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立安英雄个人事迹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4
讲红色故事做时代新人优秀作文600字10篇讲红色故事做时代新人优秀作文600字(精选篇1)《红色经典传奇》这本书中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从萌芽、创建、发展、壮大、卓越这一漫长而又坎坷的经历过程。
无数共产党员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壮烈、伟大的革命精神,深深使我感动,让我深受启发……《四颗门牙拯救十万中央红军》这篇文章写到项与年不怕危险去送情报。
他把衣衫磨得破破烂烂,把头发搞得乱七八糟,用一块石头敲掉了四颗门牙,就这样一路风尘,一路饥寒,一路与敌人斗智斗勇,项与年及时赶到了中央苏区。
项与年这样信念坚定,忠贞不屈的好战士真使我敬佩。
想想自己,平时,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就会知难而退,不与困难作斗争,是多么的渺小和脆弱。
我们要有坚定的毅力和信念,正如温塞特说过:“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信念,他就能创造奇迹。
”《集中生智毁名单》写了在危难当头,宋任穷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组织和同志的安全,个人的生死不重要,重要的是党,是革命事业。
从青年宋任穷的身上体现了一名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无私无畏的精神,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当我读到《向天射出“神力箭”》《戈壁滩上的“蘑菇云”》时,我的心情是无比的激动和自豪,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导弹和原子弹。
“蘑菇云”记录了我国核技术的发展历史,也证实了那鲜为人知的光辉岁月,粉碎了美国的核讹诈和核威胁,保卫了国家的安全。
从书中让我了解倒,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同时,我们也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我们要更加努力的学习,刻苦的钻研,因为,迎接我们的必将是光辉的未来。
讲红色故事做时代新人优秀作文600字(精选篇2)74年的峥嵘岁月,74年的苍海沉浮,74年的雨雪风霜,一代又一代人的辛勤努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我想要一根长长的大红色的绳子,系成一个大大的中国结,代表中国人民大团结;我想要一张纯白的纸,写上古今历代英雄豪杰的姓名;我想要一把神奇的尺子,量一量中国古往今来文化积淀的厚度……中国是有着铮铮铁骨、无所畏惧的汉子。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400字范文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400字范文一孟起安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
9岁进私塾读书。
1939年冬结婚后,在蒋垛处馆教书。
1940年10月,参加减租减息斗争,成为蒋垛农抗领导人之一,后任五抗会主任。
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蒋垛区委组织干事、组织科长。
1942年春,以塾师身份到江村发动抗日救亡工作,培养了一批青年干部,建立了江村乡党支部。
1943年夏,任姜南区区委书记,组织“二五”减租,开展惩奸运动。
1945年8月,调任蒋垛区委书记,组织发动了对地主的清算斗争。
1946年秋主力北撤,领导群众开展游击斗争。
由于关节炎发作,行动不便,组织上让他暂时离职休养。
1947年2月,在邱西乡西后港,不幸被捕。
关押期间,敌人软硬兼施,通过其亲友诱他自首,他宁死不屈,坚持狱中斗争。
2月21日,在姜堰东场上,他被绑在电线杆上,敌人用铁丝穿过他的手心,鼻子和耳朵,敌人又把他押到南天寺广场(现姜堰中学内),一个地主举起菜刀,砍下他的耳朵,其它几个家伙一起扑过去用刀乱戳,他昂首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倒在血泊中。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400字范文二欧阳立安1914年3月出生于xx省xx市.他的父亲欧阳梅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母亲陶承也长期为党和革命工作.大革命失败后,欧阳梅生积劳成疾不幸逝世.1929年,欧阳立安进入上海申新五厂做工,跟随中共上海沪中区委书记何孟雄从事工人运动,担任区委交通员.同年冬,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任共青团沪xx区委委员.