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聊斋之十三聊
- 格式:pdf
- 大小:213.18 KB
- 文档页数:3
医案聊斋续篇毒火案
张大明
【期刊名称】《家庭中医药》
【年(卷),期】2016(0)9
【摘要】师兄:虽说通常提倡说话应当一是一、二是二,核准数目,老老实实,毫不
含糊,可是看看一些本应该以报道事实为己任的新闻,其标题却是往往反其道而行之。
常见有"一刀两命""一尸两命""一药两命""一针两命"等说法,甚至还有三
命以至于N命的。
师弟:这是利用数字设置悬念,吸引大家的眼球,追求其所谓的新颖性与生动性。
师兄:那我也照方抓药,说则"一饿两饥"的医案。
师弟:你这悬
念对于我是白设,我早就明白其是"何方何药",这些一即是二或竟是N的事,常常
事关孕妇,一个胎儿就是两,胎儿多了就是N+1。
【总页数】3页(P13-15)
【关键词】三命;毫不含糊;照方抓药;珠黄散;妊娠反应;胎儿组织;徐灵胎;寒凉;急则治标;灾难性事件
【作者】张大明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7
【相关文献】
1.医案聊斋续篇纵欲案 [J], 张大明
2.医案聊斋续篇晨泄案 [J], 张大明
3.医案聊斋续篇飧泄案 [J], 张大明
4.医案聊斋续篇项毒案 [J], 张大明
5.医案聊斋续篇畏风案 [J], 张大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案聊斋之十一聊
知白
【期刊名称】《家庭中医药》
【年(卷),期】2009(016)011
【摘要】@@ 师兄:唐朝有位名医梁新,一早就被请去看病.rn师弟:现在也是这样,名医总是早上班晚下班.rn师兄:到了病人所在的船上,一伙计模样的人将他引到舱中,指着躺着的病人说:"这是我们东家.今早喊他吃饭,可怎么也喊不醒."
【总页数】2页(P14-15)
【作者】知白
【作者单位】(Missing)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医案聊斋之四十五聊——面肿案 [J], 知白
2.医案聊斋之四十六聊——痰喘案 [J], 知白
3.医案聊斋之四十一聊——食厥案 [J], 知白
4.医案聊斋之三十一聊——喉痈案 [J], 知白
5.医案聊斋之二十一聊——昏厥案 [J], 知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案聊斋之二十一聊——昏厥案
知白
【期刊名称】《家庭中医药》
【年(卷),期】2010(017)009
【摘要】@@ 师兄:<三国演义>你常看吧?rn师弟:看过几回.rn师兄:你说说当时哪个少数民族最厉害.rn师弟:西边的羌族,南方的蛮族,北方的匈奴都够厉害的.rn师兄:这几个民族虽然厉害,但还不是最厉害的,羌族马超可以对付,南蛮孔明能够降伏,匈奴当时不敢南下.
【总页数】2页(P14-15)
【作者】知白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医案聊斋之二十四聊——积食案
2.医案聊斋之二十五聊——泄泻案(上)
3.医案聊斋之二十五聊——泄泻案(下)
4.医案聊斋之二十六聊——痞满案
5.医案聊斋之二十七聊——产后发热谵语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案聊斋续篇昏厥案
张大明
【期刊名称】《家庭中医药》
【年(卷),期】2018(0)9
【摘要】师兄:明代名医戴原礼,去一大户人家出诊,才进门就觉得气氛不一般。
师弟:名医就要有这职业敏感。
师兄:不必有这职业敏感也能觉察,这家里气氛太明
显了——人人蹑足轻步,说话细语轻声,拿物小心轻放,鸡犬之声不闻,门窗紧闭严关,
如同进了寂静世界。
师弟:干脆比划手语得了。
师兄:大家就是连比划带说。
师弟:看来这病人怕声。
【总页数】2页(P10-11)
【作者】张大明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医案聊斋续篇纵欲案 [J], 张大明
2.医案聊斋续篇晨泄案 [J], 张大明
3.医案聊斋续篇飧泄案 [J], 张大明
4.医案聊斋之二十一聊——昏厥案 [J], 知白
5.医案聊斋续篇畏风案 [J], 张大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续名医类案》卷十三痿痿徐灵胎曰∶下体痿弱,属虚者多,温补肝肾,亦不为过,但其中必兼有风寒痰湿。
一味蛮补,亦有未到之处。
此等方法,起于宋而盛于明,古人不如是也。
米南宫五世孙巨秀,亦善医,尝诊史相脉,未发。
史谓之曰∶可服红丸子否?米对以正欲用此,亦即愈。
史病手足不能举,朝谒遂废,枢中要务,运之帷榻,米谓必得天地丹而后可。
丹头偶失去,历年莫可访寻。
史病甚,召米于常州,至北关,发舟买饭,偶见有进拳石于肆者,颇异,米即而玩之,即天地丹头也。
(史当未死,鬼神犹相之。
)问售者,尔自何致此?曰∶去年有人家一奶子以售。
米因问厥值。
售者漫索钱万。
米以三千酬值,持归调剂以供史,史未敢尝。
有阍者亦疾痿,试服即能坐起。
又以起步司田帅之疾,史始信而饵,身即轻,遂内引。
及史疾再殆,天地丹已尽,遂薨于赐第。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
)张子和治武弁宋子玉,因驻军息城,五六月间暴得痿病,腰胯两足,皆不任用,而不行。
求治于张,张察其脉,俱滑实而有力。
张凭《内经》∶火淫于内,治以咸寒。
以盐水越其膈间寒热宿痰。
新者为热,旧者为寒,或宿食宿饮在上脘皆可涌之。
宿痰既尽,因而下之。
节次数十行,觉神志日清,饮食日美,两足渐举,脚膝渐伸,心降肾升。
更继以黄连解毒汤加当归等药,又泻心汤、凉膈散、柴胡饮子,大作剂煎,时时呷之而愈。
经曰∶治心肺之病最近,用药剂不厌频而少,治肝肾之病最远,用药剂不厌频而多,此之谓也。
夫痿病无寒,多发于五六七月。
若误作痹与香港脚治之,用乌、附、乳、没、自然铜、威灵仙之类,燔针、艾火、汤煮、袋蒸,痿弱转加,如此而死者,岂亦天乎?李成章治一人病痿。
李察诸方,与治法合而不效,疑之,忽悟曰∶药有新陈,则效有迟速,此病在表而深,非小剂能愈。
乃热药二锅,倾缸内稍冷,令病者坐其中,以药浇之,超时汗大出立愈。
(《明史》李明玉。
)龚子才治一人,两足痿弱不能动,止以鹿茸、人参各五钱,又锉一剂,水煎空心温服,连进数服而愈。
孙文垣治徐氏子,年弱冠,肌肉瘦削,尻膝肿大,手肘肩皆肿,肿处痛热。