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跑道采用热管技术可行性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10.00 KB
- 文档页数:18
机场跑道采用热管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 (1)1.2研究工作的依据、内容及范围 (1)1.3编制原则 (3)1.4项目概况 (3)1.5技术经济指标 (5)1.6结论 (6)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8)2.1项目背景 (8)2.2建设的必要性 (9)第三章建设条件 (10)3.1项目区概况 (10)3.2建设地点选择 (13)3.3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13)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16)4.1市场分析 (16)4.2营销策略、方案、模式 (17)第五章建设方案 (18)5.1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 (18)5.2建设规划和布局 (18)5.3运输 (21)5.4建设标准 (21)5.5公用工程 (23)5.6工艺技术方案 (24)5.7设备方案 (25)5.8节能减排措施 (27)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28)6.1环境影响 (28)6.2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29)6.3评价与审批 (31)第七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32)7.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32)7.2劳动定员 (32)7.3经营管理措施 (33)7.4技术培训 (33)第八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34)8.1编制依据及采用的标准 (34)8.2安全卫生防护原则 (34)8.3自然灾害危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35)8.4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35)8.5消防编制依据及采用的标准 (37)8.6消防设计原则 (38)8.7火灾隐患分析 (38)8.8总平面消防设计 (38)8.9消防给水设计 (39)8.10建筑防火 (39)8.11火灾检测报警系统 (40)8.12预期效果 (40)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 (41)9.1实施进度计划 (41)9.2项目实施建议 (42)第十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43)10.1招标原则 (43)10.2项目招标范围 (43)10.3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 (43)10.4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资格要求 (45)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46)11.1投资估算 (46)11.2资金筹措及使用计划 (48)第十二章财务评价 (50)12.1费用与效益估算 (50)12.2财务分析 (51)12.3不确定性分析 (52)12.5财务评价结论 (53)第十三章建设合理性分析 (54)13.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54)13.2清洁生产符合性分析 (54)13.3规划符合性分析 (54)13.4项目建设环保政策符合性分析 (54)13.5环境承载性分析 (54)13.6结论 (55)第十四章结论与建议 (56)一、基本概况: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温新型机场跑道,能够使机场跑道的温度得到调节,有跑道路基和跑道路面,其跑道路面下敷设有热管,最好将热管置于套管中,套管可以置于跑道路基的基础钢筋混凝土的钢筋编网中。
