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会否发生骨转移
- 格式:doc
- 大小:11.50 KB
- 文档页数:1
前列腺癌并骨转移误诊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析
背景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影响骨骼系统。
前列腺癌(PCa)是男性最常见的肿瘤之一。
然而,当这两种类型的癌症同时存在时,由于临床表现的相似性和鉴别诊断上的困难,会导致误诊。
病例分析
本文介绍了一位61岁的患者,先是被诊断为患有前列腺癌并骨转移。
他接受了顺铂联合多西他赛的治疗,3个月后病情加重,胃肠和呼吸系统受到侵犯。
后经过相关检查,确诊患有多发性骨髓瘤。
MM和PCa都可以引起骨转移,因此诊断上的困难。
其中PCM骨转移通常表现为局部骨痛、病理性骨折等;MM的骨损害可表现为骨痛、骨质疏松或肌肉无力等。
在这种情况下,临床医生必须仔细排除可能的诊断结果,以便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
临床治疗
在本例中,患者接受了顺铂联合多西他赛的治疗,但效果不佳。
后来,他开始接受了MM的治疗,包括利妥昔单抗、地塞米松和蒿促红素。
患者接受三周期的化疗后,经过三个月的治疗,患者的疼痛减轻并且血液学状态得到改善。
采用了一点经验性养护治疗和化学预防措施后,患者目前状态良好。
总结
前列腺癌并骨转移误诊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临床实践问题。
对于这种情况,临床医生必须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并排除可能的框架原因,以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在治疗方面,多种化疗方案可以使用,并且可以通过养生和化学预防措施来辅助治疗。
此外,对于MM患者,利妥昔单抗和地塞米松一般被认为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最后,为了更好地识别和治疗前列腺癌并骨转移误诊多发性骨髓瘤,医生必须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前列腺癌症状一般表现为哪些方面*导读:对于很多男性来说,患有前列腺癌是一件特别不幸的事情,那么了解一些前列腺癌的症状表现就很有必要了。
……在欧美国家里面,有很多的男性会因为患有前列腺癌而丧失了生命。
前列腺癌一般来说会有非常严重的地域性,很多时候在欧美国家的人患病几率要高很多,但是在我们中国来说,前列腺癌的病发率还是蛮低的,没有很多的患者,但是这个不代表就不好患上这个疾病了。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前列腺癌症状表现为什么吧。
*前列腺癌症状首先患有前列腺癌的患者一般在早期的时候一般不会有什么非常明显的症状出现,就是因为这个因素所以很多患者都无法做到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有人就认为可以在体检的时候发现一些症状,事实上就算你去体检了,发现这些症状的几率也还是很低的。
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前列腺癌症状也会出现一些不同的改变。
那么前列腺癌的症状首先表现在排尿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排尿的时候患者会觉得比较困难,会出现一些疼痛感。
要是患者的年纪还比较大的话还会出现一些尿失禁的情况。
那么前列腺癌的症状还包括会出现一些累及周围器官。
比如说一些输精管、精囊等等的结构会出现一些的损伤,那么男性就会出现腰部有疼痛感,或者说其他方面的影响。
那么还有一种前列腺癌症状就是可以会发生一些骨转移的情况。
因为前列腺癌本身也是有癌细胞存在着的,所以有很大的可能性会转移到其他的地方。
当然了,在骨转移的时候会对周围的神经产生压迫或者出现一些病理骨折等等,这个就会让医生们注意到前列腺癌的存在,也就可以引起重视。
这些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想知道如何预防疾病?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法?生病了吃什么好?生病了怎么护理吗?*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马上知道!。
前列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一直呈现上升趋势,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引起警惕。
