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 涂料与涂膜常见问题与对策
- 格式:ppt
- 大小:367.50 KB
- 文档页数:44
涂料作业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归纳总结1)内墙漆用于户外 ;2)过度稀释,漆膜太薄,树脂无法有效粘结颜填料 ;3)底材太疏松,树脂过多渗入基底,无法有效粘结颜填料 ;4)施工时基底温度过低,成膜不佳 ;5)基底及环境湿度过高,重涂时间短,通风差,无法彻底成膜 ;6)基底碱性过高,漆膜被破坏 ;7)测试时未够 7 天成膜期。
1)铲除粉化层 ;2)选用合适的油漆 ;3)遵循施工规范,切勿过度稀释 ;4)必要时需选用合适的底漆封固基底 ;5)保证施工环境符合施工要求。
涂膜光泽不均一,明暗分布,常浮现于丝光、半光产品1)基底疏松度不均一,对树脂的吸附性不同 ;2)底漆、面漆施工厚度不均匀 ;3)喷涂时局部干喷 ;4)同一面墙使用不同施工工具 ;5)同一面墙使用不同批号产品 ;6)未能有效 "湿接 " ,接痕明显 ;7)基底温度过高或者油漆干燥过快。
1)使用底漆,特殊是局部修补处,必须与周边同上底漆后再施面漆;2)确保各层厚度一致,无漏刷 ;3)确保使用一致工具,在同一面墙使用同一批号产品,在分格区内保证湿接。
4)确保施工条件、施工工艺符合要求 ;5)根据不同的气候选择合适的稀释剂来调整油漆的干燥时间。
涂膜隆起成泡或者破裂成皮。
1)基底腻子以石膏粉滑石粉 ,双飞粉为主 ,遇水膨胀 ,顶起漆膜 ,特殊是外墙 ;2)基底水分过高,向外扩散时其压力把漆膜鼓起,特殊是透气性差的产品 ;3)土建防水处理差 ,雨水通过裂缝或者未上漆基面进入基底 ,或者有漏水破坏漆膜 .1)铲除起泡、剥落部份,若由于腻子原因引起,铲除腻子并用合适的腻子重刮;2)遵循施工规范,做好基底防水层,施工前对基底裂缝进行修补,保证基底水分含量符合施工要求,必要时在局部区域增加漆层以保证阻挠雨水渗入。
涂膜颜色发生均匀或者不均匀变化,整体发花,特别红色或者黄色。
1)有机颜料耐候性较差,紫外线照射下变色 ;2)基底碱性过高,渗出后破坏漆膜中的颜料 ;3)盐碱在表面析出 ;4)深色若漆膜粉化,也会表现出颜色变浅。
涂料施工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优质文档首发]俗话说三分涂料,七分施工,涂料施工技术的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涂料最终效果的好坏。
当我们在涂料施工中遇到了以下问题该怎么处理呢?小编给大家分享几个常见涂料施工问题的处理方法。
漆膜表面光泽不均匀特征:墙面漆膜光泽不均一,明暗分布,常出现于丝光、半光墙面漆产品。
产生的原因:墙面基底疏松度不均一。
底漆、面漆涂刷厚度不均匀。
喷涂时局部应用存在干喷。
同一面墙使用不同施工工具。
同一面墙使用不同产品。
没有在油漆湿润时连接刷痕缝隙造成接痕明显,即未能有效湿接。
墙面基底温度过高,或腻子质量差,疏松,油漆干燥过快。
解决方法使用底漆,特别是局部修补处,必须与周边一起上好底漆后再涂刷面漆。
无论底漆还是面漆,确保每层涂刷的厚度一致,并且无漏刷。
确保使用统一的施工工具。
在同一面墙上使用同一产品,在分格区内保证湿接。
根据不同的气候选择合适的浓度来调整油漆的干燥时间。
墙漆表面起泡特征:表面出现许多大小不均,形状不规则的突起物。
产生的原因:基层含水率过高,未充分干燥。
底层涂料未干时,就涂饰面层涂料。
喷涂时,压缩空气中有水蒸气,与涂料混在一起。
解决方法应在基层充分干燥后,再进行涂刷。
底层涂料完全干燥后,在涂面层涂料。
喷涂前,检查油水分离器,防止水汽混合。
对起泡墙面应待其完全干燥后,用细砂纸轻轻磨平气泡处,再补涂涂料。
对大面积气泡,则应铲除擦净,重新涂料。
墙面流挂特征:涂膜呈部分下垂,形成类似眼泪状或波纹状。
产生的原因:施工表面太光或凹凸不平,在凹处有积油。
油漆被水过度稀释,粘度过低。
滚筒、刷子蘸料太多,漆膜一次施工过厚。
喷涂施工中喷涂压力大小不均匀,喷枪与施工面距离不一致。
油漆干燥速度太慢。
解决方法用砂纸打磨墙体表面,以增加附着力。
如果是基层,凹凸不平,应尽量使用基层平整,磨去棱角。
刷涂时,用力刷均。
提高施工技术,多涂几次漆,每次施工要薄涂。
稀释水根据漆的浓度按比例加入,不要过度稀释。
喷涂施工中,调整空气压力机,使压力均匀,喷抢嘴与施涂面距离调到足以消除此项弊病,并应均匀移动。
涂料的难点与措施涂料是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居、工业等领域的一种涂布材料,它可以提供装饰效果、保护基材和改善性能。
然而,涂料在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难点,如施工技术要求高、环境污染、耐久性等方面的问题。
下面将就这些难点逐一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施工技术要求高涂料的施工技术对于涂膜质量和使用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传统的涂料施工主要依靠人工操作,操作的熟练程度直接关系到涂膜的质量。
