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富饶的西沙群岛 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4
《富饶的西沙群岛》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特点及资源丰富情况;2. 掌握西沙群岛的历史变迁和相关事件;3. 感受西沙群岛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4. 培养对西沙群岛的保护意识和珍惜自然资源的态度。
导学内容:一、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特点1. 西沙群岛是中国南海的一个重要岛礁群,位于南海海域中部,为中国南海诸岛唯一一个市级行政单位,隶属海南省三沙市。
2. 西沙群岛包括大兴安岛、永乐群岛、敦谦礁、南威岛等多个岛礁,总面积达13平方公里。
3. 西沙群岛地处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是一个独特的海洋岛礁生态系统。
二、西沙群岛资源的丰富情况1. 西沙群岛周围海域水质清澈,海洋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有大量的海洋鱼类、珊瑚礁群和贝类资源。
2. 西沙群岛沙滩洁净,珊瑚礁多样丰富,是一个理想的潜水和观赏海洋生物的地方。
三、西沙群岛的历史变迁和相关事件1. 西沙群岛自古以来即为中国领土,历史上曾被各种外来势力侵占,但中国始终坚决捍卫自己的主权。
2. 近年来,中国在西沙群岛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岛上居民的生活水平,加强了军事防御力量,有效维护了西沙群岛的安全稳定。
四、西沙群岛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1. 西沙群岛的自然景观优美,白色沙滩、蔚蓝海水、翠绿椰林构成了一幅迷人的海岛风光。
2. 西沙群岛的生态环境脆弱,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保护,杜绝破坏环境的行为,保护岛上的珍贵生物资源。
五、培养对西沙群岛的保护意识和珍惜自然资源的态度1. 我们应该认识到西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珍惜国家的领土主权,保护自然资源,共同守护美丽的家园。
2. 我们要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倡导绿色出行,减少能源消耗,为维护西沙群岛的生态环境出一份力。
3. 我们要通过学习、旅行等方式,深入了解西沙群岛,增强对西沙群岛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导学活动:1. 观看《富饶的西沙群岛》相关纪录片或影视作品,了解西沙群岛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2. 设计海报、宣传册等宣传材料,呼吁大家关注西沙群岛保护,加入环保行动;3. 进行班级讨论或座谈会,分享对西沙群岛的了解和感受,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西沙群岛的生态环境;4. 组织赴西沙群岛实地考察、志愿者活动或相关主题活动,增强对西沙群岛的亲身体验,深化对西沙群岛的认识和理解。
22、富饶的西沙群岛导学案课前自主学习部分一、我能借助字典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并把课文读通顺。
海参富饶蠕动栖息成群结队形状拣起披甲渔业肥料颜色不一威武茂密交错瑰丽无比我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弄懂了词语的意思。
栖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拣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瑰丽无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初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能够概括主要内容的一句话:三、读课文时有一些词和句子不太懂。
课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问题1、各小组先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段落。
2、一边读,一边想,勾画出能表现这处景物特点的词语、句子。
3、和小组同学交流时要先读一读,再说出自己的观点。
拓展阅读美丽的南沙群岛传说仙女下凡时,在辽阔的南中国海上撒下了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
南沙群岛位于祖国的最南端,二百多座岛屿、礁盘星罗棋布。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浩瀚的大海上航行、捕鱼,在小岛上开垦、种植。
茫茫南沙,汇入了祖先搏击风浪的汗水;片片岛屿,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的烟火。
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
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
仅曾母暗沙,就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享有“第二波斯湾”的美誉。
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
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
远望水天相连,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
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
碧波浩渺的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
可以肯定,将来的南沙群岛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导学案第1篇】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欣赏、想象、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2、能把观察到的海底景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3、通过看、读、想、说,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
一、激情导入1、谈话激情:在我们的期盼中,这节课又开始了。
再次见到大家,老师真的好高兴。
再次见到老师,同学们高兴吗?(高兴)那么,高兴的和老师打个招呼吧!(生打招呼)2、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到富饶的西沙群岛去旅游。
(板题)二、整体感知1、引导: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75,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多收获的。
2、生自主读课文。
3、交流:(1)读了读课文,西沙群岛在你的脑海中留下了什么印象?(2)生自主交流,师相机板书。
三、精读体验1、导入:西沙群岛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确是一个可爱的地方。
那么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呢?请同学们选择喜欢的方式再去细细品味课文,拿上你的笔在书中做上自己喜欢的记号。
2、合作交流:A、感悟海水之美(1)生朗读相关表现海水之美的句子,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觉得海水美。
(2)竞赛朗读或挑战朗读。
(3)播放课件,欣赏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
(4)讨论:海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种不同的颜色?(读文,说自己的见解,播放课件,教师讲解成因。