临床上,不少前列腺癌患者在发现病情的时候都是晚期,出现了扩散和转移,而转移到骨头是比较常见的,那么前列腺癌扩散到骨的生存期是多久呢?临床上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患者最多,虽然骨转移不会造成患者死亡,但是由于受到骨痛的影响,对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随着病情恶化,还会出现偏瘫等症状,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对于骨转移能活多久,每个人病情严重程度,体质,选择的治疗方案,心态,护理等都是不一样的,因此生存期也不一样,建议患者还是积极的治疗。
前列腺癌晚期出现骨转移应该及时治疗,前列腺癌晚期出现骨转移很难治愈,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避免其继续恶化转移,延长患者生存期限。
在临床上,骨转移的治疗主要是放化疗为主,放化疗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的恶化,改善症状,疼痛减轻,但是放化疗缺乏选择性,会杀死人体的正常细胞,当正常细胞受到损害后,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乏力、食欲不振、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下降等症状。
建议放化疗的时候及时配合中医药治疗能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前列腺癌骨转移中医药也是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具有很强的整体观念,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注重的是整体的治疗效果,从整体观念出发,以辩证论治为依据,抑制癌细胞的发展,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长期服用中药还可以缩小肿瘤的大小,甚至肿瘤还有消失的可能。
临床上,在众多的中医疗法中,汲取中医药精髓的“三联平衡疗法”,注重从患者整体入手,采用天然中草药,通过对不同病人,病因病机的辩证治疗,起到“培元固本”“化痰散结”“排毒减毒”的功效,从而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病人生命的效果。
获得了较好的口碑,应用广泛。
通过一则真实的案例一起来了解一下毛正阳(化名),男,71岁,郑州市人,前列腺癌全身骨转移2010年7月,毛正阳确诊为前列腺癌,且全身骨转移,于2010年8月行手术治疗,术后化疗2个疗程,未放疗。
前列腺癌骨转移的SPECT全身骨显像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特点和规律。
方法:280例病理明确诊断的前列腺癌患者,统计其SPECT的99mTC-MDP显像结果,共计1164处骨代谢旺盛灶,分析各部位骨骼的比例。
结果:脊椎骨转移发生率为35%(其中颈椎、胸椎、腰椎分别占总脊柱骨转移灶的9%、39%、52%);胸部骨骼转移发生率为21%(其中肋骨、锁骨、胸骨、肩胛骨分别占64%、11%、15%、10%);骨盆转移发生率为30%(其中髂骨、坐骨、耻骨、骶骨分别占48%、17%、16%、19%);四肢股9% (其中上肢、下肢分别占58%、42%);颅骨5%。
结论:前列腺癌的骨转移分布有一定特点,好发于脊椎骨、骨盆和胸部骨骼,尤其是腰椎、髂骨、肋骨、胸椎部位。
【中图分类号】R7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2-0157-02前列腺癌骨转移在临床较为多见,部分患者会出现疼痛症状,但是也有很多患者并没有特殊的感觉,SPECT全身骨显像在骨转移中的诊断价值已经得到国内外临床诊治专家的认可[1-5]。
作者通过对280例明确前列腺骨转移患者的骨显像分析,探讨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特点。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2005~2010年,我院SPECT诊断为前列腺癌多发性骨转移患者280例,年龄68~87 岁,平均年龄72岁;病理明确诊断的前列腺癌;SPECT的99mTC-MDP显像呈多发性骨代谢旺盛表现,代谢旺盛灶大于2处;2名医生独立诊断符合肿瘤骨转移表现。
1.2 SPECT全身骨显像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VG Hawk-eye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CT)机,配置低能高分辨率准直器。
显像剂为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MDP),放化纯度>95%。
静脉注射99mTc-MDP 740~925 MBq(MDP 配体药盒由北京原子高科提供)。
其后饮水500~1000 mL,2~4 h后嘱患者排尽尿液,去除身上金属物品,取仰卧位,双探头前、后位从头到足全身平面连续扫描,扫描速度10~20cm/min,矩阵512×1024。
