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范文-氧化车间安全生产管理
- 格式:doc
- 大小:9.63 KB
- 文档页数:2
一、总则为加强氧化车间安全生产管理,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防止事故发生,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1.车间主任对本车间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负责组织、领导、协调本车间安全生产工作。
2.生产组长对本班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负责组织实施本班组安全生产工作。
3.员工对本岗位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负责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履行安全生产职责。
三、安全生产教育培训1.新员工上岗前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包括公司级、车间级、班组级安全教育。
2.员工应定期参加公司组织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
3.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四、安全操作规程1.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并遵守氧化车间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2.操作前应检查设备、工具、原材料等,确保安全可靠。
3.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注意力集中,不得擅自离岗、睡觉、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4.操作中如发现设备、工具、原材料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报告组长或车间主任。
五、安全防护措施1.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2.操作区域应设置警示标志,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3.设备、管道等易发生泄漏的部位,应设置防护栏和警示标志。
4.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应妥善存放,远离火源、热源。
六、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1.车间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员工应积极参与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3.对查出的隐患,应制定整改措施,落实责任人,确保整改到位。
七、事故报告与处理1.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及时报告车间主任。
2.车间主任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调查处理,查明事故原因,制定预防措施。
3.对事故责任人和责任人单位,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八、附则1.本制度由氧化车间负责解释。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氧化车间安全生产管理模版一、背景介绍为了确保氧化车间的安全生产,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的正常运营,制定本安全生产管理模版。
本文旨在明确氧化车间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定相关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加强安全培训和检查,保障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提升,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二、安全生产责任1. 氧化车间负责人是本车间的安全生产主管,负责车间内的安全管理工作。
2. 氧化车间所有员工必须遵守企业的安全生产规定,并认真履行自己的安全生产责任。
3. 氧化车间负责人和员工应及时汇报、处理和记录相关安全事故和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和整改。
三、安全措施1. 生产设备安全:a. 安装设备必须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b.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考核,掌握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
c. 每次操作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的安全可用。
2. 作业环境安全:a. 氧化车间必须保持干净整洁,严禁乱堆乱放物品,确保通道畅通。
b. 对易燃易爆物品和化学品必须严格管理,防止泄漏和引发火灾。
c. 对氧化车间的照明、通风设施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3. 安全防护措施:a. 所有员工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正确使用。
b. 氧化车间必须配备合格的消防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演练。
c. 对危险区域必须进行标识,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4. 应急预案:a. 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各岗位职责和应急措施。
b. 对员工进行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c. 定期组织应急演习,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四、安全培训和检查1. 对新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包括安全操作规程、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培训。
2. 对现有员工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
3.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并记录。
五、安全意识和能力提升1. 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
氧气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氧气厂是一种特种行业,生产和储存的氧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物质,因此氧气厂的安全生产管理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份氧气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草案:一、总则1.为了保障氧气厂的安全运营,保护工作人员和环境安全,本管理制度制定。
2.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氧气厂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活动。
二、安全生产组织及职责1.氧气厂应设立安全生产管理组织,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安全生产工作。
2.安全生产管理组织应包括安全生产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安全监督人员。
3.安全生产负责人负责安全生产管理组织的工作,包括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组织安全教育培训、协调安排生产和维护安全设备等。
4.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监督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操作、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等。