序言 (3)一、技术方案 (3)(一)、企业技术研发分析 (3)(二)、发热管项目技术工艺分析 (4)(三)、发热管项目技术流程 (6)(四)、设备选型方案 (7)二、发热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9)(一)、产品规划 (9)(二)、建设规模 (10)三、发热管项目概论 (13)(一)、发热管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13)(二)、发热管项目概况 (13)(三)、发热管项目评价 (14)(四)、主要经济指标 (14)四、发热管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14)(一)、行业背景分析 (14)(二)、产业发展分析 (15)五、土建工程方案 (17)(一)、建筑工程设计原则 (17)(二)、发热管项目总平面设计要求 (18)(三)、土建工程设计年限及安全等级 (19)(四)、建筑工程设计总体要求 (20)(五)、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22)六、风险评估 (23)(一)、发热管项目风险分析 (23)(二)、发热管项目风险对策 (24)七、环境影响评估 (24)(一)、环境影响评估目的 (24)(二)、环境影响评估法律法规依据 (25)(三)、发热管项目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25)(四)、环境保护措施 (26)(五)、环境监测与管理计划 (26)(六)、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编制要求 (26)八、组织架构分析 (27)(一)、人力资源配置 (27)(二)、员工技能培训 (28)九、财务管理与资金运作 (29)(一)、财务战略规划 (29)(二)、资金需求与筹措 (30)(三)、成本与费用管理 (31)(四)、投资决策与财务风险防范 (31)十、招聘与人才发展 (32)(一)、人才需求分析 (32)(二)、招聘计划与流程 (33)(三)、员工培训与发展 (35)(四)、绩效考核与激励 (36)(五)、人才流动与留存 (37)十一、公司治理与法律合规 (38)(一)、公司治理结构 (38)(二)、董事会运作与决策 (39)(三)、内部控制与审计 (41)(四)、法律法规合规体系 (42)(五)、企业社会责任与道德经营 (44)十二、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45)(一)、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45)(二)、生产过程控制 (46)(三)、产品质量检验与测试 (47)(四)、用户反馈与质量改进 (48)(五)、质量认证与标准化 (50)十三、供应链管理 (51)(一)、供应链战略规划 (51)(二)、供应商选择与评估 (52)(三)、物流与库存管理 (53)(四)、供应链风险管理 (55)(五)、供应链协同与信息共享 (56)十四、团队建设与领导力发展 (57)(一)、高效团队建设原则 (57)(二)、团队文化与价值观塑造 (59)(三)、领导力发展计划 (60)(四)、团队沟通与协作机制 (62)(五)、领导力在变革中的作用 (63)本项目商业计划书旨在全面介绍和规划一个创新性的发热管项目,以满足需求。
城市空中交通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传统的地面交通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城市空中交通作为一种创新的交通解决方案,逐渐受到关注。
本报告将对城市空中交通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和环境可行性等方面。
二、技术可行性(一)飞行器技术目前,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行器是城市空中交通的主要载体。
这些飞行器在技术上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具备了高效的电动驱动系统、先进的飞行控制技术和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
然而,仍需要进一步提高飞行器的续航里程、载重能力和可靠性,以满足大规模商业运营的需求。
(二)导航与通信技术精准的导航和可靠的通信是城市空中交通安全运行的关键。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如 GPS、北斗等)能够为飞行器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但在城市环境中,信号可能会受到建筑物遮挡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需要发展基于地面基站的增强导航系统和高速、低延迟的通信网络,以确保飞行器与地面控制中心之间的实时数据传输。
(三)自动驾驶技术实现城市空中交通的高效运营需要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