前列腺癌晚期会骨转移吗?概述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在早期通常具有较好的预后。
然而,当前列腺癌发展到晚期,特别是转移性阶段,骨转移成为常见的并发症。
本文将讨论前列腺癌晚期是否会骨转移,以及骨转移的原因、症状和治疗等相关内容。
前列腺癌的骨转移骨转移是前列腺癌晚期的常见特征,估计约80%的前列腺癌晚期患者会出现骨转移。
当前列腺癌细胞扩散到骨组织时,它们会破坏正常的骨结构,并在骨组织中形成新的癌症灶。
骨转移的原因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有几个因素可能与其发生有关:1.血液循环:前列腺癌细胞可以进入血液循环,并通过血液输送到骨骼。
这种转移方式称为血行转移。
2.骨髓间质:前列腺癌细胞可以通过与骨髓间质的相互作用来逃避免疫系统,从而在骨骼中形成新的病灶。
骨转移的症状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症状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骨疼痛:骨转移可以导致骨骼疼痛,通常在脊椎、髋关节、股骨颈以及肋骨等部位出现。
2.骨折:骨转移会使骨骼变得脆弱,增加骨折的风险。
3.骨骼变形:骨转移可以导致骨骼的异常生长和变形。
需要注意的是,骨转移可能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
骨转移的诊断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来怀疑前列腺癌是否已经发生了骨转移。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诊断方法:1.骨扫描:骨扫描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通过注射放射性示踪剂来检测骨骼中是否存在癌症灶。
2.X射线:X射线可以用于观察骨骼的异常情况,如骨折、破坏等。
3.骨髓活检:有时医生可能会选择进行骨髓活检来确认前列腺癌是否已经发生骨转移。
骨转移的治疗治疗前列腺癌晚期的骨转移通常是一个综合性的和多学科的治疗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药物治疗:激素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可以通过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来延缓骨转移的进展。
2.放疗:放疗可以用于缓解骨疼痛和减少骨折的风险。
3.手术治疗:在某些病例中,骨转移可能会导致骨骼的严重破坏,需要进行手术来修复或稳定骨骼。
前列腺癌晚期并多发⾻转移,被告知只剩半年!他已经活了10年多很多患者其实检查出来的时候都是中晚期了,这是病⼈和医⽣不得不⾯对的现实和难题,对于中晚期,我们的治疗⽅式其实也很多,中西医结合当然是最好的,这也是我们⼀直提倡并且希望患者明⽩的道理。
曾接诊的⼀位患者姓朱,查出前列腺癌的时候已经是晚期,61岁的他经受了各种折磨,他很顽强的坚持下去,在被告知只剩下半年⽣存期的时候,他没有放弃,⽽是找到李忠教授,通过中医药拯救了⾃⼰,实现重⽣!⼀个基本被判了死刑的晚期癌症患者是如何安全⽣活超过10年的?其实,改变细胞⽣存的⼟壤是根本,也就是我们⼀直说的癌状态。
这位患者查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了,由于化疗的毒副作⽤,使本来虚弱的他更加虚弱,⽣命受到极⼤的威胁。
我们的重点是恢复患者的正⽓,改善患者五脏的状态,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案,在中药的保护下,顺利进⾏⼏个周期⼤剂量的化疗,他不但没有倒下,还达到了临床治愈。
这位患者完成化疗后继续服⽤中药,根据患者病情,⽤中药配合内分泌治疗后,病⼈体内的⼟壤发⽣了改变,不适合癌细胞⽣长,在“消、托、补”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扶助正⽓,固护⼈体正⽓,才能保证⼈体的健康有好的转变。
临床中有很多患者病灶很⼩,⼿术切除也及时,术后进⾏了强有⼒的化疗或放疗,却依然出现了癌症的复发和转移。
为什么呢?关键是在各种治疗时,只注重杀灭癌细胞,⽽忽略了保护我们的体内环境,这些治疗虽然暂时控制了癌细胞的增长,却导致了体内环境的进⼀步破坏,为癌细胞的“死灰复燃”创造了更好的⼟壤条件。
消:就是改善⾝体环境,调整患者阴阳失衡的状态,把邪⽓赶出来,运⽤不同的治疗⽅法和药⽅,改变肿瘤微环境,恢复机体平衡。
托:扶助正⽓、祛除邪⽓就是癌症⽤药三原则的“托”法,可延长肿瘤患者的⽣存周期,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提⾼免疫功能,抑制肿瘤⽣长,防⽌肿瘤转移复发。
补:治癌,维持稳态是关键。
⽤补养的药物,⽤中药外⽤⼿段拔除癌毒,恢复正⽓,助养新⽣,全⾯提⾼⽣活质量。
