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国青少年茶文化创新大赛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2
2018全国青少年茶文化创新大赛
茶文化作文赛项
参赛信息登记表
人间至味是清欢
小时候,妈妈常说“人间至味是清欢”。
这是苏轼的名句,现在一般用来指茶的滋味。
小小的我十分奇怪,大家也说茶是苦的,苦的味道自然是令人难以下咽的。
茶既是这种味道,那肯定很难喝了,这难喝的东西怎么能说是人间的“至味”呢。
五岁时的我很想尝一尝这难喝的东西到底妙在哪里?但是妈妈总说,等我再长大一点才能喝茶。
一天,趁妈妈午睡,我悄悄打开小柜子,拿出妈妈的小茶杯和茶叶罐。
我定睛一看傻眼了,茶叶罐上写着“六安瓜片”。
“难道是我拿错了?不会啊。
那瓜片怎么会是茶呢?”我心怀忐忑用力地打开盖子。
往里一看更失望了,这怎么是一堆干树叶呢?我记得妈妈平时泡的都是“嫩树叶”啊。
我疑惑地抓了几片“干树叶”放入茶杯。
小心翼翼地端起热水壶把茶杯倒满。
过了一会儿,杯中透明的水变成了浅绿色,“干树叶”也渐渐变成了“嫩树叶”,还散发出阵阵清香。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吹了吹,轻轻抿了一口。
好烫啊!我又使劲儿吹了一会,再尝一口。
一股热热的、清苦的味道,在口腔中漫延开来,我忍住强咽下去,经过喉咙的一瞬间,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我咂咂嘴,又感到一股爽口的微甜。
这味道真有趣,我忍不住又喝了一口,不知不觉这杯茶已被我喝得精光。
妈妈醒来后,确认我没有烫到,也没有打碎茶杯,便不再阻止我喝茶,我也从妈妈那得知“六安瓜片”并不是瓜片,而是因为形似瓜子而得名。
这茶先苦后甘的滋味,不正是人生的真谛吗?茶真乃人间“至味”也!
从此,我爱上喝茶。
2018年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名称:中华茶艺英语翻译:Tea Ceremony Skills Competition赛项组别:高职二、竞赛目的倡导“茶为国饮”,弘扬中华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将“绿色、健康、和谐”的茶文化精神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引导中华茶艺向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
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团队合作精神,展示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技能竞赛,积极推进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入合作,探索培养茶艺高技能人才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三、竞赛内容与时间竞赛项目的命题结合评茶员与茶艺师职业岗位的技能需求,并参照《评茶员国家职业标准》与《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中相关标准制定。
(一)竞赛内容竞赛分茶样品鉴竞技、创新茶艺竞技、品饮茶艺竞技3个环节。
竞赛项目的命题结合茶艺师职业岗位的技能需求,并参照《评茶员国家职业标准》与《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中相关标准制定。
(一)茶样品鉴竞技(占总成绩的30%)(1)茶叶评审竞技赛项专家组在赛前10天公布绿茶、红茶、乌龙茶3大茶类每个茶类中一个代表性茶品的三个等级茶样。
比赛中,随机抽取1个茶类,按照该类茶评审标准与流程进行审评(GB/T 23776-2009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茶叶外形审评:摆放评茶盘→摆样→取样→把盘→评茶叶外形→记录。
内质审评:摆放审评杯→称样→冲泡→倒出茶汤→快评汤色→嗅评香气→品尝茶汤滋味→评看叶底。
按照五项因子法撰写评语,比赛统一茶样、统一器具、统一时间;比赛服装可以不统一,建议穿白色审评大褂;比赛时间不超过20分钟,占总成绩的20%。
(2)茶汤辨别竞技(占总成绩的10%)赛项专家组在赛前10天时间公布比赛用茶包含6大茶类的10个茶样。
在比赛中,赛项裁判组按茶叶审评要求(《评茶员国家职业标准》)提前完成冲泡并重新排序,选手通过看汤色、闻香气、品滋味对10个茶样进行对号入座辨别,写出茶样名称。
茶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茶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1一、活动背景:中国是茶的故乡,饮茶至少有了4700多年的历史。
唐代陆羽所著《茶经》系统的总结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
