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单元3.1
- 格式:ppt
- 大小:13.87 MB
- 文档页数:139
一、绪论1、世界和我国第一条地铁线路诞生于何时何地世界:1863.1.10、英国伦敦、由帕丁顿到法灵顿,全长6KM中国:1969.1、中国北京2、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按技术类型分类:市郊铁路、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单轨系统、自动导向系统、磁浮交通、其他3、地铁和轻轨的定义(区别)地铁:国际隧道协会将地铁定义为轴重较重、单方向输送能力在3万人次以上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它可以修建在地下或采用高架的方式。
地铁多用于超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市区内部高密度地区间的交通出行,运营速度一般为35~40km/h,而最大车速一般可达80km/h,最小发车时间间隔为2min。
就容量指标而言,地铁系统均可达到单向高峰小时断面流量3万人次以上,属于大容量、高容量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轻轨:是指轴重相对较轻,单方向输送能力在1.5~3.0万人次/h的一种中等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在我国,根据我国《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用轻轨来命名中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包括地面和高架线路)。
轻轨系统一般采用C型车。
而欧洲所说的“轻轨”,一般是特指现代有轨电车交通。
4、单轨系统的类型单轨交通(Monorail Transit),又称独轨交通,是指以单一轨梁支撑车厢并提供导引作用而运行的轨道交通。
通常区分为跨座式和悬挂式两种,跨座式是车辆跨坐在轨道梁上行驶,悬挂式是车辆悬挂在轨道梁下方行驶。
5、单轨系统的特点独轨铁路一般使用道路上部空间,故土地占用较少。
大多数独轨系统采用橡胶轮胎,可以适应急转弯及大坡度,对复杂地形有较好的适应性,从而减少拆迁量。
同时,独轨系统建设工期较短,投资也小于地铁系统。
6、磁浮交通的技术类型超导:以日本技术(MLX型)为代表;常导:以技术(TR型)为代表二、线网规划1、城市轨道交通的功能(基础性功能和先导性功能)基础性功能是指轨道交通应当为城市经济发展服务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减少出行时间、解决交通拥堵。
先导性功能是指轨道交通对城市土地利用、产业布局和空间结构的引导和反馈表现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引导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方面。
城轨概论单元3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1、适合市区软土层隧道施工的施工方法是:()A、明挖施工法B、矿山施工法C、盾构施工法D、沉管施工法2、下列属于车站运营辅助用房的是:()A、值班室B、厕所C、照明配电室D、环境与通风用房3、下列属于车站运营管理用房的是()。
A.值班室B.厕所C.照明配电室D.环境与通风用房4、浅埋车站,采用明挖法或盖挖施工法,线路轨道面至地表距离在()米以内。
A.15B.20C.25D.105、下列位于付费区的是()A.售票机B.检票机C.站台D.站厅6、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常见的施工法是()A.明挖法B.盾构法C.沉管法D.盖挖逆筑法7、下列属于线路标志的是()A.百米标B.限速标C.警冲标D.停车标8、下列属于信号标志的是()A.百米标B.地度标C.警冲标D.水准基点标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1、车站按运营性质可分为:()A、中间站B、终点站C、联运站D、大型站2、下列各处适合建立地铁车站的为:()A、机场B、公园C、大学城D、敬老院3、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折返的方式有:()A、环线折返B、尽端线折返C、渡线折返D、联络线折返4、明挖法的优点是()A、施工方法简单、技术成熟B、外界气象条件对施工影响小C、工程进度快D、可以根据需要分段同时作业5、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可分为正线、折返线、渡线、停车线、以及()。
A.检修线B.试验线C.出入库线D.联络线6、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组成有钢轨、轨枕、道岔、以及()。
A.道床B.第三轨C.连接零件D.轨道加强设备7、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间的换乘主要通过()方式来实现的。
A.站台直接换乘B.站厅换乘C.共同换乘广场换乘D.通道换乘8、城市轨道车站按车站站台形式可分为()A.岛式站台B.侧式站台C. 岛、侧混合站台D.高架车站9、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是由()连接零件和轨道加强设备。
A.钢轨 B.轨枕 C. 道岔 D.道床10、关于地铁运营,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采用全封闭的线路B.全部实施右侧行车惯例C.南北走向向北为上行D.东西走向向东的为上行 E、环线外圈为上行11、渡线折返分为()三种。
XXXXX技工学校电子教案任课教师课程名称授课班级所属部室2015 ~ 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信息记载教师职称无授课层次每周课时 4 节、全学期总课时 64 节授课教材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概论》教材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教学参考书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概论》教参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参考网站:/教案审阅签名:年月日教学过程教案审阅签名:年月日教学过程教案审阅签名:年月日教学过程3.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1)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过程;2)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内容;3)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级别与分类;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分类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按其在运营中的作用,可分为正线、辅助线、车场线。