)(5)有感情朗读。
B.自主体验海底奇妙世界(1)生交流相关语句,师生评价朗读。
(2)教师引导:你在海底看到了什么?它们都是什么样?(3)生自主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相关词语(懒洋洋、威武),相机引导学生想象珊瑚还有什么样的,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想象鱼还有些什么样的,并用语言表达。
(相机板书)(4)讨论理解:“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22、富饶的西沙群岛【学习目标】1、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
会写“蓝、赖”等13个字。
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学习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学习难点】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1、一张中国地图。
2、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
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今天我们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你知道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吗?西沙群岛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我们读完这篇课文就会有所了解。
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同学们简单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
师简介西沙群岛。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2、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深蓝懒洋洋披甲划来划去威武拣贝壳形状渔业工人肥料祖祖辈辈富饶岛屿山崖栖息鸟粪(1)指名读,注意正音。
(2)开火车练读,齐读。
3、重点指导难认难写的字:懒、威、武、拣、辈,学生练写生字。
【三、合作探究】1、从地图上指出西沙群岛的具体位置。
2、读画出文章的中心句: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3、读第2自然段,说说这一段主要写西沙群岛的什么?有什么特点?(学生轻声读第2自然段并思考。
)(西沙群岛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结合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1)什么是“五光十色”?为什么说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五光十色?(2)引导:仅仅颜色多就叫五光十色吗?(3)欣赏西沙群岛海水(出示课件)。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想象海水色彩繁多、鲜艳明亮、相互交错的神奇景象。
)4、为什么西沙群岛的海水如此美妙神奇呢?(指出海水五光十色的形成原因。
出示课件)5、默读这一自然段,想想这一段写了西沙群岛的什么?怎么样?6、小结:刚才同学们所说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这几个词就是最能表达这一自然段主要意思的词语。
富饶的西沙群岛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学习重难点 (1)三、预习检测 (2)四、中心思想 (3)五、段落划分 (4)六、写作手法 (5)七、读文感知 (5)八、经典语句解读 (7)九、预习检测答案 (8)一、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我们应达到以下目标:首先,深入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及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其次,掌握文章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优美的词句,提高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学习作者通过具体、生动的描写展现西沙群岛富饶美丽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描写技巧。
最后,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环保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在于深入理解西沙群岛的富饶与美丽,通过阅读文本,我们需要把握作者如何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海水色彩、海域物产等特色,进而领略西沙群岛的自然风光和丰富资源。
同时,学习并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对于提高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至关重要。
难点则在于如何通过阅读,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西沙群岛不仅是自然景观的瑰宝,更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保护西沙群岛的重要性,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与自豪,这也是我们在学习中需要着重突破的部分。
三、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西沙群岛位于我国________的南部,是________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________。
2.西沙群岛一带海水________,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________的,杏黄的。
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
二、选择题1.西沙群岛的海底有哪些生物?A.珊瑚B.海参C.大龙虾D.以上都有2.下列哪一项不是西沙群岛的特点?A.风景优美B.物产丰富C.贫穷落后D.海水五光十色三、简答题1.简要描述西沙群岛的海水特点。
2.通过预习,你认为西沙群岛的富饶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四、阅读题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22、富饶的西沙群岛学习目标:1、我要认识“饶、屿”等 10 个生字。
会写“蓝、懒”等 13 个字。
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颜色、形状、千奇百怪、渔业工人、四脚朝天、茂密、肥料、祖祖辈辈”等 21 个词语。
2、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我要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自己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我要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语句,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学习难点:学习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
课前准备:搜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学习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我要认识“饶、屿”等 10 个生字。
