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9.12 MB
- 文档页数:87
玉米高产高效实施方案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
因此,如何实施高产高效的玉米种植方案成为了当前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土壤管理、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一些玉米高产高效的实施方案。
首先,土壤管理是玉米高产的基础。
良好的土壤条件能够提供丰富的养分和良好的生长环境,对于玉米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因此,农民在种植玉米前,应该对土壤进行充分的分析和改良,保证土壤的肥力和通气性。
在土壤改良方面,可以采取施入有机肥、磷肥、钾肥等措施,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
此外,适时进行深松耕作,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为玉米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其次,种植技术对于玉米的高产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种植季节的选择上,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
在播种密度上,应该根据不同的品种和地区,合理确定每亩播种量,避免因为密植或疏植而影响产量。
在施肥方面,应该科学施肥,避免施肥过量或施肥不足的情况发生。
此外,在田间管理上,及时除草、松土、中耕等措施也是保证玉米高产的重要环节。
最后,病虫害防治也是玉米高产的关键。
在玉米生长期间,应该及时巡查田间,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应该选择绿色环保的农药,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危害。
综上所述,玉米高产高效的实施方案需要从土壤管理、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实施。
只有在各个环节都做到科学合理,才能够保证玉米的高产高效。
希望广大农民朋友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玉米种植方案,为我国粮食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
为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栽培技术措施。
本文将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进行介绍和分析。
1.品种选择品种是影响玉米产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选择适合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耐旱、耐病、高产优质的品种。
如鲁豫系玉米、中秆系玉米、单交系玉米等。
2.合理密植玉米的密度对产量有很大影响,密度过低产量不高,密度过高容易发生逆境。
一般适宜密植6~8万株/亩,株距为60~70cm,穴距为40~50cm。
当然密度还需要根据土壤肥力等因素进行调整。
3.良种选用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筛选、挑选,筛去熟籽和坏种,保留健壮、充实、色泽好的种子。
干燥程度要适当,以免影响发芽率。
种子搭配也是很重要的,株间距、株高、抗病性等需要综合考虑搭配。
4.深松玉米的根系一般较为发达,因此深松比较有利于玉米的生长。
深松可提高土壤通气性,增强养分的吸收与利用,提高玉米的产量与品质。
一般在春季耕作时深松,并需注意保水。
5.合理施肥玉米是高产作物,对养分需求比较大,因此合理施肥十分重要。
玉米生长初期需氮肥和磷钾肥,一般可用尿素与磷钾复混肥全量施入根区中。
在玉米成长阶段也需适量追施氮肥与磷钾肥。
当然,具体的配比要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和作物需求进行调整。
6.适时浇水玉米生长期需水比较多,在干旱地区要注意适时浇水。
播种后约20天可1次灌浆,至丝长期每5~6天施一次浅灌,留心保持土壤湿度。
7.控制病虫害病虫害防治是玉米栽培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生长过程中,每7~10天左右喷一次病虫害防治剂。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过量使用农药,避免对玉米生长产生影响。
8.及时自然成熟玉米的自然成熟十分重要,需要认真观察及时进行收获。
自然成熟后的玉米籽粒饱满,营养成分丰富,而自然成熟前损失的养分和玉米籽粒质量都会有所降低。
以上就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的简单介绍。
针对不同的环境和土壤,还需要根据玉米生长期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合理安排管理,以达到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玉M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一、播种技术1、因地制宜,选用高产品种:麦垄套种的玉M品种以滑丰9号为主,搭配滑丰11号;铁茬抢种的玉M品种、浚单20为主,搭配浚单18 、郑单958 等。
