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卫计委结题报告表-DRAFT with comments
- 格式:doc
- 大小:79.77 MB
- 文档页数:36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关于报送《关于本市贯彻实施和情况的报告》的报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19.05.06•【字号】•【施行日期】2019.05.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关于报送《关于本市贯彻实施和情况的报告》的报告上海市人民政府: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及常委会会议议题初步安排,2019年5月召开的市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将书面审议市政府“关于本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和《上海市发展中医条例》情况的报告”。
根据沪府办提〔2019〕001881号文的办理意见,此报告由我委牵头起草。
我委会同相关委办局起草了《关于本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和〈上海市发展中医条例〉情况的报告》(见附件,以下简称“报告”),并已征求市人大教科文卫委意见。
报告公开形式为“主动公开”。
现将报告呈上,请审核。
附件:关于本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和《上海市发展中医条例》情况的报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19年5月6日附件:关于本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和《上海市发展中医条例》情况的报告市卫生健康委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受市政府委托,现就本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和《上海市发展中医条例》的情况,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如下:一、总体情况多年来,本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和《上海市发展中医条例》等法律法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完善中医药发展政策机制,不断加强中医药内涵建设,不断传承弘扬海派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探索上海特点的中医药发展模式,推动上海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医药服务能力、学科建设、科技创新、文化传播、国际化发展等取得成效。
本市中医药服务网络健全,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有中医类医院27所,比1998年增加6所;中医执业类(助理)医师9026名,比1998年增加3587名;中医类医院编制床位9893张,比1998年增加5321张。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7年度市级公共卫生专业机构和各区疾病预防控制、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考评结果的通知【法规类别】卫生机构与人员【发布部门】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日期】2018.02.11【实施日期】2018.02.1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7年度市级公共卫生专业机构和各区疾病预防控制、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考评结果的通知各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各市级公共卫生专业机构: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和上海市卫生计生委2017年工作要点、《2017年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食品安全标准与风险监测评估和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要点》和《2017年上海市爱国卫生和建设健康城市工作计划》等,我委组织专家现场评估、市级公共卫生专业机构(以下简称“专业机构”)和区卫生计生委现场互评,对各市级专业机构和各区2017年疾病预防控制、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了联合考评。
具体考评结果如下:一、主要成效(一)目标明确,措施有力,成效显著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各专业机构和各区严格按照国家和本市工作要求,深入贯彻落实“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决策部署,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工作方针,各司其职,不断巩固和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思路和模式,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各市级专业机构进一步加强机构建设与管理,着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促进了专业技术优势的发挥。
各区充分依托区公共卫生工作联席会议平台,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进一步巩固强化了联防联控工作机制,规范了服务管理要求,提升了服务管理能力和水平。
各单位工作思路清晰,底线意识明确,工作措施有力,管理效果明显,机构之间、区与区之间工作的均衡性进一步得到提高,年度各项任务全面完成,确保了上海市公共卫生安全。
