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法(双语)第九章 国际金融法律制度
- 格式:pptx
- 大小:212.53 KB
- 文档页数:16
第九章金融法律制度一、金融与金融法概述:1金融与金融市场及社会控制:(1)金融概念:是货币资金融通的简称,具体是指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中心的信用活动以及在信用基础上组织起来的货币流通,主要包括货币发行、很行、票据、证券、保险、基金、信托、外汇与金银管理活动等内容。
它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2)金融市场概念:指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总和。
它可以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
(3)金融市场的社会控制:对社会金融活动规范指引和对金融关系的有效调整,也必然要借助于以社会规范为中心的社会控制的各种手段。
法律调整是社会控制体系中最具权威性的控制手段。
2、金融法的概念:指调整货币流通和社会信用活动中所发生的金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其调整对象是金融关系。
金融关系一般包括金融机构组织关系、金融业务关系和金融监管与调控关系。
3、金融法体系:(1 )金融机构组织法(2)金融调控法(3)金融监管法(4 )金融业务法:包括商业银行法、政策性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信托法、外汇法、票据法、证券投资基金法、金融衍生品法二、中央银行法律制度:1、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和职责范围:(1)法律地位:它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是政府的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储备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处于金融组织体系的核心地位(2)职责范围:(具体同教材第257面,要求理解记忆)2、人民币的发行和管理:(1 )人民币的法律地位:它是中国的法定货币。
(2)人民币的发行: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发行。
且发行坚持集中统一发行、计划发行、经济发行的原则,以保障正常的货币金融秩序。
(3)人民币的管理:法律赋予中国人民银行行使管理人民币的权力3、中国人民银行的业务范围:包括三个方面:作为政府的银行的业务、作为银行的银行的业务、对金融业检查监督的业务(具体见教材第259面,要求同学们理解记忆)三、货币政策及其目标选择:1概述:(1)货币政策概念: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所采取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
第四篇国际金融法律制度第十四章国际金融法概述一、国际金融法的概念国际金融法是调整国际金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是国际经济法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有关国际金融的国际法规范和国内法规范,公法规范和私法规范综合而形成的一个法群。
(一)国际金融法的调整对象——国际金融关系法的对象,是指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即法律规范所要确认,控制与导向的社会关系。
它是划分法律部门的基本依据。
每一个法律部门都有自己的调整对象,都调整着特定的社会关系。
国际金融法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的法律部门,即在于其调整的是国际金融关系。
(所谓国际金融关系,是指人们在国际金融交往和国际金融活动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
)其内涵:首先,国际金融关系是一种国际经济关系;其次,国际金融关系是以国际金融为特定内容的经济关系。
(国际金融是跨国间的货币资金的流动和融通的经济活动。
)要求学生课下自学以对国际金融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二)国际金融法的范围1.国际法规范和国内法规范的总和。
2.公法规范和私法规范的总和。
基本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国际金融的宏观管理机制及其运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2.具体涉及国际结算、国际货币汇兑、国际银行体系、国际货币市场、离岸金融市场和新型的金融衍生工具等方面的实践和惯例;3.由国际金融而衍生的国际资金借贷、国际证券融资、国际项目融资、国际金融担保和国际银团等国际融资的实务以及惯例;4.各国的金融法。
二、国际金融法的形成和发展(一)国际金融法的形成:17世纪至19世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阶段(二)国际金融法的发展1.第三世界的崛起,拓展了国际金融法的范围和内容。
2.国际金融合作的扩大与深化,促进了国际金融统一法的发展。
表现在:(1)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订(2)多边金融条约纷纷出台(3)国际金融惯例日趋成熟和完善3.国际金融组织的出现,使国际金融合作制度化4.国际金融创新的出现,推动了国际金融法的变革三、国际金融法的主体国际金融法的主体是指在国际金融事务中具有从事国际金融业务活动的行为能力和承担国际金融业务的义务的当事人。
国际经济法学(双语)FX212006——在线考试复习资料2021版一、单选题1.国际项目融资中,产品销售协议是由()订立的。
A.主办人与贷款人B.主办人与项目公司C.项目公司与贷款人D.项目公司与产品购买人答案:D2.不属于国际金融法上的资金融通方式是()。
A.国际贷款B.国际间接投资C.国际直接投资D.国际融资租赁答案:C3.关于国际投资法的调整对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际投资法的调整对象包括国际直接投资关系和国际间接投资关系B.国际间接投资主要是跨国购买股票、债券等C.国际直接投资不以取得东道国企业的控制权和经营权为模式D.国际直接投资法要调整政府之间的投资关系答案:B4.国际项目融资中,产品销售协议是由()订立的。