会写“蓝、赖”等 13 个字。
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颜色、形状、千奇百怪、渔业工人、四脚朝天、茂密、肥料、祖祖辈辈”等 21 个词语。
2、我要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我要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学习重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学习过程:一、导入定向。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图片,欣赏《富饶的西沙群岛》,看过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自己搜集的资料,跟随作者去游览一下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吧!相信读了课文,一定会有更美妙的感受的。
二.自学体验,1、我要借助拼音和字典把本课的生字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
2、我还要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3、我要一边看老师范写,一边认真书空,还要把生字正确、规范地写到练习上。
三、合作展示。
各个小组举手表决。
四、归纳提高高。
小组之间互相补充、教师适时点拨并及时总结给以鼓励。
五、自测反馈。
22富饶的西沙群岛导学案导学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词,并能利用工具。
学会准确认读本课生字新词,能够正确书写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背诵课文中优美语句。
3、能够说出句和句之间是怎样连成自然段的,在写作中能够运用。
4、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学会运用。
导学重点: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西沙群岛是个富饶的地方?2、围绕重点句理解句和句之间对关系,懂得作者是如何围绕重点句展开介绍的。
导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1、师:(出示课件:中国地图)在我国南海的海面上,有一群岛屿,好似一颗颗珍珠,漂浮于万顷碧波之中,那就是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岛。
(板书课题:22 《富饶的西沙群岛》)2.注意“饶”的读音为二声。
那么想问大家,“富饶”一词是什么意思呢?---财富多、物产丰富。
它的反义词是什么?所以我们今天学的这一课,肯定是围绕着西沙群岛的什么方面展开书写的呢?----富饶。
二、初步感知课文1、听老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请同学们标出段落,圈出生字,并划出好词好句。
2、全班分小组朗读全文,小组间进行评比。
(要求:准确、流利、整齐。
三、学文请同学们再次大声齐读课题----《富饶的西沙群岛》。
那么这个西沙群岛究竟有多么富饶呢?1、请看看我们的文章开头是怎样介绍的呢?找同学起来读一下第一自然段。
哪句话概括了全文的内容?“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这一句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呢?----总起句,全文围绕着这句话展开描述的。
课文主要写了(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2、既然是总起句,那么请同学们快速从后面的段落中找出,作者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板书:海面、海底、海滩、海岛师:我们找到了,原来作者是分别从五个方面来描写西沙群岛的富饶的,那作者仅仅是像咱们一样把这五个方面罗列出来就可以了吗?-----没有,如果仅仅是罗列,我们还是不知道西沙群岛到底有多么美丽,多么富饶,那我们就学习学习作者是如何来具体表达的吧!3、找生读第二自然段。
小学能动学堂导学案(语文第三册)班级三年级课题22、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时第一课时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分享资料学习目标:1、会认本课10个生字,会写本课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三、四自然段。
2、能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本课词语。
3.了解本课主要内容。
学习重点:1、学会本课15个生字,能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本课词语。
结合词句训练,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预习任务:1、借助拼音会读会认本课生字。
2、熟读课文(默读两遍,朗读三遍)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富饶岛屿山崖珊瑚绽开海参蠕动笔挺威武红缨产卵渔业栖息鸟粪祖辈谚语颜料划船4、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富饶:绽开:五光十色:蠕动:庞大:千奇百怪:5、近义词:富饶--()瑰丽--()庞大--()栖息--()6、反义词:富饶--()丰富--()庞大--()茂密--()7、我有好方法记住新生字。
(注音)蓝辈懒料渔形披划威武拣颜状一、看拼音、写词语。
Jiao cuo xing zhuang feng jing you mei zu bei wei wu pi gua shen lanwu chan feng fu wu guang shi se cheng qun jie dui piao piao yao yaoqian qi bai guai yu ye gong ren si jiao chao tian zu zu bei bei mao miFei liao xin huang pi jia gao di bu ping ge zhong ge yang lan yang yang二、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物产()的鸟粪()的树林()的海龟()的风景()的肥料()的贝壳()的大龙虾三、把词语补充完整。
()光()色()群()队颜色()()懒()()千()百()四()朝()高()不()圆()()四、根据意思写词语。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第一课时
一、基础达标(自主完成,同桌互查)
1、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匀称。
Dī xiàn shān hú Jiǎn bù wán xíng zhuàng ( ) ( ) ( ) ( ) Shēn lán wēi wǔ Pī jiǎ yán sè( ) () ( ) ( ) Lǎn yáng yáng féi liào
( ) ( )
2、请你分清这些好朋友,并分别组词。
威()武()拣()练()
成()式()行()形()
鱼()渔()料()蚪()
3、读下列词语,把能恰当搭配的用线连起来。
茂密的龙虾优美的阳光
美丽的孩子丰富的物产
威武的树林灿烂的小河
可爱的花朵弯曲的风景
4、你能写出加粗词语的近义词吗?并用加粗的词语造句。
(1)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大海里,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正确的读音后打“√”。
6、学了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我积累的好词可真不少!
千()百()()光()色
风景()()()群()队
瑰()()比物产()()
7、照样子,写一写。
例:一块块一条条一一一一
例:数不清拣不完不不不不
例:圆溜溜气鼓鼓 ___ ___ _ ___ ___
二、设问导读(阅读课文,完成问题。
)
1、课文是围绕哪几方面描写西沙群岛的富饶呢?
2、说说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的?