对涂料的施工技术要求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涂料的稀释和配比:涂料的稠度、粘度、涂覆量等参数对涂膜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进行稀释和配比。
技术要求高主要在于如何根据材料及环境等因素进行合理的稀释和配比。
2.涂料的涂布工艺:涂料的涂布过程需要注意涂层的均匀性、厚度的控制、避免刷痕和滴落等问题。
而且,有些涂料还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如喷涂、辊涂等,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
为应对施工技术要求高的难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培训和技术支持:提供涂料相关的培训和技术支持,使施工人员能够掌握正确的施工技术。
通过培训,可以提高施工人员对涂料施工的理解和技能,进而提高涂膜质量。
2.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采用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涂料施工设备,可以减少对操作技术的依赖程度,提高施工质量的稳定性。
这种技术可以自动进行涂料稀释和配比、涂布等过程,大大降低了操作技术的要求。
二、环境污染涂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如挥发性有机物(VOC)、重金属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潜在危害。
因此,环境污染成为涂料领域需要解决的一个难点。
1.控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挥发性有机物是导致涂料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可以通过降低涂料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采用水性涂料、选择低VOC涂料等措施来控制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
2.合理处理涂料废弃物:涂料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涂料废弃物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回收。
可以通过建立涂料废弃物的回收体系、采用环保材料等方式来减少涂料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一致的观点。
为了研究磷化膜的抗碱性能,为人们提供一种选择阴极电泳涂装前磷化液的方法,日本学者在对锌系磷化膜成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P比概念。
所谓“P”比,即P比=P/(P+H)×100%,其中:P=磷酸锌铁(Zn2Fe(PO4)2·4H2O)的(100)晶面X射线衍射峰强度;H=磷酸锌(Zn3(PO4)2·4H2O)的(020)晶面X射线衍射峰强度。
P和H两种磷化膜成份,在pH值大于11以后的溶解程度相关很大。
(如图所示)。
H成份的溶解度直线上升,而P成份的溶解度几乎没有变化。
根据这一规律,磷化膜的P含量高,即P比值大,磷化膜的抗碱性能就好,在阴极电泳过程中磷化膜的溶解程度就低,与阴极电泳漆膜的附着力就好,耐蚀性就高。
那么,磷化膜的P比应是多少才能满足阴极电泳涂装的需要呢?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P比应大于85%。
其磷化膜的微观结构呈柱状或粒状。
所谓柱状是指磷化膜晶体呈小柱;所谓粒状是指磷化膜晶体呈小圆粒。
这两种晶体磷化膜的共同特点是:膜层薄,重量轻,机械性能好,与漆膜结合力强。
获得柱状或粒状磷化膜的常用方法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选用低锌磷化液,最好是低锌含锰磷化液。
因为这种磷化液所形成的多晶结构复合层,与普通低锌磷化液比较其抗碱性、漆膜附着力、耐蚀性和机械性均更好;②磷化温度在50-60℃。
需要指出的是,不能把P比作为检验阴极电泳涂装前磷化膜质量的唯一标准。
这是因为:①P比是在特定分析条件下所产生的独特X射线衍射强度比率,按照Miawahi的定义,P比值是精密的,不应与从磷化膜中的H和P的实际容量的比相混淆;②磷化液中加入某些元素,如Mn、Ni、Ca等元素也能改善磷化膜的耐蚀性;③磷化方式、槽液温度、槽液变化、促进剂种类及含量等都有可能影响磷化膜耐蚀性;④实践中远有出现磷酸锌膜的抗碱性也良好的现象;⑤高P比磷化膜与阴极电泳涂装后,并不能肯定等于整个涂层就有良好的耐蚀性。
油漆涂刷常见通病发生原因及消除通病方法
1.色差
色差通常是由于施工环境的光线不均匀或者涂料本身质量不好导致的。
为了消除色差,可以调整施工环境的照明灯,保证光线均匀,或者选择质
量好的涂料进行施工。
2.起皮
起皮通常是由于底层处理不当、湿度过高或者涂料与底层不相容导致的。
