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8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2课时 金属资源保护作业
- 格式:pptx
- 大小:3.70 MB
- 文档页数:23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教案关于金属资源保护的教学,可以利用电教手段,使学生强烈感受矿物资源是有限的,以及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性。
并结合“调查与研究”,使学生了解废旧金属回收的意义,并积极主动去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认识到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2.通过对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的介绍,让学生产生金属资源的危机意识,以便于让学生懂得要保护金属资源。
[重点难点]重点:有关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活动与探究”难点:对铁的锈蚀防护的“活动与探究”的结论的辨析归纳从而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以及防锈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PowerPoint课件;●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本课题内容;提前一星期设计准备“铁钉锈蚀”实验,观察并记录铁钉锈蚀情况。
收集的有关金属回收利用的一些资料。
[教学过程]二、金属资源保护[板书设计]二、金属资源的保护(一)金属的腐蚀和防护1.实验报告:2.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水和氧气3.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保持干燥,隔绝氧气(二)金属资源保护有效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1.防止金属的腐蚀;2.金属的回收利用;3.有计划合理的开采矿物;4.寻找金属的代替品;[课堂评价练习]一、选择题1.据估计每年因生锈而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1/4,下列防锈措施中不正确...的是()①涂油②刷漆③砂纸④镀金属⑤经常用雨水冲洗⑥烤蓝A.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④D.①④2.下列关于金属资源的说法中,你不赞成的是()A.地球上除少数不活泼金属如金、银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B.地球上的金属资源是取之不尽的C.防止金属锈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以保护金属资源和环境D.合理开采矿物寻找金属代用品都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3.在下列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管道腐蚀最慢的是()A.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B.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C.在潮湿、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D.在潮湿、疏松、透气的酸性土壤中二、简答题4.将一根干燥的铁丝弯成如图所示的形状,并将其两端分别插入盛有水的烧杯甲中和盛有植物油的烧杯乙中,放置数天后,观察铁丝A,B,C三处表面发生的变化是否相同?若有不同则三处各有什么现象?三、实验探究题5.小林同学发现铜制眼睛框表面出现的绿色物质,通过化学学习知道该物质为铜锈,俗称铜绿,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资源的特点、种类和用途;2.理解金属资源的利用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3.掌握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和可持续利用方法;4.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节约观念。
二、教学重点1.金属资源的种类和用途;2.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3.金属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法。
三、教学内容1. 金属资源的特点和种类•了解金属资源的定义和特点;•介绍常见的金属资源,如铁、铜、锌等。
2.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影响•探讨金属资源的利用方式,如矿石的提取、冶炼和加工;•分析金属资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如土地破坏、水体污染等;•引导学生思考金属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问题。
3. 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介绍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以及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探究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如合理利用、节约使用、回收再利用等;•引导学生探讨金属资源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4. 金属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法•引导学生了解金属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法,如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分析金属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法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倡资源节约的观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引入相关的例子或图片,激发学生对金属资源的兴趣,引发思考。
2. 了解金属资源的特点和种类通过教师讲解和课堂讨论,让学生了解金属资源的定义、特点和常见的金属资源。
3. 探讨金属资源的利用和影响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思考金属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对环境的影响,并进行课堂展示和讨论。
4. 掌握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通过教师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并引导学生思考可行的保护措施。
5. 了解金属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法通过课堂讲解和视频观看,引导学生了解金属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法,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6.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调研,深入了解某种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情况,并撰写调研报告。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金属资源的重要性和利用现状;2.掌握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3.能够分析和解决金属资源利用和保护的问题。
