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工程
- 格式:ppt
- 大小:243.00 KB
- 文档页数:19
蛋白质工程四个基本步骤蛋白质工程,听起来是不是很高深莫测呀?嘿嘿,其实没那么难理解啦!蛋白质工程有四个基本步骤,就好像盖房子要先打地基、砌墙、封顶、装修一样。
第一步呢,就是目标蛋白质的确定。
这就好比你要去一个地方,得先知道目的地是哪儿呀!你得清楚自己到底想要改造什么样的蛋白质,它有啥特点,要实现啥功能。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决定的哦,得经过深思熟虑呢!要是选错了目标蛋白质,那不就像在沙漠里挖井,白费力气嘛!接下来第二步,是蛋白质结构的分析。
哎呀呀,这就好像给蛋白质做个全身检查一样。
要仔细研究它的结构,看看哪里是关键部位,哪里可以动手脚。
就像了解一个人的性格脾气一样,只有清楚了蛋白质的“脾气”,才能更好地对它进行改造呀!你想想,如果对蛋白质的结构都不了解,那不是瞎折腾嘛!然后到了第三步,设计改造方案。
这可就是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时候啦!根据蛋白质的结构分析,想出各种奇妙的办法来让它变得更好。
这就好比给一个普通的东西加上各种新奇的功能,让它变得与众不同。
你可以想象一下,把一个普通的蛋白质变得超级厉害,那得多有成就感呀!最后一步,就是实施改造啦!这就像是把设计图变成现实一样。
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把之前设计的方案付诸实践。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哦,需要非常精细的操作和耐心。
要是不小心出了差错,那可就前功尽弃啦!就像做一道精致的菜肴,稍有不慎味道就变了。
蛋白质工程的这四个基本步骤,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呀!每一步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用心去做。
只有这样,才能让蛋白质工程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
你说是不是呢?这四个步骤就像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只有一步步踏踏实实地走上去,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所以呀,可别小瞧了这四个步骤哦,它们可是蛋白质工程的精髓所在呢!大家一定要好好记住呀,说不定哪天你也能成为蛋白质工程的大师呢!哈哈!。
蛋白质工程的概念原理步骤蛋白质工程是一种利用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化学技术对蛋白质进行设计、改造和优化的方法。
蛋白质工程的目的是创造新的功能蛋白质或改进已有蛋白质的性能。
下面将介绍蛋白质工程的概念、原理和步骤。
一、蛋白质工程的概念蛋白质工程是一种科学技术,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性能,创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新型蛋白质。
蛋白质工程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重组蛋白技术、合成蛋白技术和改造蛋白技术等。
蛋白质工程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对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深入研究,通过改变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对蛋白质进行设计、改造和优化,从而实现蛋白质性能的改进和新功能的创造。
二、蛋白质工程的原理蛋白质工程基于对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和生物学功能的深入了解,通过蛋白质的DNA重组、氨基酸序列改变、蛋白质结构预测和模拟等技术手段,对蛋白质进行设计和改造,并通过生物表达、纯化和鉴定等实验手段验证蛋白质性能的改进和新功能的创造。
蛋白质工程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子结构与功能的了解: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包括蛋白质的三维结构、结构域、结构基元、功能位点等。
2. DNA重组技术:通过DNA重组技术,将感兴趣的蛋白质基因与载体进行重组,构建蛋白质表达系统。
这样可以实现对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设计和改变。
3. 氨基酸序列的改变:通过改变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可以增加、删除或替换氨基酸,从而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可以通过点突变、基因片段的插入或删除、全基因组的设计等方式来进行改变。
4. 蛋白质结构预测和建模:通过软件工具和算法,对蛋白质的结构进行预测和模拟。
这能够帮助我们对蛋白质进行结构优化和预测性能变化。
5. 生物表达与鉴定:通过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和鉴定,验证蛋白质工程的效果。
通过比较重组蛋白与野生型蛋白的性能差异,评估蛋白质工程的成功与否。
三、蛋白质工程的步骤蛋白质工程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研究目标: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所要改进或创新的蛋白质性能。
蛋白质工程一、名词解释:1.蛋白质工程:是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定点改造蛋白质结构的一门学科。