前列腺癌出现骨转移很痛苦中医治疗可标本兼治前列腺癌就是发生于男性前列腺组织中的恶性肿瘤,近些年,该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威胁男性的身体健康。
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在发现病情的时候都是晚期,已经出现了转移扩散,而骨转移是常见的转移方式,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那么出现骨转移应该怎么办呢?当前列腺癌转移到骨时,可引起转移部位骨痛。
骨转移的常见部位包括脊柱、髋骨、肋骨和肩胛骨,约60%的晚期患者发生骨痛,常见于腰部、骶部、臀部、髋部骨盆。
骨痛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些患者可表现为持续性疼痛,而某些患者则表现为间歇性疼痛。
骨痛可局限于身体的某一特定部位,也可表现为身体不同部位游走性疼痛,让患者非常痛苦,建议及时进行治疗。
前列腺癌疼痛治疗应在有效控制疼痛症状同时,积极的治疗原发病,做好日常营养保健护理与饮食调理,提高身体免疫力。
另外,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争取在出现疼痛第一时间采取恰当治疗方案,合理用药,取得满意疗效。
随着疼痛频率及程度不断的发展,单纯的小剂量镇痛药物已起不到预期的止痛效果。
目前,对于前列腺癌疼痛治疗,应该避免采用毒副作用大、易成瘾的西药镇痛剂来取得暂时止痛效果。
大部分患者朋友因为体质的关系及病情的发展,最好是采取中医抗癌治疗,能很好的抑制杀灭癌细胞,软化缩小肿瘤,减少因肿块压迫导致的疼痛发生。
中药可以通过抑制癌细胞扩散转移,减少骨转移,防止疼痛的发生。
在治疗的过程中也要及时及有效的控制原发癌肿外,还应注意及时有效的控制转移癌灶,减少癌细胞转移和侵袭,软化缩小肿瘤能有效的减少疼痛,防止疼痛的加重和反复。
临床上,在中医治癌领域,三联平衡疗法具有不错的患者口碑,治疗效果不仅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更是誉享国际,得到了国内外诸多知名肿瘤专家的称赞。
该疗法是由出身于中医世家,拥有三十余载临床抗癌实战经验的袁希福教授,创立的中医药疗法。
该疗法还具有不手术、不放化疗、不住院、无痛苦、无风险、无毒副反应,花费少,在家治疗,饮食起居,家庭护理,功能锻炼均方便,环境熟悉,可以与周围邻居交流走动,心理无压力。
前列腺癌晚期发生骨转移怎么治疗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最重要的一种,是人类特有的疾病,其他哺乳动物自发倾向极为罕见。
前列腺癌是男性癌症死因的第二位,仅次于肺癌。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国民饮食结构的改变,可以预见,前列腺癌发病率将进一步增高,有可能成为21世纪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因此,前列腺癌已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
前列腺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对50岁以上有下尿路症状的男性每年应进行直肠指检和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查,对于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人群,应该从45岁开始进行每年1次的相关检查以监测前列腺癌。
袁希福专家建议前列腺癌症状早知道,有利于及时发现病情,及时治疗。
前列腺癌在临床上一般可以分为四期。
而前列腺癌发展到晚期的症状是什么呢?袁希福专家说,主要是出现骨转移。
骨转移是前列腺癌晚期的主要表现,前列腺癌是最易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超过80%的前列腺癌患者会发生骨转移。
骨转移病灶可见于髂骨、椎体、肋骨、颅骨和长骨近端等,大多发生在骨骼中轴线血运丰富的部位。
目前临床上普遍接受的有效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方法是直肠指诊检查加血清PSA浓度测定。
直肠指诊可发现前列腺癌的硬结区,认真仔细的直肠指诊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分期都有重要意义。
前列腺癌骨转移是怎么回事?骨转移是前列腺癌晚期的主要表现,前列腺癌是最易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超过80%的前列腺癌患者会发生骨转移。
骨转移病灶可见于髂骨、椎体、肋骨、颅骨和长骨近端等,大多发生在骨骼中轴线血运丰富的部位。
最常见的也是最早的前列腺癌骨转移临床表现是骨骼的疼痛。
持续的钝痛,常常影响患者的食欲及日常的生活节奏,以致病人日渐消瘦,痛苦不堪。