2、适期播种,合理密植:以滑丰9号为主的大穗半竖叶型中晚熟品种适宜播期在5月25日左右(麦收前7—10天),每亩3000—3500株;以浚单20为主的竖叶型早熟品种适宜播期为6月1—10日(麦收前或铁茬抢种),每亩4500—5000株。
二、苗期生产技术1、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在苗期重点防治蓟马、蚜虫、麦秆蝇、灯蛾、灰飞虱、红蜘蛛等害虫。
方法是麦收后随即用40%氧化乐果或高氯1000倍液喷雾;消灭杂草,可用乙阿合剂等玉M田特效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
方法是在玉M播后苗前,每亩用乙阿合剂200—250毫升,兑水40—50公斤土表喷雾或出苗后玉M2—4叶期,杂草5叶期前均匀喷雾,灌溉后喷施效果更好,要做到不重喷,不漏喷。
2、及时间、定苗:玉M4—5叶期,一次间、定苗。
拔除遭受病虫危害的弱小苗,留足壮苗,保持植株整齐一致,降低空杆率。
定苗时根据品种的密度要求,对缺苗或种植密度不够的地块可在缺苗两旁留双株匀苗或隔株一穴定双株匀苗;确保紧凑型中大穗品种亩留苗4500—5000株,平展叶型大穗品种亩留苗3000—3500株。
3、适时适量麦秸麦糠覆盖:在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亩用100—150公斤麦秸或麦糠覆盖,以达到保水、调温和控制杂草的目的。
4、施好苗肥(攻杆肥):亩产600公斤以上的玉M田块需增施磷钾肥。
玉M5—7叶期,结合中耕和浇水一次性施入磷肥25—30公斤、钾肥10公斤、尿素8公斤或沃力”牌玉M专用配方肥25公斤。
对麦秸麦糠覆盖的玉M田,需亩增施碳铵7.5—15公斤、过磷酸钙10—20公斤。
三、穗期生产技术1、科学运筹肥水:一般在大喇叭口期亩埋施碳铵70公斤或尿素25公斤。
施肥后根据墒情及时浇水。
2、病虫害综合防治:在玉M中后期以防治玉M螟、棉铃虫、红蜘蛛、蚜虫为主。
玉米杂交种新品种丰康666简介及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球也占据重要地位。
为了
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和农民的经济利益,不断推出新的高产优质的玉米杂交种,随
着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科研机构相继推出了许多玉米
杂交品种。
其中,丰康666就是一种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育成的新品种,通过
多年的研究和试验,丰康666已经成为了一种具有优良性状的高产品种。
丰康666具有以下特点:
1. 株高适中,生长势强,株型优美,耐旱抗病性强,叶片青翠有光泽;
2. 穗长达20厘米以上,结实饱满,穗外叶牢不易掉落,穗内叶卷曲不脱空;
3. 种籽大而饱满,颜色为鲜黄色,个体性状比较稳定,品质好,香甜可口;
4. 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广泛的适应性,一般情况下,收获期为105-110天,亩产量可达到1200-1350公斤。
为了实现高产高效的栽培效果,建议采用以下技术:
1. 土地选择: 选择肥沃、排水良好、体质疏松的土壤作为栽培基地;
2. 配肥施肥: 根据土地肥力情况和作物的生长需求,科学合理的选择肥料,采用适
量的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肥;
3. 播种: 根据播种时间和气候条件,选择优良的播种机进行播种,每亩播种粒数一
般为5-6千克;
4. 管理: 在生长过程中,进行浇水、施肥、松土、中耕、防病虫害等管理工作,保
持良好的生长环境;
5. 调控: 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和气候条件等,适当的进行调控工作,如套种、剪顶、分蘖等。
通过以上的栽培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丰康666的生产力和优质性,实现高产高效的
效果,为保证农民的经济收益和市场供应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玉米高产攻关栽培技术总结
玉米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农业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的攻关研究,总结出了一些科学的栽培技术。
下面就是玉米高产攻关栽培技术的总结:
1. 种子选优:优质种子是高产高效的基础。
在种子选用方面,应选用优质、早熟、抗逆性强的品种。
2. 土壤改良:做好土壤的改良和处理工作,如施入有机肥、绿肥、磷、钾等营养元素。
3. 合理施肥:科学施肥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措施。
要根据土壤状况、气候条件和作物需要进行适当地施肥。
4. 适当密植:密植是玉米高产的关键之一。
但要注意控制株间距离,以控制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5.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玉米高产的主要障碍。
要根据不同病虫害的特点,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如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
6. 种植时间:在不同地区,种植时间也有所不同。
要选择适当的时间,避免遭受自然灾害和气候极端事件的影响。