它运用基因工程手段,通过有控制的基因修饰和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定向改造,以期获得性能更加优良、更符合人类社会需要的蛋白质分子。
2. 抗体: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3. 人-鼠嵌合抗体:用鼠可变区和人恒定区融合形成的抗体。
4.人源化抗体:将鼠杂交瘤抗体的超变区嫁接到人抗体上形成的抗体。
5. 一级结构:是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从N-末端到C-末端的排列顺序及二硫键的位置。
6.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主链借助氢键排列成特有的规则的反复构象。
7.超二级结构(结构模体):一级顺序上相邻的二级结构在三维折叠中,彼此靠近、按特定的几何排布形成排列规则的、在空间结构上可以辨认的、可以同一结构模式出现在不同蛋白质中的二级结构组合体,称为结构模体。
8.发夹式β模体(或ββ组合单位):两段相邻的反平行β链被一环链连接在一起构成的组合单位,其形貌与发夹相似,称为发夹式β模体。
9.希腊钥匙模体:四段紧邻的反平行β链以特定的方式来回往复组合,其形貌类似于古希腊钥匙上特有的回形装饰纹,故称为希腊钥匙型模体。
11.结构域:二级结构和结构模体以特定的方式组织连接,在蛋白质分子中形成两个或多个在空间上可以明显区分的三级折叠实体,称为结构域。
12.三级结构:在二级结构、结构模体的基础上,进一步盘曲、折叠形成的,涉及主链、侧链在内的所有原子和基团的空间排布。
13.四级结构:是指在多条肽链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中,各亚单位在寡聚蛋白质中的空间排布及亚单位间的互相作用。
14.优势构象:任何氨基酸侧链中的组成基团都可以绕着其间的C-C单键旋转,从而产生各种不同的构象。
AA分子的各种构象异构体并不是平均分布的, 总是以其最稳定的构象为重要的存在形式即为优势构象。
15.交错构象:是能量上最有利的排布,在这种构象中,一个碳原子的取代基正好处在另一个碳原子的两个取代基之间。
蛋白质工程定义介绍蛋白质工程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到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信息学等多个领域。
蛋白质工程的目标是通过合成或改造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开发出具有特定功能的新型蛋白质。
蛋白质工程在药物研发、生物能源、农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蛋白质工程的起源和发展蛋白质工程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科学家们开始尝试通过改变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来改变其性质。
随着技术的进步,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来合成具有特定性质的蛋白质。
1982年,第一个通过基因工程合成的人类蛋白质——胰岛素成功问世,这标志着蛋白质工程的重要突破。
蛋白质工程的方法和技术蛋白质工程利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来实现对蛋白质的改造,其中常用的包括:1. 随机突变通过人工合成或随机突变的方式,改变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进而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这种方法常用于寻找具有新功能的蛋白质。
2. 有针对性的突变通过对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有选择性的突变,例如点突变、插入突变和缺失突变,可以改变蛋白质的稳定性、抗原性以及其他性质。
3. 蛋白质摘要和重组将两个或多个蛋白质的功能单元进行重新组合,可以获得具有新特性的重组蛋白质。
4. 手性选择通过合成手性选择性的氨基酸或引入特定的修饰基团,改变蛋白质的手性结构,并调节其生物活性。
5. 蛋白质折叠和组装通过调控蛋白质的折叠和组装过程,可以控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这种方法常用于改善蛋白质的稳定性和可溶性。
蛋白质工程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蛋白质工程在药物研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药物靶点蛋白质的改造,可以提高药物的选择性和疗效,减少副作用。
同时,蛋白质工程还可以用于合成新型药物载体和药物传递系统,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药效。
蛋白质工程在生物能源领域的应用蛋白质工程在生物能源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改造酶和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可以提高生物能源的产量和转化效率。
蛋白质工程还可以用于合成新型酶类催化剂,提高能源生产过程中的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蛋白质工程名词解释
蛋白质工程是一门应用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原理,通过对蛋白质的基因序列进行改变和重新组合,来设计和制造具备新功能或改良功能的蛋白质的领域。
在蛋白质工程中,用于改变蛋白质的基因序列的方法包括基因突变、插入或删除特定基因片段、以及不同蛋白质之间的基因互换。
这些方法旨在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以满足特定的应用需求。
蛋白质工程的应用范围广泛。
例如,在医药领域,蛋白质工程可以用来改良药物的效力和安全性,设计更有效的抗生素或抗癌药物,甚至用于生产重组蛋白质药物。