中国的茶文化与欧美或日本的茶文化的分别很大。
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
茶的精神不仅渗透了宫廷和社会,而且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
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属于文化学范畴。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中国茶的历史及其发展,不仅仅是形成简单的一种饮食文化的过程,而同样映射出一个具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民族的精神特质.茶文化研究中既包含历史又包含文学更囊括社会学及人文科学等数十种学术科目,知识的外延及扩展无论对老师还是对学生均有着非凡的意义。
举办茶文化讲座能加深全校同学对茶文化的了解以及认识,弘扬茶文化,充实茶文化内容,让更多的同学积极参与到茶文化活动中、在生活中发现茶文化。
三、活动时间:2022年某月某日至某月某日四、活动目标:通过此次活动,让每一位兰大学子都能够了解茶文化,学习并贯通茶文化,并且能够自发的弘扬中国茶文化。
五、活动开展:(一)前期准备:1.兰州大学学生会召开常委会,研讨本次活动流程,所需经费,及其他相关事务。
2.向兰州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和外联实践部下发文件,通知活动相关内容,要求两部门通力协作,互相分工,完成本次活动。
3.兰州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和外联实践部分别召开例会,向部员传达活动相关内容,分配工作任务。
(二)活动宣传:1.通过兰州大学学生会官方微信、微博向同学们散播举办茶文化讲座的消息,进行舆论造势,让更多的师生知道本次活动,扩大本次活动的影响力。
2.在校园里人流较多的地方(后市门口、隆基大道、西区体育场、一食堂、二食堂、视野广场)分别拉横幅,进一步提升本次活动知名度。
余月儿参加茶学专业实习“茶仙子”余月儿:一捧清茗共西窗,向美而行文/华佳宁她是谦卑、坚守热爱的茶学人,在茶园、实验室里“清茶一杯,手捧一卷,操持雅好,神游物外”;她是学校啦啦操队队长,在舞台上尽显大学生活力,与舞相伴、向美而行。
千色千面,拥有无限可能,她就是2020年第七届中华茶奥会形象代言人,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16级茶学专业的余月儿。
推广茶学推开行业神秘大门在浙江大学有这样一个专业,光听名字就可以感受到恬静雅致的独特意境,这就是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的茶学专业。
科教积淀深厚的浙江大学茶学专业始建于1952年,具有我国最全面的茶学人才培养体系,60多年学科发展历程中创造了许多个首先、第一和唯一。
茶学系研究着中国人最传统的饮品,从各个角度将这片东方树叶的神奇魅力剖析和运用得淋漓尽致。
它跨越农、工、贸、文、理、余月儿参加2018年全国大学生茶艺技能大赛医等多类学科,纵横并厚、交融汇聚。
既有科学素养,又有人文情怀,这也是余月儿心中茶学的魅力所在。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就在我们身边,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关注茶、了解茶、爱上茶。
”怀着让更多人了解茶的使命感,余月儿从2018年初开始利用个人媒体平台普及茶文化,从接地气的“怎么喝茶不会失眠”,到专业的茶知识科普、《茶经》解读,她由浅入深、全面地带领读者触摸这个专业和领域的神秘大门。
关于《茶经》的学习还有个有趣的小故事。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华发茶艺队总教练王岳飞教授和学生们有个小约定:凡是在3个月内背完《茶经》的人都可以在他的办公室挑走任意一件物品作为奖励。
7300多字的文言文是个不小的挑战,2018年一年仅有3人完成了背诵。
用这样游戏奖励的形式,鼓励大家接触经典,不失为了解茶的一种好方法,也让余月儿在学习茶科学的过程中,关注茶文化。
“茶界的前辈们都很有趣,他们对茶的痴迷让我觉得茶学是一个很干净纯粹的专业。
”对学生余月儿来说,茶学是人际交往中拉近彼此距离的平台;对“茶人”余月儿来说,茶学将会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门学问和技能。
---------------------------------------------------------------范文最新推荐------------------------------------------------------ 2018首届青少年茶文化创新大赛初赛活动总结2018首届青少年茶文化创新大赛初赛活动总结茶文化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它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当然也是国学百花园里的一朵璀璨的奇葩!想要深入掌握这其中的内涵,需要我们长期的文化积累和人生积淀。