7. 耕作管理:要采取科学的耕作管理措施,如及时翻耕、松土、浇水、排水等措施,以保证玉米的良好生长和发育。
总之,根据地区、气候和作物特点,选择合适的种植技术和栽培措施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
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为了提高玉米的生产效率,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育种选优、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一、育种选优1. 优良品种选择优良品种选择是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基础。
在选材时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
同时,要注重抗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
2. 杂交优势利用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杂交优势的利用能够显著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在育种选材时应优先选择适宜进行杂交选育的亲本。
3. 品种繁育为了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耕作制度下的需求,可以通过品种繁育方式培育适宜当地栽培的新品种。
这需要对种质资源进行收集和保藏,并进行不同品种的杂交育种。
二、田间管理1. 合理施肥在施肥时应根据不同肥料和不同阶段土壤营养水平的变化,科学施肥。
一般应先施氮肥,再施磷肥和钾肥,控制氮素的供给量,以避免过量氮肥导致玉米选优过度或老化死亡。
2. 良好的灌溉管理适度的灌溉对玉米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因此,必须确定合理的灌溉量,确保土壤含水率在20%至50%之间,避免玉米生长受限制。
另外,在干旱地区可以采用水分渗透式灌溉、喷灌等科学的灌溉方式。
3. 种植密度控制玉米增产的关键之一是种植密度的控制。
密度太大会导致玉米对土壤的营养和水分的过度利用,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
因此,在种植时应根据岗位和肥力的c原则逐层逐渐递加。
三、病虫害防治1. 适时测定病虫害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测病虫害发生情况。
一方面,可以根据检测结果选择相应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另一方面,可以提前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2. 合理选用农药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农药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需要注意合理选用农药和正确施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污染和危害。
同时,应根据具体的气息和土壤环境、农药毒性等因素确定农药类型和使用情况。
3.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防治玉米病虫害的另一种有效方法。
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的主食之一,还是饲料和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
玉米的产量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的丰收,而高产栽培技术是实现更高产量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希望对农户和农业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良种选配良种选配是玉米高产栽培的第一步,只有选用优质种子,才能种植出优质的作物。
在选种时应首先确保种子的良好品质,密度均匀,杂质少,发芽率高。
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选择合适的玉米品种,确保品种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还要注意选择产量高、抗病虫害的优质种子,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二、土壤准备玉米对土壤的要求较高,为了获得高产量,需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要进行土壤测试,了解土壤的肥力状况和酸碱度,合理施用化肥。
要进行耕地整理,犁地深度要适中,犁耕后要进行平整,保持土壤的蓄水性和透气性。
在播种前要进行深翻,将土壤中的秸秆和杂草清除干净,确保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三、合理施肥玉米是一种耗肥作物,为了获得高产量,需要合理施肥。
一般而言,玉米播种前要进行基础施肥,用足够的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土壤的肥力。
在生长期间,要进行追肥,根据玉米的生长状况和土壤的肥力状态,适时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以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
