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百合种球实现规模生产
- 格式:pptx
- 大小:58.20 KB
- 文档页数:8
山地繁育东方百合种球栽培技术近年来,我国百合的切花生产和消费均增长迅猛,然而种球仍几乎依赖进口,种球自给成为扼制我国百合切花生产的“瓶颈”,实现百合优质商品种球的国产化已势在必行。
浙江省地貌类型多,利用海拔高度不同的温度差对球根花卉的种球膨大发育、花芽分化均十分有利。
选择浙江省的山地冷凉地栽培,对百合进行提纯复壮和籽球繁育,解决我国长期以来百合种球不能自给难题,对于百合切花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1、东方百合山地繁育栽培技术1.1品种市场畅销的东方百合主栽品种,主要有西伯利亚(Siberia)、索蚌(Sorbonne)、马可(Marcopolo)、元帅(Acapulco)、泰伯(Tiber),选用周径为6-9厘米规格的籽球进行繁育。
百合籽球可采用直接进口和自繁。
由于近年来荷兰限制出口籽球,采用覆膜地插和全基质控温控湿技术进行规模化的鳞片扦插,获得了大量优质的东方百合籽球。
为促发新根和籽球消毒,种前采用杀菌剂与激素混合液浸种。
1.2地块选择与准备为保证百合植株安全越夏,并使全年的生育期最长,需选择海拔在800―1000米的山地条件。
百合忌连作,对土壤盐分很敏感,故必须选新地种植。
种植前深翻30厘米,畦高至少25厘米,畦宽约1.1米,通路50―60厘米。
种植前土壤应充分疏松,含水量应为60%左右。
百合喜有机肥,每亩应放入充分腐熟的堆肥、牛粪等有机肥2000―3000公斤,为促使籽球迅速发展,增施骨粉、钙镁磷肥、过磷酸钙等含磷钾肥,百合所需的氮、磷、钾比例应为5:10:10。
1.3山地种植参数百合籽球可在春季2―4月定植,也可在9―11月进行秋植,但最忌在春末气温升高后移栽种植,否则成活率降低。
在籽球供应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宜在秋季下种。
2003年在缙云县大洋镇山地的定植时间自4月15日至4月28日;2004年在遂昌县高坪乡山地的定植时间分别为自3月20日至4月12日。
百合的种植密度随品种和种球大小等而不同。
百合种球国产化势在必行近几年,百合切花以其高贵大方的品质逐渐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市场消费量步步攀升,生产面积逐年增长,每年增长幅度达20%以上,2004年,仅云南阿子营乡的百合生产面积就增加了3000多亩,而辽宁凌源2004年百合生产面积也增长了近6000亩,据估计,2004年,全国的百合切花生产面积已达3万多亩,年生产百合切花2亿多支。
百合切花的规模化生产,拉动了百合种球的需求,据估计,每年我国需要商品用百合种球近亿粒。
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使百合种球的市场价格更加坚挺。
从2004年8月开始,荷兰百合种球价格一路上涨,到今年1月,百合种球中东方百合的两个主打品种‘索邦’和‘西伯利亚’,周径14厘米至16厘米的种球进口价格分别是每粒4.4元和3.8元,比去年同期分别上涨了63%和145%。
而目前我国商品化生产用东方百合种球的90%以上以及亚洲百合原种依靠从荷兰进口,荷兰园艺生产者协会(Productschap Tuinbouw)的统计数据表明,2003年7月1日至2004年6月30日,我国(不包括台湾)从荷兰进口的百合种球为7610万粒,仅次于美国、日本和意大利。
百合种球依赖进口已成为阻碍我国百合切花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由此看来,百合种球国产化势在必行。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生产企业相继开始了百合育种、组培快繁、自繁等工作的研究,在探讨组培的优化条件、试管内多倍体诱导、促进百合籽鳞茎的大量扩增以及百合无病毒苗研究等领域均取得了较大进展。
2004年,辽宁“凌源东远花卉种球种苗研繁中心”成立,预计到2007年,该中心东方百合和郁金香脱毒、种球的繁育能力将达到4000万粒,有望改变凌源市东方百合、郁金香等球根花卉生产对进口的依赖。
甘肃近几年在品种引进、病虫害防治、百合病毒病的鉴定、种球工厂化生产、种球采后处理与储藏机理、种苗脱毒快繁等方面也进行了研究,2004年,以实现百合国产化为主要研究任务的“甘肃省花卉工程技术中心”在临洮挂牌成立,今年1月,甘肃新兴花卉集团公司与中科院兰州生物研究所签定了技术合作协议,利用辐照技术进行百合种球杀菌和杀毒处理,以达到商品种球无菌无毒的目的。
云南百合种球的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积已近4万亩。