在农业领域,蛋白质工程可以用于改良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和适应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蛋白质工程在工业生产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如开发新型生物催化剂、生产工艺中的酶和蛋白质纳米材料等。
蛋白质工程的发展对科学研究和应用领域带来了巨大的潜力。
通过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了解,科学家能够精确地设计和构建具有特定性能和特征的蛋白质,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总之,蛋白质工程是一门迅速发展的科学领域,其研究和应用有助于创造出更加智能和高效的生物技术产品,并在医药、农业和工业等领域做出贡献。
蛋白质工程详细介绍蛋白质工程的方法和应用蛋白质工程详细介绍蛋白质工程是一种利用分子生物学和蛋白质化学的方法,对蛋白质进行定向的修饰和改造,以获得理想的蛋白质产物。
它的发展为生物药物研发和产业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也为基因工程、农业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本文将详细介绍蛋白质工程的方法和应用。
一、蛋白质工程的方法蛋白质工程的方法包括:1. 重组蛋白质表达系统:通过将目标蛋白质基因导入到适当的宿主细胞中,利用细胞的代谢途径合成目标蛋白质。
2. DNA重组技术:改变目标蛋白质的基因序列,以改变其结构和功能。
3. 非天然氨基酸插入:在蛋白质序列中插入非天然的氨基酸,改变蛋白质的性质。
4. 点突变:通过改变蛋白质特定氨基酸的编码,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5. 蛋白质折叠机理研究:通过研究蛋白质的二级、三级结构以及其折叠机理,为蛋白质工程提供理论基础。
二、蛋白质工程的应用蛋白质工程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将介绍其中几个主要方面。
1. 生物药物蛋白质工程为生物药物的研发和产业化提供了关键技术。
通过工程改造,可以改善生物药物的稳定性、生物活性和药效持续时间等性质,提高其疗效和安全性。
蛋白质工程还可以生产重组蛋白、抗体和疫苗等生物药物,为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2. 农业生物技术蛋白质工程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动物的产生。
通过引入外源基因,可以使植物和动物表达陌生蛋白,以改善农业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等特性。
蛋白质工程还可以改善植物和动物的饲料价值,提高畜禽养殖的效益。
3. 工业酶蛋白质工程在酶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工程修饰,可以提高酶的催化效率、热稳定性和耐受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业酶的使用效果。
蛋白质工程还可以创造新的工业酶,满足不同生产过程中对酶的需求。
4.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研究蛋白质工程在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蛋白质工程技术,可以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人工蛋白,深入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蛋白质工程概念
蛋白质工程是一种利用现有蛋白质结构及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其氨基酸序列、引入新的功能基团或者构建新的蛋白质结构,以设计和生产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的科学技术。
它涉及到对蛋白质的理解、改造和优化,旨在开发出具有高效率、高特异性和高稳定性的蛋白质产物。
蛋白质工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使其具备新的性质和功能。
这些新的性质和功能可以包括增强酶活性、改善抗原性或药物亲和性、提高蛋白质的稳定性和可溶性等。
蛋白质工程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比如用于开发新型药物、治疗癌症、设计新的酶催化反应等。
蛋白质工程的方法主要包括定向进化、理性设计和随机设计等。
其中定向进化是一种通过模拟自然界的进化过程,通过引入随机变异和筛选优胜劣汰的方法,逐步筛选出具有目标性能的蛋白质。
理性设计是一种通过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深入理解,有针对性地进行氨基酸序列的改变,以实现特定的蛋白质性质改造。
随机设计是一种通过随机引入氨基酸变异的方法,以获得新的蛋白质序列,从而创造出新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
蛋白质工程的发展对于提高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为开发新药物和生物材料提供了新的途径,还为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理解生物过程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蛋白质工程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在生物体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蛋白质工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应运而生,并在医药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蛋白质工程是指通过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有目的的设计、改造和优化,以获得具有特定性质和功能的蛋白质分子。