在此期间,他参加了上海各界工人举行的抗议罢工、游行示威,在斗争中,勇往直前,毫不畏怯,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出色地完成了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1930年,经何孟雄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0年6月,欧阳立安作为中国青年工人代表,随刘少奇赴莫斯科参加赤色职工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和少共国际的有关会议,还参加了苏联十月革命13周年的纪念活动.这使他开阔了视野,更加坚定了政治信念.回国后,任共青团xx省委委员和上海总工会青工部部长.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一朱德的扁担。
红色故事读后感十五篇红色故事读后感(一):红色故事读后感战火纷飞的年代已经过去,如今的我们生活在幸福快乐的时光中。
然而,我们却要铭记那些为了祖国未来而牺牲的烈士们,当我翻开《红色少年的故事》时,我感受到了“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气概,更是深深地被他们舍生取义的爱国情怀所打动。
书中记录着许多年纪不同的少年,经历不同的爱国英雄。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刘胡兰。
刘胡兰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从小就因为对万恶的旧社会不满,而对革命事业充满了热情与向往。
当因判徒的背判而被抓时,她虽是被捕人员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但她却用弱小的身体,强大的精神力量从容不迫地去承受敌人残酷的刑罚,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意出卖革命。
最终,年仅十五岁的刘胡兰为了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需要多么大的精神力量!我们在享受如今的幸福生活时,不能忘记这是无数位像刘胡兰一样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就应珍惜生活,用更好的精神风貌去应对未来。
现代社会的建设需要大家同甘共苦、团结奋斗的精神,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那么一群为了革命事业同甘共苦,浴血奋战的英雄。
在土地革命时期,黄土高原上有一支神出鬼没的少年武装——红色少年先锋队。
他们都是由穷人家的孩子姐成,能吃苦、胆子大也十分地团结,他们平时每一天进行操练,当敌人进攻时,他们总是团结一心、奋勇抵抗,真是人小志气大。
如今的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不需要应对敌人的枪林弹雨,但我们需要做的是,努力学习知识,团结在一齐共同为祖国的发展而努力。
书中还有少年英烈—欧阳立安,抗日小英雄—杨来西,铁骨铮铮的共产党员—王华等英雄。
在他们那一段段已经逝去的光辉岁月中,是中国少年对历史的呐喊与对未来的期望,我们就应在这最秀丽的时代中,继承少年英雄们的遗志,做一个用心向上,不断开拓的好少年,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秀丽。
红色故事读后感(二):红色故事读后感我被《红色少年的故事》书中的英雄人物深深感染:视死如归的刘胡兰,大义凛然的李氏姐妹,机智勇敢的王二小——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奉献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狱中小烈士”宋振中,“神奇女交通”潘香风,“红色小歌仙”张锦辉——他们死守党的秘密,笑对敌人的酷刑,视死如归;保护牛草的何运刚,英雄之花努尔古丽,护林英雄赖宁——他们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护群众的财产……“有志不在年高”是我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触。
烈士纪念日故事——烈士的英雄事迹烈士纪念日故事——烈士的英雄事迹王林育谁不想拥有幸福的童年?谁不想活着看、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正是为了朝阳般灿烂的新中国早日诞生,许多烈士献出了他们鲜花一样年轻的生命。
刘胡兰1947年3月26日,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向他汇报了女英雄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
毛泽东问:“她是党员吗?”任弼时说:“是个优秀共产党员,才15岁。
”毛泽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
刘胡兰,1932年出生在XX XX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全国抗战爆发后,XX县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
