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AT卫星地面站电磁环境测试详解
- 格式:pdf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4
VSAT建站中常遇到的几个问题VSAT(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是一种近十年来兴起的卫星通信应用技术,它具有投资少、组网灵活、设备体积小、安装容易等特点,可以直接安装到用户,广泛应用于卫星寻呼、金融系统、证券业、企业专网等领域,为之提供数据、语音、图象和多媒体综合业务.在卫星通信向灵活性、小型化方向发展的今天,VSAT卫星通信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安装VSAT设备不是很难,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经常被忽视,使安装过程不顺利。
选址和电磁环境测量在大多数情况下VSAT站天线直接安装在用户的楼房房顶,城市的电磁环境比较复杂,很容易受到如地面微波等无线电信号的影响。
如果对电磁环境测量的工作不细致,测量的时间短,记录的密度不够,就会遗漏干扰。
例:建某VSAT小站过程中,中午进行的电磁环境测量,无线电干扰和电磁干扰都在允许范围内,于是进行设备的安装工作。
第二天上午,设备安装完成,开始调试,在找星的过程中发现不明干扰,经一整天的环境电测,此干扰只有在上午出现。
由于VSAT天线的指向和楼顶环境所限制,不能采取屏蔽的方法来解决,只好拆下天线另选它址。
此例可见建站前期的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接地接地工作看似简单,通常认为将设备的火线、零线、保护地相应地接到UPS的输出端就可以了,而忽视零线和保护地之间的电压,系统要求零地电压必须小于2Vac,否则很易击坏精密的通信设备,特别是高频头。
解决零地电压过大(大于2V)的问题分以下两种情况处理:一.为了减少重复投资,VSAT设备通常同其他设备共使用一台三相UPS供电,如图1。
由于A、B两相使用的是其他设备,三相不平衡的情况很容易发生,I大,接地线长且截面积细,线路上的压降大,致使零线G 点电压对地大于2V。
解决的方法在零线G点就近重复接地(如虚线所示)。
二.同其它电气设备共用接地线也是造成零地电压高的主要原因,如图2如第一种情况所述,接地线上的压降大造成零线电位提高。
电磁环境测试本实例是在机场预设站址,判断是否适合建盲降系统。
盲降系统(仪表着陆系统):由机载航向、下滑、指点信标接收机和地面航向、下滑、指点信标发射机组成,它为飞机提供航向道、下滑道和距跑道着陆端的距离信息,用于复杂气象条件下,按仪表指示引导飞机进场着陆。
一、时间:连续24小时的测试二、地点:实地确定(测试)三、人物:省站监测人员四、流程如下:(一)测试前的数据准备工作工作:1、预定工作参数:包括待测频段、频率间隔以及调制方式。
如:2、测试标准:参照有关国标文件及gb/t14431-93《无线电业务建议的信号/阻碍维护比和最轻需用场强》得有关信号强度值。
计算公式:最大允许干扰场强=最低信号场强(db)-对干扰的保护率如:机场中的航向信标台:3、测试仪器标准:参照gb6113-85《电磁干扰测量仪》,标明采用仪器的主要指标(场强测量误差:±3db,输入阻抗:50欧姆)。
4、测试点的地理参数:包括台址的经度(东经)、纬度(北纬)以及海拔高度。
测试地点地理坐标(二)测试系统:1、测试系统所须要仪表:例如接收机、天线、馈线2、根据仪表的测试范围进行相应的参数设置,同时记录系数,以待计算使用。
(三)场强计算:公式:场强e=vi+k+lc参数含义:vi是接收机射频输入口端电压,k是天线系数,lc是电缆损耗(四)测试结果分析:检测到的频点的占用度情况,以(%)记录,并给出相应频段范围内的三维瀑布图。
(五)结论:即为经过实地核实数据之后,得出电磁环境的评价。
该初选站址,电磁环境都较好。
每个频段都存有满足用户国标gb6346-86《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电磁环境建议》和gb/t14431-93《无线电业务建议的信号/阻碍维护比和最轻需用场强》建议的频段,适宜建好盲降系统。
但是在指配频率时,应当躲避已挤占的频率108~117.975mhz航向信标频段频率占用度mhz%108.275000095.79328.6mhz~335.4mhz大幅下滑信标台频段均未挤占电磁环境兼容测试的流程框架必须测试一个地方的电磁环境,必须介绍该地方预设站址的目的。
图1民航台站测试原理对民航台站的电磁环境干扰评估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括调频广播的干扰、工科、医疗设备、高压电网和电气化铁路的干扰等。
干扰民航导航通信业务的主要因素有广播、射设备的杂散辐射干扰和互调产物干扰,造成这2个干扰的根源是调频广播台站设置不合理,比如电视11频道的图像频表1民航台站对应测试频率测试系统(1)测试系统组成①频谱仪:频谱仪能够测定所观察频段内信号的频率、幅度。
②测试天线:环形天线(20Hz~2MHz)、有源单极子天线kHz~60MHz)、双锥天线(20~330MHz)、对数周期天线MHz~2GHz)。
③LNA或LNB:通常要求噪声温度尽可能低、增益尽可能高。
天线增益、LNA或LNB的噪声温度及增益决定了测试系统灵敏度,使用的LNB应具有镜频抑制能力[4]。
④衰减器:在满足测试系统灵敏度要求且干扰信号过大的情况下使用,保护测试系统不被烧坏。
表2民航台站测试对应基准带宽使用测量接收机测试时,测试采用的中频带宽宜不小于中所列基准带宽,最终测试结果应换算到基准带宽。
使用频谱分析仪时,测试采用的分辨率带宽宜小于表中所列基准带宽的1/2,最终测试结果应换算到基准带宽。
测试方法测试方法如下:①选择符合MH/T4046—2017《民用机场与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电磁环境测试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中要求的测试位置。
②预判干扰源发射功率量级,按照图1正确连接测试系。
测试天线距离地面高度不小于1.5m[6]。
③调整频谱仪的分辨率带宽(RBW),RBW不宜小于表中所列基准带宽的1/2。
调整视频带宽(VBW)与RBW 不应出现“Uncal”告警,扫描时间不宜过慢。
如扫描时间短,表3测试系统参数表4最大允许干扰场强或功率表5台站天线工作方式通过电磁环境测试,具体频谱监测图如图2所示。