感谢xx区青少年宫为我校学生提供了接触茶文化、了解茶文化、感受茶文化的机会,学生们在兴趣盎然地学习了茶文化相关知识之后,踊跃地参与报名,并拿出了各项目优秀的作品。
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一、活动目的:为进一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以传统茶文化教育为载体,在青少年群体中通过开展茶文化大赛的方式传播传统茶文化,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内容,展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成果,拟决定开展“2018xx市xx区学生首届茶文化创新大赛”。
二、活动人员:xx市实验小学师生三、活动过程:1、学习了解茶文化相关知识2、用心感受茶文化,参加茶文化青少年创新大赛:(1)、xx市xx区首届青少年茶故事大会(2)、xx市xx区首届青少年茶文化作文大赛1/ 9(3)、xx市xx区首届青少年茶文化创意书画大赛(4)、xx市xx区首届青少年茶席设计大赛(5)、xx市xx区首届青少年茶包装创意设计大赛四、时间安排:2018年5月3日前为各单位初赛阶段。
四、活动效果:为举办好茶文化青少年创新大赛活动,前期准备工作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我们通过个人介绍茶文化知识、小组合作讨论参赛项目、小组竞赛选出优秀作品等活动,充分展示了学生的茶文化知识乃至国学知识底蕴。
“茶”所蕴含的教育内容是多方面的,茶文化青少年创新大赛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能整体地感知有关茶的一些知识,在艺术方面,让孩子们感受茶舞、茶具的造型、色彩、图案美;在社会方面,通过了解中国茶的由来,使孩子们产生民族自豪感。
中国茶申遗成功竞赛选题中国茶申遗成功竞赛选题:传统茶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代表了中国人民的独特审美观、生活方式和哲学思维。
茶叶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农产品之一,早已渗透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因此,中国茶申遗成功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选题,让人们更加关注并保护传统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茶申遗成功的过程中,保护与发展传统茶文化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首先,要保护传统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中国茶文化注重礼仪、和谐、审美和人文精神,这些价值观需要得到传承和弘扬。
通过保护传统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我们可以使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到茶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其次,要发展传统茶文化的创新性和现代性。
茶文化在保护传统的同时,也需要与时俱进,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通过推广茶文化的创新产品和体验方式,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增加对传统茶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这样,传统茶文化就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发扬光大。
此外,还需要注重传统茶文化的教育和培养。
将传统茶文化纳入学校教育课程,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学习茶文化的知识和技巧。
通过开展茶文化的培训班和讲座,培养更多的茶文化传承人和专业人才。
这样,传统茶文化的传承就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
最后,要加强传统茶文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通过国际茶文化的交流活动和国际茶文化节的举办,推广中国茶文化的国际化。
