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发电机图文结构
- 格式:doc
- 大小:402.00 KB
- 文档页数:8
汽輪機工作原理和結構一、汽輪機工作原理汽輪機是將蒸汽の熱能轉換成機械能の蝸輪式機械。
在汽輪機中,蒸汽在噴嘴中發生膨脹,壓力降低,速度增加,熱能轉變為動能。
如圖1所示。
高速汽流流經動葉片3時,由於汽流方向改變,產生了對葉片の衝動力,推動葉輪2旋轉做功,將蒸汽の動能變成軸旋轉の機械能。
圖1 衝動式汽輪機工作原理圖1-軸;2-葉輪;3-動葉片;4-噴嘴二、汽輪機結構汽輪機主要由轉動部分(轉子)和固定部分(靜體或靜子)組成。
轉動部分包括葉柵、葉輪或轉子、主軸和聯軸器及緊固件等旋轉部件。
固定部件包括氣缸、蒸汽室、噴嘴室、隔板、隔板套(或靜葉持環)、汽封、軸承、軸承座、機座、滑銷系統以及有關緊固零件等。
套裝轉子の結構如圖2所示。
套裝轉子の葉輪、軸封套、聯軸器等部件和主軸是分別製造の,然後將它們熱套(過盈配合)在主軸上,並用鍵傳遞力矩。
圖2 套裝轉子結構1-油封環2-油封套3-軸4-動葉槽5-葉輪6-平衡槽汽輪機主要用途是在熱力發電廠中做帶動發電機の原動機。
為了保證汽輪機正常工作,需配置必要の附屬設備,如管道、閥門、凝汽器等,汽輪機及其附屬設備の組合稱為汽輪機設備。
圖3為汽輪機設備組成圖。
來自蒸汽發生器の高溫高壓蒸汽經主汽閥、調節閥進入汽輪機。
由於汽輪機排汽口の壓力大大低於進汽壓力,蒸汽在這個壓差作用下向排汽口流動,其壓力和溫度逐漸降低,部分熱能轉換為汽輪機轉子旋轉の機械能。
做完功の蒸汽稱為乏汽,從排汽口排入凝汽器,在較低の溫度下凝結成水,此凝結水由凝結水泵抽出送經蒸汽發生器構成封閉の熱力迴圈。
為了吸收乏汽在凝汽器放出の凝結熱,並保護較低の凝結溫度,必須用迴圈水泵不斷地向凝汽器供應冷卻水。
由於汽輪機の尾部和凝汽器不能絕對密封,其內部壓力又低於外界大氣壓,因而會有空氣漏入,最終進入凝汽器の殼側。
若任空氣在凝汽器內積累,凝汽器內壓力必然會升高,導致乏汽壓力升高,減少蒸汽對汽輪機做の有用功,同時積累の空氣還會帶來乏汽凝結放熱の惡化,這兩者都會導致熱迴圈效率の下降,因而必須將凝汽器殼側の空氣抽出。
汽轮发电机的构造
这里介绍汽轮发电机的构造,是由蒸汽轮机或燃气轮机推动的发电机。
发电机主要由转子与定子组成,由于汽轮机的转速很高,故汽轮发电机的转子是两极的,额定转速每分钟3000转,输出50赫兹的三相交流电。
这是转子铁芯构造示意图,在铁芯圆周上开有一些槽,嵌有励磁绕组,在圆周两侧各有一段槽距大的面称为大齿,就是磁极(图1所示)。
励磁绕组两端通过集电环(滑环)接到励磁电源,在转子圆周两侧就形成北极与南极,旋转时就产生旋转磁场。
由于转子圆周上没有凸出的磁极(不像原理模型中的转子),称之为隐极式转子。
图2为嵌有励磁绕组的转子模型,为降低发电机的温度,在转子两端还装有风扇。
定子铁芯由导磁良好的硅钢片叠成,在铁芯内圆均匀分布着许多槽(图3所示)。
在槽内嵌放定子的三相绕组。
每相绕组由多个线圈组成,按一定规律对称排列。
(图4所示)。
使定子铁芯透明可看清绕组的分布(图4所示)。
转子插在定子内部,定子与转子的相对位置如图5所示。
定子固定在发电机的机座(外壳)内,转子由机座两端的轴承支撑,可在定子内自由旋转。
集电环在机壳外侧,和碳刷架一同装在隔音罩内。
在发电机外壳下方有发电机出线盒,发出的三相交流电从这里引出(图6所示)
图7是发电机外观图。
汽轮机工作原理和结构一、汽轮机工作原理汽轮机是将蒸汽的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蜗轮式机械。
在汽轮机中,蒸汽在喷嘴中发生膨胀,压力降低,速度增加,热能转变为动能。
如图1所示。
高速汽流流经动叶片3时,由于汽流方向改变,产生了对叶片的冲动力,推动叶轮2旋转做功,将蒸汽的动能变成轴旋转的机械能。
图1 冲动式汽轮机工作原理图1-轴;2—叶轮;3-动叶片;4-喷嘴二、汽轮机结构汽轮机主要由转动部分(转子)和固定部分(静体或静子)组成。
转动部分包括叶栅、叶轮或转子、主轴和联轴器及紧固件等旋转部件.固定部件包括气缸、蒸汽室、喷嘴室、隔板、隔板套(或静叶持环)、汽封、轴承、轴承座、机座、滑销系统以及有关紧固零件等。
套装转子的结构如图2所示。
套装转子的叶轮、轴封套、联轴器等部件和主轴是分别制造的,然后将它们热套(过盈配合)在主轴上,并用键传递力矩.图2 套装转子结构1-油封环2-油封套3—轴4—动叶槽5—叶轮6—平衡槽汽轮机主要用途是在热力发电厂中做带动发电机的原动机。
为了保证汽轮机正常工作,需配置必要的附属设备,如管道、阀门、凝汽器等,汽轮机及其附属设备的组合称为汽轮机设备。