A.主办人与贷款人B.主办人与项目公司C.项目公司与贷款人D.项目公司与产品购买人答案:D5.关于BOT,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OT是建设-经营-转让B.BOT涉及一系列合同安排C.BOT的合同安排中最基础的是特许协议D.BOT是主要是私人之间的协议答案:D6.国际货币制度历史发展进程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金本位制度——牙买加体制B.牙买加体制—布雷顿森林体系—金本位制度C.金本位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制度D.金本位制度—牙买加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答案:C7.对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最高的国际公约是()。
A.《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B.《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C.《世界版权公约》D.《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答案:D8.属于银行信用的支付方式是()。
A.买方直接汇付B.托收C.信用证D.支票答案:C9.《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卖方承担义务最小的术语是()。
A.CIFB.CIPC.DDPD.EXW答案:D10.关于BOT,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OT是建设-经营-转让B.BOT涉及一系列合同安排C.BOT的合同安排中最基础的是特许协议D.BOT是主要是私人之间的协议答案:D11.《汉堡规则》规定的诉讼时效为()。
《国际货币金融法律制度》一、产生(一)产生背景20世纪,国际金融业更加发展。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了有44国参加的“联合与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合称《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起一个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称为布雷顿森林货币制度。
这是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国际法律调整的新时代。
1988年7月,国际清算银行巴塞尔委员会成员国签署了《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协议,简称巴塞尔协议。
目的是在联合国体系之外的国际金融领域建立“巴塞尔体制”。
巴塞尔协议是将民间跨国货币资金融通纳入国际法律秩序之始。
国家与国家之间会发生各种经济关系,往往涉及到货币资金通融,涉及到不同的货币,国际金融研究的是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之间的货币关系。
当今的国际社会,没有一个凌驾于所有权力之上的立法机构,故,国际金融关系要用国际条约与国际惯例调节与约束国家之间的关系。
(二)国际经济法概念国际金融法是国际经济法的一个分支。
国际金融法调整的对象是国际金融关系。
国际金金融关系是指:人们在国际金融交往与国际金融活动中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三)国际经济法渊源1、国际条约国际条约是创设、确认、变更国际金融法之原则、规则、制度的基本规范形式。
国际条约对于缔约国有约束力。
国际条约可以分为:全球性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区域性的:《亚洲开发银行协定》、《泛美开发银行协定》。
2、国际惯例国际惯例是选择性,或者任意性规定。
国际商会《统一托收规则》;《合同担保统一规则》;《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世界银行《贷款协定和担保协定通则》3、国际国内金融法规发达国家的国内法有较大影响。
国际金融中心所在国的国内法影响更大。
比如:英国的公司法。
美国的证券法,证券交易法。
日本的证券交易法。
(四)证券兑换和汇率制度涉外货币制度主要研究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关系、汇率问题。
法律知识:国际金融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则国际金融法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法律体系,这个体系规定了金融交易、国家货币政策以及金融机构间的关系。
这个体系的目的是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实现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通过实行一系列基本原则和规则来达成这些目标。
一个基本原则是合同自主原则。
根据这个原则,金融合同是双方意愿的结果,只有当双方都同意,它们才能成为有效的协议。
这个原则保护了商业自主权,同时也强调了合同约定的重要性。
此外,合同自主原则还规定了合同的履行过程中的义务和责任,这有利于保护交易双方的利益。
另一个基本原则是合规原则。
根据这个原则,金融机构必须遵守所有适用的法律和法规,并采取措施确保合规的实施。
这个原则的目标是防止违规行为和不道德的商业行为,以此来保护金融市场的公正和透明性。
除此以外,还有资本充足的原则。
这个原则指的是银行应该拥有足够足够的资本来应对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银行举行额外的资金。
这个原则保证了金融机构在出现损失的情况下能够继续经营,从而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在国际金融法下的另一个重要规则是反洗钱和反恐融资规则。
这些规则要求金融机构积极识别客户、交易和行为中存在的洗钱、资助恐怖分子等活动的风险,并在必要时向当地监管机构报告这些情况。
这些规则是维护世界各地金融系统的有效性和公正性的重要步骤。
最后,国际金融法还要求金融机构采取透明度措施。
这个原则要求金融机构在其财务报告中公开数量庞大的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许多公司决策、财务政策、风险评估、成本结构和资本结构的细节。