由于云南独特的气候、土壤优势及生态多样性,成为中国唯一能周年生产百合的“宝地”,生产面积已达1.7万亩。
但百合种球供应必须依靠从国外进口,昂贵的种球价格,使百合切花生产者的效益有限。
加之国内百合生产面积迅速扩大,带来百合切花价格下滑,严重增加了依靠进口种球,生产切花种植者的市场风险。
百合种球不能自给是中国百合切花生产的瓶颈,实现百合种球国产化已成为中国花卉界人士的强烈愿望。
1百合种球生产适宜地的选择目前中国百合种球的繁育及生产地,主要集中在云南的西北地区、东北的沿海地区、甘肃的黄河沿岸、陕西及浙江的部分山区等地方,种植面积及规模以云南居首。
云南现有10余家较大的企业从事百合种球生产,以鳞片球及组培球及进口小籽球为种源,百合种球生产面积已超过500亩,开展二代球复壮培育的面积超过2000亩。
云南发展百合种球生产的过程,可追溯到10多年前从复壮二代球开始,经历了选择版纳、元谋、元江(海拔500-800M)等低海拔热区,开展冬春反季节培育;选择丽江、中甸(海拔3000M)等高海拔冷凉地区生产种球;到确定滇中及滇东北、滇西北海拔2200M-2500M、降雨量低于1000mm、PH值6-7、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砂质壤土区域为培育百合的最佳适宜地。
降雨量低于1000mm是在云南干半年湿半年季风气候条件下,百合种球健康生长的最重要生态环境指标,否则叶部及地下病害较为严重。
例如丽江地区有一小坝子,有适合百合种球生产的土地面积5000多亩,按三年轮种一次,每年可有1000余亩土地用于百合种球生产,年产种球规模可达2000余万粒。
该坝子海拔2450米,年均气温12.4℃,≥10℃积温4085℃,年降雨量900—1050毫米,年日照时数2403小时,砂质土壤疏松肥沃、通气性好、有机质含量高达4-5%、保水保肥能力强。
土地宽广连片、利于规模化生产,水源丰富便于灌溉,四周山林环抱,丰茂的植被形成的天然屏障,为百合种球生长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东方百合种球繁育栽培技术东方百合种球国产化,近几年来,在国内,一直是球根花卉领域的热门话题,同时也吸引着很多企业和个人进行实际研发和繁育,历经几年的努力,其结果证明,真正将东方百合种球繁育成功的企业和个人很少,尤其是能将自产的种球与进口种球媲美的更少,准确的说,自产的种球其商品性还不太被切花种植者所认可,国产球的品质与进口球品质相比,确实存有一定差距,而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正是种球繁育者们正在努力探索的问题,根据实践证明,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种球自身的病毒积累,二是种球在繁育过程中由于外在条件不合理运用造成种球出现生理上的缺撼,三是种球采收后的冷处理技术尚有缺欠(用常规的冷处理技术来处理种球是达不到效果的,有关种球采后冷处理新技术将在以后的文章里进行专项说明),为了避免第一点和第二点问题的出现,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注意。
要领一,土壤条件百合种球繁育所需要的土壤条件,与栽培百合鲜切花所需要的土壤条件有所不同,相对讲种球繁育所要求的土壤物理结构条件略粗放一些,但对土壤化学性质条件要求又较为严格一些,所谓粗放,就是以原形土壤为主,不需要添加太多的其它基质材料;所谓严格,就是原形土壤的化学性质必须符合百合种球繁育的要求,种球繁育要求土壤的PH不能超过7.0,不能低于5.5.这个要求条件是严格的,不可忽视的,达不到这个条件最好不要做种球繁育。
当然,超出这个要求条件范围,同样能繁育出种球,但确切地讲,这样的种球在品质上要差得很多,商品性也不强,自繁自用还算可以。
为此,不论是企业和个人,要进行种球繁育首先要考虑这个问题。
在土壤条件符合了种球繁育的具体要求,对土壤还需要进行略微处理一下,每100平米土壤加腐熟的厩肥3立方米,千万不要添加草炭,锯末一类的基质,因为种球的基盘处很容易将这些基质吸附在基盘上,然而被吸附在种球基盘处的这些基质会因长期湿度过高而伤害种球基盘,造成种球基盘及基盘根局部溃烂褐变,严重影响种球品质,添加厩肥后的土壤要翻均耙细,深度在20cm以下既可,不需要翻得太深,如感到土壤的松散度不足,可略加一定量的粗砂,土壤消毒可结合耕翻土壤同时进行,初次繁育种球的土壤,采用一般性质的土壤消毒剂既可,重茬的土壤应采用性质强烈的消毒剂。
福建省延平区切花百合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作者: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1年第03期延平区发展百合花产业已有30多年历史。
