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现代国际贸易体系的发展演进
- 格式:ppt
- 大小:1.00 MB
- 文档页数:36
国际贸易体系知识点总结国际贸易体系是指国与国之间进行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交流和交易的一系列规则、制度和机构。
这些规则和机构旨在促进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便利化,加强国际合作,确保贸易活动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一、国际贸易体系的发展历程国际贸易体系的发展经历了从自由贸易到保护主义再到自由贸易的阶段。
19世纪中期以前,国际贸易更多地受到保护主义政策的影响,各国通常采取进口关税和出口补贴等手段保护国内产业。
随着工业革命和全球化的发展,自由贸易理念开始兴起,各国相继签订了一系列自由贸易协定,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二战后,世界各国为了促进经济复苏和发展,纷纷成立了国际贸易组织,如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世界贸易组织(WTO)等,推动自由贸易的进程。
但是,近年来,一些国家纷纷采取保护主义政策,导致国际贸易体系面临挑战和困难。
二、国际贸易体系的基本原则1. 最惠国待遇:即对所有成员国给予相同的待遇,不得以国别歧视的方式对待不同国家的进口货物和服务。
2. 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关税是指各种形式的进口税,非关税壁垒则包括配额、补贴、进口限制、技术壁垒等。
3. 国民待遇:即对本国和外国产品、服务一视同仁的对待,不得因国家或地区来源的不同而变相歧视。
4. 出口补贴:成员国不得以出口补贴的方式对外国产品进行不正当竞争。
5. 透明度:各成员国应当向其他成员国提供其贸易政策的相关信息,并遵守相关规定。
三、国际贸易体系的主要机构和协定1. 世界贸易组织(WTO):WTO是世界上主要的贸易组织,负责推动自由贸易的发展和规范全球贸易。
WTO的主要职能包括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监督成员国的贸易政策等。
2. 关贸总协定(GATT):GATT是WTO的前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成立的一个临时性贸易协定,主要目的是推动全球自由贸易和贸易自由化。
3. 区域贸易协定:区域贸易协定是指一些地区内的国家为了促进互相之间的贸易往来而签订的贸易协定。
全球贸易体系的演变与发展趋势全球贸易体系是一种基于国际贸易与跨国企业控制下的发展方式,这种方式在不断演变中,受到了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影响。
从商品贸易向服务贸易、技术贸易、文化贸易转变,再到如今的数字经济时代,全球贸易体系经历了长足的发展和变革。
本文将探讨全球贸易体系的演变与发展趋势,同时也关注其面临的挑战。
一、全球贸易体系的历史演变1.1 经济全球化的推动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它推动了全球贸易体系的发展。
19世纪中叶,随着铁路、蒸汽机、电话等科技的发展,国际贸易逐渐增多,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活动不断扩大。
通过海洋运输,商品可以跨越整个世界。
这些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货物的流动,从而推动全球贸易体系的发展。
1.2 多边贸易体系的形成二战之后,各国政府积极推动多边贸易体系的建立。
1947年1月,联合国于日内瓦召开的贸易和就业会议决定成立国际贸易组织(ITO)。
但ITO在1950年被美国国会拒绝,于是贸易谈判转至日内瓦的廿三田胡同,建立了以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系。
GATT主要对关税进行限制,提高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程度,进一步推动了全球贸易体系的发展。
1.3 跨国公司的兴起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跨国公司的兴起,全球贸易逐渐发生了变革,贸易的主体由国家转向了企业。
跨国公司通过全球化战略,得到了更多的自由和更低的成本,同时也拥有了对全球经济的更大的管理掌控能力。
跨国公司的崛起,不断推进了全球贸易体系的发展,尤其是贸易和投资方面。
二、全球贸易体系的发展趋势2.1 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全球贸易体系已经由商品贸易向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的转变。
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到位的人员、下属员困境、知识产权和技术等,在许多国家的经济结构中占据了大部分份额。
技术的发展也使得贸易不再局限于制造业。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各国之间的合作也变得更加紧密。
国际贸易体制的演变与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国际交往的增多,国际贸易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贸易体制也因此得到了更多关注。
本文将从历史演变以及现状和未来走向两个方面讨论国际贸易体制的发展。
一、历史演变国际贸易体制的演变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但它的现代化始于十九世纪末。
那时,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欧洲列强主导了国际经济秩序。
在这样的背景下,1870年代至1914年间的“大国主义时期”(或称“帝国主义时期”)形成了贸易的基本模式和初步规则。
它的核心是贸易保护,通过工业化、军备积累和扩张来获取殖民地和避免竞争。
但同时期的另一种动向是贸易自由主义,由英国及其追随者主导,倡导降低贸易壁垒和关税,以促进经济增长和自由贸易。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国际经济秩序发生了巨大变化。
由于经济衰退和政治不稳定,导致国际贸易深受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各国政府采取了保护主义政策,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经济。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西方主导的国际贸易体制逐渐形成。
1944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联合国成立前几个月,签署了布雷顿森林协议。
该协议确定了以美元为基础的固定汇率制(金本位制),美元与黄金的汇率为35美元/盎司。
布雷顿森林协议为国际金融稳定提供了基础,并为国际贸易提供了稳定的汇率环境。
同时,1947年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的成立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更为完善的规则和机制。
GATT是为世界上每个国家之间的贸易条约而签署的,旨在降低贸易壁垒和关税,促进全球自由贸易。
二、现状及未来走向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GATT在1995年被改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了全球贸易体系的维护者。
目前,WTO有164个成员,覆盖了全球98%的贸易额。
WTO独立于任何国际组织,为国际中立性和平等性提供了保障,使得其法规在国际间得到广泛的认可。
WTO的基本目标是开展自由贸易,但同时加强贸易规则、监督贸易政策、改善贸易环境和合作关系。
国际贸易制度的演变与发展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贸易越来越成为各国之间的重要联系方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国之间的竞争加剧,国际贸易制度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和发展。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出发,介绍国际贸易制度的演变与发展。
1. 17世纪欧洲贸易国家的争夺17世纪欧洲是国际贸易制度演变的关键阶段。
当时,欧洲各国都在竞争海外殖民地和贸易路线。
荷兰成为了当时最先进的贸易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随着荷兰的崛起,英国和法国等国也开始向海外扩张,并在殖民地和贸易路线上发生了激烈的争夺。
1756年至1763年间,法国、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发生的七年战争,正是这种竞争的直接结果。
2.盟约和协议的建立20世纪初,国际贸易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各种贸易协定和协议开始出现。
1923年,日内瓦协议签署,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贸易协定。
协议规定了一系列贸易规则,如关税、政策和付款方式等。
1927年,其它欧洲国家加入了这个贸易协定,在该地区实现了贸易自由化。
然而,这种贸易协议存在不足,因为它只针对欧洲。
随后,各种多边贸易协议陆续出现。
在1947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成立,并且确定了国际贸易制度的目标, 即在世界各国之间建立开放、公正和自由的贸易和投资机制。
3.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它是一个全球性的组织,旨在协调和建立国际贸易规则。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引起了许多争议和反对声音。
但是,这个组织的成立为跨国公司和全球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世界贸易组织的目标是促进自由贸易,最终消除贸易壁垒。
然而,世界贸易组织并不是一种绝对的解决方案。
有人认为,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政策并不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
此外,全球环境问题和国际知识产权执法等问题也引起了人们关注。
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制度仍然会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
4.结语就国际贸易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而言,无论是贸易协议,组织还是政策,都是各国之间促进经济合作和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