其次,由于骨头一点一点地被肿瘤细胞“吃掉”,转移的骨骼很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
如果肿瘤细胞侵犯了病人脊柱椎体的话,那么椎体塌陷将引起脊髓受压迫的症状,这会使治疗更加棘手。
前列腺癌早期往往对男性雄激素的抵抗治疗是敏感的。
前列腺癌是现代男性常见癌种之一,也是最容易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之一。
据统计,80%的前列腺癌患者都会发生骨转移。
骨转移常见于髂骨、椎体、肋骨、颅骨和长骨近端等,大多发生在骨骼中轴线血运丰富的部位。
发生骨转移的临床表现就是骨骼的疼痛。
近年来癌症骨转移的发生率明显提高,除了前列腺癌之外,乳腺癌、肺癌、肾癌、甲状腺癌、肝癌等肿瘤也会发生骨转移。
而骨转移后出现的疼痛症状,与一般的骨关节病还是有差别的。
虽然都出现在骨头上,但骨关节病引起的疼痛,多半是在白天、活动与运动时会加重,夜间、休息时会有所减轻。
而癌症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夜间表现得比较明显,甚至比白天更重,即使休息也不能得到缓解,经常会持续一段时间。
持续性的疼痛,常常还会影响患者的食欲以及日常的生活节奏,导致患者日渐消瘦,痛苦不堪。
而且,由于骨头一点点被肿瘤细胞吃掉,癌症发生骨转移后,很容易发生骨折。
如果肿瘤细胞侵犯了患者的脊柱椎体的话,将会引起骨髓受压迫的症状,这会使治疗更棘手。
许多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丢失越来越严重,容易发生骨质疏松,进而容易引起腰酸背痛,有时还会出现骨折,这是自然现象。
但明明没有明显的外力因素却骨折了,没有诱因的腰酸腿痛,或者本身就患有癌症,就要警惕是不是出现了癌症骨转移。
在一篇美国FDA认可的关于前列腺癌和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研究报告中,阐述了D组分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作用:①降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②改善骨转移患者的生活质量。
③保持自然杀伤细胞和淋巴细胞最佳活性。
④可能诱发肿瘤细胞凋亡。
同时,灰树花D阻分还能够直接抑制促使癌细胞分裂的Myc基因,从而切断癌细胞分裂的原动力,关闭癌细胞分裂开关,令肿瘤细胞失去繁殖能力,癌细胞数目不再增多,癌肿停止增长。
达到抑制癌细胞生长、阻止癌细胞转移的目的。
一辈子活得就是这一颗人心!但是善良,要有个度,因为总有人利用你的善良伤害你。
人善,人欺,天不欺;人好,心好,有好报为人行善,你把善良给对了人,别人就会对你感恩;为人行善,你把善良给错了人,那么别人就会让你寒心。
前列腺癌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要点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骨转移是该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
为了规范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疗过程,专家们制定了前列腺癌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
以下是其要点:1.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通常通过临床症状、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骨活检确认。
患者常表现为骨痛、疼痛加重、骨折等症状,血液检查显示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骨扫描、核磁共振(MRI)和CT等影像学检查可显示骨转移灶,而骨活检可用于确诊。
2.分期与评估: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分期评估有助于确定最佳治疗方案和预后。
常用的分期系统是TNM分期系统,根据肿瘤的大小(T)、淋巴结转移情况(N)和远处转移(M)来确定疾病的分期。
3.个体化治疗:针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设计。
常规治疗包括内分泌治疗、放疗和手术等。
内分泌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法,包括口服或注射激素、去势等。
放疗可用于控制局部症状和减少骨痛,手术主要用于减压和固定骨折。
4.维护骨健康:前列腺癌骨转移易导致骨质疏松和骨折,因此维护骨健康尤为重要。
患者应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遵循营养均衡饮食,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和钙,并通过合适的药物治疗预防骨质疏松。
