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
- 格式:doc
- 大小:157.00 KB
- 文档页数:4
《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青铜器的大量出土和甲骨文的重见天日对于研究上古三代历史和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的重要意义。
使学生知道出土文物和文字对于研究民族国家历史发展进程所起的重要作用。
2.了解青铜工艺水平之高和分布之广的基本史实,使学生了解商代甲骨文是我国历史上经历长期发展演变而形成的比较成熟的文字,它反映出商代社会的一些基本史实。
培养学生对中国早期文字的认识能力,并了解中国文字源远流长的历史。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文字起源”的复习,导入新课;或者从19世纪末发现殷墟和甲骨文导入新课。
2.通过对课文插图的讲解,说明对甲骨文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商代社会政治经济概况。
3.可以通过收集与甲骨文、青铜器相关的资料,丰富课文插图的方式协助教学,按青铜器发展的先后顺序和与国外同期青铜器的一些精品比较,寻找青铜器发展脉络和阶段特征,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古代中华民族在物质文明方面和精神文明方面具有同等发达的水平,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步演进的。
光有物质文明没有精神文明是不会持续发展的,只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步发展,整个社会才能持续协调地发展,培养学生树立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等重要的观念。
教学重点:甲骨文和青铜工艺【教学重点】关于青铜冶炼技术以及甲骨文的简况介绍。
【教学过程】一、新课学习(一)青铜器的精湛工艺1.青铜是什么材料?(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回答,P24阅读广场介绍的青铜的6种配方)青铜是铜、锡两种金属的合金。
2.商和西周时期青铜制造业的特点有哪些?(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回答,先点名回答,之后,老师归纳总结给出下列答案)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湛。
3.商朝著名的青铜器有哪些?(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回答)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借助资料和插图了解其基本情况)(二)甲骨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资料、观看插图)1.甲骨文已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以及汉字的四种造字方法;2.(讲解)汉字的演变发展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环节的演变发展;3.(由学生归纳得出结论)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4.(由学生归纳得出结论)甲骨文的被发现充分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及其在我国古代文明中的地位和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文字和考古资料,为学生展示了商周时期我国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的独特魅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值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对古代历史知识了解相对较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从而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及其在我国古代文明中的地位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青铜冶炼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我国古代文明中的地位。
2.教学难点:甲骨文的产生背景、结构特点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讲授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考古资料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学习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则谜语引发学生对青铜器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的基本知识。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青铜冶炼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我国古代文明中的地位,同时探讨甲骨文的产生背景、结构特点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应用。
4.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
5.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实物图片、考古资料等,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
6.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第5课 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
【目标要求】
1.记住青铜器的典型代表,理解“青铜时代”含义及历史地位;记住商朝和西周使用的文字,
2. 理解甲骨文在中国文字发展史和文化史上的地位;
3.欣赏青铜名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课堂热身】
活动1:初读征文、勾划要点、完成填空:
1. 是已知的最早的汉字,从 开始我国的历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
2. 商朝人们把文字刻在 上,叫甲骨文;
3. 商朝一些 上也铸有文字,叫金文。
活动2:组内交流、检查、质疑。
【合作探究】
探究一:高超的青铜冶铸技术
活动1.
阅读教材并结合已学知识填写图表:
使用工具
红铜又称纯铜。
红铜铸造的器物硬度差,铸造过程中流动性不好,冷却时收缩性也较
大。
但加入锡、铅以后,其性能可以改善。
例如:加入11%的铅,熔点可降低43 O C ;若加
入20%的锡,熔点可降低193 O C , 同时硬度也可提高。
另外,加入铜和锡后,铸器时可使
铜液的流动性得到改善,使青铜器表面的装饰花纹获得清晰的效果。
商代除铜铅合金和铜
锡合金外,还出现了铜铅锡三元合金。
(1)你能说出什么是青铜吗?青铜这种合金由哪三种原料组成?
高超的青铜冶炼技术 1.后母戊鼎: 出土,雄伟端庄,气势凛然,
2. :湖南出土,结构巧妙,制作精细。
3.三星堆青铜器:四川 出土,有 、青铜人头像、
人面像和青铜树等,造型奇异,风格独特。
1.青铜是以 为主要元素的合金。
2.青铜时代是指 、 、 时期。
3.商朝后期铸的 充分体现了当时青铜冶铸的技术水平。
青铜器物:按用途划分有 酒器、乐器、车马器、 ,工具等十多类。
冶铸技术
青铜艺术 甲骨文和金文
(2)你认为这种合金相对于纯铜有哪些优点(请选择符合题意的选项)?优点:
A.硬度高B.熔点低C.流动性好、便于铸造D.重量轻E.节约成本工时 F.外观美丽(3)我国早在什么时候就已掌握青铜冶炼的铸造技术?
(4)经过长期实践总结,青铜冶炼、锻造技术于商朝时期有了新的飞跃。
你能列举商朝后期的青铜器代表作,并说说此时期青铜器的用途吗?
