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_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 格式:ppt
- 大小:1.84 MB
- 文档页数:32
高中历史·选修一学案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学习目标: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2.难点:对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准确理解,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导入新课】公元993年,王小波、李顺起义,起义遍及北宋的统治地区。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曾亲眼目睹了农民起义的此起彼伏,“京东、淮南、江南、陕西、京西五六路,二三十州郡,数千里内杀人放火,肆意横行,入州入县,如入无人之境。
……今盗贼一年多如一年,一火强如一火,天下祸患,岂可不忧!”严重的统治危机惊醒了范仲淹、王安石等一批封建士大夫官员,由此推动了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兴起。
一、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一)原因:1.北宋初年,政府对采取放任的态度,占有大部分土地,还采用各种手段,;2.由于富者、贫者,的赋税沉重。
和频繁的,更加重了人民的苦难;(二)表现:社会矛盾尖锐,各地农民反抗不断发生;【重点探究】北宋积贫积弱局面的成因及表现?(1)积贫局面:A.成因:北宋初年,统治者对土地兼并采取放任态度,土地兼并严重,地主隐瞒田产,少交赋税,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军队数量猛增,军费开支高涨;政府机构臃肿,官员人数增加,加重了财政负担;每年要送给辽和西夏大量的财物。
以上原因导致北宋财政日益入不敷出,逐渐形成了积贫局面。
B.表现:政府财政困难;人民生活贫困;(2)积弱局面:A,成因:将帅指挥权受制太多,军队素质低下,士兵缺乏训练。
由此造成了北宋极弱局面;B.表现:对外,在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中败多胜少;对内,政府不能控制农民起义;【问题探究】教材第49学思之窗:想一想,这种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提示:恩荫制度使官员人数增加,出现了冗官现象;造成政府工作效率低下,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拓展】北宋加强中央集权与积贫积弱局面形成的关系?(1)宋太祖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把军权、行政权、财政权集中起来,造成军队战斗力、政府工作效率低下,国力衰退,“积弱”局面形成;(2)冗兵、冗官造成冗费,“积贫”局面形成;【知识巩固】1.《宋史·食货志》载:“(北宋)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