5.生存期随访: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生存期随访非常重要,可通过定期检查PSA水平、影像学检查等来评估治疗的效果和疾病的进展。
同时,应注意监测患者的骨痛、功能障碍、尿路症状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多学科协作: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疗过程需要多学科的协作。
相应的专家团队包括泌尿外科医生、肿瘤内科医生、放射科医生、病理医生、骨科医生等,他们共同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并密切合作。
这些要点是前列腺癌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的核心内容,有助于规范医生的诊疗行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治疗方案需根据个体化的需求进行调整,并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
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引言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对于预防和治疗该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前列腺癌在临床上常常与其他疾病相混淆,鉴别诊断变得相对困难。
本文旨在探讨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方法和技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准确地确定是否患有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的一般症状前列腺癌的症状可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一些常见症状包括:1. 频尿和尿急:前列腺癌会引起尿道受压,导致频尿和尿急的症状。
2. 尿流变弱:前列腺癌也可能导致尿流变小或变弱。
3. 血尿:血尿可能是前列腺癌的一个早期症状,但也可能与其他疾病相关。
4. 骨痛:前列腺癌晚期可能会扩散到骨骼,导致骨痛。
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方法1.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PSA是一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其升高可以作为前列腺癌的潜在指标之一。
然而,PSA升高也可能与前列腺炎症、良性前列腺增生等其他疾病相关,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2. 直肠指诊:通过直肠指诊可以触摸到前列腺的硬度、大小和表面特征,从而对前列腺癌进行初步评估。
然而,直肠指诊的结果可能受到技术水平的影响,仅作为初步判断依据。
3. 彩超检查:彩色超声检查可帮助观察到前列腺癌的形态、大小和位置特征。
在结合其他检查结果时,彩超能够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4. 组织活检:组织活检是确诊前列腺癌最可靠的方法之一,通过取得组织样本,进一步确定癌细胞的存在和恶性程度。
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策略在临床实践中,鉴别诊断前列腺癌需要结合多种方法,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和体征。
常用的策略包括:1. 评估PSA水平:鉴别前列腺癌首先需要评估PSA水平的升高程度,并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2. 彩超结合直肠指诊:彩超检查与直肠指诊相结合,可提供前列腺癌的形态和表面特征,增加诊断准确性。
3. 组织活检确认:若PSA升高、直肠指诊和彩超均提示可能存在前列腺癌,进一步进行组织活检以确定诊断。
结论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是一个相对复杂和综合的过程,需要将多种方法和技术结合使用。
前列腺癌骨转移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前列腺癌作为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正逐步升高,严重威胁我国男性健康。
早期前列腺癌通常无症状,部分晚期患者因骨痛而就诊。
超过3/4的前列腺癌患者会出现骨转移,约50%的患者初诊时即发生骨转移。
前列腺癌骨转移好发于骨盆,其次为脊柱,颅骨转移者较少见;在外周骨中,最易转移至四肢骨,其中以股骨最为多见。