在党的领导下,云周西村涌现出一批抗日积极分子,一些贫苦农民相继入党,并成立了党支部。
刘胡兰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阎锡山部队占领了XX县城,XX区军民被迫拿起武器,保卫抗战胜利果实。
1945年11月,刘胡兰参加了XX县党组织举办的妇女训练班。
回村后,她担任了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与党员一起,发动群众斗地主、送公粮、做军鞋,动员青年报名参军。
1946年2月,她参加了我军反击阎锡山顽军作战的东庄战斗的支前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成长。
1946年6月,她被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
这一年,她才14岁。
1946年10月,国民党军进犯XX县城。
为保存革命力量,县委决定大部分同志转移上山,留下部分同志坚持斗争。
刘胡兰以自己年纪小、熟悉环境为由,主动要求留下来,党组织同意了她的请求。
她和留下来的同志一起向各村党组织传达党的指示,组织群众掩埋粮食,并配合武工队镇压了反动村长。
1947年1月12日,国民党阎锡山军和地主武装“复仇自卫队”包围了云周西村,将群众赶到场地上,刘胡兰因叛徒出卖被捕。
红色革命事迹700字范文战火纷飞的年代已经过去,如今的我们生活在幸福快乐的时光中。
我们要铭记那些为了祖国未来而牺牲的烈士们。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红色革命事迹优秀作文,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红色革命事迹优秀作文1每当国旗冉冉升起,“红”在我心中照耀。
——题记大家都知道,今年是祖国七十华诞,十月一日是一个伟大而庄重的日子,这一天红色的国旗在世界各地冉冉升起。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每个星期一的升旗仪式上,我们都唱着国歌,注视着缓缓升起的五星红旗,向她庄严敬礼。
五星红旗也曾被我们举起,今年5月份学校举办了盛大的感恩节,就在感恩节上,全体师生举着一面面的小红旗,挥舞着,高声唱着《我和我祖国》,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
场面是那样的震撼人心,久久让人难忘。
金溪是千年古邑,她的古色古香沁人心脾。
但作为金溪的一位学子,我可以很骄傲地告诉大家:金溪还闪耀着“红色”的光芒!学校团委曾带领我们这些优秀少先队员去左坊镇后龚村参观。
这是我们当地有名的“红色革命根据地”。
一路上我们兴奋异常。
一下车,就在广场上看到了周恩来、朱德、王稼祥的巨幅石雕像。
走在古老的石头路上,抚摸着历史悠久的墙壁,眼前不禁浮现出当年红一方面军的先辈们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溢血奋战的身影。
来到朱德总司令的故居,我们看见了一棵苍劲的桂花树。
据村中居住的老人说,这可是朱总司令亲手栽种的桂花。
这令我们肃然起敬。
村中还有一口井,当地人叫红军井。
当年红军驻扎在这里,了解到村民们缺水,就在村口打了一口井,从此,老百姓就喝上了干净的水。
这井和桂花树,可是当年红军和老百姓军民一家、血浓于水的见证啊!我们又走进了红一方面军司令部旧址---后龚村祠堂。
这里收集着很多当年军民用过的武器和日常生活用品,特别珍贵的是,祠堂的墙壁上,至今还留有当年红军写的“打倒土豪劣绅!”等宣传标语。
团委老师给我们讲解了这些“红色文化”背后的革命故事。
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拿出纸和笔,记下听到的和感悟到的点点滴滴。
红色故事读书笔记大全精选10篇这本《红色故事》让我认识了以前战争时期的许多英雄,还教会了我要勇敢、坚强。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红色故事读书笔记大全精选10篇。
希望你们喜欢红色故事读书笔记1看了《红色故事汇》,深受感动,因为这些故事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是在歌颂革命先烈,是在教育我们后人。
省委组织部拍摄《红色故事汇》,是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的最好的礼物,是最有力、最好的行动。
看完《红色故事汇》,相信包括我在内的广大党员干部对于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意识,对于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热爱江西、建设江西都具有重要好处。
《红色故事汇》是江西省党员教育的精品教材,我们会进一步深入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弘扬江西红色文化,把爱党爱国爱江西的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推动江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的潮流,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引领中国人民,用生命、用鲜血,用智慧,用科学谱写的振兴中华的壮丽史诗;实践证明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他们是先锋的标志,是中国人民的忠实代表,是引导中国人民前进的夺目旗帜。