图2早上9:00对117.975~137MHz的监测《规范》中要求对同一频段的测试至少应包含7:00—19:00时段,前后2次测试之间的间隔应不大于2h,在这里只选取测试中的一个时间节点来做分析。
本文针对交通应急行业的特点论述了VSAT卫星通信技术在交通应急系统上应用的必要性和未来发展前景,并制定最佳的实施方案,使之具有科技含量高、性能高、成本低的特点。
1 交通应急通信的需求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人员流动性很大。
这就对水陆交通的安全性提出了很大的要求。
自然灾害的发生对交通安全性影响甚大,并且交通重大、特大事故和交通道路塌方等突发事件也时有发生。
这些突发的灾难已经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的经济建设。
重大交通事故也不仅仅发生在陆上城市人口密集区。
在远洋、内陆江河以及一些偏远地区,塌方、洪水、地震或沉船等事故发生频率也不断增加。
在这些远离人群的特殊地理环境下,地面线路(PSTN、GSM等)没有办法进行覆盖或是在重大事故发生的同时已经完全被破坏掉了。
现场到指挥中心的全部通信都要依赖于应急通信。
应急响应,速度是关键。
在交通应急中采用交通应急通信车、安全搜救船和单兵的应急通信设备,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应急通信设备带入突发事件的发生地点,从而将交通现场的灾难情况、人员伤亡情况以语音甚至动态图像的方式汇报指挥中心,迅速确定灾难级别,有效的调动救援物资及医疗救援力量,在最短时间内挽救伤者生命、挽回经济损失、恢复交通畅通。
2 VSAT概述卫星通信自60年代开始商用以来,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现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现代通信手段之一。
80年代,随着卫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卫星通信领域出现了VSAT卫星系统。
VSAT直译为“甚小口径终端”,指天线直径小于2.4m,G/T值低于19.7DB/K,是由大量地面站构成的卫星传输系统。
由于VSAT系统可以直接安装到客户端,使用户、家庭和个人可以直接利用卫星通讯;同时,系统能提供高品质的数据、语音、图像,较能满足现代通讯发展的需要,是传统卫星通讯方式的重大突破和发展。
VSAT系统已成为现代卫星通讯的一个重要分支,是21世纪初卫星通讯三大重要发展方向(包括VSAT、行动卫星通讯、直播卫星)之一。
甚小天线地面站(VSAT)卫星通信系统高频本振信号源设计范爱锋;张宏伟【摘要】为满足甚小口径天线地面站(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VSAT)卫星通信系统对低噪声高频信号源(10.7~14.5GHz)的要求,分析了当前频率合成的各种方法,提出了利用Zarlink公司的高频分频器ZL40813和低噪声的单芯片锁相环(PLL)频率合成器SP5769构建一种便宜的低噪声高频信号源方案.【期刊名称】《现代电子技术》【年(卷),期】2006(029)021【总页数】3页(P40-41,44)【关键词】VSAT;频率合成;PLL;高频信号源【作者】范爱锋;张宏伟【作者单位】军械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03;军械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21 引言甚小口径天线地面站(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VSAT)卫星通信系统可为边远地区的家庭和商业用户提供可靠的、低成本的声音、图像和宽带数据业务等,因而拥有潜在的巨大需求。
由于其工作于10.7~14.5 GHz的频段,因而VSAT的设计者需要一个稳定的低噪声高频信号源,而且从商业普及的角度出发,其设计体积和成本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已将高频的Ku频段分配给VSAT 上行链路。
上行链路工作于14~14.5 GHz之间,下行链路则工作于12.5~12.75 GHz或10.7~11.7 GHz之间。
其它国家的频段分配情况大致相同。
VSAT中的中频(IF)频段通常为950~1 450 MHz,所以VSAT的设计者需要一个工作频率为13.05 GHz的本地振荡器。
本文对此问题进行讨论,并给出一个基于高频分频器的锁相环(PLL)频率合成方案。
2 频率合成原理频率合成的方法主要有3种:直接频率合成、应用锁相环路的间接频率合成和直接数字频率合成。
2.1 直接频率合成直接频率合成是最早的频率合成方法。
研究Technology StudyDI G I T C W 技术14DIGITCW2020.021 系统组成电磁环境测试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硬件是指频谱仪、天线、同轴电缆等硬件设施;软件是指频谱分析、场强测试、信号分析、驻波比测试等功能单元,以及最终呈现的电磁环境测试报告。
硬件设备连接关系如图1所示,由于测试目标频段需涵盖卫星通信UHF 、C 、Ku 、Ka 等多个频段,跨度较大,1副测试天线难以满足要求,需多副天线分频段实现。
不同天线的接口不同,需采用连接器进行转换。
天馈系统接收到的微弱信号,利用低损耗同轴电缆,经低噪声放大器,传送至频谱仪。
当周围有明显大功率干扰时,为防止大功率信号损伤器件,需加装衰减器。
频谱仪分析处理完毕后,通过数据线将数据导入电脑软件中,频谱仪软件可实现对频谱仪的访问和控制,对获得的数据和图片进行校准、对比、编辑形成电磁环境测试报告。
电脑中安装转台控制软件,通过控制线与全转台三角架连接,可以控制定向天线的方位角和转动速度。
图1 电磁环境测试系统设备连接关系图2 指标分析系统整体灵敏度(天线接收口面处)指标应优于相关标准中给出的卫星地球站接收机输入端允许干扰信号电平值(将馈线忽略,也描述为接受天线输出端允许干扰电平)。
其中[1]:(1)对来自雷达系统的干扰信号,规定落入同步卫星地球站接收机输入端的干扰信号峰值电平应比正常接收信号电平低10dB 。
(2)来自中波(300k-3MHz )、调频广播(88-108MHz )和1~5频道电视广播的发射干扰,在卫星通信系统地球站的电场强度应不大于125dB (μV/m )。
(3)来自短波广播的发射干扰,在卫星通信系统地球站的电场强度应不大于105dB (μV/m )。
(4)来自移动通信系统的谐波发射干扰,落入同步气象卫星地球站接收机输入端的干扰信号电平应比正常接收信号低25dB 。