前列腺癌骨转移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针对现阶段诊疗状况,如何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MDT)模式对肿瘤患者展开个体化治疗,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患者生命,是制定本共识的目的。
本文旨在解读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是前列腺癌远处转移最基本的治疗方式,雄激素剥夺治疗(ADT)是骨转移前列腺癌的基础治疗。
●手术或药物单纯去势手术去势可迅速降低睾酮水平并持续保持睾酮低水平;药物去势常见的药物包括亮丙瑞林、戈舍瑞林、曲普瑞林和地加瑞克等。
●恩扎卢胺是一种非甾体类雄激素受体阻断剂,可强效抑制雄激素受体的功能。
早在2012年8月,基于AFFIRM研究,恩扎卢胺首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多西他赛治疗后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治疗。
该研究结果显示,恩扎卢胺使患者总生存期(OS)从13.6个月提高至18.4个月(HR=0.63,P<0.001)。
之后,ENZAMET、ARCHES、PROSPER、PREVAIL等研究也证实了恩扎卢胺在晚期前列腺癌中的良好获益。
●醋酸阿比特龙通过抑制雄激素合成途径的CYP17酶,抑制睾丸、肾上腺、前列腺癌细胞的雄激素合成。
COU-AA-301研究表明,与安慰剂组相比,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可显著延长多西他赛化疗后进展的mCRPC患者的OS(15.8 vs 11.2个月)。
目前恩扎卢胺和阿比特龙被推荐用于症状轻微和疼痛明显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骨转移患者。
●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MAB)同时去除或阻断肾上腺和睾丸来源的雄激素。
临床前列腺癌骨转移、乳腺癌骨转移、肺癌骨转移、膀胱癌骨转移等成骨性骨转移瘤病理及影像学表现前列腺癌骨转移前列腺癌发生骨转移的机会最多,发生率在50%-80%。
前列腺癌骨转移发生率50.9%,其中92.6%为成骨性改变,&佻单纯溶骨性改变。
转移部位以骨盆最多,其次腰椎、胸椎、颈椎、股骨粗隆、肋骨、胸骨,年龄多在60岁以上。
X线片表现:成骨性转移表现为在骨外型没有改变的骨背景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致密影,有时呈地图状,边缘不规则,多数病灶可融合成片,也有病灶累及大部分或整个骨,有时在成骨性病灶边缘散在少量溶骨性破坏。
密度呈棉絮样增高。
前列腺癌骨转移多较典型,结合临床,诊断一般不难。
实验室检查,血清碱性磷酸福常增高,约占80%~85%;血清酸性磷酸陶也明显增高,对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有重要价值。
乳腺癌骨转移乳腺癌是最易发生骨转移的肿瘤之一,骨转移较肺癌发生的多且早。
发病年龄较轻,平均45岁,据报道,在所有乳腺癌中33%'73%的病例出现骨转移。
X线片表现:基本以溶骨性破坏为主,病变开始于髓腔,自骨内向外侵蚀破坏骨皮质,病灶较广泛,常破坏骨皮质全部,一般无骨膜反应。
当原发性肿瘤为硬性癌时,转移瘤多倾向成骨性,病变较局限。
混合转移瘤约占12%o甲状腺癌骨转移甲状腺癌的骨转移仅次于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约占50‰由于甲状腺癌恶性程度差别很大,甲状腺癌骨转移的临床及X线片发现较特殊。
临床表现常不明显,往往以转移瘤为首发表现:无痛性肿块,多为鸡蛋大小,质软,无压痛,边缘清楚,皮肤颜色正常,听诊有血管杂衣,可抽出暗红色血性液体。
X线片表现:甲状腺癌骨转移,好发于颅骨、肋骨、脊柱、骨盆及胧骨、股骨近端:溶骨性破坏为主,呈大片状或地图样骨缺损。
有时是多囊状破坏区,病变内有骨性间隔,此征象被认为是甲状腺癌骨转移的特征性&现。
颅骨的破坏以外板为主,残留骨靖大多与颅骨垂直。
少数病例有骨膜反应。
肺癌骨转移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意见不一,Abrams报道发生率32.5%,占第四位。
前列腺癌骨转移评分8分1. 前列腺癌概述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老年男性。
在早期,前列腺癌通常生长缓慢且无症状,但随着疾病的进展,可能会出现骨转移。
前列腺癌骨转移是指肿瘤细胞从前列腺转移到骨组织中生长和扩散的过程。
2. 前列腺癌骨转移评分系统前列腺癌骨转移评分系统是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等指标对患者进行评估,以确定其骨转移的程度和预后。