(5)欣赏课文中的青铜器图片,说说你最欣赏的青铜器以及欣赏它的原因(美在何处,有何价值)?
(6)古代工匠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创造推动了青铜冶铸技术和社会的进步,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
这对于今天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探究二:甲骨文和金文
1.阅读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 我国已知最早的文字是什么? 它有何特点? 在哪个朝代使用最为普遍?
(2)什么是金文?典型代表是什么?金文为后人研究哪些朝代的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课堂小结】
甲金篆隶草楷行,比较成熟甲骨文;
汉字演变循序进,源头就在甲骨文;
青铜器上有金文,汉字发展多体形。
【达标检测】
1.青铜是人类炼成的第一种合金,其主要元素是()A.锡 B.铜 C.金 D.铅
2.青铜时代,以青铜器在生产、军事和生活中地位重要而得名。
我国历史上的青铜
时代不包括()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
3. 2011年,新国家博物馆把国宝“司母戊鼎”更名为“后母戊鼎”。
该国宝铸造于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汉朝
4.有这样一段图片的解说词:“它出土于湖南,四面各有一条龙,四角各铸一只羊,
结构巧妙,制作精细。
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
”此图片中的青铜器应是()A.后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青铜盘 D.青铜面具
5.下列属于“三星堆”文化代表的是()
①司母戊鼎②青铜立人像③四羊方尊④青铜神树
A.①②B.②③C.②④ D.③④
6.青铜器的艺术价值都体现在()
①整体结构美观②造型奇特或雄伟
③纹饰讲究,线条丰富,图案优美④统治者用来祭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清朝末年,有一个学者买了一味叫“龙骨”的中药,发现上面有刻画符号,经研究这是一种古代文字。
这种文字被称为()
A.隶书 B.金文 C.小篆 D.甲骨文
8. 2016年是我国的丙申年(猴年),从字形推测,以下哪种“猴”字是甲骨文()
A B C D
9.商朝的金文是指()A.铸刻在铁器上的文字 B.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C.刻写在石器上的文字 D.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10.如右图,殷墟出土的牛骨刻辞上有关于商王武王的卜问、乘车狩猎等160多个文字的记载。
这种了解商代历史最直接、最重要的文字是()
A.符号 B.甲骨文 C.铭文 D.小篆
11.西周文字主要有()
①甲骨文②金文③小篆④隶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2.下列有关甲骨文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汉字是由它发展而来
B.甲骨卜辞真实记载了商王的活动
C.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
D.商朝时候使用甲骨文,但远不如西周时候普遍
13. 2013年,汉字听写大会在CCTV1播出,至今已举办六期。
它使传承华夏文明的信念得以凝聚,汉字书写美德的观念得以传递。
下列有关中国文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黄帝发明的文字使用至今
B.今天的汉字是从商朝的甲骨文发展而来
C.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D.秦朝的“书同文”对文字的规范化使用有重要意义
二、非选择题
14.材料一
材料二北至辽宁,南到湖南,都发现过两周的青铜器。
那时的青铜器,比前代轻巧,花纹由复杂变为简易。
请回答:
(1)你能认出上面三件青铜器吗?请说出它们的名称和出土地点。
(2)除此之外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皿还有哪些?
(3)西周青铜器制造呈现上述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4)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查找更多关于青铜器的知识?
第5课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
【课堂热身】
冶铸技术:铜青灰色夏、商、西周后母戊大方鼎
青铜器物:食器兵器
青铜艺术:河南四羊方尊广汉三星堆青铜立人
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龟甲兽骨商朝青铜器
【合作探究】
探究一:巧夺天工的青铜冶铸技术
活动1. 磨制石器;夏商西周时期;青铜时代
2.(1)青铜是以铜为主要元素的合金,因呈青灰色而被称为青铜。
原料有铜、锡、铅的混合物。
(2)ABCF
(3)4000多年前
(4)后母戊大方鼎
用途:食器、酒器、乐器、车马器、兵器等
(5)略(言之有理即可)
(6)青铜技术的高超体现了实践出真知,科技是不断发展进步的。
我们今天的社会应该重视高科技,重视实践。
通过实践不断进步。
(此题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切合题意即可)探究二:甲骨文和金文
(1) 甲骨文,常刻写在龟甲兽骨上,商朝时
(2)商朝时,人们把字刻写在青铜器上,这种文字叫做“金文”。
司母戊鼎
商周
【达标检测】
1.B
2.D
3.B
4.B
5.C
6.B
7.D
8.B
9.B 10.B 11.A 12.D 13.A
14.(1)后母戊鼎:河南出土;四羊方尊,湖南出土;青铜立人: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
(2)青铜人头像、人面像、青铜树等(符合题意既可)
(3)西周奴隶制进一步繁荣发展,手工业发展迅速,技艺高超。
(4)可通过网站、图书馆等不同方式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