5.安全监督人员负责日常巡查,发现隐患和安全风险报告,并督促整改措施的执行。
三、安全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应急预案等。
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所有员工都具备必要的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
3.强化安全检查,定期对设备、管道、阀门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
4.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包括火灾、泄漏等意外情况的应急处理措施和组织安排。
四、安全设施与装备1.氧气厂应装备完善的安全设施和装备,包括防爆设备、火灾报警系统、氧气泄漏报警系统等。
2.定期维护和检修安全设施和装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并设有维护记录。
3.厂区内应设有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消防龙头、消防通道等,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
五、操作规程1.制定氧气厂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氧气充装作业规程、氧气储存作业规程等。
2.要求所有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禁止违章操作和违规使用设备。
六、事故应急管理1.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的分类、级别和应急响应措施。
2.定期组织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3.发生事故后及时报警,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事故现场的处置,保护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车间乙炔气、氧气安全管理规范文一、安全生产总则1. 本车间将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和相关法规、标准的要求,制定并实施车间乙炔气、氧气安全管理规范,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2. 全体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本规范,加强安全意识,确保安全生产,并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工作,共同打造安全的工作环境。
二、车间乙炔气、氧气的存放与管理1. 乙炔气和氧气应分别存放在专用的气体柜中,柜门必须保持关好,并定期检查柜门是否完好。
2. 存放乙炔气的气体柜应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区域,与明火和易燃物隔离,并设置明确的标识牌。
3. 确保乙炔气和氧气的通风设备正常运行,定期对通风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
4. 乙炔气和氧气的存储量应根据生产需要合理安排,严禁超过规定容量,避免发生事故。
三、乙炔气、氧气的使用与操作1. 使用乙炔气和氧气前,必须对瓶体进行检查,确认瓶体是否完好,无泄漏现象,并按照操作规范装配瓶嘴和减压器。
2.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乙炔气、氧气的使用规程操作,切勿超负荷操作和乱用气体。
3. 在使用乙炔气时必须按照规定的比例混合氧气,严禁直接混合和使用纯乙炔气。
4. 使用乙炔气和氧气时,应在专用操作平台上进行,禁止在易燃物附近操作。
5. 在使用乙炔气和氧气时,必须随时关注瓶体和管道是否有泄漏现象,如发现泄漏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四、乙炔气、氧气的防护措施1.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静电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确保个人安全。
2. 操作区域必须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划定禁止闲杂人员进入的区域,并进行有效的屏障隔离。
3. 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 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进行整改。
五、事故应急处理1. 发生乙炔气、氧气泄漏事故时,应立即通知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并迅速采取措施避免事故扩大。
2. 发生火灾事故时,应按照应急预案进行灭火,确保员工安全,并通知消防部门进行处理。
氧化车间安全生产管理
氧化车间是一种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包括铝、镁、钛、锆等
多种金属的氧化制备。
由于氧化车间操作要求高温、高压、易燃、
易爆等条件,因此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安全生产管理非常重要。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
建立安全管理规定,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氧化
车间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资格要求,同时制定各项应急预案,以
便各种意外情况发生时迅速处理,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
二、实行分级管理制度
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实行分级管理制度,建立岗
位责任制,明确职责,对每个岗位进行细致的职业风险评估,制定
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三、监控工艺参数
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定期对工艺流程、操作流程、设备状况进
行监测和检查。
对压力、温度、液位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控,防止操
作失误或异常情况导致危险事件的发生。
四、重视员工培训
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安全生产责任感和安全防范意识。
在培训中重点强调安全防
范意识、应急处置技能,以及安全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内容。
五、常规检查及定期维护
加强设备的日常检修和保养,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保持设备
的正常运行状态。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对可能产生安全隐患的设备、管路和配电系统等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
综上所述,氧化车间的安全生产管理需要加强各项制度的建设、人员培训和设备维护,实现对氧化车间生产全过程的有效管理和控制,保障安全生产,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化产车间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范文一、总则1. 为确保化产车间的安全生产,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依法制定本规章制度。
2. 所有车间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章制度,严守安全生产各项规定,共同维护安全生产的良好环境。
3.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化产车间内所有员工,包括管理人员、工人和临时工。
4. 员工必须接受相关安全培训,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措施。
5. 严禁擅自更改、违反本规章制度,对违反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二、生产安全责任1. 车间主任及各级管理人员是保障生产安全的责任人,必须切实履行安全生产职责。
