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文写作基础》讨论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2
医学论文写作重点【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医学论文写作的重点,包括选题、文献综述、方法、结果和讨论等方面。
首先介绍了医学论文写作重点的意义,讨论了相关研究和现状。
接着详细阐述了选题的重要性和方法,以及如何进行文献综述。
然后描述了结果的呈现和讨论部分的要点。
总结了医学论文写作重点的启示和未来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医学学术界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写作论文的关键要点,提高写作水平和学术质量。
【关键词】医学论文写作、重点、意义、选题、文献综述、方法、结果、讨论、启示、未来展望、总结1. 引言1.1 医学论文写作重点的意义医学论文写作重点的意义在于确保研究具有科学性和可信度,有助于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
通过明确定义写作重点,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组织和表达研究内容,使论文逻辑清晰、条理分明。
写作重点还有助于提高读者对论文的理解和接受度,能够使研究成果更容易被同行和学术界认可和引用。
写作重点对于研究者本身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研究方向和重点,避免在数据收集、结果呈现等环节浪费时间和精力。
通过明确写作重点,研究者可以更好地反思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有利于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和进步。
医学论文写作重点的意义在于提高论文质量、增强可信度、促进学术交流和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
研究者在撰写医学论文时需要认真思考和确定写作重点,以确保论文内容科学、严谨、有说服力。
1.2 医学论文写作重点的相关研究医学论文写作一直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医学论文写作的相关研究也是备受重视的。
在国内外的许多研究机构和学术期刊中,都有大量关于医学论文写作的相关研究。
相关研究主要关注医学论文写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许多研究表明,规范的医学论文写作可以提高论文的可信度和学术影响力。
研究者们不断探索如何规范医学论文的写作,包括结构、语言和格式等方面。
相关研究还关注医学论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一些研究指出,合理的选题和深入的文献综述是写作成功的关键。
医学论文写作基本格式和提纲医学论文写作基本格式和提纲医学论文的写作取决于你的经验和资历,这就决定了你对问题的理解和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也就是说,以下是一些医学论文格式和提纲的小集合,供大家参考。
医学论文写作一般有几种类型:综述、个案报道、病例分析、临床研究、科研课题论著、学位论文等等。
医学论文写作简要建议如下:1、在校学生,一般只能写综述等理论探讨型的论文;2、低年资者,综述、病例个案报道、回顾性病例分析等。
3、高年资者哪一种类型的论文都可以。
至于怎么写医学论文,以下步骤供参考:结合自己平时的工作和学习,借助数据库查找相关的参考资料,大量参阅相关文献,筛选自己喜欢的、熟悉的内容,找出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的论点,着手撰写。
医学论文的基本格式和方法(一)标题(title)1.阐述具体、用语简洁:一般不超过20个字。
2.文题相称、确切鲜明:标题体现内容,内容说明标题。
3.重点突出、主题明确:突出论文主题,高度概括,一目了然。
不足以概括论文内容时,可加副标题(破折号、括号或加序码)。
(二)作者署名(author)1.作者署名的意义(1)明确论文责任:文责自负(2)获得应有的荣誉:载入科技发展的史册(3)文献检索的需要:著者检索(4)明确著作权:人身权和财产权2.作者署名的原则署名的个人作者,只限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做出贡献,以及参加撰写论文并对内容负责的人。
(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3.作者署名的要求(1)分为集体署名和个人署名。
(2)第一作者应是论文课题的创意者、设计者、执行者,是论文的执笔者。
(3)多人合写时,主在前,次在后;多单位合写时,用脚注标明。
(4)作者人数不易过多,一般不超过6人。
(5)指导、协作、审阅者可列入致谢中。
(三)摘要(abstract)1.摘要内容和格式一般格式:(1)目的(objective):说明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及其起源、由来。
医学论文讨论内容的写作医学论文讨论部分是整篇论文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展现研究成果的核心部分。
在论文讨论部分中,文章作者可以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阐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那么,如何撰写一个好的医学论文讨论部分呢?以下是一些写作技巧和写作要点:1. 怎么写讨论部分?论文讨论部分的写作应以研究目的和方法为基础,具体过程如下:a. 总结研究结果首先,作者应该在讨论部分中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且简洁明了地陈述成果和数据。
因此,作者在撰写讨论部分时,首先应该提及研究数据的主要特征,包括样本属性、实验方案等相关内容。
在这一步,不能遗漏或者误传任何信息。
b. 分析研究结果其次,作者在讨论部分中应该分析研究结果,并且对它们进行比较。
分析的过程应该从基础技术、实验条件、操作方法,数据质量等方面进行。
这样可以更好地解释数据。
c. 阐述研究意义最后,作者在讨论部分中应该通过解释研究结果,阐述它们的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应该说明研究结果对相关领域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性,以及未来可能的工作和方向。
2. 讨论部分的内容有哪些?医学论文的讨论部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工作概括研究的目标、做法、结果和结论应该在这里被简洁概括。