教学重点1.金属资源的利用现状;2.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
教学难点1.分析金属资源利用和保护的问题;2.解决金属资源利用和保护的问题。
教具准备1.教科书、黑板、粉笔;2.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金属资源概念和分类;2.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金属资源对人类有什么重要性?二、新课讲解(10分钟)1.给学生介绍金属资源的利用现状,如在建筑、交通工具、电子产品等领域中的应用;2.分析金属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如浪费、污染等;3.引导学生思考金属资源的保护意义和必要性。
三、小组讨论(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金属资源(如铁、铝、铜等),讨论该金属资源的利用现状和问题;2.引导学生分析该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并列举相关措施。
四、汇报和讨论(15分钟)1.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对于各组的保护措施进行补充和改进。
五、案例分析(15分钟)1.教师提供一个具体的金属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案例,如电子废弃物的处理;2.学生们分组讨论该案例,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六、总结归纳(10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金属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的必要性;2.学生们对金属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关键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写在个人笔记中。
课后作业1.阅读相关资料,深入了解一个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案例;2.完成相应的作业题目,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约使用金属资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方式,提高了学生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些学生对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理解不深,需要在后续课程中加强。
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2)【教学目标】1、通过对铁生锈的条件探究,让学生知道铁锈蚀的条件,并体验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
2、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让学生找出防止铁锈蚀的原理和方法。
3、通过自主阅读让学生知道保护金属资源的几种有效途径,树立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并找出防止铁锈蚀的原理;【教学难点】如何利用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来证明铁生锈的条件【教学过程】【引入】同学们你们好,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金属资源的保护。
为什么要保护金属资源呢?我们先来看看图片中的金属都怎么了?学生回答:生锈【提问】说的对。
金属生锈说明它被腐蚀了,那你能猜到全世界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占其年产量的多少呢?学生猜测回答:【过渡】猜的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资料。
资料:据有关报道,现在全世界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约一亿吨,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 ,全球每年因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7000亿美元。
【强调】一亿吨、20%~40%,7000亿美元,这些数字真是让人触目惊心啊?那我们要如何来保护金属资源呢?学生回答:防止金属腐蚀。
【过渡】对!为了更好的保护金属资源,我们就要学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引出课题并板书)。
【过渡】你知道目前年产量最大的金属是哪种么?学生回答:铁。
【过渡】说的对!所以我们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的就是铁的锈蚀和防护。
【提问】铁锈蚀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学生回答:与氧气反应。
【追问】还有没有其他条件呢?【提示】你觉得铁制品在干燥的环境中还是潮湿的环境中容易锈蚀?学生回答:潮湿的环境中。
【提问】恩,说的很对。
那你猜一猜,铁锈蚀还需要什么条件呢?学生回答:铁锈蚀需要氧气和水。
【提问】怎么样来证明铁锈蚀需要氧气和水呢?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证明燃烧所需的条件的?学生回答:对比实验或控制变量。
【追问】说的很好,所以我们证明铁锈蚀的条件也可以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现在老师如果提供下列物品(洁净无锈的铁钉、试管、橡皮塞、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植物油、棉花和干燥剂氯化钙),你能用对比的方法来证明铁锈蚀需要氧气么?小组讨论解决这个问题。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钢铁锈蚀的条件。
(2)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果,并从中应道学生如何由实验来分析铁生锈的条件、防锈的方法3.情感态度于价值观。
通过金属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教学,使学生强烈感受矿物资源是有限的,以及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性。
并结合“调查与研究”,使学生了解废旧金属回收的意义,并积极主动去做。
重点与难点重点:有关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活动与探究”难点:对铁的锈蚀防护的“活动与探究”的结论的辨析归纳从而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以及防锈的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本课题内容;提前一星期设计准备“铁钉锈蚀”实验,观察并记录铁钉锈蚀情况。
收集的有关金属回收利用的一些资料。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提供两份材料和相应图片,指出金属资源的宝贵资料一:一些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不包括今后新探明的矿物储量、一些国家的金属储备量和金属的回收利用等)。
资料二:据有关资料报道,现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 ~ 40%。
提问:金属资源短缺对人类社会发展意味着什么?引入:人类需要保护金属资源看资料、思考通过具体数字,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铁生锈条件的探究(学生提前一周准备实验)现有洁净无锈的铁钉、试管、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植物油。
试设计实验以证明铁制品锈蚀的条件。
与学生探讨设计的目的并对学生的设计给予评价。
提前一星期设计准备铁的锈蚀条件的“活动与探究”,完成实验报告。