在医药领域,蛋白质工程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药物研发1、新型药物靶点的发现蛋白质工程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深入了解疾病相关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发现新的药物靶点。
通过对蛋白质的三维结构进行分析,找到与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关键部位,为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方向。
2、药物设计与优化利用蛋白质工程,可以对现有的药物分子进行改造和优化,提高其疗效、降低副作用。
例如,通过改变药物与靶点蛋白的结合方式,增强药物的特异性和亲和力,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还可以对药物的稳定性、溶解性等性质进行改良,便于药物的储存和使用。
二、抗体工程1、抗体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在肿瘤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鼠源性抗体在人体中容易引起免疫反应,限制了其应用。
蛋白质工程技术可以将鼠源性抗体的部分氨基酸序列替换为人源序列,从而降低免疫原性,提高抗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抗体的亲和力成熟通过对抗体的可变区进行改造,增加其与抗原的结合亲和力,可以提高抗体的治疗效果。
例如,采用定点突变、随机突变等方法,筛选出具有高亲和力的抗体突变体。
三、蛋白质药物的生产1、提高蛋白质药物的产量在蛋白质药物的生产过程中,通过对表达载体、宿主细胞和培养条件等进行优化,可以提高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和产量。
例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宿主细胞,使其更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
2、改善蛋白质药物的质量蛋白质工程可以对蛋白质药物的结构进行修饰,去除不必要的糖基化、磷酸化等修饰,提高药物的纯度和一致性。
同时,还可以通过优化蛋白质的折叠过程,减少错误折叠和聚集,保证药物的质量和稳定性。
蛋白质工程的概念高中生物
蛋白质工程是指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对蛋白质进行改造或设计,以满足特定需求的过程。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通常会涉及到基本的概念和应用。
具体来说,蛋白质工程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学习蛋白质的基本结构,了解蛋
白质在细胞中的重要作用,如酶的催化作用、结构蛋白的支持作用等。
2.基因工程:了解基因工程技术,包括DNA重组技术和
基因克隆等,这些技术可以被用来改造蛋白质的编码基因,从而改变蛋白质的性质。
3.重组蛋白的生产:学习如何利用重组DNA技术来大规
模生产重组蛋白,例如利用大肠杆菌或其他微生物表达系统来生产人类重组胰岛素等药物。
4.蛋白质结构预测与设计:了解一些基本的蛋白质结构预
测方法,以及蛋白质设计的基本原理,例如通过蛋白质工程设计出新的酶类催化剂或药物分子。
总的来说,蛋白质工程是一门涉及生物技术和生物化学的学科,涉及到对蛋白质的理解、改造和应用。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可以简要介绍这些基本概念,并引导学生对蛋白质工程的潜在应用进行思考。
一、蛋白质工程1、蛋白质工程的概念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包括基因的定点突变和基因表达对蛋白质进行改造,以期获得性质和功能更加完善的蛋白质分子。
途径: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基因)2、蛋白质工程的研究内容a.蛋白质结构分析蛋白质工程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收集大量的蛋白质分子结构的信息,以便建立结构与功能之间关系的数据库,为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奠定基础。
三维空间结构的测定是验证蛋白质设计的假设即证明是新结构改变了原有生物功能的必需手段。
晶体学的技术在确定蛋白质结构方面有了很大发展,但是最明显的不足是需要分离出足够量的纯蛋白质(几毫克~几十毫克),制备出单晶体,然后再进行繁杂的数据收集、计算和分析。
另外,蛋白质的晶体状态与自然状态也不尽相同,在分析的时候要考虑到这个问题。
核磁共振技术可以分析液态下的肽链结构,这种方法绕过了结晶、X-射线衍射成像分析等难点,直接分析自然状态下的蛋白质的结构。
现代核磁共振技术已经从一维发展到三维,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可以有效地分析并直接模拟出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蛋白质与辅基和底物结合的情况以及酶催化的动态机理。
从某种意义上讲,核磁共振可以更有效地分析蛋白质的突变。
国外有许多研究机构正在致力于研究蛋白质与核酸、酶抑制剂与蛋白质的结合情况,以开发具有高度专一性的药用蛋白质。
b. 结构、功能的设计和预测根据对天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分析建立起来的数据库里的数据,可以预测一定氨基酸序列肽链空间结构和生物功能;反之也可以根据特定的生物功能,设计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和空间结构。