2. 各级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员工具备安全意识和技能。
3. 生产车间必须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4. 加强对设备、仪器和工具的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完好可靠,杜绝事故隐患。
三、作业安全规定1. 在进行任何工作前,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明确的安全培训,确保其了解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和使用相关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3. 严禁未经许可擅自拆卸设备,如有需要必须进行必要的安全措施,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4. 严禁在设备未停机或未切断电源的情况下进行操作和维修。
四、用电安全规定1. 必须经过专业人员进行电缆的铺设和电气设备的维修,严禁擅自更改电路。
2. 使用电气设备时,必须遵循设备的规定,确保正确操作,杜绝触电事故的发生。
3. 解决电气故障时,必须切断电源,进行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五、消防安全规定1. 所有员工必须熟悉化产车间的紧急疏散路线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2. 禁止在车间内乱扔烟蒂和任何易燃物,保持车间内的清洁卫生。
3. 车间内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
六、危险品管理规定1. 使用危险品前,必须获得相关部门的许可,并制定详细的使用方案。
2. 危险品必须存放在专门的仓库中,分类储存,避免危险品之间的混合和接触。
冶金企业车间的安全管理范本一、总则1. 安全管理的目标是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避免事故发生,提高生产效率。
2. 所有员工必须遵守本安全管理规定,确保遵章守纪,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工作。
3. 车间主管对本安全管理规定负有最终责任,需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安全培训。
二、安全设施与装备管理1. 所有车间必须配备合格的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喷淋系统、疏散通道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 高温、高压等危险作业区域必须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并配备防护设备。
3. 对于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使用和运输,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并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确保安全。
4. 所有车间必须配备齐全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鞋、防护手套等,并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
三、作业安全管理1. 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严禁无证操作。
2. 所有作业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禁止随意变更操作方式。
3. 对于需要使用机械设备的作业,必须进行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4. 高空作业和有坠落危险的作业必须配备安全带,并按照规定使用。
5. 禁止在不符合安全条件的情况下进行作业,包括恶劣天气、设备故障等。
四、现场安全管理1. 所有车间必须保持清洁整齐,通道必须保持畅通,禁止堆放杂物。
2. 对于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物品,必须进行专门的存放和标识,并制定相关的应急处理方案。
3. 禁止吸烟、乱丢烟蒂等火源,必须设置指定的吸烟区域,并配备防火设施。
4. 对于液体和粉尘的泄漏,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防止扩散和引发火灾。
五、安全教育与培训1. 所有员工入职时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培训,包括应急处理、防火知识等。
2.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包括消防演习、职业病预防等,确保员工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3. 在发生事故时,需要及时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并开展相关的安全警示教育,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六、安全检查与监督1. 设立安全巡视制度,定期对车间的安全情况进行巡检,发现问题需立即整改。
第1篇一、前言炼钢行业作为我国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企业效益、员工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厂紧紧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将一年来的安全工作总结如下:二、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1.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我厂实际情况,制定了《炼钢厂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了各级领导和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形成了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格局。
2. 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与各部门负责人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了各自的安全目标和责任,确保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人。
3.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对各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安全生产教育培训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全年共组织安全教育培训30余次,培训员工2000余人次。
2. 开展安全知识竞赛:通过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激发员工学习安全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
3. 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安全操作技能。
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1. 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定期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确保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2. 加强设备管理: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3. 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加强对生产现场的巡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章作业行为,确保现场作业安全。
五、应急救援体系建设1. 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根据我厂实际情况,制定了《炼钢厂应急救援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职责和程序。