目前,自动驾驶技术在汽车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飞行器上的应用还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如复杂的气流环境、更高的安全要求等。
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可靠的飞行器自动驾驶技术将得以实现。
(四)能源与充电技术电动飞行器的能源供应是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电池技术的能量密度仍然有限,限制了飞行器的续航里程。
同时,快速充电设施的建设也需要跟上,以减少飞行器的充电时间,提高运营效率。
三、经济可行性(一)成本分析城市空中交通项目的成本主要包括飞行器研发与制造、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与维护等方面。
飞行器的研发和制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建设起降场、充电设施等基础设施也需要巨额投资。
此外,运营过程中的人员成本、能源成本和维护成本也不容忽视。
(二)收益预测城市空中交通的潜在收益主要来自乘客出行费用和货物运输费用。
电热管、发热管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电热管、发热管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说明该电热管、发热管项目计划总投资20474.4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7149.1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3.76%;流动资金3325.3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24%。
达产年营业收入24644.00万元,总成本费用18821.89万元,税金及附加333.15万元,利润总额5822.11万元,利税总额6958.31万元,税后净利润4366.58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591.73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8.44%,投资利税率33.99%,投资回报率21.33%,全部投资回收期6.19年,提供就业职位389个。
充分依托项目承办单位现有的资源或社会公共设施,以降低投资,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节约用水。
贯彻主体工程与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消防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的总体规划与建设要求。
......主要内容:项目概述、投资背景及必要性分析、市场分析、项目规划分析、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土建工程、工艺技术说明、环境影响分析、职业保护、风险应对评价分析、项目节能评估、实施安排、项目投资方案、项目经济评价分析、总结及建议等。
第一章项目概述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电热管、发热管项目(二)项目选址某某经济新区(三)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59196.25平方米(折合约88.75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1.11%,建筑容积率1.41,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20%,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93.23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59196.25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30255.2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3466.71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64657.76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4342.22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76台(套),设备购置费7613.40万元。