四、适时灌溉灌溉是保证玉米生长的关键环节,适时的灌溉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
一般而言,玉米的生长期需求水量较大,如果缺水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在干旱地区要加强灌溉管理,确保玉米的生长需水,并且要避免过度灌溉,以免导致玉米生长不良。
五、密植栽培对于玉米密植栽培是一种有效的高产栽培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玉米的产量。
一般而言,密植栽培可以使植株之间的竞争加剧,从而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增加地上部分的叶面积,提高光能的利用效率,增加产量。
但需要注意的是,密植栽培要适度,过密容易导致植株之间的竞争过于激烈,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玉米超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方案(原创)高级农艺师庞喜武玉米垧产3.3万斤超高产栽培技术,在我县已试种三年,经过三年四个点次的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区平均公顷产量11712.8公斤,比邻近普通对照玉米的垧产7973.5公斤多产3739.3公斤,平均增产34.4%。
去掉各种费用,每公顷比对照纯收入平均增加2760.5元。
栽培技术要点如下:一、选地选茬,整地改垅要选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的砂壤土地块为好。
茬口以豆茬为最好,其次玉米、土豆茬均可。
因种植比例是4:4,因此要将原66厘米的小垅改成132厘米的大垅,在大垅上播种双行。
大垅可提高保水蓄水能力60%,根系生长和吸收面积可扩大60%。
改垅的时期和方法:最好是秋季改好垅,如来不及,在早春将秋翻地顶浆耢平后直接起成132厘米大垅(要注意2大垅4小垅),如是原茬可在春季土壤化冻8-10厘米时,将根茬用破茬机打碎清除,然后起成132厘米大垅,与大豆间作为4小垅比2大垅。
二、选好品种,超常密植品种是超高产攻关成功与否的关键,一定要选择品种增产潜力在1.5万公斤以上的品种。
要选适合密植、叶片上举、株型收敛的品种,生育日数120天以内,需有效积温2500℃左右的品种。
我县应选龙单38号、鑫鑫1号玉米品种为好。
超常密植是超高产攻关的主要措施之一,只有保证密度,才能保证产量的实现,一般垧保苗要达到7.5万株,即132厘米大垅上播种双行,行距45厘米,株距20厘米。
玉米超高产栽培对播种质量要求高,一定要100%达到计划保苗株数,间苗后100%是一类苗。
为保证收获株数,一是要保墒整地,适时早播,复土深浅一致,全部播在湿乎土上,力争做到一次播种保全苗。
如遇春旱要座水种或播后喷灌,保证出齐苗。
二是要购买发芽率高、质量好的种子,要分级选种,筛除小粒,分级精量点播。
三是要加大20-30%的播种量,根据种子粒大小而定,垧播量一般30-32.5公斤。
出苗后要疏苗、定苗,保证要求的密度。
三、增施肥料,合理配方由于超高产栽培产量比常规种法产量增加50%以上,因此施肥量也要相应增加,增加多少要根据地块的土壤肥力、品种增产潜力、种植方式、产量目标等因素确定。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要点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大量出口的农产品之一。
高产农业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国家对外贸易具有重要的意义。
玉米的高产种植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和管理,本篇文章将介绍玉米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一、土壤准备1.深翻整地:玉米的根系深达60厘米,种植前需要进行深翻整地,以促进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
2.施肥:在深翻整地后,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如畜禽粪肥等;另外还需施加适量的化肥,如复合肥、纯氮肥等,以提高土壤肥力。
3.改良土壤:玉米生长需要能够保持水分而不积水的土壤,将不适宜种植玉米的土壤改良为排水性更好的土壤,以减小受灾因素,提高产量。
二、品种选择在选择品种时,应该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品种。
在中国,玉米品种众多,根据其生长方式和品质特点可以分为中熟和晚熟两个品种。
根据不同的生长期和生长速度,还可进一步分为优质玉米、甜玉米、塑料玉米、青贮玉米等多个品种。
三、适应气候条件的种植技术1.适应高温干旱气候玉米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作物,可以在高温干旱的条件下生长。
在夏季高温时,要防止玉米叶片干枯、直接受到阳光曝晒,可以在栽培地上安装半透明的塑料膜,对其进行遮荫。
此外,还要对玉米进行浇水和施肥,使其保持足够的水分和养分。
2.适应冷凉潮湿气候在冷凉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玉米受到病害的威胁较大。
可以通过栽培适合当地气候的玉米品种,并加强排水,增强土壤通透性,及时进行病害防治等手段,以提高产量。