看完《红色故事汇》,我深知:革命先烈永垂不朽,他们用血肉和气魄一座万世瞩目的丰碑,英雄们的斗争精神将永久在后世子孙身上延伸,祖国也将因此繁荣昌盛,奔向完美的未来!红色故事读书笔记2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红色少年的故事》就是一本讲述一群少年好汉的故事书。
一口吻读完一篇篇感人肺腑的故事后,令我心潮磅礴,久久不能安静。
"牛儿还在山坡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每当耳畔响起这首喜闻乐见精美感人的儿童歌曲时,就让我们悼念起抗日英雄王二小的故事: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里,一户贫困的人家,有一个小小的放牛娃,他在家里排行老二,所以大家伙叫他二小。
1943年,抗日战斗最严格残暴的阶段,日本鬼子履行了"烧光,抢光,杀光"的三光政策,在村子里烧杀抢夺,作威作福,滥杀无辜,无所不为。
红色故事读后感红色故事读后感(一):红色故事读后感战火纷飞的年代已经过去,如今的我们生活在幸福快乐的时光中。
然而,我们却要铭记那些为了祖国未来而牺牲的烈士们,当我翻开《红色少年的故事》时,我感受到了“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气概,更是深深地被他们舍生取义的爱国情怀所打动。
书中记录着许多年纪不同的少年,经历不同的爱国英雄。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刘胡兰。
刘胡兰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从小就因为对万恶的旧社会不满,而对革命事业充满了热情与向往。
当因判徒的背判而被抓时,她虽是被捕人员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但她却用弱小的身体,强大的精神力量从容不迫地去承受敌人残酷的刑罚,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意出卖革命。
最终,年仅十五岁的刘胡兰为了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需要多么大的精神力量!我们在享受如今的幸福生活时,不能忘记这是无数位像刘胡兰一样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就应珍惜生活,用更好的精神风貌去应对未来。
现代社会的建设需要大家同甘共苦、团结奋斗的精神,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那么一群为了革命事业同甘共苦,浴血奋战的英雄。
在土地革命时期,黄土高原上有一支神出鬼没的少年武装——红色少年先锋队。
他们都是由穷人家的孩子姐成,能吃苦、胆子大也十分地团结,他们平时每一天进行操练,当敌人进攻时,他们总是团结一心、奋勇抵抗,真是人小志气大。
如今的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不需要应对敌人的枪林弹雨,但我们需要做的是,努力学习知识,团结在一齐共同为祖国的发展而努力。
书中还有少年英烈—欧阳立安,抗日小英雄—杨来西,铁骨铮铮的共产党员—王华等英雄。
在他们那一段段已经逝去的光辉岁月中,是中国少年对历史的呐喊与对未来的期望,我们就应在这最秀丽的时代中,继承少年英雄们的遗志,做一个用心向上,不断开拓的好少年,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秀丽。
中国少年先锋队发展历程及少年英雄人物介绍前言: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
在我们少先队光荣的历史丰碑上,镌刻着一批少年英雄的名字,他们的英雄事迹闪烁着共产主义思想的光芒,成为我们永远学习的光辉榜样。
一、北伐战争时期(1924年——1927年)(一)少年儿童革命组织——劳动童子团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北伐战争时期,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在上海、武汉、广州、天津、唐山等大中城市相继建立了革命儿童组织,称为劳动童子团。
这是我国最早的革命儿童组织,在该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儿童们参加革命斗争,主要从事张贴革命标语,散发传单,在街头卖革命报纸等活动。
(二)少年英雄1.朱长林朱长林,籍贯不详,上海祥生船厂的劳动童子团员。
1927年2月中旬,北伐军占领杭州逼近上海,上海工人决定举行第二次武装起义。
为了宣传工人罢工和武装起义的重大意义,根据上级指示,朱长林和小伙伴们在英美烟厂门口贴标语、撒宣传单和演讲宣传时不幸被捕。
在敌人严刑拷打下他没有透露半点党的机密。
第二天被敌人杀害并悬头示众。
朱长林是我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少年英雄。