近年来,延平区通过引导花农成立协会,在王台、峡阳、夏道、塔前、炉下等乡镇形成切花百合种植集聚区,引入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打造了“延平百合”品牌,“延平百合”市场占有率逐年攀升。
1延平百合产业现状1.1延平百合发展史百合是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地区。
中国各地多有分布,延平区是野生百合花集中分布区之一。
野生百合有铁炮等16种,花多为白色,可观赏,鳞茎可食用、可入药。
20世纪80年代初,地处茫荡山上的延平区宝珠村开始人工种植百合花,成功培育出多品种系列的百合花,并建设“百合园”,大力宣传和推广百合花。
近年来,由荷兰引进索邦、木门等30多种,属东方香水系列百合品种,是鲜切花的高档材料,属于观赏花卉的极品。
延平百合是延平区独具特色的花卉产业,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并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是福建省著名商标。
1.2强化科技支撑,优化产业布局2011年11月延平区成立了区花卉协会,2012年6月成立了区花卉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花卉办,加强了对延平百合发展的引导和服务。
相继制定了《百合鲜切花产品的分级标准》和《延平百合技术规范》。
开展了“优秀种植户”、“十佳优秀客户”评选活动,组织百合种植能手大赛,积极开展百合花科技推介、项目运作、种植培训等工作,提升了百合花产业的科技含量,促进了百合花产业的发展。
延平区依托王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地理优势,建立百合花生产示范基地,并辐射峡阳、塔前、大横、来舟等乡镇。
利用水口库区人多地少的现状和库区后扶生产优惠政策,在樟湖镇建设智能温控大棚、在炉下镇建设百合花基质栽培示范园和“库区移民创业园”。
形成向205、316国道沿线及库区周边地区延伸的可持续发展布局。
1.3加强设施建设,开拓销售市场目前,全区有百合花栽培专用冷库83座,容积约11万m3,可冷藏处理百合种球3.5万箱,并同时进行百合种球发根处理1.75万箱约1.24亿个球。
2024年百合种植市场调查报告1. 调查目的本报告旨在对百合种植市场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市场规模、消费趋势以及竞争态势,为投资者制定科学合理的市场进入策略提供参考。
2. 调查方法为了收集可靠的数据,我们采用了以下两种调查方法:2.1.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详细的问卷,并随机选择了10个省份的1000名种植户作为调查对象。
问卷包括了关于种植规模、销售渠道、价格水平等方面的问题。
2.2.实地调研我们亲自前往百合种植重点区域进行实地调研,与当地种植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种植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产品品质和市场需求等。
3. 调查结果3.1.市场规模根据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数据分析,百合种植市场规模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目前,我国百合种植面积约为30万亩,年产量达5000吨,市场价值超过1亿元。
百合作为高端蔬菜和药材,受到许多消费者的青睐。
3.2.消费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养生的需求不断增加,百合作为一种营养丰富且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消费。
目前,百合主要以鲜花和干品形式销售,其中,百合干品在中药材市场有较大市场份额。
3.3.竞争态势百合种植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者包括大型农业企业、合作社以及个体种植户。
大型农业企业具有规模经济优势,能够提供较低的价格,但产品质量和口感上可能有所欠缺;合作社通过整合资源和提供一体化服务来吸引客户;个体种植户在特色品种和产品质量方面具有优势。
3.4.发展前景百合种植市场在未来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健康养生观念的普及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合作为高端蔬菜和药材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同时,科技的进步也将为百合种植提供更多的支持,例如种植技术的改进和病虫害防治的创新,有助于提高百合的产量和质量。