与世界茶叶行业的专家学者进行合作,共同研究传统茶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这样,中国茶文化就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其独特魅力。
总之,中国茶申遗成功竞赛选题'传统茶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选题。
通过保护、发展、教育和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的努力,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更多人了解、欣赏和爱上这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2018中国(安徽)大学生茶文化创新大赛校内选拔赛指南一、竞赛项目和内容校赛每位选手独立完成茶文化基础知识、茶艺和茶文化创新三个竞赛内容。
组委会将根据综合排名成绩,选拔参加省赛的选手参加全省大学生茶文化创新大赛。
二、竞赛评分(一)评分原则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本次竞赛各项成绩按照百分制计分。
总成绩=茶文化基础知识×40%+ 茶艺技能×40%+茶文化创新作品×20%。
(二)评分要点1.茶文化基础知识(占总成绩40%)茶文化基础知识竞赛基本范围:——茶叶种类及品种基础知识——茶文化及历史相关知识——茶艺、评审及相关知识——世界茶文化基本知识茶文化基础知识竞赛形式:闭卷笔试(选择题)茶文化知识参考资料:《中国茶文化》丁以寿主编2.茶艺技能(占总成绩40%)茶艺技能主要考核同学对茶艺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充分表演茶的色、香、味、形,同时要求茶艺表演的过程优美,做到茶美、器美、水美、意境美、形态美、动作美,要求结果美与过程美完美的结合,让欣赏者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
校赛组委会将提供:参赛茶台、桌布、茶具、茶叶、背景音乐和视频等基本茶艺竞赛条件,服装及其他参赛用品请选手自备,建议提前与组委会沟通。
参赛选手亦可自带(茶具、茶叶、台布等)突出自己的表演特色。
茶艺技能竞赛中,选手可以自设茶席主题(主题说明应在比赛时需要交给评委)。
竞赛采取五人一组的形式,比赛时间大约10分钟左右,评分依据:(1)礼仪及仪表仪容:发型、服饰与茶艺演示类型相协调。
形象自然、得体,高雅,动作、手势、姿态端正大方。
(2)茶艺表演:茶具摆放、服饰搭配、行茶动作等过程完整、流畅、自然,表演的艺术感染力等都是评分的基本内容。
3、茶文化创新作品(占总成绩20%)茶文化作品创作需立足于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大背景,围绕茶文学艺术作品创作(涉茶主题诗歌、散文、小说、影视戏剧剧本、书法、篆刻、雕塑、绘画、音乐、歌曲、微电影、影视戏剧表演、摄影等)、茶文化创意设计(茶叶及茶文化产品包装设计、茶馆及茶空间建筑设计、茶馆及茶空间装潢设计、茶具设计及产品、茶文化网站网页设计等)、茶文化论文、茶文化创业计划文案等,形式不限。
茶叶技能大赛实施方案一、赛事背景。
茶叶是中国传统的饮品,也是中国特色农产品之一。
为了推动茶叶产业的发展,提高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水平,促进茶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我们决定举办茶叶技能大赛。
二、赛事目的。
1. 提升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水平,推动茶叶产业的发展。
2. 激发茶叶从业人员的创新意识,促进茶叶产业的转型升级。
3. 弘扬茶文化,传承茶道精神,提升茶叶品质和附加值。
三、赛事内容。
1. 茶叶品质评比,参赛者需提交自家生产的茶叶样品,并由专业评委进行评比,评选出优质茶叶。
2. 茶叶加工技艺比拼,参赛者需现场展示茶叶加工技艺,包括采摘、杀青、揉捻、干燥等环节。
3. 茶文化知识测试,参赛者需进行茶文化知识的笔试和口试,包括茶叶的种类、产地、制作工艺、历史典故等内容。
四、赛事流程。
1. 报名阶段,参赛者需在规定时间内向组委会报名,并提交相关材料。
2. 初赛阶段,茶叶品质评比和茶叶加工技艺比拼在初赛阶段同时进行,评选出晋级选手。
3. 决赛阶段,晋级选手进行茶文化知识测试,最终评选出各个奖项的获奖者。
4. 颁奖典礼,在决赛结束后举行颁奖典礼,对获奖选手进行表彰,并进行经验分享和交流。
五、赛事奖励。
1. 优质茶叶奖,奖励茶叶品质评比中评选出的优质茶叶生产者。
2. 技艺大师奖,奖励茶叶加工技艺比拼中表现突出的参赛者。
3. 茶文化大使奖,奖励茶文化知识测试中成绩优异的参赛者。
4. 其他奖项,组委会还设立最佳创意奖、最佳团队奖等奖项,以鼓励更多的参赛者参与进来。
六、赛事宣传。
1. 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发布赛事信息、征集参赛者、分享参赛者故事等内容。