四、高产管理技术1.密植玉米是一种可以进行密植的作物,密植不仅能增加作物产量,还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使作物生长更加健康茁壮。
2.适时施肥玉米生长期比较长,需要充足的养分来维持生长发育。
一般情况下,在玉米生长初期要进行施氮肥、磷肥,促进根系和茎叶生长;生长中期要进行施氮磷钾肥料,增加叶绿素的含量,保证光合作用;成熟期后要用适量的磷钾肥料,提高玉米籽粒的质量和产量。
3.隔行喷药玉米害虫比较多,对种植面积大的田地不仅会影响作物产量,还会传播疾病。
高产玉米的种植方法高产玉米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高产作物之一,具有生长速度快、易栽培、适应性强、食用价值高等优点。
但要想达到高产的目的,种植环境、饲料、施肥、灌溉等因素要正确掌握,下面介绍10条关于高产玉米的种植方法和详细描述。
一、选择合适的品种选择合适的玉米品种是保证高产的第一步,不同的玉米品种具有不同的生长周期、适应能力、抗性等特点,根据生态环境、土壤性质、种植面积等综合因素选择合适的品种,才可以保证后期的生长和产量。
二、科学施肥玉米生长过程中需要合理的养分供应,施肥要科学合理,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
在种子萌芽前期,应追施1次复合肥,萌芽后及时施入化肥,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进行不同的施肥和用肥方式,如:花棒期施用含磷化合肥、结穗期施用氮磷钾肥等。
三、合理搭配菌肥玉米生长过程中,可以适量添加一些微生物制剂,如:秸秆菌、固氮菌、有机肥等。
这些菌肥可以促进土壤肥力的改善,增强植物免疫力,提高玉米产量。
四、及时除草除草对玉米的生长发育、产量影响很大,生长过程中要及时除草,保证耕地整齐、无杂草、水分供给充足,提高空气和阳光的透过率,有效抵御多种病虫害。
五、适宜的密度玉米的种植密度主要以株距、行距和施肥量来调节,应根据土地质地、肥力水平、生态环境、玉米品种等因素进行适量调整。
如果种植密度太小,会导致玉米生长得太高,降低光合作用效率,减少产量;如果密度过大,植株竞争加剧,营养不足,导致单株产量下降。
六、注意间休作物将种植的玉米与其他的农作物进行间休,有利于土壤的改良和病虫害的控制,同时可以有效减轻种植面积对土壤的压力,为玉米的长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和充足的养分供应。
七、合理灌溉玉米生长过程中的灌溉主要分为喷灌、滴灌等方式,应根据土壤根系状况、气候、太阳辐射、土壤状态等综合因素作出调整,平衡土壤的水分含量,使根系得到足够的水分和养分,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玉米的干物质和果实质量。
八、正确病虫害防治玉米生长过程中可能会遭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如蚜虫、侧柏树螟、尺蠖、绿色券等,需要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采用物理、生物手段等,加强预防措施,做好防治工作。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它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位于全国前列。
为了追求高产、高效、高质的种植目标,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日益受到种植者的重视。
下面将根据实践经验,针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讲解。
一、品种的选择品种的选择是玉米高产的基础。
通常要求品种具有高产性、抗病性、适应性强、品质好等特点。
此外,还要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土地资源、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
二、土壤的准备良好的土壤是高产的基础。
玉米生长需要土壤的养分和水分,因此在播种前要做好土壤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进行土壤松土,使土壤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渗透性;其次要施肥,选择适量的有机肥和化肥,尤其是钾肥和磷肥的追施,有利于促进玉米的生长和发育;最后要做好地膜覆盖工作,减少水分的蒸发,保持土壤湿润。
三、科学的播种播种是玉米高产的关键之一。
要选择适宜的播期和密度,一般在晴天施肥后2~3天进行播种。
建议采用直播法,株距要适当,一般不超过25cm,行距为60~75cm,营养土层厚度保持在5cm左右。
四、及时的灌溉玉米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且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
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要进行不同的灌溉管理。
在生长初期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干旱;在抽雄期至孕穗期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和加强灌溉,以满足玉米茁壮生长所需的水分;在灌浆期要适当降低水分供应,以加强籽粒的营养积累,提高玉米的品质。
五、精细的管理精细的管理是玉米高产的关键之一。
在生长过程中要及时进行松土、追肥、除草等管理,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