2.罗志群、邓金娣罗志群、邓金娣(1910——1927),女,广东省广州市人,是劳动童子团团员,北伐战争时期的小英雄。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背叛革命,许多共产党人遭逮捕和杀害。
而对白色恐怖的环境,罗志群和邓金娣临危不惧,在与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仍不忘自己的革命重任,继续做宣传工作,揭露敌人,唤醒民众。
她们买来纸笔,书写标语,把传单藏进藤篮,偷偷四处散发,在艰苦的环境中鼓舞了人民的革命斗志。
一次,她们在广州市中心散发传单时不幸被捕,在赴刑场的路上,她们视死如归,沿途不断向群众做革命宣传,高喊口号。
反动军警疯狂地向她们开枪,她俩中弹倒下又站起来高喊“中国共产党万岁”,最终,她俩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红色故事读后感》红色故事读后感(一):红色故事读后感战火纷飞的年代已经过去,如今的我们生活在幸福快乐的时光中。
然而,我们却要铭记那些为了祖国未来而牺牲的烈士们,当我翻开《红色少年的故事》时,我感受到了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气概,更是深深地被他们舍生取义的爱国情怀所打动。
书中记录着许多年纪不同的少年,经历不同的爱国英雄。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刘胡兰。
刘胡兰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从小就因为对万恶的旧社会不满,而对革命事业充满了热情与向往。
当因判徒的背判而被抓时,她虽是被捕人员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但她却用弱小的身体,强大的精神力量从容不迫地去承受敌人残酷的刑罚,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意出卖革命。
最终,年仅十五岁的刘胡兰为了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需要多么大的精神力量!我们在享受如今的幸福生活时,不能忘记这是无数位像刘胡兰一样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就应珍惜生活,用更好的精神风貌去应对未来。
现代社会的建设需要大家同甘共苦、团结奋斗的精神,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那么一群为了革命事业同甘共苦,浴血奋战的英雄。
在土地革命时期,黄土高原上有一支神出鬼没的少年武装红色少年先锋队。
他们都是由穷人家的孩子姐成,能吃苦、胆子大也十分地团结,他们平时每一天进行操练,当敌人进攻时,他们总是团结一心、奋勇抵抗,真是人小志气大。
如今的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不需要应对敌人的枪林弹雨,但我们需要做的是,努力学习知识,团结在一齐共同为祖国的发展而努力。
书中还有少年英烈欧阳立安,抗日小英雄杨来西,铁骨铮铮的共产党员王华等英雄。
在他们那一段段已经逝去的光辉岁月中,是中国少年对历史的呐喊与对未来的期望,我们就应在这最秀丽的时代中,继承少年英雄们的遗志,做一个用心向上,不断开拓的好少年,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秀丽。
红色故事读后感(二):红色故事读后感我被《红色少年的故事》书中的英雄人物深深感染:视死如归的刘胡兰,大义凛然的李氏姐妹,机智勇敢的王二小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奉献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狱中小烈士宋振中,神奇女交通潘香风,红色小歌仙张锦辉他们死守党的秘密,笑对敌人的酷刑,视死如归;保护牛草的何运刚,英雄之花努尔古丽,护林英雄赖宁他们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护群众的财产有志不在年高是我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触。
龙华千古仰高风,
壮士身亡志未穷;
墙外桃花墙内血,
一般鲜艳一般红。
这是1934年被囚在上海龙华监狱中的革命志士为纪念24烈士在狱中墙上写下的一首诗。
欧阳立安就是24烈士中年纪最小的一个。
欧阳立安,1914年诞生在一个革命家庭中,从小受到革命思想的薰陶,早在1925年,他在长沙修业学校念高中时,就积极参加演文明戏,宣传民族英雄黄兴、蔡锷的爱国思想等活动。
1926年,大革命风暴席卷全国。
叶挺独立团占领了长沙,北伐军进城了,十二岁的欧阳立安积极参加了儿童纠察队,担任儿童纠察队第一队队长。
他带着红袖章,腰间扎着皮带,手里拿着一根木棍,经常带着纠察队在大街小巷巡逻放哨,维持社会秩序,张贴、散发传单,禁止赌博,募捐救济灾民。
在欢迎北伐军进城的民众大会上,他做为学生代表上台发言,因人小个子矮,只好站在小凳子上讲话,不时振臂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土豪劣绅!”1927年,经党组织安排,立安随母亲离开长沙去武汉,由于他胆大机灵,担任了汉阳县委的小交通员,肩负着传送党的机密刊物《大江报》的重任。