2. 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动:与消防、医疗等相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一、总则为了加强氧化车间的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生产秩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安全管理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生产责任1. 车间主任对本车间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确保本制度的有效实施。
2. 各岗位员工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严格执行本制度。
三、安全生产教育1. 新员工入职前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包括岗位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事故案例分析等。
2.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 员工必须参加公司组织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四、安全生产措施1. 车间设备、设施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
2.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3.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防护手套等。
4. 严禁酒后上岗、疲劳上岗,严禁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5. 严格管理危险化学品,确保储存、使用、运输、废弃等环节的安全。
6. 加强消防设施管理,确保消防设施完好、齐全、定置摆放。
7. 严禁在车间内吸烟、使用明火,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8. 定期检查电气线路,确保电气安全。
五、事故处理1. 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救援。
2. 保护事故现场,防止事故扩大。
3. 及时上报事故情况,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4. 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监督检查1. 安全生产部门定期对氧化车间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员工有权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进行举报。
3. 对安全生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七、附则1. 本制度由氧化车间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氧化车间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制定,旨在加强车间安全生产管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生产秩序。
全体员工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共同努力,确保氧化车间的安全生产。
车间生产及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1. 本制度为了保障车间生产的安全和规范管理,确保员工身体健康和车间生产效率,建立制度化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2. 所有车间员工都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规定,不得擅自修改或违反制度条款。
3. 具体工作安排和管理细则请参照相关部门的规定。
二、生产安全管理1. 防火安全1.1. 所有车间员工必须遵守防火安全的相关规定,禁止在车间内吸烟或使用明火。
1.2. 灭火器材必须摆放在易于取得的位置,并且经常检查其有效性。
1.3. 禁止在车间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如汽油、酒精等。
2. 电气安全2.1. 所有车间电气线路必须符合标准规范,不得擅自改动或使用劣质电线电缆。
2.2. 禁止在电气线路周围堆放杂物或使用临时电源。
2.3. 清洁工作完成后,必须及时关闭电源并拔掉插头。
3. 机械设备安全3.1. 所有机械设备必须经过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安全运行。
3.2. 禁止未经许可擅自操作机械设备,禁止触碰运转中的机械设备。
3.3. 在操作机械设备时,必须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手套等。
4. 员工行为安全4.1. 禁止在车间内奔跑、打闹或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4.2. 必须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规定使用。
4.3. 必须严格遵守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禁止擅自调整或修改工艺参数。
三、生产管理1. 生产计划1.1. 按照客户需求和制定的生产计划进行生产,确保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1.2. 生产计划需提前报备相关部门,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2. 质量控制2.1. 所有生产过程必须按照质量控制要求进行,禁止使用次品或废品。
2.2. 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必须及时报告,并进行追溯分析和改进措施。
3. 设备维护3.1. 设备维护计划必须制定并定期执行,确保设备良好的运转状态。
3.2. 设备维护过程中必须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禁止擅自操作或更换设备部件。
4. 原材料采购4.1. 原材料采购必须按照合同要求和质量标准进行,不得擅自替换或使用次品。
氧化车间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是保证生产正常的关键,因此,做好预防工作很很要,做到
预防为主。
一、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①交接班时,各接班操作工要认真详细地了解前班生产中运行状况,并亲自细心地检查验收一遍,确认运转正常。
交班人员有责任对
接班人员交待清楚生产线运行情况。
②认真检查各类阀门开关是否正常,如有渗漏现锡,要及时汇报
带班长或叫机修人员及时维修。
③添加硫酸、抛光剂、氢氧化钠、硝酸时,一定要戴防护用具,
如面具、胶手套、胶手套、胶鞋等。
④在维修施工时,要挂标识牌提醒语,如有人维修,请勿送电、
下面有人,工作沁心等。
二、实行安全联防,互相提醒,争取防范于未然。
三、班长要巡查各设备的运行情况,随时警示操作工:细心、认真、看准、停稳,有条不紊,不要串岗、溜岗、吹牛、开小差、睡觉等。
四、组长要时刻提醒每个员工,注意安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要站在危险的地方。
五、每个岗位上的员工,都要自觉培养安全意识,如有违规违章
现象,后果自负。
六、稀释浓硫酸时,严禁水住浓酸中加,也不能将浓硫酸往热水
中加,以防其局部发热而沸腾,操作时要戴防护器具。
注意:硫酸烧伤时,接触部位红肿疼痛,重者起水泡,吴烫伤症状。
救治方法:立即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再用2%的碳酸氢钠水溶液冲洗,然后再用清水冲洗,重者须送医院治疗。
七、氢氟酸属剧毒、挥发性强、浸蚀性强的危险品,中毒后,初期无明显症状和不适,时间稍长会感到局部疼痛,皮肤发红等,加药时必须戴皮手套。
救治办法:立即送到医院检查治疗。
八、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可使皮肤接触部位发生糜烂,称化学烧伤。
救治办法:迅速用清水、柠檬汁、稀醋酸或2%的硼酸水溶液冲洗。
以上各条,希望每位员工认真阅读,牢记在心,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出现安全事故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