2020年03月基于热管技术的飞机场跑道融雪系统的长期热分析苏晟郝文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北京102206)摘要:随着当代社会下的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热能工程的发展也是不断地进步,除雪是机场中至关重要的安全问题,在该机场,热管技术可以成为传统除雪方法的环保和高效替代方案。
这项研究使用近年来从全尺寸融雪系统中收集的数据。
研究结果表明,热管系统利用地热能自动将机场跑道的表面温度提高了17°C 在冬天防止结冰。
当冬天冬季机场跑道温度降至约5°C 以下时,热管系统将自动运行,地面土壤中的热量通过管道连续地传递到机场跑道。
热管内部的工作流体相变,这表明该技术在中国是可行的,并且可以在其他国家应用。
关键词:热管技术;热处理;热能工程1背景世界上超过60%的机场都位于降雪地区。
机场跑道上的积雪减少了飞机轮胎的摩擦力,在降雪和冰雹(冰雹)发作期间威胁机场运营的安全[1]。
防止全球机场跑道表面被积雪覆盖的最常见方法是除冰剂的扩散和除雪机的使用。
据报道,除冰剂和除雪剂的年度成本在美国约为60亿美元,在欧洲为90亿美元,在中国为100亿美元,而且近年来这笔费用显然已经增加了。
除冰剂和除雪剂的使用还会加速飞机场-跑道结构的恶化[2],并造成环境污染。
因此,更清洁,更可持续的融雪技术已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话题。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Los Alamos 国家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发明了一种导热元件,这就是热管技术的基础模型[3]。
初期的热管主要应用于人造卫星、宇宙飞船或热离子发电机等当时的尖端行业,到1970年左右,开始用于工业机械的散热或温度均衡。
而到目前为止,热管已经在电器设备散热、金属模具冷却、空调、换热器、等温炉和家用电器等方面广泛应用,我国最近修建的青藏铁路,为了路基的防冻,其两侧也使用了数以万计的热管。
利用可再生能源在飞机场跑道上融化雪的可用技术分为三类:将加热电缆嵌入人行道中,将水力管道嵌入人行道中(热量通过泵使用循环流体从热源传递到人行道上),以及将热管嵌入路面内部(热量通过自由使用的热管的内部工作流体相变从热源传递到路面)。
机场跑道采用热管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基本概况: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温新型机场跑道,能够使机场跑道的温度得到调节,有跑道路基和跑道路面,其跑道路面下敷设有热管,最好将热管臵于套管中,套管可以臵于跑道路基的基础钢筋混凝土的钢筋编网中。
在跑道的两侧设保护沟,热管与跑道垂直铺设,热管的端部在保护沟内由弯管依次串联连接。
能够使机场跑道的温度得到调节,使机场跑道的温度维持在设定温度,保证了飞行器的起降安全,极大地提高了机场跑道全天候起降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安全起降,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是最基本的要求,将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跑道热管技术也适应于大型的车站、广场和高速公路的服务区等场合,提高这些大型露天场地的全天候使用效率。
本项国家专利热管技术名称是“可调温新型机场跑道”,专利号:ZL200820025343.3 专利分类号:E01C306;E01C900 本项专利技术申请日:2008.06.授权日:2009.04.(这项技术虽然是国家专利跑道热管技术,但是因为它关系到几百万航空乘客的性命安全,尽早使用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所以作者专利权人在此尽早向大家介绍有关这方面基本的知识,同时也让使用单位尽早了解其基本原理,所以在此刊登这篇研究性文章。
)二、基本特点、原理、可行性方案简要介绍:1.热管埋设在钢筋混凝土跑道钢筋编网里距跑道表面30厘米下面,热管内热量可以较好地与跑道层换热交换2.即使气温过低跑道热管内的水也不会出现结冰的现象3.机场跑道若是全跑道区域都使用上了热管的话,耗能也不是很多(钢筋混凝土的半保温特性决定了使用热管能恰到好处地使:跑道热管既不会出现热量散发不出来,也不会出现耗能挺多的这种现象。
我们就是利用了钢筋混凝土的半保温特性,使热管的热量能够通过钢筋编网均匀地传导给钢筋混凝土跑道层。
毕竟,我们只是将热管按照一定的技术规范埋设在钢筋混凝土中,而不是把"散热片"和"散热器"埋设在"土"里。
热管内的循环水只要是在正常循环状态下,或低速循环状态下,以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常年的最低温度,及钢筋混凝土的半保温特性,热管内的水根本不会出现结冰的现象。