2017年,本市各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相关核心指标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水平: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136.98/10万,继续控制在历史低水平,全年无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本市继续保持艾滋病疫情低流行水平;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检出率4.75‰、规范管理率98.80%,各相关指标均处国内领先水平;2015-2020年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继续在全国名列前茅。
上海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实绩考核表
单位
姓名
专业
任职资格
填表注意事项
一、本表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申报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能力考核依据,由单位填写。
二、适用时间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聘任本级技术职务前五年的情况。
三、本表所列“专业技术岗位情况”栏目应根据被考核人员在任职期间内的表现逐年填写;“教学情况”、“科研创新和获奖情况”、“国内外进修学习及各类学术活动”、“其他工作实绩”栏目应在被考核人员任职期满后填写;“其他工作实绩”主要包括专业技术特长、完成对口支援、援外和重大医疗卫生保障任务等情况;单位根据各考核项目进行项目综合评分,并将项目总分填入“综合评价结果”中的“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栏内;“任职期间考核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结果”栏目为单位在被考核人员任职期满后综合填写。
四、填写的内容要真实,字迹要端正、清楚。
五、本表作为业务档案保存。
临床医师专业技术岗位情况
医技部门人员专业技术岗位情况
药学人员专业技术岗位情况。
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项目总结报告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项目总结报告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项目总结报告(202*版)项目编号:项目名称:起止日期:项目负责人:联系电话:承担单位:(盖章)填表日期:20年月日一、本项目原定考核指标(与合同内容一致)二、简要逐条说明原定考核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三、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或结果:四、项目经费决算表(万元)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总经费:其中:上海市卫生局拨款:自筹:贷款:其他拨款:支出明细表(总支出)费用名称仪器设备费试验材料费业务费计算测试费图书资料费科研协作费论文发表费管理费合计项目承担单位:(盖章)财务负责人:制表人:注:卫生局拨款支出明细表应将设备、仪器、材料、业务费等各类费用的详细名称和金额分别列出4支出明细表(上海市卫生局拨款部分)金额(万元)费用名称仪器设备费试验材料费业务费计算测试费图书资料费科研协作费论文发表费管理费合计数量金额(万元)数量五、发表的与研究工作相关的论文、专利证明等,需提交复印件一份。
扩展阅读:上海市卫生局科研课题管理办法沪卫科教〔202*〕41号上海市卫生局科研课题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不断提高医学科学技术水平,解决防病、治病关键性科学技术问题,加速医学科技人才的培养,促进本市卫生事业的发展,特制定《上海市卫生局科研课题管理办法》。
第二条上海市卫生局(以下简称“市卫生局”)科研课题包括市卫生局局级科研项目(含软科学研究项目)和市卫生局青年科研项目。
第三条市卫生局科研课题资助范围是:(一)解决本市常见病、多发病防治中关键技术的研究项目。
(二)有助于保持和发展上海已有的医学科技优势及促进和推动新的学科优势形成的研究项目。
(三)消化、吸收和开发国内外最新技术、最新方法,提高医技水平的研究项目。
(四)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研究周期和经费合理,为开发应用提供技术储备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
(五)有利于推动卫生事业发展,为领导管理和决策服务的软课题研究项目。
上海市卫生局关于公布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验收结果的通知正文:---------------------------------------------------------------------------------------------------------------------------------------------------- 上海市卫生局关于公布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验收结果的通知各区县卫生局、各相关医疗机构:根据《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沪卫科教[2004]29号),2004年底有30个区县医疗卫生单位学科列入了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建设计划。
2010年9月,在所在单位和各专科总结自查的基础上,我局组织专家对30个医学重点专科集中进行了验收考核,评估各专科建设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建设成效。
30个医学重点专科中28个经过多年的建设,较好的完成了建设合同计划,取得了较显著的建设成效,通过了专家验收。
30个医学重点专科评估结果为优秀9个,良好11个,一般8个,不合格2个(见附件)。
请各单位及主管部门对评估结果为优秀的学科进行奖励和表彰,对评估结果为不合格的学科提出整改意见。