三、巩固练习(语段阅读,重点突破。
)
(一)初读了解:
按原文填空
海底的岩石上有()的珊瑚,有的像(),有的像()。
()到处都是,()地蠕动着。
大龙虾(),(),(),样子()。
一群群的鱼在()()。
有的身上(),有的头上()。
有的鱼的周身像(),()好看极了。
()的眼睛(),身上长满(),它鼓起气来像()。
()的鱼,多得()。
正像人们说的那样,()的海里一半(),一半()。
(二)再读感知:
根据课文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再完成后面的练习。
1、()一带海水(),():有(),(),(),()。
(),(),相互()。
因为海底(),有(),有(),海水(),从海面看,()就不同了。
2、从《富饶的西沙群岛>文中找出表示颜色的词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还知道哪些表示颜色的词,看谁写得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拓展延伸。
(课外链接,提高能力)
________
在祖国的南方,远离大陆,是一片辽阔浩瀚的海洋,碧波万顷,通称南海,又叫南中国海。
这是我国最大的海区,面积有360万平方公里,比渤海、黄海、东海总面积还大三倍。
在这辽阔无边的海面上,散布着一簇簇由珊瑚礁构成的暗礁、暗沙。
沙滩和岛屿忽浮忽现,很像一串串晶莹透亮的珍珠撒落在巨大的翡翠玉盘上,十分美丽!这些海上明珠就是南海诸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这里自然资源丰富,生长着麻风桐等热带树木,枝密荫浓,成为海马的天堂。
鸟儿在岛上留下厚厚的岛粪层,这不仅是很好的天然磷肥,还是提炼药品的重要的原料。
南海还是海产的仓库,并且有着大量矿藏。
美丽的南海处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既是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又是我国的南大门。
1、请在文章前面“——”上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
[方法提示:先仔细阅读全文,再想想文章主要介绍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最后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成题目。
]
2、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仿写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作者是按________的顺序来写南海的,抓住了南海的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特点来写。
[方法提示:先想想每段话主要写了什么,这样文章的结构就一目了然了。
找找二、三段的中心句。
你就找到了南海的两大特点。
]
4、仔细读文,按原文填空。
()的海洋()的海面
()的珍珠()的翡翠
()的鸟粪层
5、用加粗在文中画出你喜欢的句子,抄写1~2句下来。
第二课时
一、基础达标(自主完成,同桌互查)
1、请帮我把下面的句子补写完整。
鱼在珊瑚丛中______来_____去。
大龙虾在水里_____来_____去。
海龟在沙滩上_____来_____去。
2、选词填空。
五光十色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公园里的花朵()。
葡萄沟的葡萄()。
少数民族的服装()。
发现发明
我国最早()的指南针。
小红()了一个秘密。
征服克服
我们终于()了“非典”。
大家()了很多困难。
顽强坚强
他是一名()的战士。
战士们都有()的战斗精神。
3、理解加粗的词语,用“√”选择正确的答案。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①西沙群岛上只有鸟儿居住。
()
②西沙群岛上的鸟儿特别多。
()
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①这个句子夸张地写出了西沙群岛海里的鱼多。
()
②西沙群岛的海里水和鱼各占一半。
()
二、设问导读(阅读课文,完成问题。
)
课文是围绕那句话写的?
课文的哪些地方具体地写出了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呢?
三、巩固练习(语段阅读,重点突破。
)
根据课文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再完成后面的练习。
练习1
1、()一带海水(),():有(),(),(),()。
(),(),相互()。
因为海底(),有(),有(),海水(),从海面看,()就不同了。
2、这段话中介绍西沙群岛海底地形的句子是第________句,这也是这一带海水变得五光十色的________。
第1、2句同第3句之间是________关系。
练习2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
遍地都是鸟蛋。
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这一小节共有________句话,是以_______多、________多、________多这三个方面写出“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的”的。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它们有的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还有的______________。
四、拓展延伸。
(课外链接,提高能力)
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一天,我梦见了一个美丽的小山村。
村前,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河水清澈见底,映出了近处的房屋、远处的高山、蓝天白云的倒影,几只鸭子在河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时而钻到水里捕捉小鱼小虾,时而嘎嘎地叫着,不远处有一座横跨小河的木桥,那是小朋友上学必经之路。
岸上有一片绿色的草坪,好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金灿灿的迎春花争相开放,在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信息。
在迎春花旁,桃花也不甘示弱,散发出阵阵清香,引来无数蜜蜂和蝴蝶。
沿着石阶往前走,就到了那个小山村。
这里的房子都是灰瓦黄墙,屋子里格外明亮,住在这里的人们一定是很舒服的喽。
远处,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山腰间云雾缭绕,如同仙境一般,屋后还有一个小丘,山上有一片树林,夏天到这里来乘凉真是再好不过了。
“丁零零!”我揉着眼睛高兴地笑了。
1、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标题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小河()的迎春花()的山峰()的小山村3、用句子中加粗的词造句。
几只鸭子在河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时而钻到水里扑捉小鱼小虾,时而嘎嘎地叫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的第二句话描写了哪些景物?把它们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