此外还要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病虫害的发生,减少玉米生长的损失。
六、科学的收获收获是玉米高产栽培的最终目的。
要在玉米籽粒干燥熟透后进行收获,避免因过早或过晚收获而导致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降低。
此外,在收获期间还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造成玉米收获损失。
以上就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几点讲解。
希望能对广大种植者提供帮助,实现高产、高效、高质的玉米种植目标。
玉米高产栽培田间管理技术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有着广泛的种植面积和丰富的品种资源。
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田间管理技术非常关键。
以下是玉米高产栽培田间管理技术的介绍:一、选地种植1.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玉米喜欢土壤肥沃、松软,富含有机质。
若土壤过于粘土质或过于砂土质,则对植株生长不利,对产量有一定的影响。
2.选择明确的种植密度:种植密度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通常以每亩种植40,000-60,000株为宜。
3.选择适宜的时间:玉米适宜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之间种植,一般在地温达到15-16℃时进行种植。
二、施肥管理1.基肥:玉米种植前应提前施肥,整地时将肥料深度掺入土壤中。
可以使用钙镁磷肥、复合肥和马粪等高含有机体肥料,以满足玉米生长的营养需求。
2.追肥:根据玉米生长状况和需求进行追肥,追肥应控制在玉米成熟前完成,避免过度施肥造成浪费。
3.晒场灰肥:在玉米成熟后。
可以在玉米田间撒上一层晒场灰,起到保水、保肥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增加土壤改良物质的含量。
三、病虫害防治1.玉米赤霉病:可选用多种方法,如浸种法、作物轮作、喷洒药剂等方法进行防治。
2.玉米螟:采用生草带虫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治,经济阈值是每株2只。
3.玉米蚜虫:可选用使用浓度适宜的农药进行喷洒等方法进行防治,建议采用生态防治方法为主。
四、田间管理1.及时浇水:玉米是一个喜水作物,在生长初期,应适当增减灌水次数,防止土壤过于干燥。
2.及时清除杂草:杂草会对玉米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应及时放牛、锄草。
3.及时松土:及时进行松土可以增加土壤透气性,增加土壤肥力。
综上所述,玉米高产栽培田间管理技术包括选地、施肥、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
只有针对不同情况进行综合性施策,才能保证玉米高产。
玉米高产种植新方法在现代农业中,玉米作为一种主要粮食作物,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想要实现高产、高质、高效的种植,需要农民不断探索新方法。
以下是关于玉米高产种植的10条新方法:1.科学地选择种子种植成功的第一步就是选取优质、适种的种子。
要选择对气候、土壤和土地类型适应能力强的品种。
一般来说,所有果粒饱满、颜色鲜亮、无虫害和霉变的种子都是优质种子。
2.进行合理施肥玉米的高产离不开合理施肥。
在播种前应该先施基肥,选用有机肥或复合肥,让土壤营养均衡,并保证能够为玉米提供足够的营养。
应根据不同的阶段配合追肥方案,提高吸收效率。
3.合理田间管理田间杂草丛生会夺去玉米的营养和水分,影响生长发育。
及时进行除草,保持畦面洁净,同时修剪削弱的叶片和茎,让植株有更好的生长空间。
4.适时进行灌溉玉米喜水,但也需要适量的水分。
合理的灌溉能够确保土壤保持适宜的湿度,充分利用水分和肥料。
玉米生长周期中急需水的阶段为丝发育期和籽粒灌浆期,此时需要增加水量和灌溉次数。
5.注意病虫害防治玉米很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应当注重防治病虫害。
轮作、制定科学的药剂使用计划、及时发现病害适时防治等措施都是有效的防治措施。
6.选取适合的密度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和质量有直接影响。
如果密度过大,会使植株间不足光线和营养,构成互相竞争,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
选择合适的密度,则有助于优化植株生长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7.科学控制蔓延生长适当的控制蔓延生长,能够避免花和茎的挤压,影响籽粒的充实,避免杂交和纯度下降。
可以通过农艺措施或者生长调控剂来实现。
8.合理摘心去蘖摘心和去蘖是玉米种植中的重要环节。
对于摘心,应该根据植株生长情况进行干项或者幼项次,以得到适当的株高度和结实。
去蘖则可以促进茎与籽粒的强劲连接。
9.掌握正确的收割时间收获时间是影响玉米收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收割时间过早,可能造成严重的质量损失,而过晚则会造成品质衰退。
根据气候、品种、生长条件等综合因素,选择最佳的收获时间才能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