4. 市场进入策略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建议投资者在进入百合种植市场时需考虑以下几点:•选择适宜的地理位置:在选择种植地点时,要考虑土壤酸碱度、日照时间以及降水量等因素,这些对百合的生长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百合种植项目简介一、项项目名称:百合种植项目二、项项目单位:图强林业局三、联系人:四、项目单位概况:图强林业局人口2万余人,耕地面积6000余亩。
近年来,在地委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指导下,确定了“壮大林业生产,实现职工增收”的发展思路,农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五、项目建设规模内容:百合在我国栽培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百合有“安心定胆,益智、养五脏”的功效。
我局局域面积较大,野生百合分布较广,花色鲜艳,鳞状球长势优良,花可观赏,根球可药可食。
百合对土壤要求不是很严格,可间作,投入少,见效快。
该项目拟以资金、技术、市场、信息为纽带,采取“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组建风险共担、利益均享的专业合作组织,帮助农民联合种植百合2000亩,最好使用订单种植。
百合是耐荫植物,即使是在遮光98%的情况下也可以生长。
六、项目市场前景预测2003年春以来,由于“非典”的蔓延,并与人类长期并存。
百合作为防治“非典”的主要中药之一,货源更加紧张,数年内供小于求的矛盾将逐渐加强。
同时,由于百合出口量及国内用量剧增,价格高涨,引起了盲目采挖,野生资源几近枯竭,原有的百合品种老化,生长周期太长(3-6年),产量低、效益差。
而种植百合,即可观赏又可做成美味佳肴,深受欢迎。
除观赏和食用外,百合还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补中益气、止血通便、提高免疫力、升高白细胞、益心安神、消肿抗癌、美容等功效。
人们的生活已到了保健型、质量型的时代,欧美东南亚等国家都纷纷到中国来考察订购百合,国内外许多公司和科研院所都纷纷要求合作。
食用百合的市场十分广阔,经济潜力巨大。
七、项目投资概算该项目共需百合种球30万斤,需投资430万元。
八、项目经济效益预测项目达产后,可当年见效。
按当年亩产1500公斤,按最低回收价4元/公斤计,每亩百合即可收入6000元左右,如果按市场价格可收入万元以上。
生产成本:肥料款100元,耕地款20元,种子款2000元,浇水款30元,共计投入2150元,每亩可收入2000-4000元,(每亩用种按150公斤计)如继续增加用种量和施肥量,产出和效益将会更高。
百合须走国产化之路赵祥云,女,北京农学院硕、博士生导师。
曾任西北农业大学观赏园艺教研室主任、北京农学院园林系主任、北京市园林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花卉协会常务理事、全国农作物品种委员会花卉专业评审专家。
现为国家林业局造林司咨询专家,主要从事百合花卉的研究工作。
目前正在进行国家(863计划)”百合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开发”等课题研究。
一、我国鲜切花百合产业现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至今,百合花需求量逐年增加,从而促进了花卉生产者种植百合的积极性。
国内种植面积和种球的需求量每年均以20%左右的速度增加,百合切花产量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几千万枝急剧增加至20XX年4.7亿枝。
种植面积同样由几千亩猛增近4万亩。
百合鲜切花生产已成为目前我国花卉业中发展最快的一个产业,已经赶上或接近月季、菊花和香石竹切花产业,超过唐菖蒲切花产业。
二、当前存在问题1、产业化生产水平不高。
我国百合栽培历史悠久,但以往的栽培目的主要是生产食用和药用百合,切花生产及种球繁育起步晚、经验不足、技术不成熟、人才匮乏、信息闭塞,多数企业还处于边摸索边生产的初级阶段,尚未形成产业化生产体系,生产管理和产品质量都与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
2、生产用种球主要依赖进口。
目前我国每年从荷兰进口种球1亿头以上,消耗外汇数千万美元。
20XX年进口种球供货紧张,价格一路上涨。
以‘西伯利亚’为例,其价格由20XX年1月的2.5元/粒涨到今年同期的4.5元/粒。