当时《大江报》的编辑之一谢觉哉同志曾这样赞道:“立安同志当小交通员送《大江报》我知道。
当时环境恶劣,编报、印报、发报都是单线,这孩子就秘密替我们传送,勇敢机警,常常骗过敌人,真是一位少年斗士。
”
1928年立安随母亲来到上海,由同乡介绍到申新五厂当童工。
当时上海纱厂工人一天做工12小时,资本家欺榨工人的手段十分毒辣,规定吃饭不许关车,工人们连上厕所的时间也没有。
一天晌午,立安正在吃饭,工头窜来差使他去买香烟。
立安沉着地说:“等会儿,你没见我在吃饭?”工头火了,拖着立安说:“小瘪三,你还敢顶嘴,罚你四角钱。
”立安见他那副丑态,不禁哈哈大笑起来,爽朗地说:“你去罚吧,阿拉(我)不做了。
”说完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厂门。
不久,中共江苏省委委员、沪中区委书记何孟雄将他带到区委,担任小交通员。
他经常奔跑在浦东、沪西、闸北、南市一带的纱厂和烟厂之间传递文件,散发传单和宣传小册子,宣传工人为什么深受压迫,为什么要起来罢工等革命道理,并提出不许打骂工人,必须优待童工、女工等口号。
立安把这些传单带进工厂散发,他把传单揉成纸团塞进粗纱筒子里,工人们使用纱筒时发现眼子不通,用力一甩便可取出。
传单在工人中秘密相互传阅,知道党组织就在身边,指导着自己的斗争。
1929年,立安15岁,经何孟雄介绍加入了共青团,接着被调往沪东区担任共青团区委委员并负责儿童团工作。
他奔波于各大工厂,传达指示,布置工作。
一次到浦东一家纱厂开会,因为发高烧,突然晕倒了,工人们把他藏在一架停用了的机器下面,上面盖满纱头,这样才瞒过了工头的眼睛。
晚上,他把工人们组织起来排练节目,自己在黑色学生装里塞上烂棉花,装成大肚皮资本家参加演出。
他还自编歌谣:“天下洋楼什么人造,什么人坐在洋楼上哈哈笑,什么人看门来把守,什么人为工人来奋斗?天下洋楼我工人造,资本家坐在洋楼哈哈笑,国民党看门来把守,共产党为工人来奋斗!”他用文艺娱乐形式开展宣传鼓
动工作收到很好的效果。
1930年“五一”劳动节,立安带领500名童工参加沪东区委在华德路跑狗场(现杨浦区劳动广场)举行的纪念集会准备游行。
事前,他把一面红旗用纸包好,交给妹妹欧阳东纹,嘱咐说“你找把竹竿子带着,等队伍排好后,我一摆手,你就把旗子扯起来。
临出发,又掏出一张大饼,吩咐妹妹“万一出了事,你就装成看热闹的,在旁边吃大饼……”。
那天,他站在台上,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说,还教大家唱自己编写的“劳动儿童团歌”。
冲、冲、冲,
我们是劳动儿童团。
不怕敌人刀和枪,
不怕坐牢和牺牲,
杀开一条血路,
冲、冲、冲!
这首歌是立安为这次集会游行而编的。
但是游行还没有开始,巡捕房就开车来抓人了。
立安立即指挥童工们就地疏散,自己装作卖犁膏糖的小贩,在童工们的掩护下,机警地跑掉了。
不久,立安加入了共产党。
8月,他作为中国工会代表团的青工代表,参加赤色职工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的第五次代表大会。
团长刘少奇指定立安帮助女工黄菊英准备大会发言稿。
会后,代表们都夸奖立安,他却谦虚地说:“我呀,还差得远哩!,”接着他又参加了在莫斯科召开的“少共”国际执委扩大会议。
回国后,党组织安排立安担任共青团江苏省委委员兼儿童局负责人,上海总工会青工部长。
一个16岁的少年,为党的事业挑
起了大梁。
1931年1月7日,立安按照组织上的通知,来到天津路中山旅社6号房间,参加反对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会议,遭反动派逮捕。
在狱中,他表现得非常坚强,斗争十分英勇。
在一次审讯中,敌人问他:“你小小年纪为什么要当土匪!”立安用鄙夷的目光扫视审讯人说:“我没有做过土匪,象你们这样帮助帝国主义喝中国人民的血,啃自己人的骨头,这才叫土匪王八蛋。
”接着又义正辞严地说:“中国革命一定会胜利,国民党迟早要灭亡,我是共产党员,就是筋骨变成灰,也还是百分之百的共产主义者,我为正义,为人民而死,死而无怨。
”在囚室里,他坦然地对难友说:“我已作牺牲的准备。
革命就要不怕死,怕死还干什么革命!”4月7日立安与何孟雄等同志被押赴刑场。
立安和同志们高呼:“打倒帝国主义!”“中国革命成功万岁!”呼声中响起了一阵密集的枪声,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英勇地倒在血泊之中了,欧阳立安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为共产主义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1950年,上海市市长陈毅嘱咐上海市人民政府给立安母亲陶承写信,赞扬说:“欧阳立安等同志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及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壮烈牺牲的事迹,永远铭刻在上海及全国人民心中。
由于烈士们的热血,换来了今天全民族解放的辉煌胜利,奠定了人民革命政权的牢固基础,烈士们的精神将永垂不朽!”
欧阳立安从儿童团员——共青团员——共产党员的短暂一生,为我们儿童少年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