对中小型机场跑道在冬季若使用加热热源,如锅炉等给热管系统供暖,根据天气状况适时调节热管供暖的流量,一般供暖量不会超过大陆上普通五十户住宅的供暖量。
若使用地下机井15℃左右的水循环,或使用开阔地表上建设的太阳能热水站热水循环,则可以大大地节约能源。
)4.钢筋混凝土跑道内使用热管后可提高跑道的抗压抗冲击能力(从钢筋混凝土的抗压特性来说,首先热管外层是钢焊管制的套管,钢套管或有外衬工程塑料的钢套管,它本身是圆柱形,强度就比较大,对钢筋混凝土的凝固成型是有非常好的作用的,钢套管外的钢筋混凝土凝固成型以后,钢材料高韧性高强度的性能,使钢套管留在钢筋混凝土钢筋编网的结构中,在承载未超过其破坏强度时,它能起到增加钢筋混凝土的内部支撑作用和保形作用,可以提高跑道的抗压抗冲击能力。
)5.跑道内的热管寿命长,一般情况下要超过跑道的翻修寿命(一般情况下在跑道热管建设好了以后,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几乎是不会发生损坏的,若意外出现热管变形、渗漏,及战争时期遇到轰炸攻击、飞机坠毁爆炸的几种情况,这在专利说明文本补充《热管维护、维修一般性规范》中都有情况说明和处理方法,这里面涉及到一些工艺技术方面,暂时不在这里赘述。
)6.使用这项技术施工后,到了跑道的翻修期,热管能够根据需要与否允许翻修、更换(一般机场跑道的翻修周期都在15年以上,在这至少15年的时间里,热管所发挥的作用、产生的安全效益、增加的航班数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经远远超过其当初增加热管的这部分投资了,所以,热管随着跑道的翻修、更换进行相应必要的检修、翻修和部分更换,是完全值得的,实际上,现在国产的管径在10厘米以上的镀锌钢焊管在安装时,都已经做了必要的防腐、防锈处理,只要正常使用,其使用寿命可以达到20年以上是没有问题的,甚至超过跑道的翻修、更换寿命也是没有问题的。
)7.机场跑道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对跑道若需要"加盖"铺设混渣柏油路面,即使热管深度相应增加一些,对热管的使用效果也不会有太大影响(从道理上来说,热管埋设深度从30厘米到80厘米使用效果有差别但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大,热管散发的热量被周围的混凝土层吸收以后,早晚都会传导到跑道表面,当然埋设深度深了的,热量传导到跑道表面的时间就会长一些,时间早半小时和晚一小时传导到跑道表面,对跑道热管的正常使用是没有多少差别的,但是,若热管不仅仅是在冬季使用,也打算在夏季用机井的凉水为跑道"降温",热管埋设过深,使用的效果就会有较大的影响了,因为"热"是往上面传导的快一些,"凉"是往下面传导的快一些。
这里所说的"快一些"是指几个小时到半天或一天而已,道理上来讲,随着热管与周围钢筋混凝土层的热量交换,早晚都会改变钢筋混凝土层的温度的,时间只是早一天晚一天而已,这并不妨碍热管在夏季用于"降温"的使用。
)8.在新建和改扩建机场跑道上使用热管技术的话,投资不会增加太大(机场建设的投资,以前的建设方法,主要是用在了机场航站楼及配套设施的建设上,机场跑道的施工费用只占整个机场投资的一小部分,这个大家都是知道的,如果在新建和改扩建机场跑道上使用热管技术的话,增加的跑道方面的投资,只占整条跑道投资的一小部分,这就是热管镀锌钢焊管管网系统的部分,按照08年底市场价格,我们可以粗略算一算,热管在跑道上间隔1.5米,中小型机场跑道宽度在30米-50米,跑道长度在900米至2000米。
#按小型军用机场计算增加的镀锌钢焊管管网材料投资:埋设的套管和热管长度各约(900÷1.5)×32=19200米,管径10厘米的镀锌钢焊管价格50元米,管径12厘米-15厘米镀锌钢焊管价格60元-80元米,19200×50=96万元,19200×80=153万元,计249万元。
##按中型军民用机场计算增加的镀锌钢焊管管网材料投资:(2000÷1.5)×52=69334米,69334×50=347万元,69334×80=555万元,计902万元。
###如若使用PVR管材,管网材料只需上述五分之一的投资。
####如若全跑道区域使用最好的含镍不锈钢管管材,作为管网材料,整个跑道投资约需增加45%左右。
以上仅是管网材料在小型机场跑道和一般中型机场跑道增加的投资,至于其它有关增加的设备等方面,对中小型机场合计,跑道总计约再增加2000万元至3000万元左右。
相比现今一条跑道投资近亿元几亿元来讲,使用热管增加这点投资相比,能带来增加的那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来讲,这是完全值得的。
)9•机场跑道使用了这项热管技术在冬季为跑道供暖的热量来源可以有多种选择性(长度2000米跑道使用热管的话,正常情况的供暖约需大陆普通五十户住宅的供暖量,另外根据天气状况还可以调节热管的流量,控制供暖量。
使用了热管部分的跑道,所需供暖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a,若是简单的热管系统如军用机场只是在冬季为跑道供暖,可以设计热管系统与城市的供暖系统联网,并有一定的控制装臵即可。