荷兰种球涨价,造成百合生产成本高,市场风险加大,严重影响我国百合切花生产效益。
同时荷兰经常将低档种球销入国内,加上供球时间集中,经常造成季节性低档切花过剩。
3、缺乏良好的配套设备和技术。
从国外引进百合种球,栽培条件和配套技术跟不上,缺乏与其相应的土壤、肥料、科学灌溉、球根贮藏、品质检验、保鲜等配套技术,以致产品品质下降。
4、国内花卉市场发展不平衡,仍处于无序状态。
由于国内百合生产企业间相互沟通交流不够,市场需求信息不畅,从而形成百合生产与需求脱节,盲目生产,缺乏国家宏观计划的调控,造成百合产量季节性过剩,价格不稳定,给花农和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切花百合种球新型分级机的设计与应用黎启江;金亚力;丁仁展;王祥宁;吴学尉;李进昆【摘要】切花百合种球的国产化生产是国内新兴的产业,种球的规格一致性是培育优质切花的前提.为此,在国内外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切花百合种球的分级特征,研究开发出了一种适用新型、性能可靠的百合种球分级机,同时介绍了切花百合种球分级机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并对其开发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该分级机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分级率和分级精度较高,稳定性好,成本较低,适用范围广.【期刊名称】《农机化研究》【年(卷),期】2009(031)001【总页数】3页(P108-110)【关键词】切花百合种球;新型分级机;花卉【作者】黎启江;金亚力;丁仁展;王祥宁;吴学尉;李进昆【作者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昆明,650205;昆明市铣床厂,昆明,65020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昆明,650205;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昆明,650205;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昆明,650205;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昆明,6502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226.50 引言我国百合切花生产中的种球主要依靠从荷兰进口,每年耗资过亿元。
荷兰百合种球昂贵,占百合花生产成本的70%组左右,因此实现百合种球国产化已成为我国花卉界人士的强烈愿望。
百合种球采后的规格分级,是切花品质的保证。
研发分级精度高、振动性小、性能稳定、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效果好的分级设备是种球国产化的关键技术。
目前,我国花卉及其它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中使用的种球分级机均由国外进口,价格昂贵,因此开发适合我国国情,技术上达到国际同等水平的种球分级机是非常必要的。
云南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球根花卉种球生产经营现状,集中自动化、机械制造、电器控制等技术力量,设计开发了一种适合我国国情、低成本的种球新型分级机,通过试机运行,可对百合种球进行分级包装,提高了生产效率。
百合种球的退化现象及防止措施
杨志杰
【期刊名称】《花卉》
【年(卷),期】2004(000)006
【摘要】近年来,百合种球国产化繁殖逐渐兴起,但是,种球繁殖中退化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繁殖质量。
【总页数】1页(P17-17)
【作者】杨志杰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外源GA3、ABA对低温冷藏兰州百合种球萌发的促抑效应及种球碳水化合物变化研究 [J], 黄彦玮;师桂英;李谋强;边小荣;陈君良
2.百合种球生产3种花蕾处理方法对种球大小的影响 [J], 吴学尉;王祥宁;熊丽;王其刚;陈敏;凌云;范眸天
3.百合种球采收及冷处理技术——以隆德县繁育的百合种球为例 [J], 党亚平
4.百合种球国产化任重道远——2008年云南百合种球产销调查 [J], 陆继亮
5.北京实现百合种球国产化结束了百合种球依赖进口的历史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