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试卷(两套附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84.13 KB
- 文档页数:10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评卷(两套及答案)
时间:90分钟 (第一套) 总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分数
一、基础训练。(28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mài luò tiĕ chuí pí xuē xíng fá
sōng bǎng mián páo tài shān biāo zhǔn
2.辨字组词。(8分)
避( ) 瞪( ) 瞅( ) 峻( )
僻( ) 蹬( ) 锹( ) 俊( )
炊( ) 迫( ) 阀( ) 彻( )
饮( ) 怕( ) 筏( ) 沏( )
3.下列对“意思”一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老班长)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语言文字等的意义)
B.老北京的除夕夜可真有意思..啊!(情趣、趣味)
C.天阴沉沉的,有要下雨的意思..。(某种趋势、苗头)
D.他这个人喜欢讲笑话,真有意思..!(意图、用意)
4.用恰当的四字词语替换句中画线的部分。(5分)
(1)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
(2)他们一下子全都拥了进去,挤了进去,挤满了这间小屋。( )
(3)我注意力集中地看着老班长手里的搪瓷碗。( )
(4)我们都是来自全国各地。( )
(5)父亲态度镇定地向外走去。( )
5.用“/”画去括号里使用不恰当的词语。(4分)
(1)才过了两天,(果然 忽然)出事了。
(2)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沉痛 沉重)的皮鞋声。我的心(强烈 剧烈)地跳动起来,恐惧的眼光瞅了瞅父亲。
(3)战士用惊人的毅力(支持 支援)着自己的生命,但是一倒下去就再也起不来了。
二、能力提升。(16分)
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4分)
A.外貌描写B.语言描写C.神态描写D.心理描写
(1)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
(2)过了好半天,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
(3)老班长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
(4)我蹲在水边,心里不停地念叨:“鱼啊!快些来吧!这是挽救一个革命战士的生命啊!”( )
3.品读句子,完成练习。(4分)
父亲一向是慈祥的,从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1)对造成父亲前后态度不同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当时的局势十分严峻,不是同孩子谈心的时候。
B.孩子还小,关于书籍文件落入敌人手里的后果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
C.反映了李大钊对待亲人慈爱和对待工作认真严肃两方面的统一。
D.面对越来越紧张的局势,李大钊只顾着工作,无暇顾及孩子。
(2)用加点词语写一句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X”。(4分)
(1)《金色的鱼钩》一文赞颂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
(2)《石灰吟》的“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了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尚节操的决心。( ) (3)“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句话中“伟大的力量”指的是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
(4)《为人民服务》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论点,结合当前实际,从四个方面说明了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论点鲜明,条理清晰。( )
三、阅读乐园。(26分)
(一)课内阅读。(14分)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_____________, 立根原在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坚劲,任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2分)
2.诗的第一句中,“_______”字特别传神,写出了竹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性格。诗的第三句中,千”和“万”写出了竹子面对的考验_____________。(3分)
3.说说本诗后两句的意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采用了_____的写法。下列哪一项不是本诗表达的情操?(3分)( )
A.刚正不阿 B.秉公无私 C.正直不屈 D.铁骨铮铮
5.“尔”的意思是_______。古诗文中的名称很有讲究。请为下列名称选择恰当的解释。(3分)
寒舍( ) 在下( ) 晚生( ) 贤郎( )
A.晚辈自称 B.对人称自己的家
C.谦称自己 D.对对方儿子的称呼
(二)课外阅读。(12分)
翻越大雪山(节选)
A.山上云雾缭绕,山风卷着雪花迎面扑来,单薄的军衣抵挡不住风雪的吹打,脸上、身上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战士们冻得浑身哆嗦,牙齿打战,有的包着被子,有的裹着毯子,有的披着老羊皮,可都不顶用。越往上爬,空气越稀薄,人们头昏脑涨,呼吸困难。体弱的人,走一步站一会儿,喘一阵。这时候,谁要是停步坐下来歇歇,就会再也起不来了。因此,大家都拼尽全身力气,互相搀扶着,艰难地一步一步地前进。
在中央纵队的行列中,一位名叫江良兰的战士突然倒下了。同志们赶紧上前扶起他,一摸他的身子,已经冰凉了。大家含着热泪,在冰雪上刨了个坑,安放下战友的遗体,用雪埋起来。
一位连指导员,左手拉着一个小战士,右手扶着一个患病的战士,三个人在风雪中顽强地前进。因为风雪太大,连饿带冻,那个有病的战士迈不开步子,渐渐地连站也站不住了。指导员搀扶着他,一步一步向上攀登。快到山顶的时候,一阵猛烈的风雪迎面扑来,那个有病的战士一个踉跄,一头栽倒在雪地上。指导员和小战士赶紧把他扶起来,发现他脸色苍白,呼吸急促。他望着指导员和小战士说:“指导员,你们走吧,不要管我了!”
指导员连忙说:“不管怎样,我们也要一起翻过雪山。”
那个战士两眼噙着热泪,摇摇头吃力地说:“你们快走吧……这里不能久待呀,要不然……”,话未说完就昏迷过去了。
指导员望着茫茫无际的白雪,心想: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背着他走,即使是一寸一寸地往前挪,也要挪过山去。指导员脱下自己仅有的一件夹衣,披在已经昏迷的战友身上。然后把他背起来,带着小战士,继续向上爬去……
人们经过异常艰难的攀登,终于爬到了山顶。B这时候天气突然转睛,强烈的阳光照射在晶莹的白雪上,特别耀眼。战士们举目远眺,只见千里冰雪,银装素裹;再低头俯视,山下的队伍,像一条灰色长龙,在雪海里游动,蜿蜒而上。
当天晚上,红一方面军的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翻越了大雪山,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两支部队的战士欢呼着,跳跃着,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1.短文首先叙述了红军翻越大雪山时遇到的各种困难,接着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记叙了红军将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场面,其中作者列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例,这是“点”的体现。(3分)
2.阅读短文第一自然段,从“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浑身哆嗦”“牙齿打战”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头昏脑涨,呼吸困难”“谁要是停步坐下来歇歇,就会再也起不来了”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短文第六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请展开想象,试着把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阅读并比较短文中A、B两处的环境描写,两者有什么不同?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妙笔生花。(30分)
题目:我的心愿
要求:①选择你最想和别人交流的心愿写下来;②选用典型事例,运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表达(如记叙故事、写信、写日记……);③不少于450字。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卷2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分数
主题百花园(40分)
一、主题达标。(29分)
1.读拼音,写词语。(8分)
sī mǎ qiān( )曾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tài shān( ),或轻于鸿毛。”无数gé mìng( )志士为了战斗的胜利,光荣地xī shēng( )了,他们的死是有意义的。如李大钊面对mó guǐ( )般的敌人,即使受了kù xíng(
)也镇定自若,最后被jūn fá( )pò hài( )至死。
2.照样子,写词语。(5分)
(1)热气腾腾(ABCC式)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三长两短(含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五湖四海(含数字)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奄奄一息(AABC式)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死得其所(褒义词)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每组词语中不同类的一个画上横线。(3分)
(1)披散的长发 苍白的脸 纷乱的喊叫 高高的颧骨
(2)怒气冲冲 不慌不忙 喜出望外 活蹦乱跳
(3)局势严重 收拾行李 工作紧张 环境恶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