晚上服,早晨清除粪便,以防再次感染。
4.鸡新城疫:鸡新城疫是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败血症,呼吸困难,下痢,神经机能紊乱,粘膜和浆膜出血。
防制:平时预防可用新城疫Ⅳ系活疫苗或油乳灭活疫苗按当地建议免疫程度适时预防接种。
蛋鸡以腹泻为共症四种传染病的诊断和防治
蛋鸡是养殖常见的家禽之一,但是由于环境、饲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一些传
染病,其中腹泻是蛋鸡常见的共症之一。
本文将介绍蛋鸡腹泻的四种常见传染病的诊断和
防治方法。
1.球虫病
球虫病是蛋鸡常见的腹泻病之一,由寄生在鸡的小肠中的球虫引起。
主要症状包括腹泻,粪便颜色变黄,质地稀薄,食欲不振等。
诊断时可以通过粪便检查,观察肉眼可见的
球虫卵或成虫。
预防和治疗方法包括定期给饮水中加入化学治疗药物,消毒环境,保持干
燥清洁等。
2.沙门菌感染
沙门菌感染是蛋鸡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之一,主要通过食物、饮水等途径传播。
蛋鸡
感染后症状包括腹泻、贫血、食欲不振、生长缓慢等。
诊断时可通过分离和培养病原菌,PCR检测等方法确定病因。
预防和治疗方法包括改善饲养环境卫生条件,避免交叉感染,
使用抗生素等。
蛋鸡腹泻的四种常见传染病包括球虫病、沙门菌感染、霍乱弧菌引起的腹泻和大肠杆
菌感染。
对于这些疾病,及时的诊断和防治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检查粪便、分离病原
菌等方法确定病因,并采取改善环境卫生、消毒、使用药物等措施来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保障蛋鸡的健康生长。
蛋鸡的常见病一、禽流感IA:表面症状:病禽肿头肿脸,冠髯发紫,严重的腿部角质鳞片出血。
呼吸困难,咳嗽、流涕流泪、有啰音。
拉黄白、黄绿色稀粪。
蛋禽产蛋率急剧下降或缓慢下降,产软皮蛋、薄壳蛋、砂壳蛋、白皮蛋、畸形蛋。
解剖症状:气管粘膜水肿、出血,心冠脂肪、腹部脂肪点状出血,腺胃出血,肠道黏膜弥漫性出血或条状、斑状出血。
胰腺出血坏死。
卵泡充血、出血、变性、坏死,输卵管充血、水肿、有大量白色分泌物,多呈卵黄性腹膜炎。
治疗方案:1、立克舒/抗之敌+泰乐欣/氟乐欣+黄芪多糖饮水,瘟毒清+麻杏石甘散+强生拌料。
恢复期用卵舒康+增蛋100+鱼肝油。
2、立克舒/敌败+菌之敌/沙拉沙拉+双黄连口服液饮水,扶正解毒散+肠痢欣+强生拌料。
恢复期用卵舒康+增蛋100+维力肽。
二、新城疫ND:表面症状:病禽闭目呆立、咳嗽、甩鼻、尖叫、倒提从口中流出酸臭液体,拉绿色稀粪。
蛋禽产蛋下降,蛋壳颜色变浅、砂壳蛋、薄壳蛋、软皮蛋。
解剖症状:嗉囊鼓气柔软、喉头点状出血,气管稀薄粘液,腺胃乳头出血,卵黄蒂前后肠道出现枣核样肿胀,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坏死,直肠线条状出血。
治疗方案:同上。
三、传染性法氏囊:表面症状:主要侵害雏鸡和青年鸡,尤以3--6周龄的鸡最易感。
病禽精神不振,挤堆、啾啾叫,厌食、饮水量增加,拉白色水样稀粪。
解剖症状:撕开皮下胸肌、腿肌条状出血,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出血,肾脏肿大呈“花斑肾”、机体脱水。
治疗方案:注射高免蛋黄,抗之敌/黄芪多糖口服液+菌之敌/沙拉沙拉+肾消。
四、传染性喉气管炎:表面症状:鸡冠发紫,呼吸困难、咳出血痰。
解剖症状:气管有血色粘液。
治疗方案:抗之敌 /敌败+泰乐欣/氟乐欣饮水,扶正解毒散+麻杏石甘散拌料。
五、传染性支气管炎:A、呼吸道型传支:表面症状:雏鸡:呼吸困难、伸颈口、流涕流泪、咳嗽、打喷嚏。
蛋禽:除了呼吸道症状,还表现产蛋率下降,褪色蛋、畸形蛋、薄壳蛋、砂壳蛋增多,蛋清稀薄易与蛋黄分离。
解剖症状:气管有粘液或干酪样物质、气囊混浊变厚。
蛋鸡饲养中常见问题1、蛋鸡腿病的起因及防治措施腿部疾病是饲养蛋鸡的一种常见病。
其原因和症状极为复杂。
临床表现为:麻痹、瘫痪、跛行、扭曲、软腿、胫骨短粗、胫骨软骨发育不良、佝偻病等,发病率5—15%,死亡率约为2—8%。
目前还没有理想的防治措施,但通过改善管理、预防疾病,合理调整营养,可以减少腿病的发病率,减轻症状,将腿病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1)机械损伤或刺激:由于垫料粗糙、笼具不平整、免疫接种抓鸡不当以及各种应激都可以擦伤、挂伤或扭伤鸡只,造成人为损伤。
所以,一定要选择柔软的垫料,垫料的长短和粒度要合适(不要把整株玉米秸放入作为垫料),网上平养应该把网底调平整,便于鸡只活动自如,避免忽高忽低,忽紧忽松。
抓鸡尽量做到轻拿轻放,千万不要粗暴。
2) 某些病毒和细菌性传染病可以导致腿病。
如新城疫、马立克、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症、病毒性关节炎、大肠杆菌病、葡萄球菌病等。
因此,适时有效的免疫接种,是防止这些传染病发生的重要途径。
3) 日粮营养不平衡甚至缺乏同样引起腿病。
如钙、磷缺乏以及比例不当,微量元素锰、锌、硒不足,维生素D、B2、胆碱以及其它维生素不足,日粮中氯化物、硫、镁含量过高,电解质失衡等。
为此,在满足各种营养素全面、丰富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它们之间合适的比例(平衡),否则相互间影响吸收,从而造成缺乏。
4) 光照不适和密度过大同样可以引起腿病。
所以,对产蛋鸡必须严格执行光照管理,不可随意增加或减少。
产蛋后期的蛋鸡由于钙、磷和维生素D代谢减弱,故适当延长光照时间至17小时,并在下午单独补充钙源。
2、如何防治蛋鸡啄癖?1) 啄癖的原因:鸡舍温湿度不合适,通风不良,有害气体含量太高;光线太强,光色不适;饲料品质差,营养缺乏(蛋氨酸、盐分过低);营养不平衡;饲养密度大,管理不当;某些疾病的影响(消化不良,寄生虫病等);某些药物用量偏高。
2) 防制措施: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合理调整密度,保证足够的采食和饮水位置;光线不宜太强;舍内小气候合适;饲喂优质平衡日粮;加强疫病防治;断喙;强、弱、病残分群管理;饲料中添加硫酸钠或生石膏(5kg/吨),悬挂青饲料等,都可以减缓或防治啄癖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