各单位和重点专科要进一步分析专科建设的经验、存在的不足和专科深入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认真研究下一步建设计划,使专科在现有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附件: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验收结果一览表上海市卫生局二○一○年十一月十七日附件: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验收结果一览表序号专科名称单位负责人评估结果1口腔种植修复专科上海市东方医院黄远亮A2妇产科杨浦区中心医院程忠平A3介入诊疗科长宁区同仁医院茅爱武A4心力衰竭专科上海市东方医院刘中民A5心律失常与体内药物分析徐汇区中心医院顾水明A6中医肿瘤专科普陀区中心医院范忠泽A7骨科杨浦区中心医院涂意辉A8烧伤疤痕科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吴志宏A9泌尿外科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何家扬A10肝脏病专科解放军八五医院分院陈成伟B11呼吸内科普陀区人民医院杭晶卿B12急救科普陀区中心医院王毅鑫B13肾脏内科解放军八五医院张景红B14神经外科浦东新区浦南医院刘卫东B15脉管病专科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奚九一B16类风湿关节炎专科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何东仪B17胆道外科解放军四五五医院蔡珍福B18职业病科杨浦区中心医院匡兴亚B19眼科宝山区中心医院严良B20耳鼻喉科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陈文文B21心血管内科普陀区中心医院金惠根C22胰腺炎专科闸北区中心医院陆仁达C23石氏伤科黄浦区中心医院石仰山C24手外科吴淞中心医院王伟C25脊柱外科南汇区周浦医院王子平C26检验科卢湾区中心医院项明洁C27影像诊疗专科长宁区中心医院杨军C28中西医结合肝病专科浦东新区传染病医院陈建杰C29检验科吴淞中心医院谭龙益D30消化内科静安区中心医院王虹D注:A为优秀,B为良好,C为一般,D为不合格。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度决算目录第一部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概况一、主要职能二、机构设置第二部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7年度决算表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二、收入决算表三、支出决算表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及机关运行经费支出决算表八、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第三部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7年度决算情况说明第四部分名词解释第一部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概况一、主要职能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多年来始终坚持公益性原则,秉承社会效益最大化办院方向,以质量持续提升作为医院的核心管理目标,内外联动推进医院可持续发展,努力不断提高患者感受度和满意度。
革新内部管理模式,在国内率先提出“六梁六柱”医院全质量管理(h-TQM)理论体系并付诸实践,通过结合卓越绩效准则标杆引领,倡导“质量•创新•共享”的医院文化,即以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以创新引领改革方向、以共享承担社会责任。
“市一人”将始终坚持以严谨的医德医风、精湛的医疗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为早日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宏伟目标贡献智慧与力量。
医院现设北部(虹口区海宁路100号)南部(松江区新松江路650号),占地29.5万㎡。
2017年医院职工3820人,实际开放床位2458张,南北两部临床三级学科和医技学科共68个。
全年门急诊人次385.8万;出院人次11.6万;住院手术人次8.5万;平均住院天数6.76天;CMI达到1.06;药占比31.71%,下降4.21个百分点。
2017年度申康统计市级医院四级手术量排名中,我院位居第二位。
2017年申康关注的54个代表性病种中,我院排名前3的病种有10个;排名前6的病种有28个。
在医院经济运行保持收支平衡的同事,药占比大幅下降,医疗费用结构更趋合理,在全质量管理体系的指引下,医院正着力打造成为以疑难危重病、急危重症救治为核心的专科专病诊疗中心,公立医院公益性得以充分体现;同时在医、教、研、管等各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清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7.12.27•【字号】沪卫计信访〔2017〕010号•【施行日期】2017.1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清单》的通知各区卫生计生委,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有关大学、中福会,各委直属单位,各市级医疗机构: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信访工作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和国家信访局推进依法分类处理群众信访诉求的工作要求,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充分发挥行政处罚、复议诉讼、纪检监察等法定途径作用,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现将《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清单(试行)》(以下简称“《清单》”,见附件)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同时提出如下工作要求:一、高度重视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依法分类处理群众信访诉求是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把信访纳入法治化的重要举措,是信访工作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全市卫生计生系统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牢牢把握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本质和规律,牢固树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信访工作的理念,及时纠正依法分类处理群众信访诉求工作中的不足,明确信访工作职能定位和核心任务,全力推进此项工作,切实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二、及时制定公布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清单各区卫生计生委要结合实际,在市卫生计生委制定的《清单》基础上,以本单位权力清单为主要依据,梳理细化本单位信访诉求清单,明确相关权责要求、办理程序和工作规范,并逐一对应列出可能的司法及其他法定救济途径清单。