在课堂上回顾实验步骤,汇报实验结果:试管1:生锈试管2:不生锈试管3:不生锈学生实验有利于学生把握实验的关键,培养学生实验中认真、细致、严谨的实验态度。
小结:在水、氧气同时存在的环境中铁能锈蚀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 · xH2O提问:1、试管Ⅱ中为什么要用煮沸过的蒸馏水,且要加入植物油?2、试管Ⅲ中为什么要将空气干燥?教师展示实验:(1)、试管①中加入稀硫酸或醋酸溶液,浸没铁钉后,倒去溶液;(2)在试管②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溶液,使铁钉的一半浸没在溶液中;(3)在试管③中把铁钉放在一团湿棉球上;(4)在试管④中注满迅速冷却的沸水,塞紧橡皮塞;(5)在试管⑤中加入少量干燥剂(生石灰或无水氯化钙),再放一团干棉球,把铁钉放在干棉球上,塞紧橡皮塞。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8.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2、知道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和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通过对铁钉生锈条件的探究,学习运用单因素对比的实验方法,并能对其他金属锈蚀的原因进行实验探究。
情感目标1、通过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到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性。
2、通过对矿物可供开采年限的介绍,让学生产生金属资源的危机意识,以便让学生懂得要保护金属资源。
教学重点有关“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的探究教学难点从铁锈蚀实验的结论归纳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以及放锈的方法。
教学用具教师和学生提前一周设计准备的“铁钉锈蚀”实验;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二次复备【引入】自然界中的金属资源是很丰富的,但是,金属腐蚀是自发的普遍存在的现象。
金属被腐蚀后,在外形、色泽以及机械性能方面都将发生变化,造成设备破坏、管道泄漏、产品污染、酿成爆炸等恶性事故以及资源和能源的严重浪费,使国民经济受到巨大的损失。
因此,防止金属腐蚀已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领域中的重大问题。
为了研究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和措施,先要知道金属腐蚀的条件。
【板书】二、金属资源保护【教师】防止金属腐蚀是我们保护金属资源的有力措施。
【板书】 1、金属的腐蚀和防护【过渡】下面就让我们以生活中最常见的铁制品为例来探究铁制品的锈蚀条件及防锈措施。
【实验探究】(1)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学生展示实验】将三根洁净无锈的铁钉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在第一支试管中倒入蒸馏水至浸没1/2的铁钉,使铁钉既与水接触,又与空气接触;在第二支试管中倒入经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使蒸馏水浸没铁钉,再倒入适量植物油以隔绝空气,使铁钉只与水接触而不与空气接触;在第三支试管中放入棉花和干燥剂,并塞上塞子,使铁钉只与空气接触而不与水接触。
实验现象:试管1:生锈试管2:不生锈试管3:不生锈【师-生】探讨实验的目的,并对学生的设计给予评价。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2课时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1.世界每年因锈蚀而损失的金属数量巨大,防止金属锈蚀已成为科学研究的重大课题。
下列有关金属锈蚀与保护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铁锈蚀的实质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了化学反应B.同样的铁制品在海南比在兰州更容易锈蚀C.在铁表面刷油漆可以防止铁生锈D.铝的抗锈蚀性能比铁强,生活中可用钢丝球洗刷铝锅2.下列防锈措施合理的是()A.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链条B.在铁制暖气片上刷“银粉”C.用“钢丝球”打磨铝锅表面D.用过的菜刀及时用食盐水清洗3.小明发现月饼盒里的脱氧剂部分呈红棕色,查阅资料得知脱氧剂中含有铁粉和活性炭。
他猜想这包脱氧剂中可能含有:①Cu和C;②Fe2O3和C;③Fe3O4和C;④Fe3O4、C和Fe;⑤Fe2O3、C和Fe。
其中猜想合理的是()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⑤D.④⑤4.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A.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B.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铁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大于钢的含碳量C.炒完菜后,应及时除掉锅底的水,这样可以防止铁锅生锈D.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5.铁制品在通常情况下易生锈,制造时往往在铁制品表面电镀一层铜起防锈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镀铜铁制品不可以在有稀硫酸存在的条件下使用B.镀铜铁制容器可盛硝酸银溶液C.镀铜铁制品不易生锈的原因之一是使铁隔绝了空气D.镀铜铁制品是一种合金6.(2020广东广州中考)铁制品通常比铝制品更容易锈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的强B.铝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C.锈蚀的铁制品无回收价值D.自行车链条涂油有防锈作用7.铝、铁、铜是我们生活中使用比较广泛的金属。
(1)以上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填字母)。
(2)铝制品表面的污渍不宜用钢丝球擦洗,以免破坏表面的。
(3)切过蔬菜的菜刀,搁置在砧板上一段时间会生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三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学案一、学习目标:★ 1. 了解导致钢铁锈蚀的因素以及减速钢铁锈蚀的办法。
2. 知道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对环境及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
★ 3.通过对钢铁锈蚀条件的探究,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探究各要素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知识准备1. 回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说说铁是怎样的一种金属?2•你知道为什么下雨的时候,农民伯伯要把一些铁制的农具拿到屋里吗?3•你的自行车什么情况下容易生锈,平常你是怎样防护的?4. 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铁制品的保护措施?5. 根据课本第19页完成探究的过程。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实验并实施】:各小组内设计实验思路,然后进行实验(约一周前进行)【观察现象并记录】:每天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结果。