图3为汽轮机设备组成图。
来自蒸汽发生器的高温高压蒸汽经主汽阀、调节阀进入汽轮机.由于汽轮机排汽口的压力大大低于进汽压力,蒸汽在这个压差作用下向排汽口流动,其压力和温度逐渐降低,部分热能转换为汽轮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
做完功的蒸汽称为乏汽,从排汽口排入凝汽器,在较低的温度下凝结成水,此凝结水由凝结水泵抽出送经蒸汽发生器构成封闭的热力循环。
为了吸收乏汽在凝汽器放出的凝结热,并保护较低的凝结温度,必须用循环水泵不断地向凝汽器供应冷却水。
由于汽轮机的尾部和凝汽器不能绝对密封,其内部压力又低于外界大气压,因而会有空气漏入,最终进入凝汽器的壳侧。
若任空气在凝汽器内积累,凝汽器内压力必然会升高,导致乏汽压力升高,减少蒸汽对汽轮机做的有用功,同时积累的空气还会带来乏汽凝结放热的恶化,这两者都会导致热循环效率的下降,因而必须将凝汽器壳侧的空气抽出。
图说600MW等级水氢氢汽轮发电机结构 (完善版)上海汽轮发电机有限公司夹紧环定位筋42根定位筋焊在9只夹紧环上。
铁心压装后夹紧收紧环的径向螺杆。
铁心通过高强度弹簧板组成的高效隔振装置固定在机座内,降低铁心传到机座和基础上的运行时转子和定子铁心中产生倍频振动。
子铁心之间的磁拉力在定机座顶部设有人孔、检查孔,由密封盖板密封。
机座底部设有清理孔法兰、用于气体置换的管道接口法兰,以及测量气体纯度的、气体分析取样的、浮子式液位控制器(捡漏器)和氢气干燥器等的管道接口。
测温元件压装磁屏蔽。
相关链接:大容量的内冷机组,铁心磁通密度大,额定电压较高,当定子绕组绝缘损坏后长时间运行,即使电容电流只有2A左右,铁心也会开始熔化。
熔化的铁心引起损坏区域的扩大,使铁心有效“着火”,由单相短路过渡到相间短路。
各有一组氢冷却器卧放在机座顶部两侧的氢冷却器外罩内。
每组分成二个独立的水支路,当停运一个水支路时,冷却器能带80%的负荷运行。
氢冷却器外罩为钢板焊接的圆拱形结构,横向对称布置。
既减少发电机轴向长度,运输时另行包装,减少定子运输尺寸和重量。
发电机氢气冷却器是在进出水端用螺栓刚性固定于发电机机座上,另一端在冷却器与发电机机座间有挠性的薄膜垫片,并有气密盖板.运行时,发电机气压应通过均压阀(平衡阀)连通到挠性薄膜垫片两侧,以防止垫片承受过大应力.相关链接:1。
无论何时,在拆除冷却器的气密盖板之前,应先关闭均压阀,然后打开排气阀再拆盖板.因为挠性垫片处有可能漏氢,拆除气密盖板时,在这一区域进行明火作业可能有危险.2。
氢冷却器的冷却水温度≤35℃,流量740~900立方米/时,现场或维修的试验压力最大值0.8MPa.外罩热风侧的进风口跨接在铁心边缘的热风出风区的机座顶部,其冷风侧的出风口座落于机座边缘冷风进风区的上部,由机座边缘第一隔板和与其结合在一起的内端盖和导风环构成设在转子上的风扇前后的低高压冷风区.相关链接:1.在励侧外罩顶部内设有氢气纯度风扇的两根取样管,在汽侧则有一根气体分析取样管,这些管道的进出口都设在发电机机座的底部.2.发电机运行工况时氢气的冷氢温度40-48℃(各冷却器出口氢温的温差不超过2K),热氢温度45-80℃.3.运行氢压(可随负荷减小而调低)0.30-0.54MPa,额定氢压下氢气湿度4克/立方米,报警值10克/立方米.4.氢消耗或漏量(期望值)11.3立方米/日。
汽轮发电机的构造
这里介绍汽轮发电机的构造,是由蒸汽轮机或燃气轮机推动的发电机。
发电机主要由转子与定子组成,由于汽轮机的转速很高,故汽轮发电机的转子是两极的,额定转速每分钟3000转,输出50赫兹的三相交流电。
这是转子铁芯构造示意图,在铁芯圆周上开有一些槽,嵌有励磁绕组,在圆周两侧各有一段槽距大的面称为大齿,就是磁极(图1所示)。
励磁绕组两端通过集电环(滑环)接到励磁电源,在转子圆周两侧就形成北极与南极,旋转时就产生旋转磁场。
由于转子圆周上没有凸出的磁极(不像原理模型中的转子),称之为隐极式转子。
图2为嵌有励磁绕组的转子模型,为降低发电机的温度,在转子两端还装有风扇。
定子铁芯由导磁良好的硅钢片叠成,在铁芯内圆均匀分布着许多槽(图3所示)。
在槽内嵌放定子的三相绕组。
每相绕组由多个线圈组成,按一定规律对称排列。
(图4所示)。
使定子铁芯透明可看清绕组的分布(图4所示)。
转子插在定子内部,定子与转子的相对位置如图5所示。
定子固定在发电机的机座(外壳)内,转子由机座两端的轴承支撑,可在定子内自由旋转。
集电环在机壳外侧,和碳刷架一同装在隔音罩内。
在发电机外壳下方有发电机出线盒,发出的三相交流电从这里引出(图6所示)
图7是发电机外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