当然,简单的热管系统,只是说供暖来源容易、控制装臵简单,但是热管系统在钢筋混凝土跑道里钢筋编网内的施工仍然必须按照规范去施工,施工质量与以前的施工规范质量要求是一样的。
b,热管系统有自己机场独立的热力站,使用的锅炉加热方式可以有燃煤、天然气、发电厂余热等。
c,在“可调温新型机场跑道”这项热管技术专利说明书里就有设计方案是,有两眼机井,利用普通地下水脉15℃左右的循环水与跑道层进行热量交换,冬季同样可以给跑道供暖保温。
)10•这项“可调温新型机场跑道”完全可以设计成“低碳排放”“环保节能”的工程(这项跑道热管工程是完全能做到“低碳排放”“环保节能”的!在上面已经说到那两眼机井了,夏季跑道上30℃~50℃的热量,利用机井的“凉水”,给跑道“降温”后,可以送至航站楼等场所使用,也可以直接再循环至地下水脉中,就把这些热量“储存”在附近的地下水脉里了,冬季就又能够重新把那些热量循环回跑道上去了,毕竟那跑道很大的表面积在夏季是可以接受非常多太阳能热量的,足以在机井附近的地下水脉里保存相当多的热量,在冬季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地下水脉的热量了。
同时,机场附近开阔的地表,可建设一个小型的太阳能电池板组的电站,给热管循环系统所需的小千瓦电机等设备提供电力,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也可以建设一个太阳能热水站,既给航站楼等场所提供热水使用,在冬季又能给跑道供暖,夏季多余的热量同样循环到地下水脉里,而且,小型太阳能电池板组电站和热水站,能够布设成比较显著的地面标志,白天为空中飞机目测导航。
这样整个跑道热管管道系统就成为一个完全利用太阳能的系统了,真正达到“低碳排放”“环保节能”了。
)使用环境条件和应用前景1•“可调温新型机场跑道”这项热管专利技术,在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可以使用(现今机场跑道施工方法,高纬度地区冬季机场跑道表面的积冰积雪给机场飞行器起降造成极大的隐患,气温有将近六个月时间是冬季,冬季跑道的维护清扫、清除,变得非常让人头疼麻烦,常规清扫清除方法,对跑道表面常常造成伤害,缩短跑道的使用寿命;低纬度地区夏季机场跑道表面温度,经常会达到摄氏五六十度,跑道表面膨胀挤压,也是大大缩短跑道的使用寿命;使用了热管技术的跑道与没有使用热管技术的跑道,其表面的物理性能摩擦系数的均匀性是有天壤之别的。
从道理上来讲,工学意义上的热管技术,既可以换热升温保温,也可以换热降温,只要机场位臵适合,实际上机场的选址其周围地理环境就已经具备了使用这项技术的必备条件!充分利用“可调温新型机场跑道”的原理,在北方或南方地区都是能够使用这项跑道热管技术的,不同地域的使用差别,只是看资金投入的多少差别,资金投入的多,设备设施就比较完善,那样能达到“低碳排放”“环保节能”的目标就更高一些,例如,热管使用内衬PVR工程塑料后防腐性能是很好的,在沿海地区就可以使用海水循环,达到对跑道温度调节作用的目的。
但是,热管以及热管外面的套管,在钢筋混凝土跑道钢筋编网内的埋设方式都必须是按照规范去施工做的,这里面是有一定的原因和道理的,在这里就不做更多的赘述了。
)2•世界上机场跑道施工采用热管技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机场上只有采用“可调温新型机场跑道”这项热管专利技术方案是最好的(冬季雨雪冰冻天气造成机场跑道的结冰积冰问题非常让人头疼麻烦,从08年五月六月份涉足这方面研究以后,陆陆续续地了解到,实际上几十年来,有很多人对此是有一些研究的,其他人在机场跑道解决积冰积雪问题方面的研究都不如“可调温新型机场跑道”方案好,如,有人提出使用导电混凝土在冬季给混凝土跑道加热的方法,且不说导电混凝土很贵成本较高,耗电很多效率很低,这种方法让跑道有可能出现带电状态,对机场工作人员有造成电击伤害的可能,对跑道上的电器设备有造成短路烧毁的可能;有人提出在跑道表面上铺设粘上不锈钢丝网,其作用就像是汽车轮胎上的防滑链一样,然后还想到给不锈钢丝网通电加热的方法;有人提出用竖直热管,这有点像是在青藏铁路解决冻土带的那种热管原理一样,需要铺设的竖直热管非常多,投资要增加非常多,关键是利用地温和地表的温差在热管上导热的原理,它的换热效果很慢,用于解决冻土带地表和地下的季节性热量交换还可以,若是用于机场跑道上那是根本不行的,那样根本达不到机场上飞机起降对跑道的要求!有人提出用强力吹风机布设在跑道一侧,雨雪天随时将积冰积雪吹跑,这是不太现实的,首先的问题是,若强力风机布设在跑道一侧的话,会对起降的飞机造成强烈的侧风影响,若是对称布设在跑道两边,强风会相向抵消,这也是不行的;以前有使用过在汽车尾部架设喷气发动机,利用喷气发动机的高温气流吹飭跑道上的积冰积雪,先不说在车上使用喷气发动机作业可能存在的危险性,以及高温气流对跑道表面的损害问题(这种损害是灾害性的,因为高温气流与跑道表面的巨大温差造成跑道表面混凝土急剧地热胀冷缩,最终造成跑道表面混凝土产生细小的裂纹,以后会使混凝土逐渐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