b. 分析结果对于研究结果,需要讨论它们是否与预期相符,并且解释它们的意义。
应该准确地描述每个实验室观察到的数据,并说明它们的变化、误差和特异性。
c. 结果比较在这个部分,作者将研究结果与文献中的相关研究进行比较。
作者应该讨论这些观察结果与文献现有知识之间的联系,并阐明我们的研究与前人研究的差异。
d. 研究局限性在研究局限性中,作者应该谈到任何自有潜在的错误来源和过程中可能的影响,并且根据受影响组件做更准确和精细的解释。
e. 研究意义在此部分中,作者应该明确自己的结果以及对领域的贡献,以及对未来研究工作的启示作用。
3.注意事项在写作论文讨论部分时,作者应当注意以下一些事项:a. 紧紧围绕研究问题在撰写讨论部分时,作者应该紧密围绕研究问题。
2023《医学论文写作》课件contents •课程介绍•医学论文基本结构•医学论文写作技巧•医学论文写作实例分析目录01课程介绍学习和掌握医学论文的基本写作技巧学生将学习如何撰写高质量、符合规范的医学论文,包括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部分。
要点一要点二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学术诚信学生将学习如何在论文中体现科学性、客观性和严谨性,并理解学术诚信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学生将学习如何评估论文的质量和可靠性,并能够分析和解释论文中的数据和结果。
要点三0102医学论文的格式和结构学生将学习医学论文的基本格式和结构,包括标题、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部分。
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学生将学习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包括如何撰写清晰、准确的文字,如何使用规范的科技语言,如何组织论文的逻辑结构等。
医学文献检索和文献综述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常用的医学文献检索工具和数据库,如何筛选和评估文献,如何撰写文献综述。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学生将学习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何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如何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论文发表和学术诚信学生将了解论文发表的流程和要求,并学习学术诚信的重要性及其在论文发表过程中的规范。
03040502医学论文基本结构简明扼要地概括论文主题,通常不超过20个字,尽量避免使用非公用的缩写词。
标题对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进行简洁、连贯和具体的描述,突出研究创新点和研究结论。
摘要标题与摘要关键词选取3-5个能够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短语,一般选用MeSH词汇。
方法详细描述研究设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数据收集与分析等过程,突出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关键词与方法结果报告研究结果,包括数据、图表和照片等,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讨论对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阐述其意义、可能的影响以及与已有研究的联系,提出结论并讨论其局限性。
结果与讨论03医学论文写作技巧标题与摘要的撰写技巧标题简明扼要标题应简洁明了,准确地概括文章主旨,尽量控制在20个字以内。
医学论文写作技巧和成功发表的要素作者:江志雄,阎利作者单位:解放军第117医院,浙江杭州 310013【摘要】要成功发表一篇科学论文首先要高度重视选题和掌握科学选题技巧,其次在设计上充分遵循对照、随机、盲法的原则,并且严谨控制和设计研究因素、对象和效应。
这样就给科研的过程和最终总结打下决定性的基础。
论文品质则要看其科学性、创新性、逻辑性、规范性和实用性,而且还要注重文字水平表达。
写作阶段要特别重视著作格式问题。
写作中参考文献、关键词、图表、题目、摘要、引言和署名等项目最常出错,应予重视。
【关键词】医学;论文写作科学研究者素质应该包括:本专业知识水平,创新思维能力,个人品德'与意志,方法学(科学设计、文献检索、统计学、文献编辑学),多语种语言能力,计算机应用技术,跨学科学习的潜力。
这七个方面是每一个探索者的成功的起点。
高品质医学研究就是在这些基础上起步的,无论是选题、设计、实施到论文的写作都是如此。
论文写作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以上七个方面的聚焦点,一个成功的论文作者应该全方位具备这些素质。
1 选题与设计1.1 选题良好的选题是成功的第一步,是最关键和最大的一步。
(1)要从程式上做到先积累资料、选题、查新,最后确认选题。
这一步做好了,也就成功了一半。
而后进入设计、实施、再查新、总结写作就容易得多了。
(2)积累自己的实践资料。
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观察并记录自己经手的基础实验过程数据和临床资料,当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进行整理、归纳,能很容易提出新问题。
例如选择实践中遇到的难点,设计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实用的课题。
(3)持久和系统地收集资料、查阅文献,要坚持跟踪了解国内外对类似选题的研究动向和进展情况,深入做好资料的积累工作。
只有精通所从事专业的国内外进展情况,才能得到有价值的选题。
例如选择新近发展较快而尚未被熟悉和重视的新颖和前沿的课题。
(4)文献缝里选题,如通过文献启发选题,通过阅读与检索文献寻找科学领域的空白点。
基于“患者小组管理”的四川农村地区高血压管理模式研究
背景: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和肾病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危害人群健康。
WHO研究显示,高血压已成为全球最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疾病负担占全球的10.9%。
目前高血压发病率逐年升高,控制情况不容乐观。