摘要本文阐述了甜糯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择优良品种、选地整地、适期播种与合理密植、间苗补苗、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控、人工辅助授粉及去雄、适时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甜糯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湖南常德中图分类号S511.048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22)07-0017-03DOI :10.3969/j.issn.1007-5739.2022.07.006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常德市甜糯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赵正林1官志刚2邓正春1*吴仁明1江克平1(1常德市农学会,湖南常德415000;2湖南鼎翔源农牧有限公司,湖南桃源415701)甜糯玉米是用甜玉米和糯玉米配组育成的新良种,与普通玉米相比,甜糯玉米口感更加香甜糯软,营养更加丰富全面,富含胡萝卜素、植物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维生素等物质。
胡萝卜素中的天然维生素可以有效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同时对皮肤也具有一定的保养功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甜糯玉米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其种植效益较普通玉米高约3倍,效益非常可观,受到广大种植户特别是城郊接合部种植户的青睐。
近几年,常德市各县(市、区)均种植甜糯玉米,一般产值为5万~6万元/hm 2。
因此,种植甜糯玉米是绿化乡村、增加农民收入、振兴乡村经济的有效途径。
为大力推广种植甜糯玉米、美化农村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现将甜糯玉米优质高产综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供种植户参考。
1选择优良品种甜糯玉米品种不同,生育期有差异,口感、品质也有差异,在选择品种时先要对种植地的生态气候条件进行全面调研,针对不同的土壤、不同的地形、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市场需求及不同的生产订单,选择经过国家审定或经引种示范适宜当地种植、品质优良、产量较高、综合性状好、生育期适中、植株整齐一致、果穗大小均匀、颗粒饱满的品种。
可选择密甜糯1号、京科糯2000、郑黄糯2号、金糯628、中农大甜413等品种。
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玉米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玉米的种植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而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指在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的实现玉米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
本文将从土壤改良、种植技术、植保技术等方面介绍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一、土壤改良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而玉米对土壤要求较高。
在栽培玉米之前,土壤的改良非常重要。
首先是进行土壤酸碱度的调节。
通常来说,玉米适宜生长在PH值为6.0-7.0的土壤中,因此需要对酸性土壤进行石灰化处理;对于碱性土壤则需要进行酸化处理。
其次是有机质的增加。
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改善土壤质地,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提高土壤通透性和保水性。
加入适当的有机肥料,如秸秆、腐熟的粪肥等,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玉米生长发育。
最后是土壤的养分供给。
玉米生长需要大量的养分,特别是氮、磷、钾等元素。
在土壤改良的需要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补充土壤中缺乏的养分,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
二、种植技术种植技术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
在选址上,要选择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种植;在播种上,要做到精准播种。
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和玉米品种的特性,科学制定播种密度和行距,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保证玉米植株的生长发育。
在施肥上,要根据地块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用化肥和有机肥,保证玉米生长所需的养分。