其他单位要根据群众信访诉求主体、具体目的,厘清正常卫生计生业务办理与信访、涉法涉诉信访与普通信访、能够通过其他法定途径处理的民事争议与一般信访的区别,为依法导入不同法定途径提供依据,并通过正式文件方式向社会公开,切实增加工作透明度、公众知晓度。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下达2014年度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计划和经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4.08.08•【字号】沪卫计科教[2014]031号•【施行日期】2014.08.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计划生育正文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下达2014年度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计划和经费的通知(沪卫计科教〔2014〕031号)各区县卫生计生委,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有关大学、中福会,各委直属单位,有关医疗机构:2014年度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立项评审工作已结束。
根据《关于组织申报2014年度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的通知》(沪卫科教〔2014〕20号)要求,今年,有关单位及行业协会共申报市卫生计生委科研课题1305项,初审不合格14项,实际受理1291项,其中:重点项目68项、面上项目774项、青年项目430项、计划生育类项目19项。
我委组织本市有关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了评审,根据“效益水平优先,兼顾学科布局”的原则,明确将679项课题列入2014年度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计划,其中:重点项目31项、面上项目413项(含行业协会推荐项目40项)、青年项目223项、计划生育类项目12项。
行业协会推荐项目由所推荐行业协(学)会资助,其余立项课题,由我委给予经费资助,并按合同下达经费,2014年共计下拨1371万元。
现将课题计划和资助经费下达给各课题承担单位(见附件)。
各课题承担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立项课题予以经费匹配。
请各有关单位根据计划任务书的要求,加强对课题的管理和支持力度,确保课题按既定目标实施。
同时,根据我委有关规定,定期汇报课题进展情况。
附件:2014年度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立项项目和经费一览表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4年8月8日附件:。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7年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和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7.07.03•【字号】沪卫计科教〔2017〕024号•【施行日期】2017.07.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7年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和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名单的通知有关单位:为持续推进本市学科人才建设,巩固优势学科地位,根据《上海市医学科技创新发展“十三五”规划》和《上海市市级医疗卫生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市卫生计生委开展了2017年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和重点学科建设建设项目申报、遴选工作。
全市有关单位共择优申报90项,其中临床医学中心申报44项,重点学科申报46项。
经专家评审和综合评议、市财政科技投入联动统筹平台会商,现公布2017年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和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详见附件)。
其中,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市财政资助经费500-1000万元,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市财政资助经费100-200万元,上一轮验收经费执行率较低的项目本次资助经费扣减25%,每个项目市财政资助经费以市财政资金评审中心批复为准。
项目承担单位予以不少于30%的配套。
项目建设周期均为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
全市重中之重此次未入选的项目,由单位继续支持与管理,争取可持续发展。
请各项目所在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切实主动落实建设项目,确保按既定目标重点实施。
市卫生计生委将定期对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和重点学科建设情况进行绩效评估、专家督导与分类反馈,着力加强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有效促进本市卫生计生系统整体学科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力争出成果、出人才、出成效。