通过基因重组等实验可以直接考察分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也可以通过分子动力学、分子热力学等,根据能量最低、同一位置不能同时存在两个原子等基本原则分析计算蛋白质分子的立体结构和生物功能。
虽然这方面的工作尚在起步阶段,但可预见将来能建立一套完整的理论来解释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用以设计、预测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蛋白质工程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其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它们在生物体内发挥着各种各样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蛋白质工程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正逐渐展现出其在医药领域的巨大潜力和应用价值。
蛋白质工程是指通过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有目的的设计、改造和优化,以获得具有特定性质和功能的新型蛋白质的技术。
在医药领域,蛋白质工程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药物研发1、新型药物靶点的发现传统的药物研发主要依赖于对已知药物靶点的筛选和优化。
然而,通过蛋白质工程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新的药物靶点。
例如,利用蛋白质组学和结构生物学的方法,分析疾病相关蛋白质的结构和相互作用,从而找到潜在的药物作用位点。
2、药物设计与优化蛋白质工程在药物设计和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药物分子与靶蛋白的结合位点进行分析,运用计算机模拟和分子对接技术,可以设计出更具特异性和亲和力的药物分子。
同时,对现有药物进行蛋白质工程改造,如改变药物分子的结构、增加其稳定性、改善药代动力学性质等,能够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3、抗体药物的研发抗体作为一种重要的蛋白质药物,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治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蛋白质工程技术可以用于优化抗体的亲和力、特异性、稳定性和免疫原性。
例如,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酵母展示技术等,可以筛选出高亲和力的抗体;通过人源化改造,可以降低抗体的免疫原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二、疾病诊断1、诊断试剂的开发蛋白质工程可以用于开发更加灵敏、特异的诊断试剂。
例如,通过对疾病相关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设计出能够特异性识别疾病标志物的蛋白质探针或抗体。
这些诊断试剂可以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监测疾病的进展和评估治疗效果。
2、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构建生物传感器,能够实时、快速地检测生物体内的各种物质。
例如,将酶、抗体等蛋白质固定在传感器表面,当检测目标物质存在时,会引起传感器的信号变化,从而实现对目标物质的检测。
蛋白质工程技术知识点总结蛋白质是生物体内功能最多样化的大分子,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蛋白质工程技术是指利用基因重组、蛋白质工程和蛋白质设计等技术手段,对蛋白质进行人工改造和设计,以获得具有特定功能和性质的蛋白质。
本文将围绕蛋白质工程的基本原理、技术手段和应用领域进行介绍和总结。
一、蛋白质工程的基本原理1. 基因重组技术基因重组技术是蛋白质工程的基础技术,通过将感兴趣的基因分子导入到宿主细胞中,使宿主细胞能够表达这些基因,从而产生感兴趣的蛋白质。
常用的基因重组技术包括质粒转染、病毒载体转染、基因枪转染等。
2. 蛋白质纯化技术蛋白质的产生过程中会伴随很多其他杂质,因此需要对蛋白质进行纯化。
目前常用的蛋白质纯化技术主要包括离子交换、凝胶过滤、亲和纯化、透析、超速离心等。
3. 蛋白质结构分析技术蛋白质工程需要对蛋白质的结构进行分析,以确定蛋白质的二、三维结构,常用的技术包括X射线晶体学、核磁共振、质谱、表面等离子共振等。
4. 蛋白质工程设计和改造技术蛋白质工程的设计和改造技术是指对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修改、融合、重组等,以获得更理想的蛋白质性质和功能。
常用的技术手段包括点突变、插入、删除、重组、融合以及改变翻译后修饰等。
二、蛋白质工程的技术手段1. 蛋白质工程中的点突变技术点突变技术是通过对蛋白质基因进行特定的DNA序列改变,使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从而改变蛋白质的性质和功能。
常用的点突变技术包括重叠PCR、引物设计、缺失突变和插入突变等。
2. 蛋白质工程中的插入和删除技术插入和删除技术是指在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中直接插入或删除特定的氨基酸残基,从而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常用的技术手段包括基因克隆、引物设计、限制性内切酶切割等。
3. 蛋白质工程中的重组和融合技术重组和融合技术是指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的蛋白质基因进行重组组合,从而产生具有新功能和性质的蛋白质。
常用的重组和融合技术包括PCR扩增、质粒构建、引物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