这个原则的目的是让公众更好地了解金融机构的运作和公司的决策,促进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总的来说,国际金融法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其基本原则和规则必须遵守,才能保持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这些法规的实施可以确保维持金融市场的公正和透明,促进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国际金融法》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中/英文):国际金融法/International Financial Law3、学时/学分:54/34、先修课程:民商法、国际经济法5、面向对象:法学专业6、开课院(系)、教研室:法学院国际法研究所7、教材、教学参考书:教材:自编《国际金融法(双语)》讲义参考书:董世忠主编:《国际金融法》,法律出版社,最新版二、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属于法学课程中的专业课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了解国际融资法的理论和对国际融资法律实务的处理能力,《国际金融法》(双语)为54学时/3学分。
国际金融法作为一门国际经济法领域的专业课程,在企业进行跨国融资、海外发行证券、引进和利用外资、对外资银行监管、进行资产证券化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趋势的发展,金融法律问题已经成为规避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问题。
因此,学习和掌握国际金融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于将来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企业融资、财务会计、营销等工作的本科毕业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深刻地理解国际金融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掌握有关的文件处理方法及技巧,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处理能力和科研能力,掌握国际金融法在国际金融融资等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国际金融法/International Financial Law(双语)》由导言和10个章组成(数字表示供参考的相应的学时数)Introduction(2):介绍国际金融法学科的发展新趋势、相关学者、相关参考文献CH 1(6):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Loan Agreement要求:掌握国际商业贷款合同的特点,尤其是对共条款的深入理解和融会贯通;能力利用合同法专业知识,阅读和理解英文本的国际商业贷款合同文本;理解并掌握国际商业贷款的法律实务操作技巧与要领。
〔附件1〕《国际金融法》双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国际金融法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Financial Law学分/学时:2/36适用专业:法学专业先修课程:民法开课单位:法学院一、课程性质:此课程是针对法学专业本科的专业课程。
二、教学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国际金融法的最新发展动态,熟悉国际融资的基本模式和主要法律文件,掌握英文版本的国际融资合同基本条款的内容,能够从容应对拟在外国律师事务所和跨国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就业时所需要的专业英文技能和知识,并为本科生毕业后的涉外职业生涯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Introduction(包括国际金融法学科的发展新趋势、相关学者、相关参考文献)-2课时Ch 1:Monetary System and Foreign Exchange: monetary system, foreign exchang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foreign exchange control (包括国际货币与外汇法的基本原理,汇率、外汇交易、外汇市场,外汇管制等法律制度)-4课时CH 2: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Loan Agreement: terms and conditions (包括国际商业贷款合同和国际商业贷款的法律实务操作技巧与要领)-4课时CH 3:Project Finance: recourse, participants, risks(涉及项目融资的法律架构、贷款的不可追索性、项目融资的不同参与者的法律地位,了解项目融资的各种风险)-4课时CH 4:Multi-lender loan, multi-lender contracts, syndicated loan , agent bank, loan participation (包括直接式和间接式银团贷款的差异性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代理行;各方当事人在银团贷款中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银团贷款的法律文件及其特点)-4课时Ch 5:Securities law and IPO: overseas securities market and law, penny stock and NSDZQ, overseas IPO (包括跨国证券法律制度、我国企业到境外资本市场发行证券所包括的基本法律问题和注意事项)-4课时Ch 6:Letter of credit: kinds of l/c, examination of L/C, negotiation, softclauses (包括信用证的法律与实务要点,信用证软条款的特殊性及其法律性质,对信用证欺诈进行防范的各种法律技巧)-4课时CH 7:Asset Securitization: why securitization, structure of securitization, SPV, Case study: COSCO (包括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和法律特征,进行证券化的资产种类、资产证券化所包括的法律问题;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和所遇到的障碍等)-4课时Ch 8: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ecurity: guarantee, mortgage, pledge, independent guarantee (包括国际融资中的担保,保证、抵押、质押等不同法律特点和和法律效力,国际融资银行担保、备用信用证、安慰信的法律特点和适用情况)-4课时Review:总复习-2课时四、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自学、团组大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