特此通知。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7年7月3日附件1:2017年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建设项目附件2:2017年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填表日期: 2017 年 11月16日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制关于撰写和填报《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项目结题报告表》的说明一、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学科研项目结束后,项目负责人须按要求认真填报《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学科研项目结题报告表》(简称《结题报告表》),以此作为管理项目工作的重要档案,并作为项目验收和评估的主要依据。
二、项目负责人及其合作者必须实事求是地撰写和填报《结题报告表》并提供必要的附件材料,保证内容真实、数据准确。
项目承担单位要认真审查《结题报告》,确保材料齐全、真实。
三、《结题报告表》要求全面地反映项目的研究进展和取得的成果,如实地体现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预期研究目标、主要进展与成果、人才培养、合作交流、经费使用以及项目研究计划等情况。
对存在的问题、未能按照计划执行项目及项目研究工作中的难点,请分析原因和可能的解决途径,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和设想。
四、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倡良好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反对弄虚作假和浮躁作风。
对科学研究允许探索和失败,如有这种情况,也请在报告中实事求是地反映出来。
研究工作总结1.研究内容及执行情况:1.1 立项背景//意见:考虑简化成一段话当前,我国正处于医疗建筑建设的快速发展期,一大批工程在改建、扩建、拆建或者整体规划中。
以上海为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医疗环境和医疗设施的需求大幅提高。
作为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建筑不管在规模上,还是在功能及内部环境上,都有较高的发展需求。
同时,我国的医疗建筑是一类主要由政府主导的特殊公共建筑,其对社会影响大,专业系统、功能和工艺流程复杂,建设管理难度大,因此,全生命周期管理面临极大挑战,亟需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变革和创新。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正在重塑建筑业的未来,近年来,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在国内外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推广应用BIM技术已列入我国建筑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建设领域推进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点工作之一。
BIM是建筑设施的数字化、空间化、可视化模型。
基于BIM及相关技术通过创建、使用、传递和共享建设项目的数字化信息以提高项目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水平,为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创造价值。
随着BIM技术的逐渐成熟,医疗建筑项目中BIM应用范围也逐步从设计阶段或施工阶段扩展到项目全生命周期,对医疗建筑设计质量的提高、施工方案的优化、精益化施工以及可视化设计、施工和运维等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然而,BIM 技术在我国医疗建筑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应用价值空间仍有待开发。
鉴于此,本课题对BIM技术在国内医疗建筑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全生命周期应用点作出分析,为BIM技术在国内医疗建筑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与指导。
借助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建项目,对其组织管理模式、工作机制、技术路线、综合费用、评价体系等进行研究,为上海市医疗卫生领域BIM技术应用提供支撑,也为全国该领域的BIM技术应用提供探索与借鉴。
1.2 研究内容及执行情况依据课题立项申请书,本课题预期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实际案例阐述BIM在医院建设项目中的具体应用:BIM在医院建设项目各阶段的应用与BIM在以建设方为主导的管理模式的应用,其中包括有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与运营维护阶段。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本课题已顺利完成了研究计划的各项内容,包括(1)课题组进行深入调研与文献分析的基础研究,总结BIM在国内外医疗建筑中的应用文献研究成果;(2)基于目前市级医院建设管理模式特点,根据BIM实施主体和应用阶段的不同,对建设方为主导的BIM应用模式加以界定,并针对医院建设项目管理中,甲方管理、设计、施工、投资和工程监理等问题展开分块研究,为项目相关参建方提供参考;(3)结合上海第一人民医院案例实践,基于BIM下医院设计、施工及运维进行项目实证研究,并总结建议,以形成行业内推广示范效应。
//成果2. 主要工作进展及取得成果:2.1 文献研究工作及成果2.1.1 BIM在国外医疗建筑中的应用医疗建筑是国外BIM应用最为广泛的项目类型之一,应用范围涉及到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包括策划、设计、施工、运维的多个或者全部方面。