(5)来自频段为1GHz-18GHz 的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的辐射干扰,落入地球站接收机输入端的干扰信号电平应比正常按收信号电平低30dB 。
VSAT卫星通信网络系统的研究分析【摘要】本篇文章主要围绕VSAT卫星通信网络系统展开研究分析。
引言部分介绍了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接着,在正文部分详细介绍了VSAT卫星通信网络系统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应用领域、发展趋势和案例分析。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VSAT卫星通信网络系统的研究成果、发展前景以及提出建议和展望。
通过对VSAT卫星通信网络系统的研究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通信领域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VSAT卫星通信网络系统、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应用领域、发展趋势、案例分析、研究成果、发展前景、建议和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VSAT(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是一种通过卫星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传输的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使用较小的天线接收和发送信号。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增加,VSAT卫星通信网络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背景介绍中,我们将探讨VSAT卫星通信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其在现代通信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
VSAT技术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主要用于企业的远程通信和数据传输。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卫星通信网络的发展,VSAT系统逐渐普及,并被应用于军事、能源、金融、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VSAT卫星通信网络系统具有高效、可靠、灵活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企业和机构的青睐。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VSAT卫星通信网络系统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未来,随着5G技术、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兴起,VSAT系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应用场景。
通过对VSAT卫星通信技术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通信领域的优势和局限,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VSAT卫星通信网络系统的研究意义还在于其在军事、航空航天、海洋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在军事领域,VSAT卫星通信网络系统可以提供高度加密和安全性的通信方式,保障国家安全。
VSAT卫星通信VSAT卫星通信1.VSAT的概念及特点VSAT是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的简称,即甚小口径的终端,实际表示意义是指一类具有甚小口径天线的、非常廉价的智能化小型或微型地球站,可以方便地安装在用户处。
VSAT卫星通信网一般是由大量VSAT小站与一个主站(Hub)协同工作,共同构成的一个广域稀路由(站多,各站业务量小)的卫星通信网。
与地面网通信网相比,VSAT卫星通信网具有以下特点:1.覆盖范围大,通信成本与距离无关;2.可对所有地点提供相同的业务种类和服务质量(包括误比特率和传输时延等);3.灵活性好(多种业务可在一个网内并存,对一个站来说支持业务种类、分配的频带和服务质量等级等可动态调整);4.可扩容性好,扩容成本低,开辟一个新通信地点所需时间短;5.点对多点通信能力(天然的广播信道);6.独立性好,是用户拥有的专用网,不像地面网中受电信部门制约;7.互操作性好,可使采用不同标准的用户跨越不同的地面网而在同一个VSAT网内进行通信;8.通信质量好(有较低的误比特率和较短的网络响应时间);9.传播时延大。
与传统卫星通信网相比,VSAT卫星通信网的特点:1.面向用户而不是面向网络,VSAT与用户设备直接通信而不是如传统卫星通信网中那样中间经过地面电信网络后再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2.小口径天线,天线口径一般小于2.4m,某些环境下可达到0.5m;3.智能化(包括操作智能化、接口智能化、支持业务智能化、信道管理智能化等)功能强,可无人操作;4.安装方便,只需简单的安装工具和一般的地基(如普通水泥地面、楼顶、墙壁等);5.低功率的发射机,一般几瓦以下;6.集成化程度高,VSAT从外表看只能分为天线、室内单元(IDU)和室外单元(ODU)三个部分;7.VSAT站很多,但各站的业务量较小。
8.一般用作专用网而不像传统卫星通信网那样主要用作公用通信网。
2 VSAT发展背景及状况2.1 发展背景自从1847年电话诞生以来,电信业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即使在发达国家大容量的网络也仅了限于有限的区域,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电信网络的质量和普及率还很低。