为了避免起皮,首先应该确保底层的清洁和干燥,可以进行打磨和补漆,为涂料提供良好的附着力。
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适当控制湿度,避免过高的湿度对涂料造成影响。
3.开裂
开裂通常是由于涂层干燥太快、涂层过厚或者温度变化过大导致的。
为了消除开裂,可以适当调节涂料的干燥时间,避免太快的干燥。
此外,
涂层的厚度也要控制在适当范围内,过厚容易开裂。
另外,要注意避免温
度的快速变化,可以选择在恒温环境下施工。
4.鼓泡
鼓泡是由于涂料中含有挥发性物质,蓄积在涂料中,造成鼓泡。
为了
消除鼓泡,应该选择质量好,不含挥发性物质的涂料进行施工。
另外,涂
料应该均匀稀释,避免出现太高的涂膜厚度。
5.流挂
流挂是指涂层在垂直面上出现滴落的现象,通常是由于涂料太稀、过
度施工或者施工环境不佳导致的。
为了消除流挂,可以选择稍微稠一些的
涂料进行施工,避免太稀的涂料。
同时,要适度控制涂料的施工量,避免过度施工。
另外,施工环境要适度通风,避免湿度过高。
总之,消除油漆涂刷常见的通病需要从施工原因、材料问题、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入手。
只有在正确选择涂料、合理施工,并保持良好的施工环境下,才能消除这些通病,获得满意的涂装效果。
涂料施工中常见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1、施工时涂料起泡施工起泡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产品的施工粘度不合适,粘度太高,施工中起泡不易消除。
涂料兑水过量,粘度太低,施工起泡较严重。
因此一定要根据施工经验和产品说明书进行调节施工粘度以防止起泡。
二是施工工具的选择,一般毛辊尤其是海棉滚筒,在滚涂过程中挤压空气比较容易起泡,用毛刷和排笔施工能够排除空气,减少气泡的产生,但刷涂施工效率比滚涂要低,喷涂也可以预防气泡产生。
三是基层状况,基层过于干燥和粗糙,对涂料的吸收过快导致起泡。
2、漆膜开裂涂料施工有时会出现漆膜开裂现象,施工环境、漆膜一次涂刷厚度是导致漆膜开裂的两个主要因素。
对水性涂料来说,施工温度过低是开裂的主要因素,同时在过于干燥的大风天气施工,漆膜常会开裂,这主要是水份挥发太快造成的。
施工如果不配套,也易出现漆膜开裂,如在弹性涂料表面涂刷普通非弹性涂料,很容易造成面漆开裂和起鼓脱层;另外,涂料施工时,漆膜一次性涂刷太厚,干燥过程中也常会使漆膜开裂,如在浮雕上施工时,接缝处容易造成漆膜过厚而开裂。
3、下雨后涂料会起鼓下雨后外墙涂料有时会起鼓,涂料起鼓(如同大水泡)的原因是基层材料的耐水性差、腻子层受油污和灰尘污染所导致。
要避免涂膜起鼓,首先涂料施工前一定要把基材处理彻底,确保基材干燥、无油污、无灰尘。
同时也要注意施工的配套性,比如弹性涂料上就不能涂刷非弹性涂料。
4、外墙涂料出现雨痕外墙涂料出现雨痕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施工现场环境较差,施工时漆膜被灰尘严重污染,雨水不均匀地冲洗而导致雨痕现象的发生。
另一点是水性涂料本身的技术障碍所造成,水性涂料配方中加入了一定的水溶性表面活性剂,在涂料施工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内(一般约15天),漆膜遇水后被润湿,漆膜中残留的助剂发生迁移,形成雨痕现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雨水的增多,雨痕现象会慢慢地消失。
5、涂料浮色发花现象产生的原因浮色发花是涂料尤其是深色涂料的常见现象。
涂料质量问题解决方案涂料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装饰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汽车等领域。
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和竞争的加剧,涂料质量问题也日益突出。
本文将探讨涂料质量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帮助相关行业解决涂料质量问题。
一、涂料质量问题的原因1. 原材料选择不当:一些涂料厂商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选择廉价的原材料来降低成本。
然而,这些廉价的原材料往往质量不稳定,容易导致涂料质量问题。
2. 生产工艺不规范:涂料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工艺步骤,如果这些步骤不规范或操作不当,就容易造成涂料质量问题。
例如,温度控制不准确、配料比例错误等都会影响涂料的质量。
3. 低水平的质量控制:一些涂料厂商在生产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导致质量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
缺乏质量控制的涂料容易出现色差、粘度不稳定等问题。