三、学习探究:【自主学习】阅读第19—21页内容,结合你们的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铁制品锈蚀的实质是?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比铁活泼,为什么生活中铁易生锈而铝却不生锈?1、如何防止铁生锈?4、完成课本第20—21页“讨论”【精讲点拨】无论是哪种方法防锈,其原理主要是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与干燥;在其表面加保护层;改变金属的结构等几个方面。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20—21页,回答下列问题。
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是哪些?2、你知道哪些废旧金属可对环境造成污染?四、达标测试:1化学反应往往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 行。
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进行。
下列所反映的措施中,能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铁门表面喷漆B.冰箱保存食物C.用扇子扇煤炉火,火会更旺 2、 下列各种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管道被锈蚀的速率最慢的是(A.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C.在潮湿、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3、 在车船表面刷油漆的目的是( A.防止钢铁生锈且美观 C.增大厚度、防止磨损D.4、 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A.铁矿石B.金属或合金C .氧化物 D5、 在切过咸菜的菜刀的同一面上选相近的三处进行下列实验:另一处用干布擦干;(3)第三处用干布擦干后,涂上一层食用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3第2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材料及金属的化学性质,定性的认识到金属资源的重要性及金属在不同条件下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在第七章燃烧条件环节接触过控制变量法的运用,这些知识与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本节课对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既承接了前面所涉及的金属化学性质、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又是对该知识与能力的拓展。
通过“如何进行金属资源的保护”为引线,引入“防锈原理”的探索,落脚点在“铁的锈蚀条件”的探究及运用,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解决问题策略。
引导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的金属保护问题,在强化科学探究法研究物质性质等的研究模式,在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同时,树立环保意识、资源意识。
【学情分析】学生已了解了金属资源的重要性及相关化学性质,掌握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同时也具备了一些学习化学的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科学探究法,但缺乏将质量守恒定律等理论知识运用于探究实践的体验及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问题的意识。
在基本实验知识和操作技能、分析实验现象方面,学生初步具备并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得到较直观的结论,但是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尚显薄弱。
【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知道防止金属生锈的简单方法。
2.通过分析金属腐蚀实验的相关现象,说明金属腐蚀的条件,举例说明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和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3.在收集与整理资料、设计方案、控制实验条件等过程中,感受金属材料与生活、生产的关系及保护金属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知道防止金属生锈的简单方法。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法猜测依据、控制变量法分析。
【教学方法】项目化学习、合作探究、实验法、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资料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本了解化学的内容。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播放视频:金属资源的浪费,警示:人们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每年全世界因生锈而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四分之一!引入新课。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材分析本课题涉及面很广,包括地球上及我国的金属资源情况、铁的冶炼、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金属的腐蚀和防护以及金属资源的保护等,既有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又有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等情感领域的内容。
第一部分“铁的治炼”是本课题教学的重点。
教案设计时,把铁的冶炼原理和实验室模拟工业治铁原理的实验,设计成了探究内容,以使学生主动参与、深刻理解。
对金属资源概况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也特意精心设计,一是对学生的视野进行了拓展,二是为他们将来高中的学习作铺垫。
第二部分“金属资源的保护”,重点是有关铁的锈蚀以及防护的“活动与探究”内容。
此部分内容由学生通过实验、讨论、应用等环节来完成。
关于金属资源的保护,也由学生通过联系实际、发挥想象、进行讨论等方式来认识和学习。
◆教学目标1.了解防止金属生锈的简单方法。
2.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3.通过收集材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具体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4.保持和增强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和金属资源保护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解决日常生活中金属腐蚀问题的方法。
◆课前准备相关资料卡片、活动卡片、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播放视频“金属腐蚀”。
【导入】金属腐蚀对我们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重大的影响,要研究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和措施,需要先知道金属腐蚀的条件。
二、讲授新课知识点一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过渡】下面我们以生活中最常见的铁制品——铁钉为例来探究铁制品的锈蚀条件及其防护措施。
学生活动1:探究铁制品的锈蚀条件【实验探究】铁制品的锈蚀条件实验步骤:取3枚洁净无锈的铁钉,分别放入3支试管中进行下面实验:1.在试管1中把铁钉部分浸没在水中。
2.在试管2中注满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倒入植物油液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