VSAT卫星通信网络系统的研究分析【摘要】本文对VSAT卫星通信网络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旨在探讨其基本原理、组成、技术特点、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详细讨论了VSAT卫星通信网络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结构、技术特点、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VSAT卫星通信网络系统在信息通信领域的重要性,分析了其优势与局限性,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VSAT卫星通信网络系统在现代通信领域的作用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VSAT卫星通信网络系统、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基本原理、组成、技术特点、应用领域、发展趋势、信息通信领域、优势、局限性、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高效、稳定、安全的通信网络需求也越来越大。
在这个背景下,VSAT(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卫星通信网络系统逐渐成为一种受人关注的通信技术。
VSAT卫星通信系统以其覆盖范围广、通信稳定、安全性高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遥控、远程监控、企业通信、银行通信等领域。
随着网络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VSAT卫星通信系统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比如网络带宽不足、网络安全性等方面存在的隐患。
对VSAT卫星通信网络系统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基本原理、组成、技术特点以及应用领域,对于提高通信网络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研究,可以为未来的通信技术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通信网络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的内容如下:通过本研究对VSAT卫星通信网络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旨在更全面地了解其在信息通信领域的作用和意义,探讨其优势与局限性,揭示其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VSAT卫星通信网络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技术特点、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进行系统性解读,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决策者和从业者提供更为详尽和准确的信息,促进其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推动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VSAT卫星通信系统及应用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VSAT卫星通信系统及其应用。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在正文中,对VSAT卫星通信系统进行了概述,并详细介绍了其技术及原理,以及在通信领域和其他领域的应用情况。
还分析了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
在强调了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重要性,讨论了其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特点和优势,促进其在各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VSAT卫星通信系统, 通信领域, 技术原理, 应用研究, 发展趋势,重要性, 未来发展方向, 研究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VSAT卫星通信系统是指非常小型终端用户通过专门的地面站,与地球上的地面站和通信基础设施相连接,进行点对点或点对多点的通信。
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VSAT卫星通信系统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而对于我们来说,了解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在过去,通信系统主要依靠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来实现信息的传递。
由于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在某些地区或场合存在覆盖不足、信息传递速度慢、受自然条件干扰等问题,使得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更加灵活、高效的通信手段。
而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诞生的。
通过卫星技术的应用,VSAT系统能够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通信覆盖,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偏远地区,都可以实现高速的数据传输和通信连接。