二、解决方案为了解决涂料质量问题,涂料生产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1. 优化原材料选择:涂料企业应加强与原材料供应商的合作,选择稳定质量的原材料。
在选择原材料时,应注重其质量稳定性、环境友好性和持久性等方面。
2. 规范生产工艺:涂料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生产工艺流程,并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
确保生产工艺的规范性和稳定性,以提高涂料质量。
3. 强化质量控制:涂料企业应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对原材料的质量检验、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成品的质量抽检等。
通过强化质量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涂料质量问题。
4. 加强信息共享:涂料企业应积极与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进行信息交流与共享,了解行业最新的技术和研发成果。
通过与其他企业的合作与学习,可以不断提升涂料质量。
5. 完善售后服务:涂料企业应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与合作,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
对于客户提出的涂料质量问题,应及时响应并提供解决方案,以增强客户的信任和满意度。
三、结语涂料质量问题是一个关乎建筑装饰等领域的重要问题,涉及到建筑安全、环境污染等方面。
通过优化原材料选择、规范生产工艺、强化质量控制等措施,涂料企业可以有效解决涂料质量问题,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涂料工程常见质量隐患及防治本文档旨在介绍涂料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隐患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通过加强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应对,可以提高涂料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一、底材处理不当底材处理不当是涂料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隐患之一。
不正确的底材处理会导致涂料附着力不牢固,易剥落或起皮。
为避免这一问题,应确保底材表面干净、平整,并进行适当的打磨或清洁处理。
二、涂料配比不准确涂料配比不准确是另一个常见的质量隐患。
如果涂料的配比比例不正确,会导致涂层固化不均匀、粘度过高或过低,从而影响涂料的质量和性能。
因此,在涂料工程中,务必按照涂料供应商提供的配比指南进行准确的配比。
三、涂装环境不合适涂装环境不合适也是涂料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隐患之一。
环境温湿度过高或过低、有风或灰尘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涂料的干燥和固化过程,导致质量问题。
因此,在进行涂料工程时,应确保涂装环境符合涂料供应商提供的要求。
四、涂装技术不当涂装技术不当可能导致涂料工程质量隐患,如涂料施工厚度不均匀、有滴垂或起泡现象等。
因此,在进行涂料施工时,应掌握涂装技术要领,遵循正确的涂装方法和工艺。
同时,应注意涂料的稀释和搅拌等操作,确保涂料质量和涂装效果。
五、涂层保护不到位涂层保护不到位是涂料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隐患之一。
如果涂层在施工后没有得到适当的保护,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影响涂层的质量和寿命。
因此,在涂料工程完成后,应及时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如覆盖或增加防护层,以保护涂层免受损坏。
通过了解并正确应对涂料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隐患,我们可以提高涂料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在实际操作中,要注重底材处理、涂料配比、涂装环境、涂装技术和涂层保护等方面的细节,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涂料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以上是对涂料工程常见质量隐患及防治的简要介绍。
希望本文能对相关人员在涂料工程中的实践和决策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