2. 邀请茶叶行业专家、知名茶商、茶文化爱好者等人士进行赛事推广和报道,增加赛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 在茶叶产区、茶叶市场、茶文化场所等地方张贴宣传海报,吸引更多人参与进来。
七、赛事保障。
1. 赛事场地,选择宽敞明亮的场地作为比赛场地,确保参赛者有充分的操作空间和观众席位。
2. 评委团队,邀请茶叶行业的专业人士组成评委团队,确保评选结果的公正和权威。
教育新观察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
站在新起点,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如何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创新型产业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是时代赋予应用型高校管理者的新命题。
2021年,《上饶市构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实施方案》发布,其中明确提出工作目标,包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实现发展集约化;夯实职业院校办学基础条件,实现建设标准化;拓宽职业院校人才引进渠道,实现教师专业化;探索多领域投入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渠道,构建开放包容的“孵化器”。
为此,近些年来,江西省上饶市从多个方面探索产教融合新思路,力求打破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利益落差,放大双方协同发展的同向利益,全力打造产教融合“磁铁石”,让院校供给对上企业需求,提升区域内企业与院校合作办学协同发展的积极性。
截至2023年12月,上饶市40余所职业院校、技工学校与区域内173家企业建立多形式深层次的合作,每年为企业提供所需的技术人才3200余人,专业对口率达到62%,比2022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企业用工满意率达到87%,提高了9个百分点,职业院校毕业生留“饶”就业率37%,较上年增长9%。
以专业融产业,打好产教融合发展“组合拳”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订单制和现代学徒制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形式,是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有效途径,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提升学生就业质量的有效载体,是当前最受企业欢迎的两种校企合作方式。
经历过多年低谷期后,2018年4月,弋阳县委、县政府根据当时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政、校、企合作,公办民助的新模式。
弋阳中等专业学校(简称“弋阳中专”)与江西鸥迪铜业有限公司(简称“鸥迪铜业”)进行校企合作,正式开启“校企联合办学,产教深度融合”的新征程。
在构建现代学徒制专业课程体系时,学校注重与企业用人需求和岗位资格标准对接,由职教专家、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形成了以公共课程、核心课程和教学项目为主要特征的课程体系。
2018全国青少年茶文化创新大赛
茶文化作文赛项
参赛信息登记表
茶的启示
周末,我正在聚精会神地拼着魔方乐在其中。
这时,爸爸兴奋地说:“儿子!快尝尝我刚泡好的苦丁茶。
”
当我连茶的名字还没听清的时候,爸爸已经把茶水递进了我的嘴里。
一股突如其来的苦涩荡漾在我口中。
我等了好久才缓过了神,艰难地张开嘴问道:“爸爸,苦什么茶?”爸爸回答道:“苦丁茶!”“怎么那么苦,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叫苦丁茶不叫甜丁茶了,这味道比中药还苦啊!”
爸爸笑嘻嘻地说:“哈,苦吧,我刚开始喝的时候也觉得非常苦,但是喝习惯就适应了。
不错,儿子很棒,敢于尝试!”我傻笑了一下说:“什么敢于尝试!我喝的时候不知道这么苦,是您主动给我的。
”爸爸也随着我笑着。
突然,爸爸严肃起来说道:“虽然苦丁茶很苦,但是它也有许多好处。
可以降血压、改善心脑血管疾病、抗病毒……”
原来如此,苦丁茶也有这么多优点啊!我感叹道,我还认为这个茶就是苦这个缺点呢。
爸爸接着说道:“儿子,喝茶不能只知道它苦,就判断这茶不好,也一定要看茶的优点。
同样,在生活中,看人也一样,明白吗?”我开心地说:“嗯,明白了!这个道理我懂了。
”爸爸开心地说:“那咱们就多喝茶,来保护身体。
”
品各种口味的茶让我和爸爸之间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而且茶喝习惯了,适应了,会尝出另外一种奇妙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