根据McGraw Hill的研究报告,全球有54%的公共建筑(教育与医疗等)使用了BIM技术,仅次于商业建筑排在第二位。
Michael Phiri在其BIM著作中列举了奥雅纳(Arup)等多家公司的医院项目BIM应用案例,并提出了医院信息模型HIM(Healthcare Information Model)及与BIM结合的应用路线图。
Chuck Eastman在其著名的《BIM Handbook》(第二版)中详细介绍了萨特医疗中心(Sutter Medical Castro Valley)和马里兰综合医院(Maryland General Hospital)应用BIM的情况。
Arayici Y,Coates P等认为,在各类项目类型中,医疗项目运用BIM和集成项目交付(Integrated Project Delivery,IPD)所取得的效果最好。
如挪威Southern and Eastern Norway Regional Health Authority建立的医院在设计阶段引入BIM,促进沟通和团队工作,协作设计,最终被评为“Building SMART’s 2015 award”。
其中,美国在医疗建设项目中应用BIM在世界上处于相对领先水平,医院项目应用BIM/VDC(虚拟设计与施工)技术较为普遍。
如美国芝加哥的Northwestern Memorial HealthCare授权要求所有新建医院必须在建造和运营阶段采用BIM技术。
应用层面包括前期空间和功能规划、三维建模、管线综合、施工模拟、能量分析、人群行为分析(如应急疏散、人流动线分析等)和运营管理等。
从目前文献看,国外医院系统BIM应用领域主要包括:(1)规划阶段。
BIM能快速可视化地创建和评估可替代方案,包括其建筑、结构、综合管线和能源消耗计算,以及功能优化防止交叉感染等。
加州太平洋医疗中心利用BIM模型优化平面布局,仅用原来的70%空间就实现了90%的功能。
(2)设计阶段。
利用价值导向设计TVD(Target Value Design)和项目集成交付IPD模式,萨特医疗中心进行了较好的成本控制。
承包商也可以介入,进行更好的4D和5D策划和分析。
奥克兰凯撒医疗中心项目(Kaiser Permanente Oakland Medical Centre)通过设计阶段基于BIM模型的可施工分析,预先发现了200多个施工问题,极大减少了施工错误。
菲尼克斯儿童医院(Phoenix Children's Hospital project)仅钢结构的BIM技术设计就使采购节省200万美元,萨特医疗中心采用基于集合的设计方法SBD(Set Based Design)和BIM技术为可持续设计和业主增加了巨大价值。
枫树林医院(Maple Grove Hospital)、萨特医疗中心和菲尼克斯儿童医院利用BIM进行设计协调分析、冲突分析和施工组织分析等。
(3)施工阶段。
施工总包负责施工阶段的BIM应用。
谢尔曼康复医院(Sherman Replacement Hospital)十分重视施工前分析,菲尼克斯儿童医院利用BIM进行了4D施工分析,皇家伦敦医院(Royal London Hospital)则利用手持终端记录施工实际进度,进而和模型进度进行比对。
无线射频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Devices)和条形码技术也被用于材料和设备安装管理等方面,如马里兰综合医院等。
(4)设施管理阶段。
建造信息(As-build)的移交是BIM应用的重要价值。
据统计,运营成本占整个生命周期成本的83%。
马里兰综合医院利用BIM模型进行更好的可视化设施管理,改进应急情况下的响应时间,以及运营期的维护、更新和改造。
另外,BIM在医院改造和扩建当中也发挥了重要用途,如拉斯维加斯医院(Las Vegas Hospital)等。
2.1.2 BIM在国内医疗建筑中的应用目前,中国大陆和香港在医疗项目中应用BIM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如香港柴湾医院、清华大学新建医院、北京羊坊店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上海市胸科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仁济医院等。
(1)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BIM的应用主要包括场地分析、设计方案比选、特殊设施的模拟以及特殊场所人员的疏散、建筑的性能分析、各专业模型构建和优化设计等方面。
清华大学新建医院一期工程门诊综合楼主要实现结构模型、MEP模型布置及调整、管线综合设计等功能;北京羊坊店医院的应用包括医院项目场地分析与周边整合、内部动线分析与模拟、内部空间分析与模拟、绿色环保、人性化和智能化管理等;上海市胸科医院开展了特殊场所的应急疏散模拟;(2)施工阶段。
通过三维建模、四维施工模拟、造价测算、RFID等射频技术应用、现场安全管理等辅助施工阶段项目管理,能进一步提高医院建设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北京天坛医院实现BIM技术中的碰撞检查与管线优化、三维可视乎出图、机电系统校核等功能;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的应用包括施工工况模拟、施工场地布置、图纸甄别纠错、施工现场沟通协调、重点分布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深化设计等;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在机电安装阶段应用BIM进行施工质量、进度、成本管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应用BIM技术建立三维场地布置模型,进行全面的“三维校审”、虚拟模拟施工、综合管线碰撞检测等;(3)全生命周期。
全生命周期应用是在项目前期到施工到最后的交付运营的各个阶段应用BIM来实现项目价值最大化。
上海市胸科医院通过三维建模、虚拟仿真、4D技术,以及开发基于BIM的可视化智能运维平台等,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应用BIM,业主方因此节省投资1800万元,工期减少了三个月。
总体而言,国内医疗建筑项目BIM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大部分项目还停留在三维建模和碰撞检查方面,在集成化、多角度以及协同化方面尚缺乏较深层次的广泛应用,尤其在全生命周期应用研究上缺乏进一步的探讨,也未能形成行业性应用标杆和最佳应用实践,和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
2.1.3 文献研究成果(1)《BIM在国内医疗建筑中的应用与展望》当前,我国正处于医疗建筑建设的快速发展期,一大批工程在改建、扩建、拆建或者整体规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