1)正线。
正线是指供载客列车运行的线路,贯穿所有车站和区间;2)辅助线。
指为空载列车进行折返、停放、检查、转线及出入段作业所运行的线路,包括折返线、渡线、停车线、车辆段出入线、联络线等。
①折返线:列车在尽端站、部分中间站需要进行列车折返调头,故在这些地方需要为列车设置折返线。
折返线除了供运营列车往返运行时的调头转线使用外,有些也可以作为夜间存车(停车)使用。
②渡线:渡线是指在上下行正线之间(或其他平行线路之间)设置的连接线,有单渡线和交叉渡线之分。
渡线单独设置时,用来临时折返列车,增加运营列车调度灵活性;在与其它辅助线合用时,能完成或增强其它辅助线的功能。
③停车线:停车线一般设置在端点站,专门用于停车,也可进行少量检修作业。
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要设有足够的停车线以供夜间停止运营后的列车停放。
一般来说,在轨道交通线路沿线每隔3~5个车站的站端应加设渡线和车辆停放线。
通过渡线使故障列车能及时调头,临时停车线的作用是临时停放事故列车。
④车辆段出入线:车辆段是负责列车车辆(不包含机头)的运营、整备、检修等工作的场所。
车辆段与正线连接的线路为车辆段出入线,出入线可以设计成双线或单线⑤联络线:联络线主要是两条正线间的连接线。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知识点梳理第一章绪论1.1城市轨道交通的概念与特点1.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交通客运系统。
2。
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系统、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3。
城市轨道交通的优缺点优点:①容量大②运行准时快速③能耗低④安全性高⑤无污染⑥用地省缺点:①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巨大②运营成本高昂,经济效益有限③建设周期长(一条线路的建设短则几年,长则可达十余年之久)④线路和车站均为永久性结构,一旦建成后基本没有调整的可能性. 4。
了解轨道交通发展几个常识:⑴中国第一个修建地铁的城市:北京(1969)⑵世界第一个修建地铁的城市:伦敦⑶中国首条铁路- 吴淞铁路⑷中国第一条自主建设的铁路- 京张铁路⑸中国自建并保存下来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⑹美国是世界上拥有地铁最多的国家。
(7)莫斯科地铁是世界上客运量最大的地铁。
①线路运能,即交通容量,也就是线路输送客流的最大能力,其指标是断面单向每小时最大的乘客通过量.②路权,指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线路与其他交通的兼容程度.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2.1 概述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地铁、轻轨、单轨、现代有轨电车、自动导向系统、磁浮交通系统、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2.2地铁1。
地铁的定义:轴重相对较重,单方向输送能力在每小时三万人次以上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可以修建在地下或采用高架方式2。
地铁的特点:①容量大②速度快、可靠性强③安全性高④准时⑤运输成本低⑥用地省(不占用城市土地)⑦建设成本高⑧出行距离长,客运需求较大⑨污染少、噪声小(特点包含优缺点,其实回答轨道的特点)3。
地铁系统的基本车型为A型车、B型车、直线电机B型车(Lb型车)三种。
A型车车辆的基本宽度为3000mm(3m),B型车及直线电机B型车车辆的基本宽度为2800mm(2.8m).2。
3轻轨1。
轻轨的定义:轴重较轻,每小时客运量为1万—3万人次的轨道交通系统.2.轻轨的特点:(与地铁相比)①运量较小②编组车辆少③运营线路短④行驶速度慢⑤行车间隔略长⑥运营管理模式也有所不同3。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课后练习题及答案单元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制式与行业发展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制式及特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制式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和市域快速轨道系统,具有运输能力较大、速度较快,正点率高、安全舒适、清洁环保及占地少、不破坏地面景观等特点。
单元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轨道结构1.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曲线半径、坡度大小对行车的影响曲线半径的大小,反映了曲线弯曲度的大小,曲线半径越小,曲线附加阻力越大,对列车运行越不利。
坡道阻力与坡度成同方向变动,即坡度越大,坡道阻力越大,对列车运行速度的制约越大。
2.线网规模的合理确定方法及比较线网规模目前有四类确定方法:服务水平法、吸引范围几何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和交通需求分析法,四种方法各有其特点。
线网规模影响因素有的可以量化,有的无法量化,确定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是否合理宜采用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3.限界的分类及特点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构成和设备运营要求,限界可分为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和建筑限界三类,它们是根据车辆外轮廓尺寸及技术参数、轨道特性、各种误差及变形和列车在运行中的状态等因素,经过科学的分析计算后确定的。
4.轨道结构的组成及功能、轨道框架的含义轨道结构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承受列车荷载,并引导列车运行。
路基面或结构面以上的线路部分称为轨道结构,主要由钢轨、轨枕、道床、道岔及轨道加强部件等组成。
轨道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及适量弹性,保证列车按照规定的速度,安全、平稳、不间断地快速运行及乘客舒适。
使用扣件把轨枕和钢轨连在一起形成“轨道框架”,增加了轨道结构的横向刚度。
5.道岔的组成及扳动方式道岔主要由转辙器、连接部分、辙叉部分及护轨等组成。
转辙器包括转辙机、尖轨、轨距连接杆、转辙拉杆及其他零部件,连接转辙器和辙叉部分的轨道为道岔的连接部分,辙叉由岔心、翼轨、护轨和联结零件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