2010年四川省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高达30.6%,而治疗率与控制率则仅为25.8%与5.8%,呈现“患病率高、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极低”的特点。
四川省农村高血压患病率的增长尤为迅速,已超过城市水平。
规律服药、长期血压监测和健康教育是控制血压、降低并发症的三大有效措施。
其中,血压监测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降压治疗的质量,而且能够促进患者管理血压的积极性和治疗依从性,从而有效提高血压控制率。
目前高血压管理模式主要为以医疗机构为依托的“三级管理模式”,近年来部分城市地区开始尝试采用的“家庭自我管理模式”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四川省的大多数农村地区医务人员匮乏,每个村仅有1名村医,其平均服务人口达到1000人,还承担着基本医疗服务与六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从而难以对辖区内的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
同时由于农村地区居民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防治观念淡薄、经济收入低”的现象,家庭“自我管理模式”亦难以实现,导致农村地区血压规范监测难以开展,高血压防控工作远远落后于城市。
因此本研究将基于现有背景和条件,探讨针对四川省农村地区高血压的“患者小组管理”模式,为简单、有效的措施控制和管理高血压患者,实现四川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新的思路。
研究目的:探索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小组管理”模式,提高高血压治疗率、知晓率,并使血压控制率达到理想状态。
研究方案:本研究拟采用群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探索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小组管理”模式的有效性。
研究人群:四川省绵阳江油市是国家慢病防控示范区之一,有良好的项目实施基础;属于四川典型的农村地区。
因此,将江油市作为干预现场所得到的结论具有参考价值和可推广性。
按平均每村18岁及以上常住人口800人、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30%,估计每村高血压患者约为240人,从四川省绵阳市的江油市农村地区按照一定标准选取4个乡镇,共计4800名高血压患者。
干预措施:本研究以“患者小组”为单位,通过发放电子血压计、提醒性药盒及健康教育,实现血压的长期监测和管理。
分组:把4个乡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再从每个乡镇各选取5个村,即试验组和对照组各纳入10个村。
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筛选出20个村内所有的高血压病人由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对所有患者进行确诊,并根据病情开具相应药物,估计各组2400人。
试验组:①按照居住临近的原则,每30名患者分形成一个“患者小组”,并选出责任心强、有亲和力、文化程度较高、较年轻的一名患者为该小组组长;②在对村医和小组长进行为期4天的培训结束后,对试验组的所有患者发放提醒性药盒,并为每名小组长发放臂式电子血压计一台。
每组的小组长每月至少为该小组所有30名患者测量血压一次,并进行登记;对血压测量在140/90mmHg以上者,隔周再测一次,如果两次血压均在140/90 mmHg以上,由小组长报告给村医,村医对其进行探视和健康教育,检查其治疗情况,并督促患者规律服药。
对服药依从性好,而血压仍未达标者,由村医报告给乡镇卫生院防保科医生,安排医生分析患者血压未达标原因,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③由小组长对组内患者进行不定期健康教育。
对照组:10个村的所有患者进行常规管理。
随访时间:试验组和对照组随访时间均为18个月。
效果指标及分析方法:主要效果指标:试验前、后高血压控制率和治疗率;次要效果指标: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健康行为改变情况及脑卒中、冠心病和肾病等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随访结束后,对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有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健康行为调查和血压测量。
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控制试验组和对照组不匹配因素的影响,对比管理前、后试验组与对照组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和健康行为改变情况。
预期结果:试验组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较对照组提高1倍,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和健康行为、高血压并发症(脑卒中、冠心病和肾病等)的发生率均好于对照组。
应用推广:如果证明本研究探索的农村地区高血压管理模式行之有效,则可以有效的提高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增强健康行为,提高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从而大大降低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为四川省农村地区慢性病防控模式提供新的借鉴,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方法。
项目预算:总计84万元。
包括设备及材料费(臂式电子血压计、提醒性药盒),交通及住宿,培训费,劳务费(村医和小组长、调查费用)及其他。
项目进度表:
执行人
主要工作1月2-7月8月9月10-26月27-32月33-36月
项目组文献回顾,调查问卷设计和材料准备
项目组基线调查
项目组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选取项目组人员培训
项目点人员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随访、督导
项目组评估调查
项目组资料整理和总结报告的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