其中一个常用的评分系统是根据临床表现进行评估的Mirels评分系统。
Mirels评分系统根据四个因素对患者进行评分:痛觉、局部压痛、X线表现和骨折情况。
每个因素都有相应的分值,最高得分为10分。
根据总得分,可以将患者划分为低风险(0-6分)、中风险(7-8分)和高风险(9-10分)三个组别。
3. Mirels评分系统的意义Mirels评分系统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前列腺癌患者的骨转移程度和预后,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评分越高,表示骨转移越严重,患者的预后越差。
根据评分结果,医生可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放疗或药物治疗等。
4. Mirels评分系统的应用Mirels评分系统适用于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评估和治疗决策。
通过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和评分,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通常会结合其他指标和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患者的骨转移情况。
除了Mirels评分系统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评分系统,如PSA(前列腺特异抗原)值、骨扫描结果等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5. 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针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治疗的目标主要是缓解疼痛、控制肿瘤的进展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等。
手术治疗主要针对骨折和严重压迫性骨痛的患者,通过手术修复骨折或减轻压力,以缓解疼痛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放射治疗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高能X射线或其他放射源直接杀死肿瘤细胞,从而减轻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龙源期刊网
前列腺癌会否发生骨转移
作者:
来源:《老友》2009年第10期
《老友》专家门诊:
我因前列腺癌做了双睾切除术,出院后至今总共做了18次PSA肝肾功能检查和数次B超和胸片检查,情况均正常。
去年6月,经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SPECT检查虽未见明显骨转移征象,但医师认为L5还有骨转移。
对此我很困惑。
请问:“未见明显骨转移”和“L5还有骨转移”应如何理解?
宜春市?金××
金××同志:
根据寄来的资料及来信所述,你2006年4月因前列腺癌进行了手术治疗,当时PSA80mg/L,病理为中分化癌。
之后先后18次检查PSA,都属正常范围。
最近3次骨扫描,有医生认为L5有骨转移,你对此有些困惑。
就此我解释如下:
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
不过,我国该病发生率远比欧美地区低。
据北京、上海等地报告,近20年来前列腺癌发病人数有上升趋势。
病因仍不太清楚。
许多临床资料显示,可能与性激素有关,特别是与雄激素的变化关系密切。
英国研究报告,前列腺癌的发生与过量饮酒、喝咖啡有关。
另外,与环境污染也有一定的关联。
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也可同时发生,但无因果关系。
前列腺癌发生骨转移与病期早晚、PSA值高低有密切关系。
而且,发生骨转移有一定的次序,依次是脊柱、股骨、骨盆、肋骨、颅骨、肱骨等,但以脊柱、骨盆最多见。
PSA值低于
20mg/L、骨扫描阴性者为主。
PSA值高于20mg/L即可能发生骨转移。
PSA值高于50mg/L即提示有骨转移。
约15%前列腺癌骨扫描显像可见单发转移病灶。
有无骨转移应根据病情及PSA测定结果而综合分析。
若有可疑病灶(放射性浓集影)、局部有疼痛,且进行性加重者,应进
一步作X线或CT检查,了解有无骨质破坏情况,且应注意与老年性退行性骨关节病变相鉴别。
近年来你先后作了3次骨扫描,结果一次比一次好,未见明显骨转移,这说明你的病情稳定。
有文献报告前列腺癌治疗后有一部分病人骨转移灶可以消失。
希你继续定期复查PSA和进行断骨扫描、胸脊柱X线片、B超或MRI检查,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主任医师教授陈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