研究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背景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这一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还能够为我们进一步探讨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更为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从而更好地把握其发展趋势、挖掘其潜在的应用价值,促进其在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1.2 研究意义研究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意义在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该系统的性能和功能,推动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通过对VSAT系统的深入研究,能够不断优化系统结构和技术,提高通信质量和效率,促进数字化、信息化进程。
VSAT卫星地球站电磁环境测试详解作者:刘军来源:《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2年第16期VSAT站址选择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YD/T5028-2005《国内卫星通信小型地球站(VSAT)通信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及ITU有关建议。
其中有关电磁干扰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1、来自于地面微波系统的干扰其工作频段和卫星频段相同,如站点设置不当会产生同频干扰。
2、来自于雷达站、电视台、移动通信、无线电定位及导航等站点发射机的同频、谐波及杂散发射干扰。
这些站点的工作频率基本和卫星使用频段不重合,但工作于卫星频段附近,其谐波及杂散信号可能落在VSAT站点接收频段内,以致形成干扰。
3、其它干扰虽然实际情况并不十分严重,但也应注意站点附近的高压线、电气设备、火电装置等工业设备的干扰。
另外,为防止个人私装卫星电视接收装置,有的地方部门擅自安装卫星电视信号干扰器,这也是新近出现的一种干扰形式。
目前我国VSAT系统普遍工作于C和Ku频段,其中C频段更易受到干扰。
以下本文将以一个已建C频段地球站受到干扰进而现场电测为例做详细介绍。
准备工作1、卫星相关参数● 卫星名称:中星5A(中卫一号)● 卫星轨道位置:东经87.5° E● 卫星下行频率:3700 ~ 4200 MHz● 载波中心频率:3844.5 MHz● 载波带宽:6 MHz● 卫星下行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S:28.8 dBW/6MHz● 卫星下行自由空间损耗FSLD:195.92 dB● 接收端天线指向误差损耗LAM:0.5 dB2、地球站地理参数● 站址:吉林省白城市xx站● 经度:东经123.07° E● 纬度:北纬44.81° N3、地球站技术参数● 天线口径:3 米● 天线接收增益:39.77 dBi● 天线工作指向:方位角AZ:225.42°、俯仰角EL:27.55°● LNB至接收机连接线缆损耗LL1:7.2 dB ( RG11 40米 )4、测试系统参数4.1 测试设备● 标准增益喇叭天线(3.3 ~ 4.9 GHz,增益20 dB)。
民用机场与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 电磁环境测试规范民用机场与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电磁环境测试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民用机场(包含军民合用机场的民用部分)与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电磁环境的测试,明确测试内容、标准与要求,保证电磁环境测试报告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有效性,根据《中国民用航空无线电管理规定》及相关技术标准,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对民用机场或对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电磁环境的测试。
第三条本规范所用术语与定义(一)最大允许干扰场强,为保证无线电台(站)正常工作可允许的最大干扰信号场强。
该场强值为无线电台(站)最小可用信号场强(保护信号场强)与干扰防护率(射频保护比)的差值。
(二)最大允许干扰功率,是指在不能完全避免有害干扰的条件下,根据防护准则确定的设备接收天线口面处允许的最大干扰功率。
(三)测试系统灵敏度,是指测试系统接收机输出信噪比为3dB 时,系统接收天线口面处可测量到的最小信号场强或功率。
(四)无线电台(站)址,是指以经纬度坐标表示的无线电台(站)天线所在的地理位置。
—1—第二章需要测试的无线电频段第四条新建(迁建)民用机场,应当至少测试以下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对应的无线电频段(具体见附件一):(一) 导航台:仪表着陆系统、全向信标台、测距仪、无方向性信标台;(二)通信电台:甚高频电台、高频电台;(三)监视系统:二次雷达或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系统;(四)气象雷达:C波段天气雷达(根据实际确定)。
(五)除上述无线电台(站)以外,设置其它无线电台(站)的,还应当测试其对应的无线电频段。
第五条改建(扩建)民用机场,应当至少测试新建、变更无线电台(站)址的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对应的无线电频段。
第六条新建、变更无线电台(站)址的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应当测试其对应的无线电频段。
第三章测试地点选择第七条新建(迁建)、改建(扩建)民用机场,各无线电频段的测试地点按以下方法进行选择:(一)通信频段新建(迁建)民用机场的,应当在塔台预选址处进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