在管理上,要进行田间管理。
及时除草、病虫害防治、灌溉等工作,保证玉米生长的良好环境。
在收获时也要选择适当的收获期。
根据玉米品种的特性和生长情况,选择最佳的收获时机,确保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三、植保技术植保技术是保障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的重要环节。
首先是病虫害防治。
玉米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威胁,如玉米小斑病、玉米赤霉病、玉米螟等。
在玉米生长期间,要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湖南玉米种植时间和方法和过程
湖南地区玉米的种植时间和方法一般如下:
时间:在湖南地区,适合种植玉米的时间一般在3月中旬到4月初之间。
这个时候,气温逐渐升高,土壤逐渐升温,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如果种植时间过晚,可能会影响产量和品质。
方法:
(1)选择品种:在湖南地区种植玉米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品种。
常见的品种有早熟玉米、中熟玉米和晚熟玉米等。
(2)准备土壤:在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处理,以保证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可施用有机肥或化肥,同时进行犁地、耙地等处理。
(3)播种:将玉米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壤上,并用耙子或铁齿耙轻轻覆盖,使种子和土壤接触紧密。
一般将种子撒在每亩地上2-3公斤。
(4)管理: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及时浇水、施肥、除草、松土等管理工作,以保证植株的生长和产量。
过程:
(1)发芽生长期:从播种到出苗,需要保持土壤湿度和适宜的温度,为植物的正常生长提供保障。
(2)生长发育期:从出苗到抽穗,需要保证植物的充足光照、水分和营养,促进植物的茁壮生长和发育。
(3)成熟收获期:在玉米成熟后,可以进行收获和加工处理,使其成为商品粮食。
以上是湖南地区玉米种植的一般时间和方法,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进行调整和适当改变。
玉米高产栽培栽培技术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被广泛用于饲料和工业制品,因此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一直是粮食生产的关键问题之一。
下面将详细介绍玉米高产栽培的一些技术,希望对农民朋友们有所帮助。
一、土壤肥力管理土壤肥力是玉米高产栽培的关键因素,除了基本的肥料施用之外,还需要注意土壤管理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控制田间杂草的生长,避免竞争玉米造成肥料和水分的浪费。
其次要注意土壤通气性和保水能力,措施可以包括耕作、覆盖、种植轮作等。
二、优良品种的选择玉米高产栽培需要选择适用的玉米品种,通常情况下,优良的种子品质和高产的玉米品种是密不可分的。
在选择种子时,要结合本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选择,避免盲目追求高产而忽略了适应性和抗病性的问题。
三、适当的间距种植恰当的间距种植可以提高每单位面积的产量,同时还有利于玉米的通风和光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在选择种植间距时,需要考虑土壤肥力、气候、水分等因素的影响。
四、密度控制合理的玉米密度可以提高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的产量,但是过于密集的栽培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优质品种的密度一般控制在55000-65000株/亩,而普通品种则在75000-90000株/亩之间。
五、水分管理水分管理是玉米生长中的难点之一,需要协调好土壤水分和气候水分的配合。
应该对土壤进行湿度和温度的监控,保持土壤的适度湿润,并且结合喷灌、滴灌等灌溉方式,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六、合理的施肥方案玉米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合理的施肥方案可以提高单株和总产量,同时还能够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在施肥之前,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检测,以确保施肥方案的正确性。
七、病虫害防治玉米生长中常见的病虫害有玉米螟、玉米象、锈病等,这些害虫和病菌都会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和发育,甚至会造成死亡。
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可以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多个方面。
在玉米的高产栽培中,除上述技术之外,还需要注意管理和收获的细节,比如及时除草、及时除虫、及时收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